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中考复习主题三生物与环境
最新人教版生物中考复习主题三生物与环境精品课件
(2016漳州)关于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xiā mi)”的说
法,正确的是
A.可以构成食物网
C
B.能组成生态系统
C.揭示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D.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016厦门)《庄子·山木篇》有一段有趣的记载:“蝉方得美荫
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神鹊从而利之。”正
适应环境
尿液少,不易出汗。缺水
骆驼刺 根发达,叶变刺状。缺水
海豹 皮下脂肪层厚
寒冷
生物能影响 植物蒸腾作用(zhēnɡ ténɡ zuò yònɡ)提 环境(huánjìng蚯)实蚓例能疏松土壤
第三页,共14页。
2.生态系统的概念(gàiniàn)及其组成成分。
(shēnɡ tài xì tǒn
生产者 绿色植物
第一页,共14页。
1.影响生物(shēngwù)生存的环境因素。
定义:环境中影响(yǐngxiǎng)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
生态(shēngtài)因非素生物因素 (如光、温度、水等) 包括 生物因素(如捕食、合作、竞争等)
第二页,共14页。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shìyìng)和影响
骆驼
适应特征
√
(2) 该食物网包含4条食物链。
(3) (4)
图若中爆麻 发雀 鼠与 害青 虫蛙 灾之 ,间 生是态竞平争衡关会系被√。破坏,说明√稻田生态系统
没有自动调节能力。
×
第十三页,共14页。
(2015南平)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蔬
菜生产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实现
(xiā依ng存hù) 的关系。
、制相约互(xiānghù)
中考生物《生物与环境》知识点: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中考生物《生物与环境》知识点:生物生存的环境
条件
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是指生物所需要的一系列适宜的环境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温度:不同的生物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不同,有些生物对高温适应良好,有些则对低温适应良好。
每种生物都有其适宜的温度范围,超出该范围生物活动会受到限制甚至死亡。
2. 水分:水分是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
不同生物对水分需求量不同,有些生物对水分的需求较高,有些则对水分的需求较低。
缺水或过度湿润都会对生物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3. 气体成分:气体成分是生物生存的重要环境条件,其中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等。
氧气是生物进行呼吸代谢必需的气体,而二氧化碳则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气体。
4. 光照: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条件,也是动物感知外界环境和进行活动的重要刺激之一。
5. pH值:pH值是指环境中溶液酸碱程度的指标,不同生物对环境的pH值有不同的要求。
6. 营养物质:不同生物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包括有机物、无机盐以及微量元素等。
7. 生存空间:不同生物对于生存空间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包括栖息地、栖息条件和生境的要求等。
总之,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是多方面的,各种因素的适宜程度对生物的生存和繁衍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各异,可以适应一定范围内的环境变化,但当环境条件发生剧烈变化时,可能导致生物无法适应甚至死亡。
中考专题复习 生物与环境
2.直接反映种群的繁荣与衰退的特征是 种群密度 ,能够直
接决定种群大小变化的特征是 出生率和死亡率
,能够
预测种群变化方向的特征是 年龄结构 。
【例2】 一片森林中的桉树苗、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分析】 桉树苗、小桉树、大桉树都是同种生物,一定自然区域
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 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D错误
1.种群 (1)概念:种群是指生活在 一定区域内的 同种生物个体 的
总和。
(2)种群不是同种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一定的特征,
如种群有 种群密度 、 年龄结构 、 性别比例
、
__出__生__率__和__死__亡__率____等。
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结构、生理、分布等的因素称为生态
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主要有 阳光 、 温度 、 水 等。 (2)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 其他生物 。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__形__态__结__构__和 生活方式 。 (2)适应实例
(1)食物链的表示方法:用箭头表示捕食关系,被捕食 者在 前 ,捕食者在 后 。食物链的起点是 生产者 。
(2)食物链中只显示 生产者 和消费者 分,解者 和 ___非__生__物__的__物__质__和__能__量____不出现在食物链中。
【例4】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B.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共同组成草原生态系统 C.麦田中的小麦和杂草之间是竞争关系 D.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分析】 A.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 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A正确;B.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没有环境部 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错误;C.麦田里的小麦和杂草,共同 争夺阳光、养料和生存空间等,所以小麦和杂草之间是竞争关系,C正确; D.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最重要联系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连成一个整体, 所以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D正确。
初中生物中考专题复习《生物与环境》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专题复习《生物与环境》复习目标一:1.会区别生物与非生物2.理解生物圈的内涵。
