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格律 2
近 体 诗 的 格 律
3.各聯的
說法
1.第一聯、第二聯、第三聯、第四聯。
2.首聯、頷聯、頸聯、末聯(尾聯)。
1.對仗
可對可不對。(不一定要對仗)
2.押韻
1.偶數句的末字必押韻。
2.第一句可押可不押。(若第一句押韻了,叫做「變格」。)
3.第三句絕對不可押韻。
二、律詩:基本上每一首八句(四聯),有五言、七言之分。
1.對仗
中間兩聯必須各自互對,也就是第三句對第四句;第五句對第六句。
2.押韻
1.偶數句的末字必押韻。
近體詩的格律
說明:1.「近體詩」的名稱到了唐朝才有,是相對於唐以前的「古詩」而言的。
2.近體詩基本上有:a.絕句b.律詩
3.分辨一首詩是起式或仄起式的詩,要看這一首詩第一句的第二個字的聲調是平聲或仄聲來判定。
4.對偶(仗)時,仍然要符合對仗的條件要求:平仄相反、詞性相同、字數相等。
一、絕句:每一首四句,有五言、七言之分。
近体诗格律
近体诗格律近体诗(律诗,绝句)的平仄,指的是句子的平仄格式。
五言律诗共有四个句型,即:(一)○仄仄平平仄(二)平平仄仄平(三)○平平平仄仄(四)○仄仄仄平平(字外加圈表示可平可仄。
下同。
)四个句型错综变化,成为五言律诗的四种平仄格式,如下:(一)首句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二)首句仄起平收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三)首句平起仄收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四)首句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五言绝句是五言律诗的一半,所以也有四种平仄格式,如下:(一)首句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二)首句仄起平收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三)首句平起仄收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四)首句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七言律诗也有四个句型,即:(一)○平平○仄仄平平仄(二)○仄仄平平仄仄平(三)○仄仄○平平平仄仄(四)○平平○仄仄仄平平四个句型错综变化,成为七言律诗的四种平仄格式,如下:(一)首句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二)首句平起仄收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唐诗(近体诗)的格律
分為” 「絕句」、「律詩」、「排律」
句式
絕句(四句)
律詩(八句)
五言
七言 五言 七言
共20字
共28字 共40字 共56字
排律(十句以 上)
押韻
句子的最後一字 偶數句句末必押韻 奇數句不可押韻 只有第一句可押,也可不押韻 押韻需ㄧ韻到底,中間不可換韻
詩體: 五 言 絕 句
詩名: 下 江 陵 作者: 李 白 詩文: ( 押 ㄢ 韻 )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 ㄏㄨㄢˊ。 , 。
詩體: 七 言 絕 句
詩名: 黃 鶴 樓 送 孟 浩 然 之 廣 陵 作者: 李 白 詩文: ( 押 ㄡ 韻 )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
, , , ,
東 蠟 夜 青
風 炬 吟 鳥
無 成 應 殷
力 灰 覺 勤
百 淚 月 為
花 始 光 探
殘 乾 寒 看
。 。 。 。
詩體: 七 言 律 詩
詩名: 黃 鶴 樓 作者: 崔 顥 詩文: ( 押 ㄡ 韻 ) 昔人已乘黃鶴去 黃鶴一去不復返 晴川歷歷漢陽樹 日暮鄉關何處是
, , , ,
詩體: 七 言 絕 句
詩名: 逢 入 京 使 作者: 岑 參 詩文: ( 押 ㄢ 韻 )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鍾淚不乾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 。 , 。
對仗(對偶)
