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环境主题概念图
生物与环境思维导图课件
企业责任
企业应承担起环保责任,加大环保投 入,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排 放。
公众参与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 鼓励公众参与环保活动,对环境问题 保持关注和监督。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 题,分享环保技术和经验,推动全球 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谢谢观看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
空气污染
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等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影响生物和环境。
土壤污染
重金属、农药等污染物进入土壤,影响土壤 生态和植物生长。
水体污染
工业废水、农业化肥等导致水体污染,影响 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
森林砍伐和土地沙漠化
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导致森林减少 和土地沙漠化,破坏生态环境。
详细描述
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不同高度的植 物和动物种群有着不同的生态位和功能。水平结构则是指群 落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格局,不同物种在空间上的分布和隔 离程度会影响群落的稳定性和生态过程。
生物群落的变化与环境变化
总结词
生物群落的变化与环境变化密切相关, 环境变化会影响生物群落的演替和物种 的分布。
0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生态平衡
经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对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至关 重要,各种生物和自然环境相互依存 ,破坏环境将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
环境保护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实现长期稳定 的经济增长。
人类生存
清洁的水源、空气和土壤是人们生存 的基本条件,环境保护直接关系到人 类的健康和生存质量。
生物与环境思维导图课件
目录
• 生物与环境概述 • 生物种群与环境 • 生物群落与环境 • 人类活动对生物与环境的影响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1章_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_第1节
溶质微粒数目 对水的吸引力 渗透压高低
越多
_越__大__
越高
越少
越小
_越__低__
③决定血浆渗透压的物质: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无要机与盐、蛋白质
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N来a+源和于Cl-
。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
答案
(2)酸碱度
7.35~7.4
5 HCO-3 、HPO24-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3持7 ℃在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
解析答案
12345
5.下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请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
12345
(1)图中虚线内物质总称内为环境 ,其中A血代浆表 ,组B代织液
表 淋巴 ,
C代表 。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2)填写图中D、E系统的名称:D
;E
。
(3)从图中可以看出,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
活学活用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
解析答案
一题多变
识图填空:
①单向输入——消化 系统;
②周转媒介—循环 系统;
③单向输出—— 系统(有时呈现“重吸收”双向箭头); 泌尿
④双向交换—
系统。
呼吸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
答案
课堂小结内环 境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
答案
返回
对点训练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
解析答案
方法链接
组织水肿的成因分析
肾营小养球不肾良炎 →血浆蛋白减少
→血浆渗透压下降
↓
组织水肿
↓
局部组织代谢增强
→组织液溶质增多→组织液渗透压升高
初中生物《生物与环境》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响?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生物 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在上述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 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 【环节三】生态系统概念的进一步理解与区分应用 学生判断以下内容是否属于一个生态系统 一块草地、一条河流、一片树林、一个村庄、河里的鱼、草地上的所 有昆虫 【环节四】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学生根据课前调查情况将所调查到的生物与周围环境因素进行总结 并完成下列表格
评价要 点
可评价要素: 1.生态系统概念的理解 评价方法:现场点评(侧重于学生的思维观察能力) 评价要点:①对现场播放视频观看中获取信息的广度。 ②如何联系原先所学专题一理解本专题内容。 2.小生态系统调查 评价方法:生生互评 评价说明:将学生课下完成的调查结果,课上进行展示 和交流,并结合生态系统的概念进行评价和完善。 评价要点:①设计表格记录调查结果。 ②善于合作,认真记录。
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是:能通过实例说明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关 系。描述生态系统的概念。说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功能地位及相 互关系。探讨理解食物链与食物网的写法及食物链与食物网的区别与 联系。难点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关系;保护生物 圈意识的唤醒及如何运用于生活实践。 本单元学生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查、讨论交流、角色扮演等方式, 认同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在这其中生物与所生活的环境构成了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生 物与环境构成了统一整体。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营养结构,他们为物质 循环和能量流动铺平了道路,有了他们才使生物圈中的能量得以流 动,物质周而复始。通过“国际保护生物圈”研讨会的模拟召开,实地 讨论如何保护生物圈。唤醒学生的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专题问 题设计
初中生物超全概念图
L►肺静脉
上下腔
静脉
外 界 气 体
02―►
C02
呼吸道
O2
C02
肺泡 里的 毛细 血管
肺泡与血 液的气体「 交换
肺与外界 环境的气 体交换
1F
气体的扩 散作用
呼吸运动
呼吸系统
包括
包括
呼
吸
肺
道
包括
鼻
气
支
肺与气体交
咽
气
换功能想适
腔
管
管
应的特点
探究活动
受精
珠被
受精卵
受精极核
发育
种皮
胚 胚乳
种子
果实
果皮
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运输有机物
光昭
氧化碳+水—叶—r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概念
意义
概念
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形成层
H-年轮
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
蒸腾作用V
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向下运输有机物
以上表达式包含了光合作 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实 际也包含了概念和意义
