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6)
浙江省2020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06辨析病句练习(含解析)
辨析病句专题模拟专题模拟练习一、【2018届5月浙江省温州市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一带一路”倡议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应运而生的,旨在通过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以最终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为目的。
B.《厉害了,我的国》这部纪录片没有面面俱到地展示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是充分利影像表达的优势,采用“顶天立地”的特殊结构,有选择地关注“国计”和“民生。
C.煤的作用在将来一定会有新的延续,厚植创新的根基,让高碳能源低碳化,黑色煤炭绿色化,如此,煤不仅可以完成命运救赎,中国发展也会迎来又一次快速进步的契机。
D.针对民众对“鸿茅药酒”事件的质疑和担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16日在北京表示,已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落实属地监管责任,严格药品广告审批,加大监督检査。
【答案】 B二、【2019届浙江省温州九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昆剧艺术大典》的编辑出版不仅对昆曲的传承、抢救、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将会带动古典戏曲甚至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B. 如今,家庭农场模式依托特色的农业产品和优良的生态资源,吸引了大批城里人去农场赏花、摘菜、垂钓和休闲,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C. 这样一部充满时代特点的纪录电影,无疑将进一步引爆国民的爱国热情,它将引领广大观众深刻地思索自己在民族复兴、国家崛起之路上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D. 人们通过读山品水,可以领悟到世事的兴衰变迁、人生的喜怒哀乐,寻觅到自己家园的相通之处,故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大都徜徉于名山大川以寻求创作灵感。
【答案】 C【试题解读】A项语序错误,“传承、抢救、保护”应改为“抢救、保护、传承”。
B项并列不当,“赏花、摘菜、垂三、【2019届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试题语文试卷】按要求答题。
(8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近日,中国银行对手机银行进行全新升级,应用语音识别技术创新推出语音导航和搜索,引领手机银行交互方式全新变革。
景德镇一中2019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
景德镇一中2019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命题人施茂璋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人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
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新变。
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
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发生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
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
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
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
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
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
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山西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检测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含解析)
山西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检测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含解析)语言文字运用Ⅱ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语文试题(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正常的皮肤有完整的屏障功能,可以抵御外界物理、化学等各种刺激。
皮肤屏障就像一堵坚实的砖墙,表皮角质形成的细胞_①,细胞间的基质就像水泥,将砖头紧密连接在一起,最外层还有皮肤分泌的脂质等成分覆盖,构建起完整且坚实的皮肤屏障。
当屏障功能受损时,砖墙结构出现松散、变薄的情况,这时外界灰尘、花粉、病原体、化妆品等物理、化学刺激就很容易进入皮肤,引发一系列过敏反应,皮肤会出现干燥、红肿、瘙痒、刺痛等不适感,如果皮肤屏障功能_②,症状反复得不到缓解,就形成了敏感肌。
皮肤角质层变薄、脂质消失都会造成皮肤屏障功能,而导致皮肤角质层变薄、脂质消失的原因,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过度清洁。
现在的小仙女们都很重视面部清洁,应运而生的洁面产品也非常多,这些产品会使皮肤自身分泌的油脂被过度清除,且会使角质层变薄。
③,新生的角质形成的细胞来不及补充脱落的细胞,角质层长期变薄、松散,就会造成皮肤屏障功能破坏,非常容易出现红斑、刺痛、瘙痒、干燥等敏感症状。
20.下列句子中的“就"和“就很容易进入皮肤”中的“就",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春天就要来了,可也不要忘却寒冬里紧紧呵护着你的人儿。
B.试着去了解一个人,爱一个人,你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C.发布会由大会发言人就大会议程和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D.这些年他就爱书法,对唱歌、跳舞、运动等似乎兴趣不浓。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6分)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纸上。
