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中的词语修辞
《战国策》语言艺术简析
《战国策》语言艺术简析《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年间人所编纂一部历史著作。
该书是一部以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为主的优秀历史散文集[①]。
本书最初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和本子,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取名《战国策》。
《战国策》的基本内容是记录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以及有关的谋议和说辞。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战火不断。
各国君臣在战场上生死搏斗,为博取土地而人民的战争此起彼伏。
而谋臣策士们在朝堂内外更是精心的打造自己的言辞,以获取君主的信任,进一步实现自己的目的。
因而,《战国策》记录着春秋战国最为精彩的外交辞令、谋略辩驳,《战国策》中的语言艺术特色也代表了当时比较高的水平。
宋代李文叔评价《战国策》:“文辞乎上薄六经,而下绝来世。
”[②]禇斌杰编《中国文学史纲要》说:“《战国策》文笔清新流丽,富于文采”。
[③]袁行霈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中称其语言艺术空前成功,从容不迫。
[④]一.巧言雄辩,张驰自如,气势逼人《战国策》记录的是策士们的游说之辞。
而战国策士们功利主义倾向严重。
他们的游说有极强的目的性,针对君主和群臣的发问和责难,必须有足够的底气和说服力。
首先,跟现代辩论一样,《战国策》里的论辩很讲究“理直气壮”。
论辩首要的是应该逻辑清晰,思路明确,合情合理,使用精确的词汇,抓住事情的理,掌握对方的论点要害。
这样,只要抓住这个要害,往往是三言胜万军,具有不可辩驳的气势和能量。
“楚,天下之强国也;大王,天下之贤王也。
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
夫以楚之强与大王之贤,天下莫能当也。
今乃欲西面而事秦,诸侯莫不南面而朝于章台之下矣。
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
故为王至计,莫如从亲以孤秦。
大王不从亲,秦必起两军:一军出武关,一军下黔中。
浅析《战国策》中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
浅析《战国策》中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这一时代母子反目、兄弟相残、群臣篡权、生灵涂炭,是华夏历史上分裂对抗最严重且最持久的朝代之一。
东周末年,周王室日益衰微,失去了往日的威信,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为“战国”。
战国承春秋乱世,启帝秦发端,中续百家争鸣的文化潮流,中原经济技术的新发展与各国相继图强而展开的举国变法,名士的纵横捭阖,宿将的战场争锋,涌现出了大量为后世传诵的典故。
塑造了帝制中国的雏形。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
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共33卷,共497篇。
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
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
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其文章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渲染夸大,充分发挥,畅所欲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此外,描写人物形象极为生动,而且善于运用巧妙生动的比喻,通过有趣的寓言故事,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战国策·秦策三·齐助楚攻秦》中,张仪就完美演绎了一个说客足以扭转乾坤的能力。
话说齐国援助楚国打秦国,占领了曲沃。
秦王想要讨伐齐国,可是齐楚邦交友善,无从下手。
于是张仪自告奋勇前去楚国游说。
文言文的修辞手法
文言文的修辞手法导读:文言文的修辞和现代汉语的修辞一样,都是在特定的情况下,為了把话说得更好一些,说得更得体一些,说得更為有趣一些。
中学课本中的文言文主要运用了以下一些修辞方法:比喻、夸张、借代、比拟、设问、双关、对比、对偶、排比、反復、讳饰、互文、并提,等等。
(一) 比喻文言文的比喻与现代汉语的比喻一样,有本体和喻体,也有比喻词,当然,有的只出现喻体,有的没有比喻词。
例1 如今人為刀俎,我為鱼肉,何辞為?(《史记·项羽本纪》) 译文:如今人家好像是厨房的刀和砧板,我们好比是放在砧板上的鱼和肉,这样紧迫的情况,还要向人家告辞干什么呢?例2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於浊秽。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译文:使自己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
例1用 "刀俎"和"鱼肉"比喻对方和自己,将两种对比强烈的不同地位和危急的形势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
例2用"污泥"和"浊秽(环境)"比喻邪恶的势力,用"蝉蜕"比喻自己的洁身自好,比喻具体形象,句子通俗易懂,屈原的周遭环境和他的人生态度在比喻句中有了清晰的交代。
(二) 夸张夸张,主要是通过形象的语言,把被描写的事物加以艺术地夸大或缩小,给人以比较强烈的感觉,从而增强句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1 人固有一死,或重与泰山,或轻於鸿毛。
译文:人本来就免不了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要轻。
例2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櫓。
译文:秦国便有了剩余的精力,乘对方的困敝而制服他们,在战场上追逐逃走的败兵,杀得敌人流下无数的尸体,血流成河,可以漂浮盾牌。
例3用 "泰山"和"鸿毛"来比轻重,将死的价值夸大和缩小,夸大和缩小中表明了作者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涇渭分明的价值取向。
