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改下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

合集下载

论新课改视野下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

论新课改视野下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
让 教 师们 背 上 沉 藿 的心 理包 袱 。 韩 愈 在 《 说 》 中 写 到 : “ 者 ,所 以传 道 受 业 解 惑 师 师 也 。 ”这 一 句话 准 确地 阐释 了传 统 教 育 中教 师所 扮 演 的社 会
迁 移 与 重 组 。 在 新 型 的语 文 课 堂 巾 ,学 生 应 该 是 课 堂 的 主
语 文教 师 首先是 人 类优 秀 文化 拥 有 者 。教 师通 过 对 人类 文 化成 果 的 学习 ,有选 择 地 、批 判地 继 承 了人类 优 秀 的文 化 成 果 ,并 且 能在 具 体 的生 活 实践 中不 断地 将 之 内化 为 自身 的
2 语文教师角色 的转变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
呼 唤 语文 教 师 角 色 的转 变 。 1语 文 教 师角 色 的转 变 有 利 于构 建 新型 的语 文课 堂 . 传 统教 育体 系 下 的语 文课 堂 教 学 中 ,填 鸭式 的 教学 方 式
易 。既然 是 “ ” ,就应 该 是 完美 的 。其 实 , 教师 这 个 社会 抑 制 了学 生 的学 爿兴趣 、学 习 动机 与 学 习期 望 。 新 的语 文课 神 角 色 , 是 由千 千万 万 的个 人 去扮 演 的 ,这 些 人有 着 1身这 样 程 改革 强 调 ,语 文 教 学 的主 要任 务 不 再 是单 纯 的知 识 传 递 , 3 或 那 样 的缺 点 。这 种将 教师 “ 化 ”的角 色 定位 过 高 ,它 会 而 是让 学 生 获取 学 > 方法 ,感 受学 >过程 ,促 进知 识 的 有效 神 J J
角 。语 文 教师 应 该一 改传 统 的 “苦高 临 下 ” “ J 『 先知 先 觉 ” 的 “ 威 者 ” “ 输 者 ” 的角色 ,转 而 以课 堂 活 动组 织 者和 引 权 灌

论初中语文教师在新课改下角色的转变

论初中语文教师在新课改下角色的转变
对州
神 州 教 育
蔺祥 涛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阜才中学 0 5 6 5 0 0
论初中语文教师在新课改下角色的转变
摘要 : 随着新课程理念 的不断深入 , 要 求我们教师 的角色 也在 不断发 生变化 ,由单纯的授业解 惑转 变为怎样 引导初 中 生 自主学习, 由原来的课 堂的主体转 变为现在 的引导 , 由传统 的老师如 父转 变为现代的老师如友 。 随着老师角色的 变化 , 初 中生的角 色也在相应地做着调整 ,他们 由传 统的知识接 受者 变为课堂的互动者、 参与者 , 由被动接 受者变为主动探 究者。 关键 词 : 初 中语 文 教 师 角 色 转 变调 整 主 动 探 究
二、 教师 由原来主体地位变为现在的主导地位
由于初 中生在语文这一科 目上学习方法的变化 ,要求老
师尽快从传统 的角色中转变过来 。 新课程理念要求 , 老师应帮 助初 中生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 ,并寻找到达计划的最有效的 方法 , 从七年级一入学就培养他们好的学习习惯 , 掌握好 的学 习方法 , 并且为他们学 习创造有利的环境 , 激发他们 的学 习兴 趣, 为孩子们学习提供一切有利的条件。 在初 中语文课 堂上老 师要与孩子们共 同探讨 问题 , 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 。 当孩子们 初中语文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 ,要求 我们 教师的角色 为某一 问题争得 面红耳赤时 , 老师要认真地听 , 仔细地 观察 , 必要时要给予及时 的帮助与指导 。 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由单纯 的授业解惑转变为怎样引导初中 切身体会他们的所作所为 , 生 自主学 习, 由原来的课堂的主体转变为现在 的主导 , 由传统 在语文课堂上 , 老师利用多种 多样 的教学手段 , 活跃孩子们的 的老师如父转变为现代 的老师如友。 随着老师角色的变化 , 初 思维 , 激发孩子们 的学习热情 , 在小组合作 中共 同学习 , 共同 中生 的角色也在相应地做着调整 ,他们 由传统 的知识接受者 进 步, 并且 培养他们 的团体意识 和集体 主义精神 。 在这一过程 变 为课堂 的互动者 、 参与者 , 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究者 中教 师一定不要忽视那些所谓 的“ 学 困生 ” , 及时帮助他 们确 初 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根本 目的是为 了促进初 中生身心等 定 目标 , 并且要 不断鼓励他们 , 从而激发他们 的学 习欲望和兴 健康 发展 , 它不但要兼顾初 中语文的特征 , 还要符合学 习者的 趣 , 使他们积极 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心理 特点 , 重点让初中生从 自身 的实际情 况出发 , 依据 自身 的 三、 教师由原来 的知识不变者变为不断学 习者 随着当今社会 的不断发展 ,教师 的深 造与学习如逆水行 生活经验 , 将要解决的问题 系统为一定的知识框架 , 并加 以阐 不进则退 。教师不应该 只满足于现状 , 要不 断加 强 自己的 释和运用 , 从而使他们在 获取知识时 , 进 而使身 、 心都能得到 舟 , 锻炼 。 新课程理念的进一步实施 , 迫切要求教师要尽快地转变 自己的角色 , 成为新理念 、 新思想的领 路人。成为新课 堂的创 新者与操作者。 教师作为课 堂教学 的主导 , 要努力使 自己尽快 从教育理念 、 教学手段等各个方面做 出实质性 的调整。