(4分)山西省长治市第四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语文试题(二)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宁为红花落,不做常青叶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配角综合症”为不喜欢向前闯,甘当团队配角的心理。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000人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48.4%的受访者有“配角综合症”。
同时,50.4%的受访者表示身边有“配角综合症”人群,其中9.5%的受访者坦言非常多。
“我知道我有能力去做一名领导者,但不想承担那么多。
”河南开封市某村庄任职的大学生村官小林说,“在我看来当配角是一件挺开心的事情,担子没那么重,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做好,也是一种成就”。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试题来源】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宁为红花落,不做常青叶近日一则调查显示,大部分人有“配角综合症”,即甘当常青叶衬托盛开的红花,更有人觉得不想承受太多而选择做一名配角。
在人才辈出的时代,还有人想退居后方做配角,此举实在让人惋惜。
不管你愿不愿意,都要往前走。
不同的是,愿意的人是自己往前走,而不愿意的人是被拖着往前走。
有一男子整日泡在网上各种社交上,年迈的父母为其找工作,他却因不会交流不上班,其父母说:“他虽然还活着,却如同死了一般。
”他已经丧失了参与这个世界的资格,只是在幕后做一名衬托他人的网瘾君子。
虽说有人在配角的行当里展现出最完美的故事,在影视界衬托出当红明星,他们由此获得最佳配角的奖项。
但如此的奖项,也是辛苦打拼几年,甚至是半辈子,才有的殊荣。
难道在今天,我们还要去幕后,不出来绽放属于自己的那朵红花吗?我并不认同那些人说的,“不想承担那么多,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做好,也是一种成就”。
其实,年轻人甘为配角是一种社会退缩的表现,这不该是一个新时代的年轻人应有的选择。
站在新时代的大地上,你说你要做配角,难道一辈子就这样与无数片常青叶子一样,衬托红花,然后等待秋天的凋零?就连旧时的士兵都知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最新高考语文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专题04羁旅思乡诗含解析
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专题04 羁旅思乡诗羁旅就是漂泊之意。
在诗歌中,用羁旅往往具有无可奈何的意思,也就是说不是主观不回家,而是客观没条件回家。
古代人外出,不是在很短时间就可以回家的,无论得意,或者失意,也无论做官,或者经商,都会久居在外,时间长了,自然会想到家乡及其亲人的。
所以,羁旅诗表达的感情主要有客居他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羁旅之苦,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幽愤之情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向往等等。
一、诗歌特点1、字词方面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
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
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高适的《除夜作》等写于唐朝两个重要的节日,元代词人魏初的《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写于妻子的日子,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
2、情感方面羁旅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
如张继的《枫桥夜泊》、马致远的《秋思》等。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
如孟郊的《游子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③抒发独居它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
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
如柳中庸《征人怨》。
二、表达方式对于羁旅诗词,在鉴赏中要注意以下方法。
1、情景结合诗人或者主人公在外时间长了,往往会触景生情,产生对家乡和情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鉴赏这类诗歌,表现抓住情与景的结合。
这类诗歌,诗人虽写了“眼中景”,却抒发的是“心中情”比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词作上片前三句是对春景的描绘,后两句转入对离愁的叙写。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1月)试题(含解析)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2019届高三1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隋废九品中正,设进士、明经二科取士。
唐承隋制,并增设明法、明字、明算诸科,而以进士、明经二科为主。
进士科重文辞,明经科重经术。
唐高宗、武则天以后,进士科最为社会所重,参加进士科考试被认为是致身通显的重要途径。
进士科以考诗赋为主,此外还考时务策等。
唐代取士由地方举送中央考试,称为乡贡。
被举送应试的人通称为举人。
唐人常说“举进士”,例如韩愈《讳辩》说“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意思是应举参加进士科的考试,这种人在唐代就称为进士。
韩愈《送孟秀才序》说“京师之进士以千数,其人靡所不有”,就是指当时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说的。
唐初设有秀才科,不久即废,但唐人后来仍通称应进士科考试的人为秀才。
唐代中央主持科举考试的机关是礼部,考官通常由礼部侍郎担任,称为知贡举。
唐人进士及第第一名称为状头或状元。
同榜的人在长安慈恩寺雁塔题名,称为题名会。
宴会于曲江边的亭子内,称为曲江会。
又遍游名园,以同榜少年二人为“探花使”,探采名花。
唐人进士及第后尚未授官称为前进士,还要参加吏部“博学宏词”或“拔萃”的考选,取中后才授予官职。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说,柳宗元“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其后以博学宏辞,授集贤殿正字”。
白居易进士及第后,因为取中“拔萃”,所以授秘书省校书郎。
韩愈虽然进士及第,但是由于应吏部考选未中,未能得官。
为此,韩愈以“前乡贡进士”的名义三次上书宰相求仕。
以上所说的进士、明经等科通常每年都举行考试。
此外唐代还有所谓制举,这是由皇帝特诏举行的考试,据说是要选拔特殊的人才。
无论取中进士、明经等科与否,都可以应制举。
考期不固定,科目由皇帝临时决定,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文辞秀逸科,风雅古调科等等,前后达百十种。