位
置
结 构
力匕匕 号厶冃
心
率
毛细
血管
三者的概念、结构 特点,功能特点。
观察小鱼尾鳍
内血液流动
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3、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
专题四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结构K
双子叶植物种子
生 物 圈 中 的 绿 色 植 物
种子
果实
花
单子叶植物种子
花梗 花托 花萼 花瓣 雄蕊
结构
高二年级生物课件:《内环境》
高二年级生物课件:《内环境》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教材分析]人教版教材不直接提出内环境概念,而是通过细胞生活的环境引出内环境的概念,进一步探讨稳态的含义。
本章的知识可以说是学习本册的基础,由微观的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延伸到个体生活的外环境,由内环境的稳态延伸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为生命活动的调节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学习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完成了高中生物必修1的学习,对细胞的结构、生命历程等有了一定的掌握,细胞又是生命系统的基本单位,能自然接受到细胞生活的环境的学习。
[教学目标]1.描述不同细胞生活的环境、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概念图和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教学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教学难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教学方法]诱导思考、合作讨论[教学设计][教学导入]就像俗话说的鱼儿离不开水,草木离不开太阳,一样所有的生命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并且依赖环境而存在,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也是如此。
结合问题探讨并思考讨论本栏两个讨论题。
(多媒体展示)知道像草履虫这样的单细胞生物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而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
那么机体的其他细胞直接的生活环境是什么呢?过程设计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板书)首先让学生完成【思考1】,从学生原有的知识过渡进入新的知识领域。
【思考1】细胞本身有没有什么结构能反映细胞生活的环境?如果有,是什么,并作相应的解释。
(学生讨论交流)(有,细胞膜,因为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的结构,磷脂是一种由亲水端和疏水端组成的,磷脂亲水端分别朝向细胞内、细胞外,疏水端相向对着。
由此可知,细胞内、外应含有大量水分,也就是说细胞生活在液体环境中。
)总结:细胞外的液体叫细胞外液,细胞内的液体叫细胞内液,合称体液。
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1.1.1 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教案
第一节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能够说出科学观察的基本步骤并掌握科学观察法。
(探究实践、科学思维)
2.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所观察生物之间的异同,并尝试提出探究问题。
(科学思维、探究实践)
3.通过观察了解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增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与责任感。
(态度责任)
◆教学重难点
说出科学观察的基本步骤并掌握科学观察法。
◆教学过程
要避开可能存在危险的生物或场地。
【对比观察】杨树、柳树是周边环境中常见的植物,在观察的过程中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它们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并填写相应的表格:
【观察】如果周围有光叶子花,请仔细
【思考分析】通过刚才观察,想一想观
惊扰动物。
【过渡】我们在观察的同时还要做好观察记录,并认真填写观察记录表。
在观察记录表中我们要记录观查人、班级、观查地点、观查时间、有的还有观查时的天气情况,同时还能自行设计具体的观察内容。
【强调】无论是怎样的观察记录表,我。
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生物学单元复习教学实践——以“生物与环境”为例
教学·现场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生物学单元复习教学实践———以“生物与环境”为例文|田奋林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可有力地培养其核心素养,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根据新课标要求,为学生合理设计单元复习主题,并组织一系列有挑战性、趣味性、启发性、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觉参与,在自学以及合作学习期间深度理解知识内涵,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学会迁移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生活问题予以解决。
本文主要以“生物与环境”为例,探究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生物学单元复习教学实践策略,促使学生通过单元主题式学习深度复习生物学知识,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教学背景《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该课程基于学生发展需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生物学特征,围绕学习主题建立单元化课程内容体系,各主题均涵盖多个生物学概念,还融合了生物学研究方法、过程、观念等。
同时,课程标准还指出初中生物学课程内容强调大概念,围绕单元主题精选一系列相关的学习内容,使教学重点更加突出,并充分切合学生认知基础和学习需求,在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使其对生物学概念加深理解,并能灵活应用。
为充分满足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生物学教师要在实际教学期间关注单元教学活动。
但是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很多教育者会忽视复习课,仍采取讲解练习题、提炼提纲等形式进一步强调重难点知识,并让学生通过刷题达到复习目标,而这一形式和课程标准提出的新教学要求明显不符,所以亟须在复习课中融入深度学习以及单元教学,基于单元知识体系设置复习课主题,并让学生在复习课之前温习以往所学的主题相关知识,梳理不同知识及概念间的关联。
而在复习课中,可深挖多元化的课程资源,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创设生活化情境,根据学生兴趣和学习需求设置复习任务,组织小组交流讨论活动,并在课后选择典型练习题,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复习效果,并理清学习思路。
本文以“生物与环境”为例,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生物学单元复习教学实践策略,促进深度学习、单元教学以及复习课相结合,全面提升复习教学质量。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第2章第2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教案
不要因为长期埋头科学,而失去对生活、对美、对待诗意的感受能力。
——达尔文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一、概述本节课是以生态系统的定义、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为核心内容。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在编排上缺乏符合初一学生认知规律的条理性,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惑,容易造成理解混乱。
