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物理考试说明

合集下载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2011年重新修订后的。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关于修订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的通知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委员:关于修订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近三年来已经开过多次研讨会议。

现将研讨会议后形成的待审稿发给各位委员,请审查和修改。

将于 2011 年在西安举行的第 28 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期间召开的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全体会议上进行审定。

若经全会审定后通过,将于 2013 年开始实行。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2011 年 9 月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 (2011 年 11 月修订,2013 年开始实行) 说明:按照中国物理学会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第 9 次全体会议(1990 年)的建议,由中国物理学会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章程》中关于命题原则的规定,结合我国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作为今后物理竞赛预赛、复赛和决赛命题的依据。

它包括理论基础、实验、其他方面等部分。

1991 年 2 月 20 日经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讨论通过并开始试行。

1991 年 9 月 11 日在南宁经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第 10 次全体会议通过,开始实施。

经 2000 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第 19 次全体会议原则同意,《全国中学生物理对竞赛内容提要》做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考虑到适当控制预赛试题难度的精神,《内容提要》中新补充的内容用“※”符号标出,作为复赛题和决赛题增补的内容,预赛试题仍沿用原规定的《内容提要》,不增加修改补充后的内容。

2005 年,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会对《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章程》进行了修订。

依据修订后的章程,决定由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组织编写《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实验指导书》,作为复赛实验考试题目的命题范围。

2011 年对《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进行了修订,经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第 30 次全体会议通过,2013 年开始实行。

2011年安徽省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分析

2011年安徽省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分析

2011年安徽省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分析天长三中物理备课组梁继奎2011年是安徽省高考理科综合自主命题的第三个年头。

物理这门课程,是理科综合中的的重中之重,占110分,而且难度也比其他两科稍微难些。

学生在普遍学习时,都感到物理难学、难考。

2011年安徽省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结构和题型稳定,仍然是七个选择题、三个实验题和三个计算题,没有出现难度特别大的试题和偏题,总体难度比2010年偏高点。

试题加强考查学生的能力,强调对物理过程与方法的理解,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新理念。

现对今年安徽省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部分,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二、试题逐题分析第14题:这是一道老题,考虑增加压力后,类似于重力和摩擦力都增加,运动状态还是应该保持不变。

第15题:考查光的色散现象,根据课堂所讲的,不要被公式干扰,就很容易判断出来a红光d紫光。

第16题:用平均速度法是最好最快,前半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与后半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之差与时间差的比值就是加速度。

第17题:只要抓住在最高点,利用重力提供向心力来计算,速度则是初速度的水平分量。

第18题:考查示波器的图案起伏原理,注意两个方向。

第19题:电流的有效值的计算是用电流的热效应,不是盲目的根号二的关系。

第20题:本题是个陷阱,容易错,是一个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受到反复拉力的变种题,必须要胆大心细,注意计算的能力。

第21题:更要胆大心细。

一定要注意的是第Ⅰ小题:描图必须用铅笔,计算斜率时要把g的因素修正。

第Ⅱ小题:考查多用电表的欧姆档的使用,换档,调零。

第Ⅲ小题:考电流表、电压表的原理,课本上学过的。

第22题:计算题考查开普勒第三定律的推导。

从万有引力定律着手,利用物理分析,根据学过的知识,能一步一步验证出来,计算量不是很大。

第二小题,涉及到具体的计算,只要结果的是数量级对就应该给分,物理毕竟不是数学,培养的的物理思维,注重的是物理过程。

第23题,第一、第二两小题没有什么新意,要基本功相扎实,物理过程明确。

丹东市2011年中考物理考试说明

丹东市2011年中考物理考试说明

丹东市2011年中考物理考试说明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制定丹东市2011年物理学科学业考试说明。

一、考试范围考试范围为《物理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所规定的全部内容,包括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

其中科学探究融于科学内容之中进行考查。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一)课程目标要求《物理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划分为知识技能目标和体验性目标两类。

知识技能目标分为四个层次的要求:了解、认识、理解和独立操作;体验性目标分为三个层次要求:经历、反应、领悟。

具体说明如下:1.知识技能目标要求(1)了解: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

所用的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描述”、“说出”等。

(2)认识:位于“了解”与“理解”之间。

所用的行为动词是“认识”等。

(3)理解: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所用的行为动词有“区别”、“说明”、“解释”、“估计”、“理解”、“分类”、“计算”等。

(4)独立操作: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或改进;尝试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所用的行为动词有“测量”、“会”、“学会”等。

2.体验性目标要求从低到高分为经历、反应、领悟三个层次。

(1)经历:在从事科学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时相类似的探究过程;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建立对物理知识的感性认识;逐步形成和运用物理学中分析和研究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实验探究技能等。

所用的行为动词有“观察”、“经历”、“体验”、“感知”、“学习”、“调查”、“探究”等。

(2)反应:在经历的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作出相应反应等。

所用的行为动词有“关心”、“关注”、“乐于”、“敢于”、“勇于”、“善于”等。

(3)领悟:具有稳定的态度、一致的行为和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

所用的行为动词有“形成”、“养成”、“具有”等。

对照《调整意见》学习《新的说明》冲刺11年高考

对照《调整意见》学习《新的说明》冲刺11年高考

对照《调整意见》学习《新的说明》冲刺11年高考------解读2011年江苏物理《考试说明》宿迁市教研室张兆风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2011年说明(以下简称《新的说明》)与往年相比,总体稳定,变化细微。

在Ⅱ级考点的数目和内容上没有变化,在“命题指导思想”、“能力要求”、“单位制及实验技能的要求”、“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等方面几乎没有变化。

当然,仔细阅读《新的说明》全文后我们仍能发现,与2010年的版本相比,《新的说明》做出了一些积极、有益、务实的变化。

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调整意见稿相比,既有吻合之处又有不同之点。

可以说,这些地方值得我们悉心品味、认真研讨、思考对策。

一、《新的说明》与2009版《调整意见》的差异将《新的说明》与2009版《调整意见》做出对照后,不难发现,《新的说明》受到了《调整意见》的影响。

从考点的删减、考点内容的修订、考点说明的调整等多个方面都能充分地感受到。

事实上,这些意见在中学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已经被实际采用,所以这里不再一一枚举。

