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先秦墓道的使用与墓葬的规格_朱磊
古墓葬形制初探
【作者简介】刘恒娟,女,汉族,安徽天长人,本科,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文博。
072 Vol.206
文物鉴定与鉴赏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婚姻、亲友、丧葬等,其中更不乏出自大家之作。明清时 期提倡薄葬,在随葬品逐渐大量减少的同时,在墓场的营 造中更多地体现出古风民情。这一时期,帝皇陵寝的建造 达到了巅峰,符合中国封建制度和等级观念的传统思想, 是中国最高的丧葬规格。明清帝陵的建造也为后人留下了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高规格的建筑技术和规划理念体现 了中国持续了五百年的权力观及世界观。
春秋时期,据《周礼·春官·基大夫》载,不论公墓 还是邦墓,每个人安葬都要按照礼制规定次序来排列,有 严格的规定和安放位置方面的要求。但那时候战事连连, 因而很少有商周时期的大型陵寝,墓葬大多简化,陪葬品 多为玉器、金银器、青铜器、泥烧器。著名的鸿山贵族墓 地处于越国最强盛的越王勾践时期,出土文物丰富,等级 差别明显,对越文化及越国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墓葬形制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制,属于生产关系的 范畴。
生产关系的定义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 互关系。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即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归谁所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 的地位及相互关系;由以上两个关系形成的分配、交换、 消费关系。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起主要作用。
明清时期的丧葬礼仪更加复杂,不仅隆重烦琐,而且 具有浓重的文化色彩。明清时期的帝陵可以说是中国建筑 史上的巅峰之作,随葬品数量众多,虽然经过多个朝代的 演变,剔除了一些陋习,但是在传统的儒家思想影响下, 厚葬之风仍然盛行,仅仅在随葬品上出现差异而丧葬理念 从上至下都是空前一致。
考古学十八讲题目总结
第一讲考古学概述本讲以名词解释为主。
参见名词解释部分。
第二讲考古学的基本理论方法1,考古地层学的原理?考古地层学是建立在对文化层研究的基础上的。
所谓文化层是指人类在某个区域内生活、居住的过程中,往往会在原来的自然沉积或堆积上面堆积起一层熟土,这层熟土中往往包换有人类有意丢弃或无意遗留的器物或垃圾。
这种包含有人类文化遗存的熟土层就称为文化层。
文化层主要是人力作用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人力和自然力的影响。
一般来说,居住于同一地点的人类活动形成的文化层的堆积顺序是按照时间早晚自下而上一次排列的,即年代早的在下,年代晚的在上。
下部文化层中包含的遗迹、遗物的年代应该早于上不文化层中包含的遗迹、遗物。
考古地层学正是依据这一基本原理来判定古文化遗迹中不同时期堆积层次的先后顺序,进而确定包含于其中的各种遗迹、遗物的地层关系和相对年代。
由于不同时期人类活动的内容,生存的环境等有所不同,故不同时期的文化堆积在土色和包含物等就会产生差异。
由于人类文化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时期人类文化遗存的内涵和形态会有所差异。
故考古地层学就是主要依据土色的变化并参考包含物的变化及遗迹现行将不同时期的人类文化堆积层级划分开来,并确定他们之间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
2,考古地层学的目的和作用?考古地层学的目的就是依据文化层土色的变化,参考包含物的变化及遗迹现象来区分不同时期文化堆积的层次,判定遗址中各个时期文化堆积的先后顺序,进而判定包含于文化堆积中的遗迹、遗物的相对年代关系。
考古地层学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三点:①,它使田野考古能够获得有层位关系的资料,为相对年代研究提供了依据。
②,使田野考古能获得有共存关系的资料,为确定遗迹、遗物组合关系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③,使发掘能逐次揭露出遗迹的面貌。
发掘只有按照诸堆积形成的逆层次进行,才能够使遗迹自然显露出来,否则必然会使遗迹面貌遭受破坏。
3,考古地层学的局限性?①,考古底层学判定的是遗迹、遗物埋藏的先后顺序,而非制造和使用的先后顺序。
中国建筑史--陵寝建筑
方上·兆域·陵寝
兆域图 中山王兆域图 铜板上以金银为轮廓线镶嵌而成 详细标注建筑名称及尺寸 宫墙两道 414*191m 329*88m 中间纵长的夯土台基 “丘足” 其上一字排开的五座方形夯土台 中间三座较大,44m见方 居中为王堂 两侧“王后堂”“哀后堂” 较小者为夫人堂,33m见方
北宋 首次开辟了个陵相距10公里的统一陵区 陵体恢复“方上”,三层为尊 附会风水中的“五音姓利”, 赵姓角音 应东南地穹,西北地凹 陵址均东南高,西北低的地形 前高后低,不同的空间布局特点
陵寝的嬗变
南宋 “寄厝”制度 将上宫殿殿后出一抱厦,以石条封闭 内置棺椁,称“攒宫” 为日后归葬中原祖陵 直接影响明清北京陵寝布局
南梁萧景墓前辟邪
因山为陵
唐陵 继承秦汉陵园的神道制度 在魏晋“因山为陵”的基础上再发展 选择一座山头为陵体 ——天然“方上” 前有低矮山头,藏风聚气风水图式
因山为陵
唐陵 唐昭陵 唐太宗 闫立德主持 《兰亭集序》 “昭陵六骏”
因山为陵
唐陵 唐乾陵 唐高宗李治 武则天 规模最大 皇陵风水佳例
陵寝的嬗变
方上·兆域·陵寝
