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绿色蝈蝈 学案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七年级语文上册 23《绿色蝈蝈》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简洁概括要点。
2、品味鉴赏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美,体会文章富有的文学笔法特点。
3、感受、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操。
教学重点:品味鉴赏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美;练习快速阅读并概括要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笔法特点;感受、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我们身边有着各种各样的可爱的小动物,像起舞的蝴蝶,鸣唱的知了,可爱的蜻蜓,闪闪发光的萤火虫,也许你已经从不同文章中体会到各类小动物生活情趣,这些美好的动物也许都是伴随你们成长的好朋友。
今天,大家再去拜访一位昆虫朋友——绿色蝈蝈。
二、作者简介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
1823年12月22日,法布尔生于法国南部一户农民家中,从小迷上大自然中的花鸟草虫。
为了实现自己的夙愿,几经周折,历尽艰辛,数十年如一日,在自己的住所——“荒石园”里完成了一卷又一卷《昆虫记》。
三、感知内容1.绿色蝈蝈外表有哪些特征?提示:“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2.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明确:主要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
主要写的是食物习性。
3、有很多同学对蝈蝈的叫声感兴趣,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蝈蝈的叫声的?提示:“窃窃私语”,拟人手法。
“像是滑轮的响声;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作响”,比喻。
“喑哑、尖锐、急促、清脆”四个形容词,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蝈蝈叫声的认识。
四、细读课文1、大家在阅读课文时是否发现,课文中的蝈蝈有很多的称呼?请大家熟读课文,找到关于蝈蝈的不同的称呼。
2、在蝈蝈那么多的称呼之下,你读出了作者对蝈蝈怎样的情感?这些称呼都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课文不断变化对蝈蝈的称呼有什么好处?明确:作者对蝈蝈的称呼有:狂热的狩猎者、我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绿色蝈蝈》教案3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绿色蝈蝈》教案3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绿色蝈蝈》教案1[教学设计A]创意说明:本教案采用了以读带讲兼以学生自学讨论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的精神,可操作性强。
一、情景导入有条件的地方可捉来实物,没条件的可出示图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从蝈蝈的外形特征方面作一介绍。
二、整体感知课文1.快速看课文,画出文中描写蝈蝈外表特征的句子,并比较与同学们的介绍有何不同。
明确: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文中运用了描写性语言,将蝈蝈进行拟人化描写,写出了它的漂亮、可爱,透露出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的区别,引导学生对事物作生动介绍。
2.文中除了介绍蝈蝈的外表特征外,还写了哪方面的内容?明确: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3.学生相互介绍蝈蝈的特征。
三、重点研读,合作交流1.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为什么?2.你最喜欢哪些词语或句子?为什么?学生在研读讨论中相互补充,共享品味赏析的乐趣。
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语言生动传神,拟人贴切自然,突出事物特征。
四、问题研究有人说文章写蝈蝈的食性这几个段落中,作者极写其残忍贪婪,与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不相吻合,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五、布置作业1.在小字本上抄写本文的生字词。
2.灵活运用本文的写作特点,写一篇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短文。
3.课外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
[教学设计B]创意说明: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备课,制作课件,讲课。
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得到充分调动,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一、布置预习1.第一组负责本课的生字词的学习。
2.第二组负责介绍作者及其《昆虫记》。
3.第三组负责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4.第四组谈本文的写作特点。
5.第五组全面评价本文。
6.第六组质疑。
二、学生上台汇报他们的自主学习情况,并授课。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8课《绿色蝈蝈》学案 新人教版