但是,《新的说明》与《调整意见》相比,在一些知识点的要求及其表述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值得注意。

具体情况列举如下:1、《新的说明》“考点11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的“说明:不要求定量求解加速度大小不同的连接体问题。

”《调整意见》为“不要求解决三个及以上连接体问题”。

2、《新的说明》“考点13 功和功率”的要求为“Ⅰ”,即“对所列知识要了解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援引自2011版《新说明》)。

《调整意见》为“认识功率与力、速度之间的关系。

(不要求定量讨论机车恒定功率启动和匀加速启动问题)”。

3、《新的说明》“考点19 能源和能量耗散”的要求为“Ⅰ”。

《调整意见》为“选学”,即“应该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仅在考试命题中不作要求”(援引自2009版《调整意见》)。

4、《新的说明》“考点20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说明:只限于单个物体”。

2011年山东高考试卷分析——物理

2011年山东高考试卷分析——物理

2011年山东高考物理试卷分析2011 年高考山东卷物理试题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指导思想,稳定为主,适度创新,突出主干,贴近生活,具有较高的区分度,体现公平,突出能力,注重素养,科学选拔,对当前中学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都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总体来说2011 年物理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一、突出主干,覆盖全面,体现公平纵观全卷,试题既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又达到了较大的覆盖面,全面考查了《考试说明》中规定的五种能力,能力层级设置恰当。

选考部分的三道题在难度、作答量、运算量等方面基本达到等值。

同时全卷在试题材料选择、情景设置、题目设问等方面,充分考虑到了中学生的实际情况。

保证了考试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考试的公平、公正,对中学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全卷考查的知识覆盖了《考试说明》中必考部分的全部12 个主题及选考部分12 个主题中的8 个。

必考内容中涉及到45 个知识点【Ⅱ级知识点(共26 个)考查了26 个,Ⅰ级知识点(共33 个)考查了19 个】,占59 个必考知识点的76 %。

选考内容中涉及到20 个知识点【Ⅱ级知识点(共5 个)考查了5 个,Ⅰ级知识点(共39 个)考查了15 个】,占44 个选考知识点的45 %。

各部分知识的考查比例为:力学37 分,占42 %;电学36 分,占40 %;选修3-3 、3-4 、3-5 三个模块各占8 分,这与大纲和教材中各部分的内容比例相一致。

这些都是中学物理的核心内容、主干知识,是考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且与大学的学习密切相关,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二、通过对基本知识的考察,考察能力,考查素养试题命制坚持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基本的科学素养。

试题注重对考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考查,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

16.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

2011年中考物理科试卷分析

2011年中考物理科试卷分析

0.17
38532 25370 27948 13942
12237 19623 479
25402 59621 44989 67972
与预估难度相差较大的试题是第5题 与预估难度相差较大的试题是第 题、第6题、第7 题 题、第12题。 题 涉及到的内容分别是:增大压强的实例( 涉及到的内容分别是:增大压强的实例(21.9%选 选 C 雪地车)、超导材料的应用(31.2%选C计算机 雪地车)、超导材料的应用( )、超导材料的应用 选 计算机 电子元件)、实验推理法( )、实验推理法 电子元件)、实验推理法(28.4%选C、23.4%D); 选 、 ); 电磁起重机及移动电话的工作原理( 电磁起重机及移动电话的工作原理(基本概念表达 不准确)。 不准确)。 说明考生对新的问题情景的分析能力及准确表达物 理概念的能力仍较欠缺, 理概念的能力仍较欠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科 学探究方法、新材料的应用等方面不够重视。 学探究方法、新材料的应用等方面不够重视。
回潮”现象、 试卷中涉及到的素材有 “回潮”现象、端午节吃粽 公交车上的逃生锤、超导材料的研发成果、 子、公交车上的逃生锤、超导材料的研发成果、地 沟油的鉴别、电磁起重机及移动电话、海啸、 沟油的鉴别、电磁起重机及移动电话、海啸、东环 铁路动车的运行时刻表、站台上的安全线、 铁路动车的运行时刻表、站台上的安全线、电热水 壶的改装等,充分体现物理在生活、 壶的改装等,充分体现物理在生活、生产方面的广 泛应用以及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泛应用以及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5238 4482 8579
9226
10957 52842
表五:选择题难度: 表五:选择题难度:0.60
题号
(去年0.55) 去年 ) 5 6 7 8

2011年物理考试说明

2011年物理考试说明

2011年物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上海市物理高考是为高等院校招生而进行的选拔考试。

它的指导思想是有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考试对象为2010年参加高考选考物理科目的全体考生。

二、考试目标物理科考试旨在考查考生对高中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在此基础上,着重对考生进行能力考查。

具体的能力目标如下:1.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l.1 能理解物理概念、规律、公式的基本含义并知道其发展历程。

1.2 能用简单的数学运算处理问题。

1.3 能理解用图像描述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

2.物理思维能力2.1 能根据物理原理进行分析、判断、推理。

2.2 能用图像进行分析、判断、推理。

2.3 能应用简单的数学技能处理问题。

2.4 能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推理。

2.5 能阅读理解简单的新物理知识,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判断、推理。

3.物理实验能力3.1 能分析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3.2 能对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实验过程进行分析、判断。

3.3 能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结论。

4.综合应用能力4.1 能把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简单的问题进行处理。

4.2 能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合理的物理模型。

4.3 能针对具体问题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讨论并做出判断。

4.4 能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行分析,做出评价。

5.科学探究能力5.1 能对给出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实验的或理论的探究。

5.2 能发现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三、考试细则1.物理学科各部分考试内容在试卷中所占分值的比例物理学科各部分考试内容在试卷中所占分值的比例,与它们在教学中所占课时数的比例大致相当。

