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诗五首
30.诗五首
五、长风破浪 济沧海
借南朝宗悫之语,表达诗人坚 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最终 一定能冲破一切阻碍,实现远 大抱负的信念.充满乐观和希望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小结:本诗主要抒发怀才 不遇的情怀,在悲愤中不 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 怀有希望。 总有一天,会到达理想的 彼岸,实现自己远大抱负
到朝廷的腐朽黑暗,认识到实现自己理想的艰难。离
天长安以后,他写了不少诗篇反映英雄失路的惆怅,
这首诗即其中之一。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是乐府 旧题,多写进途艰难和离别的伤悲。李白于天宝三年 (744)离于长安时,以《行路难》为题写了三首诗,
这是第一首 , 是一首乐府体诗。
行路难(其一)
3~6句内心 苦闷抑郁 悲愤难耐
情感梳理
1~2句宴会场面 奢华欢乐
7~8句想到历史 人物,信心恢复 13~14句 高昂乐观
9~12句回到现实, 又觉人生道路艰难
①李白《行路难》一诗中写自己在人生道路上遭受 挫折,感到无路可走的两句是: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②借用典故表达自己虽然退隐,但终会得到重用的 两句是:
zūn zhù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sè
xīu
(zhù) 筷子
乐府歌辞之一。原 (zūn)金 诗有三首,这是第 名贵的菜肴。 酒杯。 直:同“值 一首。 羞同“馐” ”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 “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超 凡 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 包 含 脱 采菊 的情趣。自我高洁的表现。 俗 悠然自得的心情 的 南山 静穆超然的胜景 天 真 在这种意境中包含丰富的哲理:“只有超凡脱俗 自 的牵挂,舍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才有采菊的 然 悠然;只有采菊的悠然,才会见到南山的悠然; 南山的悠然,正是自己超凡脱俗的悠然。 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历来都被视为陶诗意境、意 风格的名句,宋代大诗人苏轼赞叹:“因采菊见山, 趣
八年级下语文30《诗五首》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表现了诗人对朋友 的依依不舍。“雪满天山路”既表现出了风雪之猛, 路之难行,又传达出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的担忧。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写与朋友的告别,着力表现诗人伫立远望的情 形,“不见”和一个“空”字,均传达出诗人因朋 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一个“散”字,写出了风吹雪花点点飘入帐内的 情景,一个“入”字,将读者的视线从广漠无垠的空 中转移到中军将领们的住所上来,“湿”字写雪花融 化,沾湿了罗幕。“狐裘”写白天,“锦衾”写夜晚, “不暖”和“薄”,均可见出雪天的奇寒。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角弓不得控”和“铁衣冷难着”,生动地表现 了胡天的奇寒叫人难以忍受,“将军”与“都护” 尚且如此,一般士兵就可想而知了。
杜牧与李煜并称为 “小李杜”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
听读:
há o号叫
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
1、体会停顿
2、辨别升降调
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
飘转沉塘坳。
3、语速的快慢
4、语音的轻重 及延长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 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做 公开地
归来依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 向昏黑。布衾多 棉被 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 sāng 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 由彻! bì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 怎么,哪里 wù 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 见此屋,吾 通“现”,出 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现 简陋的房屋
山气:南山的气象。日夕:傍晚。相与:结 伴。还:飞回巢。 写南山美妙的晚景。
第六单元第30课《诗五首》一份忧国忧民的不悔情怀
一份忧国忧民的不悔情怀这首诗描绘秋夜屋漏、风雨交加的情景,真实记录了杜甫草堂生活的一个片段。
以切身的体验,推及流离失所的“天下寒士”,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第一节起势迅猛。
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
秋风好像故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词组成鲜明的大风破屋的画面,诗人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也激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第二节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遭到欺侮的愤懑心情,并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倚杖”,当然又与“老无力”照应。
“自叹息”中的“自”字,写得很沉痛!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自己在叹息,并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世风的凉薄,就意在言外了。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第三节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
头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当时的心境。
“自经”两句,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
而这种心情,又是被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
于是诗人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此节写出诗人从破屋湿漏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