兆域图 中山王兆域图 高台遗高15米 方形夯土台 三层 下层有卵石散水痕迹 中层有回廊柱础 台顶大量瓦砾堆积 法 至迟在战国,已经有了利用图样进行规划设计的方
方上·兆域·陵寝
陵寝之始 ——秦始皇陵 “陵”“堂”密切结合,相互隶属,难分彼此形制 战国—秦汉 陵体越造越大,称“方上”“山陵” 已经不宜再以土木结构的形式做陵堂 秦起“方上”前侧另起寝庙 “陵”“寝”才有明确区分 “秦始出寝,起于墓侧,汉因而弗改,故陵上称寝殿, 器具衣服象生人之具,古寝之意也” ——《后汉书》
中国古代墓葬文化
中国古代墓葬文化中华文化,博大浩瀚,其中墓葬文化作为其中一支,也可谓是独具魅力。
下面店铺整理了中国古代墓葬文化,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独具魅力的中国墓葬文化中国古代墓葬文化(一)大道常在回归自然如果我们认识墓葬文化的背景,我们就不能不承认一个事实∶它是因农业社会出现而巩固的一种葬式。
只有定居在固定土地上的农业文明才会造就人们依赖土地确保生活,也由於年年依赖土地,人们才会把土地视为他们赖以生存的母亲;人们也只有在发现到他们的日常生活特别依赖土地时,才会产生和深信女娲或其他神明持土造人的传说,觉得传说合理。
有了“人是由土而生”或“人是土中来”的观念,因此便有了以为人死後的归属应是重新归回土中的观念,“尘归尘土归土”或“入土为安”也就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观念。
我们可以说,墓葬文化及支持这一文化出现“入土为安”主张,在潜意识上是一种对土地的母性崇拜。
人是从大自然造化的母体中出生,就要回到大自然的母体中去。
《雪心赋》这部风水峦头派的经典著作的语气和观念与朱熹的《山陵议传》极相似。
清代於楷《地理录要》相传它是宋朝大学者朱熹所著的风水学经典之作,它开宗明义第一章就说∶“体赋於人者,有百骸九窍;形著於地者,有万水千山,自本自根,或隐或显。
胎息孕育,神变之无穷。
”这句话的意思乃将人体与大自然作联想,点出了风水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即所谓的“龙穴”其实可以形成似妇人之怀胎;龙脉的脉气与龙穴间的关系也可比拟成母体与胎儿之间的呼吸。
注解《雪心赋》的清代风水家孟浩又说∶“此以胎喻穴,以息喻气。
胎无脉气则为死胎,穴无脉则为死穴,胎、息二字不可分言。
孕者,气之藏聚融结,土肉之内如妇人之怀妊也;育者,气之生动,分阴分阳,开口吐唇,如妇人之生产也。
此皆喻穴之生气也。
”在《雪心赋正解》中,孟浩所画的人形图,实际上正如他所说的,是神“开口吐唇,如妇人之生产也”,与女性生育器官的生理构造,有著相当的对应性。
当然,对墓穴形,也有著其他人体方面的比喻。
《中国考古学 III》课件:3_1 秦代墓葬
• 关于地宫的埋藏情况,1961、1962,经中 国地质科学院物探研究的两次测试,发现 陵的封土中心位置有强烈的汞异常反应, 面积达12000平方米,略呈规则的几何形。
5.道路遗存
• 环形道路系统 – 始皇陵周边的石道 ——祭祀道路 – 内城城垣所附设的廊道——徼道
• 十字形道路系统 – 封土下的斜坡墓道——羡道 – 陵园内——司马门道 – 陵园外——神道
• 从这段话可知,秦始皇陵的修建前后经历 了两个阶段:一是从“初即位”至“及并 天下(公元221年,”二是从“及并天下” (即统一)到始皇去世。始皇于公元前246 年继位秦王。到公元前210年死葬骊山,共 历时三十七年。前一段修筑规模较小、后
一段要大。“旷日十年”“吏徒数十万 人。”
• 秦始皇死时,陵园的修建工程并未完成。 刘向《论罢昌陵疏》说:“郦山之作未成, 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由于农民起 义,修陵的工程被迫与公元前209年9月草 草收工。如果把这段的陵园建筑的收尾工 程计算在内,那么,始皇陵的修建事实上 是经历了三个阶段 ,历时三十八年。
• 此后,陵园考古工作基本上是配合当地经济建 设而展开的局部清理,如1995年因临马路拓宽 局部发掘了封土北侧建筑遗址、 1995年发掘 了鱼池遗址动物坑、 1997年局部试掘了石甲 胄坑等。
第三阶段:1998~2008年
• 1998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与秦始皇兵马俑博物 馆联合组建了考古队,在秦始皇陵地区开展进 一步的考古工作。
• 段清波先生认为,这座“高楼”是一座高达九级的 高台木构建筑。”它在秦始皇未死前就已建成,在 最后堆筑封土前被拆毁。也有观点认为它是供皇帝 灵魂出游登高望远的“中成观游”。
4.地宫
• 地宫,即墓室。 • 《史记》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
第三节东周时期秦墓葬制
第三节秦墓的埋葬制度一秦墓的分布与分类••• 东周秦墓主要分布于关中和陇东地区,到1994年,在已被发现的上千座秦墓中,关中及陇东地区的就有622座(1)•。
如今,随着咸阳塔儿坡墓地(2)和陇县店子墓地(3)资料的发表,关中及陇东地区东周秦墓已达900余座。
本文所探讨的即是关中和陇东地区的东周墓葬。
••• 虽然到了战国晚期,随着秦人的进军步伐,包括山西、河南等地在内的关东地区亦开始出现秦墓,但东周秦墓仍主要以关中及陇东地区为代表,尤其是关中秦墓最能体现秦文化本色(4)。
有学者将关中秦墓划分为四个集中区域和四种类别(5),四个区域是宝鸡地区、西安地区、铜川地区、大荔地区,这四个地区分别位于关中平原的西部、中部、北部、东部,在前两个地区发现的秦墓较多,而后两个地区则较少;四种类别是随葬青铜礼器的A类墓,随葬仿铜陶礼器的B类墓,随葬日用陶器的C类墓,无随葬品的D类墓。
亦有学者根据随葬鼎制,将铜、陶礼器墓分成三类,即五鼎墓、三鼎墓、二鼎墓和一鼎墓,另外,再加上实用陶器墓以及无容器墓,共分成五类(6)。
也有仅将陵园大墓定为大型墓,余者皆划分为小型墓的(7)。
••• 在这里,我们参照上述划分法,经综合而细分为六类,第一类是有“中”字形或“甲”字形墓道的大型青铜器墓;•第二类是随葬青铜器的竖穴或洞室墓,即中小型青铜器墓;第三类是仿铜陶礼器墓;第四类是日用陶器墓;第五类:无随葬容器墓;第六类:无随葬品墓。
〖注释〗(1)王学理、尚志儒、呼林贵等:《秦物质文化史》第302—303页,三秦出版社,1994年。