绿色蝈蝈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2、能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并说出其作用。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学习过程前置作业课前诵读:《绿色蝈蝈》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科学观察随笔。
文章把绿色蝈蝈放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介绍,介绍了它的外表特征、生活习性。
预习检测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1)篝火()(2)wú桐()(3)shòu猎()(4)喧嚣()(5)yīn哑()(6)静谧()(7)cuàn夺()(8)螽斯()(9)吮吸()2、根据下面的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
()(2)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3)一点儿也不拖拉,干脆果断。
()(4)形容非常地慌张,以致一点办法都没有。
()3、本文中运用了很多拟人的修辞手法,请找出两句并分析一下它们的作用。
(1)句子:作用:(2)句子:作用:课堂探究4、快速阅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蝈蝈外表特征的句子。
5、文中除了介绍蝈蝈的外表特征外,还写了哪方面的内容?6、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为什么?7、你最喜欢哪些词语或句子?为什么?8、请同学们灵活运用本文的写作特点(或语言生动,或运用拟人……等)说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9、通过学习本文,你学习到了哪些写作方法?有什么感想?当堂检测(一)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
()A、他正在津津有味地读着一本新近出版的小说B、遇到意外事情,要镇定,不要惊慌失措。
C、军军找到了一种很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确实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D、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稍逊一筹的歌手了。
(二)课内阅读(1)在6月份,我捉了不少雌雄的蝈蝈关在我的金属网罩里。
……(2)清晨,我在门前散步,突然旁边的梧桐树上落下了什么东西……(3)我笼里的囚犯的食物找到了,我用蝉来喂养它们。
《绿色蝈蝈》 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绿色蝈蝈》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学习目标】1、通过诵读,积累文言词语。
2、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时间顺序,感知“山市”出现变化的全过程。
3、培养热爱科学的精神,调动审美体验,培养想象、联想能力。
走进作家作品1、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山东淄川人,清代文学家。
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家庭,早岁即有文名,多次参加省试,却始终没有考上举人,到71岁才援例成为贡生。
除中年一度在江苏宝应做幕客外,都在家乡当塾师,终身郁郁不得志,生活清苦。
《聊斋志异》是他用几十年的时间写成的,他称这是他的“孤愤之书“(取义孤独、悲愤)。
2、《聊斋志异》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作品近500篇,以短篇小说为主,此外还有散记特写、随笔寓言等,主要写鬼狐精怪的故事,也收录一些奇特的事。
构思奇妙,语言生动。
“聊斋”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
郭沫若曾用“写鬼写妖高人一等,画人画狐入木三分”这样一幅对联来赞赏他。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蜃景()奂山()邑()耸起()青冥()飞甍()高垣睥睨()肆()连亘()莽莽()窗扉()霄汉()黯然缥缈()屑屑()逾时()倏忽()2.解释下列加点字或者词语。
然数年()恒不一见()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何()飞甍()为山市()高垣()连亘六七里()睥睨()居然()历历在目()莽莽()然()城市依稀()危楼()直接霄汉()洞开()往来屑屑()或凭或立()市肆()近中()始()悟()城郭()以()而已()数()凭()遂()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碧瓦飞甍:历历在目:风定天清:一切乌有:黯然缥缈直接霄汉:3、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二、合作探究,理解课文:1、在文章中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2、文章结尾部分有什么作用?3、说说作者在山市的发展阶段是怎样描写其恢宏的气势的?4、山市的变化是很快还是缓慢?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5、请按顺序写出在山市中出现的八种景物。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3《绿色蝈蝈》学案3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3《绿色蝈蝈》学案3 (新版)新人教版一、课前自学:(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蹦(bèng):两脚并着跳。
啄(zhuó): 鸟类用嘴叩击并夹住东西。
蹬 (dēng):踩;踏。
吮(shǔn):聚拢嘴唇吸。
中旬(zhōng xún): 一个月的中间十天,即十一日至二十日。
篝火(gōu huǒ):在野外燃起的一堆一堆的火焰。
