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的实践与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任琳
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08期
摘要:外语教学始终同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更加突出体现在重视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以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国家的发展对于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远远超过任何一个时期。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与教学改革趋势,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大学英语视听说;丰富教学资源;立体教学环境;合作式教学
大学生英语开口困难、口语用词简单、发音不够标准、语法错误迭出、内容缺乏深度……诸多现实问题无一不在提醒我们大学英语视听说亟需实现有效教学。

视听说教学的问题大致可归因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教学活动开展不够,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环境无法满足学生听说练习的需要,学生学习仍以考试为导向。

另一方面,教材内容趣味性差,时效性差,缺少语言情境,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即将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根据国家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更加强调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大學英语视听说课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的培养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作为教师,我们应落实教学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有效提升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一、教学理念
我们应在立足大学英语教学实际的基础上,引入先进外语教学思想,融合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课堂上采用丰富多样的练习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我们练习听力,一方面的确是因为绝大多数学生要为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做准备。

但我们不要顾此失彼,以偏概全,另一方面,老师和学生们要预见英语的应用性,要为我们的生活所用,所以现在大多数高校的英语听力课改称为英语视听说课,通过看、听、说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

一方面,力求将优良品格的塑造和人文素养的提高融入教材编写之中。

教材的每个单元都以名人名言导入。

名言内容与单元话题紧密相关,同时要经典、励志、富有哲理性。

引导学生在讨论个人、社会、文学、文化话题时思考并学习重要的生存和发展技能,希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健康的个性品质并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另一方面,重视科学素养的培养。

除了基本的听说技能外,还强调学术英语听说能力训练。

教材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日常和学术英语听说能力,即通过教材学习促进学生获得高等教育环境下进行专
业学习所需要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语言策略,帮助他们理解并且能够应对学术任务及其相应过程中的各种要求。

此外,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通过探究式、合作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创新实践,通过对新知识、文化点和学习策略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方法,使教学活动真正实现由“教”向“学”的转变。

本着对教学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精心选材,力求在帮助学生切实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同时,还能引导他们辨别多元视角、对比不同文化、深入思考问题,有助于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摒弃过去固有的只侧重于练习听力的应试思想。

不要把练习听力单纯的认为是通过考试的途径。

学习要与时俱进,跟随时代的变迁和社会要求的转化。

不仅仅用耳朵去学习英语,还应用眼睛多看、用嘴多说。

不同的语言是不同的文明、文化以及思想的产物,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全方位的学习去感受它的魅力。

二、教学内容
1.教学的目标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要体现个性化教学的要求。

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同时达到增加知识、拓展视野、提高能力、提升文化素养的目的。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起点水平进行个性化选择,使学生通过不同级别的学习达到通用英语阶段的基本要求或提高要求。

2.教材的选定
根据时代发展和新一代大学生的特点,选材应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思辨性和人文性,主题多样,涵盖社会、历史、经济、哲学、科技、文化等不同领域。

教材注重思想性和趣味性的结合,文章安排注意观点的相互碰撞和补充,激发学生的思辨力与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以多元视角看待个人、社会和世界。

视听说教材应包含丰富的BBC原版音视频,语言鲜货、语音纯正、语境真实,展现各国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文化感知力和理解力。

教材设计应遵循语言学习的内在规律,目的明确、安排有序,既包括单项技能训练,也包括综合语言运用,输入与输出结合,线下与线上结合。

语言活动注重思维训练,培养跨文化意识,通过批判性问题启迪学生思考,通过对比翻译引导学生理解和表达中西文化差异,通过场景真实的交际任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力求实现寓人文素养与品格教育于外语学习之中。

教程应在单元开篇引入与主题相关的名人名言,在主题选择中有意识地选取了名人演讲、访谈、大学生心理问题探讨、濒危动物保护与老龄化问题、科技与商业以及网络问题等内容融入教学中,开展励志、解惑、公益、劝诫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健全品格。

《论语·卫灵公》中孔子对子贡说了一句名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要想把工作完成,做得完善,应该先把工具准备好,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同样的道理,想要把视听说课讲得好学得好进行得顺利,无论对老师还是对学生来说,最首要的任务是选择一套教学理念独到、教学模式创新、经典特色的立体化大学英语教材,新型的教材应包含音频和视频脚本、练习参考答案、文化信息和语言讲解等。

此外,还应为教师提供全面的教学支持,包括: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建议、个性化的教学活动等,在辅助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助力教师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

3.教学的设计
教学的设计应该循序渐进,打好基础,学用结合。

充分考虑基础教育阶段与高等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衔接,各级别定位清晰,难度逐步提升。

对核心词汇及搭配的重点练习,以及对语言技能的综合训练,帮助学生进一步打好语言基本功。

同时,注重语言知识与语言应用的关系,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掌握规律、举一反三、活用语言,提高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每个单元应该设计为五个部分:Language notes,Culture notes,Listening skills/Speaking skills/Public speaking skills,Teaching tips and Answer/Reference nguage notes这部分讲解音频和视频材料中的重要语言现象和难点,补充重点词汇、词组和表达,并提供丰富的语言范例供教师使用。

同时,本部分还讲授视听材料中的重要语用知识,为学生扫清视听过程中的语言障碍,使学生了解在真實交际场景中语言的正确用法;Culture notes是讲解视听材料中可能对学生造成障碍的文化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视听材料,增强跨文化意识;Listening skills/Speaking skills/Public speaking skills提供更加丰富的听说策略讲解,包括多样的功能性语言表达和多种交际场景下可采用的听说技能,并且设计相关的口语和听力活动,方便教师进行课堂训练;tips包含形式多样、交际性强的练习活动,为帮助教师明确活动目标和教学重点,更有效地开展课堂活动,本部分提供灵活多样的教学建议、教学步骤等,使教师能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有效组织课堂活动。

其中,针对较为复杂的口语活动,听了细化的活动步骤;针对一些可能对学生有挑战的口语活动,提供了可行性教学建议,适当降低活动难度,提升活动效果;Answers/Reference answers提供练习的答案,针对主观性口语活动,通常提供多个视角的参考回答,帮助教师和学生拓展思路。

三、教学方法
在教学手段上体现教学的立体化、个性化与便捷性。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给教育模式带来的变革,根据学生学习特点、教师的教学习惯和学校教学环境的变化,创建升级版外语数字化教学平台,为教、学、评、测、研提供全方位支持,实现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的有效结合,同时开拓交互式、开放式、移动式的功能和资源,满足学生在多模态环境下的个性化学习,进一步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

我们应该倡导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创建全新的外语数字化教学平台,提高丰富的教学资源、立体的教学环境和便捷的教学管理功能。

除主干课程外,在网
络课程体系中新增配套类课程(如“长篇阅读”和“综合训练”等)和拓展类课程(如文化课程、口语课程、写作课程、ESP课程等),院校可自主选择线下、线上或混合教学的模式。

同时,新的教学平台还推出移动教学和学习工具,优化教学体验,提升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向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的方向发展。

视听说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补充教学建议和教学技巧,帮助工作在第一线的大学英语老师根据教学需求,有效地使用教学资料,合理设计教学步骤,引导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可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依据基于本校特色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自主选择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从而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