(2)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塔儿坡秦墓》,三秦出版社1998年。
(3)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陇县店子秦墓》,三秦出版社1998年。
(4) 叶小燕:《秦墓初探》,《考古》1982年第1期。
(5) 滕铭予:《关中秦墓研究》,《考古学报》1992年第3期。
••(6)李进增:《关中东周秦墓与秦国礼制兴衰》,《考古与文物》1991年第1期。
秦朝的葬礼习俗
秦朝的葬礼习俗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朝代,其葬礼习俗也是别具特色。
在秦朝,葬礼被视为一种非常庄重的仪式,体现了秦朝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尊重死者的观念。
本文将探讨秦朝葬礼的习俗,包括墓葬形式、下葬仪式和祭祀活动等方面。
1. 墓葬形式
秦朝的墓葬形式相对严谨,通常采用纵横错落的坑道结构。
墓主人的遗体被安放在精心设计的墓室内,墓室中常放置陪葬品以象征地位和尊贵。
墓葬通常具有丰富的装饰,如壁画、石刻和青铜器等,以展示墓主人的权势和地位。
2. 下葬仪式
秦朝的下葬仪式举行得十分庄重,包括三个主要环节:厚葬、禁丧和严饰。
厚葬指的是对墓主人进行丰盛的祭祀和安葬仪式,以示对逝者的尊敬。
禁丧则是要求亲属和官员们在一定期限内不得从事娱乐活动,以表达对逝者的悼念之情。
严饰则体现在穿戴、佩戴的方面,人们需要穿戴富丽堂皇的服饰,并佩戴大量珠宝和头饰等。
3. 祭祀活动
在秦朝,祭祀被视为非常重要的葬礼习俗之一。
秦朝的人们相信在逝者去世后,他们的灵魂仍然存在,并需要祭祀来供奉。
祭祀活动通常会在墓地或宗庙内进行,家属和官员们会为逝者献上食物、酒和其
他贡品,以示对亡灵的尊敬和怀念。
祭祀还包括鞠躬、行礼和吟诵祭文等仪式。
总结:
秦朝的葬礼习俗凝聚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尊重死者的观念。
通过严谨的墓葬形式、庄重的下葬仪式和重要的祭祀活动,秦朝人们向逝者表达对其地位和功绩的认可,并将他们的记忆长存。
这些习俗不仅反映了秦朝的文化特点,也给后世的葬礼习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趣谈秦始皇陵十六个惊天秘密 内藏长生不老药下落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秦始皇陵十六个惊天秘密内藏长生不老药下落
导语: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的陵墓,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
然而,自从秦始皇陵被发现以来,地宫的的大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的陵墓,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
然而,自从秦始皇陵被发现以来,地宫的的大门一直没有被打开过,究竟在秦始皇陵中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谜团一:幽幽地宫深几许?
据最新考古勘探资料表明:秦陵地宫东西实际长260米,南北实际长160米,总面积41,600平方米。
秦陵地宫是秦汉时期规模最大的地宫,其规模相当于5个国际足球场。
通过考古钻探进一步证实,幽深而宏大的地宫为竖穴式。
司马迁说“穿三泉”,《汉旧仪》则言“已深已极”。
说明深度挖至不能再挖的地步,至深至极的地宫究竟有多深呢?
尽管这一推断悬殊太大,但却首开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探索秦始皇陵奥秘的先河。
国内文物考古、地质学界专家学者对秦陵地宫深度也作了多方面的研究探索。
根据最新钻探资料,秦陵地宫并没有人们想像的那么深。
实际深度应与芷阳一号秦公陵园墓室深度接近。
这样推算下来,地宫坑口至底部实际深度约为26米,至秦代地表最深约为37米。
这个数据应当说不会有大的失误,这是依据目前勘探结果推算的。
但是否如此尚有赖于考古勘探进一步验证。
谜团二:地宫设有几道门?
秦陵地宫门道数量问题,其实《史记》中似乎早有答案。
只是未引
生活常识分享。
西周陪葬品级别标准条件
西周陪葬品级别标准条件
西周时期,陪葬品的级别标准主要根据墓主人的身份等级而定。
在“礼不下庶人”的周代丧葬制度中,贵族和平民的陪葬品有严格的区分。
具体标准如下:
1. 天子:使用九鼎,诸侯使用七鼎,卿使用五鼎,大夫使用三鼎或一鼎。
同时,天子、诸侯和卿可以随葬真车真马,而大夫则只能随葬象征性的车马器。
此外,只有三鼎或三鼎以上的贵族才能用双重椁。
2. 士:士用三鼎或一鼎。
3. 随葬品还包括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陶器、玉器、骨器、龟甲、蚌饰、料饰、蛤壳、牙饰、贝等。
平民的陪葬品则主要是用土制作的陶器。
这种以陪葬礼器组合来“辨等级、明尊卑”的社会制度,在周代墓葬的考古发掘中得到了证实。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西周历史书籍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中国墓葬史
中国墓葬史石器时代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埋葬的发现,说明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出现按一定的方式埋葬死者。
到新石器时代,墓葬已有了一定的制度。
墓圹一般是长方形或方形的竖穴式土坑。
在氏族的公共墓地中,数以百计的墓坑排列有序。
多数的墓是单身葬,也有不少的墓是合葬。
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前期的合葬墓,往往采取“二次葬”,将许多已经埋葬过的尸骨迁移而葬入同一墓坑内。
这些死者是同一家族的成员,体现了母系氏族社会的紧密的血缘关系。
