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的实践困境
论美国高校通识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2021.0219世纪伊始,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 )帕卡德(A.S.Parkard )教授首次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1],“通识教育”逐渐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一项重要内容。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又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2]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又称全人)。
[3]1945年哈佛大学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中对完整的人做出具体解释,这些能力应为:有效的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做出恰当判断的能力、辨别价值的能力。
[4]通识中的“通”不是通才的“通”,即什么都知道;而是贯通的“通”,即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通融。
[5]当前,作为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的中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基础上的“质量提升”是其重要特征之一。
[6]这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关键时期,高等教育从数量规模到教育质量的转变。
中国的高等教育在人才的培养目标上,教学课程的设置上,以及价值塑造等方面遇到了瓶颈。
此时可以将目光放眼于世界,向其他国家借鉴优秀的经验。
其中,美国的通识教育具有长足的发展,我们可以参考并从中汲取其在发展通识教育中所提出的方案及其经验教训。
一、美国通识教育的发展(一)开端:重视核心课程的哥伦比亚大学通识教育从现代意义上来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1917-1919年的实践被公认为美国通识教育的起点,为各国高校通识教育体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不过当时哥伦比亚的通识教育实践也仅集中于少数教师的教学。
美国通识教育在推动通识教育方式上较为多元,有核心课程和平均选修的方式。
在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上,内容涵盖了本科生所需的知识领域。
哥伦比亚最早提出“核心课程”,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参加,类似于我国的公共必修课。
核心课程包括:外语(四个学期,论美国高校通识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王宁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摘要:美国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发展历史悠久,形成独特的高等教育模式,在通识教育体系建设方面比较成熟,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高校的通识教育体系也不断地更新改革,尤其以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高校为代表在通识教育建设方面特色鲜明,为世界各国高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也为社会培养了人才。
“中高本”人才贯通培养的探索:现实困境与出路
“中高本”人才贯通培养的探索:现实困境与出路1. 中高本人才贯通培养的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才已经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
特别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对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需求日益迫切。
加强中高本人才贯通培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对于提高我国整体人才素质、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高本”人才贯通培养是指在高中阶段、本科阶段以及研究生阶段,通过系统性的教育体系,使学生在不同层次的学习和实践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实现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顺利衔接。
这种培养模式有助于打破传统的教育壁垒,实现人才培养的连续性和一致性,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当前我国中高本人才贯通培养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高中阶段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导致部分地区和学校的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学生的学术基础和综合素质。
高校招生制度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应试化倾向,导致部分学生过于追求分数而忽视自身兴趣和发展潜力,不利于人才的全面发展。
研究生阶段的培养体系尚需完善,部分学校过于重视科研产出,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了解决这些现实困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高中阶段的教育质量;二是改革高校招生制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关注自身兴趣和发展潜力;三是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强化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这些措施,有望实现中高本人才贯通培养的目标,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1.1 当前教育体制下的问题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虽然中国政府在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地区、城乡、贫富差距等原因,教育资源仍然存在很大的不平衡。
这导致了一些地区的学校设施落后、师资力量不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应试教育压力大,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中,高考是决定学生升学和未来发展的关键。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教学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教学分析摘要:长期以来,通识教育选修课教育是高校开展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并未能像专业必修课程一样受到足够的重视。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在课程开设与讲授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而“互联网+教育”的理念和模式正好为提升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推动通识教育选修课教育信息化改革提供了重要手段。
