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搏骤停与心肺复苏
心跳骤停与复苏
因为这一年龄段常为窒息性心脏骤停。
CPR期间已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通气
成人、儿童及婴儿
无循环周期要求 持续胸外心脏按压,频率为100次/分
按压者的更换
为避免按压者的疲劳,专家建议每2分钟
轮换按压者一次
交换间隔时间要少于5秒
3. 除颤
(Defibrillation)
(1)心脏电复律 心脏电复律(cardioversion)是用电能治 疗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使之转复为窦性 心律的方法。最早用于治疗室颤,故又 称心脏电除颤(defibrillation)。
检查呼吸的时间
--检查成人、儿童及婴儿呼吸情况, 时间要少于10秒
B、人工呼吸
(6)人工呼吸 Rescue Breaths
在畅通呼吸道、判断病人无呼 吸后,即应给予人工通气。 (1)口对口人工呼吸
Mouth-to-Mouth Rescue Breathing
(2)口对鼻人工呼吸
Mouth-to-Nose Rescue Breathing
在2005CPR指南中,所有的专家
都支持重点强调复苏者提供高质 量的CPR。
In
CPR Guideline 2005, all experts support to increase emphasis on ensuring that rescuers deliver high quality CPR
--怀疑有外伤,应用推/托颌法(jaw thrust)
A.判断和畅通呼吸道
仰头/举颏法 (head tilt - chin lift) : 一手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 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颏或下颌 角处,抬起下颏(颌)。不要将手指 压向颏下软组织的深处,否则会阻塞 气道。不要用大拇指抬颏部。口不要 完全关闭。
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二、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一)开放气道--A(airway) 1.口咽气道(oropharyngeal airway,OPA) 2.鼻咽气道(nasopharyngeal airway,NPA) 3.气管插管(endotracheal intubation) 4.其他可选择的声门上部高级气道:
食道-气管导管 喉罩气道 喉导管
(二)不实施心肺复苏的情况 施救者施救时可能造成自身严重损伤或处于致命的
危险境地(如感染传染性疾病)。 明显不可逆性死亡的临床特征(如尸体僵直、尸斑
、斩首、身体横断、尸体腐烂)。 患者生前有拒绝复苏遗愿(Do Not Attempt
Resuscitation Order,DNAR),此项应根据具 体情况谨慎决定。
二、心搏骤停常见病因
导致心搏骤停的主要病因: 1.心源性病因 因心脏本身的病变所致 2.非心源性病因 因其他疾患或因素影响到心脏所致
三、心搏骤停的临床表现
意识突然丧失,可伴有全身短暂性抽搐和 大小便失禁,随即全身松软。
大动脉搏动消失,触摸不到颈动脉搏动 。 呼吸停止或先呈叹息样呼吸,继而停止。 面色苍白或青紫。 双侧瞳孔散大。
一、基础生命支持
基础生命支持的关键要点:
胸外心脏按压
C
胸外
A
气道
B
呼吸
开放气道
按压
人工通气
一、基础生命支持
(一)BLS的基本步骤 1.在安全情况下快速识别和判断心搏骤停 2.启动急救反应系统 3.胸外按压 4.开放气道(airway,A) 5.人工通气(breathing,B) 6.早期除颤(defibrillation,D)
院外心搏骤停生存链
摘自《2015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
心搏呼吸骤停(猝死)和心肺复苏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心搏呼吸骤停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同时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 类似症状的疾病。
鉴别诊断
需要与其他可能导致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困难等症状的疾病进行鉴别,如癫 痫、中风、窒息等。
02 心肺复苏的重要性
CHAPTER
提高生存率
01
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显著提高 患者的生存率,特别是在心脏骤 停发生后几分钟内开始心肺复苏 。
