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中国哲学中的成功因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谈中国哲学中的成功因素

——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后感

摘要:中国崇尚哲学的传统似乎倾向于西方对宗教信仰的坚定和执著。综观古今中外的历

史渊源我们不难发现在一个没有宗教的国度,哲学家往往担负着塑造人文精神的重大历史使命。

在冯友兰先生所著的《中国哲学简史》之中,我们可以深刻地领会中国历代哲学派别之间的精神通融:这些哲学流派并非互不关涉,从整部哲学史上看,它们相互感应和继承,交融和开拓,相互取长补短并不断拓展其哲学体系所行的深度和广度。

一言以蔽之,人的一生充满着哲学;哲学又是另一种人生。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此处的正面知识是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关键词:传统境界修养合作法则成功

正文:

一、处于内圣外王的精神之下的中国哲学

冯友兰先生在其著作的第一章节中就曾提到:“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我所说的正面知识是指对客观事物的信心),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哲学对于塑造人文精神的强大功能性再一次张显在我们的面前。

中国传统哲学不乏以多种角度对天、地、人、兽等宇宙万物进行诠释的思想,但大多是围绕‘圣’这个境界来加以理解。孟子云:“圣人,人伦之至也”。成‘圣’似乎是古代哲人毕生追求的人生至高境界:儒家重“仁义”,以“舍身取义”之道、以牺牲小我成就国家为‘圣’;道家的“无为而治”强调自我与宇宙的谐和关怀,天人合一者为‘圣’。而冯先生对于‘圣’的界定包括“出世”和“入世”两种含义,他认为中国哲学一段时期内徘徊在这两种境界之间,要么偏离天地万物看重人伦礼数,要么舍弃社会仕途进取之心回归天地,两者多多少少有失偏颇。在这里,借名家代表哲人惠施的事物相对性理论,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中国哲学也不该仅仅圈囿于“入世”或者“出世”的概念当中难觅出路,中国哲学应当积极找寻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综合平衡点”。

“内圣外王”,是中国哲学经年来沉淀下的生命体验和处世法则。“内圣”,是指人的内心修养可以达到接近圣人的境界,“外王”,是指在社会活动的表现中如同君王。这丝毫不能说是中国哲学派别之间的妥协之辞,因为这一思想的发展和成熟是有哲思文脉的层层过渡贯穿其中的,经过多少哲人毕生的经验积淀而成。气度风神来自“自然”,而“自然”与儒家名教又是相对对立的。然而人既然存在在这个社会之中,必然无形中对社会存在着责任,个人难以与政治相隔离,悖逆自己的“逍遥游”理想又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直到公元三世纪,“新道家”代表郭象正是根据这一思想修改了道家思想中的这一点。不再将一古代圣人因要逃避为王而藏山洞,最终被人以烟熏出,拥戴为王的例子写进“新道家”的著作中了。

二、略谈中国哲学的成功因素

(一)复兴传统

在畏途巉岩的学术界,在勾心斗角的政治圈,在尔虞我诈的商业场,所谓的志士仁人、后起之秀无一不在绞尽脑汁,尽其所能地求取成功秘笈。也许在身边的也是最容易被遗忘的。中国的哲学体系与华夏文明一同传承至今,但今天的人们似乎已不屑于再向传统索取什么,只一味想充当“勇者胜”,即使前方荆棘丛生,暗无天日,撞了个头破血流,也还是要“将战斗进行到底”。正如讽刺漫画“人拉牛”所描述的,这些人的“主观能动性=蛮干”!向来是要被人抢走了的东西,才打心眼里觉得珍贵。中国土壤上长成的哲学在国外受到了上等的“待遇”,如欧洲国家对儒道学说的研究可与《孙子兵法》在美国的一时风靡相媲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清者自清。中国哲学所蕴含的超人类的智慧如列入并正式实践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旷世工程,成吉思汗时代的中华帝国将在今天重新演绎。

(二)修养境界

根据“常”与“变”的原理,中国哲学历经千年,已具有了持久性的价值,即真理的历史积淀。可以说去除了糟粕所剩的就只有精华了。复兴中国传统哲学,重新解读中国古代哲学大师是精神层次上的一次升华和享受。从人的哲学境界讲,由低到高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照这一发展趋势,人生的最高境界也就是道家所阐述的超伦理道德的价值,也就是圣人的人生境界,纯然快乐,因为他超越了普通事物的界限,还超越了我与世界、我与非我、主观与客观的界限,与道合一。具体来说,就是孔圣人在心灵修养上最后阶段的造诣:所做的都和于规范,行为不再需要意识去引导,可以顺乎自然。更高层次便是“无为”,即行事为人不要矫揉造作,不要恣意放荡。在现代人看来“圣人”非人,这是一个观念上的误区。中国的圣人不是不食人间烟火,漫游山林,独善其身,他的品格可以用内圣外王四个字来刻画:内圣,就是以上所提到的致力于心灵的修养,外王是说他在社会活动中好似君王。用专业术语讲,“圣人”是出世与入世的结合体。

现代意义上讲,一个人的修养如到了圣人之境,则原则上无论是物质层面上还是精神层面上,他都是一位常胜者。首先他是入世的。超越国家的界限,以“天民”自居,为全人类谋利,力求消除战争与贫困,自然像地球村村长安南一样为全人类所认可。其次他也是出世的,懂得“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哲理,从不在有限的生命里争论无限的生死观。他做应当去做的事情,不是为了什么目的,因为做的价值就在“做”之中,而不在于达到什么外在的结果,概括其处世态度就是:竭尽己力,成败在所不计。这是儒家思想的知命观。如此,我们做事,如果成功了,那就体验到了一外的快乐,假若失败,也只是在为下一个行动做积分,谁也不会意识到曾经有这么一回事,更不会留下阴影。于是到达的每一个驿站都是成功的,失败只是有时候会拉长驿站间的距离,但这点距离绝对是有限的、可以很快逾越的。这样往复,无往而不胜。

(三)以理化情

斯宾诺莎认为感情可以通过理性和理解去化解。他说:“懵懂无知的人不仅由于外界的各种因素而焦躁不安,以至永不得享受心灵的宁静;他还对神和万事都懵懂无知,若不痛苦,便无法生活,真正不痛苦时,也就不存在了。有智慧的人,在他被认为有智慧的范围内心神泰然,还由于意识到神、万物和自我,因具有某种永远的必然性而时刻存在,由此可以安享心灵的宁静。”用道家的话解释就是圣人洞察事物的本性,没有感情的冲动,不会由于世上的多种变化而心中波涛汹涌。这番话可以作为对意气风发、血气方刚、斗志昂扬的青年一代的谨严,再用现代语言解释就是:一个人在步入社会前和在社会中立足,都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超越感情界限,站在理性的高度思考问题。当遇到陷入某问题无法自拔时,可以试着到高纬度空间去寻找问题的解决。常言道“退一步风平浪静”嘛,化一个抽象的自我,赋予旁观者的身份,什么事都可以一目了然、迎刃而解了。事实上,所有的结都是自己给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