3.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复习目标二: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描述食物链和食物网。
2.理解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及维持生态平衡的意义。
复习目标一:【知识回顾】一、生物圈的内涵生物圈的范围:岩石圈二、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非生物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包括捕食、竞争、共生、寄生等关系的生物。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连连看:非生物因素与生物的关系。
南橘北枳温度仙人掌叶变成刺阳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水分不同深度的青岛海洋中分布着不同的藻类植物【练习】1.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A.生物都能快速运动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2. 生物圈的含义是()A. 地球上的全部生物B. 地球上一切适合生物生存的环境C.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D. 大气圈下层、岩石圈表面和水圈3. 东北某林区,山脚是落叶阔叶林,山腰是红松林,山顶是冷杉林,影响这种分布状况形成的主要环境因素是()A.阳光B. 温度C. 水D. 土壤4. 今年年初湖南省遭受了罕见的冰冻灾害,造成某些地区的植物大面积死亡,这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B.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活C.生物能影响环境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复习目标二:【知识回顾】三、生态系统-----------生产者生物部分动物--------------------分解者1.生态系统的组成-------- 阳光、空气、水等2.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_______与_________ 的关系,3.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______和_______总是维持在___________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有一定的___________。
2024年中考生物5年中考3年复习资料(全国通用版):主题三 生物与环境
知
例1 “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惊蛰节气前后气温转暖,雨水增多,杏花开放,惊雷惊醒了蛰伏于泥土中冬眠的昆虫。这说明
识 清
( A)
单
A.环境影响生物
B.环境适应生物
C.生物影响环境
D.生物适应环境
解析 惊蛰节气前后气温转暖,雨水增多,杏花开放,冬眠的昆虫也开始苏醒,这说明环境影响生物,A正确。
2.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都可能发生剧烈的变化,而生物原有的性状不一定能适应变化后的新环境,这体现了适应的相 对性。
四、生物影响环境
生物的一些生命活动对环境也有一定影响。如:牛、羊适度地啃食牧草有助于牧草的更新,它们排出的粪便又成为牧草的肥
料。如果过度放牧,草地植被就会遭到破坏,久而久之会导致草原荒漠化。
三、生态系统的类型
1.自然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两大类。前者又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等
多种类型,后者可以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
2.人工生态系统主要有农田、人工林、人工草场、鱼塘和城市等。共同特点:比较脆弱,人的作用非常关键,容易退化。
3.在自然条件下,某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尤其是温度和降水量,决定了该地区的生态系统的类型。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生活在一起,因争夺 资源、空间等发生斗争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相互依存
七星瓢虫捕食蚜虫;狼捕食野兔;蛇捕食老鼠 羊和兔子争食青草;杂草和小麦争夺阳光等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人与消化道内的多种微生物
寄生
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 菟丝子寄生在豆科等植物上;蛔虫与人;噬菌体(
返回目录
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类型
概念
人教版中考生物《生物与环境》专题重点精讲PPT课件
B.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
C.蚯蚓疏松土壤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D.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命题点二 生态系统
【命题点剖析】 1.食物链和食物网。 (1)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时,首先确定生产者和最高级消费者, 一条食物链起始于生产者,结束于最高级消费者,不包括非生物部分和 分解者。 (2)食物链和营养级的对应关系。
(5)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开发和使用,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
加,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作为生物圈中的一 员,你打算怎么做?_少__开__车__,__多__步__行__;__植__树__造__林__;__不__使__用__一__次__性_筷__子__等___。
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
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 _自__动__调__节__能力。 (3)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蛇_ ,此生物与鹰的关系是捕__食__和___ __竞__争_。
(4)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__生__产__者___,它通过生理过 程___②__(填序号),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 中,有效地维持了生物圈中的 _碳__—__氧__平__衡__。
例2 (2017·青岛)如图一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 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生态系 统中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请据图回答:
(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 素统称为 __生__态__因__素_。 (2)若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__分__解__ _者__和__非__生__物__部__分__。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主题三 生物与环境