力学部分约占40%;电磁学部分约占35%:热学、光学、原子物理部分约占25%。

上述三部分内容中包含相应的实验,实验部分分值约占整卷的20%左右。

2.试题难易度比例考试试卷中,试题的难度分布基本上先易后难,且有一定难度的试题分布在各题型之中。

初中物理考试说明

初中物理考试说明

教师教材教法考试初中物理考试说明一、考试范围:1.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2. 初中物理教材教法3.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物理八年级和九年级教材的学科知识.二、考试形式:闭卷笔答.三、考试时间及分值:120分钟,满分100分.四、试卷结构1. 内容结构:(1学科专业知识占60%.(2教材教法占30%.(3《物理课程标准》的理解占10%2. 难度比例:7:2:1(学科专业知识以中考难度为准. 难度数:0.75 3. 题型结构:(1试题总量:全卷共六大题27小题.(2题型及分值分布: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小题计20分;填空题每题2分,共5小题计10分;实验探究题每题5分,共4小题计20分简答题共2题计10分;解答题共4小题计30分;教学案例设计或教学案例分析,共1小题,计10分.五、考试内容与要求(一)教材基础知识力学部分:1. 认识机械运动,能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解释实际问题。

2. 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运动物体的参照物。

3. 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4. 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

5.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了解匀速直线运动。

6. 了解平均速度,理解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7. 认识物体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8. 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理解密度的概念,会查密度表,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9. 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10. 认识重力,知道重力是怎样产生的,理解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11. 认识弹力,知道弹力是怎样产生的,了解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的关系。

12. 认识摩擦力,知道摩擦力在实际中的意义,了解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13. 能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14. 理解二力平衡条件,能根据平衡条件由一个力确定另一个力。

2011年天津高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2011年天津高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2v=0.01s时,e=0V,此时线框处于中性面位置,磁通量/2,题给电动势的有效值为S C S p e p S kdp e p p GM R gR Rg GM运动状态可能是运动状态可能是 。

该金属丝的直径是该金属丝的直径是 mm 出 的测量量表示出折射率的测量量表示出折射率 。

电流表应选电流表应选 ,电压表应选,电压表应选 。

; 。

θ θP 1 P 2Oθ答案:B C ①电流表应采用内接的方法;②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器方式的接法 。

解析:电学实验选择仪器的一般步骤如下:① 根据量程选择电流表和电压表,不能超过表的量程,不能量程太大导致表的读数偏小;② 根据题中关键语句,如精确测量,从零开始连续可调等等选择分压电路亦或是限流电路;分压电路滑动变阻器选择小阻值,限流电路滑动变阻器选择大阻值;③ 选择电流表的内外接法,一般的原则是“大内偏大,小外偏小”;也可以根据V x R R 与x ARR 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当V x R R >xA R R 时,采用电流表的外接法,反之选择电流表内接法。

(1)本题中,待测电阻R x 的阻值约为25kΩ,直流电源电动势为20V ,经粗略计算电路中最大的电流约为max 320V 800μA 2510E I R »==´W,所以电流表选择B ;虽然电压表C 的量程不足,但是相比起来电压表D 的量程超过太多,读数偏小,所以电压表选择C 表。

(2)根据本题解析的第②、③两条原则可知电路图的问题为:①电流表应采用内接的方法;②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器方式的接法 。

10.(16分)如图所示,圆管构成的半圆形竖直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轨道半径为R ,MN 为直径且与水平面垂直,直径略小于圆管内径的小球A 以某一初速度冲进轨道,到达半圆轨道最高点M 时与静止于该处的质量与A 相同的小球B 发生碰撞,碰后两球粘在一起飞出轨道,落地点距N 为2R 。

重力加速度为g ,忽略圆管内径,空气阻力及各处摩擦均不计,求:阻力及各处摩擦均不计,求:(1)粘合后的两球从飞出轨道到落地的时间t ; (2)小球A 冲进轨道时速度v 的大小。

对山东高考物理考试说明的解读

对山东高考物理考试说明的解读

对山东高考物理考试说明的解读一、对山东省理综考试说明的分析思考(一).近几年山东省考试说明的演变与调整出台调整意见:减降工作的落脚点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关键是如何把教学引向有意义的学习;高中学段学科教学内容偏多与课时紧张的矛盾日渐突显,减降工作势在必行。

对“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要求和部分知识点进行调整和补充:实验能力——六“能”三“会”两“评价”;模块3—3:新增“饱和蒸汽、未饱和蒸汽和饱和蒸汽压”及“相对湿度”。

对试题结构及选考模块进行调整。

(二).关于命题指导思想:1.命题依据:《课标》《大纲》《考试说明》,不拘泥于某一版本教科书。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本科学素养。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公平、规范,试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三).关于能力要求:五种基本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

1.理解实验原理,控制实验条件的能力——知道实验的基本事实(目的、装置、过程及结论),理解实验原理、制定主要实验步骤的依据及实验结果的意义,能根据实验原理和方法,控制实验条件等。

2.使用实验仪器,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能妥善安装装置,知道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能根据实验的不同要求选择仪器,知道中学物理实验常规,懂得安全规则,了解操作规程,能按照设定的实验步骤进行有序操作,并能妥善处理实验中的偶然事故等。

3.分析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能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会合理设计数据记录表,准确记录实验数据,能分析比较复杂的实验,将其操作过程分解为几组简单的操作过程,会应用函数式、图像法等数学手段,分析处理实验数据。

4.得出实验结论,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会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会分析实验误差的原因和常见故障,能对实验方案和结果进行评估反思,具有对结果进行质疑、改进实验方案的意识,能发现、提出问题,制定解决方案等。

2011高考四川卷(物理部分)

2011高考四川卷(物理部分)

201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理科综合本试题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第一部分1至4页,第二部分5至10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6)注意事项: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2、本部分共2大题,21小题。

每小题6分,共126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气体能够充满密闭容器,说明气体分子除相互碰撞的短暂时间外(C)A、气体分子可以做布朗运动B、气体分子的动能都一样大C、相互作用力十分微弱,气体分子可以自由运动D、相互作用力十分微弱,气体分子间的距离都一样大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甲乙在同一明亮空间,甲从平面镜中看见乙的眼睛时,乙一定能从镜中看见甲的眼睛B、我们能从某位置通过固定的任意透明的介质看见另一侧的所有景物C、可见光的传播速度总是大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D、在介质中光总是沿直线传播16、如图为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当Q点在t=0时的振动状态传到P点时,则(B)A、1cm<x<3cm范围内的质点正在向y轴的负方向运动B、Q处的质点此时的加速度沿y轴的正方向C、Q处的质点此时正在波峰位置D、Q处的质点此时运动到P处17、据报道,天文学家近日发现了一颗距地球40光年的“超级地球”,名为“55 Cancri e”,该行星绕母(星中心天体)运行的周期约为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的1480,母星的体积约为太阳的60倍。