下面本文就“互联网+”背景下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教学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1 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建设现状1.1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建设情况某学校是一所理工类普通本科高校,围绕“强责任、精技术、善管理、重实践、求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标,按照 OBE 工程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需求,学校采用“平台+模块”的形式,构建了“三大平台、九大模块”课程体系。
在理论教学平台中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模块,所有专业培养方案都开设,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拓展学生思维方式,实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与相互补充,着力培养学生人文及科学精神,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
通识教育选修课设置了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等八个课程类别,各专业根据培养方案要求学生选修为 8~ 10 学分。
学校重视课程运行机制,制定了通识教育选修课管理办法,对课程归属单位、课程标准、开课流程等做了明确要求,通过评审等形式严把课程入口关,并依托人文素质教育中心统筹人文艺术类通识教育选修课建设。
学校重视课程建设和投入,在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在线开放课程、混合模式教学课程、MOOC 课程、一流课程及各类教改项目等建设中,对通识教育选修课程都有立项资助。
引入学堂在线、智慧树、中国大学 MOOC 等国内知名 MOOC 平台拓展课程资源,充实开课数量和质量,开展了以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为主的探索实践,开出了 380多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月多门线下课程课堂讲授与研讨结合的教学形式广受学生欢迎。
高等教育学刊
高等教育学刊ACADEMIC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办2004/2大陆、香港、台湾地区高等学校的通识课程比较徐辉季诚钧(浙江师范大学校长办公室;浙江师范大学发展与改革研究室,浙江杭州 310000)提要:本文从通识教育理念、通识课程目标与设置、课程教学与管理等方面对大陆、香港、台湾地区高等学校的通识课程进行了相互比较分析,并阐述了大陆通识课程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作者认为,大陆对通识教育的理解尚处于表面阶段,只是注重文理交叉等学科知识层面,没有深入到人格养成、情感陶冶等层面;大陆通识课程设置也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统一课程理念的指导;大陆通识课程的教学与管理也有等改进,以进一步提高课程质量,达到通识之功效。
关键词:大陆香港台湾高等学校通识课程[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通识教育始于美国的高等学校。
自20世纪50年代,留学生和西方传教士把英美的高等教育引进到香港和台湾地区,同时也把通识教育的观念与做法移植了过来。
大陆通识教育尽管在历史上较港台地区早,但新中国成立后,仿效苏联的专业教育模式,通识教育的传统未能继承与发扬。
近年来,两岸三地关于通识教育的交流与研讨较多,香港、台湾地区对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可丰富与拓展大陆对此问题的认识,为大陆通识课程设置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通识教育理念的比较通识教育主要是通过通识课程得以实施,通识课程是完成通识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
因而,对通识课程进行比较,首先可以从通识教育理念入手,不同的通识教育理念会导致不同的通识课程目标与设置。
通识教育的英文为General Education,以前大陆通常译作“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在台湾、香港地区则译为“通识教育”。
与“通识教育”相应的术语,在大陆为“人文素质教育”或“文化素质教育”等名称。
“人文素质教育”或“文化素质教育”这一概念所体现与强调的高等院校培养目标和内容与港台的“通识教育”尽管有着差异,但基本相通。
OBE理念下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模式创新初探
OBE理念下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模式创新初探当前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的教学面临一定困境,OBE理念为其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以《领导学》课程为例,将OBE理念引入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模式创新中,从教学中师生功能定位明确、预期学习产出设计、实现及评价等方面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
标签:OBE;通识教育;教学模式创新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有着和专业教育同等甚至更加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卓越的通识教育是一所大学能够成功地培养晓古今之事、知自然人文、通才达识、通情达理、全面发展的一流人才的重要保障。
然而,在当今中国大学中通识教育特别是通识教育选修课的教学却陷入尴尬境地,课堂教学生态亟须优化,教学理念亟须更新,教学模式亟须创新。
将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OBE)这一国外实践证明比较有效的理念引入我国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具有积极的探索价值。
教师以通识教育选修课《领导学》作为实践阵地,在准确理解和把握OBE理念的内涵及该理念下教学的特点的基础上,逐步摸索出OBE理念下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模式的运作框架,以期对其他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乃至中国高校通识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一、OBE的内涵及该理念下教学的特点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或结果导向的教育。
OBE于1981年由Spady等人提出后,已成为美国等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1]。
OBE理念下的教育就是要清晰地聚焦和组织教育系统,使之围绕确保学生获得在未来生活中获得实质性成功的经验[2]。
整个教育体系以学生学习产出为基础,需要教育者对于学生的教育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构想并设计出促进这些构想最终实现的路径,教育全程要关注最终的学习产出。
学习产出,不仅仅是学生学会了哪些知识,也是学生通过学习最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才,其具体表征应该是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
通识教育的实践困境及路径选择
Th a tc i h fGe e a uc i n a t t oc e Pr cie Plg to n r lEd ato nd Is Pa h Ch ie
HOU e—h Ti u .YANG h —y n 2 Z i o g
(1 H ah I o e e S a x U i r t o i n e& E oo i ,T i a 3 0 6 . u sa gC l g , h n i n e i Fn c 1 l v sy f a cn m c a u n0 0 0 ; s y