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改下的教学进一步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教师不仅要适应教育形势的变化,还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在教学中既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做好教育教学的研究工作,还要具备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

那么作为教师应该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呢?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作为促进者是指教师要改变知识传授者这一传统角色,成为促进学生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个性和谐、健康发展的角色。

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

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首先,现代科学知识数量多且发展快,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教育中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经不可能,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传统地位被动摇了。

其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

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了,不再是只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并根据需要去处理信息的方法,即要授之以“渔”。

这说明,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第二,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

一方面要求教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改变过去“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成为学生心理健康、品德健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中小学教师中,传统的教学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

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

这种做法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一方面,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并不一定为教学实际所需要,也并不一定能转化为实践上的创新;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作指导,没有以研究为依托进行提高和深化,就容易重复旧经验、照搬老方法而不能自拔。

2024年《新课程中教师行为和角色的转变》学习心得(2篇)

2024年《新课程中教师行为和角色的转变》学习心得(2篇)

2024年《新课程中教师行为和角色的转变》学习心得教育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素质的提高。

挖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发挥人的力量,最终提高人类的素质。

而这些都得益于我们教师对学生的培养,下面谈一谈我读后的一点点体会。

一、新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新课程下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再偏重书本知识,注重学生终身学习的现象,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改变了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等观点,由此可见,新课程强调不应该是让学生去适应教育,而是教育去适应学生,适应社会。

体现以人为本,体现了教育的人性化的理念。

我们的社会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需要对社会担负起使命感,能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人才,因此书中还提到不需要学生人人升学,但要人人成材,这是我们教师所肩负的对于社会发展的一个神圣使命。

我们的教育不一定要把孩子个个都送到清华,北大,但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也就是要使孩子成材。

使社会多一些奇才少一些庸才,歪才,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繁荣。

二、新课程更____的是教师的成长。

新课改推行最关键的部位—就是教师本身。

假如新课程是一匹千里马的话,那也得要有懂得识它的伯乐才行。

而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数万个,数十万个伯乐才行。

这就要求我们转变思想,吸收新教程中先进的思想,也就是做到文中所说的脱胎换骨,焕发出新的生命做一个懂得赏识千里马的伯乐。

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成长,将变得更加自主,自尊,自信,自豪。

教师的职业将真正成为人们所羡慕的职业。

他将为自己和他人带来幸福和愉悦。

作为教师,我们应力争做到以下几点:1、教育教学观念的变化:具体体现在。

学生观的变化、课程观的变化、教学观的变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体现出崇高的师德,发挥育人的功能;培养学生掌握和利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帮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

