1环境工程领域培养方案2010版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工学,环境类,专业代码 081001)一、培养目标秉承学校“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办学宗旨,根据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良好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较强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系统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具备扎实的环境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备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开发与工程设计、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以及环境监测与评价等综合专业技能,能在相关行业或部门从事环境污染控制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及运营管理、环境管理和环境评价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二、毕业要求(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环境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3)能够设计针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环境污染控制工程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环境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4)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环境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5)能够针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现代环境检测技术、资源、现代环境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6)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环境工程实践和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自身在从事环境工程专业相关工作所应承担的责任;(7)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环境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8)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环境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9)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10)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环境工程专业 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环境工程是一门涉及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学科,主要研究环境保护技术、环境管理方法和环境污染控制等内容。
环境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环境保护理论与技术基础知识,具备环境保护领域的工程设计、规划、评估、监测能力,有环境保护领域的灵敏度和责任心,熟练掌握环境保护技术、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政策法规,能够从事环境工程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与管理等领域设计和管理较复杂的工程方案和技术方案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目标1.培养具有环境保护理论和技术基础知识,掌握环境领域的工程设计、规划、评价、监测、管理等技能;2.培养具有环境保护领域的灵敏度和责任心,掌握环保政策、法规和环保意识;3.培养具有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环境保护技术和管理知识,解决实际环境保护和治理中的问题;4.培养具有创新能力,能够掌握环境保护的前沿技术和理论。
三、培养要求1.具备扎实的环境学科、化学、物理学等基础知识;2.掌握环境保护领域的工程设计、规划、评价、监测、管理等技术;3.熟练掌握环境保护技术、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政策法规;4.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能够解决实际环境保护和治理中的问题;5.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了解和掌握环境保护的前沿技术和理论。
四、培养内容1.环境科学基础知识主要学习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地质学等相关内容。
2.环境监测与评价学习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监测仪器的使用和环境评价的方法。
3.环境保护工程学习环境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包括废水处理、废气治理、固体废物处理等内容。
4.环境管理学习环境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政策法规等内容。
5.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学习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了解环境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六、培养方法1.课堂教学采用讲授、实验、案例教学等方法,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实践教学组织实地考察和实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环境工程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系统的环境科学技术知识和环境管理知识,能够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与环境管理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规划及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环保方案的素质目标(1)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知识,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2)具有系统的环境工程专业知识,理解环境保护、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等相关内容;(3)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能够承担环境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维及环境影响评价等工程项目的相关职责;(4)具备独立从事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和开展项目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5)具有较强的环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熟悉相关科学技术领域的新进展、工作方式和企业生产经营常规。
2.环保方案的能力目标(1)具有创新精神和全球化视野,了解国内外环境政策和环境科学技术发展动态;(2)具备专业实习经历,具有环保设计、环境监测、环境治理等环境工程实践的技能;(3)能够熟练运用环保工程的相关仪器设备、工程软件,具备工程实践经验;(4)具有“适应能力强”“沟通能力强”“团队合作能力强”的优势;(5)了解企业的运作和管理,具有相应的市场分析和商业思维能力,有应对竞争、管理新型环境工程项目的能力。
三、专业课程设置与课程特色1.专业基础课程(1)环境监测技术与方法(2)环境工程学(3)环境科学与技术(4)环境管理与规划(5)环境影响评价(6)环境保护法与政策(7)环境工程设计与施工(8)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2.专业实践课程(1)环境工程实习(2)环境工程项目实训(3)环境工程案例分析(4)环境检测与分析实践(5)环境影响评价实践四、实践教学安排1.实践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目标(1)环保实习:学生在校外进行为期1至2个月的环保实习,了解企业工作内容,熟悉工业环保设备和工艺,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2)环保工程实训:学生模拟环保工程项目实际操作过程,掌握相关技能并在实践中提高环保工程专业技能;(3)环保工程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对环保工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案例的解决方案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010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Z he ji a ngU ni ve r s it y浙江大学Z he ji an g Un iv er s i ty浙江大学Z he ji an gUn i2010级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系统、扎实的环境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可以在国家经济建设多领域中发挥骨干作用,从事环境污染的预防控制、监督管理和环境管理决策等方面的高级科研、技术和管理人才,以及可以继续深造学习的高级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系统学习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环境科学研究、污染控制技术、环境规划管理等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相应的技术技能;了解相关的经济、法律、管理等人文社科基本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1.熟练掌握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掌握必要的化学、生物、数学、物理、管理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2.熟练掌握环境污染预防、控制与修复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掌握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监测与评价、噪声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方法;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深刻认识环境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前沿和发展动态、国家环境保护战略、环境法规和政策;掌握一定的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和操作技能;4.综合运用知识,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潜力,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
