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基础心理学第九节 能力和人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节能力和人格
第一单元能力
一、能力概述
(一)能力的定义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个体的一种心理特征。
(二)智力
智力是指人的认知能力,这种能力是人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例如观察力、理解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思维力是智力的支柱和核心,代表着智力发展的水平。
(三)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
能力不是知识和技能,但和知识、技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能力决定着掌握知识技能的方向、速度、巩固的程度和所能达到的水平。同时,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也会促进能力的发展。
(三)能力的分类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按能力的结构可把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即智力,是指完成各种活动中都必须具有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特殊能力: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或某种特殊领域的活动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能力。
2.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液体能力:又叫液体智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它较少依赖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取决于个人的禀赋。它受教育和文化的影响较少,却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20岁达到高峰,30岁以后将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晶体能力:又叫晶体智力,是指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这取决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在人的一生中,晶体能力一直在发展,只是25岁之后,其发展速度渐趋平缓。
3,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按能力所涉及的领域来划分,可把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认知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
操作能力:支配肢体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
社会交往能力:从事社会交往的能力。
4,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按创造程度划分可把能力分为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模仿能力:仿效他人的言谈举止而做出与之相似的行为的能力。
再造能力:遵循现成的模式或程序掌握知识技能的能力。
创造能力:不依据现成的模式或程序,独立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发现新的规律,创造新的方法的能力。
二、能力结构理论
(一)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C·Spearman)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了能力的二因素论,他认为能力由两种因素组成:普遍因素和特殊因素。即G因素和S因素。
G因素是人人都有的,只是各人的G值不同。一个人的聪明程度由G的量值的大小所决定的。
S则对应于各种特殊的能力,因人而异。
(二)瑟斯顿的群因素说
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L·L·Thurstone)把二因素说发展到群因素说,他人为智力由许多彼此无关的原始能力或因素组成。他对学生进行大量的测验得出智力中的七种主要因素:(1)数学因素,(2)词的流畅,(3)词的理解,(4)推理因素,(5)记忆因素,(6)空间因素,(7)知觉速度。
(三)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P·Guilford)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说。他认为智力结构应以操作、产物和内容三各维度来考虑。操作有5种,产物有6种,内容有4种。共计120种智力。操作:评价、求异思维、求同思维、记忆、认知。内容:行为、语义、符号、图形。产物: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蕴涵。
三、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
(一)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就全人类来说能力的个体差异呈正态分布。
智力超常:智商超过140,占1%
智力低常:智商低于70,占3%
(二)能力类型的差异
(三)能力发展早晚上的差异
早熟:我国唐代诗人王勃六岁就善于文辞,少年时写了著名的《腾王阁序》,以“落霞与孤雾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流传千古。宋代黄庭坚七岁作牧童诗“骑牛远远过长村,吹笛斜风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六岁主演演奏会,德国数学家高斯四、五岁时就能纠正父亲算题的错误,九岁就能解级数求和的问题。俄国诗人普希金八岁就能用法文写诗。控制论创始人之一的维纳四岁读专著,十一岁写出论文,十四岁大学毕业,十八岁获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晚熟:宋代文学家苏洵,27岁时开始发奋读书;现代著名画家齐白石到40岁时,才表现出绘画才能;被誉为“俄国化学的始祖”罗蒙诺索夫是一个渔民的儿子,从10岁时跟父亲出海打鱼,没有机会学文化,19岁时,罗蒙诺索夫向邻居借了三个卢布,力尽艰辛步行到莫斯科求学,他刻苦攻读,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学完了三年的课程。25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被选派到德国去留学,37岁时,他提出了著名的“物质不变定律”,摩尔根发表基因遗传理论已经60岁了。
四、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的因素
遗传只能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先天条件或物质基础,只是能力发展的可能性,它不能决定一个人的能力发展方向和水平。
(二)环境和教育的因素
环境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环境
环境过去认为,人的脑细胞的数目是在生前就决定的,出生后,不在增加。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证明,脑内神经细胞的数目在出生后六个月内仍在继续增长,细胞的增殖必须有蛋白质和核酸及一些辅助营养素的充分供应。
大脑发育需要多种营养,特别是对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的需要。缺乏蛋白质对智力发展会造成灾难性的影响。无机盐的供应也很重要。有人通过对儿童头发中14种痕量元素(占体重0、01%以下的元素)含量的分析来区别正常儿童和低能儿童,准确度可达98%,脂肪对智力发展也是必要的。食物中丰富的维生素C能提高儿童的智力。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环境
(三)研究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的方法
高尔顿:谱系调查法。
同卵双生子:遗传素质相同,能力上的差异是环境影响造成的。
(四)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
遗传力:0.35——0.65
遗传潜势较好的人,能力发展的可塑范围大,环境的影响也大。
第二单元人格
一、人格的定义
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它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人格包括人的气质和性格。
二、人格的特性
1,独特性
每个人的人格都有独特的地方。
2,整体性
包含在人格中的各种心理特征彼此交织,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3,稳定性
由各种心理特征构成的人格结构是比较稳定的,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一贯的,是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
4,功能性
人格对个人的行为具有调节的功能。
5,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人格的形成以神经系统的成熟为基础,又必然受社会的制约。
三、人格的结构
1,需要和动机是人格的动力,它表现了人格的倾向,是人格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格积极性的源泉。人格的倾向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对象的趋向和选择。
2,人格心理特征是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独特的结合,构成了一个人心理面貌的独特性,说明了心理面貌的个体差异。人格的心理特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