Ke o d :g n r l u ain o e c riuu ;ifr l u r uu y W r s e e a c t ;c r u r lm d e o c n oma ril m c c
大学通 识 教 育 发 韧 于美 国 , 今 天 , 具 特 色 到 各 的大学通 识教 育 已成 为美 国大 学教 育质 量 的重要 保
通识教育的实践困境及路径选择
侯 铁 虎 杨 志 勇2 ,
(. 1 山西财 经大学 华商 学院 , 山西 太原 000 ; . 306 2 山西财 经大学 晋 商研 究院, 山西 太原 000 ) 30 6 [ 摘 要]通识教 育正成 为高校改革的一 个热点, 于它 目前 面临的 问题 , 于它的功 能与路径 有必要进 行 明确 的定位。 鉴 对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质教 育 , 在此 基 础 上 开始 了通 识 教 育 的理 论 与 实 并 践探 索 , 年 间 已成 为 教 育 界 热 切 关 注 的话 题 。 目 数 前, 多数 大学 主要通 过 “ 识 教 育 选 修课 ” 展 通 识 通 开 教育 , 数 大学进 行 了通 识 教 育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的 全 少 面改革 , 北京 大学 的“ 培 计划 ”复 旦 大学 的复 旦 如 元 、 学院 和南京 大 学 的 匡 亚 明学 院 。不 少 学者 认 为 , 鉴 于专 业教 育存 在 的弊 端 和 教 育 的 全球 化 趋 势 , 通识
《山东高等教育》2020年总目录
《山东高等教育》2020年总目录改革与治理“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影响因素:制度环境与资源依赖蔡文伯 曹元洁1冲突视阈下大学教师科研公共性的式微与提振仲彦鹏 王韵晨2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校园中的“老师”称谓与师生关系董益帆 李福华2河北省“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绩效评价与发展策略李兴国 刘 毳 梁丽肖3建国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资助政策的发展历程探究 ———以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为视角贺云飞3论民办高校公益性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构建李文章3化制度优势为治理效能:新时代高等教育治理的转向朱猷武4青岛高校人才留任的长效机制研究黄庆丽 马 硕4公立大学校园开放的法理、学理与治理张 强4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的我国高校改革发展路径选择研究陈锋正 苗彦恺5甘肃高等教育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SWOT分析李 卓 孙百才5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内设制度建设:认知、实践和文化潘小明6高等教育性别结构差异演变与性别平等探析李长安 杨智姣6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历史、现状与改革路径刘姝殷 肖瑞宁6人才培养理工类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困境与突围陈 雷1参与科创活动对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价值研究 ———以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为例魏淑华1慕课视域下大学通识教育实践的困境与希望李德华1招生管理理念与招生效果的因果关系研究常 江 叶婷婷 李晓霞1基于深度访谈的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李小瑞 王占军2公费师范生政策认知调查 ————以青岛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为例马勇军 王 童2师范生乡土情怀培养的思考张立平 王德洋2“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科研创新行为动力机制研究 ———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刘 佳 安珂珂 贾 楠3硕士研究生学习能力、科研意愿与科研行为:多重中介模型检验王 娟 毕于民3基于书院制模式的教育效果研究 ———以郑州西亚斯学院住宿书院为例王全亮 张小菲 姚佩瑶 张月芬3我国博士生招生规模及结构的演进历程、逻辑与展望胡鹏扬 杨 院5我国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分布特征与归因 ———基于GIS的方法肖亚娟5疫情后高校文科教育发展思考与建议 ———兼谈文科审辨式思维与创新培养问题纳春英 马斗成 宫振胜5基于知识图谱的产教融合热点及趋势研究魏 丽 孙俊华5师生关系、学习环境对研究生学习绩效的影响研究张 林 莫彩玲6“我为什么能发核心刊物”:硕士研究生学术成长影响因素的访谈研究岳慧兰 时 松 索长清 戚务念6课程与教学从课堂知识到实践应用:社科类研究生定量研究方法学习困难的影响因素研究郭仕豪1大学生课堂沉默现象探究 ———探寻大学生心灵之旅潘显敏 朱光明1“互联网+”时代大学课堂教学价值何在?程建山2在线学习平台在德语教学中的应用 ———以“德语大学在线”为例赵梦迪2罗丹艺术人生对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启示徐照东2学前教育本科全程实践培养模式改革:动因、核心举措与挑战王 芳 马勇军3新工科背景下高校专业课教学模式改革及教学档案研究 ———以青岛大学聚合物加工工艺课程为例杨淑静 杨 超 刘玉魏 丛海林3·2020年第6期金课视阈下地方农业高校通识教育优化路径研究 ————基于某地方农业大学的个案分析党晓虹 王效仿 崔学婷4传统与翻转模式下大学生学习效果对比研究 ————以零售管理课程为例喻 葵4我国师范类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孙人君4省域高等教育学学术影响力四十年:分布及演进 ————基于CSSCI论文的计量分析于小艳 陈海娃4学生课堂表现对高校教师创意教学影响研究 ———教学情绪的中介和学校支持的调节效应刘金发 崔鲁杰5高校课堂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对策郑后建5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智慧化教学生态建设的影响 ———以聊城大学为例王桂清6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获得感:概念、内容及启示陈晓丽 王焕良6高等教育思想研究大学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知识生产创新主体的协调宋 妍 张 明2高等教育变革中的高校新商科发展思考张庆亮 杨莲娜2中世纪大学的讨论辩论及启示陈光磊 李 莉2高等教育史蔡元培高等教育思想的内涵解读及当代价值冯建民 陈会玲2“不唯模仿,熔而化之”:吴汝纶大学理念探析许 露3民国时期大学教授群体的基本特征分析张意忠5我国近代著名大学校长的“卡里斯玛”特质及其当代价值 ———基于理想类型方法的分析黎 旋 方泽强6国外高等教育美国高校经验教育的典型模式与案例研究刘爱生 李 悦3西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探析杨尊伟4美国一流大学工程教育组织变革与创新————以普渡大学工程教育系为例李 明4中匈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改革比较研究许衍艺4荷兰教育学博士培养中的学术生产导向及其启示金星霖6美国大学体育中的教育公平研究陈 卓6就业与创业“入对行”重要吗? ———来自2009-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实证分析周丽萍 岳昌君1教育与经济我国高校财务状况的困境与出路———基于高校财务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马浚锋1基于DEA方法的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研究 ———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例孙盘龙 辛斐斐1教师教育互惠学习背景下中国交换师范生对师生关系认识的变化研究 ———基于RLTESECC交换师范生项目的研究陈雪儿1基于学习型组织的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研究任 祺3职前教师专业伦理知识及其养成路径探析李 彤 杨秀玉5“缺失的那片”:论教师教育中社会情感学习(SEL)项目的必要性、整合框架与启示王 卓 张 冰 常桂香 鲁 迪6探究取向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与启示———以UBCCREATE项目为例常宝宁 郑 柯6高校思政教育新媒介技术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指向:人的主体性与技术的自主性尹晶晶2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实施路径探析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引郭书君 曹智勇2关于线上课程思政的若干思考崔永红 车如山3话语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研究王云海 刘立华 王宇航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黎 军 张正娟5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教育的三重逻辑刘传雷 荆蕙兰5高职教育高职院校实现高质量扩招范式研究刘 民4教育思想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当代师范教育的借鉴价值及实现路径研究王祥荣 于 洁4书评地方教育史研究的一部力作 ———评翟广顺新著《青岛教育史:1891-1949》钱国旗5《文辅相年谱》研究评析杨林玉 吴胜楠5。
高校通识教育新课程研究与教学方法创新
高校通识教育新课程研究与教学方法创新作者:雷振嘉来源:《公关世界》2024年第02期摘要:通识课是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如何充分发挥教育功能,成为近几年的教育焦点。
本文以G校优秀通识课程为例,具体分析其通识教育改革方案与教学策略,从而深入探究高校通识教育新课程研究与教学方法创新。
关键词: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引言现代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优化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加强对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明确其核心概念和目标,确立通识教育的定位和课程体系。
其次,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具备跨学科背景和教育理念的优秀通识教育教师,提高他们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同时,加强通识课程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确保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此外,需要建立起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有序衔接的培养体系。
在课程设计方面,要注重内容的广泛涵盖和深度拓展,突出跨学科、多元文化的视角,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最后,还需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通识教育课程,培养他们的终身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以上优化路径的实施,可以促进现代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出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一、现代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优化路径通识教育在高校中扮演着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重要角色,通识课的新课程研究与教学方法创新成为学校和教师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和教育的发展。
因此,通识教育需要不断探索新课程和教学方法创新,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一)建立机制,加强管理、监督与评估高校应建立起通识教育管理机制体制,具体负责全校通识教育课程的规划组织实施、质量监督与评估,完善通识课的开课审批和评价标准,加强对教师教学的监督和对学生学业的考核,定期评估通识课,对其进行遴选与退出管理,保障通识课教育教学质量[1]。
通识教育在我国大学面临的实践困境和对策
能 的 唯一 有 效 途 径 ,而 智 性 乃 是 理 性 中最 主 要 的 因素 之 一 。个 人 的一 切 行 动 表 现 ,都 蕴 涵 着 心 智 的 指 导 与 约束” 1 。 3 ]布鲁 克 认 为 通 识 教 育是 “ 为建 立 人 的 主 体 性 ,并 与客 体情 境 建立 互为 主体性 关 系的 教育 ,它是 一 种广泛 的非专业 性 的 、非 功 利性 的基 本 知 识 、技 能和 态
就 其 内 容 而 言 ,通 识 教 育 是 一 种 广 泛 的 、非 专 业 性 的 、 非 功 利 性 的 基 本 知 识 、技 能 和 态 度 的 教 育 。 总 之 ,通 识 教 育 是 一 种 教 育 观 ,一 种 教 育 理 念 ,
一
通 识 教 育 在 国 内 引起 越 来 越 多 的 关 注 ,通 识 教 育 的研 究 不 断 展 开 并 逐 渐 深 入 ,通 识 教 育 的 意 义 和 重 要 性 越 来 越 被 国人 所 认 识 。但 总体 而 言 , 目前 国 内各 高 校 的 通 识 教 育 的实 施 状 况 还 是不 尽 如 人 意 ,水 平 不 够 高 ,我 们 认 为主 要存 在 以下几 个 方 面 :
1 通 识 教 育 目标 不 够 明 确 .
通 识 教 育 的 目 标 就 是 要 培 养 学 生 批 判 性 独 立 思 考 的 自 由 , 培 养 理 性 思 考 和 批 判 性 判 断 的 能 力 , 充 分 发
种 教 育 理 想 ,一 种 教 育 境 界 。 二 、 我 国 大 学 目前 通 识 教 育 实 践 中 遇 到 的 问 题
度 的教育 ” I 。 3 ]
一
步 ,如 北 京 大 学 、清 华 大学 、中 国人 民大 学 、北 京师
通识教育:概念的误读与实践的困境
c mp e e sV l h o n tt n o e e a d c to . n r l d c t n i a k n fi t r ic p i a y e u ai n 0 r h n i ey t e c n o ai fg n r l u a in Ge e a u a i s i d o e d s i l r d c t , o e e o n n o
— —
t O Und r t nd t e sa he Con t to f Ge r lEduc to f o t e o ls i uc ton no a i n o ne a a i n r m he Vi w fHo itc Ed a i ZHANG n - i Do g ha
( s tt o g e d ct n E s C iaNom l nv r t S ag a 0 0 2 C ia I tue fHih r uai , at hn r a i s y h n h i 0 6 , hn) ni E o U e i, 2
Abs r c :The lg t o e e a e uc to n h g e d c to n tt to s n ta t p ih f g n r l d a in i i h r e u a in i siu i n i Ch n s c u e a ius i a i a s d by v ro miu e sa1 i s a o n he c nc p f g n r l d a in.Th o o ai n f g n r l d a in i s o i td s nd rt l ng r u d t o e to e e a e uc to d e c nn t to o e e a e uc to s a s ca e wih d a s se t i e , y t m a d u rc l m. T i e o hoitc du ai n s o d o U t kn w c re ty n n c ri u u he d a f lsi e c to i g o f r S o o o r cl a d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实施路径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实施路径一、本文概述《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实施路径》一文旨在深入剖析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实施路径。