教师应该对该部分的内容进行梳理,通过概念图还原其内部的逻辑。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看录像和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讨论与“分角色扮演与辩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通过“开眼界”和“实际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确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的意识。
(3)增强爱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情感和决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
(2)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书写。
2.教学难点:(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2)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书写。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
情感和行为特征:好动、好奇心重。
已有的知识基础:学习过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动物与植物有一定的认识;对细菌和真菌有浅表的了解;接触过光合作用这个科学概念,不了解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本节课待学的科学概念: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化传统的讲授为图表演示和游戏教学本节课包含大量的科学概念。
如果教师一味的运用讲授法,对学生进行灌输,可能会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降低、对所学的知识理解不深。
通过图表演示和游戏教学的方式进行本节课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形象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理解、接受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同步练习(含答案)
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同步精练一、单选题1.骆驼刺、梭梭等沙漠植物能够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这说明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D.环境能制约生物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B.环境会制约生物的生存C.环境能影响生物D.生物会影响环境3.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豆苗和杂草相互争夺阳光、空气、水和养料等资源。
豆苗和杂草之间的关系是()A.寄生B.捕食C.互利合作D.竞争4.环境影响生物,下列反映水这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有重要影响的是()A.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B.春江水暖鸭先知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干旱使农作物减产5.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实例中属于保护色的是()A.枯叶蝶形似枯叶B.毒蛾体色鲜艳C.羚羊奔跑快速D.蚱蜢颜色翠绿6.生活在寒带的雷鸟,在白雪皑皑的冬天,体表的羽毛是白色的,一到夏天就换上棕褐色的羽毛,与夏季草原的斑较色彩相近,以上实例体现了()A.温度对生活分布的影响B.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生物对环境的影响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生物之间的什么样的关系?()A.捕食B.合作C.竞争D.寄生8.下列关于共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根瘤菌能与豆科植物形成共生关系B.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在一起形成的C.共生的两种生物分开后,均能独立生活D.共生的两种生物相互依赖,彼此有利9.下列词语不能体现生态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A.人间四月,草长莺飞B.密树繁叶,遮天蔽日C.春天来了,一片绿色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10.在探究环境因素对鼠妇生活和分布的影响时,某班生物小组的同学设计了许多组对照实验,下列对照实验中变量设计不正确的是()A.湿土和干土B.光照和阴暗C.温度和食物碎屑D.20°C和40°C11.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错误的做法是()A.用多只鼠妇做一次实验才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B.实验变量是光照C.实验中亮处和暗处的温度、湿度等条件要一致D.这是一个对照实验1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A.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肥沃B.枯叶蝶的外形像一片枯叶C.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D.变色龙的体色能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13.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生物与环境》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生物与环境》复习课的教案设计执教案校、班级:福州树德学校八()执教时间:二一二年四月六日执教者:连江县教师进修学校林榕一、设计思路《生物课程标准》提出,教案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实现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的整体提升。
《福建省生物中考考纲》明确规定,中考命题要体现基础性,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物与环境》是学生已经学过相关知识基础上来进行模块复习,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为后续模块复习和第二阶段综合复习打下坚实基础,是学生备战中考的热身。
基于课程理念和考纲要求,我在复习课教案中注重全体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通过“问题引领、同伴互助、教师释疑、实战演练”的教案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系统复习的结合,努力做到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的协调统一,备战中考。
二、教案分析(一)教材分析九年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的主线是人与生物圈。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生命科学的研究向着宏观和微观两大方面推进。
《生物与环境》属于课标十个一级主题之一,这个主题就是从宏观角度引导学生认识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论述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也是为理解“人与生物圈应该和谐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是为后面两个主题《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和《生物圈中的人》复习打下基础。
可见本主题在本学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初二学生虽然在初一已经学过《生物与环境》这一主题的内容,但对初一的知识都比较模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透彻,更未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他们希望通过复习,更好的掌握生物与环境知识,为生物中考做好准备,因此学生的复习积极性较高。
初二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正迅速发展,是解决、分析中考仿真试卷的能力储备。
班级学生智力结构和学习层次差异较大,但相处融洽,团队气息浓郁,有利于同伴互助这种复习模式的开展。
山东省日照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人教版基础掌握过关卷
