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育才中学高中语文导学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菩萨蛮》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学案:第三单元菩萨蛮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导学案教学目标1、理解这首词的描写技巧2、准确把握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这首词的特色和技巧2.深入理解女主人公内心的情感过程与方法诵读法、精读法、讨论法教时安排:一课时【导入】:(课前播放《菩萨蛮》的歌曲演唱)这首歌曲的歌词就是一首五代的词。
词在最初,是可以配乐歌唱的,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流行音乐的歌词。
古代的宴席,是有歌舞奏乐的,文人骚客兴之所至,就取来漂亮的纸笺,写下一首首小词,以供旁边的美丽女子歌唱。
也正因为词最初是写给歌女的歌词,因此内容多关乎闺情风月,香艳绮丽。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首晚唐五代时期的流行歌曲的歌词,《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预习案】一、关于“词”词是唐代兴起的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体诗。
词起源于民间,中唐后较多文人从事创作,晚唐五代趋于繁荣,极盛于宋代。
宋朝之后,词学日趋衰落,一直到清朝,才有了一次复兴——这,就是词的大致发展历史。
很少有人知道:词与诗正式分开从温庭筠开始的。
主要有婉约派和豪放派两个大的流派。
“词”的别称:诗余、曲子词、乐府、长短句等分类: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词有“词牌”。
一段称为一“阕”。
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二、知人论世:温庭筠(812—870)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人。
政治上一生不得意,官仅国子助教。
少负才名,然屡试不第。
又好讥讽权贵,多犯忌讳,因而长期抑郁,终生不得志。
他精通音律,熟悉词调,在词的格律形式上,起了规范化的作用。
艺术成就远在晚唐其他词人之上。
作品风格:绮丽香艳,婉约柔媚。
他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另有绰号“温八叉”、“温八吟”、“温钟馗”都能反映温庭筠的性格特点。
(此处可根据情况补充绰号的由来,以增加趣味性:温庭筠在当时被称为“温八叉”,因为他在作诗的时候“八叉手而成八韵”,也就是说,双手这样交叉一下,就写出一句,交叉八次,一首诗就完成了,可见当时的温庭筠是多么的才思敏捷。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 将进酒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将进酒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习目标1、了解相关的咏酒诗篇及酒文化2、诵其诗。
反复诵读,了解李白豪放的诗风。
3、体其情。
研读文本,体会李白的丰富情感。
4、想其人。
分析评价,探讨把握李白的形象。
5、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学习重点:体其情。
研读文本,体会李白的丰富情感。
学习难点:品味其中复杂矛盾的人物感情。
学法指导:诵读、体味、研讨、展示、探究预习案一、文体知识:1、作者简介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
(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
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
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
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
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
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
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有《李太白集》。
2、写作背景《将进酒》是汉乐府旧题,题意为“劝酒歌”。
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
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
当时,他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
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
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
3、“酒”是一种文化,它与中国古代诗人似乎结上了不解之缘。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第二单元第5课 菩萨蛮(其二)
《菩萨蛮》(其二)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背诵此词;2、深入感受词人笔下的江南美景(美在何处?);风格以辞意婉约,香软浓艳为主,从而形成隐约迷离幽深的意境,称花间词派。
3、理解词人笔下的江南美景与思乡之情之间的关系。
【预习案】一、作者简介韦庄(836年~910年),字端己,五代前蜀诗人、词人,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为中唐著名诗人韦应物四世孙。
孤贫力学,才敏过人。
他的诗都很著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
韦庄的诗集名《浣花集》,其词与温庭筠齐名,号称“温韦”,为“花间派”的代表作家,曾有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妇吟秀才”。
二、背景介绍韦庄的《菩萨蛮》共五首,是前后相呼应的组词。
韦庄是五代十国时期词人。
45岁左右时,在长安应举,适逢敌军占领黄巢起义长安,未能脱逃,第二年想尽办法终于逃到洛阳,后辗转浪游到江南。
今若还乡,目击离乱,只令人断肠,故惟有暂不还乡,以待时定。
这首词是他浪游江南时的作品。
本词为第二首。
黄巢起义之后,藩镇混战,韦庄避乱江南长达十年之久。
本词就是他避乱江南时期所作。
三、关于花间词派花间词派是晚唐五代奉温庭筠为鼻祖而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
后蜀赵崇祚收录了温庭筠、欧阳炯、韦庄等十八位词人的作品共五百首词,编成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总集,取名《花间集》,后人将这十八位词人的作品称为花间词。
词的题材,十之八九为花间月下,男女之情,其他尚有些咏史征戍、行旅写景之作。
2、解释下列划线字。
(1)游人只合江南老:(2)春水碧于天:(3)垆边人似月:(4)皓腕凝霜雪:(5)还乡须断肠:3、根据提示,填写诗句。
⑴词中描写江南水乡美丽风光的句子。
⑵词中描写江南女子美丽容貌的句子。