文章首先对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强调了其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接着,文章指出了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困境,如教学内容与方法滞后、师资力量不足、缺乏有效评估机制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实施路径,包括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内容与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评估机制等。
本文旨在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入推进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以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健康发展,培养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二、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分析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
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在取得显著成效的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
各高校普遍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将思政元素融入各类课程,推动了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有机结合。
同时,随着教师思政素养的不断提升,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家国情怀。
一些学生也积极参与到课程思政学习中,通过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等方式,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另一方面,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也存在一些现实困境。
部分高校对课程思政建设重视不够,缺乏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导致思政元素难以真正融入课程中。
一些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认识不到位,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一些学生对课程思政学习的兴趣不高,缺乏主动性和参与度,影响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实际效果。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在取得显著成效的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提升教师的思政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也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入发展。
通识教育的实践困境
博雅学院 , 山东大学的全校性“ 中华 民族精 神概论 ” 课 在理 解上存 在 一些误 区 高校的探索对其他 尚在观望 、 徘徊的学校有相 当的启示 都放 在对 研究 生 的培 养上 , 少 承担 大学本 科 生 的课程 很 需要指出的是 ,这些高校的探索是结合本校的特 哈佛 当时的教育背离了通识教育的理念, 由此启动了通 色、 地缘优势等进行的, 因此 , 各个学校的具体实施细则 识 教育 的全 面改革 , 立起 一套 核 心课 程 的系统 。在 芝 建 差别较大。 如山东大学是依托该校“ 文史见长” 的学科优 加哥大学 ,其通识教育是 由校长哈钦斯提出并实施的。 许 多半是 由人文 学科 、 势, 在全校开设“ 中华民族精神概论” 的课程 ; 中山大学 在 我 国 , 多高 校 的通识教 育改 革 ,
收稿 日期 :0 1 1- 3 2 1 - 0 2
作者简介 : 李斌(94 )男, 17_ , 湖北巴东人 , 广东外语外 贸大学 中文学院副教授 , , 从事明清文学史、 博士 主要 古代诗 文与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文 批 评研 究 。
基金项 目: 东省“ 1 广 2 1工程” 三期重点 学科 建设项 目“ 人文学中心建设— —比较文化视野的文学通化研 究”G ( DUF 2 1 2 S 1- )
复旦大学的复旦学院, 武汉大学的国学班 , 中山大学的 程等等。 这些探索无论成败 , 都是值得肯定的, 这些著名 和借鉴作用。
二、 困境二 : 整个社会对通识教育的重视不够 。
2 0世纪 7 0年代 , 哈佛大学专家 、 教授的工作重心 和教学 , 时任第 2 届校长德瑞 克博克 (ee o ) 为 5 dr bk认 k
S ra O98 e il N . 8
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_一种哲学的视角_鲍宇科
2007年第4期N o.4,2007浙 江 社 会 科 学Z H E J I A N G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2007年7月J u l.,2007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一种哲学的视角◆ 鲍宇科 内容提要 从教育哲学角度审视、反思两种不同的高等教育观,深入剖析隐藏在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内的个人主体性和类主体性的矛盾,理性批判专业教育的功利主义追求及探询证实通识教育的理性主义价值,以寻求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在现代高等教育中的理性定位。
关键词 个人主体性 类主体性 专业教育 通识教育作者鲍宇科,浙江警官职业学院讲师,哲学硕士。
(杭州 310018)一通识教育作为一种理想的高等教育思想,源起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
在古希腊时期,它与自由人的教育紧密相连,经济安逸是学习的一个重要前提。
从自由教育的产生来看,自由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阶段是少数人而不是多数人的特权,它是建立在贵族政治基础上的。
然而,丰富的教育内容并不足以使自由教育抵御自身政治基础的日益削弱以及来自专业教育的强烈冲击。
1852年,英国红衣主教纽曼在其名著《大学的理念》一书中,针对这种科学时代的弊端,重申自由教育的传统,以抗衡知识专门化。
就在纽曼为大学的自由教育理想振臂高呼时,发生在欧洲和美国的政治及工业革命深深动摇了自由教育哲学的政治经济基础。
西方高等教育民主化运动使得接受高等教育不再是一种特权而是一种权利,旧的自由教育因其阶级基础的狭隘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与此同时,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各种职业对于专业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知识和职业的划分已成为必然,专业教育由此应运而生。
尽管专业教育在其发展历程中,一直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却无法抵挡现代社会对专业教育的需要,因为专业教育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之一,也是使人适应社会分工、生产分工和人类认识方式等要求的有效途径。