例2用"百万"的"伏尸" 和血流成河可以漂浮盾牌来形容战争的残酷,夸大的描述中刻画了秦国的强大和残忍,以及其他国家的弱小和惨败。
浅析《战国策》中寓言故事的应用解读
浅析《战国策》中寓言故事的应用【摘要】:《战国策》以记述战国时策士说客活动及其辞说为主要内容,故事各自成篇。
其所涉及均为战国时代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但偏于记述时人纵横捭阖的谋略及游说。
在精彩绝妙的人物说辞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本文主要从寓言的分类和功能两方面浅析《战国策》中的寓言故事的应用。
【关键词】:《战国策》寓言故事分类功能一、引言《战国策》成为“战国杂史”,主要记述战国时代谋臣策士游说各国和互相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的策略。
文章所涉均为战国时代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但偏于记述时人纵横捭阖的谋略及游说,故或曰“史部”(《汉书·艺文志》)或归“子部·纵横家类”(【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战国策》作为战国后期兼具史传、说辞之长的散文著作,曾在封建社会时期被视作异端邪说的书籍。
宋人李文叔在《题战国策》一文中这样评价《战国策》,“大抵皆纵横捭阖,谲狂相轧,倾夺之说也,其事浅陋不足道,然而人读之,则必尚其说之工,而忘其事之陋者,文辞之胜移之而已。
”其评价虽否认其叙事部分,但也对文辞方面加以肯定。
《战国策》虽曾被视为异端,不被重视,但还是在儒家思想统治下的封建社会里得以保存下来,以为内《战国策》本身拥有者不可估量的客观价值。
而其在文学性突出表现就是巧妙运用了大量的寓言故事。
“寓言”依次最早见于《庄子》,“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真,以寓言为广。
”“以寓言为广”的含义就是运用寓言故事使要表述、阐明的道理被广泛的接受。
“战国,纵横之世也(《文史通义·诗教上》),寓言作为一种运用具有比喻性质的简短故事来说明道理的形式,在以“纵横”为主要整治特征的战国时代为奔走游说的“纵横家”们所用,提高游说技巧,宣言政治主张。
在激烈的列国征战年代,如何把握机会施展才华,以赢得列国君王的赏识,或达到劝谏的效果?绝妙的寓言应用在说辞中举足轻重,既提高了劝谏游说的成功率,也增添了艺术魅力。
战国策及解读
楚攻韩,韩派尚靳求救于秦,秦宣太后开 口便先谈利,说:“夫救韩之危,日费千 金,独不可使妾少利焉?”(《韩策二》) 吕布韦见到在赵为质的秦公子异人,回家 便问其父:“耕田之利几倍?”“珠玉之 赢几倍?”“立国家之主赢几倍?”然后 资助异人以投机。 (《齐策四》)
孟尝君被齐王放逐,门客离他而去,谭石 子劝他说:“ …… 理之固然者,富贵则就 之,贫贱则去之。此事之必至,理之固然 者。请以市谕:市,朝则满,夕则虚。非 朝爱市而夕憎之也,求存故往,亡故去。 愿君勿怨。”(《齐策四》)
?3其刻划人物的手法也灵活多样有时以语言谈吐有时用动作行事有时放在复杂矛盾纠葛中有时在具体的场面描写中有时通过对比描写中有时通过对比映衬有时通过心理自白灵活多变运笔神妙
战 国 策
1、《战国策》产生的背景:
“高才秀士,度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 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亦可喜,亦可观。” ——刘向《<战国策>书录》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 于百万之师。” ——《文心雕龙· 论说》
5.冯谖回到齐国,告诉孟尝君说:“我把百 姓欠您的债勾销了,百姓高呼万岁,我为您带 回来的是‘义’啊。”孟尝君当时很不高兴。
6.过了一年,孟尝君被免掉相位,只好回到薛邑 去,那里的百姓扶老携幼在路上迎接他。孟尝君感慨 地说:“先生为我买的‘义’,我今天才见到啊。”
7.冯谖说:“狡兔三窟,薛邑只算是您的 一个洞,还不能高枕无忧,让我再替您挖两个 洞吧!”于是,冯谖带着人去魏国了。
2、对进步性的人物与事件多有歌颂。
《邹忌讽齐王讷谏》,《触龙说赵太后》, 《荆轲刺秦王》。
3、对统治阶级多有揭露。
如《郑袖谗魏美人》 魏王遗楚王美人,楚王说之。夫人郑袖知王之说 新人也,甚爱新人,衣服玩好,择其所喜而为之; 宫室卧具,择其所善而为之。爱之甚于王。王曰: “妇人所以事夫者,色也;而妒者,其情也。今 郑袖知寡人之说新人也,其爱之甚于寡人,此孝 子所以事亲,忠臣之所以事君也。”
国学宝典《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说秦
国学宝典《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提要】苏秦,战国时代最的说客、谋士,纵横家中合纵派的领军人物和首脑。
苏秦擅长于战略谋划、长篇游说和辩论,他所解决的问题都是当时国际上的首要问题或者一个国家的核心问题,对具体问题和局部问题的策略,他不是太感兴趣。
他游说时善于抓住要害和本质问题,单刀直入、鞭辟入里;富有逻辑性,说理清晰、极具信服力。
他也是最讲究语言修辞的说客,他的辞藻华丽、排比气势如虹、比喻夸张随手拈来,各种修辞手段无奇不有,可以说他是战国时代说客、谋士中的集大成者。
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
南北为纵,是以魏国、韩国、赵国为中心,北联燕国,南联楚国,东联齐国,共同联合起来对付秦国的霸权和侵略的国际战略。
此战略核心人物就是苏秦。
连横,即“事一强以攻众弱”。
东西为横,曾是齐、秦两国用武力迫使弱国听命,继而兼并其他弱国的国际战略。
在战国后期齐国衰弱之后,连横便成为秦国专用的吞并六国的谋略。
此战略核心人物是张仪。
【原文】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崤、函之固。
田胖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之,天下之雄国也。
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秦王曰:“寡人闻之,买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苏秦曰:“臣固疑大王不能用也。
昔者神农伐补遂,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尧伐欢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齐桓任战而伯天下。