这些称为制科。
唐代博学宏词科本来也是制科,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以后改为吏部选人的科目,每年举行考试。
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2022届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D【A.逻辑混乱,原文中是承接关系,不是条件关系,原文第三段“中国画呈现出更为富丽堂皇的局面”。
B.以偏概全,从原文第五段来看,“古人称春游为踏青”还少一个条件,即“同时又象征‘四时’之中的春”。
C.强加因果,原文第三段为“由于色彩种类和绘画技法的限制,朱砂和石青最为常用,所以又用丹青未泛指图画”,中国画称之为“丹青”是因为“朱砂和石青最为常用”。
】2.A【“然后层层推进”错,本文的论证结构是先提出问题,再从三个方面加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文章是并列结构,从文学、绘画、工艺品三方面来阐述,并不是层层推进的。
】3.D【“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出自人教版必修二《孔雀东南飞》,其中“青丝”的意思是黑色的丝线;“绿云扰扰”《阿房宫赋》,其中“绿云”指黑发。
】4.(3分)D(绝对化)5.(3分)B(“为世界的全面小康指明了前进的道路”错误)6.(6分)①更全面。
每一块“板”都需要补齐,都需要发展得更好、质量更高。
②群众更满意。
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满足群众对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更高需求。
③更持续(更具衔接性)。
通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衔接的延续性、稳定性和有效性。
(每点2分)7.C【“表现出父母间感情疏远、缺乏理解”错误。
根据原文“父亲娶母亲时,母亲不大乐意”可知,“不乐意”体现的是母亲嫁给父亲时,因为对父亲不是很了解,因此心里不是很满意;再根据“我们听了沉默不语,要知道,那时的五十块钱,对于我们这样的家庭来说,算是一笔巨款。
镇长一个月的工资才三十八块钱呢。
许久,母亲坐在墙角垂首啜泣……”可知,母亲“垂首啜泣”的原因是心疼那“五十块钱”,觉得父亲挥霍了钱;再根据“父亲杵立在客厅中央……母亲急了,壮着胆儿辩白道:‘我们是花钱买的,又不是偷的,凭什么送回去’”可知,母亲“急了”是因为她觉得父亲是花钱买的东西又要还回去,不赞同父亲的做法。
因此,母亲“不乐意”“垂首啜泣”“急了”等神态描写,不能表现出父母间感情疏远、缺乏理解。
山西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检测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解析)
山西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检测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解析)古代诗歌阅读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大人诗①陆九渊2从来胆大胸膈宽,虎豹亿万虬龙千,从头收拾一口吞。
有时此辈未妥帖,哮吼大嚼无毫全。
朝饮渤凝水,暮宿昆仑巅。
连山以为琴,长河为之弦。
万古不传音,吾当为君宣。
【注】①大人诗:一作“少时作",为诗人17岁时作。
②陆九渊,南宋思想家、教育家,继承了孟子的“大体”思想,将《孟子》列入“四书";创立“心学",主张“心即理”“立大志,做大人"等。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诗的题目和内容都可以看出,诗人陆九渊少年时期就有非同寻常的志向。
B.诗人表达胸襟开阔时以强衬强:即使咆哮大嚼的虎豹虬龙,也会遁逃避之。
C.“朝饮”二句构成对偶,句式整齐;“连山"二句运用比喻手法,想象奇特。
D.本诗先用七言后用五言,不求每句字数的一致,便于抒发自由奔放的情感。
16.少年陆九渊的“胆大”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分析。
(6分)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调研测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5~16题。
野步唐·许棠闲赏步易远,野吟声自高。
路无人到迹,林有鹤遗毛。
物外趣都别,尘中心枉劳。
沿溪收堕果,坐石唤饥猱。
野步宋·韩维目倦风尘观,身疲鞍马行。
春沙迎步润,山雪照怀清。
冰水初消色,林鸦欲乳声。
物华多感触,一动故园情。
1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许诗和韩诗题目相同,都是写春季在郊野行走时的所见所感,充满着意趣。
B.许诗以“闲"字起笔,之后句句皆有“闲”意,野外各种“闲"事令诗人陶醉。
C.韩诗通过拟人、动静结合等多种手法的使用,写出了野步之景的有声有色。
2019届西藏林芝二高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藏文班)试卷(PDF版)
林芝市二高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三藏文班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出题人:袁龙艳一、知识与运用: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曝.晒(pù)慰藉.(jí) 称.心(chèn) 呕.心沥血(ōu)B.游弋.(gē) 供.奉(gōng) 档.案(dàng) 兢兢..业业(jīng)C.怪癖.(pǐ)亵.渎(xiè)桂冠.(guàn)浑身解.数(xiè)D.旖旎.(nǐ) 夙.愿(sù)踉.跄(liàng) 忧心忡忡..(chōng)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起迄厮杀燥热兴高彩烈B.翱翔暴躁伫立百尺竿头C.辩析藐视肿胀貌和神离D.向隅编纂拮据义愤填鹰3.下列各组用横线连接的词语,全是反义词的一项是()A.坚如磐石——牢不可破坚信不疑——半信半疑坚贞不屈——卑躬屈节B.克己奉公——假公济私怒发冲冠——喜不自胜功亏一篑——功败垂成C.浓墨重彩——轻描淡写飞黄腾达——穷途潦倒铁面无私——徇私枉法D.弹指之间——千秋万代泰然自若——惊慌失措群策群力——集思广益4.下列各组短语,搭配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A.持续战斗连续生产延续生活继续工作B.勤恳地劳动勤劳的民族勤俭的生活勤奋的学生C.生活清贫家世清寒日子清苦性格清高D.柔弱的幼芽脆弱的心灵软弱的性格羸弱的身体5.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全都是褒义词的一项是()A.岳飞的刚正不阿与秦桧的阿谀奉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B.当地人民发扬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精神,建起了一座海上新城。
C.两个天南地北的朋友聚在一起,侃得天昏地暗。
D.他这番啼笑皆非的言论令人大跌眼镜。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A.闲暇.目不暇.接B.谋.生不谋.而合C.安.抚安.然无恙D.精致.闲情逸致.7.将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序完全恰当的一项是()沧桑数千载,磨炼百代人。