1 考点梳理 2 纵横过实验 3 四川4年真题及变式 4 全国视野分层练
➢ 温馨提示:点击内容可跳转至相应页面。
大概念3 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思维导图
应激性 生长 繁殖
新陈代谢 环境影响生物(环境中
的生态因素)
生物能适应环境
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
非生物环境: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和土壤等
三、生态系统
组成( 成都4 年4考)
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关系
⑭生产者 ⑮消费者 ⑯分解者
三、生态系统
类型【人 教教材】
森林生态系统: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有“绿色水库”和 “_地__球__之__肺___”之称
湿地生态系统:能净化水质、蓄洪抗旱,有“__地__球__之__肾__”之称 其他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
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能量的最终来源:___太__阳__能___
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与非生物物质、能量之间和生物与生物
之间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人教版:自
生态系统的自
动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是_有__限___的
我调节能力 自我调节能力的强弱: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
四、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保护生态环 境的措施(成 都4年3考)
(1)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调查、监测、评价和预测 (2)制订有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宣传教育 (3)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大型生态工程 (4)对工业废水、废气进行处理 (5)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减少燃煤发电 (6)倡导“低碳生活”,减少_二__氧__化__碳___排放 (7)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垃圾分类处理等
中考生物专题复习《生物与环境》课件
04
人与生物圈
生物圈的概念与组成
总结词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总和,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各个部分 。
详细描述
生物圈包含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从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到复杂的多细胞生物,以及它 们所生存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各个部分,如土壤、水体、
森林、草原等。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包括物理信 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对生物 的繁殖、觅食、避难等行为具有重 要影响。
02
生物种群与群落
种群的概念与特征
种群的概念
种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 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种群的特征
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死 亡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迁 入率和迁出率等特征。
种群的数量变化
03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类型
总结词
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是掌握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详细描述
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根据组 成成分和结构特点,生态系统可分为森林、草原、湖泊、河流等类型。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总结词
了解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理解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的关键。
详细描述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即生物之间通过捕食和被捕食关系建 立的联系。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结构变化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功能
总结词
掌握生态系统的功能是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方面。
详细描述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物质循环是指生态系统中各元素在生物群落与 环境之间的循环利用;能量流动是指太阳能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环节的传递和转化;信息 传递则是指生物之间通过化学物质、行为等方式进行的信息交流。
人教版生物中考复习主题三生物与环境ppt课件
系
统 非生物部分
吃与被吃 的关系
食物链
如: 树
虫
鸟
起点: 生产者
分解者不写入;箭头指物质和能量流动
箭头指向:消费者 方向,即箭头指向取食者。
6
2.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交错连接,就 形成了___食__物__网_____。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 就是沿着___食__物_链__和__食__物_网__流动的。 3.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食物链越后端 ,有毒物质积累越多。
正确的是
A.可以构成食物网
C
B.能组成生态系统
C.揭示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D.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016厦门)《庄子·山木篇》有一段有趣的记载:“蝉方
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神鹊从
而利之。”正确表述这段记载中的食物链是
A.某种植物→蝉→鹊→螳螂
C
B.某种植物←蝉←螳螂←鹊
1
定义: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 (如光、温度、水等)
包括 生物因素(如捕食、合作、竞争等)
2
骆驼
适应特征