⑶词中表现词人矛盾心情的句子。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陕西省榆林市育才中学高中语文导学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学生案
【学习目标】1、理解“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理论内涵。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和诵读的要求。
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学习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作品,在古典诗歌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蕴涵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了解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和诵读的要求。
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学习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作品,在古典诗歌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蕴涵的情感。
【预习案】◆阅读“赏析指导”,弄懂“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含义。
一、何谓“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声”指节奏、音调平仄、押韵,“气”指情感、气势,“因声求气”就是通过感受诗文语言的节奏,根据声韵的特点来把握作品的精神。
“吟咏诗韵”就是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吟咏,体味诗歌作品的思想感情。
我们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古代私塾的教学方法特简单,就三个字——念,背,打。
念,是读书,读给自己听;背,是读书(不看着书读),读给老师听;打,是打手板,背不过课文的打手板,打完了还要念,念完了还要背,背不过还要打。
虽然方法简单,但是私塾在培养人们学习古文方面的贡献那是有目共睹的。
翻开《唐才子传》,王勃“六岁善辞章”,骆宾王“七岁能赋诗”,李白“七岁能文”,刘慎虚“八岁属文上书”;再翻开《现代中国文学史》,康有为“七岁赋诗”,梁启超“六岁毕业《五经》,八岁学为文,九岁能日缀千言”。
可见,“读熟背出”乃学好古文的关键。
“因声求气”造就了众多的文人学士,是我国学古文的优秀传统,在当今的新课改过程中,应该让它发扬光大。
二、中国古代诗歌的音乐美(节奏)是怎样构成的?1、合乎规律的重复、停顿形成诗歌的节奏。
诗歌按照一定的规律回环重复的时候,便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使人感到亲切、愉快。
李白《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在全诗中反复了三次,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激荡着读者的心弦。
诗歌节奏也体现在节拍的划分上,汉字以一个字为音节,一句诗中的几个音节并不是孤立的,一般是两两组和形成停顿(音步)。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导学案:第二单元 菩萨蛮缺答案
《菩萨蛮》导学案编制人:审核:高二语文组组长签字:领导签字:【使用说明】1、在充分预习,熟读文本的基础上,认真研读学案。
2、限时完成,规范书写。
3、时间:30分钟【学习目标】1、背诵默写全诗。
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2、通过反复诵读,积极思考,深入讨论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3、感受诗人笔下江南的美。
体会诗人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之情。
【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识记文学常识。
1、韦庄,(836—910),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唐诗人韦应物四世孙。
他生活在唐帝国由衰弱到灭亡、再到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时期。
59岁举进士,72岁帮助王建创建“前蜀”小朝廷,并任吏部侍郎同平章事。
因他有反映黄巢义军攻入长安的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妇吟秀才”。
他在词坛上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是“花间派”词人的代表作家,著有《浣花集》。
2、菩萨蛮,词牌名。
这首词为作者早年浪游江南时所作。
韦庄的《菩萨蛮》是一组词,其内容、情意、风格相近,共五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
二、合作探究1、通读全词,找找看词人是通过哪几个典型意象来描绘江南的?这些意象带给你什么样的共同感受?(凭第一感觉回答)2、按常情,作客异乡的游子总以不得还故乡而愁绪满怀,但这首词却偏偏反过来说:“还乡须断肠”,这是为什么?这和诗人所要表达的主旨有什么关系?3、如果让你描绘江南,你会选择哪些意象,为什么?★(选做题)4、白居易也曾写过脍炙人口的《忆江南》词三首,试比较白词与本词在意境上有什么异同?忆江南白居易其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其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三、当堂检测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
,。
,。
【课后作业】1、背诵全诗,默写全诗。
2、按时高质量地完成下一课导学案【课后反思】。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自主赏析《菩萨蛮》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菩萨蛮》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习“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诗歌鉴赏方法,抓住意象,发挥想像,品味诗情画意的江南,领会作者在诗歌中寄寓的思想情感。
2、引导学生根据诗歌中意象的特点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探究诗歌意境,学会运用“置身诗境”和“缘景明情”的鉴赏方法。
3、探究江南诗歌情境的异同,感受诗人的江南情怀。
教学重难点:1.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
2.体会由情到景,由景到情,景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教学手段:合作探究教学过程:检测背诵,导入新课导语设计:美丽的江南,引起了无数诗人的遐想与诗情。
