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浅析

合集下载

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正负迁移作用

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正负迁移作用

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正负迁移作用【摘要】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既起着积极的作用,又起着消极的作用;既能帮助第二语言学习者,又能妨碍第二语言学习者。

因此,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存在正向迁移,又存在着负向迁移。

对此,本文探讨了母语迁移的形式和作用,以及对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正迁移;负迁移;母语;第二语言习得0 引言从第二语言习得(SLA)学科史上讲,迁移(transfer)是第一个受到极大关注的习得因素,它由行为主义者提出并逐渐为广大SLA研究者所关注、接受、质疑、批判、重新定位。

在现阶段,要想否定母语(即L1)迁移是SL A中的重大影响因素这个地位已经不可能了,突破自身局限性的L1迁移又被学者们在认知框架下重新定位。

“迁移”这一概念来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由Lado在《跨文化语言学》(1957)中提出。

在心理学中,“迁移”指的是人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发挥作用的心理过程。

Sharwood Smith和Kellerman认为迁移就是一种跨语言的影响(crosslinguisitic influence),是中性理论(theory -neutral),与“干扰(interference)”,“借用(borrowing )”,“回避(avoidance)”等概念并提。

Kellerman (1987)认为迁移即“导致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元素合并的程式(processes)”。

Odlin 则认为迁移是“由目标语和已经学过的语言之间由于相似或者相异而产生的影响”。

1 母语迁移的表现形式语言迁移研究发现,语言问的相同和差异会产生母语迁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Odlin):(1)正向迁移。

指母语与目的语的相同之处会促进第二语言学习,加速通过中介语中某些发展序列。

例如,母语为汉语的人学习英语时,就很容易学会句子的语序“He comes from Beijing”,这是因为,表达同样意义的汉语语序和英语语序相同“他来自北京”。

论外语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

论外语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

中所获得 的知识 ,可 以影响到随后学 习的另一种知识的现象 。 的一些规 则就会产生负迁移现象 。 目前来看 ,母语 的正迁移对外语学习的积极影响正逐步受 语言迁移理论提 出于 2 O世纪 5 O年代,它是指在外语或第二语 言学 习中 ,学 习者由于不懂或者不熟悉 目的语的规则 ,而往往 到人们 的肯定 ,但更多的人们关注的是母语对外语学 习的消极 O O 人们开始用 “ 干扰” 自觉或不 自觉地借助于母语 的句型和交际策略来处理 目的语信 影响,即负迁移。甚至到 了2 世纪8 年代 , 息 的现象。外语学 习中的迁移有两种 :正迁移和 负迁移。正迁 来形容母语对外语学习的消极影响。外语学 习中的母语负迁移 移指 的是 已经掌握 的知识对将要学 习的知识产生的积极影响 , 可 以从语音 、语义 、句子、篇章 、文化等几个方面加以区分
毕业生在双向选择 中缺乏主动性 , 缺乏勇于竞争的勇气 , 承受的 就 业 压 力太 大 , 始终 处 于一 种 悲观 失 望状 态 。二是 在 工作 的选 择
上趋向功利性 , 部分学生将大学教育看成是智力投资或个人的跳 板 ,在就业中只顾 自身利益,丝毫不考虑 国家社会利益,缺乏社 导是成材教育的具体化和实践化。 其次树立职业指导与创新创业 会责任感; 三是心理素质普遍较差 , 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 教育相结合的理念 。 通过调查发现 , 4%的大学生有创业的愿 育的重要 内容 , 有 0 心理素质健康评估测评是衡量大学生思想道德水
望。 社会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大量需求, 从根本上影响着高等学 平 的重要标准之一 , 但在大学生就业过程 中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 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 在教育内容上要把握创新性思维模式、创新 状况堪忧。深入细致 的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对大学生社会责任 性人才的本质特征作 为职业指导课程的一部分 ,重视实践教学 , 感 、职业道德、诚信教育的培养,能提高大学生政治思想觉悟和 积极组织参与创业设计大赛 , 积极鼓励学生 自觉培养创新创业能 水平 , 养正确的认知 ,培养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的精神和强烈 培

英语习得中母语负迁移现象分析

英语习得中母语负迁移现象分析

英语习得中母语负迁移现象分析[摘要]母语迁移现象在二语习得中非常普遍。

本文分析了母语负迁移对英语习得的影响,从语言及非语言层面对母语负迁移现象进行了分析。

旨在引起人们对母语负迁移现象的重视,培养地道的英语思维方式。

[关键词]迁移母语负迁移英语习得一、母语迁移理论“迁移”这一概念来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由Lado在《跨文化语言学》(1957)中提出。

在心理学中,迁移指的是人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发挥作用的心理过程。

Sharwood Smith和Kellerman认为迁移就是一种跨语言的影响,是中性理论,与“干扰”、“借用”、“回避”等概念并提。

Kellerman(1987)认为迁移即“导致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元素合并的程式”。