假设母星与太阳密度相同,“55 Cancri e”与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55 Cancri e”与地球的(B)A BC D18、氢原子从能级m跃迁到能级n时辐射红光的频率为ν1,从能级n跃迁到能级k时吸收紫光的频率为ν2,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 ,若氢原子从能级k 跃迁到能级m ,则(D ) A 、吸收光子的能量为hv 1+hv 2 B 、辐射光子的能量为hv 1+hv 2 C 、吸收光子的能量为hv 2-hv 1 D 、辐射光子的能量为hv 2-hv 119、如图是“神舟”系列航天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的示意图,假定其过程可简化为:打开降落伞一段时间后,整个装置匀速下降,为确保安全着陆,需点燃返回舱的缓冲火箭,在火箭喷气过程中返回舱做减速直线运动,则(A ) A 、火箭开始喷气瞬间伞绳对返回舱的拉力变小 B 、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减速的主要原因是空气阻力 C 、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所受合外力可能做正功 D 、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20、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的矩形线圈的周期为T ,转轴O 1O 2垂直于磁场方向,线圈电阻为2Ω。

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物理新课标河南黑龙江吉林陕西宁夏海南

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物理新课标河南黑龙江吉林陕西宁夏海南

20120111年全国年全国高考高考高考考试大纲考试大纲考试大纲——————物理物理物理(新课标:(新课标:河南,黑龙江,吉林,陕西,宁夏,海南)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确定课程标准实验省区2008年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

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2011年高考安徽理综物理试题评析

2011年高考安徽理综物理试题评析

2011年高考安徽理综物理试题评析整体分析:与09年、10年试题相比,今年理综物理试题风格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

按照新课程新增内容和选修内容所占课时比例,依据《考试说明》并结合中学实际教学情况进行系统的考查,在总分110分的物理试题中,必修内容92分,所占比例83.7%,选修内容18分,所占比例16.3% ,符合2011年安徽考试说明所规定的比例要求,同时兼顾知识的覆盖面。

必修部分的考点共有54点,试题涉及40点,考点覆盖面为74%,选修部分有8个大方面的内容,试题涉及6个大方面,覆盖面为75%。

没有偏题、怪题,难度中等,不超纲。

试题内容源于教科书,其立意在于考查考生的基本功。

试题内容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生活实际,有助于考生从中体会物理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对中学物理课程和教学改革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14.一质量为m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的斜面上。

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如图所示。

则物块()A.仍处于静止状态B.沿斜面加速下滑C.受到的摩擦力不便D.受到的合外力增大答案:A解析:由于质量为m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的斜面上,说明斜面对物块的作用力与物块的重力平衡,斜面与物块的动摩擦因数μ=tan。

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使得合力仍然为零,故物块仍处于静止状态,A正确,B、D错误。

摩擦力由mg sin增大到(F+mg)sin,C错误。

命题立意:考查物体受力平衡15.实验表明,可见光通过三棱镜时各色光的折射率n随着波长的变化符合科西经验公式:,其中A.B.C是正的常量。

太阳光进入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的情形如下图所示。

则()A.屏上c处是紫光B.屏上d处是红光C.屏上b处是紫光D.屏上a处是红光答案:D解析:白色光经过三棱镜后产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由上至下(a、b、c、d)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屏上a处为红光,屏上d处是紫光,D正确。

命题立意:考查光的折射相关问题16.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所用的时间为,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所用时间为。

2011年江西省中考物理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1年江西省中考物理试卷及参考答案