适应环境
尿液少,不易出汗。缺水
骆驼刺 根发达,叶变刺状。缺水
海豹 皮下脂气湿度 环境实例 蚯蚓能疏松土壤
3
生产者 绿色植物
鱼
。
(成分2)中蚯的蚓分和解微者,生它物们是使该生生态态系系统统的组有成机
物变为 无机物,供给蔬菜再利用。
(3)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蔬菜 ,该
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 源是 太阳 。
14
生物 消费者
生 态
部分
分解者
动物 细菌、真菌
人教版生物中考复习专题三生物与环境
第 12 页
专题三 生物与环境
中考复习与训练 生物·配人教
8.在一个由草、兔、狐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假如把狐全部杀灭,
图中可以正确表示兔数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确的是
( C)
第 14 页
专题三 生物与环境
中考复习与训练 生物·配人教
A.图1有五条食物链,其中小麦是生产者 B.图2表示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根据图2写出图1中的一条食物链,可以是小 麦→鼠→蛇→鹰 C.图1中若施用鼠药使鼠的数量减少,则蛇的数量将减少 D.能量会沿着图3中的丁→乙→甲→丙逐级增多
( C)
A.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树木
B.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等无机环境
C.一块农田中所有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D.一个池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第9页
专题三 生物与环境
中考复习与训练 生物·配人教
4.俗语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蝉以树汁为食。下列食物链表达正确
的是
( B)
A.树汁→蝉→螳螂→黄雀
答案:(1)生物 适应环境 (2)鼠、兔、狐 竞争 增多 (3)2 狐 (4)非生物成分 强
第7页
专题三 生物与环境
中考复习与训练 生物·配人教
专题精练
一、选择题
1.(2019·湖南郴州)“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句中影响该现象
主要的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
B.空气
( A)
C.温度
D.水分
第8页
专题三 生物与环境
专题三 生物与环境-2024年中考人教版生物复习课件
A.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B.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C.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D.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
[提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常见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由于相互争夺食物、配偶、巢穴等,会发生竞争关系;但是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也有合作关系如蜜蜂、蚂蚁、狒狒、猕猴等。
专题三 生物与环境
知识建构
概念3 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3.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实现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3.1.1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3.1.2生态因素能够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生物能够适应和影响环境3.1.3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非生物环境构成的有机整体3.1.4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3.1.5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之间传递3.1.6生物圈是包含多种类型生态系统的最大生态系统
5.(2022·南充)胡杨是生长在沙漠中唯一的乔木树种,其细胞透水性较强,能吸收很多的盐分,并能通过茎叶排泄盐分,故能生长在高度盐渍化的土壤上,堪称“拔盐改土”的“土壤改良功臣”。以上材料体现了 ( )
A.水分 B.阳光 C.空气 D.温度
思路点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并结合诗句分析来解答。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题干中农谚的主要意思是惊蛰时节雷鸣下雨,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因此说明此时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水分。
【答案】D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主题三 生物与环境
考点帮 考点1 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重提点分难技点法突破
根据曲线图判断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图甲表示捕食关系,呈现“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 同步性变化。
考点帮 考点1 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重提点分难技点法突破
图乙表示竞争关系,呈现“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 图丙表示共生关系,呈现“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曲线呈“同升 同降”特点。
实验帮 实验2 探究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提实分验技过法程
2.在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静置2分钟。 3.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将统 计的结果记录成表。 4.分组做实验,将各组第10次的统计结果取平均值。 实验结果:明亮处的鼠妇数量少,阴暗处的鼠妇数量多。 得出结论:光照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 境中。 表达与交流:小组讨论实验结果。
实验帮 实验2 探究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提实分验技点法拨
1.用多只鼠妇进行实验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使实验 结果更加准确。 2.将各组第10次的统计结果取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少误差,使实验 结果更加令人信服。
实验帮 实验2 探究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提实分验技点法拨