【全国百强校】上海市延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试卷第1页,总9页 绝密★启用前 【全国百强校】上海市延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 月考语文试题 试卷副标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第II 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 一、情景默写 1.按要求填空。
(1)黄庭坚作诗善于锻炼熔造前人诗句,《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便化自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2)柳永的《八声甘州》中描摹秋天景物渐渐衰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京口瓜洲一水间”中的“京口”就是今天的___________市。
二、其他 按要求选择。
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A .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B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C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墨子》有言:“爱人者必见爱也,恶人者必见恶也”,和这句话意思最相近的名句试卷第2页,总9页 是 A .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B .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C .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D .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⑴英国历史学家彼得•伯克在《什么是文化史》一书中说,西方近代的阅读方式可能有三个转变,其过程极其缓慢,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西欧社会开始从口述社会向读写社会转变。
⑵这一转变从中世纪开始,首先出现在社会上层的贵族和神职人员;9世纪时,开始有了对在修道院缮写房工作的抄写员要默读的规定。
在这之前,他们在抄写文本时,(甲)是以口述或是朗读的方式来进行。
15世纪,随着古登堡印刷术的推广,口述传统凋零,不过音读没有消失,(乙)再也不是主流而已。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三)(含解析)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三)(含解析)本试题卷共10页。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道法自然的智慧赵建永“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哲学追求的理想境界。
汤一介指出,道家以自然主义为价值取向,在“自然的和谐”基础上,推展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有“人与人的和谐”,以达成“自我身心的和谐”。
道家的价值取向与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人类文化演进顺序相似,即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解决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进而使人的心灵需求得以妥善解决。
儒家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则从“自我身心的和谐”出发,依次推导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的和谐”。
如此,儒道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相反相成,互补互促,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架构。
“道法自然”出自《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是说,人的活动效法地,地的运动效法天,天的运转效法“道”,“道”的运行效法自身。
它揭示了人之所以应该效法“道”,是因为“道”具有“自然无为”的特性,体现着宇宙秩序的和谐。
“道”本指道路,引申为本源、道理、法则诸义。
总体来说,“道”就是万事万物生长发展的原动力和规律,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道家以“自然为宗”,崇尚“自然”是其根本特点。
冯友兰指出,道家学说可用“复归自然”一言以蔽之。
据汤用彤考察,“自然”一词本为形容词,“自”指本身,“然”指如此。
“自然”就是相对于人为而言的一种自发的、天生而然的状态。
“自然”后来才用作名词,具有了自然界、物理定律和本心自性等多层含义。
“自然”的今义,从形而上角度看,是指客观规律;从形而下角度看,则包括原生态的自然界、由人类与自然相互影响而生成的人化自然。
“道法自然”引发的环境伦理,旨在倡导一种善待自然、师法自然、遵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态度,要求从自然界学习人类生存发展之道,自觉维护生态和谐。
高三第一次9月月考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芗城2021届高三第一次〔9月〕月考语文说明:〔一〕本套试卷一共五局部18小题。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是是150分钟。
〔二〕所有答案必须写在规定的答题纸上。
高三语文备课组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1.背诵默写〔6分,每处1分〕〔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2〕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3〕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4〕落霞与孤鹜齐飞,。
王勃滕王阁序〔5〕,俯察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集序〔6〕臣生当陨首,。
李密陈情表(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15分〕周恭帝幼冲①,太祖英主有度量,将士归心。
将北征,京师喧言:“出HY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
〞富室或者挈家逃匿,独宫内不知。
太祖惧,密以告家人曰:“外间汹汹假设此,将如何?〞太祖姊面如铁色,方在厨,引面杖逐太祖,击之曰:“大丈夫临大事,可否当自决,乃来家内HY妇女何为耶!〞太祖默然出。
陈桥驿在陈桥、封邱二门之间。
艺祖②拥护之初,陈桥守门者拒不纳,遂如封邱,抱关者望风启钥。