甲 乙图1 禁止鸣笛 高速路边隔音墙R 2 R 1 图2 V 1V 2 S江西省2011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 理 试 题 卷说明:1.本卷共有四大题,26小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考试中书写单位时,均要求用字母标注,整卷三次以上未用字母标注的,最多可扣1分.3.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一、填空题(共16分,每空1分)1. 物理公式是物理规律的高度概括,其中令你印象最深的两个公式是 和 .2. 在生活中,我们有过以下的体验或观察:①写字笔的笔杆握笔处凹凸不平;②厨房的菜刀刃磨得很薄;③装订试卷时用力按压订书机;④运动鞋的鞋底花纹做的很深.其中主要目的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增大摩擦的是 .(填写序号) 3. 生活中的“热”含义非常丰富. 物理学中,“天气很热”中的“热”是指 高;“两手相互摩擦手会发热”中的“热”是指 增加.4. 刚倒入玻璃杯中的雪碧会产生很多小气泡.此时,将一些葡萄干加入杯中,有些葡萄干会沉入杯底.不久,这些葡萄干表面因吸附足够的小气泡,受到的浮力 重力,从而上浮;上浮到液面后,由于小气泡破裂,导致它们受到的浮力 重力,于是又沉入杯底.5. 交通噪声是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如图1所示,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了在 和 控制了噪声.6. 将一根导线平行置于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当开关闭合时,小磁针发生偏转,这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 ;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再闭合开关,观察小磁针偏转方向的变化,可发现电流的磁场方向与 有关. 7. 如图2所示,是小宝同学做探究实验时的电路图,电路中的两只相同的电压表选用了不同的量程,测量时,两只电压表的指针恰好指在同一位置处. 电压表V 1和V 2的示数之比是 ;选择0~15V 量程的电压表是 . 8.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里氏9级强烈地震,引发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受损.核电站是通过核 (选填“裂变”或“聚变”)获得巨大能量,从而转化为电能.该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受损,已经发生 ,造成了严重污染.二、选择题(共20分,把你认为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第9~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第13、14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2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9. 某年某月某天,物理老师要求同学们开展课外观察月亮的活动,昕昕同学通过直接观察作了以下记录,其中通过直接观察不可能得出的记录是A .月亮是一个球体B .月亮象一个银色的盘子C .月亮象一艘弯弯的小船D .月亮悬挂在东方45º的天空中10. 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A .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B .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C .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D .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PS 1S 2 a b R 1R 2图4 11. 三个和尚挑水吃的故事相信大家耳熟能详,如图3所示,甲图中和尚们商量出新的挑水方案:胖和尚一人挑两小桶,瘦和尚和小和尚两人合抬一大桶.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乙图中水桶B 向下沉,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将他的肩往后移动一点距离 B .乙图中水桶B 向下沉,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将后面水桶B 往前移动一点距离C .丙图中小和尚为减轻瘦和尚的负担,可以让瘦和尚往前移动一点距离D .丙图中小和尚为减轻瘦和尚的负担,可以将水桶往前移动一点距离12. 如图4所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在中点时,连入电路中的阻值为R ,只闭合S 1时,R 两端电压与R 1两端电压之比为1∶2,只闭合S 2时,R 两端电压与R 2两端电压之比为1∶4,当滑片P 移到b 端,则A .只闭合S 1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与R 1两端电压之比是1∶1B .只闭合S 2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与R 2两端电压之比是1∶1C .当S 1、S 2闭合时,通过R 1与R 2的电流之比是1∶2D .当S 1、S 2闭合时,通过R 1与R 2的电流之比是1∶1 13. 下列电器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A .B 超 B. 手机C .电视机遥控器D .微波炉14. 同学们学习物理知识以后,对身边的事或物进行了估测,以下较为贴近实际的估测数据是A .学校的课桌高度约为0.8mB .某初中生的质量大约为40kgC .洗澡的热水温度约为75℃D .某同学跑100m 成绩约为14s三、作图、简答题或计算题(共32分,第15~18小题各3分,第19、20小题各6分,第21小题8分)15. 如图5所示,是家庭电路中带有控制开关的三孔插座,请在图6中,用笔画线将控制开关和三孔插座正确地连接在家庭电路中,连线前请先标明火线和零线.16. 我们知道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且温度保持不变,根据这一特点,请在图7所示的坐标系中大致画出能描述晶体凝固过程的图像;如图8所示,是小汽车上的观后镜,请在虚线框内画出描述观后镜镜面的示意图.图6 图5甲 乙 图3 丙 A B17. 如图9所示,两小儿之辩:关于机械省力、省功以及机械效率的辩论,你支持哪一方的说法?不支持另外一方的原因是什么?18. 电动自行车是倍受人们青睐的一种交通工具.如图10所示,它可以电动骑行,亦可以脚踏骑行.电动骑行时,蓄电池对车上电动机供电,电动机为车提供动力.下表是某型号电动自行车主要技术参数.(1)电动自行车以额定功率行驶时的工作电流是多大?(2)表中“12A ·h ”表示蓄电池充满电时储存的电荷量,相当于“It ”的值.则蓄电池充足一次电可储存的能量是多少J ?(3)从环保的角度,与摩托车相比,电动自行车有什么优缺点?(各举一条)整 车 整车质量 40kg 最高车速 ≤30km/h 最大噪声 ≤62dB 轮胎承受最大压强 2×105Pa 蓄电池 电压 48V 容量 12A ·h 电动机 额定电压 48V 额定功率 240W 图10 图7 t/mint/℃ 图8 0 图9 我的办法省力又省功,而且机械效率高.我的办法不省力也不省功,但机械效率高. 甲 乙图11图12 4.00m/s 135.00kW 6.88m/s 398.00kW 6.33m/s 375.00kW 2.83m/s 8.00kW CLA-01 系统正常 CLA-02系统正常 CLA-08 系统正常 CLA-07 系统正常19. 如图11所示,“远征号”潜水艇从长江某基地驶向东海执行任务.该潜水艇设计体积约为V m 3,自身质量为m t.当它在东海某位置海面下h m 深度处潜伏时.求:(已知海水的密度为ρ㎏/m 3,g =10 N/kg ;不考虑潜水艇体积变化) (1)它所受到的浮力F 浮;(2)潜水艇壳体受到海水的压强p .20. 长岭风电场系江西省已建成规模最大的风电场.场址位于九江市庐山区海会镇,年上网电量约为6915万kW ·h.该风电厂技术先进,在机房监视屏上可以看到各风电机组工作情况,如图12所示,其中CLA-08机组,显示风速为4m/s ,发电功率为135kW ;若该地区空气密度为1.3kg/m 3,一台风车的轮叶转动时按有效扫风面积为100m 2的圆面计算.则: (1)1min 内有多少kg 的空气冲击这台风车轮叶转动形成的有效圆面?(2)这台风车工作1h 输出的电能是多少kW ·h ?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kg 的煤?(煤的热值为3×107J/kg)(3)从机房监视屏上,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四、实验或探究题(共32分,第22小题5分,第23小题8分,第24、25小题各6分,第26小题7分)21. 亲爱的同学:您会使用下面的基本实验仪器吗?(1)为了测量物体的质量,小菲同学从实验室取来一架天平和一盒标准砝码,如图13所示,实验前她突发奇想:天平准确吗?