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古者使车毂击驰,言语相结,天下为一;约中连横,兵革不藏;文士并饬,诸侯乱惑,万端俱起,不可胜理;科条既备,民多伪态;书策稠注,百姓不足;上下相愁,民无所聊;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辩言伟服,战攻不息;繁称文辞,天下不治;舌弊耳聋,不见成功;行义约信,天下不亲。
读书心得——《战国策》语言艺术特色分析
读书心得——《战国策》语言艺术特色分析《战国策》由西汉刘向编校整理成书,亦名《国策》,全书共分十二国策,主要包括战国至秦汉时期纵横家们的谋略主张和辩论游说之辞,也因此而得名;这部经典史书开创了以人物为中心的国别体先例。
由于战国时期的士大夫阶层地位上升的社会背景和七雄并起、诸侯纷争不断的历史背景,《战国策》虽繁多冗杂,但反映了思想艺术较为活跃的社会历史特征。
除了极高的史料价值,《战国策》还具有丰富的语言特色,其语言艺术在先秦文学史上空前成功,它的出现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一个新高峰。
一、投其所好纵横家们同为给君主筹谋划策的谋士,却不一定有着相同的人生目标,有一部分人是为了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也有一部分是真正为国为民而尽心出谋划策。
不过,他们的一致目的就是希望自己的政治主张能够被君主所重视采纳。
在那个时代,社会、经济、军事多方面动乱不安,各诸侯国间的关系剑拔弩张,多昏君庸主。
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纵横家们提出的建议,往往需要投君所好,既能提高君主对提议的重视程度,又可以获得君主的认同,使其乐意接受自己的提议。
在《东周策·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中,周君惶恐秦夺取九鼎,并告知颜率这件事,于是颜率赴齐借兵求救,他从两方面说服齐王借兵援周:一是“存危国,美名也”,即是从获得美名的角度向齐王说明同意借兵的益处;二是“得九鼎,厚实也”,即是从得到财物的角度向齐王透漏若借兵救周则遗之九鼎以回报。
综合两点利益,齐军出兵救援东周,于是秦兵撤退。
无论是美名抑或是财富都是君主十分看重的,也正因如此,才成功打动齐王得以救周。
在《赵策四·触龙说赵太后》中,赵太后刚开始执政,秦国便加紧对赵国进攻,赵遂求援于齐,齐要求把赵太后最小的儿子长安君作为质子,尽管大臣们都极力劝谏,可赵太后仍是以“老妇必唾其面”回应。
触龙拜见太后,他没有开门见山,而是从身体健康情况入手,从散步到饮食,再借为自己的小儿子谋求官职,从父母对子女的爱入手,使赵太后逐渐放下防备,步步递进,引导太后明白其中情理。
文言文的修辞手法
文言文的修辞手法文言文的修辞和现代汉语的修辞一样,都是在特定的情况下,為了把话说得更好一些,说得更得体一些,说得更為有趣一些。
中学课本中的文言文主要运用了以下一些修辞方法:比喻、夸张、借代、比拟、设问、双关、对比、对偶、排比、反復、讳饰、互文、并提,等等。
(一) 比喻文言文的比喻与现代汉语的比喻一样,有本体和喻体,也有比喻词,当然,有的只出现喻体,有的没有比喻词。
例1 如今人為刀俎,我為鱼肉,何辞為(《史记·项羽本纪》)译文:如今人家好像是厨房的刀和砧板,我们好比是放在砧板上的鱼和肉,这样紧迫的情况,还要向人家告辞干什么呢例2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於浊秽。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译文:使自己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
例1用“刀俎”和”鱼肉”比喻对方和自己,将两种对比强烈的不同地位和危急的形势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
例2用”污泥”和”浊秽(环境)”比喻邪恶的势力,用”蝉蜕”比喻自己的洁身自好,比喻具体形象,句子通俗易懂,屈原的周遭环境和他的人生态度在比喻句中有了清晰的交代。
(二) 夸张夸张,主要是通过形象的语言,把被描写的事物加以艺术地夸大或缩小,给人以比较强烈的感觉,从而增强句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1 人固有一死,或重与泰山,或轻於鸿毛。
译文:人本来就免不了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要轻。
例2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櫓。
译文:秦国便有了剩余的精力,乘对方的困敝而制服他们,在战场上追逐逃走的败兵,杀得敌人流下无数的尸体,血流成河,可以漂浮盾牌。
例3用“泰山”和”鸿毛”来比轻重,将死的价值夸大和缩小,夸大和缩小中表明了作者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涇渭分明的价值取向。
例2用”百万”的”伏尸” 和血流成河可以漂浮盾牌来形容战争的残酷,夸大的描述中刻画了秦国的强大和残忍,以及其他国家的弱小和惨败。
(三) 借代借本体的特征或标誌来代替本体;借本体的所属或所在来代替本体;借事物的全部来代替属於局部的本体或借局部来代替整体等修辞方法,均為借代。
古代汉语的修辞 (2)
古代汉语的修辞在《易经》中就出现“修辞立其诚”的说法,虽然那还不是现代意义的“修辞”,但已经强调对“辞”需要“修”(研究),才能在达意时“立其诚”。
孔子虽然曾说:“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但在《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又记载了他的另一个观点:“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并强调说:“非文辞不为功,慎之哉!”《礼记·表记》则主张“情欲信,辞欲巧。
”以上说法都说明早在先秦的古人就已经非常重视说话的表达效果问题了。
到六朝时的刘勰更在其文艺理论专书《文心雕龙·情采》中指出:“联辞结采,将欲明理;采滥辞诡,则理愈翳。
”他实际上是指出修辞有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两种。
修辞不当,反而会影响表达效果。
第一个建立我国系统语法学的马建忠在研究汉语语法时也已经注意到了古汉语中的修辞现象,说明语法与修辞关系甚密,有时甚至是难以分开的。
吕叔湘先生在《重印〈马氏文通〉序》中指出:“语法和修辞是邻近的学科。
把语法和修辞分开,有利于科学的发展;把语法和修辞打通,有利于作文的教学。
后者是中国的古老传统,也是晚近许多学者所倡导,在这件事情上,《文通》可算是有承先启后之功。
”陈望道于1932年出版的《修辞学发凡》一书,是我国较早出现的系统研究修辞的专著。
该书对古汉语中的辞格作了相当详细的介绍,他统计有三十八种辞格。