3.本实验探究的是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因此光照是本实验的 唯一变量,实验中除了光照不同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且适宜, 如温度、湿度等。 4.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后静置2分钟的目的是使其适应环境。 5.实验结束后要将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中。
实验帮 实验2 探究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提一分题技通法关
某同学为了探究“光照是否会影响鼠妇的分布”,设计了一个实验 装置: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铁盘中线为界,一侧盖上黑纸板, 一侧盖上玻璃板(如图所示)。在两侧中 央各放入5只鼠妇。静置2分钟后,开始观 察统计。共统计了10次。请回答问题: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专题 生物与环境共27页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专题 生物与 环境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7
人教版中考生物一轮复习--主题三 生物与环境
主题三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 影响生物生存的主要环境条件( 1 ) 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①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 2 ) 没有水就没有生物,太阳光是生命的能量源泉,温度限制生物的分布。
2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3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生物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适应环境而生存下来;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会影响和改变环境。
生态系统1 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2 生态系统的组成3 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 食物链( 1 ) 概念: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 2 ) 书写要求①起点为生产者,终点为最高级消费者。
②“→”指向捕食者。
③不包括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例:阳光→草→兔→蛇→细菌(×)草→兔→蛇(√)5 食物网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6 生态系统的自动( 自我) 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成分越复杂,结构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超过这个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生物圈1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总和。
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2 生物圈的范围: 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3 生物圈中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之肺”“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3。
2023年初中生物中考复习专题:主题三 生物与环境
无机环境
分解作用
消费者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分解作用
分解者
例题:如图所示为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 )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B.丙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甲是分解者 C.甲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 D.乙是生产者,甲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3.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6.要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最有效的方法是( C )
A.改变环境中的湿度 B.减少分解者的数目 C.增加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 D.减少捕食者的数目
7.如果在一片草场上喷洒了某种有毒物质,且这种物质在生物 体内难以分解和排出,那么在食物链“草→昆虫→青蛙→蛇”
中,体内该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D )
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食物链组成: 植物
动物
(生产者) (消费者)
例如:兔吃草,狐吃兔 草→兔→狐
注意: 1.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 2.箭头方向:被吃→吃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如何用食物链表示?
树
生产者
蝉
消费者
螳螂
消费者
黄雀
消费者
注意:
1.食物链的组成:生产者 + 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表示捕食关系) 2.箭头由生产者指向消费者,表示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方向。
3.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B )
A.相互利用
B.吃与被吃
C.相互竞争
D.互惠互利
4.反映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关系的是( A )
A.羊吃草
B.羊饮水
C.蛇吃鼠
D.狐吃兔
5.书写正确的食物链是( C )
【精品课件】八年级生物中考复习 主题三 生物与环境
螟蛉为食。蜾蠃和螟蛉的关系是( D ) A. 竞争 B. 共生
C. 寄生 D. 捕食
生态系统 【特别提醒】 1. 生态系统具有相对平衡的特性,而不是绝对平衡,任何生态系统都 不是孤立的,都会与外界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2. 食物链的写法:生产者→植食性动物→小型肉食性动物→大型肉食 性动物。 【方法与规律】 1. 判断一个区域是不是生态系统,不在于区域范围的大小、生物数量 的多少,关键是看是否具有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2. 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的生态系统,其稳定性就越强,越不容易遭到 破坏,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由图可知,图中四条食物链分别是:水稻→稻螟→食虫鸟→鹰,水稻 →稻螟→食虫鸟→蛇→鹰,水稻→田鼠→蛇→鹰,水稻→田鼠→鹰。能 量沿食物链逐级递减,所以鹰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水稻→田鼠 →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该食物 网中的所有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3)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农田生 态系统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较弱。
