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概论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概论重点
第一章
绪论
1.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第二章
大气环境
1.大气的组成:恒定组分(氮、氧及惰性气体)、可变组分(二氧化碳、水蒸气、随季节地理位置而变化)、不定组分(自然原因,火山、火灾、地震等;人为原因,城市发展、工业交通工具)
2.大气污染源:指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体、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
3.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质,如;二氧化硫
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碳,颗粒物等。
4.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作用中相互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相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还强。
5.大气污染的类型:还原型(煤炭型)、氧化型(汽车尾气型)、石油型、混合型、特殊型
6.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化学转化;从污染源排放进入大气中的污染物,在扩散,输送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和其他条件(阳光,温度,湿度)的影响,在污染物之间,以及他们与空气原有组分之间进行化学反应,形成新的二次污染物的过程。
7.光化学烟雾;这种含有氮氧化物和烃类的大气,在阳光中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反应所产生的产物及反应物的混合物被称为光化学烟雾。
8.光化学烟雾的特征;烟雾呈蓝色,具有强氧化性,刺激人们眼睛,伤害植物叶子,能使橡胶开裂,并使大气能见度降低。
9.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条件;
(1)地理条件;夏季北半球太阳入射角比冬天小,所以发生“烟雾”的可能性比冬季大
当天气晴朗时,高温低湿和有逆温,风力不大时易形成光化学烟雾。因此,在副高控制地区的夏季和早秋季节常成为光化学烟雾发生的有利时节。
(2)污染源条件;有引起光化学反应的紫外线存在
有烃类特别是烯烃的存在
有氮氧化物的存在
10.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制;
(1)NO向NO2转化是产生“烟雾”的关键
(2)碳氢化合物是产生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
(3)光化学烟雾有自己的形成机制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过程是由一系列复杂的链式反应组成的,是以NO2光解生成O的反应引发,导致了臭氧的形成。由于碳氢化合物的存在,,促使NO向NO2的快速转化,在转化中自由基起了重要作用。致使不消耗臭氧而使大气中的NO转化成NO2,NO2又继续光解产生臭氧.同时转化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又继续与碳氢化合物反应生成更多的自由基,如此继续不断地进行链式反应,直到NO或碳氢化合物消失为止。所生成的醛类,O3,PAN等二次产物是最终产物。
11. 不同层结下的烟形:r>0时为翻卷型和锥形
r<0时为平展型
r<0、r>0时爬升型
r>0、r<0时为漫烟型
12.主要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
(一)清洁能源
1)常见能源的清洁利用
2)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3)节能
(二)绿色交通
1)合理的交通规
2)发展清洁汽车(电动汽车)
(三)末端治理
1)烟尘控制技术
2)二氧化碳净化技术
3)汽车尾气的催化净化
(四)环境自净
绿色植物的净化
13.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
(一)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二)选择有利污染物扩散的排放方式(三)区域集中供暖、供热(四)改变燃料构成(五)绿化造林(六)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第三章
水体环境
1.水体污染;当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海洋或地下水等水体后,其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然
净化能力,使水体的水质和水体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的现象。
2.人类活动造成水体污染的来源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
3.排入水体的化学物质主要有(无机无毒物质)(无机有毒物质)(有机好养物质)(有机有毒
物质)
4.有机生物的降解规律: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生物的降解的共同规律是:首先
在细胞体外发生水解,然后在细胞内部继续水解和氧化。降解的后期产物都是生成各种有机酸,在有氧条件下,可以继续分解,其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水等;在缺氧条件下则进行反硝化、酸性发酵等过程。
5.化学耗氧量(COD);有成化学需氧量。在规定条件下,使水样中能被氧化的物质氧化所需
耗用氧化剂的量,以每升水消耗氧的毫克数表示。
6.生化需氧量(BOD)指在好气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质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需溶解氧
的量,是反映水体中有机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之一。
7.水体富营养化;由于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富集,引起其他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水体
溶解氧量下降,使鱼类或其他生物大量死亡、水质恶化的现象。
8.水体富营养化状态判断标准:根据湖水营养物质的浓度、藻类所含叶绿素a的量、湖水透
明度、溶解氧等指标。
9.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
1)重金属化合物的沉淀—溶解作用
2)重金属的氧化还原转化
3)重金属元素络合作用
4)重金属的胶体化学吸附迁移转化
5)某些重金属的甲基化作用
10.水质标准:水质标准是指为了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水资源,控制水污染,
在综合水体自然环境特征、控制水环境污染的技术水平及经济条件的基础上,所规定的水环境中污染物质的容许含量、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数量和浓度等的技术规范。
第四章
土壤环境
1.土壤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
2.土壤净化:是指土壤本身通过吸附、分解、迁移、转化,而使土壤污染物的浓度降低而消失的过程。
3.土壤污染物质的分类(有机物类)(重金属污染物)(放射性物质)(化学肥料)(致病的微生物)
4.土壤环境中重金属元素背景值:指一定区域内自然状态下未受人为污染影响的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正常含量。
5.土壤条件与重金属的迁移转化:
1)土壤氧化-还原条件与重金属的迁移转化
2)土壤酸碱度对重金属迁移转化
3)土壤胶体的吸附作用与重金属迁移转化
4)土壤中重金属的络合-螯合作用
6.主要的农药类型及其特点:
(一)有机氯农药
该农药是含氯的有机化合物。
特点是:化学性质稳定,在环境中残留时间长,短期内不易分解,易溶于脂肪中,并在脂肪中蓄积,长期使用是造成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农药类型。
(二)有机磷农药
该农药是含磷的有机化合物。
特点是:一般有剧烈毒性,但比较易于分解,在环境中残留时间短,在动植物体内,因受酶的作用,磷酸酯进行分解不易蓄积,因此常被认为是比较安全的一种农药。
(三)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该类农药均具有苯基-N-烷基氨基甲酸脂的结构,他和有机磷农药一样具有抗胆碱酯酶作用,特点是:在环境中易于分解,在动物体内能迅速代谢,而代谢产物的毒性多数低于其本身毒性,因此属于低残留的农药
(四)除草剂
除草剂具有选择性,只能杀伤杂草,而不伤害作物。大多数除草剂在环境中会被逐渐分解,对哺乳动物的生化过程无干扰,对人、畜毒性不大,也未发现在人畜体内有累积。
7.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1)光化学降解(2)化学降解(3)微生物降解
举例:有机氯农药的降解,DDT是比较难降解的农药,但在土壤中仍能被某些微生物分解,特别在嫌气条件下更容易分解。环戊二烯类农药通常认为是在环境中持久性最强的有机氯类农药,在土壤中可以发生脱氯、水解、还原和羟基化作用,最后降解。
8.防止污染的措施
(一)施加抑制剂(二)控制土壤氧化-还原状况(三)改变耕作制度(四)客土深翻(五)制定农药的容许残留量(六)土壤修复
第五章
固体废物与环境
1.固体废弃物:通常指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质,包括从废水、废气中分离
出来的固体颗粒物。
2.资源化:广意:表示资源的再循环;狭义可以说成是为了再循环利用废物而回收资源与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