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为以而其之字用法及例句
文言虚词:其、以、之、为字的用法
文言虚词:其、以、之、为字的用法“其”“以”“之”“为”是文言文阅读中的四个重点虚词,用法整理如下:一、其1、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作定语,相当于“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
例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例2.秦贪,负其强。
(《廉颇蔺相如列传》)(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语,相当于“他”“她”“它”。
例3.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廉颇蔺相如列传》)例4.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3)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自己”“我的”。
例5.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例6.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勾践灭吴》)(4)指示代词,表近指,相当于“这”“这个”。
例7.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5)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那个”。
例8.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6)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中”“其中的”,后多为数词。
例9.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2、副词。
(1)表测度,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
例10.其皆出于此乎?(《师说》)(2)表反诘,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11.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3)表婉商、祈使,相当于“还是”“可要”。
例1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例13.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3、连词。
(1)表选择,用在句首,相当于“是……还是……”。
例14.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2)表假设,用在句首,相当于“如果”。
例15.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4、助词,补充音节。
例16.既其出。
(《游褒禅山记》例17.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归去来兮辞》)二.以1、介词(1)表动作行为的处置,相当于“把”。
例1.秦亦不以城予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2)表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相当于“按照”“凭借”“凭什么身份”。
例2.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文言文中之字用法
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之”的用法,总结起来不外乎作代词、助词、动词。
一、“之”作代词用,用在动词的后面。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1、夏蚊成雷……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童趣》)2、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童趣》)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4、择其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十则》)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之”作助词用“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童趣》)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关雎》)③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④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分析以上例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物”、“趣”、“洲”、“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童趣》)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③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十则》)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这种情况下,“之”一般用在时间副词的后面。
如: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陈涉世家》)三、“之”作动词用,“往、前往”的意思。
请看下面的例子: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分析以上例子,我们发现“之”的后面都跟了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
文言文之字的用法及例句解释
文言文之字的用法及例句解释一、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及例句解释在古代汉语中,字的使用非常丰富多样。
其中,字“之”具有重要地位,并广泛应用于各种句式结构和表达方式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并给出一些例句来解释其含义。
1. 作为名词性结构修饰成分“之”的一种常见用法是作为名词性结构修饰成分出现。
例如,在《论语·颜渊》中有这样一句话:“渊拂衣而喟然叹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这里,“贤哉回之”的意思是指“贤德之人如同孔子”,即把“孔子”视作“贤德之人”的意思。
2. 表示动作的方向或对象在古代汉语中,“之”还可表示动作的方向或对象。
例如,《庄子·外物》中有这样一句话:“俗与我异者甚矣;而恶与我同者甚矣。
”其中,“恶与我同者甚矣”的意思是指“与我相同的人却很少”。
3. 作为动词的助词在文言文中,“之”也可以作为动词的助词,用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或状态。
例如,《汉书·食货志》中有这样一句话:“衣褐而后狐医之。
”这里,“狐医之”的意思是指“服用了狐尾制成的药物”。
4. 引导从句“之”还可用于引导从句,与前面的主句构成并列关系。
例如,在《庄子·人间世》中有这样一句话:“余固知其不可託至大,故託小焉。