无论从社会还是从个人的角度来考虑,专业教育都是高等教育必须承担的重要使命。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实践难点与完善路径
140可以通过明确通识教育课程的定位,加大通识教育课程的比重,设置综合跨学科的调适教育课程,限制教学班规模,采用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建立有效的教学支持系统等措施进行改进。
一直以来,教育的本质就在于使人成长为“人”,人才培养也一直是高等教育的根本职能。
随着“双一流”目标的提出,各高校愈发重视人才培养这一环节,在此过程中由于通识教育注重多重学习能力训练、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多元化国际视野开阔等目标,在课程设置中纷纷重视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然而当前这类课程实施成效却不尽如人意。
在2001年对全国2000家用人单位随机抽取的一份访谈式问卷调查研究中发现,从改革开放以来,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在该单位工作的综合素养总体评价并不高。
特别是在以创新能力为公因子的特殊能力评价中,最不理想的是学生的自我认知、科研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心理素质。
此后,在江西省范围内也开展了为期两年用人单位对本科毕业生素养评价的调查,在其研究中发现,用人单位在实际评价中对本科毕业生“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设计”的满意度均低于其他各项,“沟通协调”能力在雇主期待和实际评价中也达到极大的负位差。
同样是在关于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胜任力的调查中,也显向都是要落实到课程改革这样的具体核心的问题上,如何设置合理、科学、有效的通识教育课程内容成为当前人才培养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基于当前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现状问题,分析当前通识教育课程实施现状背后的原因,进而尝试对其提出一些建议措施。
1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困境:被轻视的“课程点心”20世纪中叶,美国开始出现现代意义的通识教育,哈佛大学在1945年发布的《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明确指出,由于人类知识的一体性,通识教育课程应当被视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有利于加强社会公民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度和全面发展的社会责任感。
但纵观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现状,目前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性不被理解。
一方面,高校将其视为对原来专业教育式培养目标的修补、填充。
通识教育的追本溯源性思考——基于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启示
、
育. 亚里士多德跟随其老 师柏拉 图学习长达 1 9年 . 直至老 师的 去世 , 亚里士 多德才完建 了自己的教 育思想理论体 系. 其最有名的教育就包括 自由教 育论 并且亚里士多德的教 育思 想也代表 了古代希腊教育思想的最 高水平 柏拉 图提 出教育的 目的在 于哲 学王的培养 . 就是使 受教 育 者的心灵状态从 最低等级的想象, 逐步上升到信 念、 理智 , 最后 达到理性等级 . 把握 最高的“ 善的相” . 进入到 纯真至 美至善 的 可知世界的这样一个灵魂 的转向或上升过程 在这里就指 出了 哲学的最高境界就是理性 。亚里士多德在老师死后 的悼词 中写 到: “ 巍巍盛德 , 莫之能名 。 光风 霁月. 涵育 贞名 。 有诵其文. 有瞻 其行 乐此盛世 . 善 以缮生” 。 这不仅是对老师个人 品行的认 可, 更重要 的是对老师教 育思想的认 可 . 因此在承继老师“ 理性” 教 育思想的基础上 . 进一步丰富了教育的 目的 亚里士 多德认为 . 人之所 以为人 在于人是理性 的 . 理性是 实现真正 自我 的前提 . 人的教 育就是 为培养人 的理性为根 本 目 的. 虽然与其老师的 阐述不 同. 但 是根 本着力点都是“ 理性” 的 培养 但是 亚里士多德不仅 强调理性 . 也认 同感性的作 用. 且认 为人是理性 的动物 . 求知是所有人 的本性 . 但是这 个求知不是 我们认为的简单的知识 . 而是 追求知识 的过程和追求具体知识 层 面以上 的无 实用的知识 . 但是从历 史发展 的长河来看 . 这部 分“ 无用” 的知识 又是最有 用的知识 因此我们 在定位通识教育 的时候不能认为是 简单的专业知识 以外 的知识 学习. 更不是具
未上 升 到 国 家认 同层 面等 困境 三、 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对通识教育思想 的启示 通识教 育作 为教 育理念可 以追 溯到 亚里士 多德 的 自由教
社会学对通识教育的承诺_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中的三个面向
社会学对通识教育的承诺_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中的三个面向社会学对通识教育的承诺: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中的三个面向引言社会学作为一门人文科学,旨在研究社会的结构、行为和意识。
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思辨能力。
社会学对通识教育有着重要的承诺,尤其是在C. Wright Mills的经典著作《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中文译为《社会学的想象力》)中,提出了三个面向的观点,为通识教育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一、个人遭遇与社会背景的联系首先,米尔斯认为,社会学的核心在于将个人遭遇与社会背景相联系。
他指出,个人的经历和问题往往是社会结构和历史条件的结果,个人的困境和挣扎是社会问题的一部分。
这一观点对通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个人问题的根源,并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思考和解决问题。
通过社会学的学习,学生可以不再将问题局限于个人,而是从社会视角来审视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举例来说,一个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面临学习困难或社交问题,如果只关注个人因素,可能会导致自责和沮丧。
然而,如果将个人问题与社会背景相联系,例如考虑到社会经济地位、家庭背景等因素,就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这个问题,从而采取更有效的解决办法。
这种关联性的思维是通识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
二、个人经验与历史结构的对话其次,米尔斯强调个人经验与历史结构之间的对话。
他认为,理解个人问题需要将其置于历史和社会结构的背景中,并通过对话来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种对话可以帮助学生超越个人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从跨学科的角度重新审视问题,并形成全局思维的能力。
在通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需要学会跨越学科的边界,将个人经验与历史、文化、政治等多个领域相联系,以更全面、深入的方式来理解问题。
通过将社会学与其他人文科学领域,如历史学、政治学等进行对话,学生能够形成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社会问题。
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中国石油大学