句式相同、詞性相對(如名詞對名詞) 律詩必對仗(8句) 第三、四句必對仗 第五、六句必對仗
近体诗的平仄格律规则
近体诗的平仄格律规则
说到近体诗的平仄格律基本规律,不外乎以下三个原则:
(1)相间原则:一句之中,节奏字字音平仄交错分布。
假使第一个节奏字(一句诗中的第二字)音平,则第二个节奏字(一句诗中的第四字)音仄,第三个节奏字(一句诗中第六字)音平;假使第一个节奏字(一句诗中的第二字)音仄,则第二个节奏字(一句诗中的第二字)音平,第三个节奏字(一句诗中的第二字)音仄。
(2)相对原则:一联之中,对句和出句在相同位置的节奏字,平仄应该相反。
(3)相粘原则:相邻的两联,下联的出句,和上联的对句,在相同位置的节奏字,平仄应该一致。
“”
违反了粘的规则,叫“失粘”。
违反了对的规则叫“失对”。
唐朝前期,由于律诗尚未定型,有些诗人的一些作品就有失粘、失对的情况
例如:
[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2、3句失粘。
4、5句失粘。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诗词的格律公式
诗词的格律公式诗词的格律公式是指通过诗句的音节、平仄、韵律等规则来构建诗词的形式习惯和美感。
在不同的诗词体裁中,格律公式有所不同。
下面将介绍古体诗词和近体诗词的格律公式。
一、古体诗词的格律公式:1. 五言绝句:古体诗词中最常见的一种体裁,每句五个字,四句构成一首完整诗。
五言绝句的韵脚通常采用平平仄仄平的韵律。
2. 七言绝句:与五言绝句相似,每句七个字,四句构成一首完整诗。
七言绝句的韵脚通常采用平平仄仄仄平平的韵律。
3. 七言律诗:七言律诗的特点是每句七个字,一般分为四联或八联。
每联中的各句韵脚要保持一致。
七言律诗的韵律比较严格,要求平仄错落有致。
4. 五言律诗:五言律诗与七言律诗的格律相似,每句五个字,一般分为四联或八联。
五言律诗的韵律比七言律诗更为严格,平仄要求更加准确。
上述的格律公式只是古体诗词中的一部分,还有一些特殊的体裁如律诗、绝句等也有独特的格律。
二、近体诗词的格律公式:1. 现代诗:现代诗词中没有明确的格律公式要求,常常追求自由的意象表达和声韵的变化。
现代诗词可以自由地运用音节,不受固定的韵律框架约束。
2. 五绝:近体诗中最常见的一种体裁,每句五个字,四句构成一首完整诗。
五绝的韵脚可以采用押韵或者半押韵。
3. 七绝:与五绝相似,每句七个字,四句构成一首完整诗。
七绝的韵脚也可以采用押韵或者半押韵。
4. 新体诗:新体诗是近体诗词中的一种形式,相较于古体诗词更加自由,没有明确的格律要求。
新体诗追求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可以采用不同的音韵节奏。
总结起来,古体诗词的格律公式要求比较严格,有明确的韵脚和平仄要求;而近体诗词的格律要求相对自由,追求更加个性化的表达。
在写作诗词时,需要根据不同的体裁和风格选择合适的格律公式,通过合理运用格律公式,可以增强诗词的韵律美和艺术感。
近体诗格律
近体诗格律
近体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形式,其格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韵律:近体诗的韵律主要包括平水韵和双调韵。
平水韵是指字母在
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中押韵,韵尾相同,声调不同,如“田、先、见、便”;双调韵是指字母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中押韵,韵脚相同,声调相同,如“静、景、清、征”。
2.字数:近体诗每行一般由五个或七个字组成,共计四句。
3.对仗:近体诗的对仗一般采用对称对仗或破体对仗。
对称对仗指两
个词语意义相同或相似,构成平衡的句子,如“千里共婵娟,一时同幽梦”;破体对仗指两个词语意义形式不同,但能够产生美感的句子,如
“游子吟,黄河远上白云间”。
4.末句押韵:近体诗的最后一句必须押韵,并且要与前三句押的韵相同。
总体来说,近体诗的格律非常讲究,需要诗人有扎实的诗歌技巧和灵
活的表达能力。
近体诗(唐诗)的格律与压韵
近体诗(唐诗)的格律与压韵文:网络近体诗或今体诗,就是我们常说的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近是相对的,我们跟着古人这么叫罢了。