论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论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2.人的成长需要教师角色的转变
人是社会发展中最关键的因素,没有人的存在,万事皆休。所以人的成长与发展对社会而言至关重要。影响人发展的因素除了先天的遗传,后天的环境也至关重要,其中教育的影响最为明显。教育是有专职人员(教师)来实施教育活动的,他们掌握着专业文化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以及学生的心理变化。所以,个体的成长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培养。随着社会发展频率的加快,人们普遍感到各种压力的侵袭,从而产生焦虑、孤独、抑郁,尤其是学生面对学业的压力、社会的各种诱惑,肯定会迷失方向,难以应对。这就必然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中的引路人,为他们照亮前行的道路,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全面发展,真正体现新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以人为本,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全新的学生观、学习观、教学观、课程观等一系列的新观念。教师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所以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是势在必行的,它将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师角色的转变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否带动学生真正的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的实施。
一、教师角色转变的必要性及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实施,教师再也不能仅仅是个教书匠了。新课程改革目标中明确地指出要“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观中也指出“教师要善于引导,教学的本质在于引导”。这也是针对传统教育中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方式的弊端所提出来的。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定然会要求教师教学方式随之转变,所以,教师应该由一个“教书匠”转变为一个“引导者”。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然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置之不管,全盘放手,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课堂没有了课堂的样子。而是说教师应该居于主导地位,掌控大局,适当地“放权”,不再一个人唱独角戏,要学会引导学生。把过程留给学。这样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论新课改下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

论新课改下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

向的注重过程 、会学转变
传统教学中,教师教给学生的是 知识的结果 ,把大量结论性的内容要 求学生死记硬背的记忆下来 ,学生 只 能单一地从教师这一条信息途径获取 知识 ;而现代化的教学则要求教帅转
语文教师应做 好角 色转变的 ・
准备
卣 ‘ 先是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 ,要
认识到课程改革 的必要性 和重要性 :
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 , 彼此形成一个 真正的 “ 习共 同体” 学 。教 学过程 不
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 方案) 的过 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 、丰富课 程的过程 ,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 个 性化的创造过程。 我 们必 须 明 白,新 课程 的课 堂 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 :教科书及 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 、教师个人的 知识和师生互动产生 的新知识。新课 程将改变教科 书一统课堂的局面 , 教
么, 增加 了什么 ; 其次对新的教材体 系中的新 内容 、新 要求要努力吃透 。 对知识点 的分布及其要求的不同 ,教
学时要把握每一处出现时的力度 ,防
止圉不 了解整体安排 而把教材中分几
次达成 的知识作一次性处理。提前对 新 内容 进行 分析 ,应分析 为 什么引 入 ,引入了多少 ?怎样教学能体现新 教 材的意图 ,防止范 围、难 度失控 。 对应用性和实践性的要求应给予充分 的重视 , 切不 可因应试是否需要作弃

1 . 不断提高施教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在保证基础知识 的 教学 、基本技能 的训练 、 本能力的 基 培养的前提下 ,删减了一 用处不大 的内容。与此 同时 ,增加了一些为进 步学 习打 基础 、有着广泛 应用的 ,
与 总结 ,认识 和找到 自身 教学 的不
足 ,适时积 累经验 , 不断提高教学质 量 。反思 内容应包括:是否完成教学 目 ,每个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教学 标 内容,哪个环节还有问题 ,课堂上随

论初中语文教师在新课改下角色转变

论初中语文教师在新课改下角色转变

论初中语文教师在新课改下角色的转变摘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要求我们教师的角色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由单纯的授业解惑转变为怎样引导初中生自主学习,由原来的课堂的主体转变为现在的引导,由传统的老师如父转变为现代的老师如友。

随着老师角色的变化,初中生的角色也在相应地做着调整,他们由传统的知识接受者变为课堂的互动者、参与者,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究者。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师角色转变调整主动探究初中语文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要求我们教师的角色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由单纯的授业解惑转变为怎样引导初中生自主学习,由原来的课堂的主体转变为现在的主导,由传统的老师如父转变为现代的老师如友。