而且“各格之中又有若干式”,因此关于修辞格,实在是数量既多,情况又非常复杂的。
一、关修辞的几个概念1.修辞、修辞学《中国大百科全书》:“修辞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研究这种语言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修辞学。
它是语言科学的一个分支。
”2.修辞方式又称为修辞手段、修辞格、语格、辞格、辞式等。
指修辞上具有特定表达效果的那些语句结构格式。
二、古汉语修辞方式有许多修辞方式,是古、今常用的,比如对偶、排比、比喻、拟人等。
一般来讲,现代汉语中讲了的修辞方式,其在古汉语中又没有什么特别的,就不需再讲了。
指出并说明下列各句中所用的修辞方式
指出并说明下列各句中所用的修辞方式1.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
(山海经·大荒北经)并提。
“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意为“蚩尤请风伯纵大风,请雨师纵大雨。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互文。
句中“受任”与“奉命”互文见义,全句意为“受任奉命于败军之际,受任奉命于危难之间。
”3.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元稹《遣悲怀》)倒置。
“谢公最小偏怜女”是“谢公偏怜最小女”的倒置。
4.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煖不足于体与?(孟子·梁惠王上)代称。
“肥甘”代美味的食物,“轻煖”代高贵的衣服。
5.嫂蛇行匍伏。
(战国策·秦策)譬喻。
用“蛇”来譬喻“嫂”,名词作状语式的隐喻。
6.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战国策·赵策四)①委婉。
用谦词“老臣”和“臣”称己,用谦词“贱息”称自己的儿子;②代称。
五、分析下面这几首近体诗的平仄1)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提示:“一、落、说”为古入声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拗救。
第五句“说”拗“惶”救。
2)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提示:“国、人、月、结”为古入声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拗救,第七句“故”拗“乡”救。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修辞视角下的_战国策_语言艺术_兰和群
修辞视角下的《战国策》语言艺术兰和群(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社科部,河南信阳464000)摘 要:《战国策》作为先秦纵横家散文的典型代表,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
特别是在修辞艺术方面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
作者结合当时情况以及策士们独特的身份地位、不同的言语对象等语言环境,始终围绕“劝谏、游说”这一主题,充分发挥短句、整句的独特优势,并综合运用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问、对比等修辞格式,恰当地安排人物语言。
关键词:战国策;语言艺术;修辞中图分类号:I 20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4916(2008)0320088203Trea tise on the rhetor ic of Zhan Guo CeLAN He -qun(Dep t .of Social Science,Xinyang Agricultural School,Xinyang 464000,China )Abstract:Zhan Guo Ce as a typ ical rep resentati on of tactician p r ose bef ore the Q in dynasty has very outstanding charac 2teristics ,es pecially which made a great achieve ment in rhet oric.Its authors could think over the objective s ociety reality that ti m e ,tacticians ’unique status and the different object of s peech ,and s o on.they al w ays ar ounded the center pur 2pose of “advising ”,br ought short sentences and orderliness sentences int o full p lay ,and synthetically used tr ope ,per 2s onificati on ,exaggerate ,parallel ,dui ’ou,rhet orical questi on ,contrast and other rhet oric for mats t o make figures ’words .Key words:Zhan Guo Ce ;rhet oric;figures of s peech 《战国策》着重记载了纵横家的言论和他们纵横捭阖的斗争。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类比论证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类比论证邹忌是战国时期的一位智者,他以聪明才智和犀利口才而闻名于世。
在《战国策》中,有一则关于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通过类比论证的方式,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
故事中,邹忌曾经劝告齐王,希望他能够纳谏听取智者的建议。
齐王却不以为然,认为自己的智慧胜过众人,不需要他人的忠告。
邹忌为了让齐王明白自己的错误,用了一个生动的类比。
他告诉齐王,如果一匹马在比赛中跑得慢,那么它就会被淘汰出局。
但是,如果一匹马在比赛中跑得太快,那么它同样会被淘汰。
因为跑得太快的马会被视为威胁,其他马会联合起来追赶它,最终使其疲惫不堪,无法坚持到终点。