逮及帝位,斩封邱而官陈桥者,以旌.其忠于所事。
太祖皇帝初入宫,见宫嫔抱一小儿,问之,曰:“世宗子也。
〞时范质与赵普、潘美等侍侧,太祖参.谋.普等,普等曰:“去之。
〞潘美与一帅在后,独不语。
太祖问之,美不敢答。
太祖曰:“即人之位,HY 之子,朕不忍为。
〞美曰:“臣与陛下北面事世宗,劝陛下杀之,即负世宗;劝陛下不杀,那么陛下必致疑。
〞上曰:“与尔为侄。
世宗子不可为尔子也。
〞美遂持归。
太祖后亦不问,美亦不复言。
后终刺史,名惟吉,潘夙之祖也。
艺祖授命之三年,密镌一碑,立于太庙寝殿之夹室,谓之誓碑,用销金黄幔蔽之,门钥封闭甚严。
因敕.有司,自后时享及新天子即位,谒庙礼毕,奏请恭读誓词。
独一小黄门不识字者从,余皆远立。
上至碑前,再拜跪瞻默诵讫,复再拜出。
群臣近侍,皆不知所誓何事。
自后列圣相承,皆踵故事。
靖康之变③,门皆洞开,人得纵观。
2023届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23届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5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这是十月的一天早晨,秋高气爽,太阳还没有升到头顶,毛主席率领部队进入吴起镇一带的山头阵地。
我们一纵队四大队担负着迂回敌人左侧的任务,一路上只见兄弟部队也都进入各自的伏击阵地。
8时整,我们在川道左侧的山沟里埋伏得都有些急了,这时突然见前方川道里冒起一团团尘土,我与大队长黄开湘同志各自拿起望远镜仔细一看,嗬,果真马大胡子的骑兵来了,一队接着一队,还真不少。
战士们在一旁手里握着枪,眼睛紧盯着川里,从他们的神情可以看出,此刻谁都心里痒痒的,恨不得一下扑过去,将敌人彻底消灭。
但是,这次是联合行动,必须听从统一指挥。
我知道,现在两边山沟里,数百挺轻、重机枪都等着他们,只要一声令下,便可见到万马奔腾、千军雷霆之势。
这时,我习惯地转过头去,看看后边阵地。
突然“啪!”山谷里响起了清脆的枪声。
刹时间,两边山沟里的轻、重武器一齐吼叫起来,两厢伏兵一齐杀了出来。
敌人此时才知道进了我们的伏击圈,但已经晚了。
我们一个迅猛突击,把走在前面的那个团打了个七零八落。
受惊的马狂奔乱跳,敌人无法控制坐骑,纷纷从马背上跌落下来。
有的腿还挂在蹬里,硬给马拖着跑了。
敌人后边的三个骑兵团,阵势还没有摆定,一家伙就给他们自己的败骑冲散了。
真是人喊马嘶,不打自垮。
我们就这样轻轻松松地消灭了敌人一个骑兵团,打垮了敌人三个骑兵团。
在缴获的文件中,我们看到了蒋介石的密电,电报称:“……红军长途行军,疲惫不堪,企图进入陕北会合刘志丹,命令你部骑兵前往堵截,相机包围,予以歼灭。
”谁知道,这就是我们长征中的最后一仗啊!这一仗,宣告了一年来蒋介石“追剿”计划的彻底破产。
(摘编自杨成武《长征胜利万岁》)材料二:(二)“永丰战役带突击组,夜间上城,夺取敌人碉堡两个,缴机枪两挺,打退敌人数次反扑,坚持到天明。
2019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语文(解析版)
山西大学附中2018~2019年(下)高三语文4月月考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经典的形成总是与特定的文化背景、特定的民族和地域相联系,因而经典具有了某种特殊品格。
但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还表现于它的超时代价值。
《论语》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体现了春秋时期政治体制及伦理关系中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内含从普遍的文化层面加以阐释的可能,例如,今天我们可以从责任意识和义务意识的层面进行阐发,思考如何使个体充分履行各自义务的问题。
经典不仅有超越时代的价值,更有超越地域的世界性的意义。
真正的经典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它是世界文化共同财富的组成部分。
中外经典,概莫能外。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西方文化中的经典,其重点讨论的正义问题的意义和价值不只适用于西方;儒家典籍《论语》讨论的仁道原则,其意义同样超越中国。
在不同的文化尚未相互作用时,这样的意义也许隐而不彰,但当不同文化彼此相遇,经典的世界性的意义就会显现出来。
承认经典具有普遍意义,就意味着我们要开眼界。
在阅读、理解经典的过程中,如果眼界封闭,常常会给经典的理解带来多方面的限制;而视域的扩展,则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经典。
因此,一方面,我们需要引进来,借鉴西方历史演化过程中积累的文化成果;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主动走出去,参与世界范围的百家争鸣。
不管是西方文化的引进来,还是中国文化的走出去,都既要以其各自的特殊内涵为背景,也要以它们所具有的普遍意义为前提。
承认经典具有普遍意义,还要再反思。
再反思就是在承认经典所拥有的超越时代与地域的普遍性的前提下,对时下一些流行看法进行理解和反思。
如“以中释中”,即以所谓纯粹传统中国概念去理解中国的问题,这种思路明显忽视了经典的普遍意义。
外来语已逐渐输入并融入现代汉语,这也不可避免地带来外来思想和观念内容。
当我们用受外来语影响的现代汉语去理解经典时,相应地也受到外来语背后的深层思想和观念的影响,因而,试图以“纯而又纯”的中国观念去解释以往的经典,事实上已缺乏可能性。
南开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作文题及范文
南开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作文题及范文【考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60分)周国平在作品中写道:“诗人之为诗人,就在于他对时光的流逝比一般人更加敏感,诗便是他为逃脱这流逝自筑的避难所。
摆脱时间有三种方式:活在回忆中,把过去永恒化;活在当下的激情中,把现在永恒化;活在期待中,把未来永恒化。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感悟围绕“摆脱时间”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范文】高三9班张馨月时间,一个在文学作品中频繁被提起的话题,前有《论语》中记载孔子说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后有庄子写下“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无一不感叹时光的流逝。
果真,诗人就是比一般人对时间的流逝要更加的敏感。
诗人可以借诗来逃脱这流逝,而我们呢?既知时间留不住,与其珍惜时间,倒不如选择摆脱时间。
活在回忆里,把过去永恒化,就是摆脱时间。
“不能沉湎于过去的美好而忘记走当下的路”,这是曾经很流行的一个说法,但我们可以选择用过去的美好来激励自己。
走得累了,迷失了方向,也可以回过头去看看走过的路。
把过去永恒化,用过去来冲散眼前的一切困苦。
破除时间上的隔阂,与过去言和,做时间的穿梭者,这不就是在摆脱时间吗?活在当下的激情中,把现在永恒化,也可谓是摆脱时间的好方法。
享受当下,享受每一件平凡小事的喜悦。
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去做自己之所想,让每一件小事破茧成蝶,舞动蝶翼,振翅来使我们的人生风起。
我们改变不了过去,也左右不了将来,但现在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把现在永恒化,你大可以摆脱每一天时间上的界限,撰写属于自己人生的自传。