随着老师角色的变化,初中生的角色也在相应地做着调整,他们由传统的知识接受者变为课堂的互动者、参与者,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究者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初中生身心等健康发展,它不但要兼顾初中语文的特征,还要符合学习者的心理特点,重点让初中生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将要解决的问题系统为一定的知识框架,并加以阐释和运用,从而使他们在获取知识时,进而使身、心都能得到锻炼。

新课程理念的进一步实施,迫切要求教师要尽快地转变自己的角色,成为新理念、新思想的领路人。

成为新课堂的创新者与操作者。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要努力使自己尽快从教育理念、教学手段等各个方面做出实质性的调整。

一、教师由单纯的授业解惑转变为怎样引导初中生自主学习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师的责任是教初中生以渔,也就是引导初中生怎样学习。

这就需要教师由单纯的讲解知识变为引导初中生学习,老师是一引导者、组织者,由原来的课堂主体转变为现在的课堂引导。

新课程强调教师角色在新的条件下必须尽快转变过来。

它主要涵盖以下内容:一是要改变以往课堂上初中生被动地接纳知识的现象。

而现在的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它以培养初中生的综合能力为目的,为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初中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索获取知识能力的过程;二是要转变老师单纯讲授知识点的行为,以初中生参与课堂活动为主,教师也不再是传统教学的操纵者,而是初中生学习的引导人。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改革的实行,让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新课程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的变革,也对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个明智型的优秀教育工作者该如何给自己重新定位呢?本文拟就此问题与大家商榷:一、教育理念的转变理念是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根本和基石,教育思想观念是教育教学行为的先导。

教育的不适应,应当首先是教育观念的不适应;收效不大,首先是教育观念转变不够。

在新课改形式下,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观念转变:1.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现代全新教育理论倡导“以人为本”,把学生的成长发展放在首位,以学生自由、充分、全面、和谐的发展作为学校教育基本的价值取向。

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为出发点,采取有效的方式或手段,把沉睡于每个学生身上的潜能唤醒起来、激活起来。

2.树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以学生为主体,就是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认识到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发展者,而不是教育活动中消极的、被动的适应者。

我们要把独立思考和提出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3.树立师生平等、民主的观念。

今天的教育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具有鲜明的学生意识,要有正确的学生观,打破过去以知识为中心的授受关系、主从关系和不平等的权威、依赖关系。

要尊重学生,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实行教育民主、教学民主,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要通过交往设身处地地体验学生的思想感情,创设宽容理解的心理氛围,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教育教学方法的转变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教师在总体教育体系下,还将面临教学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诸多实际教学情境的影响和挑战。

因此,要成功地做好现代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扮演好如下的角色: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

新课改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改下教研活动的几个转变

新课改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改下教研活动的几个转变

新课改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改下教研活动的几个转变教研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但是在这一重要的环节中长期存在着一些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我们很有必要去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我们的教研活动存在着有待转变之处,下面略谈几点。

一、变重研究教材为重研究学生传统的教研活动更多的是研究教材,很少研究学生。

事实上这样的教研忽略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忽视了教与学这对矛盾的主要方面。

教研几乎是在研究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行为,很少研究和探讨学生肯学不肯学,会学不会学,怎样学更好,不学怎么办等等。

然而这后者却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

事实证明,无论教师把教材吃得怎么透,教学重点抓得怎么准,教学步骤安排得怎么周密与得当,没有学生的有效配合,教学活动都很难取得理想效果。

原因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没有动。

常听到有的教师在上课失利之后埋怨学生不配合,但是又很少见他们去反思和研究学生为什么不配合, __使学生有效地配合。

以前无论什么形式的教研活动几乎很少去研究这一方面的问题,因而教研活动研究来研究去,总是寻找不到教育和教学的真谛。

教研活动服务于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理应重在研究学生。

首先要研究在教学活动中如何使学生动起来,然后研究使学生如何地动,更要进一步研究如何使学生有效地动,长效地动,以至于自觉地动。

要研究学生喜欢什么,需要什么,不仅仅是教师要给学生什么,要学生做什么。

如果把类似的问题研究明白了,何愁学生在课堂上不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如果教师把教研活动的主要精力转变到研究学生上来,教师又何愁找不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呢?当然不是说研究学生就放弃研究教材,这其中只是有个轻重问题、主次问题,研究学生应当成为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