邹忌通过这个类比告诉齐王,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也是如此。
如果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过于强势,不听取他人的建议,不顾百姓的疾苦,那么其他国家就会联合起来对抗他,最终导致国家的衰败。
同样地,如果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过于软弱,不作为,不采纳智者的忠告,那么国家也会陷入混乱,无法保持稳定。
这个类比论证非常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一个道理: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应该保持适度的强势和柔软,既要有自己的主见和决策能力,又要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国家保持稳定,实现长治久安。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类比论证的力量。
类比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来揭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或相似之处。
在这个故事中,邹忌通过将马的比赛和国家的统治进行类比,生动地向齐王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使他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类比论证的优点在于它能够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形象的比喻,使观点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
通过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事物相联系,类比能够激发读者的联想和共鸣,使其更容易接受和信服。
总之,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类比论证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启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应该既有自己的主见和决策能力,又要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只有通过适度的强势和柔软,才能够使国家保持稳定,实现长治久安。
类比论证的力量在于它能够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形象的比喻,使观点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
论《战国策》中修辞手法的妙用
N o. 3 , 6 200
T o t al N o . 9 7
论《 国策》 战师范学院, 福建 泉州 362000)
[ 摘 要〕 《 战国策》 全书, 由于善用多种修辞手法, 所以纵横 态肆, 气势退人, 活波清新, 生动形象, 历来受 到人们激赏。本文试对这一特点进行探讨。 〔 关键词〕 战国策; 修辞;表现力 [ 中图分类号〕 1207. 4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9一2323(2006)03一0005一02 《 战国策》 是一部以记言为主、 按国别编纂的历史著作, 同时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名著。它的出现标志着先秦历史 散文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战国策》 记录的是策士 们的游说之辞. 而战国策士们往往都是功利主义者, 他们 的游说都有明确的 目的性, 针对人君之所爱 , 投其所好。因 而在游说时, 就非常注意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辞采更加动 听、 传神, 用绚丽的词汇、 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那些抽象 的 道德, 寓理于形 , 使之鲜明可感、 娓娓动人 , 从而使说辞具有 诱人的感染力和毋庸置疑的说服力 。纵观《 战国策》 全书, 由于普用多种修辞手法 , 以才纵横态肆, 所 气势逼人, 活泼 清新, 生动形象, 历来受到人们激赏。 一、 巧用比喻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比喻, 在古汉语 中称作譬喻, 是一种最常见 的修辞方 式。《 战国策》 中比喻运用变化多端, 层出不穷。 ( 一) 比喻 的运用形式 《 战国策》 中以单字 、 单句、 全段 、 全篇为喻 皆有体现。 如《 张仪欲以汉中与楚》 秦第一》 中载“ (《 ) 张仪欲以汉中与 楚, 请秦王 曰: ‘ 有汉 中, ’。“ 的意思是秦 国之有汉 盆 ” 盆” 中, 好像木之有盆 , 终将为国害。这是单字为喻。单句为喻 的较常见。如《 范唯至秦》“ : 秦之有韩, 若木之有盆。稍长 ” 一点的可以全段作比。《 公输般为楚设机》 宋卫策》 (《 )第三 自然段即是如此。再长一点则是用全篇作比了。其典型的 例子是《 庄辛谓楚襄王》只起结点缀正意, , 中间纯用 比喻。 ( 二) 比喻 的运用种类 《 战国策》 中的比喻有单喻、 博喻。所谓博喻, 即同时迭 用几个 比喻深刻、 彻底地说明一个间题或一种事物。《 张仪 为秦连横说韩王》 韩策一) 中, (《 ) 张仪为了说明秦与山东力 量相比之悬殊, 连用三喻:“ 夫秦卒与山东之卒也, 犹孟贵之 与怯夫也; 以重力相压 , 犹乌获之与婴儿也。夫战孟贵、 乌 获之士, 以攻不服从之弱国, 无以异龄堕千斤之重, 集龄鸟 卵之上, 必无幸矣。我们上面所列举的《 ” 公输般为楚设机》 和《 庄辛谓楚襄王》 实际上也是一种博喻。从喻体材料看, 多为动植物、 人体及其它 日常习见之物。含义清楚易懂, 便
古代汉语语法修辞
古代汉语语法修辞词类活用词类活用的定义:词语在句子中临时改变词性或语法功能。
词类活用与兼类不同,兼类是经常性的,而活用是临时性的。
如“从左右,皆肘之。
”现代少,如“铁了心”。
“公赐之食,食舍肉。
” ——前“食”为名词,后“食”为动词。
“食”兼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因此属于词的兼类。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食”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属于词的活用.活用时该词的语法功能或词汇意义有所改变.将军身披坚执锐。