ACLS还涉及到对患者病情的综合评估和管理,包括对患者的诊断、监测、治疗 等方面的全面考虑。
儿童与婴儿心肺复苏
儿童和婴儿的心肺复苏与成人有所不同,因为他们的身体 结构和生理特征与成人不同。例如,按压深度和频率应根 据年龄和体重进行调整。
对于婴儿和儿童,还应该特别注意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的 方式,以确保能够有效地向他们提供氧气。
定期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 降低猝死的风险。
合理饮食
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蛋白质,减少高脂 肪、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控制体重
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避免肥胖,有助于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 降低猝死的风险。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量可以降低心肺系统负担,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 生。
P(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为了向肺部提供氧气。应捏住患者的鼻子,然后对自己的嘴巴和患者的嘴巴进 行密封,吹气两次。每次吹气都应持续吹气1秒以上,使胸部隆起。
R(重新开放气道)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保持气道通畅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抬头提颏法或推举下颌法来开 放患者的气道。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
ACLS是在CPR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一些高级生命支持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 率。这些措施包括使用自动心肺复苏器、电除颤、药物治疗等。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
3.心电-机械分离:心肌仍有生物电
活动,而无有效的机械功能。多为严重心 肌损伤的结果,常为左心室泵衰竭的终期 表现。断续出现的宽而畸形、振幅较低的 QRS波群。
三、心肺骤停的表现和诊断 (一)临床表现
1.原来清醒的病人意识突然丧失,呼之不应。
2.摸不到大动脉(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测
不到血压,心音消失。 3.呼吸呈叹气样或停止。 4.面色死灰色或转为紫绀。 5.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3.立即将病人置于复苏体位(平卧位),触摸 颈动脉,未触及立即施行胸外心脏按压!
心肺复苏体位
将病员双手上举 一腿屈膝 一手托其后颈部 另一手托其腋下
头、颈、躯干 整体翻成仰卧位
一、基础生命支持(BLS)
初期复苏可归纳为CAB三个步骤:
1.C(circulation)人工循环
(1)心前区叩击:简便快捷,在发现患者心脏停跳而无法 获得除颤器时可考虑使用,对于终止室颤有一定的作用。
三、持续生命支持(PLS)
1.维持循环功能稳定 2.维持良好的呼吸功能 3.防止肾功能衰竭 4.脑复苏 (1)低温疗法: (2)脱水疗法: (3)其他药物治疗: (4)高压氧治疗:
第三节 复苏后的监测与护理
一.监测生命体征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三.末梢循环的观察 四.神志和瞳孔变化的观察 五.监测尿量、尿的颜色和尿比重 六.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持续性心动过速 心室纤颤或室性心动过速中止后,有恶
性心律失常危险。
3.阿托品
适应症:
1.心室静止和心电机械分离的心脏骤停病人 2.复苏成功后心率慢至50次/分以下的心脏骤 停
病人 3.伴室性期前收缩及低血压的心动过缓病人。
4.碳酸氢钠
适应症
心搏呼吸骤停猝死和心肺复苏
C(circulation)——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循环)