Odlin则认为迁移是“由目标语和已经学过的语言之间由于相似或相异而产生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对比分析在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大盛于60年代,产生了“强势说”及随后的“弱势说”,后来又兴起了偏误分析,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一系列关于迁移偏误数量的研究开展开来。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汉语对其英语学习总是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然而,学者们普遍认为母语对二语习得产生的影响是消极的,母语干扰或阻碍了二语习得的进程。

这种干扰是迁移的一方面,指当母语与目的语结构差异增大时产生的干扰。

具体到本文而言,如果汉语中不存在与英语某一结构对应的结构,或者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对应结构有差异,就会出现负迁移。

Lado也认为语言迁移现象是语言习得的一种主要障碍。

他通过对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发现第二语言中与母语相似的成分对学习者来说是简单的,与母语相异的成分是很难学的。

也就是说,如果某个英语结构在汉语中有对应结构,学生在学习中就会把汉语的这种结构直接转移到英语中去,这就是正迁移。

正迁移能够促进英语的学习,而负迁移则会造成语言错误、学习困难等,中式英语也往往是负迁移的后果。

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负迁移现象及对策

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负迁移现象及对策

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负迁移现象及对策母语负迁移是指一个人在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时,会自然而然地将使用的母语的语言特性应用到这种第二语言上,最终引起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负迁移现象。

母语负迁移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是一种双向影响,在其表达能力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母语负迁移既有利也有弊。

母语负迁移可以为学习第二语言者提供便利,因为学习者可以迅速转移自己在母语习得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技巧,更容易理解新学习内容,并有效使用其已经具备的知识。

例如,日本学生学习英语时,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名词的造词知识,他们可以很快学会英语中的名词构词技巧,从而更好地学习和使用英语。

然而,母语负迁移也有它的缺点。

首先,母语负迁移会导致学习者有时不能正确使用第二语言的语法结构,因此,如果学习者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导,使用母语负迁移形成的语言结构会有一定的歧义,破坏语意。

其次,学习者由于母语的差异,有时会使用第二语言的发音、语调和用法等内容,从而产生出不正确的发音和用法,这样会影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要应对母语负迁移,教师和学习者都需要采取措施。

首先,作为一名学生,应该努力控制自己在母语习得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的使用,养成用第二语言思考的习惯,而不是混合母语和第二语言一起思考。

其次,作为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在母语习得中潜在的语言特点,进行适当的矫正,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够在保证理解和表达准确性的前提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母语负迁移是一种双向影响,可以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提供便利,但也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因此,学习者和教师都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努力纠正母语负迁移的不良影响,最终提高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中的表达能力。

汉语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负迁移现象探讨

汉语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负迁移现象探讨

汉语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负迁移现象探讨汉语作为世界上最为复杂的语言之一,其语法结构、词汇和语音特点都与其他语言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在学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者常常会出现语言负迁移现象。

本文将探讨汉语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负迁移现象,并分析其原因和对学习的影响。

一、语言负迁移的定义和特点语言负迁移,又称为语言干扰,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由于母语的影响,将母语的语法结构、词汇或语音特点错误地应用到第二语言中的现象。

在汉语二语习得中,语言负迁移表现为学习者将母语的语法规则、词汇或语音特点错误地运用到汉语中,导致语言表达不准确或不自然。

语言负迁移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语法结构错误:学习者在汉语句子的构建中,常常会按照母语的语法结构来组织句子,导致汉语句子的语法错误。

2. 词汇选择不当:学习者在选择汉语词汇时,常常会受到母语词汇的影响,选择与母语相似但在汉语中不合适的词汇,导致表达不准确或不自然。

3. 语音错误: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语音时,常常会受到母语语音的影响,发音不准确或不符合汉语的语音规律。

二、语言负迁移的原因语言负迁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母语习得的影响: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常常会受到母语习得的影响,将母语的语法结构、词汇或语音特点错误地应用到汉语中。

2. 语言接触的影响: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常常会受到其他语言的影响,将其他语言的语法结构、词汇或语音特点错误地应用到汉语中。

3. 学习环境的影响: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环境中,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语言输入和指导,容易出现语言负迁移现象。

三、语言负迁移对学习的影响语言负迁移对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有一定的负面影响:1. 影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语言负迁移导致学习者在汉语表达中出现语法错误、词汇选择不当等问题,影响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2. 影响语言的自然性:语言负迁移导致学习者在汉语表达中出现不符合汉语语法规律的现象,使语言表达不自然。