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中国石油大学大一上学期有幸遇到赵老师做我的思政课老师,也是从那时候我对思政课程产生了兴趣,最初的时候很多人和我说思政课是一门“水课”,总觉得在这件事情上投入意义不大。
后来真正上课的时候,赵老师却反复强调着学生们十分热衷的一个词——搞钱,虽然当时的我对这样的观念将信将疑,但是一直都觉得老师老师的本意绝不是如此。
上学期思政课即将结课的时候,老师难得非常郑重地留了一项所谓的作业——尝试研究“钱学森之问”、“钱理群之忧”以及“李·约瑟之谜”。
我当然知道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我也知道凭借我目前的眼界和见识想要看懂这三个问题是很难的,但是寒假的时候我还是“傻乎乎”地好好思考了这三个问题,并且还心血来潮地写了三篇文章指出我对这几个问题的观点,当然我也知道这所谓的分析必然是漏洞百出的,但是在完完整整地审视过这三个问题以后,有一个问题的答案我是确定的,即老师一再想要灌输给学生的思想绝对不是搞钱。
后来我也有想过为什么明明老师讲课的目的不是想让学生变得功利化,反而却一再地从功利的角度去解读问题呢?最后我的答案回归到了一件事物上——兴趣。
既然理科生不喜欢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那就从最直观的利益角度去剖析书本。
理科生都喜欢干货,最好考试的时候把答案直接报出来,只要最后能考高分,中间的过程什么不重要,哪怕我就是每天上课睡觉,只要老师考试前划重点的那节课好好听,最后考一个还算说得过去的分数就行了,至于数学这些需要扎实基础的科目,只能是硬着头皮一点点啃,所以我在高中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学生数学课上睁大眼睛记笔记,语文课上哪怕就是老师站在讲台上讲得天花乱坠,台下的同学该睡还睡。
高中的时候同学调侃我,说我是个“伪理科生”,是班里少见的凭借着文科成绩把排名带起来的男生,其实我也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文科功底如何,只是单纯觉得一个人如果每天都满脑子不是数学公式就是游戏和睡觉,那样活着其实挺没意思的,我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成为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如果我读了十几年书,结果最后把这项能力给丢了,那这学不上也罢。
知识生产模式3背景下的高校通识教育超学科发展——以计算机通识教育为例
知识生产模式3背景下的高校通识教育超学科发展——以计
算机通识教育为例
周萱
【期刊名称】《江苏高教》
【年(卷),期】2024()4
【摘要】以计算机通识教育为例,结合知识生产模式更替展现高校通识教育发展历程。
通过分析计算机通识教育的一般特性和发展困境,形成高校通识教育超学科发
展内涵,确定计算机通识教育中的超学科命题。
高校通识教育以高素质人才作为逻
辑起点,围绕高素质人才发展形成逻辑主线,聚焦知识迁移、创新能力、意识形态,结合知识生产模式3核心要件,形成知识分形创新生态系统。
在高校计算机通识教育
创新建设行动中,强化计算机通识教育部门育人职能,提高教师、学生、课程的黏合度,并于过程中创造衍生价值。
【总页数】10页(P72-81)
【作者】周萱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大学计算机学院;南京审计大学南京审计大学&《江苏高教》高等教育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7;TP399
【相关文献】
1.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通识课程实践教学浅析r——以哈尔滨华德学院通识教育学院为例
2.通识教育背景下的本科生学业指导模式研究——以计算机学科为例
3.通识为"体" 专业为"用""体""用"融合培育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基于全球化大学通识教育背景下新闻传媒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之一)
4.生态文明视角下高校环境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研究—以内蒙古师范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史为例
5.通识教育理念下我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发展方向——《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之镜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发展与人才培养摘要:我国教育的总体环境优于二十年前,通识教育的理念也渐渐成为一种共识,但要真正实施通识教育,依然有困境,很多困境带有普遍性和根本性,如通识教育的实践路径不能简单复制,整个社会对通识教育的重视不够,在理解上还存在一些误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尚未建立,“教程式”的教学方式亟待改革等。
承认、正视这些困境,勇于改革,勤于探索,通识教育必将在我国土地上生根。
关键词:通识教育;实践困境;核心课程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2)02-0076-02通识教育的实践困境李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广州510420)2012年第2期(总第988期)No.2,2012Serial No.988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HEILONGJIANG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R esearch &Appraisal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识教育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不少教育工作者在理论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些高等院校开创性地实践了通识教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虽然我们教育的总体环境优于二十年前,通识教育的理念也渐渐成为有识之士的一种共识,但要真正实施通识教育,依然是矛盾重重,很多困境带有普遍性和根本性,有些困境短期内无法解决。
本文将以我国已有的通识教育实践为例,以美国通识教育为参照,客观剖析我国通识教育面临的困境,以期对相关的教育改革者有所启示。
一、困境一:理论贡献虽多,实践路径却无法简单复制迄今为止,讨论通识教育的著作和论文难以胜计,理论成果极为丰富。
不过,有些理论的探讨还停留在设想的阶段,忽略了具体实践的困难;有些则生搬硬套哈佛等经验,而忽略了我国教育的大环境,等等。
当然,即便是操作性、可行性很强的通识教育理念,若不付诸实践,也无异于纸上谈兵。
可贵的是,目前已有部分高校开创性地进行了通识教育实践,如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复旦大学的复旦学院,武汉大学的国学班,中山大学的博雅学院,山东大学的全校性“中华民族精神概论”课程等等。
这些探索无论成败,都是值得肯定的,这些著名高校的探索对其他尚在观望、徘徊的学校有相当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高校的探索是结合本校的特色、地缘优势等进行的,因此,各个学校的具体实施细则差别较大。
如山东大学是依托该校“文史见长”的学科优势,在全校开设“中华民族精神概论”的课程;中山大学依靠本校的师资,在博雅学院开设“拉丁文”、“希腊文进阶”课程等等。
这意味着,通识教育并没有一条可以简单复制的实践路径。
事实上,通识教育本身并不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原则和实践路径。
在通识教育发达的美国,并不是所有学校都在效法哈佛大学,斯坦福和芝加哥等大学都有各自的特色和具体的方案,在国情和教育大环境完全不同的中国,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复制哈佛大学的经验。
故此,要实施通识教育,各个高校需要自行制定适合本校师生的实践方案,任何名校的实践路径只能作为经验来借鉴,而不能照搬。
这就要求实施通识教育的决策者具备相当的探索精神,更要有探索失败的心理准备。
通识教育的改革,不是简单地对教学方法等细节进行修补,而是根本改革高教的现行体制,因此,它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懈的努力,甚至几代人的付出。