大家都学过哪些诗人所写的江南?回顾所学江南诗歌,齐读:(可以联系课后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扬万里《晓出慈净寺送林子方》)【作家作品】作者简介: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人。
此前曾漫游各地。
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
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
王氏建立前蜀,他做过宰相。
终于蜀。
他的诗都很著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
与温庭筠同为“花间”重要词人。
长安的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妇吟秀才”,著有《浣花集》关于花间词派:花间词派是晚唐五代奉温庭筠为鼻祖而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
后蜀赵崇祚收录了温庭筠、欧阳炯、韦庄等十八位词人的作品凡五百首编成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总集,取名《花间集》,后人将这十八位词人的作品称为花间词。
词的题材,十之八九为花间月下,男女之情,其他尚有些咏史征戍、行旅写景之作。
风格以辞意婉约,香软秾艳为主,从而形成隐约迷离幽深的意境。
北宋词家,如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人,上承花间词,去其香软浮艳,以蕴藉雅正见长,语言秀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
《菩萨蛮》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菩萨蛮》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菩萨蛮》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1《菩萨蛮》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首经典作品,《菩萨蛮》是许多诗人和文学爱好者非常熟悉的。
这首诗是唐朝著名女诗人杜秋娘所作,描绘了一位对佛教极为虔诚的女子心中的苦闷和迷惘。
通过解读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杜秋娘的写作手法。
导学一:阅读诗歌全文首先,学生们需要认真阅读《菩萨蛮》的全文,了解其内容和结构。
这首诗共十四句,分为七个句子对。
第一、二句是对女子的描述,第三、四句是女子自述,第五、六句是男子的抒发,第七、八句是男子的自述,第九至十四句是承接第五至八句,描写了男子难以言表的爱意和女子的心境。
导学二:文化内涵其次,学生们需要深入理解《菩萨蛮》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首先,杜秋娘通过女子的形象反映出唐代女性的弱势地位和佛教的影响。
女子在传统文化中被认为是弱者,需要依附于丈夫或父亲。
而佛教思想强调放下红尘,追求精神升华,女子心中的矛盾感就更加明显了。
其次,诗中男子坚定不移的爱,也映射出唐代人的忠诚和家族观念。
最后,以“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的结尾,杜秋娘试图用禅宗思想的对立和超越,表达对人生的慨叹和超脱。
这些文化内涵的探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杜秋娘的创作。
导学三:用诗歌写作手法分析最后,学生们需要分析杜秋娘在写作中运用的手法。
首先,诗中运用了比喻手法来描绘女子的心情,如“云霞出海曙,梅柳更春妆”中的“海曙”比喻新的生活开始,“梅柳更春妆”比喻美好的前景。
其次,杜秋娘巧妙地运用了暗示手法来表达女子的苦闷和矛盾。
例如,女子的自述“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就暗示出她的忧虑和时间的无情。
此外,诗中十分巧妙地运用了承接手法,将男女独白与连句相承相融合,使表达更为丰富和感人。
总之,通过对《菩萨蛮》的阅读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女性的生活和观念,还可以进一步领略杜秋娘的诗歌世界。
高中语文《菩萨蛮》学案1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菩萨蛮》学案1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习目标1、诵读《菩萨蛮》,揣摩词意。
2、准确把握词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3、把握本词“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
学习重点:1、准确把握词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2、把握本词“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
学习难点:把握本词“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
学法指导:诵读、体味、研讨、展示、探究预习案一、文体知识:1、作者简介及花间词唐五代词主要有花间词和南唐词两大词派。
(一)花间词派是以晚唐词人温庭筠、五代前蜀词人韦庄为代表,以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特征的词派,温韦外尚有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等共18人,后蜀赵崇祚将此18人词编为《花间集》,故名。
亦称作“西蜀词派”。
温词秾艳华美,韦词疏淡明丽,代表该派的两种风格,其他人的词作多蹈袭温韦余风。
(二)南唐词以宫廷为中心,以君臣为主体,以“二主一相”(中主李璟、后主李煜父子和中主朝宰相冯延巳)为代表,他们凭借共同的高雅而全面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情趣,以及独特的个性禀赋和情感体验,赋予南唐词独特的感伤情调和开阔的词境,确立了他们结束“花间”开启北宋的承上启下的词史地位。
(三)花间词派,向来是“温韦”并称。
温词如周昉、张萱笔下的簪花仕女,簇金结绿,韦词如吴道子笔下的淡妆美人,疏朗清秀;温词如富丽堂皇之牡丹,韦词如清新明丽之芙蓉。
温词多“密而隐”,富于美感的联想;韦词多“显而疏”,易于直接触发情感的感动。
二、自主预习:1、给下列字词注音:鬓()腮()襦()鹧鸪()二、结合注释,解释下列词语,并疏通文意小山:金明灭:欲度:花面:帖:罗襦:三、有感情地诵读本词1、个人体验朗读。
2、导读:一个美女,在闺房之中,起床——梳洗——画眉——簪花——照镜——着装。
探究案一、赏析探究诗句:1、概括本词上下片所写内容。
2、你从作品中体会到了抒情女主人公什么样的情怀?明确:这首词表达了主人公孤独寂寞的情感。
陕西省榆林市育才中学高中语文导学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书愤教师案
学习目标1、知人论世,分析意象,把握主旨,感受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2、学习作者突出的抒情手法;3、落实并总结诗歌鉴赏方法学习重点通过对颔联的分析,赏析诗歌意象。
学习难点理解诗歌语言,准确把握作者情感。
预习案学法指导: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揣摩、分析作者融入意象的情感。
一、课本助读1、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南宋时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