二、变“绕”为“放”教育是个百花园,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当然研究教学也应该是无定法的。

这里的定法是具体的操作方法,不是指大的教育教学的原则和规律。

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师角色的定位

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师角色的定位

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师角色的定位在传统的教育中,人们对教师的角色描绘通常有以下几种,园丁角色、春蚕角色、蜡烛角色、一桶水角色。

那么。

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

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一、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知识的促进者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信息的传播者、讲授者和良好知识体系的呈现者,而是学习的促进者。

当今社会开放,信息资源极为丰富,学习渠道多样。

是以往任何时候都不能比拟的。

所以在拥有知识方面,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化身”。

具有知识垄断的优势。

面对这种情况。

教师必须和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同时学习。

这样。

与传授知识相比。

学习方法的获得和寻求知识的态度更为重要。

教师再也不能搞“知识本位”。

而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指导学生学习;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用教材教会学生学习。

把学生从知识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建立一个学生自由接纳的、宽松的课堂气氛。

与学生一道寻找真理。

探索规律。

二、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平等的交流者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

在语文教学中。

新课改提倡以研究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一般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质疑。

师生共同讨论研究。

把学生个体的自我思考、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流。

与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反馈及时地加以沟通与练习。

形成了多层次、多通道、多方位的信息交流网络。

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互相启发。

互相帮助,对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

达到共同提高。

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确保了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

这样。

学生在平等融洽的交流中获得了知识。

三、由课堂的实施者转变为课堂的开发者实施课改后,“课程”概念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过去的文本课程变为了现在的多元课程。

由抽象课程变为了现在的体验课程,由他人的课程变为了自己的课程。

新课改教学环境下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

新课改教学环境下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

新课改教学环境下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古浪一中辛燕子随着新课改轰轰烈烈的推进,语文教学这台大戏,在激昂的弦律中闪亮登场。

语文教师只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在这台高质量的舞台上尽显语文者的风姿,才能成为这台戏质量的把关者。

然而这个角色却在一次次新课改教学环境中碰壁,甚至迷失了自我,面对这种棘手的局面,教师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以多重身份、多重角色的新形象身体力行地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一.全新思想角色——接纳、支持、宽容、给予精神。

教师应改变以往的管理者、权威者、统领者、指导者的形象,走下讲台,深入学生,放开思想,敢于给予,真诚接纳。

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要,给予及时必要的指导,勇于接受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你的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默默的点头,一次窘迫的脸红,在学生的内心是多么大的触动和波澜呀!别一味的做主持人,和学生互动,营造宽松愉悦、没有畏惧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成为敢于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

这种减压的环境明显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创造潜能的开发。

当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时,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就更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大发挥。

二.文学化偶像角色——高知识、强修养、多才能形象。

实践表明,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最受影响的人物不是父母,也不是高中老师或大学老师,而是中学时代的语文教师,可见,做为语文教师在除了懂的大量的汉语知识或修辞等语文理论知识外,还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你的举止言谈直接影响着和你朝夕相处的学生的言行。

这就要求言行上要有风度。

言的风度即指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这主要包括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上要有艺术性。

行有风度主要一点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学生,做学生作为的表帅。

但这份修养中包含着一份责任的要素,所以,强修养不是包装出来的,而是实际行动的结果。

当然,你不能只扮演教书匠的角色,除了书本之外,凡事不通,这样的老师孩子们会不喜欢的。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转变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转变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地传递者,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牢固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坚决摈弃一切落后的教学方法,对自己所教的内容予以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创造性地运用先进的教学思想,让学生走上创新之路。

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呈多元化。

现就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体会,浅谈教师角色的五种转变,求方家同仁指正。

关键词:新课改教师角色;转变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163-01新课改是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共同要求,而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的角色应当加以转变。

新课改下的教学进一步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适应教育形势的变化,还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在教学中既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环境的营造者;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学生知识的提供者;学生结果的评价者;学生人格的塑造者等多元化角色。

一、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环境的营造者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营造学习环境的重点应该放在给学生提供一个与本节知识、本节实验有关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