”这里,“故託小焉”是一个从句,使用了“之”。
二、例句解释1.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孟子在《孟子·告子上》中的名言。
“省吾身之想法”指对自己进行内心深入反省和审视。
2. “非师不可止息……后学者未得所学,这其进方今奏事者之位!”这是南朝宋时期玄览撰写的文章《河南府令李纲表》,其中的“进方今奏事者之位”意指“接替即将离职的官员”。
3. “受其兄弟志,言以笑莫之能传,时而诵思惟之。
”这是唐代韩愈在《早闻道府试制举》中所述的故事。
“思惟之”的含义是“思考并加以体验”。
4. “飞花攒不外三生石,采用之年当取立冬前后。
之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及例句
之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及例句“之”字在古文言文中指代“于”,表示动作发生的地点、时间或方式。
例如:“明日之晨,出发去往”中的“之”字表示“于”,表示“在明日的晨间”。
之,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读作zhī。
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属指事字,一说会意字。
古字形从止,止下面一横表示出发的地方,本义是往、到……地方去。
“之”常假借作代词用,指人或物;又作指示代词,相当于“此”“这”;又由代词虚化为助词,置于主谓结构之间以取消其独立性;又用在偏正结构中,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之”字虚化后,有时仅为调节音节用。
一、助词结构助词。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
(定语+之+中心语)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谓句成为句子成分或复句的成分。
不必译出。
(主语+之+谓语)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
不必译出。
宾语前置标志。
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
(宾语+之+谓语)定语后置标志。
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
二、代词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
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事”“那”“那样”等。
三、动词到”“往”“去”。
四、连词表示并列或联合关系,相当于“与”“和”。
惟有司之牧夫。
——《尚书·立政》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若”“如果”。
邦之臧,惟汝众。
——《尚书·盘庚上》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尚且”“况且”。
夫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
——《战国策·齐策一》连接两个动词或连接动词与它的状语,表示方式、目的或顺承关系。
相当于“而”。
玄之又玄。
——《老子》。
文言文里之字的用法及例句
文言文里之字的用法及例句一、文言文里之字的用法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其中包括了使用丰富多样的字词和词语。
在这些字词和词语中,"之"字作为一个常见的表示关系的助词,在文言文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 表示所有格或领属关系"之"字可以表示所有格或者领属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与现代汉语中的"的"相似。
例如《孟子·告子下》:“道备尔,则无朽盛与贱;道塞尔,则不辱天下之志。
”这里的“天下之志”就表示“天下的志向”。
2.引导定语从句"之"字还可以用来引导定语从句,并且具有限制性,相对地缩小了修饰范围。
例如《左传·昭公十七年》:“使参乘莅事,敬而勿失也。
”这里“参乘莅事”的前面加上了“敬而勿失”,精确地修饰出使人需具备什么样的态度。
3. 表示时间顺序或结果关系在某些情况下,“之”可以表达时间顺序或结果关系,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后来”、“因此”等连词。
例如《史记·项羽本纪》:“尝使人斩刺其母,而后乃知之。
”这里的“而后乃知之”表示在斩杀了刺客的母亲之后,才得知刺客的真实身份。
二、文言文之字的例句1.以“之”表示所有格或领属关系例句一:“吾有一友,善言而好辩者也。
”(出自《论语·述而》)例句二:“出门,左君第二以圃为郡。
”(出自《左传·成公元年》)2.以“之”引导定语从句例句三:“曼卿再举足而享美食,予阙如体物焉。
”(出自《管子·任贤》)例句四:“既已聚富蔈,则乐贫野麴大腹壮嗜畋猋者。
”(出自《荀子·遗老》)3.以"之"表达时间顺序或结果关系例句五:“丘仆以上有父兄邑人,则求与僕馆治米事者辄闻之至丘。
”(出自《礼记·檀弓下》)例句六:“吴使人以与约,畏之焚其约书。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在这些例句中,“之”字的应用清晰明确地展示了其在文言文中的灵活和多样性。
文言文中的之字的用法及例句
文言文中的之字的用法及例句一、之字的用法及其在文言文中的意义在文言文中,之字是一个十分常见的特殊助词。
它可以作为介词或副词使用,用来表示方向、关系或程度等概念。
之字的灵活运用不仅能够增强句子信息的表达力,更能够体现出古代汉语言表达方式的独特魅力。
本文将以详细解读之字在文言文中的常见用法,并配以例句加以说明。
二、表示方向和关系1. 之表示方向在古代汉语中,之字经常被用来表示方向,并且可以与动词或名词搭配使用。
例如:“东南有德水”(《木兰辞》),其中“之”表示“往”的意思;还有“上下而求索”(《礼记·大同篇》),这里“之”表示“朝着某个方向”的意思。
2. 之表示关系在一些动宾结构中,之字可以用来补充说明动作发生的对象或范围。
如:“亦各使军士持索招张之。
”(《资治通鉴·唐纪三十四》),其中“张之”表示动作发生的对象;再比如:“昔者庄公屠宫之”(《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这里的“之”表示动作所涉及到的范围。
三、表示程度和修饰语义1. 之用作副词在文言文中,之字还可用作一个副词,用于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副词,表示程度或方向。
例如:“未有天方之美也”(《梁乔观画象新志》),其中“之美”是指非常美丽的意思;再比如:“风云际会者,盖将当其时也”(《孟子·告子上》),这里的“云际会者”表示一种强调和程度的意思。
2. 之引申为代词有时候,之字会引申为代词使用,并且可以与名词连用。
例如:“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孟子·尽心上》),这里的“畎亩”和“版筑”都是名词,在句中充当与“发生”和“举起”的事物。
四、例句解析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系辞上》)这个例句中,“行健”一短语被之字连接起来表达前后程度的关系,表示“变化不断地、一直向前行进的状态”。
2. “维天之命!”(《左传·僖公元年》)这个例句中,“之”字引申为代词,指代上文中所提到的“天”的意思,用以强调命运或合理性。
之字的用法文言文及例句
之字的用法文言文及例句一、代词1.人称代词用法: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他们”、“她”、“她们”、“它”、“它们”。
例句:“具答之。
”(《桃花源记》,陶渊明):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