梧桐(wú tóng):一种落叶乔木,长柄叶呈掌状分裂,开黄绿色单性花。
狩猎(s hòu liè):打猎。
喧嚣(x uān xiāo):声音杂乱,不清静。
窸窣:(xī sū):象声词,形容发出细小的声音。
喑哑(yīn yǎ):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静谧(jìng mì):安静。
气氛(qì fēn):特定环境中给人强烈感觉的景象或情调。
篡夺(cuàn duó):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地位或权力)。
吱吱(zhī zhī): 象声词。
多形容尖细的声音。
劫掠(jié lüè):抢劫掠夺。
逃窜(táo cuàn): 逃跑流窜;溃散奔逃。
悬殊(xuán shū):差别很大。
俘虏(fú lǔ):战争中擒获之敌人,或为敌所擒获者。
囚犯(qiú fàn): 在监狱中被囚禁的人。
果酱(guǒ jiàng): 用水果加工制成的糊状食品。
盔甲(kuī jiǎ): 古代战士的护身服装。
贪婪(tān lán):对财物、钱等充满非同寻常的强烈欲望。
撇开(piē kāi):放在一边,不予讨论或考虑。
和睦(hé mù): 和好相处,不争吵。
妒忌(dù jì): 对别人的长处感到不痛快或忿恨,同时又希望自己具有同样长处。
七年级上册《绿色蝈蝈》教案(精选7篇)
七年级上册《绿色蝈蝈》教案七年级上册《绿色蝈蝈》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上册《绿色蝈蝈》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上册《绿色蝈蝈》教案篇1学习目标1.培养从文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2.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准确地运用语言,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3.激发想象力、观察力,培养走进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1.培养从文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2.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准确地运用语言,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科学小品的语言特色。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预习1.注音篝火(ɡōu)、窸窣(xīsū)、篡夺(cuàn)、狩猎(shòu)、喧嚣(xiāo)、静谧(mì)、喑哑(yīn、yǎ)、大颚(è)、莴苣(wō、jù)、螽斯(zhōnɡ)、嗉囊(sù、nánɡ)喙(huì)、薄膜(bó)、气氛(fēn)、哀号(háo)、劫掠(jié、lüè)2.解词弱肉强食: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
窸窣: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静谧:安静。
教学过程一、导入走进昆虫的世界,你会发现生活真是多姿多彩,富有情趣。
不知道同学们是否喜欢并且观察过这些昆虫呢?(幻灯片展示)下面请大家猜一个谜语,(幻灯片)这是哪种动物?什么颜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绿色蝈蝈》,让我们跟随着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一起去了解蝈蝈的生活。
二、学习字词1.指名朗读屏幕上的词语,注意前四行红色字的字形和字音,注意最后一行红色字的字音。
2.指名同学说说红色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2.思考回答:课文读完了,我想问问同学们,你喜不喜欢这篇课文?为什么?说说理由。
七年级语文上册 23《绿色蝈蝈》教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3《绿色蝈蝈》绿色蝈蝈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内容的能力,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学法指导: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也许你还记得童年时看蚂蚁搬家时的情景吧?也许还记得在夏夜里在草间提着灯笼捉萤火虫吧?还有唱歌的知了、飞舞的蝴蝶,这些大自然的小昆虫。
这些美好的昆虫、动物也许都是伴随你成长的好朋友。
今天,大家再去拜访一位昆虫朋友——绿色蝈蝈。
一、检查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扰.()乱狩.()猎喧嚣.()暗.()哑静谧.()篡.()夺劫.()掠2.文学常识:《绿色蝈蝈》选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国著名_________家,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_。
二、问题导学1.作者在文中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这样写何效果?将蝈蝈人格化,使语言生动活泼。
2.作者用什么修辞来描写蝈蝈的歌声,有什么好处?比喻、拟人。
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蝈蝈歌声的特征。
三、拓展延伸大多数昆虫是有益的,是人类的朋友。
平日里你一定观察过一些昆虫,听到过一些昆虫的叫声,请以“我喜欢的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短文。
四、达标训练1.给加点字注音,按拼音写字。
喧嚣.( ) 篡.( )夺窸窣.( ) 劫.掠( )gōu ( )火静mì( ) 嗉náng( ) 贪lán( )2.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1)喧嚣(喧哗)静谧(安静)(2)喑哑(缄默,不说话)和睦(和好亲近)(3)狩猎(打猎)篡夺(用阴谋手段夺取地位或权力)(4)惊慌失措(安放,安排)窸窣(细小的声音)3.解释词语。