有些合葬墓,埋着两个或数个完整的尸体,他们的性别相同,应系兄弟或姐妹。
大汶口文化后期和龙山文化、齐家文化的合葬墓,所葬多为两个成年男女,说明在父系氏族社会中,已经有了比较固定的婚姻关系;而齐家文化的合葬墓,则证明存在男子死后以妻妾殉葬的情况。
黄河中、下游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尸体在墓内的放置方式以仰身直肢的为多,偶然也有屈肢葬和俯身葬,后者可能是由于凶死。
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除仰身直肢葬以外,还流行屈肢葬。
仰韶文化墓中的尸体头多向西;大汶口文化墓中的尸体头多向东。
这些都说明不同的部族有着不同的葬俗。
新石器时代的墓坑一般都小而浅,仅能容纳尸体。
新石器时代晚期,有些地区已用木棺作葬具。
在大汶口文化的后期,少数墓坑面积甚大,坑内沿四壁用木材垒筑,上面又用木材铺盖,构成了木椁,这大概新石器时代墓葬是由于墓主人在社会上有特殊的地位。
幼儿死后一般埋在房屋附近或房基下,利用陶器作葬具,称为“瓮棺葬”。
墓中随葬品以陶器皿为最普遍,其次是石制和骨制的工具,装饰品亦偶有发现,有时还有谷物和家畜。
在有些墓地里,男子墓内多石斧、石铲、石刀,女子墓内多陶制或制的纺轮,显示了男女在生产活动中的分工。
由于地区和部族的不同,各地墓中随葬品的种类和数量颇有差异。
但是,在同一墓地中,各墓随葬品的多寡、厚薄往往差别不大,可见在原始社会中氏族成员的经济地位是平等的。
但到了后期,出现了穷富分化的现象,例如,大汶口文化后期的少数大墓,随葬的陶器有多至100馀件,猪头多达十馀个的,说明墓主人拥有远比一般人为多的财富。
秦始皇陵墓资料,陵墓大概轮廓,墓道情况
秦始皇陵墓资料,陵墓大概轮廓,墓道情况先上两张图片。
这两张图片是杨鸿勋先生的《建筑考古学》的封面图片和里面的彩色插图。
由于没有扫描仪,只是用相机拍摄,所以效果欠佳,但是能看清大概。
注意:一定要点看大图,而且要看最大图。
否则看不清细节。
编辑切换为居中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秦始皇在即位之初就开始营建陵墓。
巨大的陵墓不仅有巨大的地下宫殿,还有更加巨大的地面建筑。
现在仍然存在巨大的“封土”。
编辑切换为居中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已经探明:“封土”的外围有两道宫垣,但是按照战国陵墓的形制,应该有内、中、外三道宫垣。
现存的两道宫垣是内宫垣和中宫垣。
根据这些年的考古探查,已经能确定外宫垣的位置。
根据发现的内、中、外三层宫垣(就是矮墙),可以得知秦始皇陵的地面建筑面积是非常大的。
大概外宫垣有方圆十五六里的范围,据推测外宫垣东西宽约9公里左右。
整个陵园占地在8平方公里左右,整个陵园是汉未央宫的两倍,唐大明宫的2.5倍,是明清天坛的3倍,是明清故宫的11倍。
当然这么大的陵园不可能都是密密麻麻的建筑,整个面积最大的外宫垣和中宫垣之间是林园。
现在发现的“兵马俑坑”就在外宫垣和中宫垣之间的林院内。
文献记载:秦始皇陵“起寝与墓侧”,即在“封土”北侧,相距150米处发现了寝殿遗迹,完全证实了文献记载的翔实。
始皇陵的“封土”,现在已经绿化(其实是破坏遗迹的行为),很难看清“封土”的轮廓线了。
所幸的是在20世纪初拍摄的图片仍能清晰的看出,“封土”是三层阶级状态。
三层封土台的下层台东西宽345米,南北长350米。
对比最大的胡夫金字塔,东西南北宽230米。
秦始皇陵底层面积是胡夫金字塔的2倍以上。
文献记载陵高“五十丈”,约合116米,而封土高87米,剩余的29米即是封土台上享堂的高度。
护肤金字塔的高度是146米,可见胡夫金字塔比秦始皇陵九层台高30米。
就整个体积而言,秦始皇陵金字塔的体积是胡夫金字塔的1.8倍。
历代墓葬知识整理
历代墓葬知识整理中国历史上的墓葬文化源远流长,不同时期的墓葬形式和随葬品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对中国历代墓葬的知识进行整理和介绍。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历代墓葬知识整理》,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代墓葬知识整理》篇1一、先秦时期先秦时期的墓葬主要有土坑墓和木椁墓两种形式。
土坑墓是最早的墓葬形式,即在地面挖出一个坑,将死者放入后掩埋。
木椁墓则是在土坑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用木头做成棺材,将死者放入后埋入地下。
在随葬品方面,先秦时期的墓葬主要有陶器、玉器、铜器等。
二、汉代汉代墓葬主要有砖室墓和石室墓两种形式。
砖室墓是用砖块砌成的墓室,石室墓则是用石块砌成的墓室。
在墓室的建造上,汉代墓葬注重对称和等级,墓室内的壁画和石刻艺术也非常发达。
随葬品方面,汉代墓葬主要有陶器、铜器、玉器、金银器等。
三、唐代唐代墓葬主要有砖室墓和石室墓两种形式,与汉代墓葬不同的是,唐代墓葬的墓室更加宽敞,墓室内的壁画和石刻艺术也更加精美。
随葬品方面,唐代墓葬主要有陶器、铜器、玉器、金银器等,尤其是唐三彩器,成为了唐代墓葬的代表性随葬品。
四、宋代宋代墓葬主要有砖室墓和石室墓两种形式,墓室的建造风格更加简洁,墓室内的壁画和石刻艺术也不再像唐代那样精美。
随葬品方面,宋代墓葬主要有陶器、铜器、玉器、金银器等。
《历代墓葬知识整理》篇2历代墓葬知识整理墓葬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文化风貌和科技水平。
以下是对中国历代墓葬知识的整理: 1. 殷商时期殷商时期(约公元前 1600 年至公元前 1046 年)是中国古代墓葬制度的奠基时期。
这一时期的墓葬主要以土坑竖穴墓为主,墓室面积一般较小,通常在 2-3 平方米之间。
墓葬中常随葬有陶器、玉器、铜器等物品。
2. 周代时期周代时期(约公元前 1046 年至公元前 256 年)是中国古代墓葬制度的发展时期。
周代墓葬分为王室墓和贵族墓两种。
安徽博物院藏铸客大鼎铭文集释
安徽博物院藏铸客大鼎铭文集释