据专家研究,近体诗发端于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到唐初成熟。
唐以前和唐以后不合近体格律的诗,一般被称为古体。
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五花八门,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
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
可以说古体基本不讲格律。
所以只谈近体诗。
基本格式基本格式还是必须遵守的。
如同馒头和水饺的区别,不遵守就不伦不类了。
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
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五言和七言格式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每句的字数不同。
近体诗的句子是以两句为一个单位的,每两句(一和二,三和四,依次类推)称为一联。
同一联的上下句称为对句,上联的下句和下联的上句称为邻句。
律诗共四联八句。
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排律的首联可对可不对,中间各联都必须对仗,最后一联不对,以便结束。
绝句的两联可对可不对。
绝句可以认为是从律诗转化而来的。
若两联都对仗,则是撷取律诗的颔联和颈联;若第一联对仗第二联不对仗,则是撷取律诗的颈联和尾联;若第一联不对仗第二联对仗,则是撷取律诗的首联和颈联,若第一联和第二联都不对仗,则是截取律诗的首联和尾联。
用韵近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
近体诗只押平声韵.除了第一联,其它各联的上句不能押韵,必须以仄声收尾,下句一定要押韵,必须以平声收尾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
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
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
近体诗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
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
近体诗格律(个人整理版)
②平平仄仄平
⑴、
粘
③平平平仄仄
Ⅲ ④仄仄仄平平
七绝 ①’平平仄仄平平仄 ②’仄仄平平仄仄平
③’仄仄平平平仄仄 ④’平平仄仄仄平平
⑵、
Ⅲ ③平平平仄仄 ④仄仄仄平平
①仄仄平平仄 Ⅰ②平平仄仄平
③’仄仄平平平仄仄 ④’平平仄仄仄平平
①’平平仄仄平平仄 ②’仄仄平平仄仄平
⑶、
Ⅱ ⑤仄仄仄平平(同④) ②平平仄仄平
②’仄仄平平仄仄平 6(韵)
③’仄仄平平平仄仄 7 (尾
④’平平仄仄仄平平 8(韵)
③平平平仄仄 Ⅲ、
④仄仄仄平平 ⑵
①仄仄平平仄 Ⅰ、
②平平仄仄平 2、
③平平平仄仄 Ⅲ、
④仄仄仄平平 ⑵
①仄仄平平仄 Ⅰ、
②平平仄仄平
③’仄仄平平平仄仄 ④’平平仄仄仄平平 ①’平平仄仄平平仄 ②’仄仄平平仄仄平 ③’仄仄平平平仄仄 ④’平平仄仄仄平平 ①’平平仄仄平平仄 ②’仄仄平平仄仄平
上平十一真:
真因茵辛新薪晨辰臣人仁神亲申身宾滨槟缤邻鳞麟珍瞋尘陈春津秦频 苹颦濒银垠筠巾囷民岷泯[轸韵同]珉贫莼淳醇纯唇伦轮沦抡匀旬巡驯钧均 榛莘遵循甄宸纶椿鹑屯呻粼嶙辚磷呻伸绅寅姻荀询峋氤恂嫔彬皴娠闽纫湮 肫逡菌臻豳
上平十二文:
文闻纹蚊云分[分离]氛纷芬焚坟群裙君军勤斤筋勋薰曛醺芸耘芹欣氲 荤汶汾殷雯贲纭昕熏
下平四豪:
豪劳毫操[操持]髦绦刀萄猱褒桃糟旄袍挠[巧韵同]蒿涛皋号[号呼]陶 鳌曹遭羔糕高搔毛艘滔骚韬缫膏牢醪逃濠壕饕洮淘叨啕篙熬遨翱嗷臊嗥尻 鏖螯獒敖牦漕嘈槽掏唠涝捞痨芼
下平五歌:
歌多罗河戈阿和[和平]波科柯陀娥蛾鹅萝荷[荷花]何过[经过]磨[琢 磨]螺禾珂蓑婆坡呵哥轲沱鼍拖驼跎佗[他]颇[偏颇]峨俄摩么娑莎迦疴苛 蹉嵯驮箩逻锣哪挪锅诃窠蝌髁倭涡窝讹陂鄱皤魔梭唆骡挼靴瘸搓哦瘥酡
近体诗的格律
近体诗的格律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