3. 影响语音的准确性:语言负迁移导致学习者在汉语语音发音中出现错误,影响了语音的准确性。

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负迁移现象及对策_李翠霞

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负迁移现象及对策_李翠霞

收稿日期 : 2007 9 1 作者简介 : 李翠霞 ( 1968 ) , 女 , 山东单县人 , 菏泽学院外国语系馆员。
2008 年第 2期
继续教育研究
117
结尾的开音节的词, 也有以辅音 结尾的闭音节的 词。 所以操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在读除了 /n /, / /以 外其他辅音结尾的英语词时, 总爱在后面添加一个元 音。另外, 汉语中的 斯 , 资 的声母 s , z 和英 语中 [ ], [ ? ] 听起来似乎有点相似 , 许多英语学习者 便不自觉地用 s 代替英语中的 [ ], 用 z 代替 [ ? ]。 把汉语中的发音搬到英语中去, 从而造成语音上的负 迁移。这些也正是为什么中国英语学习者把 th in k 读 成 sink, 把 th ought读成 sor, t 把 th in g 读成 sing, 把 it读 成 ea, t 把 speak 读成 speaker , 把 w ork 读成 w orker ,把 blow 读成 be low 的原因所在。 英语和汉语语音系统的另外一个主要区别是, 英 语是主要依靠语调来区别句意的 语调语言 ; 而汉语 则属于以声调区别字义的 声调语言 。英语中的单 词无论被念成平调、 升调或升降调都无法改变其词义; 而汉语的每一个字除了由元音辅音组成之外, 还有一 个附在上面的能区别或改变字义的声调, 例如 qi n ( 牵 )、 qi n ( 钱 )、 q i n (潜 )、 qi n ( 歉 ), 这四个 字尽管音位完全相同, 但是 他们的声调完全不同 ( 分 别为一声、 二 声、 三声和四声 ), 也就形 成了四个不同 的汉语字体。 (二 )母语在词汇层面上的负迁移 英语词汇在概念意义、 内涵意义、 搭配能力等方面 与汉语词汇差别很大 , 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别, 用母语的 思维规律去套用必然会导致母语负迁移。首先, 语言 的独立性决定了一种语言很难在另一种语言中找到一 对一的对应词, 例如, facu lty 与汉字 能力 貌似对应, 而 faculty 还有 全体教员 系 科 等意思 , 但是汉 语中的 能力 是不可能有这些意思的。至于文化对 语言的影响 , 实际上文化对词汇的影响是最大、 最明显 的。各个民族往往对某些词汇所赋的内涵意义大相径 庭。例如, 龙 在汉语中是 英雄才俊 , 蓬勃向上 的 象征, 故而有 望子成 龙 龙凤呈祥 之说。而 龙 在英语中的对应词 dragon 则指一种能喷水的怪兽, 是 凶残、 恐怖、 贪婪 的象征。因此在汉译英中 望子成 龙 常被译作 to hope that one s son w ill have a bright fu ture , 同样 亚 洲四小 龙 就被译 作 four A sian ti gers , 而绝不是 four A sian dragons 另外, 英汉两种语言的词语搭配习惯、 搭配范围由 于受到各自语言特征和文化因素的制约或影响, 亦各 不相同 , 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习惯表达方式。例如汉语 中的 看 可以和 电视、 电影、 书刊、 黑板 等搭配, 而 英语中却分别要用动词 w atch , see , read , lo ok a; t 汉语 中的 浓茶 浓烟 在英语中的表达式分 别为 strong tea 和 dense sm oke , strong 和 dense 都表示 浓 。中 国的英语学习者就常把汉语词与词的搭配习惯错误的

浅析ESL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

浅析ESL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

体 的, 法分开。 无 美 国 语 言 学 家 S pr h r认 为 , 言 决 定 世 界 观 , a iW of 语 影
语 言 的 差 异 性 。 这 种 差 异 的 存 在 为 E L E gi s e — S ( n l ha S c s a
o dL n u g ) 习 者 在 学 习 中 出 现 的 母 语 负 迁 移 现 象 提 r g a e 学 a
的 过 程 中 必 然 遭 遇 -- 负 迁 移 现 象 。 而 母 语 负 迁 移 现 象 g语
语 言 是 人 类 表 达 思 维 的 一 个 不 可 或 缺 的 手 段 .在 思
维 和 语 言之 间存 在 着 一 个 由思 维 到语 言走 向 的关 系 . 大 量 的 语 言 实 验 和 生 活 事 例 说 明 语 言 在 某 种 程 度 上 也 影 响

关 键 词 : S ( n l h s e o dL n u g ) 习 语 E L E gi S c r a g a e 学 saa
言 思维 母 语 负 迁 移 现 象
一、引ຫໍສະໝຸດ 言 在 第 二 语 言 习 得 领 域 中 母 语 负 迁 移 现 象 是 一 个 重 要 的课 题 。不 同的语 言 及思 维 方式 体 现 在语 言 上 必然 导 致
邓 炎 昌 、 润 清 认 为 , 言 反 映一 个 民族 的特 征 , 刘 语 它 包含 着 该 民族 对 人生 的看 法 、 活 方式 和 思维 方 式 。 生 柏拉 图 认 为 , 维 就 是无 声 的语 言 。 思 德 国 语 言 学 家 Hu od ̄ 为 ,语 言 是 思 维 的 构 成 工 mb l t 具 , 一种 主观 的存 在 , 世 界 观 的体 现 , 言 和 思 维 是 是 是 语