铸客大鼎,1933年安徽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通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重约400公斤,体积在全国目前所有出土的铜鼎中是最大的,地位仅次于河南殷墟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
鼎口平沿处刻有“铸客”开头的铭文12字,“铸客”是指从其他诸侯国请
来的工匠,说明战国时期的工匠已不再是奴隶社会时期奴隶主的附属物,身份比较自由。
铭文为“铸客为集腏(zhuì)、伸腏(zhuì)、睘(huán)腋(yè)腏(zhuì)为之”,前足足根和左腹下外壁各刻“安邦”二字。
如需更多关于铸客大鼎铭文的解读,建议查阅相关资料或咨询文物专家。
《礼记》《曾子问第七》原文注释和翻译-礼记
《礼记》《曾子问第七》原文注释和翻译-礼记【经文】曾子问曰:“君薨而世子生①,如之何?”孔子曰:“卿、大夫、士从摄主②,北面于西阶南。
大祝裨冕③,执束帛④,升自西阶,尽等⑤,不升堂,命毋哭。
祝声三,告曰:‘之子生⑥,敢告。
’升,奠币于殡东几上,哭,降。
众主人⑦、卿、大夫、士、房中⑧,皆哭,不踊。
尽一哀。
反位。
遂朝奠⑨。
小宰升,举币。
【今注】①世子生:世子是继承君位的嫡长子。
这里指国君死未葬,停柩于殡宫之时,而世子始生。
②摄主:代替主持丧事的人。
古时丧事一般由死者的嫡长子主持,如果死者无嫡长子,就请他人代替主持,叫做摄主。
这里是以太宰为摄主。
③裨冕:祭祀所用服、冠。
郑玄以为是絺冕,即穿絺衣而戴冕。
④束帛:祭祀所用供神礼物,五匹丝绸。
⑤等:台阶。
⑥:指国君夫人氏。
⑦众主人:死者的亲属。
⑧房中:指房中的妇女。
⑨朝奠:早晨供奉死者。
灵柩未葬时,每天早晚均需供奉。
【今译】曾子问道:“国君死后灵柩停在殡宫,而世子出生,怎样行礼呢?”孔子回答说:“世子出生的那天,卿、大夫、士都跟着摄主到殡宫,脸朝北方,站在西阶的南面。
太祝身穿裨冕,双手端着束帛,登上西阶的最高一级,但不跨入堂内,命令不要哭泣,然后长喊三声, 再向灵柩报告说:‘夫人氏已生世子,敢以禀告。
’说完走上堂去, 把束帛放在灵柩东西的供几上,接着哭泣一阵,然后下堂。
众主人、卿、大夫、士以及房中的妇女都一齐哭泣,但不跺脚。
众人尽情哭泣一次之后,都回到平常朝夕哭泣的位置。
于是举行朝奠。
礼毕,小宰走上堂,把供几上的束帛等供物拿起来埋在东西两阶之间。
【经文】“三日,众主人、卿、大夫、士,如初位,北面。
大宰、大宗、大祝皆裨冕。
少师奉子以衰①,祝先,子从,宰、宗人从。
入门,哭者止。
子升自西阶,殡前北面。
祝立于殡东南隅。
祝声三,曰:‘子之 ,从执事,敢见。
’子拜稽颡哭②。
祝、宰、宗人、众主人、卿、大夫、士,哭踊,三者三③。
降,东反位,皆袒。
子踊,房中亦踊,三者三、袭衰,杖,亦④。
建筑明器的意蕴及其审美特征
建筑明器特指中国古代用于随葬的各种“建筑模型”,它虽属“有物而不可用”之列,是“事死如侍生,事亡如侍存”礼制思想支配下的随葬品,但却又是最贴近不同时期社会生活的“形似”之物,所以研究建筑明器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社会风俗、工艺美术、建筑形制等都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学界对建筑明器的阐释大多还停留在“形下”[1]之器中,对器所蕴含的道、所表现的美进行深度研究的较少,基于此,本文尝试从“器”、“道”、“美”三个层次,探析建筑明器的审美特征。
一、建筑明器的滥觞及其流变1.先秦:建筑明器的滥觞目前中国考古发掘的最早建筑模型当属陕西、江苏、甘肃等地新石器时代遗址中的陶房。
这些“建筑模型”还不能确定是否为明器,但“由于此时墓葬本身往往就是利用生活中的建筑物,或是生活中建筑物本身较为简陋”[2],所以这些模型极有可能就是对生活中建筑物的形象模拟。
从夏、商、周一直到春秋时期,在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中,随葬品以礼器为主,很少有建筑明器出现。
战国之前的房屋模型,似乎不像是专门安置灵魂的寓所,还不属于明器,有学者认为这是当时的雕塑艺术品,原始艺术家死后,作品也随之一起埋葬。
但是也不能排除这些建筑模型包含先民潜意识的作为死后居所的概念[3]。
根据国内许多学者的研究,以及国外出土的同类文物,本文认为这类房屋模型应该是祭祀用品。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有关明器的记载。
如皆受明器于王室,以镇·檀弓》记载:“夫明器,鬼器也;西安客省庄模型[5]则属最早的、最精美的房屋类建筑明器。
2.秦汉:建筑明器的兴盛战国时期,秦墓随葬品的组合形态主要为储藏粮食的仓和烧火做饭的灶,礼器和房屋类明器较为少见,相对于六国而言,秦的丧葬文化比较朴实、世俗,这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当时秦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并随着秦的扩张而出现在全国各地,成为秦代随葬制度的主要内容。
“汉承秦制”,两汉时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丧葬观念变化以及建筑技术的成熟,出现了大量建筑明器。
古代棺椁等级制度
古代棺椁等级制度古代棺椁等级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一项重要规定,其目的是规范墓葬的等级,展示其主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勢。
该制度按照棺椁的大小和质量不同划分多个等级,以下是该制度的分步骤阐述。
第一步:制定标准在古代,制定棺椁等级制度的标准由朝廷或各地方政府所制定,考虑到地域、等级、品质等因素。
根据《太康地理志》的记载,大政奉还、章服、齐仪的三品,配棺三重,都要用上好的檀木制作,每重棺椁的大小、形状都有规定,其中最大的一重称为望棺。
而二品棺椁也有一笔规定,比三品稍小,但品质要求越高。
第二步:划分等级根据制定的棺椁标准,棺椁等级被划分为多个等级,如一等、二等、三等等。
棺椁等级与主人的社会地位、财富、权势有关系,通常情况下,社会地位高的人,棺椁等级也相应地更高。