·人工循环的模式:闭式按压,开胸按压。 ·闭式按压术: 适应症:心搏呼吸骤停者主要无严重的胸廓畸形,胸廓外伤 及胸壁有关疾患者,均可实施闭式按压术。 方 法: ·术者位于患者右侧。 ·以胸骨上2/3与下1/3交界点为按压部位(中、下1/3交界处); 儿童与婴幼儿则以双乳头连线中点下一横指为按压部位。 ·用一手的掌根紧贴患者胸壁按压点。 ·另一手掌根重叠复盖于第一只手掌根的手背上。 ·手指并拢或相握持。 ·双肘伸直。 ·以髋关节作为支点,以躯干作为力臂,以双上肢作为活塞。 ·利用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背及上肢肌肉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
1.3心搏呼吸骤停猝死的临床诊断。
1.3.1病因学诊断——心搏呼吸骤停的常见原因: A.心血管系统:冠心病——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 (室颤);主动脉夹层瘤;肺动脉栓塞。 B.呼吸系统:气道梗阻(气管异物,喉炎)窒息性哮 喘。 C.神经系统:大面积脑梗死,脑出血。 D.内分泌系统:甲亢危象、肾上腺危象。 E.电介质紊乱:严重酸中毒、低血钾、高血钾。 F.精神刺激:高度恐惧惊吓而死。 G.各种急性严重中毒:一氧化碳、DDV、鼠药。 H.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
2.1.4.2.2胸外按压恢复血液循环的双泵机制:
胸外按压形成血液循环的原理是胸泵(胸腔内的 整体压力变化产生的心脏泵血)和心泵(心脏直 接受到压力产生的泵血)机制并存发生作用的结 果,肥胖者可能以胸泵为主,瘦弱者则以心泵机 制为生,停搏时间短者心泵机制占主导地位,停 搏时间长者则以胸泵和左房泵占主导地位,另外 按压力度、频率、气道阻力、心率等因素也可能 在一定程度上对泵机制产生影响。
2.1.4现代CPR技术基本原理、操作程序及其 最新相关指南解读:
2.1.4.1实施CPR的时间窗与疗效比:时间就是生命
心搏骤停与心肺复苏(CPR)
开,于肩同宽。
—关于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方法—
心脏按压标准
1.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2.按压手法: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 只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两手手指紧紧 相扣,只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 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 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 3.按压幅度:使胸骨下陷5~6cm,而后迅速放 松,反复进行。 4.按压时间:放松时间=1:1 5.按压频率>100次/分
心肺复苏终止抢救标准介 绍:
现场CPR应坚持不间断地进行,不可轻易作 出停止复苏的决定,如符合下列条件者,现 场抢救人员方可考虑终止复苏: (1)患者呼吸已有效恢复。 (2)无心搏和自主呼吸,CPR在常温下持续 30min以上,医务人员到场确定被救者已死 亡。 (3)有医务人员接手承担复苏或其他人员 接替抢救的指标。 (4)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延长CPR时间,如触 电、一氧化碳中毒、溺水、特别是溺入冰水 中.
—关于心肺复苏术—
CPR包括三个环节
PLS
延续生命支持
ACLS BLS
进一步生命支持
基础生命支持
—关于心肺复苏术—
CPR目的:
是以徒手操作来恢复猝死患者的自主心跳、自主呼吸
和意识;抢救发生突然、意外猝死的患者。
心搏骤停的概述 心肺复苏的 操作方法
03
—关于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方法—
心肺复苏术只适用于“三无”病人
我们的肩、肘、腕关节在一条直线上,双手相扣、身体前倾开始按压。 如果现场有更多的人来实施胸外按压的情况下,我们最好的方法是:每2 分钟交换一个按压者,每次交换保证在5秒钟内完成。
心搏骤停与心肺复苏(CPR)
无意识——病人意识突然丧失,对刺激无反应,可伴四肢抽搐
第二、没有心跳:
无脉搏——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
第三、没有呼吸:
无呼吸——面色苍白或紫绀,呼吸停止或濒死叹息样呼吸。
只有当这一类病人出现的时候,我们才能实施心肺复苏术。因为如果 这个病人有呼吸、有心跳的情况下,他可能只是昏迷,可能需要送到医院 进行一些药物的治疗,而不需要用这种胸外按压的急救技术。