母语负迁移

母语负迁移

母语负迁移引言母语负迁移是指母语对于第二语言学习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

当一个人学习第二语言时,他可能会将母语的语法规则、语音特征、词汇用法等迁移到第二语言中,从而导致语言表达不准确或不自然。

母语负迁移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是一个常见的障碍,并且在不同语言背景的学习者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形成原因母语负迁移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1.母语对学习者的影响:母语是学习者最早接触到的语言,它在大脑中形成了深深的痕迹。

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往往会将母语中的表达习惯、语法规则等迁移到第二语言中,从而造成负面影响。

2.思维方式的差异:不同语言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往往会受限于母语的思维方式,难以融入第二语言所需的思维模式。

3.母语教学的负面影响:一些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接受的母语教学可能存在问题,例如错误的发音指导、逻辑习惯的迁移等,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母语负迁移的产生。

表现形式母语负迁移在第二语言学习者中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现形式:1.语法错误:学习者往往会将母语的语法规则应用到第二语言中。

例如,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中文中的时间状语后置规则可能会导致他们在英语中出现“Yesterday I go to the park”的错误表达。

2.发音错误:母语的音系特点常常会影响到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中的发音。

例如,对于德语学习者来说,德语中辅音结束声的特点可能会导致他们在英语中无意识地增加辅音结尾的发音。

3.词汇误用: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往往会使用和母语相似的词汇来表达特定的概念。

这种误用可能导致表达不准确或不自然。

克服母语负迁移的方法为了克服母语负迁移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1.意识到母语负迁移的存在:学习者首先应当意识到自己可能遭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并努力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错误表达。

2.多接触第二语言环境:学习者应当尽可能地接触第二语言的生活环境,提高对第二语言的输入和理解,进而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浅议二语习得中母语的迁移现象

浅议二语习得中母语的迁移现象

义的,英语"book"的意思是“装订成册子的纸张 ”,不管上面有 无文字 ;而 汉语“书”的意 思是“有文 字的册子 ”。 因此,当教 师对学生说:"please hand in your books."他要 的是练习本而不 是书。"book"和“书”的外延差别就更大了。
句法迁移 汉语与英语在句法上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它们都有诸 如陈 述句,否定 句,特殊 疑问句 ,感叹句 ,被动语 态等句 法形 式。但由 于汉语属于非 形态语言,动词没 有时态、人称、数和 格的差别 ,因此 ,中 国学生常常忘 记或用错英 语动词的词性 。 例如:中国学生深受沐浴迁移的影响,会把“汤姆喜欢篮球”翻 译成 "Tom like basketball",把“王 芳给 了我 两只铅 笔”会 译为 "Wang Fang gave two pencil"等等类似的现象。 (三)文化迁移 无论是英 语还是汉语 ,这 两种语言都 体现了自 身民族的 历史,文化和 精神风貌等特 点。英语和 汉语这两种 语言所反 映的文化 背景是不同 的,如 果不知道这 两种文化背 景的区别 而一味按 照母语文化 背景知识与 对方进行沟通 和交流,那么 势必就会产生语用交际错误的现象。例如大部分中国人在路 上遇见一些熟人,会经常问到“你到哪儿去?”其实这是很简单 的一句寒 暄的套语,但对西 方人来说会 给人一种粗 鲁无礼的 感觉,因为西 方人认为对方 是在打听自 己的隐私。 这样就会 很容易产生“文化冲突”的现象。 二、正迁移现象探究及启示 在对中国 学生英语学 习的研究方 面,人们往往 更多地关 注汉语的 负迁移进而 忽视了甚至 否认正迁移的 存在。然而 , 根据 图式理 论, “ 图式在 知识的 组织 中起着 中心作 用”(桂诗 春,1991:144)。而所谓图式就是“积集在一 起的知识单元,而 认知是 建筑积 块”(朱曼殊 ,缪 小春,1988:418)。乔姆 斯基认 为一切人类语言都具有共同的特点。 “这种语言的普遍性是学 习人类一切语言的天生能力,是 一切语言的蓝图,是一切语言 都具备的普遍特 征”(刘润清,麦基,王平,1988:226)。汉语与 英语虽然 存在着很大 的差异,但至少从 整体上它们 都属于人 类语言这个大的范畴,因此必然 具备着一定的相似之处,即存 在着共同的成份,所以在学习英 语时,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发 挥母语的 正迁移作用,努力 参与并模仿,有意 识、有 效地减少 母语的负迁移作用。 三、总结 英汉两种 语言中存在 着差异,有意识 地找出它 们之间的 不同或相似之处,在学习中尽量 排除母语的干扰,逐渐养成一 种良好的外语习惯,是英语学习者提高英语学习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Terence Odlin. (Language Transfer) Cross- linguistic In flu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M] 1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2]Rod Ellis, 第二 语言习得 概论[M],上海:上海外 语教育 出版社,2002: 22, 305 [3]桂诗春,实验心理语言学纲 要[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 社,1991:142- 152 [4]朱 曼殊,缪小 春,心理语言 学[M],上海:华东师 范大学 出版社,1 998 : 4 18 - 42 5