例如明清时期,皇帝的棺椁等级最高,而普通百姓的棺椁等级随着社会地位的下降而降低。
第三步:制定具体规定针对不同等级的棺椁,制定了具体的规定,以保证棺椁制作的标准和质量。
例如,在一些文献记载中,高级棺椁要求画龙、彩绘等,并要雕刻龙、麒麟等动物。
这些要求无疑增加了棺椁制作的难度和成本,限制了低收入者的棺椁等级。
而高级战争时期的棺椁,则要求再次提高等级,需要更高的技术和更多的时间去完成。
第四步:影响文化传统棺椁等级制度的实行不仅影响社会等级分化和收入不平等,也对后世留下了极为重要的文化遗产。
不少高级棺椁保留了古代封建文化的符号和艺术风格,成为文化交流的载体。
例如,清代福坊合在所发现的“六大棺材”中,就展示了清朝宫廷的制度和文化。
同时,棺椁等级也制约了后世自古至今的文化和艺术,延续着古代社会的传统和美学思想。
综上所述,古代棺椁等级制度是古代社会等级制度的体现之一,对古代的社会等级分化、文化传承、艺术精髓的形成和流传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又将持续地照亮后世。
【先秦】秦公大墓石磬铭
【先秦】秦公大墓石磬铭秦公大墓挖掘现场1976年,陕西省雍城考古队在凤翔县城南指挥镇南指挥村发现了总面积5334平方米的秦公一号大墓。
秦公一号大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古墓,墓内186具殉人是中国自西周以来发现殉人最多的墓葬;椁室的柏木“黄肠题凑”椁具,是中国迄今发掘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椁室两壁外侧的木碑是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实物。
尤其是大墓中发现的石磬残片,这是一种古代乐器,在石磬边缘,竟然有铭文,这是目前发现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
从篆文“天子郾喜,龚桓是嗣”,“高阳有灵,四方以鼐”,初步断定墓主为秦共公、秦桓公之后的秦景公(公元前577-537年),可以考见春秋晚期周秦关系相当密切,亦可知秦文化深受周人影响,有力地证明了秦人的族属为华夏族。
秦公一号大墓经过10年时间,1986年发掘清理结束。
目前大墓经过整修、复原,现已建成“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
铭文26条,206字(包括重文6字)。
有几枚石磬铭文相同,但字体大小不一,估计这批石磬原先最少有三套,其总数当由数十枚。
字体为籀文大篆,磬铭文字与传世秦公钟、秦公簋接近,更与“石鼓文”相似。
大墓石磬上的文字,字数不多,但字形优美,结构均衡,对称、稳定,笔道均匀圆融。
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秦始皇统一文字的基础是秦文。
释文:汤汤厥商。
百乐咸奏,允乐孔煌。
虎(鉏)铻载入,又(有)?竌载羕(漾)。
天子郾喜,龚(共)、桓是嗣。
高阳又(有)灵,四方以鼏(宓)平……注:这是石磬铭文中最长的一条。
大意是:各种乐器演奏出悠扬的音律,秦公欢宴周天子,得其认可,继承共、桓二公大业。
秦人始祖颛顼(高阳)在天有灵,抱有四方得以静谧和平。
“商”为七音之一。
“鉏铻”即“柷敔”指挥音乐停止的用具。
《吕氏春秋·仲夏》“饬锺磬柷敔” 汉高诱注:“敔,木虎,脊上有鉏铻,以杖擽之以止乐。
”足见秦乐演奏程序之完备。
释文:……绍天命,曰竈(肇)尃(敷)蛮释文:夏,极事于秦。
即服……前两段大意:秦景公继承天命,声威覆盖华夏及蛮荒。
郭店一号楚墓墓主身份之谜
郭店⼀号楚墓墓主⾝份之谜来源: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报1993年10⽉,考古⼈员对湖北省荆门市郭店⼀号楚墓进⾏了抢救性挖掘,出⼟⽵简804枚,共13000余字,内容包含了道家著作《⽼⼦》《太⼀⽣⽔》和儒家著作《缁⾐》《性⾃命出》《尊德义》等多篇,不仅揭⽰了早期《⽼⼦》的样貌,还充实了从孔⼦到孟⼦之间的发展链条。
学界在获得⼤量思想史资料的同时,对墓主⾝份愈加好奇。
由于该墓中没有出⼟记载墓主⾝份的⽂物,围绕墓主究竟是谁,学界展开了热烈争论。
墓主属于“上⼠”阶层说荆门市博物馆在《荆门郭店⼀号楚墓》(《⽂物》1997年第7期)中,对墓葬基本情况做了介绍:墓葬为长⽅形⼟圹竖⽳,原有封⼟早年被夷平。
葬具为⼀棺⼀椁。
墓主头东⾜西置于棺内,仰⾝直肢,两⼿交置于腹部,双腿分开,仅存⾻架。
出⼟鸠杖2件、漆⽿杯17件,其中⼀件漆杯底部刻有铭⽂“东宫之杯”。
出⼟⽟带钩1件,⾸尾端皆雕刻成龙⾸形。
简报结尾还依据考古遗存得出结论:墓葬具有战国中期偏晚的特点,下葬年代应在公元前4世纪中期⾄前3世纪初。
墓葬有墓道,⽆台阶,⼀棺⼀椁。
《荀⼦·礼论》“天⼦棺椁七重……⼠再重”。
可见,⼠⽤⼀棺⼀椁,按照周礼,郭店墓当属“⼠”⼀级墓葬。
《礼记·曲礼下》“⽆⽥禄者不设祭器”,郭店随葬铜及仿铜陶礼器,墓主当属有⽥禄之⼠,即“上⼠”阶层。
这些信息与结论相当重要,在探讨墓主⾝份之时,被其他学者多次引⽤。
彭浩《郭店⼀号墓的年代与简本〈⽼⼦〉的结构》(《道家⽂化研究》第 17 辑,三联书店1999 年)根据墓中出⼟铜剑、⼽、铍等物,推断墓主极可能是男性,当出⾝于显赫的贵族之家,未获爵位,好儒道学说;墓葬规模⽐较⼩,葬具仅⼀棺⼀椁,⽐天星观⼀号墓、包⼭⼆号墓规模⼩很多,⾝份只能是下层贵族。
李学勤在《先秦儒家著作的重⼤发现》(《中国哲学》第20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中,依据出⼟的两根鸠杖,推测墓主是年事已⾼的男⼦。
因鸠杖在汉代是政府赐给⽼者之物,墓主的年纪在⼀开始并未受到怀疑。
秦公簋
秦公簋现存有二:一、春秋时秦青铜器,传为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年—前7世纪上半叶)甘肃礼县大堡子山出土。
作于秦景公时,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是秦公之祭器,在秦汉时曾被当作容器使用。
造型具有西周晚期同类器物的遗风,敛口,鼓腹,盖有大捉手。
器身装饰兽目交连纹、垂鳞纹、横条沟纹,盖沿和口沿每组纹饰间还设有上下相反的浮雕兽首,殊为奇特。