世事苍狗白云,但只要我们珍惜当下,做时间的掌控者,这也是在摆脱时间。
活在期待中,把未来永恒化,也可以摆脱时间。
担心自己的过去活得不够精彩,又忧虑当下自己的碌碌无为,放走了时间。
山东省曹县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已审阅)
山东省曹县202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时间:150分钟分值:150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代儒学的困境自19世纪中叶以来。
中国社会在西方势力冲击之下开始了一个长期而全面的解体过程。
由于社会解体的长期性和全面性,儒学所面临的困境也是空前的。
为什么儒学的困境和社会解体的程度有这样密切的关系呢?这首先要从儒学的性质说起。
儒学不只是一种单纯的哲学或宗教,而是一套全面安排人间秩序的思想系统,从一个人自生至死的整个历程,到家、国、天下的构成,都在儒学的范畴之内。
在两千多年中,通过政治、社会、经济、教育种种制度的建立,儒学已一步步进入国人的日常生活每一角落。
儒学决不能限于历代儒学经典中的教义,而必须包括受儒家教义影响而形成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制度化的生活方式。
19世纪中叶以来,传统的制度开始崩溃。
在全面社会解体的过程中,政治制度是最早崩溃的一角,紧接着便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全面动摇。
从戊戌政变到“五四”不过二十年,但这二十年间中国传统制度全面瓦解已表面化。
从家族婚姻、乡里、学校各种制度到风俗习惯,其中已没有任何一部分是可以站得住的了。
“五四”全面反传统的运动便是在这种形势下逼出来的。
“五四”又号称“新文化运动”,其实所谓“新文化”即是西方文化,而以“民主”与“科学”为其主要内容。
儒学则在这一运动中首当其冲,成为反传统的最主要对象。
儒学和制度之间的联系中断了,制度化的儒学已经死亡了。
儒学将从此成为“游魂”呢,还是要“借尸还魂”?传统儒学的特色在于它全面安排人间秩序,因此只有通过制度化才能落实。
没有社会实践的儒学似乎是难以想象的。
即使在道德领域内,儒学的真正试金石也只能是在实践中所造就的人格,即古人所说的“气象”或“风范”。
如果儒学仅仅是发展出一套崭新而有说服力的道德推理,足以与西方最高明的道德哲学抗衡,然而这套推理并不能造就一个活生生的人格典范。
江西省会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卷含答案
会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周考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出卷人:刘官德审题人:任秋祯10.17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所有的人都习惯了一个现状,那就是在信息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是透明的。
街道上密布的天眼监控摄像头记录着你所有的活动,在公安机关的监控大厅里,通过多个摄像头的联动,你的行走轨迹一览无余。
出入机场、车站,甚至住店的信息都被完整记录着,传统意义上的隐私已经不再成立。
买房、买车、子女入学,你登记的个人信息早已经泄露,人们早已经适应了隐私权被逐渐剥夺的信息化社会。
但是,人工智能的本质是服务人类社会,而人类社会的核心价值就是“以人为本”。
隐私权是人类亘古不变的基本权利,人工智能的发展不能以剥夺人类的基本权利为代价。
恰恰相反,人工智能应该更好地保护人类的基本权利,其中就应该包括隐私权,这才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正确方向。
在移动互联时代,我们普通用户的信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身份认证信息,例如我们的用户名和登录密码,另一类是我们的内容信息,例如订餐、打车、购物、租房等信息。
身份认证信息必须由用户本人绝对掌控,不能让渡给任何商家,甚至也不能让渡给政府,这应该是人工智能的一条铁律。
因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你的身份认证信息一旦泄露和被坏人利用,就可能遭受经济上的巨大损失,甚至可能危及到你的生命安全。
如此重大的事项,绝不能相信任何组织机构和个人。
不仅不能相信他们的诚信,也不能相信他们的能力。
近年来出现很多知名网站泄露用户身份认证信息的案件,这些企业是有诚信的,但防护能力不够,被黑客抄了家。
我们订餐、打车、购物、租房的内容信息呢?与身份认证信息不同,这部分信息就不能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了,为了享受人工智能的服务,有时必须得让渡出去。
人工智能有智能感知、智能推理、智能学习、智能行动四个环节,而这些环节都是受数据驱动的,你不给它提供数据,它如何理解你的需求?又如何通过学习和推理为你提供精准的服务?但内容信息即使让渡,也要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数据统计结果归商家,个人信息所有权归自己”。
浙江省2019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06辨析病句专题模拟(含解析)
专题六辨析病句专题模拟练习专题模拟练习一、【2018届5月浙江省温州市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一带一路”倡议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应运而生的,旨在通过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以最终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为目的。
B.《厉害了,我的国》这部纪录片没有面面俱到地展示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是充分利影像表达的优势,采用“顶天立地”的特殊结构,有选择地关注“国计”和“民生。
C.煤的作用在将来一定会有新的延续,厚植创新的根基,让高碳能源低碳化,黑色煤炭绿色化,如此,煤不仅可以完成命运救赎,中国发展也会迎来又一次快速进步的契机。
D.针对民众对“鸿茅药酒”事件的质疑和担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16日在北京表示,已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落实属地监管责任,严格药品广告审批,加大监督检査。
【答案】 B二、【2019届浙江省温州九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昆剧艺术大典》的编辑出版不仅对昆曲的传承、抢救、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将会带动古典戏曲甚至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B. 如今,家庭农场模式依托特色的农业产品和优良的生态资源,吸引了大批城里人去农场赏花、摘菜、垂钓和休闲,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C. 这样一部充满时代特点的纪录电影,无疑将进一步引爆国民的爱国热情,它将引领广大观众深刻地思索自己在民族复兴、国家崛起之路上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D. 人们通过读山品水,可以领悟到世事的兴衰变迁、人生的喜怒哀乐,寻觅到自己家园的相通之处,故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大都徜徉于名山大川以寻求创作灵感。