请你帮助她设计验证天平是否准确的实验方案: 步骤一:将天平放在 ;步骤二: ;步骤三: ,观察天平是否继续保持平衡,确认天平是否准确.图16图14图13 (2)小菲同学在使用电流表测量某电路中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时,测得电流为0.3A ,请你在如图14所示电流表的示意图中,用笔画线标出此时电流表的量程和指针所指的位置. 22.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15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1)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2)分析表中数据,小车全程是做匀速运动吗?为什么?23. 刻度尺是我们常用的学习工具,它不仅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辅助作图,还能用来完成一.实验的方法 实验的现象 能说明的物理知识 示例 将刻度尺抛出刻度尺落回地面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电学声学24. 洋洋同学家的卫生间下水道堵塞了,他爸爸利用吸盘很快就将下水道疏通了,如图16所示.为此他突然联想到所学过的大气压知识,于是,洋洋和瑞瑞同学合作利用吸盘设计了一个估测当地大气压强的实验方案: 【方案设计】(1)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D ;(2)将吸盘四周蘸上水,挤出里面的空气压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3)用力竖直往上拉吸盘柄,直到吸盘脱离地面.根据经验估测拉脱吸盘小车由甲至乙小车由乙至丙小车由甲至丙路程S /cm 26 时间t /s 4 平均速度v/(cm/s)15图15所需拉力大小F ;(4)计算出当地大气压强. 【评估交流】洋洋同学说:我们的实验原理是 ,操作过程规范,较方便地估测出了大气压强. 瑞瑞同学说:在操作中,我发现存在 、 等问题,尽管我们的操作规范,但估测的结果误差较大.洋洋认真思考后,同意了瑞瑞的意见, 然后,他们继续一起探讨如何改进方案,尽量减少测量误差.根据洋洋和瑞瑞同学的实验记录及自我评估情况,请你回答:洋洋和瑞瑞测出的大气压强p = (用字母表示);实验时洋洋同学将吸盘四周蘸上水,这样做的目的是 ;要准确测量,应该利用课本中介绍的 进行测量. 25. 关于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方案一】运用电压表(无电流表),一个阻值为R 0的固定电阻,测量定值电阻阻值. 器 材:一只电压表、一个阻值为R 0的固定电阻、电源、开关和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步骤一:请你在图17虚线框中画出实验时所需的电路图,并连接电路;步骤二:将电压表 在R χ两端,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 χ;步骤三:将电压表 在R 0两端,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 0;步骤四:根据你设计的电路的特点和实验所测得的物理量, 写出R χ的表达式 (用符号表示).【方案二】运用一只电压表(无电流表),一个已知最大阻值的滑动变阻器,测量定值电阻阻值. 器 材:一只电压表、一个已知最大阻值的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和导线若干.实验要求:请你在图18虚线框中画出实验时所需的电路图.评估交流: (1)从实验操作角度看,以上两个方案中,方案 更好.(2)好在 .(只要求写出一条)江西省2011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图17图18物理试题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说明:考试中书写单位时,均要求用字母标注,整卷三次以上未用字母标注的,最多可扣1分. 一、填空题(共16分,每空1分)1.G =mg W =FS 2.②③ ①④ 3.温度 内能 4.大于 小于 5.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6.磁场 电流方向 7.1∶5 V 2 8.裂变 核泄漏 评分意见:有其它合理答案均参照给分.二、选择题(共20分,把你认为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第9~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第13、14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2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9.A 10.C 11.D 12. A 13.BCD 14. ABD三、作图、简答题或计算题(共32分,第15~18小题各3分,第19、20小题各6分,第21小题8分)15.如图1所示.评分意见:正确标明火线、零线给1分;按“左零右火”连接三孔插座给1分;连接地线给1分,共3分.有其它合理答案均参照给分.16.晶体凝固图像如图2所示,观后镜镜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评分意见:晶体凝固图像只要能说明放热且温度不变即可给2分;正确画出观后镜镜面示意图给1分,共3分.有其它合理答案均参照给分.17.答:支持乙的说法. 不支持甲的原因,要点:(1)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2)使用机械要多做额外功,机械效率会更低.评分意见:支持乙的说法给1分,不支持甲的原因每答对一个要点给1分,共3分.有其它合理答案均参照给分.18.答:要点(1)摄影师应将镜头离同学远一点;(2)同时,摄影师还应将暗箱的长度缩短一些. 评分意见:答到要点(1)给2分,答到要点(2)再给1分,共3分.有其它合理答案均参照给分.19.解:(1)额定功率下的电流:I=P/U =240W/48V=5A ……………………………(2分)(2)蓄电池储存的电能:W=UIt =48V ×12A ×3600s=2.0736×106J …(2分)(3)优点:无尾气(噪音小)………………………………………………………(1分) 缺点 :废弃后的电池污染环境………………(1分)评分意见:其中优缺点按要求列举合理即给分,有其它合理答案均参照给分. 20.解:(1)F 浮=ρ液gV 排=10ρV (N )………………………………………………(3分)(2)p=ρ海水gh =10ρh (Pa )…………………………………………………………(3分) 评分意见:(1) 、(2)中写出F 浮、p 的计算公式均给1分,全答对给满分,结果中没有单位“N ”t/min 图2 图3 火线 零线 图1 0或“Pa ”分别扣1分.有其它合理答案均参照给分.21.解(1)L =v t =4m/s ×60s=240m ………………………………………………………………(1分)V =SL =100m 2×240m=2.4×104m 3……………………………………………………(1分) m =ρV =1.3kg/m 3×2.4×104 m 3=3.12×104kg ………………………………(1分)(2)W =Pt =135kW ×1h=135kW ·h ………………………………………………………(2分) m =Q/q =W/q =(4.86×108J)/(3×107J/㎏)=16.2kg …………………………………(2分) (3)风机的发电功率与风速有关(风速越大,发电功率越大)……………………(1分) 评分意见:有其它合理答案均参照给分.四、实验或探究题(共32分,第22小题5分,第23小题8分,第24、25小题各6分,第26小题7分)22.(1)步骤一:水平桌面上;步骤二:将游码移至0刻度,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步骤三:取出两只相同的砝码,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托盘中.(2)如图4所示. 评分意见:(1)每空1分;(2)连线正确给1分,指针位置正确给1分,共5分.有其它合理答案均参照给分.23.(1)(2)不是.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小车前段路程运动慢,后段路程运动快. 评分意见:(1)表格中每空1分;(2)判断正确1分,理由1分,计2分,共8分.有其它合理答案均参照给分.电学 把刻度尺连入闭合电路中 有(或无)电流通过 刻度尺是导体(或绝缘体) 声学将刻度尺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使其振动刻度尺发出声音物体振动发声评分意见:每空1分,共6分.有其它合理答案均参照给分.25. p =F /S 吸盘中的气体挤不干净(不是真空) 拉脱所需力的大小估测偏差大 4F /πD 2防止外面的气体进入吸盘 气压计(托里拆利实验)评分意见:每空1分,共6分.有其它合理答案均参照给分.26.步骤一:如图5所示 并联 并联 R χ= U χR 0 /U 0 实验要求:如图6所示. 评估交流:(1)二 (2)方案二中在测量电压时无需换接电压表,测量电压更方便1.小车由甲至乙小车由乙至丙小车由甲至丙路程S /cm 64 90 时间t /s 2 6 平均速度v/(cm/s )1316图4 图5 图6 V R 0 R xV R x S S R。