陆游出身于一个爱国家庭,父亲陆宰,有坚定的民族立场,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常常谈论国难国耻以至痛哭流泪,饭都吃不下。
由于家庭的关系,陆游从小接触的都是爱国人士,他的老师也都是有骨气的人。
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他出生的第二年就碰上靖康之变,跟随家人颠沛流离,从小饱受战乱的苦难,他在国难中诞生、成长直至逝世。
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除名。
直到秦桧死后三年(1158)才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
宋孝宗即位之初,他被召见,赐进士出身。
历任镇江、夔州通判,并参王炎、范成大幕府,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
光宗时,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
后被劾去职,归老山阴故乡。
他“身杂老农间”,为农民送医送药,与农民结下浓厚的情谊。
嘉定二年(1210),八十五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
他生当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
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
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朝廷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
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
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菩萨蛮》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菩萨蛮》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背诵此词。
2、深入感受词人笔下的江南美景(美在何处?)。
3、理解词人笔下的江南美景与思乡之情之间的关系。
问题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游人只合江南老
2、春水碧于天
3、垆边人似月
4、皓腕凝霜雪
5、还乡须断肠
问题二:请从词作第一、二句中挑选一个合适的短语概括韦庄《菩萨蛮》所写的内容。
问题三:江南具体好在哪里?(请用词作中原有的句子回答)
问题四:“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江南美女那么多,词人为什么偏偏提到“垆边人”?
拓展延伸:
(江南之美)“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这幅江南美景图,美在何处?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菩萨蛮》导学案答案
问题一答案:应该比旧时酒店用土砌成酒瓮卖酒的地洁白一定,应当问题二答案:江南好
问题三答案: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问题四答案:垆边有家的感觉,貌美的垆边人唤起了他美好的回忆与思念。
拓展延伸答案:
碧水阳春(视听结合),美酒佳人(月与雪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习目标】1.理解文中的关键词句,注意本文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
2.体会本文委婉、含蓄的讽喻特点.3.理解为官治民的道理及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哲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中的关键词句,注意本文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
2.理解的本文寓意。
【预习案】【文学常识】作家作品(1)本文名为“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
从内容和风格上看,当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
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它是“稗官之属”,把它当作小说来看。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则更进一步说它是“幻设为文”,“以寓言为本”。
(2)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世称“”,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
与刘禹锡并称“”。
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
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
【要点突破】1.通假字。
(1)既然已(2)早缫而绪2.古今异义。
(1)不抑耗其实而已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传其事以为官戒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本欲舒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去不复顾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甚怜.焉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字而幼孩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词多义。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 项脊轩志教学案 新人教版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项脊轩志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习目标】1.掌握5个多义词;进一步了解词类活用的文言词法现象。
2.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1.理解“名词作动词和名词作状语”两种词类活用现象。
2.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预习案】【知识积累】1.文学常识本文选自《震川文集》。
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昆山人,世称“”。
他博览群书,在散文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
他的散文源于《史记》,取法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一反当时“文必秦汉”的理论和只求貌似的形式主义风尚。
2.给下列加点的注音泥尘渗漉..()修葺.()垣.墙周庭()栏楯.()偃.仰啸歌()异爨.()老妪.()先妣.()呱.呱而泣()以手阖.门()余扃牖..而居()【要点突破】1.通假字。