⑴惊慌失措:害怕慌张得举动反常,不知怎么办才好。
⑵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补充:。
七年级语文上册 23《绿色蝈蝈》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简洁概括要点。
2、品味鉴赏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美,体会文章富有的文学笔法特点。
3、感受、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操。
教学重点:品味鉴赏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美;练习快速阅读并概括要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笔法特点;感受、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我们身边有着各种各样的可爱的小动物,像起舞的蝴蝶,鸣唱的知了,可爱的蜻蜓,闪闪发光的萤火虫,也许你已经从不同文章中体会到各类小动物生活情趣,这些美好的动物也许都是伴随你们成长的好朋友。
今天,大家再去拜访一位昆虫朋友——绿色蝈蝈。
二、作者简介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
1823年12月22日,法布尔生于法国南部一户农民家中,从小迷上大自然中的花鸟草虫。
为了实现自己的夙愿,几经周折,历尽艰辛,数十年如一日,在自己的住所——“荒石园”里完成了一卷又一卷《昆虫记》。
三、感知内容1.绿色蝈蝈外表有哪些特征?提示:“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2.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明确:主要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
主要写的是食物习性。
3、有很多同学对蝈蝈的叫声感兴趣,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蝈蝈的叫声的?提示:“窃窃私语”,拟人手法。
“像是滑轮的响声;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作响”,比喻。
“喑哑、尖锐、急促、清脆”四个形容词,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蝈蝈叫声的认识。
四、细读课文1、大家在阅读课文时是否发现,课文中的蝈蝈有很多的称呼?请大家熟读课文,找到关于蝈蝈的不同的称呼。
2、在蝈蝈那么多的称呼之下,你读出了作者对蝈蝈怎样的情感?这些称呼都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课文不断变化对蝈蝈的称呼有什么好处?明确:作者对蝈蝈的称呼有:狂热的狩猎者、我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等。
《绿色蝈蝈》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法布尔和《昆虫记》。
2.速读课文,抓住事物的特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1.通过速读课文、筛选关键字词来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2.通过品味、鉴赏的方式体会生动说明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学习重点 1.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体会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及本文传神的语言。
学习难点 1.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体会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及本文传神的语言。
学法指导速读法、筛选信息法、讨论探究法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
喧嚣()劫掠()静谧()吮取()下颚()篡夺()鸟喙()狩猎()嗉囊()螽斯()喑哑()()莴苣()()2.请将横线处的文字表述替换成成语(或词语)。
①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私语。
()②表面上很大而实际脆弱的东西常常成了绿色蝈蝈进攻的目标。
()③蝉则惊慌、害怕得不知如何是好地飞起逃窜。
()④它们对这道菜吃得特别有兴趣。
()3.了解作者《绿色蝈蝈》的作者是国著名的学家(姓名),他在他的居所(居所名字)写下了昆虫学巨著。
这部著作主要内容集中在昆虫学问题上,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若干解决理论问题的议论,以及少量带科普知识性的文字。
1.绿色蝈蝈的外表有什么特征?作者介绍了蝈蝈的哪些习性?重点介绍了哪方面的习性?外表习性2. 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作者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称呼,说说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使用情况称呼效果3.作者介绍绿色蝈蝈时用了大量拟人手法,用“我喜欢(文中的词语、句子或者段落),因为”的句式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例句:我喜欢“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这句话,因为它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与蝉鸣作比较,突出了蝈蝈叫声的动听,表现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七年级语文上册 23《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23《绿色蝈蝈》《绿色蝈蝈》一课选自人教版讲义七年级上册。