之:代指桃花源中的人。
“亲戚畔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亲戚背叛反对他。
之:代指前文提到的君主或领导者。
“彼竭我盈,故克之。
”(《曹刿论战》,左丘明):所以战胜了他们。
之:代指敌军。
2.指示代词用法: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这样”、“这……事”、“那”、“那样”等。
例句:“渔为甚异之。
”(《桃花源记》,陶渊明):渔人感到非常惊异这件事。
之:代指桃花源这一奇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
”(《桃花源记》,陶渊明):听说了这件事。
之:代指桃花源的事。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列子):还不能挖掉魁父这样的小山。
之:代指“魁父之丘”这样的小山。
二、动词用法:相当于“到”、“往”、“去”。
例句:“辍耕之垄上。
”(《史记·陈涉世家》):他停止耕作,到田埂上休息。
之:到。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史记·陈涉世家》):又暗中让吴广到驻地旁的丛林里的神庙中。
之:到。
“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我想去南海,怎么样?之:到。
三、助词1.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左丘明):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根据实情处理。
之:的。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句:“宋何罪之有?”(《公输》):宋国有什么罪呢?之: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
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周敦颐):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
之:用在主语“莲”和谓语“出淤泥而不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2.音节助词用在句中或句末,调节音节,无实义。
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及例句
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及例句一、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在古代文言文中,字有着丰富多样的用法。
其中一个常见的用法是“之”。
它是一个副词,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补充说明、限定和强调等功能。
下面将分别介绍“之”的几种常见用法及相应例句。
1. 表示性质、状态或属性“之”可以用来表示名词前面所修饰的性质、状态或属性。
例如:(1)天子之志:指天子的志向。
(2)吾心之所愿:指我内心的愿望。
(3)学问之难易可见:表明学习知识的难度或容易程度。
2. 表示方位关系或动作目标“之”还可以表示方位关系或动作目标。
例如:(1)归去自其内,唯义与人焉:表明回到自己内心去寻找真理,在道义和人才方面得到满足。
(2)教化四方,亦为至妙事也:表明教育影响万方,并希望达到最妙的境地。
3. 作为宾语前置语“之”还可以作为宾语前置语,使得宾语更加具体明确。
例如:(1)朝闻道,夕可死矣:表明听说了道理,晚上就可以心满意足地去死。
(2)欢喜者不见于其金屋也:说明开心快乐的人并不一定住在金碧辉煌的大宅之中。
4. 标志名词性短语“之”还常常标志名词性短语,以达到修辞或表达的需要。
例如:(1)汉家天子:表示汉朝的皇帝。
(2)儿女宾客:指儿女和客人。
二、文言文中之字的例句为了更好地理解“之”的用法,下面列举一些典型的例句,并给出简要解析:1. 盖闻贤者之言多奇而已。
(《鲁仲连传》)这句话通过“贤者之言”这个名词性短语,突出强调了贤者们所说话语的奇特与不凡。
利用“之”这个副词加以修辞增强语气效果。
2. 君子作赋以记功业也,请象自太公朝稽首次郴陵山水而不能成东晋文章之盛运。
(《新序·刘子阳伏藏篆隶传》)这句话通过“东晋文章之盛运”这个名词性短语,表达了君子作赋不能够达到东晋盛期文章如山水画般的美妙情境的意思。
3. 羡余以死去已病人之乐。
(司马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这句话用“病人之乐”这个名词性短语,非常精确地表达了羡慕自己的死而无从享受快乐的感慨。
文言文中之字与而字的用法
文言文中之字与而字的用法文言文中之字与而字中之字的用法1、他,她,它们。
例:①人皆吊之。
之:他,指上文善术者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
之:它,指狼③ 然之。
之:它,指上文李的话④彼竭我盈,故克之。
之:他们,指齐军⑤我见相如,必辱之。
之:他,指相如2、的。
例:①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往,到......去。
例:①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②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
本义项指前一个“之”③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本义项指前一个“之”4、这,此。
例: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②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5、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6、我。
例:①君将哀而生之乎?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7、调整音节,无实义。
例: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本义项指后一个之8、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
例: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②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9、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①云之崔嵬。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10、向。
例:然后驱而之善。
文言文中之字与而字中而字的用法一“而”字用作连词的用法: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而”字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和”。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解其惑者也。
《师说》⑤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登泰山记》2、“而”字表示递进关系的用法: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鸿门宴》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④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⑤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⑥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而”字表示承接关系的用法: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之字的用法文言文及例句