—关于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方法—
双掌根重叠
➢定位手放在另一手的 手背上,两手掌根重叠, 十指相扣,手心翘起, 手指离开胸壁。
婴幼儿胸部按压 —关于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方法—
• 婴儿胸部按压: • 应定位在胸骨中部、两乳头
之间的连线上,用中指和食 指进行按压,胸骨下陷深度 为1.5~2.5cm
• 8岁以下的儿童胸部按压: • 应定位在胸骨下1/2处,按压时
松,反复进行。
已恢复,进行进一步生命支
4.按压时间:放松时间=1:1
持,如未恢复继续操作5个循
5.按压频率>100次/分
环后评估,直至高级生命支 持人员及仪器设备的到达。
—关于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方法—
按压部位及方法图片展示
我们的肩、肘、腕关节在一条直线上,双手相扣、身体前倾开始按压。 如果现场有更多的人来实施胸外按压的情况下,我们最好的方法是:每2 分钟交换一个按压者,每次交换保证在5秒钟内完成。
且侥幸存活者可能已“脑死亡”
心搏骤停10分钟实施CPR成功率几乎为0
白金 时间1分钟内, 黄金时间4分钟, 白银时间4-8分钟, 白布单时间8-10分钟后
“黄金4分钟”
—关于心搏骤停—
• 2004年 • 北京马拉松赛 • 一名大学生猝死
7.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脑保护措施
• 亚低温治疗 • 脱水疗法 • 高压氧 • 钙拮抗剂
• 改善脑细胞代谢药物
监测CVP
复苏后的监测
1、维持酸碱平衡 2、循环系统:ECG,P,HR,BP,CVP,末梢循环 3、呼吸系统:呼吸道通畅,肺部并发症,呼吸机 4、脑缺氧的监护:头部温度,神志,瞳孔,肢体活动
5、肾功能:尿液(量,颜色,比重);肾功能监测
D 除颤
• 胸外电击除颤的位置常为前侧位:即前电极置于胸骨右侧锁骨下方,侧 电极在左侧第4—5肋间(左乳头)左侧,电极中心在腋中线上。 • 电击能量:首次200J,第二次200—300J,第三次360J。
除颤步骤
• 打开电源
•
• •
粘贴电极板
选择能量 离开病人按电击按钮
复苏效果的判断
一、复苏有效的指标:
,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
概述:
猝死:是指平素健康的人或病情稳定或正在改善中的患者,突然发生意 料之外的循环、呼吸停止,在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 心脏猝死抢救成功率是全世界最高(74%)
Las Vegas 的经验
重视:当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都会放置心脏除
颤仪等急救设施
普及:当地法律规定年满18岁的青年都要学会急
频率:100次/min 按压/放松时间:50% 按压/呼吸比:30:2 原规定:单人15:2,双人5:1
中间不换手
闭式按压常见的错误:
按压时除掌根部贴在胸骨外,手指也按在胸壁上,易导致肋骨或肋骨软 骨交界处骨折 按压定位不正确,向下错位易导致剑突折断损伤肝脏,向两侧错位易导 致肋骨或肋软骨骨折,导致气胸、血胸 抢救者按压时肘部弯曲,按压力量减弱,达不到4~5cm
LMA一入位,一个通畅安全的呼吸道就形成了.
心搏骤停与心肺复苏
(1)复苏给药途径:以静脉途径为主(中心静 脉置管或肘前穿刺静脉置管)
(2)常用药物: 肾上腺素、阿托品、抗利尿激素(ADH)、
胺碘酮、碳酸氢钠、利多卡因
(五)开胸心脏按压
(1)适应证 (2)优点: a.心排血量和脑血流量都远高于胸外心脏按
压达到的效果。
b.可直接观察心脏情况,确定心肌张力,便 于心内注药和电击除颤。
基本生命支持 BLS
CPCR
高级生命支持 ACLS
持续生命支持 PLS
上述CPCR步骤不能完全按先后次序排列,往 往有些步骤是同时进行的,且相互关联,不 能截然分开。
一、基本生命支持(BLS)
概念:又称初步生命急救或徒手心肺脑复苏, 其目的是尽快恢复全身组织器官的供血 供氧,尤其是保证提高最低限度的脑供 血供氧。
心室纤维性颤动 胸内电击除颤术
如果按压有效: (1)可见心肌张力逐渐增强,柔软、扩大的 心脏变硬、变小、心肌颜色由暗红转为鲜红。 (2)如有心室纤维性颤动时,肌纤维细小的 颤动可逐渐变粗,最后甚至自动恢复心跳。 (3)此外,和胸外按压一样,可见面色好转, 瞳孔缩小,呼吸恢复,并触及大动脉搏动,听 到血压。
(2)操作者姿势:操作者肘关节伸直,借 助双臂和躯体重量向脊柱方向垂直下压。
不能采取过快的弹跳或 冲击式的按压;
忌用力过猛。
(3)深度:每次按压,成人使胸骨下压不少 于 5cm ; 儿 童 3cm± ; 婴 幼 儿 2cm 。 按 压 后立即放松胸骨,便于心脏舒张,但手不 能离开按压部位。如此反复进行。