情景可以促进知识的构建以及知识技能和体验的链接。

例如:我们要学习溶液的酸碱度-- ph,上课前先给学生放段一段录像: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学生,到野外测定某一农田中土壤溶液的酸碱性强度。

放完这个录像后,自然引入新课—ph。

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二、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促进者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学生学些什么,不再是由教师、学校整个教育体系决定;学生学些什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自己,其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转变为创造性学习。

教师的角色由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辅导者;发展能力和良好个性的助成者。

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各种能力。

新课改下教师角色转变论文

新课改下教师角色转变论文

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角色。

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者中的首席”。

作为“平等者中的首席”,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关键词:教师角色;学生地位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教师既然要教学生,那么就是付出,就是消耗,就是牺牲,这样不就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吗”?这里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当教师非得把自己牺牲,燃烧掉吗?二是在燃烧自己的悲壮气氛下,忽略了向学生学习,从学生那里获取有用的东西(包括知识,思维,启示等),因而使教学过程变为单向流动,而没有真正体现出是一种双向活动这样一个特点来。

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多少年来,许多教师都是照本宣科,重复着一种“填鸭式”的套路,少、慢、差当然也就是必然的了。

教师不是演员,但教师面对学生讲课与演员面对观众演奏有许多相似之处:一个是以琴声打动人们的心弦,一个是以语言启迪人们的思想;一个是在舞台上,一个是在讲台上;一个是面对成千上万的观众,一个是教育几十上百个学生。

演员和教师都肩负着教育人、鼓舞人、塑造人的重任。

然而,教师没有艺术家那样动人,有的教师不要说是博得掌声的赞美,就是学生不厌,就已经不错了。

在课堂上,学生为什么打哈欠?为什么玩把戏?为什么看小说?为什么打瞌睡?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太缺乏美了。

无激情的讲课,必然得到无激情的听课。

台上台下,死水一潭,师生无情感交流,即使面对面,效果也只是背靠背的。

所以,学生需要立体美的老师。

内在美的教师不仅给学生内在的知识美、气质美、性格美,也要给学生外在的发型美、服饰美、仪态美;学生从老师那得到的不仅是丰富深奥的知识,而且也要从老师那儿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

现代教师与传统教师的不同点之一就是各种美集于一身。

教育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活动。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课堂内外新课程NEW CURRICULUM 许多教师把教材理解为教科书,认为教科书就是教材的全部,并常与学科、课程、教学内容等概念混淆。

《中国大百科教育卷》对教材的解释是:(1)根据一定学科任务,编选和组织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知识技能体系,一般以教科书的形式来具体反映;(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教学材料。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使用教材时往往会走向两个极端:一是把自己变成教材的代言人,盲目地依赖教材,被动而又消极地肢解教材,简单地复制教材;二是把自己当作教材的唯一主宰者,不分青红皂白地彻底否定教材,任意妄为地改变教材。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使用教材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其中“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是针对教材使用问题而提出的两种观点,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想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应该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角色转变。

以下是新课改下教师角色转变的几点思考: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促进探究性学习新教材注重探究性实验,许多内容都是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出现,有些问题,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探究。

例如,旧教材中对影响酶活性因素内容的呈现,直接给出温度、pH 对酶活性的影响规律;新教材则是通过“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的形式呈现。

因此,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充分利用实验室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究,教学时采用“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得出结论—进一步探究学习”的模式组织教学,效果较好。

这样组织教学,既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主动学习的条件与机会,又打破了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方法,大胆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二、教学时注重图表资料分析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运用图表的形式记载和描述生物学知识是生命科学经常采用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在每一年生物高考中也有大量的图文转换和图表转换题。

这种题型不仅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更因为图表曲线中能够隐含相当多的文字叙述未提及的信息,因而在解答这类试题,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学科综合能力,从而达到考查学生能力的目标,因而成为考试的一种热门题型。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转变