而母立于兹2.古今异义。
(1)先大母婢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室仅方丈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往往而是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词类活用。
(1)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一词多义。
陕西省榆林市育才中学高中语文导学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杂诗十二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1.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观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情感。
2.学习通过多种途径表现诗人“悲戚”的方法。
学习重点朗读品味诗句的意思,理解诗歌抒发的悲哀寂寞的情感。
理解“悲戚”的深意。
学习难点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预习案学法指导:涵咏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意味,讨论作者人生选择的意义。
一、课本助读作者简介:陶渊明(352或365或372或376—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
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市)人。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
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
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
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
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
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
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
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二、预习问题设置(一)结合注释叙述大意(二)整体感知1、找出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词?2、诗人为什么“悲戚”?(用诗中的语言回答)3、诗人是如何表现“悲戚”的?(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4、“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中“冷“字用的妙,试分析。
5、主题把握探究案学法指导:带着问题体会分析全词,提出自己的见解,交流讨论。
一、探究问题1、齐读前六句,概述诗歌中的意象及意味2、诗歌的七、八两句在诗中起何作用3、诗歌的后六句抒发了作者何种感情4、分析整首诗歌的思想内容5、通读整首诗歌体会独特的艺术构思6、自主朗读探究诗歌的主旨四、课堂小结:古代很多文人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陕西省榆林市育才中学高中语文导学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湘夫人导学案
学习目标1.通过充分的“知人论世”掌握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3.通过对诗歌景物的分析,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
学习重点1.重点: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学习难点2.难点:通过意象营造意境,表达情感的写法预习案学法指导:充分阅读,利用工具书,了解全辞内容;品味语言,感悟意象,品味辞中描绘的奇幻意象;扣住作者的身世遭遇和思想感情,揣摩辞中蕴含的作者情感与精神。
一、课本助读1、楚辞:楚辞,指楚地的歌辞,由屈原创建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产于楚地,用楚方言,歌楚之音,记楚之物”。
来源:楚地的原始神话和巫祝的宗教活动,楚地的乐曲和民歌(《越人歌》)。
“信鬼好巫”是荆楚文化中突出的特征。
屈原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2、作者简介:屈原,名平,字原。
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 新城道中(其一)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新城道中(其一)导学案教师版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诗歌感情基调,感受诗人情感。
2、把握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1、品味诗歌意境,把握思想内容 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方法。
教学难点: 1、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预习案 一、文本助读 1、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 人。
是北宋时诗坛成就卓越的大家。
苏 轼诗中数量最多、对后人影响也最大的是抒发人生感慨和歌咏自然景物的诗篇。
如《念奴娇 赤壁怀古》、《题西林壁》。
他善于运用新奇形象的比喻来描绘景物,阐发哲理。
尤其是长篇 古诗大多博用比喻,联想无穷,语言流畅,气势奔放。
他和南宋的辛弃疾形成词坛的“苏辛” 豪放词派。
他的散文、书、画等成就都很高。
2.写作背景 神宗熙宁六年(1073 )年的春天,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所领各属县。
新城在杭州西南, 为杭州属县(今浙江富阳县新登镇)。
作者自富阳赴新城途中,饱览了秀丽明媚的春光,见到 了繁忙的春耕景象,于是用轻松活泼的笔调写下这首诗,抒写自己的途中见闻和愉快的心情。
二、预习自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铜钲.( )竹篱.( )西崦.( )饷.( ) 絮.帽( ) 2、谈本诗所描绘的美丽画面首联 绵绵春雨多日不停,诗人有事需要进山,只好准备冒雨前行。
不料天快亮的时候,房檐下滴 滴答答地雨声忽然止住了,天放晴了。
诗人兴奋之极,心想,这是东风知道我有进山的打算, 特意把阴云吹散了吧。
颔联 雨后的早晨,山中景色焕然一新。
一座座峰峦眉清目秀,头上顶着白的云朵,宛如戴上轻软 的丝绵帽子;太阳刚刚升起,挂在高高的树梢,好像一面黄橙橙的铜锣。
颈联诗人一路前行,路旁景色使人目不暇接。
你看,矮矮的竹篱后面,盛开的山桃花探头探 脑,红扑扑的脸儿满含笑意;清清的沙溪边上,柳树摆着轻盈的枝条,自由处在的翩翩起舞。
一花一木都是这样春意盎然,这样殷勤好客啊。