之字的用法文言文及例句一、之字的用法介绍在文言文中,“之字”是一个十分常见的字词,它具有丰富多样的用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在各种句子结构中。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之字”的几种主要用法,并通过例句来加深理解。
二、表示所属关系首先,我们可以看到,“之字”的最常见的功能是表示所属关系。
它可以连接名词和名词、动词和名词,以及形容词和名词,表达出某物属于另外一物或属性于另外一个事物。
例如,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就运用了这个用法:1.兄之婚:指兄弟的婚姻。
例句:红楼梦中有很多充满戏剧性的情节,比如说贾母反对探春与薛蝌结婚,不同于她同意薛蝌娶宝玉。
2.东南其之雨甚 : 指东南地区降雨非常丰富。
例句:明代刘基所撰写的《龙湫吟草》第四百九十五回提到:“督护临敌,剿贼如拾,已十有馀年。
不孕之地,奈何?”通过以上例句可以看出,“之字”在古代文言文中常用于表达一种所属或归属的关系。
三、表示连词除了表示所属关系外,“之字”在文言文中还经常被用作连接词语之间的连词。
它的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和”、“与”。
以下是一些例子:1.赵云与刘备边打之收兵了。
例句:这个句子意思是说赵云和刘备边打边收兵,在战争过程中他们紧密合作。
2.读书之余,我喜欢参加一些校内活动。
例句:这个句子表达了作者在他读书以外的空余时间里喜欢参加校内活动的情况。
四、表示替代在某些情况下,“之字”还可用来替代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以避免重复。
下面是几个例子:1.高悬嵬岩之后:指琅琊山高高耸立岩石上。
例句: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尔雅·釋詁》(释义):“之,颣翻上詔也。
”2.以抵乌啼金之力:指用金属的力量抵挡和制止不正常的行为。
例句:刘禹锡的《乌台诗案·丁亥览戏有感》中有这样一句:“闺门虽设琉璃滴,可惜朱弦象未群。
”表达了他对儿子“白发温柔”的好感。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之字”在文言文中还可以起到代替名词的作用,从而使语言更加简练、凝练。
“之”、“为”的用法
2、介词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1)表被动,读 ,有时跟“所”结合,构 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①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索引
“为”字的读音和用法
•weì(四声)
1.通假字,通“卫” 2.介词,表行为对象,替 为你庆幸;为书写序;为人民服务 3.介词,表原因、目的 因为;为……而
“为”字的读音和用法
•weí(二声)
1.动词,做,充当,变成,是 2.语气词,表疑问 何以家为? 3.副词,表程度,范围 极为高兴 大为鼓舞 4.介词,表被动 “所”“被”
中国最易读错的字
) 标识(zhì 绯闻 (fēi) ) 嫉妒 (jí 潜力 (qiá n) 勾当 (gò 卑鄙 撒贝宁 (sǎ) 情不自禁 (jīn) ( gui) 玫瑰 (zhà ) 叱咤
作业
• 《鸿门宴》导学案 P8“训练案”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⑷定语后置标志,放在后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 间。不译。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 之于国》 ②顷之,持一象笏至。(《项脊轩志》) (5)音节助词,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后面,凑足 音节,没有实在意义。不译。 3.动词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动词,到„„去
2.作助词 ①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 ②交戟之士欲止不内。(《鸿门宴》)
⑴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⑵放在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 ⑶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高考文言文之字的用法的具体介绍
高考文言文之字的用法的具体介绍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复习时,之的用途非常的广泛,学生需要掌握它,下面店铺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高考文言文之字的用法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文言文之字的用法介绍1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
(《触龙说赵太后》)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
(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
(之:你)(《与妻书》)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季氏将伐颛臾》)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
后一个“之”,它。
)(《季氏将伐颛臾》)③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2助词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
(《勾践灭吴》)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退秦师》)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勾践灭吴》)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齐桓晋文之事》)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归纳
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归纳一、字的用法在文言文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其中之字更是与众不同。
在文言文中,字经常用来表示很多事物和概念,并且不同的之字也有着不同的含义和应用方式。
本文将归纳总结常见之字的用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文言文。
二、之字最常见的用法是表示属于某个类别或范围之内的事物或人。
例如,“士”、“工”,分别表示有知识修养或具备某种技能的人。
此外,还有“匠”、“民”等词汇也是由“工”的变体构成,表示具备某种职业特点或身份特征的人。
“夫妇”、“君臣”等词语中,“夫”、“君”代表男性,“妇”、“臣”代表女性,表示夫妻、君主与臣子等关系。
可以说,通过使用不同的之字来构建名词,使得表达方式更加精确明了。