山东省日照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人教版基础掌握过关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项中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潮涨潮落B.月缺圆缺C.雨后春笋D.水涨船高2.养花时,我们要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把花放在阳光下,天冷了还要及时把它们转移到室内,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
与上述顺序相对应的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依次是( )①营养物质②空气③阳光④适宜温度⑤一定生存空间⑥水A.⑤⑥③②①④B.⑥①②③④⑤C.④③②①⑥⑤D.①③②④⑥⑤3.在草原上,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下列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A.草→兔→细菌B.鼠→蛇→鹰C.鹰→兔→草D.草→兔→鹰4.下列各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是()A.热带雨林B.温带草原C.农田D.沙漠5.下列各项,构成生态系统的是( )A.雷公山上的全部植物B.树林中的全部昆虫及它们的食物C.农田中的全部庄稼D.梵净山6.下表为探究“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设计方案,下列对不合理之处改进建议正确的是( )位置鼠妇数量光照土壤湿度纸盒左半侧1只明亮干燥纸盒右半侧1只黑暗潮湿A.纸盒左右两侧各放10只鼠妇B.纸盒左右两侧均应设置明亮的条件C.纸盒左右两侧均应放置干燥的土壤D.纸盒左右两侧均应放置潮湿的土壤7.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后,小林同学总结了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A.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B.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D.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8.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一群山羊B.一片森林C.一群小猫D.一窝小鸟9.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上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课件 (共28张PPT)
一、生态系统的定义是什么?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是什么? 三、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背景
一、生态系统的定义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 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叫做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块农田、一个湖 泊、一条河流、甚至一个村庄或城镇等都可以 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一个湖泊 一片草原
“落叶归根”
环境:
如:阳光、空气、水、土壤......
——非生物部分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 — 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
消费者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探究: 食物链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 吃与初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 链。
如:树
虫
鸟
表示“被吃”
任何一条食物链都开始于生产者, 终止于最高级的消费者
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学
生态系统
探究:生态球的奥秘
生态球,你只要把它 放在能照到阳光,温 度合适的地方,它就 能生生不息。
•光(外来)、空气、 水:生物必需的物质
•藻类:光合作用,生 产有机物
•小虾:吃藻类
•细菌:分解虾的粪便, 产生藻类的肥料
•它们互相依赖,不依 靠外界,构成一个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课堂小结
植物—— 生产者
生态系统的组成 动物 ——消费者
生
细菌、真菌—— 分解者
态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
系
统
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 食物网流动的。
课后尝试
绘制一张我们身边常见的食物 链(网),以人作为“最高级”消费 者,设计“剪贴图”。
态 系
生物与环境主题概念图
营养结构 适应、影响
影响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能量流动
价值 爱护我们的家园:生物圈
呼吸作用 食物链 食物网
生物
功能
生态平衡 类型
湿地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沙漠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自然生 态系统
பைடு நூலகம்
周而复始的
碳循环
氮循环
人工生 态系统 (生态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物与环境主题概念图
共生 寄生 竞争 捕食 合作
不同生物关系系
斗争 同种生物
有害物质:生物富集 保护措施 含义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结构
非生物因素: 光、温度、水、空气、等
环境
组成
非生物成分:光、温度、水、空气等
生物成分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统一的整体
分解 光合作用
动物 植物 细菌真菌(蚯蚓、蠕虫、蜣螂动物) 生态系统
物质循环
生物因素:
初中生物《生物与环境》单元教学设计思维导图
生物与环境单元主题设计适用年级七年级所需时间课内共用5课时,每周3课时,课外2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生物与环境是生物课程内容的十大主题之一。
生境中有多种生物,每种生物离不开它的环境,同时又能适应、影响和改变环境,形成多种生态系统,让学生初步建构生物圈的概念,便于后续单元内容的学习。
由此可见,在整套教材中,本单元起着打基础的作用。
由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因此本单元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单元包括“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三个专题。
专题一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调查,认识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通过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可以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理解对照实验的设计要点,为以后的探究打基础。
因此活动说明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
专题二收集和交流不同生态系统的资料,以及生态系统被破坏的实例,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专题三通过各种资料,“技能训练”,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做出假设,对各生态系统的相互关联有了再认识,增强爱护环境和认同“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意识,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是生物的基本特征,调查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难点“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 设计对照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组织好“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探究活动, 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本单元学生通过观察、调查以及资料分析、分组探究实验、活动体验、列表比较、模拟会议等方式,举例说明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密切联系,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