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
指初唐之后,形成的又一诗歌体裁。
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
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著名的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
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对于历史文化的研究,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近体诗通常只押平声韵,而且要求一韵到底。
这是近体诗最基本的要求。
近体诗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几个方面,主要有三点:
1.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
即“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
2.除首尾二联外,中间几联必须对仗;
3.一般来说,诗韵必须押同部到底的平声韵。
近体诗的格律
近体诗的格律1.看字数、句数:八句,每句五字或七字。
2.看押韵:押平声韵。
3.讲究平仄:相间、相对、相粘。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4.讲究对仗:颔联、颈联对仗。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和柳亚子先生毛泽东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了解了律诗的常规格律要求之后,我们可以借此顺利地进行“诗歌补白”练习。
例如:请选出填入下边诗歌中空白处最恰当的一组词:登庐山毛泽东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笼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__吴起白烟。
陶__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__?选项: a 东公田 b 东公耘 c 三令田 d 三令耘解答:平常说“东吴”较多,但依据对仗原则,应选“三”与前句的数目字“九”相对。
“陶公(尊称)”和“陶令(县令)”都无大碍,但是依据“粘对”规则,应选“令”与前句的仄声字“下”相粘。
最后,再依据押韵原则,应选“田”与全诗的“韵脚”(音“an”)同韵。
故答案为c。
下面这首诗的空缺处,应依次填入的诗句的序号是(2分)(南京市2012年公开招聘新教师考试中文真题)有叹杜甫壮心久零落,白首寄人间。
__▲__,__▲__。
__▲__,__▲__。
武德开元际,苍生岂重攀?A.穷猿号雨雪B.天下兵常斗C.老马怯关山D.江东客未还(答案:B、D、A、C)。
近体诗的格律要求
近体诗的格律要求
1. 近体诗的平仄很重要呢!就像走路要有节奏一样,平仄搭配好了,诗读起来才朗朗上口呀。
比如“白日依山尽”,平平平仄仄,多有韵律美!
2. 押韵也是关键呀!一首诗押韵了,那感觉可顺溜了,就跟歌曲有了好听的旋律似的。
像“床前明月光”,“光”字押韵多好听!
3. 对仗可不能小瞧呀!它让诗句更工整,更有韵味呢。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对仗多漂亮啊,简直绝了!
4. 近体诗还讲究字数呢,五言七言得整明白呀,这可不能乱来。
“春眠不觉晓”是五言,简洁又有意境呢!
5. 诗句的句子数也有规定哟,绝句四句,律诗八句,这就像是给诗定了个框架。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四句绝句多精妙!
6. 近体诗里的意象运用也超有意思啊!那些景物、情感都能通过意象表现出来。
“月是故乡明”,月亮可不就代表着思乡之情嘛!
7. 还有啊,近体诗的意境营造更能吸引人呢。
要让人读了能身临其境。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画面感简直无敌了呀!