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30诗五首
饮 酒 . 其 五
第二讲 总结课文
这五首诗词曲分别表达了诗人什 么思想感情? 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表达长年被贬的愤懑;也表现对 生活、对未来的积极乐观精神。
陶渊明《饮酒(其五)》
饮酒东篱的悠然遐思
李白《行路难(其一)》 困居长安的慷慨悲吟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身处茅屋的济世情怀
诗五首
《饮酒》(其五) 《行路难》(其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己点字音字形。 2、掌握每篇的文学常识。 3、理解文章,并朗读背诵。
第一讲 解读课文
⑤
④
白 雪 歌 送 武 判 官 归 京
③
茅 屋 为 秋 风 所 破 歌
②
①
己 亥 杂 诗
行 路 难 . 其 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送别友人的边塞放歌
龚自珍《己亥杂诗》
辞官还乡的浩荡离愁
再 见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30课《诗五首》课件 语文
• 芙蓉楼送辛渐
• 王昌龄
1.芙蓉楼:润州(今江苏 镇江)的城楼。辛渐:作
• 寒雨连江夜入吴,者的一位朋友。 2.寒雨连江:润州在长江 平明送客楚山孤。边。这句是说,夜里长江
上下了寒雨。吴:春秋时
洛阳亲友如相问,的 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
• 作者登高远望,表现了他高瞻 远瞩,不畏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 建
作者介绍 常建之像
常建:唐代大诗人。 开元十五年(公元72年) 进士,仕途坎坷,直到天 宝年间才被授予县尉,后 辞职还乡。今存诗五十七 首。他的诗歌往往以山林 寺观为描写对象,善于用 光和影构成幽静的境界。
课文学习目标
• 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 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
• 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有“七 绝圣手”、“诗家天子”之称。代表作有 《出塞》、《芙蓉楼送辛渐》等。王昌龄一 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 着相似之处。
• 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 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 远方的友人。
课文翻译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清晨我漫步走到这座古寺,初升的 太阳照耀着高耸的丛林。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 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
课文翻译
山光悦鸟性
山光明净,鸟 儿欢悦地歌唱。
• 杜宇为传说中的古蜀国国王。周代末年, 七国称王,杜宇始称帝于蜀,号曰望帝。晚 年时,洪水为患,蜀民不得安处,乃使其相 鳖灵治水。鳖灵察地形,测水势,疏导宣泄, 水患遂平,蜀民安处。杜宇感其治水之功, 让帝位于鳖灵,号曰开明。杜宇退而隐居西 山,传说死后化作鹃鸟,每年春耕时节,子 鹃鸟鸣,蜀人闻之曰“我望帝魂也”,因呼 鹃鸟为杜鹃。一说因通于其相之妻,惭而亡 去,其魂化作鹃鸟,后因称杜鹃为“杜宇”。
30《诗五首》
欢乐宴饮,深情厚意
停杯投箸不能食, 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剑四顾心茫然。 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内心愁苦,无所适从
欲渡黄河冰塞川,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世途艰难,心绪茫然
行路难
李白
闲来垂钓碧溪上,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 忽复乘舟梦日边。 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清平调词三首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清平调》
• 有一次,他在宫中喝醉了,竟伸出了脚,对坐在身旁的宦官高力士说: “给我脱掉靴子。” • 高力士一时不知所措,只得给李白脱下靴子。当时,高力士权力很大, 四方的奏事都要经过他的手,文武百官没有一个不巴结他,他还从来 没有受过这样的侮辱,这件事使他很愤怒,决定找机会报复李白。 • 杨贵妃爱吟李白的《清平调》,正巧高力士也在一旁,他故意说: “我本以为贵妃受了李白的侮辱,一定对他恨之入骨,没想到你这么 爱他的诗!”杨贵妃吃惊地问道:”李学士怎么会侮辱我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sè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背景\题解
•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
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才高志大,很
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 事业,可是入京后,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诗五首翻译ppt(7页)
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显单薄。 都护将军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都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一会儿,风停了,乌云像墨一样黑,秋天的天空乌云密布, 天也渐近黄昏,黑了下来。 盖了多年的被子,又硬又冷,像铁一样,娇惯的儿子因为睡 相不好,把被里都蹬破了。因为屋漏,床上没有一块干燥的 地方,而雨水还像麻线一样不断流。 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 能捱到天亮。
•哪里能得到千万间高大的房屋,普遍 地遮蔽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都 喜笑颜开,而高大的房屋在狂风暴雨 中也不会倾倒,安稳得像山一样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
五首古诗翻译
1、饮酒; 2、行路难;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己亥杂诗。
一、《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
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 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自间己看在见东了篱南下山采 。菊,不经意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暮结色队中的缕鸟缕儿彩回雾 翔萦 远绕 山升 的腾 怀, 抱。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想南说山出里来边,,我有 却人 早生 就的 忘真 记义 该, 怎 么表达了!