【答案】 C【试题解读】A项语序错误,“传承、抢救、保护”应改为“抢救、保护、传承”。
B项并列不当,“赏花、摘菜、垂三、【2019届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试题语文试卷】按要求答题。
(8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近日,中国银行对手机银行进行全新升级,应用语音识别技术创新推出语音导航和搜索,引领手机银行交互方式全新变革。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语文试卷
【题文】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在浩瀚的海洋里生活着很多鱼,那些鱼都有鱼鳔,但是唯独鲨鱼没有鱼鳔。
没有鱼鳔的鲨鱼照理说是不可能活下去的,因为它行动极为不便,很容易沉到水底,在海洋里只要一停下来就有可能丧生。
为了生存,鲨鱼不得不一刻不停地在海洋里游来游去,并因此拥有了强健的体魄,它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度等各项身体素质都是其他鱼类望尘莫及的。
所以,鲨鱼能够在四亿年的生存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面对缺陷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一切事物都是有缺陷的,但缺陷并不一定是坏事,重要的是你如何面对。
茉莉花香气宜人,它没有雍容华贵的外表,但它没有因平凡的外表而受冷落,反而以沁人心脾的清香赢得人们的喜爱。
缺陷不仅不能遮盖住美丽,还能铸造美丽。
一个平静的清晨,乌江边,项羽拔剑自刎。
项羽的失败,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也是永远无法弥补的缺陷。
但正因为此,才成就了他与虞姬传颂千古的爱情,才给历史留下了这美丽的篇章,才能让我们在回顾历史时拨开战争的硝烟,为这美丽的亘古的爱情热泪盈眶。
维纳斯,世间一切美丽的化身。
无数的艺术家曾想像出无数双不同姿态的手臂,假想似的安在维纳斯美丽的双肩上,结果他们无不在否定了自己的设计之后感叹,只有那个无臂的维纳斯才是最完美的。
既然万物都逃不过缺陷,那么怎样才能将缺陷变成美丽呢?这就需要一个平和的心境。
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已成为丑陋的代名词,他那几何形状的脸,四角形的鼻子,马蹄形的嘴,杂草似浓密的红眉毛下小小的左眼,完全被肉瘤遮住的右眼足以使我们这些读着“触目惊心”,但他是美丽的,他诚实善良的心灵,宽广的胸怀让他美丽起来,美丽的让我们赞叹。
他是坦然的,心境平和,所以他美丽。
面对缺陷,你是否准备好了勇气和积极的心态?简•爱,一个贫穷、矮小、不漂亮的姑娘,但她在面对缺陷时所表现出来的坚强、善良、勇敢、执著使我们所喜爱和和传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芝华中学高三年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 150总分:150 使用时间:9.27)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
流传千古的名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把玉的完美与人格尊严联系在一起,相比之下的“瓦”就逊色得多。
先秦屈原《卜居》中说“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就是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在我们的传统认识中,瓦被赋予了很多消极的意义。
而实际上,作为我国古代常用的建筑材料,瓦的发明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今天就来说说瓦。
人们俗称“秦砖汉瓦”,但这并不准确。
就像古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一样,是一种修辞性说法。
其实瓦的出现,比汉代要早得多。
战国时著作《世本》记载:“桀作瓦屋。
”这可能是传说。
桀是夏代有名的暴君,子承父位,未经创业艰难,不可能像神农尝百草,后稷教人稼穑一样去“作瓦屋”。
但陶器的出现,到桀的时代已有三千余年历史。
夏桀为了自己的享乐,让匠人把茅屋改作瓦顶,倒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但至少,今天所说的瓦的形态的出现,不会晚于春秋。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载了一次战斗。
齐国的子渊捷追赶洩声子,“射之,中盾瓦”。
“盾瓦”,就是盾牌的瓦形凸面。
可见瓦已是当时人们熟知熟见的东西了。
可是,那时瓦还没有变成专称,其它陶制品,也可以称瓦。
比如“弄瓦之喜”的说法,出自《诗经·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载弄之瓦”。
意思是生下女孩儿,拿纺线瓦锤给她玩。
那种瓦锤,就是陶制品,形状和用途,与今人手工纺毛线的纺锤相似。
待到瓦用于房屋建筑,才渐渐变为专称,唐宋时期,便用“瓦子”“瓦肆”代指繁华市区了。
陶制品是人类划时代的发明,因而瓦的用途很多。
瓦在古代是种重要的占卜工具,人们摔碎瓦片观看纹理,来预测吉凶成败。
瓦除了建房屋,还用来镶井壁,叫做甃。
形体很大,长可达一两米,圆形井壁由两块、三块或四块瓦围成一圈,《周易》《庄子》都有记载。
秦汉瓦井已经很普遍。
商周时的井只是木框镶口的土坑,“井”字就是那种井的象形。
自从用瓦镶井壁,井的质量和功能才大大提高。
此外,瓦还可以作乐器和棺材等。
瓦的制作并非轮制,而是用圆形模具做胎,用熟泥片贴在外围,等距离划开,晾干后自动从模具上脱落,成为瓦坯。
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很详细。
古人的确很聪明。
夏桀当初“作瓦屋”只是为了自己享乐,至于造福后人几千年,的确是他所没有想到的。
(改编自伪农《淡味斋随笔·说瓦》)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夏桀为自己享乐而“作瓦屋”,说明瓦的形态的出现不会晚于春秋。
B.“弄瓦之喜”的说法与瓦有关,但此时的“瓦”。
还没有成为专有名称。
C.瓦的用途有很多种,因此以瓦为代表的陶制品是人类划时代的发明。
D.瓦的制作并非轮制,而是把圆型模具做胎后,将其晾干脱落制作成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从玉引出瓦,接着旁征博引,逐层分析,最后表达自己的态度。
B.对于瓦,文章先说明它的起源和演变,然后介绍它的用途、制作过程等。
C.文章第二段引用《世本》和《左传》的相关内容,论证了瓦的出现时间。
D.文章第四段论证了瓦的用途,并从字形的角度说明瓦用来镶井壁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瓦釜雷鸣”比喻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居于高位,这里的“瓦釜”有消极意义。
B.唐宋时期,用“瓦子”“瓦肆”代指繁华市区,就是瓦作为专称的一个明证。
C.古人生女孩称“弄瓦之喜”,“瓦”是指纺线瓦锤,说明了重男轻女的思想。
D.《周易》《庄子》中都记载了用瓦镶井壁,瓦井的质量和功能超过了土井。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题。