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钦斯在1929年提出通识教育改革的设想,然而整个三十年代,哈钦斯的方案被一次次否定,直到1942年,哈钦斯的通识教育方案(四年制本科生院)才被通过。
后来芝加哥大学被公认为大学本科通识教育的典范。
二、困境二:整个社会对通识教育的重视不够,在理解上存在一些误区20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专家、教授的工作重心都放在对研究生的培养上,很少承担大学本科生的课程和教学,时任第25届校长德瑞克博克(derek bok )认为哈佛当时的教育背离了通识教育的理念,由此启动了通识教育的全面改革,建立起一套核心课程的系统。
在芝加哥大学,其通识教育是由校长哈钦斯提出并实施的。
在我国,许多高校的通识教育改革,多半是由人文学科、收稿日期:2011-10-23作者简介:李斌(1974—),男,湖北巴东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明清文学史、古代诗文与诗文批评研究。
基金项目:广东省“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人文学中心建设———比较文化视野的文学通化研究”(GDUFS211—2)76通识教育的实践困境[责任编辑李金波]社会科学的二级学院来具体实施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形式,虽然他们的实际行动得到校方领导的支持,但其执行力度无法同哈佛、芝加哥大学相提并论。
比如,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元培计划管理委员会一方面不断向校方领导呼吁,另一方面请求其他各个院系的支持和配合。
显然,在当前的我国,通识教育理念要转变为高校的行政决策,要受诸多现实条件的制约。
美国包括哈佛、芝加哥大学在内的名校,通识课主要由全校最有名的学者承担,都是小班上课,课堂教学特别注重讨论。
而我国许多大学的教授多以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为主,基本上不给或比较少给本科生上课。
在专业教育主导的今天,大部分高校仅把通识教育视作专业教育的点缀,学生把通识教育课程看作是混学分的课程。
有的学校,一门通识教育的课程多达四五百名学生选修,大礼堂变成课堂,这与注重师生交流讨论的小班上课相去甚远。
不仅如此,许多学校相关教务职能部门并不重视通识教育课程,一些学校甚至不将通识课程的教学纳入检查、评估的范围。
更有甚者,有些高校将通识教育课程放在网络的教学平台上,学生在网络上即可以修习、考试、拿学分,师生的交流完全被忽略。
严格来讲,这些高校对通识教育的理解还存在一些误区,他们的做法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与北京大学“元培计划”等是有本质不同的,这些所谓“通识”课程,只是顺应某种需要,将原有课程贴上一个时髦的标签而已。
通识教育是非功利性、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是思维、能力、素养和人格的教育,其教育过程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我们的高等教育长期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许多人在短期内看不到通识教育带来的实际效益,便不会轻易接受、肯定通识教育。
“立竿见影”的现实需求和“潜移默化”的实际过程,是短期内无法完全消除的一对矛盾。
比如,在北京大学选择“元培计划”的学生中,有不少学生是对自己被录取的专业不满意,进“元培计划”是为了两年以后调整专业。
在武汉大学国学实验班的学生中,也不乏逃避原专业者。
目前,通识教育主要依靠高校,尤其是有探索精神的高校,这显然是不够的。
由于受前苏联的影响,我们的高中教育特别强调专业分工,部分高中从高一开始就引导学生选择文理科。
正如许多学者指出的,中学时代过早文理分科,是高校通识教育实施的障碍。
通识教育是家庭、小学、中学、大学和社会整合起来的综合教育,它要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整个支持,才能真正在我国“落户”。
故此,要全面实施通识教育,必定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教育的大环境,而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三、困境三: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尚未建立,“教程式”的教学方式亟待改革通识教育必备的一个要件,是要有一套以传统经典为主的核心课程。
比如在斯坦福大学,核心课程包括“经典阅读”、“古今欧洲”、“文学与艺术”、“哲学”、“神话与现代”等课程,每门课程都是以传统经典为阅读和讨论的读物,如“经典阅读”包括《荷马史诗》、柏拉图《理想国》、奥古斯丁《忏悔录》、维吉尔《罗马史诗》等[1]。
美国很多高校都有这样一套核心课程,所选的经典与斯坦福大学大同小异。
以西方经典阅读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是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最普遍、最基本的方式。
在我国,绝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是“教程式”教学,即以“概论类”教材为主,采用“思想”加“历史”的课堂教学。
比如“中国哲学史”课,教师主要以哲学名家、哲学思想为主要授课内容,这样的教学结果,使学生可能对历史上哲学家的名字、主要思想很熟悉,但可能从未系统读过《论语》或《孟子》的文本。
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把教学重心放在经典文本上。
通识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以培养“完整的人”为根本目标,就此而言,并不是只有“通识课”才需要通识教育,“通识”应该成为每位教师的一种责任和使命。
可喜的是,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已注意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病,开始尝试用通识教育的理念改革教学内容。
比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讲授“文学批评研究”的张宁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
他弃一般《文学批评原理》之类的教材而不用,尝试以批评方法为纲,自选代表性的文本作为教学内容,如新批评:《邪恶的发现:〈杀人者〉分析》(布鲁克斯、沃伦);女性主义:《男女关系的乌托邦》(王安忆)、《〈生死场〉的启示》(刘禾,节选);意识形态批评:《病的隐喻与文学生产》(黄子平)等等[2]。
批评方法是否具有涵盖性,选取的文本是否有代表性,或许尚可讨论,但这种教学效果较传统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即学生学习之后,不是简单记住“新批评”等几个概念,而是获得一种多样的人生和艺术体验,一种切身的文学教育,学到知识之外的思想、能力、素养,而这正是通识教育的要义所在。
这启示我们,在通行的、普遍被认可的核心课程尚未系统建立之前,我们不妨求同存异,求教学理念之同,存课程内容之异,在某些局部、某个领域作有益的尝试,核心课程的系统必将在有识之士的探索实践中建立起来。
通识教育是对社会、对历史、对民族负责任的一种教学理念,是包括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决策者(通常是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会都要考虑的问题。
由于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积重难返,实施通识教育显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承认、正视上述困境,勇于改革,勤于探索,通识教育终将在我国的土地上生根。
参考文献:[1]甘阳.大学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标和模式[C]//甘阳,陈来,苏力.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北京:三联书店,2006:30-31.[2]张宁.“知识”与“思想”的悖论———通识教育与文艺学教学改革[J].中州大学学报,2009,(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