尾联诗人正为满山花木左顾右盼,忽见西面山间几缕炊烟袅袅上升,那里的农妇,有的正 在烧饭做菜,有的已经提着饭篮走下山来。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 拟行路难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s某某省某某育才中学高中语文拟行路难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习目标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3、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4、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5、学会比较阅读学习重点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3、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学习难点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预习案学法指导:诵读感悟,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了解全诗内容;品味语言,感悟意境,品读诗中蕴含的情感。
一、课本助读1、作者简介:鲍照,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海(治所在今某某郯城)南北朝文学家,擅长写乐府诗,闻名于世,年青时就树立远大的政治抱负,自认为有非凡的才华,但由于出身寒门庶族,不被朝廷重用,只能做一些小官,一辈子愤愤不得志,最后死在战乱中《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2、写作背景在中国历史上,南朝是一个门阀制度最盛行的时代。
鲍照生活在这个“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黑暗社会,虽然胸怀大志,但却终因“身地孤贱”,一生沉郁下僚,报国无门,受尽了歧视和打击。
世道的不平,使得他对当时的腐朽制度有着相当清醒的认识。
在这首《拟行路难》中,诗人非常激愤地倾吐了自己的不平之气和抑郁情怀。
3、解释题意《行路难》:乐府旧题,主要是抒发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的感情有些学习汉魏乐府的作品的题前多冠一“代”或“拟”字二、预习问题设置1.文学常识填空鲍照(415-470),字____________。
东海(今某某涟水)人。
出身贫寒,虽才华出众,却一不得意。
诗文俱佳,_____________尤受后世推重。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 一剪梅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一剪梅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习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词风。
2、体会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特点。
3、背诵这首词。
学习重点1、情景交融的写法。
2、背诵相关名句。
学习难点1、学习寓情于景的、含蓄的写作风格。
2、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预习案学法指导:诵读感悟,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了解全诗内容;品味语言,感悟意境,品读诗中蕴含的情感。
一、课本助读1、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
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
14岁时的李清照能写出让其饱读诗书的父亲定言到,“我现在已没有能力来评论你的词,需要大家。
”,从其词做的成就中来看还是令人置信的。
而张15岁时候,写就的《霸王别姬》有人已呼叫可与郭沫若论长短,不可不令人扼腕。
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v南渡之前,李清照多写闺情相思,明快妍丽;南渡之后,则多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沉哀入骨,词情凄黯。
婚后不久,赵明诚即远行,李清照便写下了这首《一剪梅》寄给丈夫。
2、知人论世通过提问,让学生自己述说他们所熟悉的李清照,包括生平及有关她的故事,然后教师小结明确:1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今山东)人。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侵后,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李词工于造语,善于创意出新。
擅用白描,创立了雅而不难、易而不俗,生活气息浓郁的“易安体”。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后人对她的评价:“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 阿房宫赋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阿房宫赋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阿房宫赋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习目标】1.理解并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 感受课文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像、大胆奇特的夸张特点。
【知识链接】1、知人论世: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著名诗人、文学家,唐宰相杜佑之孙。
文宗太和二年〔828〕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
文人耿介,不屑逢迎。
曾为宣州、扬州等府署幕僚。
回京后,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等州刺史,官终中书舍人。
杜牧年少时即有经邦济世的远大抱负,犹喜论政治、军旅之事,主张固边、削藩,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人称其有“王佐之才〞。
文学上主张“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强调文章形式要为内容效劳。
文、赋、诗皆工,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李白和杜甫称“老李杜〞〕。
2、“赋〞作为文学体制,起源于楚辞,至荀况始有定名,它出现于战国后期,到汉代才形成。
关于赋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指通过摹写事物来到达抒发情志的目的。
“铺采摛文〞指在语言上要使用华美的词藻。