【例3】(2019漳州模拟)如图为农田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示意图,请 据图回答:
(1)田鼠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___线__粒__体______。田鼠和水稻之间的生物 关系是__捕__食_____。与水稻相比,田鼠的结构层次多了___系__统________。
(2)该食物网有__4__条食物链,所有能量最终来源于_太__阳__能_______。鹰 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___水__稻__→__田__鼠__→__鹰___________。
7. (2015漳州)“羊入虎口”体现了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C ) A. 竞争 B. 合作 C. 捕食 D. 竞争 8. (2017福建)玉米地里,玉米与杂草之间的关系是( D ) A. 捕食 B. 寄生 C. 共生 D. 竞争 9. (2017福建)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A ) A. 草→鼠→蛇→鹰 B. 阳光→草→鼠→鹰 C. 蝗虫→青蛙→蛇→鹰 D. 草→蝗虫→青蛙→细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食物链越后端, 有毒物质积累越多。
6.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名称。
森林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绿色水库、地球之肺
能够净化水源、蓄洪抗旱: 地球之肾
(1)生态系统有一定自动调节能力,但有限: 超过调节限度,就会被破坏。
(2)生物种类越多,系统越复杂,调节能力 生物越圈强。
(3)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蔬菜 ,该
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 源是 太阳 。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7.说出生物圈的范围。
地球上所有的 生物 与其 环境 的总和叫做生物圈。 生 大气圈底部 物 岩石圈表面 圈 水圈大部
生物圈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2015三明)1.“橘在淮南为橘,在淮北为枳”,造成此
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 阳光
B. 温度
B
C. 水分
D. 无机盐
(2015厦门)海水的表层生长着绿藻,稍深处生长着褐藻
产养殖与蔬菜生产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
妙的生态设计,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
而正常生长的生态共生效应,是未来可持续循环型的低碳生
产模式。结合右下图回答: (1)图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有
鱼
。
(成分2)中蚯的蚓分和解微者,生它物们是使该生生态态系系统统的组有成机
物变为 无机物,供给蔬菜再利用。
(2016厦门)《庄子·山木篇》有一段有趣的记载:“蝉方
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神鹊从
而利之。”正确表述这段记载中的食物链是
A.某种植物→蝉→鹊→螳螂
C
B.某种植物←蝉←螳螂←鹊
C.某种植物→蝉→螳螂→鹊D.蝉→Fra bibliotek种植物→螳螂→鹊
(2016三明)果果同学依据对自家水稻田的实地调查,绘
(2015泉州)青青草原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所
占的数量比例图如下,若丙被人类大量捕杀,一段时间内乙的
数量变化曲线是
C
B
比例图
(2016漳州)关于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说法
,正确的是
A.可以构成食物网
C
B.能组成生态系统
C.揭示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D.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5.正确书写食物链
生产者
生物部分 消费者
生 态
分解者
系
统 非生物部分
吃与被吃 的关系
食物链
如: 树
虫
鸟
起点: 生产者
分解者不写入;箭头指物质和能量流动
箭头指向:消费者 方向,即箭头指向取食者。
2.一个生食态物系网统中,许多食物链交错连接,就 形成了______食_物__链__和_。食物生网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
制了如下食物网简图。请你判断:(正确的打“√”错误
的打“×”)
(1) 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水稻属于生产者。 √
(2) 该食物网包含4条食物链。 √ (3) 图中麻雀与青蛙之间是竞争关系。 √
(4) 若爆发鼠害虫灾,生态平衡会被破坏,说明稻田生态
系统没有自动调节能力。 ×
(2015南平)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
1.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定义: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 (如光、温度、水等)
包括 生物因素(如捕食、合作、竞争等)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骆驼
适应特征
适应环境
尿液少,不易出汗。缺水
骆驼刺 根发达,叶变刺状。缺水
海豹 皮下脂肪层厚
寒冷
生物能影响 植物蒸腾作用提高空气湿度 环境实例 蚯蚓能疏松土壤
2.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成分。
生产者 绿色植物
生物 消费者
生 态
部分
分解者
动物 细菌、真菌
系 统 非生物
部分
包括阳光、空 气、水分等。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范围 内 生物 与 环境 所形成 的统一的整体。
4.说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有机物
有机物
制造有机物 有机物
有机物
无机物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是相 互 依存 、相互 制约 的关系。
、红藻。影响它们分层生长的主要因素是 C
A.礁石 B.温度
C.阳光 D.盐度
(2015漳州)“羊入虎口”体现了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
A. 竞争 B. 合作
C. 捕食 D. 共生
C
(2015漳州)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C
A. 花生→老鼠→蛇
B. 蚜虫→七星瓢虫→麻雀
C. 松树→松毛虫→niao
D. 阳光→水稻→蝗虫→青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