三、除了表示类别或身份外,之字还可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以增强其描述力。
例如,“忧愁”、“静默”的中都包含有“愁”,意味着深度忧伤和静止无声。
同样,“迅疾”、“渺茫”的中都包含有“疾”,分别表示非常快速和模糊不清的状态。
“恨铁不成钢”中的“铁”,表达了人们对于生活中不争气的人或事感到失望和焦虑之情。
四、在表示时间、顺序和程度方面,之字也经常发挥作用。
例如,“平时”、“当时”中的“时”,表示特定的时间点。
“先后”、“前后”中的“后”,意为先与后,所以排列次序非常重要。
“上下”、“高下”的中都包含有“下”,代表权威级别或高低差距。
这些之字对于明确时间、事件顺序以及强调程度具有重要作用,增加了文言文表达的准确性.五、此外,在构建谓语动词短语方面,之字还能够为文句平衡提供帮助。
例如,“兴盛日月光辉万里天空灿烂星辰闪耀”,其中通过使用多个含有“辉”字的动词短语,使得整个句子更具节奏感,增强了修辞效果。
“浮云蔽日遮山朗景如优画眩人可的美景”,通过使用多个含有“云”字的动词短语,连续重复表达了浓厚云雾遮蔽的情景效果。
六、总结起来,字作为文言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具有丰富的意义和用法。
在表示类别、范围和身份时,常用之字能够清楚地划定界限,并精确地描述事物或人。
文言文之字用法归纳及例句
文言文之字用法归纳及例句第一、用作代词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
例如:①具答之。
(陱渊明《桃花源记》)译: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
之:代指桃花源人。
②亲戚畔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译:亲戚背叛反对他。
之:代指道的君主。
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左秋明《曹刿论战》)译:所以战胜了他们。
之:代指齐国军队。
④又数刀毙之。
(蒲松龄《狼》)译:杀死了狼。
之:代指狼。
⑤箬篷覆之。
(魏学伊《核舟记》)译:用箬篷叶做成的船篷覆盖在上面。
之:代指船舱。
⑥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魏学伊《核舟记》)译:关上窗户。
之:它,代指窗户。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事”、“那”、“那样”等。
例如:①渔为甚异之。
(陱渊明《桃花源记》)译:渔为非常惊异这件事。
之:代指桃花源的情景。
②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
(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听说了这件事。
之:代指桃花源事。
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愚公移山》)译:还不能挖掉魁父这样的小山。
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例如:①辍耕之垄上。
(《史记陈涉世家》)译:他停止耕作,到田埂上休息。
②杜少府之任蜀州译:到蜀州上任。
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史记陈涉世家》)译:到驻地旁的丛林里的神庙中。
第二、用作助词(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公输》)(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第三、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例: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文言文“之”字的用法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有很多种,因其位置、作用的不同,其用法和意义也不同。
它的前面是动词时,常常用作代词,可代人或代事,如“明日,徐公来,孰视之”(《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它在主谓语之间时,常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如“悍吏之来吾乡,叫嚣呼东西”(柳宗元《捕蛇乾说》);它后面涉及的对象表处所时,常常译作“到”“往”“去”等,如“辍耕之垄上”(《史记·陈涉世家》);它做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词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时,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如“顷之,烟炎张天”(《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它的后面是名词时,常理解为结构助词“的”,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但有一种情况必须注意,就是当“之”字后面是“属、徒、伦、族”等这些表示某一类或某一种人或事物的名词时,“之”必须做代词,复指前面列举的内容,不能再理解为一般的结构助词。
像下面这些例句: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桃花源记》)2、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贾谊《过秦论》)3、至则族灭其豪穰氏之属,河内道不拾遗。
(班固《汉书·酷吏列传》)4、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
(司马光《资治通鉴》)5、齐明、周最、陈轸……乐毅之徒通其意。
(贾谊《过秦论》)6、郯子(苌虹、师襄等)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韩愈《师说》)7、吾不能不为匈奴冒顿、突厥颉利之徒悲也。
(梁启超《正统论》)8、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
(司马浅《史记·孔子世家》)9、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
(陈寿《三国志》)10、吴起、孙膑、带佗……赵奢之伦制其兵。
(贾谊《过秦论》)11、至于王、谢之族,希、瘐之伦,纵不尽其神奇,咸亦挹其风味。
(孙过庭《书谱序》))12、廷理拘之,闻其令尹之族也而释之。
(刘向《说苑》)13、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文言文而字的用法和意义
文言文而字的用法和意义一、文言文中“而”字的基本用法在古代汉语里,“而”字是一个非常常见并且灵活多变的连词,它在句子中起着承接、转折或者并列的作用。
在文言文中,“而”字的使用尤为频繁,经常用来连接两个相关的动作、事物或者观点。
举例来说,我们可以看到多个例句来说明“而”的用法和意义:1. 畏威而不怀德——即对权势顺从却不具备行为上忠诚与道德品质。
2. 仁者无敌于天下,其所闻而能行之——这是指一个有仁慈之心的人会拥有赢得众人支持、实现自己理想的力量。
二、“而”的转折和递进意义1. 转折:在某些场景下,“而”字可以表达出对前后观点或情况的反向转换。
比如,在《战国策·齐策四》中就有“趣乎其不可乱行者也,利将入也;趣乎其可乱行者也,利将出也。
”这句话表明了战争时刻谨慎行事还是大胆冒进之间因果关系的转折。
再如在《管子》中出现了一句“王者之心,壹而反焉。
其可乎?复曰:善听其音者。
”这个句子更突出了转折关系,即“壹而反焉”表示王者内心具有相对矛盾的特征,但又表达出要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求得到真理的思想方法。