根据病例,分组讨论: • 1.什么叫做心搏骤停?其临床表现有哪些? • 2.简述现场对该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的步骤。
【课外学习】
课外可参阅以下网站,了解更多资讯与进展: 1.中国急救网:/ 2.中华急诊网:/ 3.急救快车:/ 4.美国心脏病协会:/
心搏骤停与心肺复苏
CPR的发展历史
1955年,我国王永昶成功采用胸外心脏按压 抢救心脏骤停患者。 1956年,Zoll首次成功应用体外电除颤技术。 1958年,Peter Safar发明口对口人工呼吸的 方法。 1960年,Kowenhoven明确提出胸外心脏按压 的概念。 1961年,Lown等发明R波同步电复律技术。
自动除颤仪AED
自动除颤器(AED)的使用
AED 开启连接电极后可自动分析心律并作出是 否需去颤的建议,若需去颤, AED 自动选择一 合适能量,并提示操作者让病人周围的人全部 撤离后按放电按钮。AED 在院前急救使用广泛, 尤其适合于经培训的非医务人员。 使用AED的优点包括人员培训简单,培训费用较 低,而且使用时比传统除颤器快。 影响我国推广使用的主要在于电极片没有国产 化。
CPR------CPCR
现代心肺复苏术创建于1960年 20世纪70年代,扩展为CPCR,更加注重脑保护 和脑复苏。 2000年8月国际心肺复苏新指南。 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 急救指南。 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生存链(chain of survival)
(1)口对口人工呼吸
开放气道,捏住患者的 鼻孔,形成口对口密封 状。 每次吹气超过1秒,然后 “正常”吸气(不是深 吸气),再进行第二次 吹气,时间超过1秒。深 吸气易致救护者头晕。
按压-通气比值
对于成人,无论是单人施救还是双人施 救,均采用 30:2按压-通气比方案。
儿童和婴儿,单人施救用30:2按压-通气比CPR 方案,双人施救用15:2按压-通气比方案。 新生儿采用3:1按压-通气比方案。如果心脏停 止已知是由心脏病因性心律不整所造成,应考 虑提高比率 (15:2)。
心搏骤停与心肺复苏
2
3
30分钟以上,复苏无效 首席医生宣布。
胸外扣击
七、电除颤
VF/VT应立即电除颤, 只做1次电击,之后做 5组CPR,再检查心律 单相波除颤首次电击 能量选择360J
医生在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时,不要将 死亡机制当成死亡原因,如填写:循环衰竭。实
际上循环衰竭是死亡机制,死亡原因应写导致死
亡的疾病、损伤或中毒,许多不同的死亡原因可 以导致相同的死亡机制。
第三章
心肺复苏
心肺脑复苏 CPR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是抢救生命最基本的 医疗技术和方法。包括开放气道、人工通气、 胸外按压、电除颤纠正VF/ VT,及药物治疗 等。目的是使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和自主呼吸
两个以上急救人员在场, 一位立刻行CPR,另一 位启动EMSS
BLS(basic life support)
复苏体位
恢复复苏体位
复苏ABCຫໍສະໝຸດ BLS(A、B、C)A(airway)
三、开放气道及检查呼吸
1.仰头举颏法
2.仰头抬颈法
注意:在开放气道同时 应用手指挖出病人口中 异物或呕吐物,有假牙 者应取出假牙。
第三节 医生在死亡报告中的作用
衡量和评价一个地区的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 状况,通常有以下3类指标: ①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 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 ③疾病死亡的类型及其相关指标。
由于死因统计的原始资料是临床医生填写的 “死亡医学证明书”,统计人员根据临床医 生填写的死亡原因再进行编码统计,故临床 医生在死因报告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第二节 死亡的过程
濒死期
临床 死亡期
心跳和呼吸停止、瞳 孔散大和固定及各种反 射消失。 持续时间长短取决于 大脑对缺氧的耐受时间 降温可明显减少脑组 织耗氧量而使临床死亡 期延长达1小时或更久
心搏骤停与心肺复苏1
开胸指征: 1、胸部穿透伤引起的心脏骤停; 2、体温过低、肺栓塞或心包填塞; 3、胸廓畸形,体外CPR无效; 4、穿透性腹部损伤,病情恶化并发生心 脏骤停。
(四)、药物治疗
1、 给药途径:外周静脉、中心静脉、气管 内、心内(不提倡)。 2、心肺复苏常用的药物: (1)肾上腺素:1992年美国心脏协会(AHA) 的CPR指南推荐首次静脉推注肾上腺素标准剂 量为1mg,且提出两次应用肾上腺素的时间间 隔为3-5min;如1mg无效,使用更大剂量肾上 腺素可能会有效,应逐渐增加剂量(1、3、 5mg),直接使用中等剂量(每次5mg),而非 原来的1mg),也可根据体重增加剂量 (0.1mg/kg) 。