专业核心课程环境化学 环境地球化学 环境管理学 环境毒理学 污染环境修复原理与技术 环境监测 环境物理学 水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大气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噪声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教学特色课程双语教学课程:环境毒理学 大气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计划学制 4年 最低毕业学分 160+5+4 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学科专业类别 环境科学类 所依托的主干学科 环境科学与工程 说明辅修专业:30学分,修读标注“*”的课程。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 47.5+5学分 见理学类培养方案中的通识课程。
2.大类课程 42学分(1)大类必修课程 28.5学分 见理学类培养方案中的大类必修课程。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专业代码: 081001)一、学制与学位1、学制学制四年2、学位学生按要求修满学分完成学业后, 毕业时授予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和要求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 具备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给排水工程、环境规划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具有进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及运营管理能力, 制定环境规划和进行环境管理的能力, 以及环境工程方面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能力, 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培养要求(1)德育初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奉献精神,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遵纪守法。
(2)业务培养要求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各种基础化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接受外语、计算机技术及工程制图、工程设计、环境监测和分析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具有环境科学技术、环境工程及给排水工程等领域的科研、设计、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①掌握基础化学、微生物学、工程制图等基础知识, 掌握水、气、固废等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 具备解决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包括污染控制工程的科研、设计、规划等方面的初步能力。
②具备制定和实施环境监测方案、环境监测和分析污染物的方法及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管理及规划的初步能力。
③具备环境法规、环境政策和环境标准的基础知识、了解环境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④掌握一门外语、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能应用计算机进行文字、数据和信息的处理。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米一、专业说明专业代码:082502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可持续开展理念,掌握污染防治、环境评价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知识,具有进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及运行管理、环境评价和环境管理的能力,具有从事环境工程方面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能力,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电力系统、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设计、规划、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学、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工程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环境工程微生物、化工原理等专业基础基本理论和知识,学习污染控制工程方面的专业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技术及绘图、污染物监测分析、工程设计、工业水处理、环境评价、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与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生态工程等工艺及工程的设计方法,掌握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的基本方法,掌握环境监测技术;3、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工程设计及表达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工程实践及工程综合、自学能力等基本能力;4、熟悉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规范;5、了解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前沿、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开展动态、电力系统环境保护的内容与方法,环境保护产业开展的需求,了解清洁生产的基本原理及方法,了解环境保护设备的设计与开发,了解污染控制设施运营及管理;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主干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土木工程五、核心课程:环境学导论、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化工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置工程、环境评价、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电厂给水处理工程。
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1. 培养目标环境工程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旨在培养具备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环境管理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环墬科学与工程的专业素养,具备环境工程技术和实践能力,具备环境管理与规划能力,具备环境政策与法规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具备环境监测与评价能力,具备环境工程项目规划、设计、实施和管理能力,具备环境与资源综合利用和管理能力,具备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及环境污染控制和治理的能力,具备环球变化的系统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备环境科研与创新能力,具备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培训、教学、科普和管理能力,具备跨学科综合交叉能力。
2. 专业核心课程设置(1)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为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包括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地球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可以全面了解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规律,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2)环境工程学环境工程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另一个核心课程,包括环境工程原理、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污染控制、环境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可以获得环境工程技术和实践能力,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3)环境管理与规划环境管理与规划是环境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包括环境管理原理、环境规划原则、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政策与法规等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可以掌握环境管理与规划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管理支持。
(4)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风险评估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风险评估是环境工程专业的重点课程,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原理、环境风险评估方法、环境风险管理等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可以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估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为环境管理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5)环境法律与政策环境法律与政策是环境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包括环境保护法律、环境政策原则、环境管理机制等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可以全面了解环境法律和政策的内容,为环境管理与规划提供法律依据。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环境工程专业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一、培养方案(一)本科学制基本学制四年(二)学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三)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知识和创新意识,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具有环境工程研究、环境工程技术和设备开发设计、环境设施运行管理、环境监测、环境规划管理等方面工作能力的宽口径、实用型高级环境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政府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以及环境工程公司、市政工程公司、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房地产开发公司、物业管理等单位工作。
(四)培养规格(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素养。
2.具有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掌握水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置、大气污染治理、物理性污染防治等污染控制技术和资源回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
3.具备从事环境工程设计及设施运营管理、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评价、环境管理等工作和从事环境工程方面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的初步能力。