(《史记·陈涉起义》)—“坚”“锐”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词类活用的类型:词类活用主要是实词的活用,即动词、名词、形容词的活用。
具体而言包括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名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以及做状语。
使动和意动的区别在于使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发生了变化,意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没有发生变化而主语主观上认为它发生了变化或者对待宾语的方式有所改变。
动词的活用一、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如果带上宾语一定是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发生该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
荘公寤生,驚姜氏。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僖公三十年)厚为之礼而归之。
(左传·晋侯梦大厉)龙蛇之蛰(动物冬眠),以存身也。
(易·系辞下)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论语·先进)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同上)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论语·季氏)项伯杀人,臣活之。
(史记·项羽本纪)买臣深怨(张汤),常欲死之。
(汉书·朱买臣传)有时不及物动词的宾语可以省略.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 (论语·季氏)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荀子·天论》)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 )也。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二、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较为少见,及物动词本身带宾语,在形式上和用作使动没有区别,区别只在意义上。
荀子的比喻修辞理论与实践
荀子的比喻修辞理论与实践苟子(约公元前313一前238年),名况,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也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苟子的散文特别善于运用比喻。
比喻在先秦诸子散文.《左传》、《战国策》中都占有重要位置,而苟子却用得更为集中灵活。
其所用的比喻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精彩贴切,在用比方面,堪称诸子之冠。
仅《劝学)卜文千余字中,即连续使用了六十多个比喻。
明喻、暗喻、借喻、博喻、较喻诸形式在苟子散文中均有体现,不仅喻中有喻,而且常常用比喻来论证比喻,大大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感。
一、苟子的比喻观苟子重视文采的修饰。
而比喻即是其美化文采的一个重要手段。
他在论述人必须具备文学修养时即运用了比喻。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谓学问也。
”(《大略篇》)苟子的比喻修辞理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比喻的实J贾一“疑似而通”关于比喻的客观基础这一实质性问题,墨子在其《小取》篇已有所涉及。
“辟也者,举也(他)物而以明之也”,又说“夫物有以同率遂同。
”即用作比喻的两个事物既要有相同的方面,又不能完全相同,要有不同的方面。
苟子对此的认识则又进了一步。
“然则何缘而以同异?曰:缘天宫。
凡同类同情者,其天宫之意物也同,故比方之疑似而通。
是所以共守约名以相期也。
”(《正名篇》)这里虽然是在谈“正名”的重要性,但其中也涉及到了比喻的客观基础。
比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它所依赖的客观基础就是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
苟子“故比方之疑似而通”,既看到了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别,又看到了它们的之间的相通之处.因而可以构成比喻。
袁晖在《比喻》中也说“相似是联系比喻物和被比喻物的纽带,正是通过它,比喻物和被比喻物才建立了联系。
- 值得一提的是,萄子在这里还提到了感官在比喻思维发展中的作用。
人们凭借感官来区别事物的异同,凡是同一类别情感相同的事物,它们的感觉器官对外部事物的感觉也是相同的;因此如果比喻的大致相似就能沟通。
《战国策》中的词语修辞
《战国策》中的词语修辞词语修辞属于消极修辞,修辞学研究词汇有不同于语言学其他分支学科的任务和内容。
修辞学是在词汇学研究的基础上,专门研究各类词语的修辞功用,研究如何运用词语提高表达效果的规律。
《战国策》善用词语来提高表达效果,多以铺张扬厉见长,也不乏精炼传神的文字,这与词语的修辞功用是分不开的。
本文从词语意义、词语来源的角度对《战国策》中的模糊词语、成语、临时性短语的修辞功用进行了探讨。
标签:《战国策》模糊词语成语临时性短语修辞文章完美,须从用词入手,也就是说用词要妥帖、精确,这就要讲究词语修辞。
《战国策》是非常讲究词语修辞的,其中的模糊词语、成语以及临时性短语的修辞功用很具特色。
一、模糊词语的修辞功用含义模糊的词语叫模糊词语。
在汉语中,模糊词语是大量存在的,譬如形容词的意义,多是模糊的。
即使是名词的意义,也有很多是模糊的,譬如“凌晨、中午、傍晚”等,它们所表示的时间边界是很难确定的。
一般来说,除了少数表示概数的词之外,大多数数词意义都是确定的,但也有如“三”“五”“九”“百”“千”“万”之类,经常用来表示不精确的概数。
如:(1)门下百数,莫敢入谏,臣独入谏,臣一喜;谏而得听,臣二喜;谏而止君之过,臣三喜。
(《齐策三·孟尝君出行五国》)这里用“百”表示上百、多于百的意思,是虚数。
(2)臣之所闻,攻战之道非师者,虽有百万之军,北之堂上;虽有阖闾、吴起之将,禽之户内;千丈之城,拔之尊俎之间;百尺之冲,折之衽席之上。