器、盖对铭5字,记为秦公用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有铭文一百零四字,分铸于器及盖上。
器和盖上又各有秦汉间刻款九字。
铭文均由印模打就,青铜器的此种制作方法,仅见此例。
铭文字体整饬严谨,微曲中求劲健,表现出强悍雄风,也是春秋时期秦国的传神写照。
春秋时期秦系金书之代表。
有说系秦桓公时(公元前605~前577)作品。
包括器铭、盖铭,共105字,器铭10行,54 字,合文1,重文3。
盖铭5行,51字,重文1。
且器盖均有刻铭,各一行9字。
字形方正,小篆的意韵已可见。
圆中有刚,劲力内转,线条道细。
书体一般认为即是籀文,与《石鼓文》相近。
取势方正,通篇整齐,结构谨严,用笔方圆兼施,道劲爽利。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文物出版社《商周青铜器铭文选》(四)均有收录。
《秦公簋铭))是公认的秦系金书的代表作。
一般认为,西周时的《虢季子白盘铭》与春秋时的《秦公簋铭》、《石鼓文》等,其书体就是历史上的籀文(也就是有了一些简化的大篆书体)。
1923年在甘肃天水县西南乡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二、上海博物馆藏高23.5厘米,口径18.8厘米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出土,春秋早期制品。
敛口微腹,兽首耳较大,圈足三兽首足。
盖缘和口下饰兽目交连纹,器上兽首倒置,圈足饰鳞纹,余饰横条纹,盖器同铭5字,记器公作此簋。
,不其簋铭文与礼县秦公簋铭文作者:曹鹏雁文章来源:陇南日报簋是先秦时贵族们使用的一种青铜食器,主要用来盛放谷类食物,它往往与盛放肉食的鼎一起搭配使用。
作为一种贵族身份的象征,在宗庙和墓葬里当祭器使用时,都要严格的遵循礼乐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先秦墓道的使用与墓葬的规格朱 磊(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河南 郑州 450001)A b s t r a c t:M o s t s c h o l a r s t h i n kt h a t,t h e m o r e t o m bp a s s a g e s,t h e h i g h e r g r a d e o f t h e t o m b s.B u t,t h e a r c h a e o l o g i c a l m a t e r i a l s s h o wt h a t,t h e n u m b e r o f t o m b p a s s a g e s i s n o t t h e s i g n o f t o m b g r a d e o f Z h o u a n d Q i n d y n a s t i e s,t h e t o m bp a s s a g e h a s m a n y p r a c t i c a l f u n c t i o n s.T h e p h e n o m e n o n t h a t a t o m b u s e s m o r e t h a no n e t o m b p a s s a g e s p e r h a p s h a s s o m e t h i n g t o d o w i t h a n c i e n t s a c r i f i c e.K e y w o r d s:t o m b p a s s a g e;t o m b g r a d e;P r e-Q i n;t h e f u n c t i o n o f t o m b p a s s a g e摘要:很多学者都认为,在先秦的多墓道墓葬中,墓道越多的墓葬规格也越高。
而考古资料显示,在周、秦时期,墓道的数量并不是墓葬等级的标志。
墓道是有着诸多实用性用途的,多墓道的出现可能和古代祭祀有关。
关键词:墓道;墓葬等级;先秦;墓道的功能 在我国,高等级墓葬使用多条墓道的葬俗主要流行在东汉以前。
而东汉以后则很少见到多条墓道的墓葬。
目前考古学界对于先秦墓葬规格的界定,多根据墓葬的大小,墓道的多少,随葬器物规格、数量及铭文所记述的内容等因素进行判断,普遍认为墓室越大、墓道越多的墓葬规格也越高,墓主人的身份当然也就越高。
但是随着考古发现的不断增多,我们看到这种对应关系似乎并不是那么严格。
本文试图通过对先秦大型墓葬的墓道形制和使用情况的考察分析,来探讨墓道与墓葬规格之间的关系。
一、殷商大型墓葬的墓道数量与商代等级制度之间的关系多墓道的墓葬最早出现在殷商时期。
已发现带墓道的商代大型墓葬根据墓道则可以分为以下等次:1.四条墓道的亚字形墓共发现9座,其中河南安阳侯家庄西北冈王陵东区1座、西区7座①,山东益都苏埠屯1座。
2.两条墓道的中字形大墓有侯家庄西北冈王陵东区3座,后冈5座,大司空村东南地墓葬区1座。
殷墟之外,滕州前掌大3座②,河南辉县琉璃阁1座③,洛阳东郊大墓1座④等。
3.一条墓道的甲字形墓有侯家庄西北冈王陵东、西区各1座⑤,殷墟西区墓地10座,后冈1座,郭家庄1座⑥,大司空村东南地墓葬区3座,罗山后礼1座⑦,滕州前掌大6座⑧等。
杨锡璋先生认为只有亚字形大墓为殷王之墓,盘庚、小辛、小乙墓不在殷墟,甲字形与中字形大墓是属于商贵族中较低等级的⑨。
许多学者比较认同这个结论。
从墓葬规模看,大体上是墓道越多,墓葬规模就越大,而规模越大的墓葬往往规格越高。
大体上说,殷商时期,墓道数量的多少是可以反映其墓葬等级的。
当然,山东益都苏埠屯也发现了四条墓道的大墓⑩,但在交通和信息都不发达的商朝,监管遥远的薄姑氏部落应该是有很大难度的,即所谓的“山高皇帝远”。
薄姑氏君僭越使用四条墓道,也不足为奇。
二、西周大型墓葬的墓道数量与等级制度之间的关系已发现的带墓道的西周大型墓葬根据墓道可以分为以下等次:1.四条墓道的有陕西周公庙遗址高等级墓31中原文物 2008年第1期葬10座、北京琉璃河M1193号燕侯墓1。
2.双墓道的有河南浚县辛村卫侯及夫人墓8座12、河南洛阳北窑大墓2座13、陕西张家坡第一代井叔墓14等。
3.单墓道的有陕西宝鸡茹家庄大墓2座15、山西天马曲村晋侯及夫人墓16、第二代井叔以下诸墓等17。