这是一篇饶有风趣的小品文,作者选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的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七年级学生有些对小动物有稠密的爱好,也有喂食小动物的阅历,尤其是蝈蝈这种很一般、常见的小昆虫,有了自己的亲身阅历,更有助于这篇课文的学习。
1、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了解课文内容,归纳蝈蝈的日子习性。
2、品尝言语,品析美词佳句,领会言语特征。
3、学习法布尔的探求精力和调查办法,培育科学精力和探求不知道国际的爱好。
1.培育阅览才能——全体感知,概述内容。
2.品尝言语——品析美词佳句,领会言语特征。
经过比较、剖析,引导学生感触文章的笔法特色;感触、学习法布尔的探求精力和调查办法。
一课时朗读法。
《绿色蝈蝈》是一篇调查漫笔,是一篇美丽的散文。
文章科学精力与人文精力高度结合,描绘生动,饶有风趣,在重复吟诵中体会生动逼真的言语特色,如拟人方法的运用及表达作用。
研讨指点法。
本文是一篇饶有风趣的小品文,因其内容的生动有趣,讲堂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自在探求的积极性,为深层掌握辞意供给宽广的活动空间。
榜首课时一、导入新课你喜欢哪种动物或昆虫?把它介绍给咱们。
看来咱们对事物的调查是很翔实的,介绍了中较好掌握住事物的特征,今日咱们就来知道其间的一种小动物——绿色蝈蝈。
二、了解作者法布尔,法国闻名昆虫学家。
1823年12月22日,法布尔生于法国南部一户农人家中,从小迷上大天然中的花鸟草虫。
为了完结自己的夙愿,几经周折,含辛茹苦,数十年如一日,在自己的居处------“荒石园”里完结了一卷又一卷《昆虫记》。
《昆虫记》是以很多科学陈述材料和文学气质艰苦写成的巨作,文体根本为散文,共十卷,二百万字,不只翔实地记录着法布尔的研讨成果,更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讨的动因、生平志向、常识布景、日子状况等等,无妨把《昆虫记》当作法布尔的自传的旁证材料。
法国文学界曾给法布尔“昆虫国际的维吉尔”的称谓,人们称他作“作家、昆虫学家”,这些称谓他是名副其实的。
《绿色蝈蝈》 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整理
《绿色蝈蝈》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整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绿色蝈蝈》导学案--总()课时主备人:李家臣审核:七年级语文组【学习目标】①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①体会文中的美词佳句,感受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的作用。
①培育同学的阅读力量,激发同学探究科学神秘的爱好。
【学习重点】培育阅读文章、概述内容的力量,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导入新课】1、音乐导入激发同学对昆虫的爱好。
【课前预习】1介绍亨利.法布尔(1823-1915)法国闻名科学家,科普作家。
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讨论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化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看与试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著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
《昆虫记》是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具体观看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然后以其观看所得记入具体准确的笔记,最终编写成书。
法布尔以生花妙笔写成《昆虫记》,誉满全球,这部巨著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这部巨著所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所表现的妙不行言的、惊人的灵性。
《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具体、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
法布尔以生花妙笔写成《昆虫记》,誉满全球,这部巨著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昆虫记》被当时法国与国际学术界誉为“动物心理学的创导人”。
文学界尊称他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昆虫记》被译成很多种文字出版。
他被誉为“昆虫诗人”,我国也翻译出版了他的大量作品。
2、检查预习:课后生字词。
扰乱哀鸣狩猎哀号喧嚣寂静(mì)(cuàn)(jiéluè)(kù)(gōu)(yīnyǎ)(fēn)(zhōng)(wōjǜ)(zhuó)静谧篡夺劫掠酷爱弱肉强食篝火喑哑气氛螽斯莴苣啄(qián)(shǔn)(huì)(kuī)(tú)(tuò)钳子吮取喙盔甲屠夫唾液3、同学快速阅读课文,思索:快速阅读全文,找找看:文章介绍了蝈蝈哪些方面的特点?(外表、习性)4、绿色蝈蝈外表有哪些特征?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外表特征--“这种昆虫特别美丽,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美丽,苗条均匀,两片大翼轻快如纱;习性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
七年级语文上册 23《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
23《绿色蝈蝈》《绿色蝈蝈》一课选自人教版课本七年级上册。