2. 递进:除了转折意义外,“而”字还常常用来表达递进的关系。
譬如在孔子所著《论语·述而篇》中就有一句经典语录:“觚不觚,觚哉!觚哉!”。
这则是在论述身体力行与言传身教两种道德规范方式时采用递进助词“而”连缀。
这里,“而”字连接了先拘泥于一定形式排斥某些模式,然后扬弃枯燥冗杂的文法专业术词语彰显自己言义质朴直接风格所共同起作用。
三、“而”的并列作用和修辞手法1. 并列:除了以上介绍的转折和递进意义外,“而”字还可以发挥并列作用。
比如在《韩非子·喻老》中就写道:“所美者谓之贵,所恶者谓之贱,是使上下相傅,而外内自横。
”这一句表明了位置上的不同可以使原本属于不同等级、地位甚至领域的物体,通过特殊情况或因素的介入而达到某种程度的合作和融洽。
2. 修辞手法:值得一提的是,“而”字在文言文中还经常被用作修辞手法。
之字的用法
一、“之” 作代词用: (一)作第三人称代词,一般用在动词后作宾语。这时,所指 代的对象大都出现在上下文中。可译为“我、他(它)、他 (它)们”等,或将所代的对象直接译出。有时也可不译。
(二)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 铭》)
3、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礼记)
格式:主语(名词/代词)+之+谓语(动词/形容词)
(三)起凑足音节作用。无实义,可不译。 1、一般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表示时间持 续的状态。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2、用在不及物动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 作用。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谢 谢 大 家!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二)指示代词 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事”、“那”、“那样” 等。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陱渊明《桃花源记》)
格式:动词+之
二、“之”作动词用 翻译为“到……去”或“往”、“到” 例句:
1、(陈涉)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2、杜少府之任蜀州
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
格式:人名或人称代词(有时省略)+之+地名或 表示地方的名词
三、“之”作助词用 (一)结构助词“的”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2、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爱莲说》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格式:名词(或形容词)+之+名词。
[教学]文言文中之字用法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一、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
(《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
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如:均之二策。
(《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赤壁之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
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如: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四)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译时也可省去。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
(《捕蛇者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五)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如: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毛遂自荐》)[之"在文言文中常当代词.助词.动词用.其作用各不相同.一. 作代词1. 代人.如<项脊轩志>中的[先妣抚之甚厚".[之"可译作[她".代老妪.2. 代物.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之"代[土地".3. 代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与坐谈.问之客曰".[之"代[与徐公孰美这件事".4. 指示代词.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之"可译作[这.这样"指上文[河内凶--亦然".[不若长安君之甚"<触龙说赵太后>.[之"译作[那样".二. 作助词1. 定语的标志.如<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代百司之职役哉".这里的[之"连结名词性定语[百司"和中心语[职役".可译作[的".表示限制的偏正关系.此句可译为[代管百官的职事呢?".<过秦论>中的[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两个[之"分别连结形容词性定语[膏腴".[要害"和中心词[地".[郡".表示修饰的偏正关系.2. 补语的标志.如<捕蛇者说>中的[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之"在这里作补语的标志.可译作[得".表示连结中心词[不幸"和补语[甚".3.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夫晋.何厌之有".这里[何厌"是[有"的宾语.提前了.此句可译为[晋国(的欲望).有什么满足的(可能)呢?"4. 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如<劝学>中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两个[之"都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之"字前是中心语.[之"字后是定语.此句可译为[蚯蚓(虽然)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5.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如<归去来兮辞>中的[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这里两个[之"用在主谓词组之间.表示这一词组不能单独成句.此句可译为[(我)羡慕一切生物得到复苏的时节其时.感叹自己的年华行将结束."6. 用在主语和介词结构之间.表示它们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强调.突出这个介词结构的意义.(不译).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的[之".接在主语[寡人"与介词结构[于国"之间.强调[于国"的意义.此句可译为[我对于治理国家.可算是尽了心的了."7. 衬音助词(不译).用在表示时间的词或某些动词的后面.凑足一个音节.