窗是故乡明姚琬昱①窗大概是人类文明的独特创造。
古时大户人家的窗与庭院相和谐、与绿水竹树相掩映。
诗人的窗则与山、与雪、与花相对。
不过对于寻常人家,窗可能只是一件日常生活里稀松平常的物件。
但是,当夜晚来到,窗的那头点起一盏盏灯时,这或明或暗的四方物,总能悄悄染上屋内的温馨或忧愁,落在熟悉它的人们的心尖上。
②小时候房间的窗临着城镇最普通的街道。
狭窄的街道上会有叫卖米酒的人,喊声落进每家每户的窗子里。
这时我就会踩上板凳,假装回应他的叫卖,在叫卖人闻声回头却不见人时,躲在窗后偷笑。
等到春节前,街头的墙壁上会挂满一幅幅海报、一副副对联,迎着冬风招摇着发酵中的年味。
③大多数时候,窗像一道屏障,窗外无论电闪雷鸣抑或明媚晴朗,窗内都是温暖的家。
每日傍晚拐进小巷,第一件事便是抬头看看家里的窗,若是亮灯,再多的心事也会先放下,觉得安稳起来。
④在还不能独自出远门的年纪,忙碌之余对着西边的窗户发呆,成为我日常的消遣。
夕照时,太阳如一个橘红色的火球,给矮小的山镀上一层金。
直至黑暗降临,太阳也渐渐粉白,落进山与楼房的背后去。
而此时堆积在天际处的云线,对我是最有魔力的存在,它们弯弯曲曲让人不知是云还是远山。
若是越过云、越过山,那边的人们正在做些什么呢?⑤在电影《天堂电影院》中,艾弗多对多多说:“一直待在这里,你会觉得这里就是世界,会相信世界一成不变。
”最后多多离开了西西里岛。
那时候家乡的小镇不乏远行的人,或求职或求学,和全国各地的年轻人一样,踏上开往天南海北的火车,家乡的那一扇扇窗也渐渐消失在暗夜的车灯后。
⑥新旧世界的转变,对年轻人的冲击无疑最大。
当我第一次面对不再有连绵雨水的干燥天气,行走在看不到河流的广阔大地时,我和身边的年轻人一样,感受到自我认知的渺小,便更不放弃任何一个向外探索的机会。
透过车窗、旅馆的窗、宿舍的窗,我见到荒漠与大海、霓虹闪烁的街景、南腔北调带着异域故事的人群……每扇窗后的风景都各不相同,而我也看到自身世界的改变:饮食、口音、思维方式在“融”与“不融”间交叉磨合,在不同的窗边入乡随俗。
在生命最富激情的这些年里,我每年往返故乡两次,时间短促,习惯在异乡的居住,故乡的窗也慢慢从生活中淡去。
⑦然而,有一日,我与朋友走过一片小区,在大风呼啸的季节里,万物被吹得浑身颤动、七零八落,唯有那些窗里亮起的灯光显得安宁。
暖黄色的厨房、明晃晃的客厅、透露出书架与窗帘的房间,带着窗边的闲聊、做饭的油烟、房间里的吵闹……或明或暗、或冷或暖,仿佛重现了好久未见的最熟悉的风景。
刹那间,家与故乡,突然从我尘卦已久的记忆里迸发出来,常年坚毅的心境随之既热又暖,软化成记忆中的一江湖水、一抹流云。
⑧大概与所经历的五光十色、天南地北的各式窗户相比,最能叩动心底的,还是那扇朴素平凡、带着家的温度的窗吧。
⑨在迁徙日益频繁的当下,往返于异乡与故乡之间似乎已成为现代人生命的常态。
但无数奔波行旅的生命,终将抵达最熟悉的那片土地,望见那扇温暖明亮的窗。
(选自2018年2月3日《人民日报》)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题目化用杜甫的诗句“月是故乡明”,具有丰富的内涵,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感情,总摄全篇。
B. 作者引述《天堂电影院》中艾弗多对多多所说的话,委婉地阐明家是永恒的港湾,为后文抒发游子的思乡之情作了铺垫。
C.第⑦段画线句情感陡转,生动表现了作者目睹异乡的生活窗景而触发的炽热、温暖的内心情感变化,表达了对家与故乡的无限深情。
D.文中描绘了多幅与“窗”有关的、温馨而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到作者蕴含其中的深沉情感。
5.“窗”对于作者来说,有哪些意义?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说明。
(5分)6. 本文在行文结构、材料选择方面有着怎样的特点?(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题。
人间有光材料一:整治雾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其根本的出路是科技创新,通过企业转型升级减少污染源,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水平。
根据《杭州市大气灰霾成因及关键污染因子预防控制研究》报告,机动车尾气、燃煤、扬尘是杭州PM2.5的主要来源,而油品升级是降低PM2.5的途径之一。
为此,浙江地区的主要油品供应企业中国石化积极进行技术改造,实行油品升级,2015年12月1日起,全省供应国标准汽/柴油。
除此之外,还对尾气中的其他有害成分进行技术处理,宁波海越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石油天然气深加工项目,生产的异辛烷高标准清洁汽油添加剂,能有效降低尾气中的PM2.5。
据报道,大数据、“互联网+”,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也将用到“智慧治气”上。
在G20杭州峰会前,杭州将推出“五气云”环境质量智慧管控系统。
比如对工业企业的监管,不只监测企业最终的废气排放,连整条生产线上的每一个节点都能监测到。
雾霾治理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还需要在产业布局、工厂提标改造、燃煤电厂的清洁排放等方面进行科技创新,进行转型升级。
(摘自新华网《科技让我们走出雾霾》2016年3月24日) 材料二:由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等单位专家共同研制的“治霾”科技新成果——陶瓷基金属磨损自修复材料(DFR)“发动机医生”,目前已在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推广,成为“治霾”利器。
这个黑龙江人自己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新材料产品已成功抢占润滑油产业技术制高点,并远销国外市场。
“发动机医生”主攻方向是发动机节能减排。
黑龙江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主任、项目技术负责人张存德介绍:“简单地说,汽车发动机缸体经过长时间活塞运动会出现磨损,导致发动机出现漏油、串气、冒黑烟、烧机油、燃料燃烧不完全等现象,而这些都会产生有害气体和可吸入颗粒物。
DFR材料就是加入汽车发动机内的‘工业味精’,它通过超精研磨,清理氧化物、油垢和积炭,提高发动机的密封性能,使油料、燃气燃烧充分,从而降低有害气体排放、降低颗粒物排放和节省燃油,进而减少由于发动机尾气排放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空气污染。
”(摘自《黑龙江日报》2014年11月23日) 材料三:由荷兰艺术家丹·罗斯加德设计的名为“无霾之洞”的雾霾净化塔已于9月底进京,该塔高7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空气净化器。
它的内部有一台功能强大的真空吸尘器,利用电离技术吸入雾霾,滤掉其中的有害颗粒,然后排出净化后的空气。
罗斯加德称,这台机器可以在36小时内净化一个足球场大小的空间内70%-80%的空气。
项目的原型机基于目前在医院和停车场净化系统里使用的技术。
同时,这个项目有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副产品,它收集到的雾霾颗粒可被压缩做成黑色宝石。
然而,这座塔却被业内人士认为,更多是起到人们对环境的警醒作用和抗击雾霾需要大胆创新的“行为艺术”。
与荷兰除霾塔的“行为艺术”相比,用于科学实验的长安除霾塔已经建成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