这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的活灵活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七年级学生有些对小动物有浓厚的兴趣,也有喂养小动物的经历,尤其是蝈蝈这种很普通、常见的小昆虫,有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更有助于这篇课文的学习。
1、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理解课文内容,概括蝈蝈的生活习性。
2、品味语言,品析美词佳句,体会语言特色。
3、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1、培养阅读能力——整体感知,概述内容。
2、品味语言——品析美词佳句,体会语言特色。
通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笔法特点;感受、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
一课时朗读法。
《绿色蝈蝈》是一篇观察随笔,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文章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结合,描写生动,妙趣横生,在反复诵读中体味生动传神的语言特点,如拟人手法的运用及表达效果。
研讨点拨法。
本文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因其内容的生动有趣,课堂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自由探究的积极性,为深层把握文意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你喜欢哪种动物或昆虫?把它介绍给大家。
看来大家对事物的观察是很细致的,介绍了中较好把握住事物的特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种小动物——绿色蝈蝈。
二、了解作者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
1823年12月22日,法布尔生于法国南部一户农民家中,从小迷上大自然中的花鸟草虫。
为了实现自己的夙愿,几经周折,历尽艰辛,数十年如一日,在自己的住所------“荒石园”里完成了一卷又一卷《昆虫记》。
《昆虫记》是以大量科学报告材料和文学气质艰苦写成的巨著,文体基本为散文,共十卷,二百万字,不仅详尽地记录着法布尔的研究成果,更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不妨把《昆虫记》当作法布尔的自传的旁证材料。
法国文学界曾给法布尔“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的称号,人们称他作“作家、昆虫学家”,这些称号他是当之无愧的。
4.3绿色蝈蝈教案2(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绿色蝈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预习课文,能筛选、概述文章内容。
2、了解蝈蝈的生活习性。
〖过程与方法〗1、学习用理解式朗读的方法感知内容、理解欣赏。
2、体会文章富有文学笔法的描述、生动活泼的修辞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感悟生动的笔法描写观察到的场景。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笔法特点;感受、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研讨法、谈话法、活动法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具准备】毛笔抄写两则谜语的白纸、蝈蝈有关的演示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很高兴来到六安九中,和各位同学共同学习。
为了表达我对同学们的诚心,我想给同学们带来点什么。
同学们,你们喜欢喜欢小动物吗?我这里有一则猜昆虫的谜语,请看——(出示谜语):谜面:大姐天天逛花园,二哥弹琴夜黑天。
三姐织布到天明,四妹做饭香又甜。
(猜四种昆虫)谜底:蝴蝶、蝈蝈、蜘蛛、蜜蜂瞧!昆虫们的小日子过得多么舒服啊!我们想不想和它们交个朋友?好,我们现在就去见一位法国朋友。
见了外国朋友可要“讲文明,树新风”呀。
你看,我们喊它什么?绿色什么?多亲切啊,见面就喊哥哥。
教师点明课题并板书。
——绿色蝈蝈(法布尔)二、初读课文,把握文章基本信息,明确学习目标1、筛选信息,总揽全篇。
谈话:同学们把绿色“哥哥”叫得如此亲热,你们了解他吗?老师考考你们,请用“读过全文,我知道了绿色蝈蝈……”说出它的某些方面的情况。
学生发言,教师引导其分辨不同的方面,并在黑板上板书(声、形、斗、食、居)。
2、启发达成学习目标。
手捧这篇热情洋溢的随笔,你觉得那个地方最有趣味,最值得回味呢?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表扬学生对文章的主动评判和学习的愿望。
为了学习方便,我们就选择最集中、最具体的片断,来学习精彩的描写,感受观察者浓浓的情意吧。
三、直奔重点,赏读片断。
2021-2021七年级语文上册23绿色蝈蝈学案3(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绿色蝈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积累文中字词,理解文章的主题.2学习本文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写科学小品。
重点难点:1反复诵读课文,把握文章主题,品味文章的语言。
2体会用拟人手法写小品文的表达效果。
课前指导(学习方法、相关知识等)自主学习:1熟读这篇课文2疏通生字词3了解作者及作品5圈点出文中你不懂的地方。
学习过程:一、复习旧知识《看云识天气》的结构特点是____。
文章开头写了_____,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中间部分具体写了_____;最后写_______,全面总结全文。
二、预习目标1 给加点的注音或根据拼音填汉字。
狩.猎﹙﹚喧嚣.﹙﹚静 mì﹙﹚ cuàn夺﹙﹚喑哑..﹙﹚﹙﹚吮.取﹙﹚劫.掠﹙﹚窸.窣.﹙﹚﹙﹚ gou﹙﹚火2 形近字辨析扰喑婪喙拢暗焚缘3 重点词语释义喑哑:劫掠:静谧:喧嚣:窃窃私语:津津有味:弱肉强食:篡夺:贪婪:窸窣:惊慌失措:妒忌:4 文学常识速记这是一篇___(体裁),选自《____》。