周公庙遗址四条墓道的墓葬规模较小,应该不是西周的王陵18。
北京琉璃河黄土坡墓地发掘的M1193号燕侯墓也是带有四条墓道。
虽然这四条墓道的位置有些特别(位于墓室四角),也说明四条墓道的使用权并非为周天子所垄断。
同为诸侯,燕侯、卫侯和晋侯却分别使用了四条墓道、双墓道和单墓道三种不同的墓葬形制,这反映出关于诸侯墓道的数量在西周时期并无严格的制度。
更应引起注意的是,北赵64号墓为晋侯邦父之墓,62号墓是邦父的正夫人墓, 63号墓是他的次夫人墓19,然而墓主为晋侯的64号墓和墓主为正夫人的62号墓都是单墓道的甲字形墓,墓主为次夫人的63号墓却是双墓道的中字形墓,次夫人的墓道反倒比晋侯及正夫人的多出一条。
至于随葬品,64号墓出土了5鼎4簋,62号墓出土了3鼎4簋,63号墓出土的是3鼎2簋,还是64号墓(晋侯墓)以及62号墓(正夫人墓)的等级高一些。
这种随葬品规格与墓道形制等级相矛盾的现象说明,西周时期墓道的数量并不是墓葬等级的标志20。
西周时期礼制严格,但对于墓道数量的问题,《仪礼》、《周礼》、《礼记》中均无明确的记载。
可见在当时,墓道的数量问题似乎不属于礼制的范畴,也就不应该是墓葬等级的象征。
三、东周时期大型墓葬的墓道数量与等级制度之间的关系目前全国各地发现的东周时期的带墓道的大墓根据墓道依然可以分为四条墓道墓葬、两条墓道墓葬和一条墓道的墓葬。
四条墓道墓葬除陕西和洛阳外,其他地区均未发现。
东周时期诸侯国君的墓葬,依然存在墓道使用的差别:平山中山王墓(2座)、固围村墓群(3座)、邯郸周窑1号墓、淮阳马鞍冢4号墓、燕下都16号墓等是使用双墓道的;江陵天星观1号墓、淮阳马鞍冢3号墓、长丰杨公庙的9座墓、信阳长台关2座墓及临澧九里1号墓等是使用单墓道的;而寿县蔡侯墓、淅川下寺楚令尹墓、沂水刘家店子莒公墓、上村岭虢太子墓、曾侯乙墓等都没有墓道21。
虽然,东周时期礼崩乐坏,僭越现象司空见惯,不同地区的墓葬没有什么可比性,但在同一方国之内的墓葬,还是有可能按照等级制度来安排的。
特别是在东周王畿地区和秦属关中地区。
1.东周王畿地区四条墓道的亚字形墓葬仅在洛阳市第二十七中学出土了一座2。
两条墓道的中字型墓葬共发现6座,共中3座位于周山。
钻探发现为3个相依的大冢Z S M2、Z S M3、Z S M4均有两条墓道23。
一条墓道的甲字形墓葬居多:周山之颠的Z S M1,在西工小屯东北发现的4座相毗邻的大型墓,金村的8座东周大墓24均为一条墓道的甲字型大墓,其规模都要大于洛阳市第二十七中学的亚字形大墓。
学术界普遍认为金村大墓应为东周王陵25。
也就是说,在东周晚期,王陵应该是使用一条墓道的规格。
对比东周发现的大型墓葬,使用四条墓道的墓葬的墓室面积反而最小。
虽然这些墓葬是不是王陵尚未能确定,但至少从规模上看,很难说四条墓道的墓葬等级要比两条墓道甚至一条墓道的墓葬等级高。
这说明在东周,使用墓道的多少依然不能体现出墓葬规格的高低。
2.秦属关中地区雍城陵区共探出属诸侯王级的中字形大墓18座,甲字形大墓3座,刀把形大墓1座。
芷阳陵区的一号陵园属于战国晚期的秦陵,开始采用四条墓道的亚字形墓制。
钻探表明,秦东陵陵园除亚字形大墓外,还有中字形、甲字形大墓,这些墓的规模、深度,墓道内设置壁龛,车马坑位于东墓道右上方以及隍壕的设置等,都与凤翔秦公陵园大墓相同26。
那么同为秦王陵,其墓道依然存在分别使用四条墓道、两条墓道和一条墓道的情况。
而通过最新遥感考古和物探勘查表明,秦始皇陵却只使用了两条墓道27。
自认为功盖三皇五帝的秦始皇,其帝陵却只使用了两条墓道,更说明了秦墓葬的等级和墓道的多少是不相干的。
由此可见,东周时期墓葬的等级仍然不表现在墓道多少上。
但是,这种情况到了西汉时期就发生了改变。
顺便说一下,西汉帝陵除霸陵外,都应是四面斜坡墓道的竖穴木椁墓28。
比西汉十一陵要早的太上皇陵,也有四面坡道29。
比帝陵32考古研究低一级的诸侯王、列侯墓(崖墓系列除外),如杨家湾4、5号墓,石家庄张耳墓,长沙马王堆汉墓,象鼻嘴1号墓,陡壁山曹墓30,山东临沂刘疵墓31,阜阳双古堆汝阴侯墓32,广西罗泊湾1、2号墓 3,广东南越王墓34等,都带有墓道,而除帝陵外则不见四条墓道的汉墓。
这个现象,倒是可以说明在西汉时期的帝陵,对四条墓道的使用才拥有了绝对的垄断权。
而东汉时期以及后世的的帝陵则又改为使用一条墓道,说明墓道的使用制度再次发生改变。
四、历代学者对墓道的研究墓道,古人称羡道、隧道。
贾谊《新书·审微》中释曰:“古代周礼,天子葬用隧,诸侯具下。
”贾逵注《国语》:“隧,王之葬礼,开地通路曰隧。
”晋代杜预沿袭贾逵的说法,在注解《国语》时说“阙地通路曰隧,王之葬礼也。
诸侯皆悬柩而下”。
对此,唐人孔颖达补充到:“阙地通路曰隧也。
天子之葬,棺重礼大,尤须谨慎,去圹远,而阙地通路,从远地而渐邪下之。
诸侯以下棺轻礼小,临圹上而直悬下之。
故隧为王之葬礼,诸侯皆悬柩而下,故不得用隧。
晋侯请隧者,欲请以王礼葬也。
”这些说法认为只有天子有资格使用墓道,诸侯则是一条墓道也不能用,只能“悬柩而下”。
考古资料证明,这些说法多是不符合事实的。
古之学者对“隧”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左传·僖公廿五年》、《国语·周语》中,晋文公定周襄于郏,“请隧以葬”,遭到周王拒绝这件事,推断天子和诸侯的墓葬在墓道上是有区别的。
而段清波先生经过考证后认为晋侯请隧中的“隧”不当作墓道讲,而是作乡遂制度中的“遂”讲35。
诚如是说,那么《仪礼》、《国礼》、《周礼》和先秦诸子的文献中就都没有关于墓葬如何使用墓道制度的记载。
那么是否可以这样认为,至少在先秦诸子的意识中,使用墓道并不是什么制度性的问题。
五、墓道的功能和文化象征含义墓道的本质就是连接地面和墓室的通道,通道的功用便是过往和运输。
修建墓葬时,墓道的使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筑墓人出土方便、上下容易。
宋李如圭撰《仪礼集释》卷二十四引郑玄注“侠羨道为位”,释曰:“羨道者,入圹之道,明器之属皆自羨道入圹口,容下棺而已。
”说明墓道可以用来下棺及安置随葬品。
又《仪礼·既夕礼》:“至于圹,陈器于道东西,北上。
茵先入。
属引。
主人袒,众主人西面,北上。
妇人东面。
皆不哭。
乃窆。
”《读礼通考·卷八》引《风俗通义》:“太尉山阳王龚与诸子并杖,太傅汝南陈蕃、袁隗皆制衰,列在服位,躬入隧,哀以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