高中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及对策

高中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及对策

高中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及对策1. 引言1.1 介绍母语负迁移在高中生英语写作中的影响Mother tongue negative transfer refers to the phenomenon where the structures, patterns, or vocabulary of one's native language interfere with the acquisition or production of a second language. In the context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this can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ir writing skills.2. 正文2.1 母语负迁移对高中生英语写作的影响母语负迁移是指个体在学习第二语言时,由于受到母语语言结构、语法规则等方面的影响,导致在使用第二语言时出现词汇选择不当、语法错误等问题。

在高中生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会对他们的写作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

母语负迁移可能导致高中生在英语写作中出现词汇搭配不当的问题。

他们会倾向于直接翻译母语中的词组或习惯用语,而不考虑英语中的惯用表达方式。

这样容易导致句子表达不流畅、生硬,影响写作质量。

母语负迁移可能引发高中生在英语写作中的语法错误。

由于受到母语语法结构的干扰,他们容易将母语中的句法规则错误地应用到英语写作中,如主谓不一致、时态错误等问题,影响了文章的整体准确性和连贯性。

母语负迁移还可能导致高中生在英语写作中缺乏文化意识。

由于母语文化和英语文化之间的差异,高中生可能会在选词、表达方式等方面产生偏差,影响了文章的地道性和丰富性。

母语负迁移给高中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方法来帮助他们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减轻母语负迁移对写作的影响。

ESL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分析

ESL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分析
2 0 1 3年第 2期 第2 9卷 ( 总3 1 4期 )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J OURNAL oF EDUCATI ONAL I NS TI TUTE OF J  ̄ L[ N PROVI NCE
No . 2, 2 01 3
VO L 2 9 To t a l No . 3 l 4


弓 l 言
收 稿 … 鳓: 2 0 1 2 —1 2 - - - 1 6 作者简 彳 卜 : 程 塬 饮 - - ) , 男, 江 苏 连 云 港人 , 连 云港 外 i 日 语学校 , 中学 二 级 研 究 方 向 : 群思 , v e e 。
1 l 2
的情况下, 第一语 言的知识也会有助 于第二语言 的 学 习( S t e i n b e r g , 2 0 0 6 ) 。 ( 三) 关 于母 语 负 迁 移— —母 语 对 E S L学 习 的 干扰 作用 母 语 为 什 么 会对 E S L学 习 产 生 干 扰 作 用 呢 ? 主要是 因为 以下几 点原 因 : 首先 , 汉语重视整体思维 , 英语重视个体思维 。 英汉两 国人们的世界观 和价值观都有所不 同, 中国 人强调整体集体观 , 而英语却强调个体观。这就造 成汉语重视整体思维 , 而英语 重视个体思维 。以汉 语句子“ 这棵树 的叶子很大” 为例。“ 树” 是放在 “ 叶 子” 的前 面的 。而英 语句 子是 “ e l e a v e s o n t h e t r e e a r e b i g ” , 顺 序 与 汉语完 全 相反 。 其次 , 空缺现象。空缺现象就是指在英语 中存 在, 但是在汉语 中却不存在 的语 言现象。根据前文 分析得知, 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时 , 一般都会运用 以 前 已经 具 备 的知 识 去 做 对 比 。但 是 如 果 E S L学 习 者学习的新的英语知识在汉语 中没有相对应 的模式 的话 , 就 会造 成思 维 上 的混乱 , 一时 不知 所措 。这 时 候, 母语的负迁移就产生了。 再次, 汉语重主题 , 英语重主语 。汉语常用的句 子结构是“ 主题 + 述题 ” 。在汉语 中, 主语并不是最 重要的 , 可 以省略。以 “ 南京 , 去 不去? ” 这 句话 为 例, “ 南京” 是 主题 , “ 去 不 去? ” 则是 述题 , 而 主 语 “ 你” 却往往被忽略。如果 E S L学习者 深受母语思 维 的影 响 , 在 写这句话 时 , 一般很容 易写成 : “ N a n . j i n g , g o o r n o t g o ? ” 这样就会贻笑大方。 三、 如何 避 免母语 负 迁移对 E S L学 习的影 响 ( 一) 教会学生 深入理解母 语与 目标语各 自的 动词 词性 动词词 性 的学 习对 语 言学 习来说 必不 可 少 。不 管学 习哪 一种 语 言 , 必 须 了解 动 词词 性 。 以汉语 和 英语为例 , 对 于这两 门语言来说 , 动词都可 以承担简 单主谓句中的谓语 , 起到连接句子 的作用 , 帮助表达 句子的含义 。但是 , 汉语 和英语 中动词的表达形 式 是 有很 大 区别 的 。举 个 例子 , 用英 语表 达 时 间概念 , 般就是通过动词时态来表现。如过去式 , 将来时 , 现在完成时, 过 去完成 时等 。E S L学 习者要 掌握英 语, 就必 须 牢记 每 个 动 词 在 不 同 时态 中 的变 化 。但 是 汉语 却不 存 在这 些 动 词 形 态 上 的变 化 , 我们 说 母 语 的人 可 以发 现 , 我 们 汉 语 中 的动 词并 不需 要 随着 语态、 时态和人称的变化而变化。在我们母语中 , 表 示 时 间概念 很 简单 , 直 接 通 过 动 词 与 时 间 副 词搭 配 来实 现 。 比如 “ 我 曾 经 去北 京旅 游 过 ; 我 现 在 正 在 北京旅游 ; 我准备去北京旅游” , 这三个 句子就可 以 表达 过 去式 , 进行 时 和未 来 时三种 形态 。 E x . 我在这个公 司只工作 了一 年, 但 现在 已是 高级 经理 。