作者是__国著名___家____。
他写的《___》,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引人入胜的内容赢得了世界各国青少年的喜爱。
5 了解著作《昆虫记》的内容。
6 熟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7 整体感悟课文.(4)文中多处运用了拟人手法,请举例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7﹚用一句话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内容。
8 针对诗中你不懂的问题提出质疑。
三、合作研习把各自预习的结果相互交流,并试着解答对方提出的疑难问题。
四、展示交流1 学生分组把自主预习的答案板书到黑板上,老师点拨、纠错,强调考点、重点。
2 重点语句分析﹙1﹚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2﹚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
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
3 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
五、课后反思六、课后练习去户外静听虫鸣鸟啼,辨别这些声音,并用一段话形象地描写出来。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绿色蝈蝈》教案三篇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绿色蝈蝈》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的:篇三教学目的:⑴知识与技能能用简洁的语言梳理信息,概述文章内容。
⑵过程与方法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感知内容、品味佳句。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培养浏览能力及结合重点语句领会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
教学构想:《绿色蝈蝈》是一篇自读课文,它妙不可言,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因而在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想去说,要把语文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结合起来,既学习了语文,又了解了自然知识。
教学中将采用“朗诵法”和“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笔法特点;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
课前准备:⑴了解法布尔及作品《昆虫记》。
⑵布置学生课下仔细进行观察,准备向同学介绍一种自己最相熟的小动物。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⑴导语:兴许你还记得童年时看蚂蚁搬家的情景吧?兴许你还记得夏夜捉萤火虫吧?唱歌的知了,飞舞的蝴蝶,勤劳的蜜蜂,这些大自然的小精灵,兴许是随同你成长的好朋友。
今天,我们再跟随昆虫学家法布尔去认识一位新的昆虫朋友——绿色蝈蝈。
(板书课习题,并明确学习目的)⑵简介法布尔及《昆虫记》(学生答复,老师补充)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
1823—1915年,1879年《昆虫记》第一卷问世,1880年开始搬进荒石园,写了一卷又一卷《昆虫记》,度过35年余生。
鲁迅把《昆虫记》称作“讲昆虫的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榜样。
二、浏览课文,整体感知⑴速读,你从文中取得了关于绿色蝈蝈哪些方面的信息?(用简洁语言汇总)讨论并汇总:声、形、斗、食、居⑵绿色蝈蝈的表面有哪些特征?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总。
明确:蝈蝈的外形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柔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习性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
三、研读课文,品味语言⑴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最让你感兴趣的地方或你喜爱的语句,并说说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蝈蝈》
学习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
1、理解积累词语,体会并学习文中拟人的手法的运用。
2、感受作者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信念。
预读(看谁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学。
)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
比比谁知道的多。
法布尔:
《昆虫记》:
2、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
喧嚣劫掠静谧吮取喑哑狩猎嗉囊螽斯下颚
满载而归弱肉强食惊慌失措津津有味
思悟(相信自己,我能行!)
1、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引出蝈蝈的呢?
2、作者是如何知道蝈蝈喜欢吃什么食物的呢?
3、研读课文第9段,归纳这段文字说明了蝈蝈的什么生活习性?说明蝈蝈属_ _(A.食肉B.食草C.杂食)性昆虫。
4、“蝈蝈也存在着同类相食的现象。
诚然,在我的笼子里,我从来没见过像螳螂那样捕杀姊妹、吞吃丈夫的残暴行径,但是如果一只蝈蝈死了,活着的一定不会放过品尝其尸体的机会的,就像普通的猎物一样。
”本语段中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好处?