大学物理考试试题及答案3套

大学物理考试试题及答案3套

大学物理考试试题及答案3套2011 年12 月考试大学物理第一次作业一、判断题(本大题共30 分,共10 小题,每小题3 分) 1.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具有的功也越大( ) 2. 物体处于一定的高度,就具有一定的重力势能( ) 3. 若刚体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则刚体对定轴的角动量守恒( ) 4. 一物体的加速度恒定,而其速度方向不断改变( ) 5. 不可逆过程一定找不到另一过程使系统和外界同时复原( ) 6. 气体的温度表示每个分子的冷热程度( ) 7. 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的零势点均可任意选择( ) 8. 气体的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量度( ) 9. a 变化但质点作直线运动是可能的( ) 10. 在封闭容器中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若气体各部分压强相等,分子数密度也相同,则该气体处于平衡态(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0 分,共8 小题,每小题5 分) 1. 质量为M 的车以速度v 沿光滑水平地面直线前进,车上的人将一质量为m 的物体相对于车以速度u 竖直上抛,则此时车的速度为______ 2. 温度27 ℃时,1mol 氢气具有的平动动能为______ ,转动动能为______ 3. 一质点沿x 轴运动,速度与位置的关系为v=kx,其中k 为一正常量,则质点在任意x 处的加速度为______ 4. 一圆运动质点的轨迹半径R=1.24,质点的角加速度α =2t,若t=0 时质点角速度为=0.32,t=1 时质点的角速度为______ 、切向加速度为______ 何法向加速度为______ 5. 一质点运动的速度与路程关系为v=4+3s ,则切向加速度与路程的关系为______ 6. 一星球可看作绕轴转动的匀质球体,若在一个演化过程中它的半径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它的自转周期为原来的______ 倍,它赤道上一点的速率是原来的______ 倍7. 有氦气、氢气和水蒸气混合处于平衡态,若氦分子的平均动能为0.03eV,则氢分子的平均动能为______ eV,水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______ eV,平均转动动能为______ eV 8. 一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角速度,其中k 为一正常量。

2011江苏省高考物理考试说明

2011江苏省高考物理考试说明

不要求定量求解加速度大小不同的连接体问题;在非惯性系内运动的问题不作要求
12.加速度和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探究)

物理2
内容
要求
说明
13.功和功率
I
14.重力势能

15.弹性势能
I
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不作要求
16.动能动能定理

17.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18.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探究)
I
79.波长、波速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I
仅限于单一方向传播情形
80.波的反射和折射
I
81.多普勒效应
I
82.电磁波谱电磁波及其应用
I
83.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
I
84.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探究)
I
85.光的全反射光导纤维
I
86.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I
87.激光的特性和应用
I
激光产生的原理不作要求
88.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狭义相对论时空观与经典时空观的区别
2011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选修科目)物理科说明
表2考试内容范围及要求
物理1
内容
要求
说明
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I
非惯性系不作要求
2.路程和位移时间和时刻

3.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和速率

4.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I
5.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探究)

6.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

19.能源和能量耗散
I
20.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只限于单个物体
21.抛体运动

山西省2011年中考科目说明

山西省2011年中考科目说明

山西省2011年中考科目说明今年中考仍为 "两考合一考"形式,全省统考。

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测试)、理科综合(含物理、化学)、文科综合(含思想品德、历史)。

考试分值为: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120分(含听力测试)、理科综合150分(物理80分、化学70分)、文科综合(思想品德 75分、历史75分),七科满分共660分。

考试时间除数学和英语为120分钟外,其余均为150分钟。

除思想品德为开卷考试外,其余各科均为闭卷考试。

各科命题将以教育部定的课程标准为依据,整卷难度约为0.70,由易到难分为容易题(约占15%)、较易题(约占35%)、中等题(约占30%)、较难题(约占15%)、难题(约占5%)五个档次。

除语文外,其他六门科目均采用分两卷测试的办法,其中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卷Ⅰ使用机读卡答题。

语文考试内容分基础部分、阅读部分、写作部分。

●基础部分(约占20分):要求正确、端正书写汉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

正确辨析运用词语、标点、句子等。

识记作家作品,默写文言诗文。

●阅读部分(约占50分):包括古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

--- 古诗文默写、阅读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50篇作品为主。

具体要求:1.能够顺畅地朗读,读音正确,节奏合理。

2.了解古诗文名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

3.能理解古诗文中常用词语的含义。

4.了解句意,能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5.理解古诗文的基本内容,背诵和默写规定的古诗文。

6.对古诗文中的关键词句、写作特色等能够做必要的理解和赏析。

--- 现代文阅读材料以与课内现代文阅读材料水平相当的课外文字材料为主。

●写作部分(约占50分)。

数学考试内容包括: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活动过程、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从分值比例来看,数与代数约占43%;空间与图形约占42%;统计与概率约占15%;实践与综合应用的考查结合在上述三个领域的内容之中。

2011年第28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介绍

2011年第28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介绍

(8)
1 sin α 1 tan α sin α 3 N3 = tan θ − tan α − + mg 2 cos θ 2 sin θ 2 3 tan θ sin α 1 tan α sin α f1 = − + mg cos θ 2 sin θ 2
(9)
y
D
N4
α
B N3 E F N2 mg f2 mg C f1 N1 A x
N 4 + N 3 − f1 = 0 (1) N1 − 2mg = 0
以及对 A 点的力矩 (2)
θ
O
1 1 mgl sin θ + mg l sin θ − l sin α − N 3l cos θ − N 4 ( l cos θ + l cos α − CF ) = 0 2 2
取杆 CD 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有
( 4)
N 4 + N 2 cos θ − f 2 sin θ = 0 N 2 sin θ + f 2 cos θ − mg = 0
以及对 C 点的力矩
(5) (6)
1 N 4l cos α − mgl sin α = 0 2
解以上各式可得
(7)
N4 =
1 mg tan α 2

3 1 (3) mgl sin θ − mgl sin α − N 3l cos θ − N 4 ( l cos θ + l cos α − CF ) = 0 2 2 式中 CF 待求. F 是过 C 的竖直线与过 B 的水平线的交点, E 为 BF 与 CD 的交点.由几何
关系有
CF = l sin α cot 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初中学业水平测试物理学科说明一、中考物理命题的指导思想以教育部《物理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历年黑龙江省《初中毕业班学业考试物理学科考试说明》为命题依据,以人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为命题基础,以继续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减轻学业负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全面均衡发展为目的,坚持中考物理命题的原则和要求,充分发挥中考的积极导向作用。

1.注重对基础的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不会盲目拔高试题的难度学业水平测试也是升学考试,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察能体现学生的基本素质,也是三维目标之一,其中60%左右的试题是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考查,但是在新课改形势下,考查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把以往那种死记硬背的考查方式改变为融知识于现实生活的具体应用之中,因此我们在学物理的过程中不要死记硬背知识,不要钻繁、难、偏、怪的题目。