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负迁移

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负迁移

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负迁移【摘要】母语迁移是二语习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负迁移严重影响了第二语言的习得。

本文就语音、词汇、句法和文化方面列举了母语负迁移的各种表现,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二语习得母语迁移负迁移二语习得是一个受诸多内在和外在因素影响的过程。

学习者的母语迁移是影响二语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

H. Ellis把“迁移”定义为“对任务A的学习会影响任务B的学习的一种假设”。

Odlin给语言迁移下了一个简明精确的定义: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她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

二语习得过程中的母语迁移通常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母语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负迁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语音层面①汉语和英语分属不同语系,在发音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①汉语没有英语中的辅音连缀,辅音之间总隔着一个元音,因此, 学生总习惯在辅音连缀之间加一个元音, 如blue[blu:]读作[bēlu:],green读成[gērin]。

②汉语主要以元音和n/ng结尾, 如:酷(ku)、盘(pan)、上(shang),所以, 学习者习惯在英语辅音后面加上个元音, 如like[laik]读作[laikē],head[hed]读成[hedē]。

③英语中音位[l]经常出现在辅音前, 而汉语却无此现象, 因此,学习者常常会在[l]和辅音之间加一个元音或将[l]改成元音, 如milk[milk]读成[milēk]或[miēk]。

④学习者常在英语中的鼻腔爆破音[tn]或[dn]中间加上一个元音, 如written[ritn]读作[ritēn]。

此外,汉语中没有[]和[〗]这两个音,许多学生将它们读作[s]和[z],如three[ri:]读作[sri:],this\is]读作[zis]。

2 词汇层面①词汇多余学习者对英语词汇的意义理解不确切,往往在实际表达中出现累赘现象。

例1. He needs a TV,but he can’t afford to buy it.改为:He needs a TV,but he can’t afford it.例2.It is necessary to finish the work of cleaning the room.改为:It is necessary to finish cleaning the room.②词语搭配不当有许多词在汉语里能搭配,但是英语里不一定能搭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浅析作者:张洋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06期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社科研究规划项目(青年项目),二语习得对母语的反向迁移研究,项目号14C045。

摘要:汉语和英语既是两种人类语言,又是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

两种语言在语用和语法上,都有一些类似规律,也是两种语言的共性。

对于母语是汉语的中国学者,在英语的学习上,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通常结果会有正迁移现象出现。

但是,英语与汉语的语系不同,汉语属于孤立语,而英语属于粘着语,二者无论在语法和语言以及词汇上,还是文化和思维等相关方面,差异都非常明显。

我国学生通常学习英语,是在掌握一定的汉语后才开始的,所以,通常学习英语中,母语是汉语的负迁移大于正迁移,因此,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母语负迁移现象必须要重视起来。

关键词:第二语言;学习;母语;负迁移;措施作者简介:张洋(1979.8-),女,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人,硕士学历,东北林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语言学、英语教育。

[中图分类号]:H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6--02学习第二语言,必须要具备牢固的母语基础。

分析和研究学习第二语言领域,无论对于语言学家的讨论,还是心理语言学家的讨论,母语知识对学习外语的影响都至关重要,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会有母语迁移现象产生,这种现象主要包括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