另外,赋也很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于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于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预习案一、给划线的字注音阿房宫〔〕廊腰缦回〔〕囷囷焉〔〕蜂房水涡〔〕媵嫱〔〕梳晓鬟〔〕剽掠〔〕鼎铛玉石〔〕逦迤〔〕锱铢〔〕架梁之椽〔〕庾之粟粒〔〕横槛〔〕不霁〔〕何虹妃嫔〔〕尽态极妍〔〕管弦呕〔〕哑〔〕二、梳理文章第一二段重点词语解释〔1〕六王毕,四海一〔〕〔2〕盘盘焉,囷囷焉〔〕〔3〕不霁何虹〔〕〔4〕绿云扰扰,梳晓鬟也〔〕〔5〕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 ) 〔6〕而气候不齐〔〕〔7〕杳不知其所之也〔〕〔8〕雷霆乍惊〔〕词类活用〔1〕六王毕,四海一 ( )〔2〕北构而西折:〔〕〔3〕廊腰缦回 ( )- 1 -〔4〕檐牙高啄 ( ) 〔5〕蜂房水涡:〔〕〔6〕未云何龙:〔〕〔7〕不霁何虹:〔〕〔8〕辇来于秦 ( ) 〔9〕朝歌夜弦 ( )〔10〕鼎铛玉石 ( ) 〔11〕金块珠砾 ( ) 古今异义〔1〕直走咸阳〔2〕钩心斗角〔3〕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4〕明星荧荧,开妆镜也〔5〕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三、阅读第一段根据提示用文中语句填空阿房宫建造历史背景:〔〕阿房宫面积之大地域之广:〔〕阿房宫楼阁之高:〔〕阿房宫楼台之多:〔〕人们进入阿房宫内部的感受:〔〕作者描写阿房宫建筑运用了:〔〕手法概括第一段内容a细写阿房宫的:〔〕b用一两个词概括阿房宫建筑的特点:〔〕四、阅读第二段“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菩萨蛮》导学案教师版学习目标:1、通过对词中的景物描写,体会词中江南的意境之美2、缘景明情,通过词人笔下对江南的描述,理解词人置身江南美景之中获得的暂时的精神解脱对和客游他乡的无奈之情。
学习重难点:1、通过对词中的景物描写,体会词中江南的意境之美2、缘景明情,通过词人笔下对江南的描述,理解词人置身江南美景之中获得的暂时的精神解脱对和客游他乡的无奈之情。
预习案一、文本助读1、作者简介: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人。
此前曾漫游各地。
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
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
王氏建立前蜀,他做过宰相。
终于蜀。
他的诗都很著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
与温庭筠同为“花间”重要词人。
长安的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妇吟秀才”,著有《浣花集》2、关于花间词派后蜀赵崇祚收录了温庭筠、欧阳炯、韦庄等十八位词人的作品凡五百首编成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总集,取名《花间集》,后人将这十八位词人的作品称为花间词。
词的题材,十之八九为花间月下,男女之情,其他尚有些咏史征戍、行旅写景之作。
风格以辞意婉约,香软秾艳为主,史称花间词派。
3、 背景介绍萨蛮》是韦庄避乱在南方写的一组词,《菩萨蛮》共五首。
主要歌颂江南水乡的景色和人物的秀丽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二 、预习自测(1) 简要概括:词中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江南好”?答案:“春水碧于天”,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色(风景)美。
(或: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色)“画船听雨眠”描绘了江南人的生活(情趣)美。
(或:描绘了悠然自得的情趣)“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写出了江南的人美。
(2)客居他乡的人总是为思乡之情所苦,这首《菩萨蛮》却写道:“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试分析这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久居他乡的人都会思念家乡,作者却说,不到老的时候就不要回乡,否则会因为过早离开江南而遗憾、惆怅,从侧面表达了对江南极度的赞美和留恋之情(此处答案有待商榷)。
我的疑惑探究案1、(江南之美)“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这幅江南美景图,美在何处?答:碧水阳春(视听结合),美酒佳人(月与雪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
2、(故园之思)“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还乡为何一定要到老?还乡又为何断肠?答:人到年老会特别思念故土。
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当时正处在唐朝将灭之际,中原地区烽火连天,今若还乡,目击离乱,只令人断肠,故惟有暂不还乡,以待时定。
3、(江南之美与故园之思)作者对江南的热爱与他对家乡的思念又有什么关系?答:碧水阳春,美酒佳人,最终仍然难以消除根深蒂固的“还乡”之意,正如王粲《登楼赋》所言“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江山信美,而不是我的故土,我也不愿久留,中国还有句老话:“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词人以乐景写哀情,更觉沉郁深挚。
我的疑惑当堂检测1、赏析此词,选择不正确的答案( C )A、词的开头就点名“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借他人对江南的赞美和断然劝留的口吻,突出江南的好处。
B、“春水碧于天”,不但形容了春水的颜色,言外尚有水面开阔,明净,倒映着整个蓝天白云的美丽意境在。
写江南景色之美,“画船听雨眠”,写出江南春季多雨,那就不妨安稳地躺在画船中,听着雨声人眠,写得悠闲之至。
C、“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侧面描写江南酒垆卖酒的女子光彩照人,卖酒时攘袖举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
词中这两句前句是总写,后句是特写。
D、“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江南的生活太值得留恋,正当年华,回去岂不要日夜思念而肝肠寸断。
表面上写得很旷达,而其中却是对故乡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感情。
2、有感情背诵此词我的收获训练案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垆.边(lú)勾.当(ɡōu)审时度.势(duó)) 不落窠.臼(kē)B.炮烙.(páo) 皓.腕(hào).茕茕..孑立(qióng) 越俎.代庖(zǔ)C.切削.(xiāo) 乘.便(chénɡ)崭露.头角(lòu)自怨自艾.(yì)D.媲.美(bǐ) 龃龉..(jǔ yǔ)命运多舛.(chuǎn) 良莠.不齐(yǒu)解析:A.“勾”读ɡòu;C.“露”读lù;D.“媲”读pì。
答案: B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诤友座落高潮迭起群英荟萃B.阴凉威慑重蹈覆辙冥思苦想C.悠久烦琐梳装打扮胸无成府D.熏陶编缉名门旺族入不敷出解析:A.座—坐;C.装—妆,成—城;D.缉—辑,旺—望。
答案: B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A.垆.边人似月垆边:酒家B.皓腕凝.霜雪凝:聚集,凝聚C.未老莫.还乡莫:不要D.还乡须.断肠须:一定解析:D.须:应该,应当。