4.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并能在本专业中熟练地应用。
通过学校组织的相关外语水平考试达到毕业要求;通过国家组织的相关外语水平考试获得学士学位。
5.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6.掌握文献资料查阅的基本方法,了解环境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7.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交流能力。
8.具有较强的进取创新精神,具有初步的科研与实际工作能力。
(五)主干学科及主干课程主干学科:环境工程主干课程:化工原理、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水力学、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工程CAD、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化学(双语)。
(六)专业定位与特色环境工程专业面向全国培养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满足政府相关部门、各类环保公司、各企业内部三废(废水、废气、固废)处理和土壤污染治理对人才的需求。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本理论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具有沂蒙精神特质和国际视野,系统掌握水、大气、土壤、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环境规划和资源保护等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环保工程设计、运营与管理等基本技能,适于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规划设计部门、工矿企业、科研院所、学校等单位从事规划、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等方面的工作,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素质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精神;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和素养,培养良好的现代意识和人际交往意识;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形成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工程素质,精通环境工程领域相关科学思维与研究方法,具备求实创新意识和较好的专业综合素养,拥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接受必要的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
.知识要求具备基本的经济、规划、管理、哲学和思想道德修养等管理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了解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学检索、科技写作等工具性知识,熟练运用相关技术问题进行查阅、沟通和交流;熟悉环境工程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政策和法规,能够把握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应用前景;基本掌握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制图、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工程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工程技术知识;熟练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监测、环境评价和环境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解决生产生活的各种实际问题。
.能力要求了解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具备获得信息、拓展知识领域、提高业务水平的能力;培养有效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终身自学能力;具备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技术手段分析和解决环境领域中监测、规划、设计、管理等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初步从事环境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项目实施、组织管理和生产经营的能力。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环境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污染治理工程设计、环境污染物的监测与分析、环境管理规划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从事城市、工业污水处理厂和其它污染治理设施的设计、施工、管理工作和环境质量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无机化学、工程力学、工程制图、环境微生物学、流体力学、电工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技术及工程设计CAD、环境监测和分析、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环境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化学、数学、工程学基础和较好的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具有较好的分析测试技能。
4.掌握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初步具有相应的研究与实际工作能力。
5.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好的综合素质。
三、主干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
四、主要课程(学位课程):分析化学、流体力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水泵、泵站与风机、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环境工程实验、水污染控制工程、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测量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六、主要专业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工程实验等。
七、学制:四年。
八、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总体安排表环境工程专业单位:周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表环境工程专业单位:周理论课教学安排表理论课教学安排表环境工程专业。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和工程基础知识,掌握水、气、声、固体废弃物等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具备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工程实践能力,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开发能力以及相关科学研究的能力,可在环保部门、设计规划等政府部门、设计咨询单位、化工、工矿企业、科研单位等从事与环境污染防治相关的规划、设计、管理、研发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要求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基础理论研究、工程技术开发与工程应用等方面能力,掌握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等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污染控制工程方面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环境工程研究、环境工程技术开发设计、环境设施运行管理等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环境保护意识以及良好的环境工程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
2.掌握从事工程工作所具备的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相关自然科学知识。
3.具备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设备仪表自动化、工程制图等工程科学基础知识。
4.掌握水、大气、固等污染防治技术,具备污染防治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能力。
5.具有从事环境管理、环境监测与评价和环境保护宣传工作的能力,具有环保设备的设计与开发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
6.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沟通表达、人际交往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四、主要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微生物学、化工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土建工程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环境计算机技术实训、环境工程制图实训、金工实习、环境监测与分析实训、污水处理模拟仿真实训、环境工程综合实训、生产实习、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创新创业实践、毕业设计等。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工学,环境类,专业代码 081001)一、业务培养目标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秉承学校“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办学宗旨,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环境污染防治、环境管理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较好科学素养及环境工程设计、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能在城市规划部门、环境保护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学校等从事环境管理、环境工程设计、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环境监测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工程技术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1、熟悉国家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科技发展现状和趋势。
2、掌握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治理、物理性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清洁生产等污染控制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3、具备从事环境管理、环境工程设计、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环境监测等工作能力。
4、具有较强开展环境工程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设计与研发能力。