它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起着协调音节的作用.如<劝学>中的[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之"嵌在时间词[须臾"的后面.协调音节.作词缀.此句译作[比不上片刻学到的东西多".<谏逐客书>中的[由此观之".这里的[之"接在动词[观"后面.协调音节.无义.此句可译作[从这看来"8. 嵌在姓名中间.无实义.如[佚之狐言于郑伯曰".[若使烛之武见秦君".[介之推不言禄".[宫之奇谏假道"中的[佚之狐".[烛之武".[介之推".[宫之奇".9. 嵌在专用名词之间.无义.如<病梅馆记>中的[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前一个[之"用在[病梅馆"这个专用名词中.不译.三. 作动词用在处所句词前.可译作[到.往.去".如<鸿门宴>中的[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之"用在处所名词[沛公军"前.作动词.之①一般:第三人称的人、事、物②特殊:(1)第一人称:君将哀而生之乎(2)指示代词:表复指,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故为之说2.做助词:(1)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之字用法大全
文言虚词“之"字用法教学总结文言文“之"的用法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之”比较多,用法也较复杂,有作代词用的,也有作助词、动词用的;区分起来也比较费劲。
若死记硬背,耗时多而效果不佳.所以在学习中要学会摸索出一套有效的辨析“之”的用法的方法.一、“之”作代词用“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马说》)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醉翁亭记》)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小石潭记》)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曹刿论战》)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那么我们来学习一下高中知识: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孔雀东南飞》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鸿门宴》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二、“之”作动词用请看下面的例子: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
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高中知识:行不知所之。
—-《庄子》三、“之”作助词用“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1.“之”作结构助词,译为“的”.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童趣》)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为以而其之字用
法及例句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1、成为,变成
例句:此何遽不为福乎
2、做
例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作为,当作
例句: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4、是
例句: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5、以为,认为
例句:孰为汝多知乎!
6、被
例句: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7、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
例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8、治理
例句: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
9、为了
例句: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10、给、替
例句: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1、对,向
例句:不足为外人道也。
以:
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例句: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3、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例句: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连词
4、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
例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5、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
例句:以伤先帝之明。
动词
6、认为
例句: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例句:溪深而鱼肥。
2、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例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例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
其:
代词
1、用作人称代词
例句:秦王恐其破壁。
2、指示代词
例句:今存其本不忍废。
副词
3、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例句: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4、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例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5、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句: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之:
1、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例句:水陆草木之花.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
例句:孔子云:“何陋之有”
4、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
例句:箬篷覆之。
5、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事”、“那”、“那样”等
例句:渔为甚异之。
6、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
例句:杜少府之任蜀州。
神威无敌大LZZ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