2. 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训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新课标理念逐步走向深入,它不仅在物理教学中体现,在毕业和升学考试中也各有突出体现。

研究近几年考试题,总结近年的考试新题型的一些变化趋势,对新课改教学有积极意义和重要启示。

坚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命题思想,将会有效的引导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生活应用,注意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物理来源于生活,通过研究它、学习它,最终的目的是为社会服务的,在考试中也体现了物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中考应关注环保、能源、可持续发展、高科技,还有今年日本地震引发海啸,核电站泄漏国内外时事等社会热点。

此类题重视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突出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此类问题不仅较好的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极大地促使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命运,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另外,中考应逐步关注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丰富命题。

3、进一步加大考察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综合能力合作探究是课程改革倡导的主要学习方法,提倡探究学习的用意在使学生从根本上摆脱接受性学习的局面。

近年中考实验题中设计性实验题增多,但是难度不大;对实验过程的考察占一定比例;各种仪器的使用应当占有一定份额及实验细节。

当然考察探究时,还要考察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学业水平测试范围及内容测试范围为《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标准》中“内容标准”所要求的内容及人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下两册,《物理》九年级的内容。

测试内容(一)声和光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说明:对于声音的现象的考察应包括对某些现象的探究。

2.了解乐音的特性。

3.知道声音有能量;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说明:社会对于声的利用及控制的方法要求学生能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

4.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并能解释生活中有关的现象。

说明:关于“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这里既有过程性的“探究”要求,又有终结性的“了解”要求,二者不可偏颇。

关于光的反射由“理解”降为“了解”,由“定律”降为“规律”,允许学生学习不完整的反射定律。

学习的重点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说明:平面镜成像规律降低到只学习物像关系。

允许学生做不完整的规律探究和学习。

6.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7.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说明:对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要求略有降低,更侧重于定性的物像关系的了解。

凸透镜的应用的考核要求知道照像机、幻灯机、放大镜、望远镜、显薇镜的原理,知道近视与远视的矫正方法。

8.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说明:物体颜色只需知道是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二)物态变化1.能描述固、液、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会测量温度。

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发表自己的见解。

说明:对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能知道大致的范围。

3.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

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说明:知道水的熔点或沸点的值,并知道水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4.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一些水的循环现象。

有节约水的意识。

(三)电与磁电流和电路1.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能说出生产、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的实例。

说明:让学生连接和读、画的电路应是简单的有实用价值的电路。

将串、并联电路特点的学习置于生产、生活的应用情境中。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3.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4.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金属导体电阻的因素。

5.知道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作用,会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

6.初步了解半导体、超导体的一些特点。

了解半导体和超导体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说明: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

主要是反映在节能和提高效率等方面。

欧姆定律及电功率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会测小灯泡的电阻。

4.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5.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说明:对电路知识的考察不涉及复杂电路的改画,不要求混联电路的计算。

能估算常见用电器的功率和工作电流。

6.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7.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

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说明:让学生利用已学的安全知识提出防止用电事故发生,消除不安全隐患的建议。

逐步让学生形成关爱生命、关爱社会,安全用电的意识。

电与磁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

探究导体在磁场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能用实验证实电磁相互作用。

信息的传递1.知道光是电磁波。

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说明:不要求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的计算。

2.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要能进行简单的定性说明。

通过“了解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四)力学物质世界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2、初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说明:纳米材料主要有高强度、高硬度、抗拉、耐磨的特点,还有体积小的特点。

其应用前景很广阔。

3.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能对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质量进行估测。

说明: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没有限定使用哪种工具,有较灵活的选择余地。

天平的考察不再要求背诵某种具体器材的操作方法,增加了许多“怎么办?”、“为什么?”。

4.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说明:密度的概念更强调“实验”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能利用密度知识进行质量、体积、密度的计算。

5.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

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说明:本主题的要求呈开放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了解诸如物质的弹性、硬度、延展性、高、低温耐受性等方面的研究对军事、航天、汽车、电力等科技发展的贡献和作用。

运动和力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说明:不考查有三个以上的参照物的相对运动问题。

2.知道长度单位及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3.能通过日常经验或参照有关物品粗略估测长度。

4.知道描述物体运动必须要有参照物,能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5.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和粗测。

说明:不要求思维难度大的相对运动及其他综合计算。

不考复杂的追击及相遇问6.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示意图描述力。

7.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会测量力的大小。

8.知道二力平衡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9.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惯性;能分析和解释生产和生活中有关惯性的问题。

10.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研究的过程和所运用的科学方法。

说明:理想实验仅要求学生知道它是建立在事实经验的基础上的思维方法,不要求解决其它物理情景的理想实验。

力和机械1.能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2.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说明:没有指明哪种简单机械,要求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学会使用杠杆和滑轮,了解它们的特点,而不必进行这方面的复杂计算。

压强和浮力1.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

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2.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

说明:不要求计算不规则容器的繁杂计算和压强问题,但可以有定性的分析。

压强只要求应用公式本身及变形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不要求与其他公式综合解决计算问题。

3.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说明:测量大气压强,在实验设备和方法上都有一定的难度。

课程标准只提出了“了解”的要求。

4.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知道物体浮沉的条件。

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说明:阿基米德原理不做综合题。

抓住两点,一是阿基米德原理本身,即浮力与所排液体所受重力的等量关系;二是浮沉条件,即物体的浮沉决定于浮力与物重的关系,它是二力平衡条件的延伸。

只限于这两个条件的直接运用。

过多的综合计算会冲淡学生对这两个重要物理规律的认识。

5.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说明:要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实际应用问题。

(五)能量功和机械能1.知道机械功和功率的概念。

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和功率的含2.理解机械效率。

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及发展过程,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说明:效率这个内容很得要,不容忽视。

要求计算生活中的简单机械的效率以及其它情景的效率问题。

3.能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决定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说明:不要求计算不同物体的动能或势能的大小,但要求定性的比较。

能用实例说明物体具有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

6.知道做功过程中是能量相互转化和转移。

热和能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

说明:主要是让学生体验以宏观认识微观,由微观解释宏观的物理学研究方法。

2.了解内能的概念。

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