5、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6、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备不断拓展自身知识面和终身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四、主要课程化工原理、流体力学、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CAD、环境技术基础(双语)、环境化学、水污染物化控制工程、水污染生化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防治、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工艺等。
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金工实习、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环境监测实验、流体力学实验、环境工程实验、个性化教育、毕业设计(论文)等。
六、修业年限本专业实行弹性学制,基本学制四年,学生可以三至六年完成学业。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实践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实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培养具备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控制,环境保护, 环境规划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教育部门等从事环境工程专业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技术开发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基本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环境生物学、流体力学、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污染物监测和分析、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环境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
1.掌握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流体力学、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噪声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3.具有污染物监测和分析、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初步能力。
4.了解环境工程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技术研发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学制一般为4年,并实行弹性制的在校学习年限。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分布课程设置:总学时2500学时其中:必修课1776学时(71.04%)限选课514学时(20.56%)任选课210学时(8.4%)学分分布:本专业学生毕业规定总学分应达到183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不应少于65.5学分人文素质课不应少于6学分专业基础课不应少于30.5学分专业课不应少于22.5学分任选课不应少于11.5学分实践环节不应少于47学分(含课外实践环节12学分)。
五、主干课程流体力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监测、排水管网、水泵及水泵站、水污染控制工程、给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环境工程领域培养方案(2010 版)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培养全日制环境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旨在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环境工程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和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的需要。
为此,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达到以下培养目标和要求。
(一)培养目标全日制环境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熟练掌握环境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宽广的专业知识。
侧重于培养掌握解决环境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与方法,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进行环境工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运行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是为本领域覆盖范围内的工业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工程设计和研究院所等有关单位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二)培养要求为了达到环境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应满足以下要求: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掌握所从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以及工程管理等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最长不超过4 年。
三、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1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实行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方式。
总学分数最低不少于24 个学分。
2 .实践教学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 年。
3.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实行学分制。
课程学习包括公共课程、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技术类课程、选修课四部分。
其中,学位课至少16 学分,选修课至少4学分,实践教学4学分,总学分不得少于24 学分。
选修课一般由学生自主选择,导师同意即可修课。
课程设置如下:
(一)课程学习
(1)公共课程(5 学分)
1.英语3 学分
2.自然辩证法2 学分
(2 )基础理论课程(6 学分)
1.工程数学
2.环境污染化学 2 学分
3.环境监测与评价 2 学分
(3)专业技术类课程(5 学分)
1.环境生物工程3 学分
2.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 2 学分
(4)选修课(至少4 学分,任选2 门)
1. 环境工程研究进展 2 学分
2. 废水处理与利用 2 学分
3.环境生物学 3 学分
4.环境毒理学2 学分
5.大气污染治理与技术 2 学分
6.生态工程学原理 2 学分
7.环境微生物学 2 学分
8.环境影响评价 2 学分
9.环境管理学 3 学分
10.土壤污染与防治 2 学分
除上述课程外,其它选修课可在全校开课范围内选修相应学分。
(二)实践教学(4 学分)全日制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至少应有6 个月以上的工程实习实践环节(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1 年),可进入校企合作建立的生产实习基地或者学校的中试车间或者相关领域企业或管理部门学习和掌握工程技术。
所获得4 学分算入
总学
五、学位论文
(一)选题及开题报告
1. 选题:全日制环境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课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涉及环境工程领域的新产品、新工艺、新过程、新技术、新材料、新软件或新装备的研制、开发、放大、设计与优化。
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也可以是某一个大项目中的子项目。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和一定的创新性,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
2. 开题报告:研究生在进入论文阶段前必须进行开题论证,完成开题报告。
在经过阅读大量文献和调研之后,选定论文题目,对拟完成的论文意义、内容、研究方法、试验手段、理论分析、达到的结果在校、企导师共同参与下并得到3-5 人以上的导师小组评议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阶段。
其中,论文自开题后到答辩的实际工作时间不应少于一年。
(二)论文形式与内容
1. 学位论文形式
本领域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工程设计或工程研究论文,论文要求参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论文撰写格式与标准”。
2. 学位论文的内容
论文的内容可以是: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等。
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
(三)导师制度
工程硕士培养尽可能实行双导师制。
即由培养高校和工程硕士研究生实习所在单位各选定一名指导老师,所在单位的指导老师为合作指导老师,联合实施培养,目的在于选题更加符合企业发展需要、保证经费支持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对学生论文的完成进行集体指导。
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六、论文评审与答辩
1. 学位论文的评审着重审核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
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审核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审核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审核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审核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本领域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形式要求参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论文撰写格式与标准” 。
2. 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的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3.学位论文实行校内评阅,应有2 名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应有来自工程实践领域的专家,或至少有1 名校内另一相近、相邻一级学科的硕士生导师。
其中1 位不同意答辩时,可再请1 位评阅,至少有2 位专家明确表明具备学位论文水平,同意答辩时,方可组织答辩。
答辩委员会应由3-5 位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组成(不含作者导师)。
七、学位授予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取得规定学分,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符合学校规定,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