(《齐策五·苏秦说齐闵王》)此外,《战国策》中还出现了其他表示“多”“不定”意义的基数词。
如“七上八下”“千秋万事”“千钧一发”等等,都不表示确定的数量。
模糊词语是相对于精确词语而言的,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混沌、不确定。
这种不确定性,不仅给表达者提供了灵活多样的表达空间,也给接受者提供了联想、想象以及审美再创造的充分条件。
如:(3)西困秦三年,民憔悴,士罢弊。
(《燕一·苏秦死》)连绵词“憔悴”一般表瘦弱而脸色发黄的样子,这里用来描写战中的老百姓的困顿之情。
《战国策》“事喻”简论.
《战国策》“事喻”简论《战国策》是中国战国至秦汉间纵横家说辞和权变故事的汇编。
是我国古代一部光照后世的优秀历史散文杰作,尽管书中有不少“增饰非实”之辞,就“史料”而言,真伪参半,不可尽信,但它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史学价值。
特别是文学的角度来看、它取得了多方面的创造性的出色成就,广泛而真实、深刻而形象地反映了波澜壮阔的战国时代,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一文化遗产,《战国策》对纵横家们辩丽横肆、敷张扬厉的说服、论辩活动作了真实的记载和辑录。
战国时期,处士横议,百家争鸣,好论善变、巧譬善喻成为当时盛行社会风气。
如以“好辩”著称的孟子,声称“我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他辟杨墨,驳许行,与各诸侯王相辩难,意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诚行,方史淫辞,以承三圣”。
诸子百家中以论辩、游说见长的纵横家们更是席不暇暖,四处奔波,驰骋辩说,议论风发。
“战国争雄辫士云涌,从横参谋,长短角势,转丸骋其巧辞,飞钳伏其精术;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纵横家们为了打动国君卿相,使之听取自己的建议,采纳自己的主张,他们不仅需要掌握各方面的渊博知识,深刻了解天下大势和各国国情,还特别需要在游说辩难时讲究论艺术,并熟练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以加强说辞的说服力和鼓动性。
比喻手法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它使用人数之多,使用范围之广,使用频率之高。
其他辞格无有能及。
它是“辞格之林中的一株参天大树”、“辞格家族中的大房长子”。
纵横家们也把比喻手法作为自己的首选,喜欢在游说辩难时自觉地运用比喻手法来描绘陌生的事物,说明抽象的事理。
如《战国策·齐策四》记载,孟尝君被驱逐出齐国,后又恢复原职。
他对那些在他落难时离他而去、甚至落井下石的“齐士大夫”心存怨恨,他把这些“齐土大夫”全部登记造册,打算杀掉这些人以解心头之恨。
这时,有个叫谭拾子的人给孟尝君打了一个贴切形象的比方,讲明其中的道理,孟尝君就欣然打消了杀人的念头,“乃取所怨五百牒削去之,不敢以为言”:谭拾子曰:“事之必至者,死也:理之固然者。
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的修辞方法
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的修辞方法一、排比的定义与分类关于排比,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是这样定义的:“同范围同性质的事象用了组织相似的句法逐一表出的,名叫排比。
”排比各项的句法结构相同或相似,有时会反复出现的共同词语,这便是“提挈(qi è)语”,但排比并非一定要有提挈语。
通常认为要三项及以上才构成排比。
修辞学界较为普遍的排比分类是按照排比项的语言结构来分的,大致可分四类,第一类是“短语排比”,如《战国策秦策一》:“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
”其他依次为单句排比、复句排比和语段排比。
排比与对偶不同,它并不要求各项字数始终一样,也并不要求每项的结构完全相同,只要主干成分相同即可,这样,我们便还可按排比项之间结构的复现程度来分类,据此可分两类:整齐式排比;错综式排比。
(一)整齐式排比所谓整齐式排比,是指排比项之间的结构、音节、字数完全相同。
如“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以贤良士为脊,以忠圣士为镡,以豪杰士为夹”(《庄子说剑》),四个排比项都是“以,为”结构,每个排比项都是五个字,音节字数完全一致,形式显得极为工整。
(二)错综式排比错综式排比,是指排比项之间结构相同或相似,但音节或字数不完全一致。
如《孟子滕文公上》:“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
”三个排比项都是“谓之”的结构。
但与前两个排比项相比,最后一个排比项的提挈语之前部分即“为天下得人者”,不仅字数增加为六个字,而且形式上也有变化。
这种字数依次增加的排比,又如韩愈《原道》:“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也有字数渐渐减少的排比,如欧阳修《送杨置序》:“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
而纯古淡泊,与夫尧舜三代之言语、孔子之文章、《易》之忧患、《诗》之怨刺无以异。
”更多的是根据实际表达的需要,字数时增时减,错落有致,如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战国策》语言艺术简析
《战国策》语言艺术简析《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年间人所编纂一部历史著作。
该书是一部以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为主的优秀历史散文集[①]。
本书最初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和本子,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取名《战国策》。
《战国策》的基本内容是记录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以及有关的谋议和说辞。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战火不断。
各国君臣在战场上生死搏斗,为博取土地而人民的战争此起彼伏。
而谋臣策士们在朝堂内外更是精心的打造自己的言辞,以获取君主的信任,进一步实现自己的目的。
因而,《战国策》记录着春秋战国最为精彩的外交辞令、谋略辩驳,《战国策》中的语言艺术特色也代表了当时比较高的水平。