胸外按压技术:
1、部位是胸骨中下1╱3交界处;简便的确定方法为两乳头间。 2、用手指触到靠近施救者一侧患者的胸廓下缘,手指向中线滑动,找到 肋骨与胸骨连接处上二横指。 3、将另一手掌贴在紧靠手指的患者胸骨的下半部,原手指移动手掌重 叠放在这只手背上,手掌根部长轴与胸骨长轴确保一致,保证手掌全力 压在胸骨上,可避免发生肋骨骨折,不要按压剑突。 4、无论手指是伸直,还是交叉在一起,都应离开胸壁,手指不应用力向 下按压。 5、使自己与伤员胸部垂直,双臂伸直,按压胸骨下陷4-5cm,以可触 及到颈或股动脉搏动为有效。 6、注意抬起时手掌不能离开胸骨,按压频率为100次╱ min,下压与放松 各占50%时间。 7、每进行30次按压,就给予2次人工呼吸;如此重复进行。
二 、 非心源性心搏骤停 1、呼吸衰竭或呼吸停止。 2、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3、药物中毒和过敏反应。 4、电击或雷击。 5、手术、治疗操作和麻醉意外
二、心搏骤停的类型
1、 心室颤动: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80%- 90%,复苏成功率最高。 2、 心室静止:多在心搏骤停3-5分钟时出现。 3、 心电-机械分离:此种情况也是缓慢而无 效的心室自主节律。心电图表现为间断出现逐 步增宽的QRS波群,频率多为20-30次/min以 下。多为严重心肌损伤的后果,复苏较困难。
急重症护理 -- 第五章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法。患者仰卧,急救人员将两手置于病人头部两侧,肘部
支撑在病人所躺平面上,双手手指放在患者下颌角,一面
使头后仰,一面将下颌角前移,即可打开气道。这种技术
对开放呼吸道非常有效,但急救者容易疲劳,操作技术要
求较高。
(三)人工呼吸
在人工规律吹气条件下,可使血PaC02达30~40mmHg, PaO2≥75mmHg,SaO2≥90%。
住前额,用另一手的食指、中指找到气管,两指
下滑到气管与颈侧肌肉之间的沟内即可触及颈动
脉。
• 3.急救人员在实施心肺复苏的同时立即呼救 在院外通过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呼叫EMSS,院
内呼叫医护人员。拨打电话时应尽量镇静地提供 以下情况:
• (1)发生地点(最好有明显标志); • (2)所发生的紧急事件; • (3)需要急救的人数; • (4)病人目前情况; • (5) 报告人联系电话与姓名。注意不要先放下话筒,
急重症护理学
北京出版集团 北京出版社
第五章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心博骤停的原因、类型 2.熟悉进一步生命支持,延续生命支持 3.掌握心博骤停的临床表现、口对口人 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 4.学会复苏后的监测与护理
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是猝死的原因之一, 系指心脏突然停搏,心音消失,重要脏器,特别是 脑组织的严重缺血缺氧,以致出现呼吸停止,意识 丧失等一系列症状。心搏骤停后经及时有效的心、 肺、脑复苏措施可存活,否则,会迅速导致死亡。
气管内给药。有条件时应尽早进行气管插管,插管前给予患者充分供
氧,操作要迅速,齐备,手法熟练,应在30s内完成,以免停止心肺
复苏时间太长。常用的有经口气管插管和经鼻气管插管。
心搏骤停与心肺复苏
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一、心搏骤停心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是心脏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
心脏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由心脏原因引起的死亡。
(一)心搏骤停的常见原因导致心搏骤停的主要原因包括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因素。
1.心源性原因心源性原因是心脏本身的病变所致。
(1)冠心病:是造成成人心搏骤停的最主要病因,约80%心脏性猝死是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而这些冠心病患者中约75%有急性心肌梗死。
(2)心肌病:各种心肌病引起的心脏性猝死约占5%-15%,如肥厚梗阻型心肌病、致心率失常型心肌病等。