30 诗词五首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 / 挑灯 / 看剑,梦回 / 吹角 / 连营。八百里 / 分 / 麾 下炙,五十弦 / 翻 /塞外声,沙 场 / 秋点兵。 马作的卢 / 飞快,弓如霹雳 / 弦惊。了却君王 / 天下事,赢 得 / 生前身后名。可怜 / 白发 生!
说说这首词的风格。(婉约、豪放)
后两句借用典故,表达诗人渴望遇到明君 的愿望,表现了诗人追求理想的执着。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赏析:
反复咏叹,显示出诗人内心的急切 不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 引用典故,以此自勉,表现了诗人 远大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念,乐观的精神, 豪迈的气概!
领悟诗情
话题: 简要概括作者的情感脉络, 从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李白?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1.颔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颔联直书“除弊事”,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作者在此申述了自己忠而获罪和无罪遭贬的 愤慨之情。
2.这又表现了韩愈怎样的性格? 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他还是“肯将 衰朽惜残年”,且老而弥坚,表现了他刚 直不阿的性格。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这里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赏析: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运 用夸张,极言宴席的华美,为下文写自己的苦 闷与茫然心情作铺垫。(欲抑先扬)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 的动作表现了诗人内心苦闷、抑郁。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赏析:
运用比喻,自己的仕途受到阻塞,济世安 民的理想无法实现。
宋太宗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李 煜投降,被送往汴京,过着“日夕只以泪洗面”的 软禁生活。三年后,李煜四十二岁生日时,作《虞 美人 》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宋太宗,不久, 李煜便被毒死。这首《虞美人 》也便成了李煜的绝 笔之作。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诗词五首》课件(语文版)语文课件PPT
各种声响都在这里消失,只能听到 寺院里撞击钟磬发出悠扬的声音。
中心思想
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 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 抓住山寺中独特的景物,运用了以静显 静,以动显静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 幽深静寂、安祥和平、自然高远的境界。
天宝年间,王昌龄因“不护细行” 之罪被贬谪龙标。李白与王昌龄 过往甚密,当他听说王昌龄蒙不 白之冤再次遭贬,深感不平,于 是写下了这首诗,从远道寄赠给 他。
虽未写悲痛之情,而悲痛之情自现 的句子: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抒发了作者“托月送友”的情怀的句子: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海拔 1532.7米,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南岳衡山(海拔 1300.2米,位于湖南省衡阳市)、西岳华山(海拔 2154.9米,位于陕西省华阴县)、北岳恒山(海拔 2016.1米,位于山西省浑源县)、中岳嵩山(海拔 1491.7米,位于河南省登封市)。
写泰山之雄伟高大,连绵不 断的诗句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是唐代著名诗人 杜甫的名篇,该诗通过描 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势, 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 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流露出了诗人对祖国山河 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 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 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A 1.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是( )
A、“岱宗夫如何”句,作者用拟人手法把泰山 比拟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岱宗夫”。 B、“造化钟神秀”句,意思是说泰山是天地间 一切神奇、秀丽的结晶。“钟”是“聚集”的意思 ,一个“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时分有情。 C、“齐鲁青未了”句,是说在齐鲁广大区域内 都能望见泰山的青色,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五首》课件语文版
第十六页,共47页。
不畏浮云(fúyún)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 层释。义(shìyì):不怕被漂浮的云彩遮挡住双眼,
只是因为自己处在(山)的最高处。
哲理:观察事物,解决问题, 要站得高,看得远,否则(fǒuzé) 会被眼前的小事所羁绊。
第十七页,共47页。
有一次,江泽民总书记会见来访的美国副总统戈尔,提 出了关于把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带入二十一世纪,中 美双方应把握住三个原则。在阐述其中处理中美关系要 站得高,看得远时,江总书记引用了宋代王安石的诗句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同年10月2 9日,江泽民在访问美国期间,戈尔设宴款待江主席, 并致欢迎词。江主席在致答词时,再次引用王安石的这 两句诗,希望发展面向新世纪的长期稳定的中美关系。 这是王安石《登飞来峰》诗中的两句,是写诗人登高所 望所感,也不乏比喻意义。王安石是北宋时期政治上的 改革派,曾遭受(zāoshòu)过保守势力的攻讦,诗中的 “浮云”就比喻反对革新的保守势力。
第二十八页,共47页。
题解(tíjiě)
杜甫“望岳”诗共三首,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 山的。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造化。希 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 开首两句,写泰 山的高峻伟大,先写对它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 两地的壮伟。三、四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 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五、六句写遥望,见 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最后两句写望 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 于攀登(pāndēng)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 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
第二十九页,共47页。
背景
杜甫20—35岁时曾遍游中国的大江南 北。《望岳》这组诗就是在他24岁时 写成的。这组诗共三首,分东岳(泰 山)、南岳(衡山)、西岳(xī yuè) (华山)。书上这首诗即东岳泰山, 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 行间洋溢着青壮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 气。
30诗五首
30诗五首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难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是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诗五首》
▲导学卡
一、学习目标:
1.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读准字音,熟读并背诵全文。
2.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3.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4.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二、学习任务:
1.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
他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路。
在东晋末年,玄学盛行的背景中,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他共写《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2.据说,《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
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
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之处等等。
(2)指导背诵。
2.课文研讨。
对一些重要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①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②“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③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3.欣赏品味。
.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学生质疑讨论,教师小结。
从《饮酒》诗的开头四句可以看出陶渊明当时怎样的心情?