答案: D4.下列对文学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菩萨蛮,词牌名,与诗歌内容无关。
B.韦庄之所以被人称为“秦妇吟秀才”,与他所创作的诗歌《秦妇吟》有关。
C.“人人尽说江南好”一句,受白居易《忆江南》的句子“江南好”的影响。
D.韦庄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是因为他两人无论在内容还是风格上都极其相似。
解析:D.“温”浓艳,“韦”清丽。
答案: D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5~6题。
菩萨蛮□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5.这一首词共写了江南哪几种景物?表现了江南怎样的景色特点?答案:春水、画船、垆边美人。
表现出江南优美可人的景色特点。
6.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答案:对江南景色的依恋、赞美之情。
阅读《忆江南》,回答7~8题。
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7.这三首词写了什么内容?结构如何?答案:白居易这三首词表现了极丰富和极深厚的情感,真可谓是词短情长。
从内容方面说,第一首是总写对江南的回忆;第二首和第三首则是分别写对杭州和苏州的忆念、向往。
从结构方面说,这组词的写法几乎完全一致:即头两句为点题,中间两句为对胜景、胜事的描绘,末尾以呼应开头作结。
它很明显受到民歌的影响,既具有回环复沓的美,又富有清新活泼的情调。
8.三首词是怎样联系起来的?答案:三首词,从今忆起往日,从洛阳到苏杭,时空都有极大的跨度。
白居易身在洛阳,神驰江南,抚今追昔,无限深情地追忆最难忘的江南往事,使自己得到了一定的精神满足。
《菩萨蛮》导学案学生版学习目标:1、通过对词中的景物描写,体会词中江南的意境之美2、缘景明情,通过词人笔下对江南的描述,理解词人置身江南美景之中获得的暂时的精神解脱对和客游他乡的无奈之情。
学习重难点:1、通过对词中的景物描写,体会词中江南的意境之美2、缘景明情,通过词人笔下对江南的描述,理解词人置身江南美景之中获得的暂时的精神解脱对和客游他乡的无奈之情。
预习案一、文本助读1、作者简介: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人。
此前曾漫游各地。
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
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
王氏建立前蜀,他做过宰相。
终于蜀。
他的诗都很著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
与温庭筠同为“花间”重要词人。
长安的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妇吟秀才”,著有《浣花集》2、关于花间词派后蜀赵崇祚收录了温庭筠、欧阳炯、韦庄等十八位词人的作品凡五百首编成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总集,取名《花间集》,后人将这十八位词人的作品称为花间词。
词的题材,十之八九为花间月下,男女之情,其他尚有些咏史征戍、行旅写景之作。
风格以辞意婉约,香软秾艳为主,史称花间词派。
3、背景介绍萨蛮》是韦庄避乱在南方写的一组词,《菩萨蛮》共五首。
主要歌颂江南水乡的景色和人物的秀丽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二、预习自测(1)简要概括:词中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江南好”?(2)客居他乡的人总是为思乡之情所苦,这首《菩萨蛮》却写道:“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试分析这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我的疑惑探究案1、(江南之美)“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这幅江南美景图,美在何处?2、(故园之思)“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还乡为何一定要到老?还乡又为何断肠?3、(江南之美与故园之思)作者对江南的热爱与他对家乡的思念又有什么关系?我的疑惑当堂检测1、赏析此词,选择不正确的答案()A、词的开头就点名“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借他人对江南的赞美和断然劝留的口吻,突出江南的好处。
B、“春水碧于天”,不但形容了春水的颜色,言外尚有水面开阔,明净,倒映着整个蓝天白云的美丽意境在。
写江南景色之美,“画船听雨眠”,写出江南春季多雨,那就不妨安稳地躺在画船中,听着雨声人眠,写得悠闲之至。
C、“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侧面描写江南酒垆卖酒的女子光彩照人,卖酒时攘袖举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
词中这两句前句是总写,后句是特写。
D、“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江南的生活太值得留恋,正当年华,回去岂不要日夜思念而肝肠寸断。
表面上写得很旷达,而其中却是对故乡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感情。
2、有感情背诵此词我的收获训练案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垆.边(lú)勾.当(ɡōu)审时度.势(duó)) 不落窠.臼(kē)B.炮烙.(páo) 皓.腕(hào).茕茕..孑立(qióng) 越俎.代庖(zǔ)C.切削.(xiāo) 乘.便(chénɡ)崭露.头角(lòu)自怨自艾.(yì)D.媲.美(bǐ) 龃龉..(jǔ yǔ)命运多舛.(chuǎn) 良莠.不齐(yǒu)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诤友座落高潮迭起群英荟萃B.阴凉威慑重蹈覆辙冥思苦想C.悠久烦琐梳装打扮胸无成府D.熏陶编缉名门旺族入不敷出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A.垆.边人似月垆边:酒家B.皓腕凝.霜雪凝:聚集,凝聚C.未老莫.还乡莫:不要D.还乡须.断肠须:一定4.下列对文学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菩萨蛮,词牌名,与诗歌内容无关。
B.韦庄之所以被人称为“秦妇吟秀才”,与他所创作的诗歌《秦妇吟》有关。
C.“人人尽说江南好”一句,受白居易《忆江南》的句子“江南好”的影响。
D.韦庄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是因为他两人无论在内容还是风格上都极其相似。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5~6题。
菩萨蛮□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5.这一首词共写了江南哪几种景物?表现了江南怎样的景色特点?6.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阅读《忆江南》,回答7~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