时代呼唤好老师
(5)跳楼事件
时代呼唤好老师
2、故事分析:
(6)药家鑫案 (7)小赵发短信的故事 (8)吃唐僧肉 (9)董存瑞炸碉堡 (10)毕福剑事件
问题:好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品质?
好教师的特质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①生理需要 ②安全需要 ③社交需要 ④尊重需要 ⑤自我实现需要 2、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显著成就 (创见)
(反思)
成为好教师的途径
三、成为好教师的途径
(一)好教师的核心 爱+责任
自我认知:有理想,有目标,有规划,有爱心 专业成长 自我发展:有方法,善学习,讲规则,重研究 自我实现:有业绩,善创新,讲实效,重实践
成为好教师的途径
三、成为好教师的途径
(一)好教师的核心 爱+责任
好教师的特质
好教师的特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习科学
(1)自我认知---元认知---认知 (2)孩子们从生活中学习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妒忌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学会了慷慨。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什么是真理和公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会头脑平静地生活。 你的孩子生活在什么之中呢? --- 多萝茜•洛•诺尔特

新课改下的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改下的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改下的教师角色转变新课改下的教师角色转变新课改下的教师角色转变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刘辉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及全球科技迅速发展。

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蓬勃发展。

新一轮的课改,在这种情形下稳步铺开。

我校在晋升为省示范性高中的过程中,注重了课程改革各方面的调整,尤其是针对新课改下的教师角色改变。

在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教师的积极配合下,学生的主动学习下,已初具一定模式。

一、教师是促进者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教育教学的模式也在改革中发生了循序渐进的变化和改革。

以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不再存在。

教师“一言堂”已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及信息时代的科技发展。

尤其在课改下倡导的“高效课堂”。

学生是新时代的学生,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学习中初步形成。

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促进者而不是强迫他们灌输知识的“奴隶主”。

只根据教学实际给予适当的指导,学生才能真正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以前教师为“主宰”,对知识讲解。

学生只“看花”,从来也不“绣花”。

理论和实践严重地脱节。

造成了课堂秩序好,而学习效率不高的情况。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远远不够,必须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督促,例如,当我们在进行研究性学习。

《学习体育的重要性》的探究中。

我把学生分成六个学习小组,让他们自己找资料,做讨论,写调查,去展示。

我作为教师,我的角色不是包办代替,而是促进者。

我可以对学生的调查给予支持,对学生的结论给予补充,对学生的展示给予指导……学生自己参与动手,动脑,合作的成果,他们记得牢,而是能够有创新。

在展示报告会上,学生自己的组织有序,编排恰当。

对于不足之处,教师指出提升空间,发展方向和总体思路。

整个过程学生学习积极踊跃,而不是乏味被动。

教师是促进者,不意味着教师放手不管,听之任之,那就失去了促进者的意义和功能。

对学生的指导失误,会导致学生学习的失误。

所以,作为教师,“教”的目的是“不教”。

如何把正确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变才能做到的。

浅谈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知识观、学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变革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

面对新课程,准确认识与全面把握教师新角色已成当务之急。

那么,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应该实现哪些转变,本文作以简论。

一、新课程环境下教师必须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作为传统传授者角色的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他们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授受者.教师拥有绝对控制课堂教学的权利,学生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进行学习。

整个教学过程中信息交流方式是单向传递,即教师讲,学生听.且人们普遍认为:教师讲得越多、越细就越好;学生越“听话”、越安静、越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就越好;记忆得越多越准确就越好。

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教师怎样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忽视了对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与过程的评价。

由此造成的便是教师的“满堂灌”和学生的被动授受,学生成了储存知识的“容器”。

在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学习者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师的强制填鸭式的教学是不能产生其期望结果的。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曾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在此意义上讲,学习是学习者的自主心理行为,教育只能影响学习并为学习服务.教师的职能也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

因此,教师应转变传统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也强调:“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学会学习已成为未来生存的必要条件。

而在当今信息网络时代,学生很容易从各种开放的数据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

因此,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现成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以及学会如何根据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新课改下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
作者:王建锻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0年第01期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中学语文教育以及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语文教师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关系着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成败,这些都要求语文教师转变观念,尤其是转变教师角色。

一.语文教师应做好角色转变的准备
首先是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要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师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

其次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为了适应教学,语文教师首先应通过自学,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一些培训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