(3)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心室停顿。
2.非心源性原因非心源性原因是因其他疾患或因素影响到心脏所致。
(1)各种原因所致呼吸停止:如气管异物、溺水、窒息等引起的气道阻塞,各种休克以及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等,均可导致呼吸停止,引起心肌严重缺氧而发生心搏骤停。
(2)严重的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严重低血钾、高血钾等电解质紊乱,严重酸中毒等可影响心脏自律性和心肌的收缩性,最终可引发心搏骤停。
(3)突然意外事件:如严重创伤、电击伤等可导致心搏骤停。
(4)其他:低血容量、各种药物中毒(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洋地黄类药物、钙离子拮抗剂、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等)或过敏反应、诊断性操作如血管造影、心导管检查等均有可能造成心搏骤停。
不论何种原因,最终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心脏电活动和生理功能,或引起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出量降低;或引起冠状动脉灌注不足;或导致心律失常,成为导致心搏骤停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二)心搏骤停的临床表现及判断1.临床表现(1)意识丧失,或全身短暂性抽搐。
(2)心音消失、脉搏摸不到、血压测不出。
(3)呼吸断续,呈叹息样或短促痉挛性呼吸,随后呼吸停止。
(4)瞳孔散大、固定。
(5)面色苍白或发绀。
2.判断标准心搏骤停时,出现较早而最可靠的临床征象是意识突然丧失伴大动脉搏动消失。
二、心肺脑复苏(CPCR)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心搏、呼吸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应用胸外按压或其他方法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自主搏动和血液循环,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并恢复自主呼吸,达到恢复苏醒和挽救生命的目的。
心搏峰名词解释
心搏骤停与心肺复苏
心搏骤停是指患者的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导致有效泵血功能丧失,从而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
通常情况下,心搏骤停是由心脏病、药物中毒、电击等原因引起的,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由外部因素引起。
如果不能及时地进行心肺复苏,患者将面临严重的生命威胁。
因此,当遇到心搏骤停的患者时,应立即呼叫当地的急救电话,并尽快进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如下:
1. 评估环境:确保急救人员已经赶到了现场,并清理周围的物品,以避免误伤。
2. 开始心肺复苏:双手重叠,手掌放在患者胸部的中央,施加
体重压力,使胸部向下移动,然后再用力向上推。
每次按压应该持续至少 1 秒钟,并且应该尽量避免使用摇摆或晃动的力量。
3. 进行人工呼吸:将患者的头侧向一边,用手指清除口腔中的
分泌物,然后用单手将患者的嘴巴张开。
然后,将嘴唇紧紧地包在患者的嘴上,以防止空气从鼻子进入。
接下来,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口唇将患者的嘴封住,并开始呼气。
4. 重复心肺复苏:每次心肺复苏操作应该持续至少 1 分钟,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或患者出现自主呼吸。
总结起来,心搏骤停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如果不及时地进行心肺复苏,患者将面临严重的生命威胁。
因此,我们应该尽早学习并实践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以便在需要时能够有效地救助他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胸外按压的并发症:肋骨骨折、肋软骨胸骨分离、肝撕裂 胸外按压的机理:心泵机制+胸泵机制
心 泵 机 制
20
单人 2:15
双人 1: 5