正迁移对于学习第二语言很有利。

但是,若学习的外语与自身的母语差异很大,母语规则与外语的规则就会有很大的差异,负迁移就容易产生。

负迁移会导致学习困难和语言错误,从而阻碍学习第二语言。

因此,学习第二语言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至关重要[1]。

一、汉英两种语言差异以及与母语负迁移之间的关系在世界民族语言中,汉语和英语都存在其中,二者都是信息交流的载体,并且具有许多的共性,都是沟通的主要工具和途径,但是,汉语和英语无论是社会和价值取向以及文化背景,还是思维模式和思想交流都不同,语法、词汇、发音、語篇以及语用等语言系统等也存在一些差异和相似的规律。

针对于中国人学习英语而言,二者语言的相似性对于学生的母语具有相对的作用,语言结果会有正迁移产生,但是,不同的话语沟通上下文和语言结构模式也会产生。

所以,在中国语言学习规律中,外语学习者对于英语学习的理解和应用会产生负迁移,致使通信错误和语言错误产生。

英语为日耳曼语,是沉重的从属语言,属于印欧语系;针对于多元化的形态变化需求和句子结构形式的完整性比较重视;词序很灵活,许多话语和句子以及单词都具有互相连接的功能。

而中国语言与沉重并列,属于汉藏语系语言;词序比较稳定,没有形态上的变化。

对于一体化意义比较重视,属于外部形式不受限制的单词[2]。

在英语语言差异中,系统的各个方面,学习外语者都应该了解,不能在学习和应用英语语言中,将母语思维方式应用其中,以免导致母语文化负迁移现象产生。

此外,学习第二语言,针对于汉语和英语语言而言,无论是发音和语法以及词汇,还是语用水平和语篇等,都要将二者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将母语负迁移现象寻找到[3]。

二、在词汇层面上母语负迁移的表现无论在内涵意义和概念意义上,还是搭配能力等各个方面,汉语词汇和英语词汇都有很大的差别,对于这些差别若不具体地了解,利用母语思维规律进行套用,母语负迁移就会出现。

一种语言在另一种语言中,很难将1对1的对应词找到,这是由语言独立性所决定的,英语单词faculty貌似与汉字能力对应,但在英语中,该单词在英语中,还具有科、系以及全体教员等意思,而在汉词中,这些意思都是没有的。

实际上,文化主要是影响词汇。

通常各个民族赋予某些词汇的内涵意义是迥然不同的。

例如,在汉语中,龙象征的是蓬勃向上和英雄才俊,因此,在中国有龙凤呈祥和望子成龙之词,而在英语中,对应龙的词则是dragon,能够喷水的一种怪兽,象征恐怖和凶残以及贪婪等。

所以,将汉语亚洲四小龙译成英语,没有译成four Asian dragons,而是译成了four Asian tigers。

此外,汉语和英语各自的文化因素和语言特征对于两种词言词语的搭配范围和搭配习惯,都有一定的影响和制约,并且,二者之间也各不相同,从而将各自特有习惯的表达方式形成了[4]。

例如,“看”在汉语中,可以与书报、文章、电影等相互搭配,在英语中,却将see、watch、look、read等动词分别用于看;汉语的浓烟和浓茶,在英语中,分别用dense smoke 和strong tea的表达方式,dense 和strong表示的都是浓的意思。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通常在搭配英语短语上,将汉词搭配词与词的习惯错语地迁移进去,例如,他们受汉语思维的影响,open one s eyes(开阔眼界)等不合适话语往往就会说出来。

三、在语音层面上母语负迁移的表现其一,无论是发音特点,还是发音规律,汉语和英语都各不相同。

舌尖部是汉语发音的口腔部位,而英语则是舌根部。

在英语中,元音和辅音音位有40个,而在汉语中,许多音位是没有对应音的。

例如,英语中[u][i]两个元音和[e][z]两个摩擦音对应,而汉语中与其相近的音都是找不到的。

[b][d][g]三个辅音在英语中属于清辅音,而在汉语拼音字母中,b、d、g则是浊辅音,是吐气的。

此外,学习英语者的母语是汉语,对于汉语发音字词用元音结尾的音位特点比较习惯,学习英语发音的过程中,无意中会将一个元音结尾的负迁移添加套用其中,学习英语者还会将汉语中的z应用,将英语中[θ]的发音用z代替,导致语音层面上负迁移的出现[5]。

汉语和英语从发音系统上看,还有另一个区别,汉语主要是对语气意义进行区分,也就是色调语言;而英语在区分意义上,主要依靠的是语气,也就是语调语言。

在汉语中,各个由辅音和元音生成的字,无论是自身的音,还是意,都是由独特的音调改变和决定的,例如,da (搭)/da(答)/da(打)/da(大),4个字虽然字音相同,而音调却不同,分别为1声、2声、3声和4声,也就使4个不同汉语的字体形成了。