拓展延伸(坚信自己,我真行!)1、《辞海》中有关蝈蝈的条目是这样的:蝈蝈,昆虫。
螽斯的一种。
翅短,腹大,雄的前翅基部可摩擦发声。
吃植物的嫩叶和花,危害农作物。
也有称之为“哥哥”。
就这段文字与课文比较,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笔法特点。
2、谈到《昆虫记》,周作人说:“比看那些无聊的小说戏剧更有趣味,更有意义。
”的确如此,法布尔笔下的蝈蝈是鲜活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蝈蝈的鸣唱给大自然增添了一串串美妙的音符,而法布尔则以睿智的哲思、求真的探索为人类的精神之树增添了一颗丰硕的智慧之果。
在我们品享的同时,就让心中的感念作为对“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的赞誉。
昆虫是人类的朋友,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爱的一种昆虫,用一段文字形象描绘其外形。
检测题(我努力我进步,我成功我快乐!)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的形状、性质、功用的文章叫说明文。
()
(2)《绿色蝈蝈》采用平实性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蝈蝈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
(3)蝈蝈和螳螂一样,都存在着同类相食的现象。
()
(4)《绿色蝈蝈》是英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科学观察随笔。
()
2、文中多处运用拟人手法,试结合具体例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3、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
4、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课外阅读(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
冬日闲趣养蝈蝈
自清代时起,皇宫内外的官宦人家都喜爱聆听蝈蝈清脆的叫声,特别是在冬季里。
每逢雪天,他们都要聚集在一处,把各自的蝈蝈摆放在温暖的房间里,一边赏雪,一边享受蝈蝈悦耳的歌声。
这个习俗历经百年延至今日,如今竟成了平民百姓们冬日里的一大乐事。
说起冬天养蝈蝈,寇金宝老先生要算是其中最正宗的一脉了,100多年以来,寇家积累了不少饲养蝈蝈的经验,并且代代相传直至今日。
寇先生告诉记者,凡是能在冬天饲养的蝈蝈,一般都是经过人工繁殖培育出来的。
每年的8
月至9月底,寇先生都要前往山区收购一大批成年的母蝈蝈(也叫驴驹,尾部有一根长长的产卵管,无翅,不会鸣叫),带回饲养基地,交配后,在土中产卵。
10月初,新孵出的幼虫最需要精心的照顾,它们一般吃一些涂裹了黄豆粉的胡萝卜,环境温度和日晒量都会影响到蝈蝈将来的颜色和体形。
这些幼虫到了11月初,基本上结束蜕变,进入成虫期。
简单地说,成年蝈蝈根据颜色、体形,大约分为四个品种:青色的叫做“山青”,在它不动的时候,看起来就像是蜡制品似的鲜艳、清亮;黑色(或深咖啡色)的叫做“铁蝈蝈”;类似枯草颜色的叫做“草白”;另一种纯绿色的叫做“绿蝈蝈”。
这些成年蝈蝈基本上属于肉食动物,饲养者可以每天喂它们一些“面包虫”,间或也可以喂一些蔬菜及瓜果,以做到营养均衡。
在冬天喂养蝈蝈,最重要的是掌握好喂养蝈蝈的环境温度。
一般情况下,在高于27~28摄氏度时,蝈蝈就会开始大声鸣叫,但是切忌把养蝈蝈用的葫芦放在暖气上烘烤,并且长时间的鸣叫也会缩短蝈蝈的寿命。
当环境温度低于20摄氏度,大约在16摄氏度左右时,蝈蝈就会停止鸣叫,当然,温度也不能太低,0摄氏度以下时就容易造成蝈蝈的死亡。
这些冬蝈蝈一般都可以活到第二年的五一前后,不过,也有许多饲养高手能让它们一直活到第二年的8月份左右,这就在于精心地为它们搭配饮食,并且控制好它们生活的环境温度。
另外,不仅喂养冬蝈蝈本身充满乐趣,盛蝈蝈用的葫芦也十分讲究。
那些葫芦的外表有着相当复杂的花纹图案,这些花纹并非雕刻而成,是通过模子使葫芦在生长的过程中就形成的。
在清代也有“官模”“民模”和“本长”之分。
葫芦的构造也非常巧妙,通常在葫芦口内会放置一个盘丝状的铜制线圈,再加上一个有着许多透气孔的盖子,这样一来,蝈蝈在葫芦腹内鸣叫时传出的声音就会更加清脆、优雅。
1.给加粗字注音。
聆听()一脉()蜕变()间或()
2.第二节依次介绍了关于冬蝈蝈的()、()和(),其中和课文相同的是对()的介绍,但是课文介绍得详细,而本文介绍得简略。
3.养冬蝈蝈的人常常把蝈蝈揣在怀里,你能在文中找出这么做的理由吗?4.葫芦的讲究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5.“如今竟成了平民百姓们冬日里的一大乐事”,你对此现象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