21
复苏有效指征:1.颈动脉搏动 BP 60/40mmHg
2.面色 3.瞳孔
4.大脑活动恢复迹象(挣扎、昏迷变
浅、出现自主呼吸、肌张力增高、 出现吞咽动作)。
活动,心电呈直线。
心脏骤停6分钟以上(电击者除外)家属放弃抢救
34
谢
谢
35Biblioteka 3 气管内滴入26
常 用 药 物
肾上腺素 阿托品 异丙基肾上腺素 利多卡因
5%碳酸氢钠
氯化钙(大量输血后心脏骤停;
应用钙通道阻滞剂后;
高血K+。
忌用于毛地黄中毒)
27
电 的 方 法
室 颤: 非同步电击
室 速:
同步电击复律
28
心脏静止或慢而无效的室性自搏——电起搏 胸壁表面起搏
临时人工心脏起搏
经静脉心内膜临时起搏
可合用:白蛋白5—10g /d
地塞米松20—40mg/d(3—5天)
31
3、镇静止抽
安定、亚冬眠、鲁米那、水合氯醛
4、高压氧治疗
5、应用促醒药物
纳洛酮、可拉明、利太林……
6、促进早期脑血流灌注
抗凝疏通微循环,用钙
拮抗剂解除脑血管痉挛。
32
防治急性肾功衰竭
心跳恢复,血压正常后常规下留置导尿,观察每小时 尿量。
22
拳 击 复 律
23
进 展 主 动 按 压 减 压 心 肺 复 苏 术
Ambu泵
可产生提举减压
24
高级心肺复苏(进一步的生命支持)
是初级心肺复苏的延续 目的:通过药物或电的方法恢复自主心跳 内容:继续胸外按压 ;
气管插管;
连接心电; 建立静脉通道。
25
药 物 方法
给药途径: 1 心内注射
2 静脉注射
步骤:初级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活动的支持,现场抢救)
目的:通过有效的人工呼吸和有效的胸外按压迅速 建立有效循环,使脑、心、肾等重要器官迅 速得到氧合血的供应。
11
方法按ABC三步曲进行(旧)——CAB三步曲(新)
A—通畅呼吸道(清理分泌物、仰头抬颏)
B—人工呼吸(气管插管、口对口人工呼吸) C—人工循环(胸外按压)
木兰县中医院内科
邹成海
1
猝死
2
足球运动员 猝死
3
4
概念: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 后果:心脏骤停(临床死亡) 生物学死亡 获救存活
猝死的概念: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死亡,从出现 症状到死亡不超过1小时。 猝死可发生于病人或健康人。 心性猝死:由心脏疾病导致的猝死称心性猝死。
5
一、心脏骤停的原因 (一)、心源性心脏骤停(心性猝死)
29
六、复苏后处理
原则:管理好心跳、呼吸、血压,维持水电平衡,补充
营养防治脑水肿、急性肾功衰竭和继发感染。
能去除病因的要立即去除病因。
此期的重点为脑复苏
30
脑 复 苏
1、降温 2、防治脑水肿 冰帽加体表冰袋,使体温降至33℃—34℃。 脑水肿于心脏骤停后数小时发生, 第2—3天为高峰,5天后逐渐退去。脱水 治疗要坚持5—7天。 常用药物: 甘露醇 速 尿
死亡
死亡 死亡 死亡
8
肝细胞
脑死亡最快
三、心脏骤停时的心电监测及开胸所见
1.室颤(包括室扑)
2.慢而无效的室性自搏
3.心室停顿
4.持续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5.无脉搏性电活动(电一机械分离)
9
四、心脏骤停的诊断
1.意识丧失 2.大动脉搏动消失
3.呼吸断续或停止 4.面色苍白或发绀
5.心音消失
10
五、心脏骤停的处理(心肺复苏的基本方法) 一旦诊断为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冠心病 心肌病 心肌炎 心脏瓣膜病 先天性血管畸形
急性机械性血流梗阻 血管性疾病 急性心包填塞 严重电生理异常 人工装置失灵
6
(二)非心源性心脏骤停 意外事故:电击或雷击、外伤、溺水、自缢 窒息、冻僵、 休克: 严重水电平衡失调:k+ 各种器械检查: 麻醉与手术: 某些药物:
7
k+
Ca++
二、心脏骤停的危害
若心功好,血压好,血容量足而尿量 警惕急性肾功衰竭。
30ml/h , 要
33
七、停止心肺复苏的指征
复苏成功复苏停止;复苏不成功则由脑和心脏的状态决定。 脑死亡:瞳孔固定散大对光反射消失15—30分钟; 病人始终深昏迷;
始终无自主呼吸;
脑电呈直线。
心脏死亡:正规心肺复苏10分钟以上,心脏始终无任何电
临床死亡 生物学死亡
机体不同组织器官对缺血缺氧耐受性不一样,中枢神 经系统最为敏感,其次为心肌,再次为肝、肾。
大脑皮层 小脑 脑干
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
4—6分钟
10—15分钟 15—30分钟
死亡
死亡 死亡
脊髓
心肌 肾小管细胞
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
45分钟
30分钟 30—40分钟 1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