四、自读《行路难》
1.解题。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时所作。
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2.齐读诗歌,探究学习。
(1)《行路难(其一)》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
(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设计
一、自主背诵《饮酒》、《行路难》
二、流利朗读后三首诗
课堂学习设计
一、研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解题。
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八月。
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
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2.朗读诗歌,注意正音,读出七言诗的节奏、重音,读出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3.质疑字词。
4.全诗段意。
(1)秋风破屋——惨(2)群童抱茅——悲
(3)长夜难眠——哀(4)广厦庇寒—一愿
5.赏析。
二、鉴赏《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解题。
读标题,介绍唐代边塞诗的特点。
2.研习课文。
(1)朗读,辨别节奏。
(2) 品味鉴赏。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为什么说这两句诗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②“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
③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3.学生朗读全诗,并背诵。
三、自读《己亥杂诗》
1.赏析。
2.小结。
朗读古诗要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合理,读出作品的感情和气势。
背诵古诗应当从整体上把握作品,应当在明确作品的内容、理清作品结构及作者思路的基础上,反复地诵读,仔细地体会作者的精妙之处。
要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和背诵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训练卡
【基础知识训练】
1.按课文原句填写内容:
①,悠然见南山。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
③安得广厦千万间,。
④,千树万树梨花开。
⑤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⑥黔娄之妻有言:“,不汲汲于富贵。
”
⑦,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⑧诗显精神,文天祥身陷囹圄忠贞不屈,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的千古绝唱,苏轼“游宦”五年,丧妻别子,中秋对月夜却表达出“但愿人长
久,”的美好祝愿。
⑨《登飞来峰》中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的之妙的句子
是,。
2.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饮酒》是陶渊明辞官归隐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
B.《行路难》是乐府古题,主要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的情怀。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一句描写春天美景的诗句。
D.《已亥杂诗》的作者龚自珍是中国近代的思想家、文学家。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4~7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给带点字注音
高者挂罥.( ) 唇焦口燥.( ) 沾.湿( ) 沉塘坳.( )
4.本诗作者,被世人尊称为“”,他的代表作中著名“”、“”写于安世之乱期间。
5.全诗先叙事,后,既写诗人贫穷的窘状,也表达诗人的博大胸怀。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正确读法是()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翻译句子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8.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长夜沾湿何由彻”这一句的.【探究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各题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遥知史弟登高处,扁插茉萸可一人。
9.填出诗中空缺的诗句。
10.中国农历中有较多的节气,每年的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古人有登高爬山的习俗。
我还知道中国有节,这一天有的习俗。
11.本诗语言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首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渲染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12、名著导读(3分)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______________》,第三部是《神秘岛》),小说主要讲述了_____________号潜艇的故事。
作者凡尔纳被公认为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2分)
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
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着。
答案
【基础知识训练】
1.①采菊东篱下②直挂云帆济沧海③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④忽如一夜春风来
2.B 3.juàn zhào zhān ào 4.杜甫、诗圣、“三吏”、“三别” 5.抒情、忧国忧民 6.B 7.略 8.语意双关,“长夜”既是使诗人难以入睡,凄风若雨的漫漫寒夜。
对有“安史之乱”造成的黑暗昏乱的政治局面,正象是造成人民灾难深重的漫漫长夜一样
【探究拓展训练】
9.每逢佳节倍思亲 10.略 11.渲染了诗人独在异乡作客由于生疏不适的孤独感而引发对故乡对捋人的思念
▲反思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