语文文化课的开设和综合课程的开设,要求语文教师要了解语文史,了解语文文化的教育价值,了解语文在其它相关学科的应用等。

也就是说,语文教师不仅要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扩大知识面,对跨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会更加复杂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以新的教育理论来支撑自己的工作。

二.语文教师角色转变的方向
1.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
在新课改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单纯的传授知识的角色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教师要用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自己的本职工作,面对新时期的挑战。

教师作为促进者,其角色行为应表现为: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学习上的各种便利;建立一种接纳的、支持性的、宽松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的喜悦;和学生一道探求真理;能够承认过失和错误等。

2.由单一的注重结果、学会向多向的注重过程、会学转变
传统教学中,教师教给学生的是知识的结果,把大量结论性的内容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记忆下来,学生只能单一地从教师这一条信息途径获取知识;而现代化的教学则要求教师转变为要学生注重过程方法,交给学生一把金钥匙,因为“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学生除了从教师这条传播知识的途径获取知识外,还可以从网络、书籍、社会和其它方面多条途径获取信息。

把传统课程和现代课程归纳比较如下:
传统课程(应试教育):知识结果——授之以鱼——给学生真理(知识)——量——记忆——结果——学会——教师的方法——单向信息传递
现代课程(素质教育):过程方法——授之以渔(网)——给学生钥匙(方法)——质——思维——过程——会学——师生合作的方法——双向或多向的信息传递
3.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
师道尊严、居高临下是陈旧的教育观念所遗留的产物。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我们必须明白,新课程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和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

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

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根本变化。

教师将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我们知道,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是不能被淘汰的,但与以前不同的是,它将不再是教师惟一的角色。

4.由单一型教师向综合型教师转变
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

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堡垒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此次课程改革,在改革现行分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分科为主、包含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

由于课程内容和课题研究涉及多门学科和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综合型教师。

三.语文教师实现角色转变的要求
1.不断提高施教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在保证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能力的培养的前提下,删减了一些用处不大的内容。

与此同时,增加了一些为进一步学习打基础、有着广泛应用的,而且又是学生能够接受的新知识。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先要了解删去什么,增加了什么;其次对新的教材体系中的新内容、新要求要努力吃透。

对知识点的分布及其要求的不同,教学时要把握每一处出现时的力度,防止因不了解整体安排而把教材中分几次达成的知识作一次性处理。

提前对新内容进行分析,应分析为什么引入,引入了多少?怎样教学能体现新教材的意图,防止范围、难度
失控。

对应用性和实践性的要求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切不可因应试是否需要作弃取。

对删去的内容也要分析,有些知识点是内容删去了,但其思想可能还会有所体现。

2.现代教学手段的掌握者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已进入课堂。

这就要求教师掌握计算机工具,能设计出好的教学脚本,能使用常见的语文教学软件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能评价课件的好坏,有能力用好课件;有能力在网络上获取教学中所需的信息资料等;能够组织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实验。

通过实践探索,使学生体验语文家的思维过程,为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意识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3.善于做好教学反思
课程改革成功与否关键看教师,最主要是看教师素质,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教师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他提出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由于新课改是在不断实践、大胆创新中进行的,每个教师都处在探索试验阶段,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因此,教学后的反思尤为重要。

反思实际上是一种研究活动,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课堂情境作为研究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有意识的分析与总结,认识和找到自身教学的不足,适时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反思内容应包括:是否完成教学目标,每个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教学内容,哪个环节还有问题,课堂上随机出现了什么新情况,是否有遗留问题等。

研究记录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梳理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和产生的原因,特别是对课堂上随机出现的灵感,学生好的思维方式及时回忆、整理、归纳,不断积累教学体会和经验。

还要注意了解和分析自己在同行中的同一领域处于什么水平,有哪些不足。

通过观摩课向别人学习,对比反思,取长补短;通过看资料、看案例等,充分提高自己。

总之,反思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有助于研究教学过程,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从而形成适合于自己、有益于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特点。

综上所述,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作为中学教师,应该认清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新期望,积极主动地做好角色转变。

这将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确保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更有利于年轻教师扮演好新时期新教师的角色,最终站稳讲台、教书育人,为祖国、为人民培育出更多、更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丛书[S].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王建锻,语文教师,现居广东佛山。

本文编校:剑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