宋代李文叔评价《战国策》:“文辞乎上薄六经,而下绝来世。
”[②]禇斌杰编《中国文学史纲要》说:“《战国策》文笔清新流丽,富于文采”。
[③]袁行霈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中称其语言艺术空前成功,从容不迫。
[④]一.巧言雄辩,张驰自如,气势逼人《战国策》记录的是策士们的游说之辞。
而战国策士们功利主义倾向严重。
他们的游说有极强的目的性,针对君主和群臣的发问和责难,必须有足够的底气和说服力。
首先,跟现代辩论一样,《战国策》里的论辩很讲究“理直气壮”。
论辩首要的是应该逻辑清晰,思路明确,合情合理,使用精确的词汇,抓住事情的理,掌握对方的论点要害。
这样,只要抓住这个要害,往往是三言胜万军,具有不可辩驳的气势和能量。
“楚,天下之强国也;大王,天下之贤王也。
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
夫以楚之强与大王之贤,天下莫能当也。
今乃欲西面而事秦,诸侯莫不南面而朝于章台之下矣。
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
故为王至计,莫如从亲以孤秦。
大王不从亲,秦必起两军:一军出武关,一军下黔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 外 , 《 国 策 》 中 还 出 现 了 其 他 表 示 “ ” “不 镜 子。它们有 的是策 士们 在游说 时使用 的,有 的是后 人根 战 多 定 ”意 义 的基 数 词 。如 “ 上 八 下 ” “ 秋 万 事 ” “ 钧 据 纵 横 策 士 的 言行 概 括 引 申提炼 而 成 的 。 七 千 千
词意义都是确 定的,但也有 如 “ ” “ ” “ ” “ ” 三 五 九 百
“ ” “ 千 万”之类 ,经常用来表示不精确的概数 。如:
( )门下百数 ,莫敢 入谏, 臣独入谏 ,臣一喜;谏而 1 得 听 ,臣二喜 ;谏 而止君之 过 ,臣三喜 。 (《 齐策三 - 孟
尝 君 出行. 国》 ) 五
这里用 “ 百”表示上百、多于百的意思,是虚数。
( )臣之 所闻,攻战之 道非师者,虽有 百万之军,北 2 之尊俎之 间;百尺之 冲 ,折之衽席 之上 。 ( 《 齐策五 ・ 苏
秦说 齐闵王 ,禽之 户 内;千 丈之城 ,拔 语,可以收到言简意赅 、含义隽永的修辞效果 。
洁 之 士 。千 古 一 士 的 鲁 仲 连 义 不 帝 秦 , 傲 视 王 侯 , 有 为 人 “ 难 解 纷 ” ( 《 策 三 ・秦 围赵 之 邯 郸 》 ) 而无 所 取 的 排 赵
( 7)壹瞑 而万世 不视 。 ( 楚策 ・ 襄王 为太子之 楚
二、成语 的修辞功 用 成语 是 在 长期 的 言语 交 际过 程 中逐 渐 形成 的 内涵 丰 富、结构高度定 型化 的固定短语 ,其表 现力强 ,有重要 的 修辞功 能和 浓烈 的语 体、风格色 彩。准确 、适 当地运 用成 据笔者 的查 阅 ,出 自 《 国策 》的成语有 6 个 。这些 战 5 成语 反映 了战国时期 的历 史文化风 貌 ,是 战国时代 的一面
辞的 ,其 中的模糊词语 、成语 以及 临时性短语 的修辞功用 死 》 ) 很具特色 。
一
、
模 糊 词 语 的修 辞 功 用
含义 模 糊 的词语 叫模 糊词 语 。在 汉语 中 ,模 糊 词语
是 大量存在 的,譬如形 容词的意义 ,多是模糊 的。即使是 终薄。 (( 《 楚一 ・ 城浑出周》 ) 名 词的意义 ,也有很多是模 糊的 ,譬 如 “ 凌晨 、中午 、傍 晚 ”等,它们所表示的时间边界是很难确定的 。
型 。如:积羽沉舟 、群 轻折轴 、众 口铄金 、天崩地坼 、禽 子 之 时》 ) 也 为 了使游说对象 易于理解 ,他们 的游说之 辞都注重形象 是 指 年 龄 , 指代 老 人 。 化 。成语的运用更增加 了说辩 辞的形象性 ,其 中成语 的活 用 以及成语成型之胚基 ,在说辩 辞中经常见到。 “ 争名 于朝 ,争利 于市 ” “ 天子 以令诸 侯 ”均 出 自 挟 《 秦策一 ・ 马错与张仪 争论于秦惠王 前》 。这里 使用 的 司 成语既清 楚明 白地表 明了策士 的态度 ,又使得语 句 的表述 简洁洗练,形式对称整齐,表义鲜 明显豁 ,一箭双雕。 《 国策 》 的成语 中也 蕴藏 着 策士 的风 采 。策 士 中 战
一
般 来说 ,除 了少数 表 示概 数 的 词之 外 ,大 多 数数 具体的感觉 。 例 ( )、 ( ) 中恰 当地 使用 了 “ 悴 ” “ 3 4 憔 摇摇 ”这 类模糊 词语 ,由于模 糊 的表达 ,令人仿 佛 了然 目中 ,却又
捉 摸 不得 ,所 以给 读者 的创 造 性 想象 留下 了广 阔 的 空 间 。
文章完美 ,须从用 词入手 ,也就是说用 词要妥帖 、精 美再创造的充分条件 。如: 确 ,这就 要讲究词语修 辞 。 《 战国策》是非 常讲究词语修
( )西 困秦三年 ,民憔悴 ,士罢弊 。 ( 燕一 ・ 3 苏秦
连 绵词 憔悴 ”一般表 瘦弱而脸 色发黄 的样子 ,这 里 用来描写战中的老百姓的困顿之情 。 ( )寡人卧不安席 ,食不甘味 ,心摇摇如 悬旌 而无所 4 叠音词 “ 摇摇 ”在此例 中描写的是一 种 昏暗迷 糊的心 态 。人 的心态是 抽象 的,通 过用叠音 词来描写 ,给人一种
20.5 0 9 0
言 应 用研 究
成语 ,大 多数在 策 士们 的 说辩 辞 中 已成 雏
困 覆 车 、削 株 掘 根 、 挥 汗 成 雨 等 。 为 了 引起 君 王 的 兴 趣 ,
( )悉五尺 至六十三十余 万。 ( 楚策 - 6 楚襄王为太
“ 五尺 ”指 “ 小孩”,这里利用身高来代替。 “ 六十 ”
一
发 ”等等 ,都不表示确定 的数量。
现 存 出 自 《 国 策 》 的 成 语 , 有 许 多 仍 闪 烁 着 纵 横 战
模糊 词语是相对 于精确词语 而言 的,它 的主 要特点就 策士们 说辩艺术 的光芒 。策 士们的说 辞和文章 是语言艺术 是混沌 、不确定 。这种不确 定性 ,不仅给 表达者提 供 了灵 的外 现 。他们 在论辩诘难 的文化环 境中要想 说服君王 、权 活 多样 的表达空 间,也给接 受者提供 了联 想 、想象 以及审 臣,须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现在我们所见的出自 《 战国 至
语 言应用研 究
战 国策 中的词语 修 辞
口崔 明丽
摘 要 :词语修辞属于消极修 辞,修辞 学研 究词 汇有 不同于语言学其他 分支学科 的任 务和 内容 。修辞 学是在
词汇学研 究的基础上 ,专 门研 究各 类词语 的修辞功用 ,研 究如何运 用词语提 高表达效果的规律 。 ( 《 战国策》善用 词语 来提 高表达效果,多以铺 张扬厉见长 ,也不乏精 炼传神 的文字 ,这与词语的修辞 功用是分 不开 的。本文从词 语 意义、词语来源的角度对 联 战国策》 中的模糊词语 、成语 、临时性短语 的修辞功用进行 了探讨 。 关键词: ( 《 战国策》 模糊词语 成语 临时性短语 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