而在英语中,一样句子若语调不同,也会有不一样的意思。

其二,无论在英语词汇主题意义和概念意义上,还是联想意义和汉语词汇上,母语负迁移都有一定的差异,若学习英语词汇的过程中,利用母语词汇的思维规律进行思考和掌握,母语词汇层面负迁移就会产生。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白色是无血色、无生命以及枯竭的表现,通常办丧事或者失败等用白色来形容。

而在英语中,white是白色的对应词,则将白色看成是纯洁和神圣的颜色,是纯真的象征,a white soul,表示的是纯洁的心灵。

其三,无论是各自的文化因素,还是各自的词言特征,对汉语和英语都有一定的制约和影响,从而使各自不同习惯的搭配方式形成了。

例如,“上”在汉语中作为动词时,用作上学(go to school)、上课(attend class)、上班(go to work),而在英语中,将这些单词词义进行表达时,必须要将许多不同动词进行搭配[6]。

四、语用层面上母语的负迁移表现无论在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以及交际原则上,还是礼貌准则和交际模式等各个方面,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都很大。

针对于汉语言文化而言,通常亲戚和朋友以及同事之间都是无话不谈的。

即使第一次见面,彼此之间也会相互询问年龄、职业、家庭以及婚姻等相关的情况。

而美国和英国对于个性的独立很注重,尤其个人的私人财产非常重视。

与英美人士进行接触时,无论是年龄和婚姻以及家庭,还是宗教信仰和经济收入等相关方面,都要尽量回避,以免被对方错认为不礼貌地对其的私事进行干涉。

在跨文化的交际中,对于母语为英语人们忌讳的问题毫无顾忌地询问,语用失误很容易出现,造成交际失败。

例如,在西方,通常用Hello、Hi打招呼,而中国认识的人通常是根据实际的情况,问对方“去哪兒?”等。

如果与西方人士交际中,运用汉语中打招呼的方式,一些无法理解的误会和尴尬很容易出现[7]。

中国学习英语者,因为对这些差异不了解,并且母语文化的影响也很大,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往往会将汉语语用规律无意识地套用,致使英语为母语的人听起自己语言很不得当,甚至导致误解而使交际失败。

五、语篇层面上母语负迁移的表现中国人与西方人思维方式具有很大的不同,母语为汉语的人在思维上,具有跳动迂回式的习惯;而母语为英语的人在思维上,通常运用逻辑思维的推理方式。

这种差异也体现在语篇组织结构上。

母语为汉语的人通常语篇模式为迂回曲折式,词篇开头将外围事件作为出发点,运用委婉曲折的方式将自己的观点进行陈述;按照一个转的模式进行论证,S型是整个语篇的发展;母语为英语的人在语篇组织模式上,通常是直接点题,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将论点提出,将写作的意图和自己的观点说明,且将自己态度明确,论点提出以后,直线推进语篇,一个与严密逻辑相符合的过程形成。

此外,汉语民族对主体思维比较重视,对于主客体的天人合一融合很注重,而西方人却对客体形式逻辑和主客体分离比较重视。

在英语中,被动语态占有的比重很大。

六、解决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负迁移的有效措施(一)引导学习者了解英语语言文化扩充,对比分析文化差异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文化差异的敏感度提升,适当地导入文化,致使学生了解英语民族文化不断地扩充。

例如,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将有些特定文化情景和氛围设计,让学生将现实生活中购物和打电话以及看医生等一些情景进行模仿交流,学生结合交际的环境和所学的英语知识,将语言正确地应用。

如此这样,有些生动和具体以及课堂上无法得到的知识学生就能够感受到,并且,语言交流的过程中,还会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产生。

(二)加强分析两种语言系统的词汇、语音、语篇以及句法等层面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汉语和英语的词法和音位,还是语义,都要有针对性和有意识地进行对比分析。

对于与英语音位有区别但又相似于汉语发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特点,教师必须要讲清楚,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应该点明,并且有针对性的辅音连缀练习和辨音练习也要设计。

对语法和词汇进行教授时,应该对比分析英语和汉语,使学生对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能够了解,致使不同于于母语的语言概念体系逐渐地形成。

参考文献:[1]马琳.浅谈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J].才智,2018(08):13.[2]高炳阳,陈小娟.汉语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口语学习的影响[J].海外英语,2017(23):60-62.[3]刘璇.论二语习得理论下母语的迁移现象[J].课程教育研究,2017(35):122.[4]丁静.母语负迁移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J].课程教育研究,2016(34):74-75.[5]刘友春,李娜,许辉.母语负迁移在第二语言口语中的体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35(08):120-122.[6]曹雪.在第二语言学习中母语负迁移对写作的影响[J].现代交际,2014(10):250.[7]卢晓丹.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负迁移现象之探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4):184-1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