总之,近体诗的格律要求虽然多,但正是这些要求才让近体诗这么有魅力呀!。
近体诗的格律(5篇)
近体诗的格律(5篇)近体诗的格律(5篇)近体诗的格律范文第1篇一、看朝代古代的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这种说法始于唐代。
唐初,人们开头对诗的字数、声韵、对仗等有了严格的规定。
为了区分过去的诗,人们把唐以后写的要求严格的诗是一种格律诗,唐人统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后人沿用唐人的说法,把唐以后要求严格的诗称为近体诗,也叫做格律诗。
这种说法沿用到今日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
那么相对而言,唐以前制造的诗只能是“古体诗”了。
三国时期的曹操、东晋时期陶渊明写的诗只能是古体诗。
后人也多沿用唐人的这种说法。
所以,唐以前的诗只能是古体诗。
那么是不是说唐以后写的诗都是近体诗呢?当然不是的。
唐代以后的人可以写近体诗,当人也可以仿照古代人写古体诗。
比如,李白的《行路难》都应当属于古体诗。
唐以前和唐以后不合近体格律的诗,一般被称为古体诗。
所以只看朝代推断是不够的。
山中杂诗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看上去像绝句。
实际上吴均是南朝梁人,这首诗也只能是一首古体诗。
赠从弟(其二)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
这首诗看上去是不是像五言律诗?实际上看的朝代汉代,就知道它也只能是古体诗。
二、看句数古体诗每首的句数可多可少;近体诗每首有定句,规定绝句只有四句,律诗只有八句。
所以只要按这个方法排解,大部分的诗还是可以一下子推断的。
而古体诗从二句到百句都有。
所以只要不是四句诗或者八句诗,就应当归于古体诗的范畴。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8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4句、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14句,从句数上就能推断这些属于唐人写的古体诗。
三、以字数分类古体诗的字数不定,有四言的、有五言的、有六言的、有七言的、也有杂言的;近体诗句有定字,流行的只有五言的和七言的两种,不得任意增减。
古体诗还有少数三言、六言。
李白的《行路难》中的大多数句子都是七言,但是中间“行路难,行路难。
近体诗的格律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如何掌握近体诗的格律(1)一、近体诗的形制不少人都觉得近体诗的格律很复杂,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
其实不然,只要明白了七律的形制,其他几种近体诗(五律、七绝、无绝)的格律就可以顺手牵羊般地解决了。
七律就是押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两联对仗的七言八句,这八句诗遵循规定的粘对关系,根据固定的平仄要求排列组合,构成两式四体:1、仄起式甲体(首句入韵)《无题》仄仄平平仄仄平来是空言去绝踪平平仄仄仄平平月斜楼上五更钟平平仄仄平平仄梦为远别啼难唤仄仄平平仄仄平书被催成墨未浓仄仄平平平仄仄蜡照半笼金翡翠平平仄仄仄平平麝熏微度绣芙蓉平平仄仄平平仄刘郎已恨蓬山远仄仄平平仄仄平更隔蓬山一万重(李商隐)乙体(首句不入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仄仄平平平仄仄剑外忽传收蓟北平平仄仄仄平平初闻涕泪满衣裳平平仄仄平平仄却看妻子愁何在【看,读平声】仄仄平平仄仄平漫卷诗书喜欲狂仄仄平平平仄仄白日放歌须纵酒平平仄仄仄平平青春作伴好还乡平平仄仄平平仄即从巴峡穿巫峡仄仄平平仄仄平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2、平起式甲体(首句入韵)《隋宫》平平仄仄仄平平紫泉宫殿锁烟霞仄仄平平仄仄平欲取芜城作帝家仄仄平平平仄仄玉玺不缘归日角平平仄仄仄平平锦帆应是到天涯平平仄仄平平仄于今腐草无萤火仄仄平平仄仄平终古垂杨有暮鸦仄仄平平平仄仄地下若逢陈后主平平仄仄仄平平岂宜重问后庭花(李商隐)乙体(首句不入韵)《客至》平平仄仄平平仄舍南舍北皆春水仄仄平平仄仄平但见群鸥日日来仄仄平平平仄仄花径不曾缘客扫平平仄仄仄平平蓬门今始为君开平平仄仄平平仄盘飧市远无兼味仄仄平平仄仄平樽酒家贫只旧醅仄仄平平平仄仄肯与邻翁相对饮平平仄仄仄平平隔篱呼取尽余杯。
(杜甫)七律的八句每两句为一联,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一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所谓两式,是根据首句第二字的声调而划分的,第二字是仄声,就叫“仄起式” ;第二字是平声,就叫“平起式” 。
近体诗的格律格式
近体诗的格律格式理解了上面平仄格律基本规律,近体诗的格律格式就可以推导出来了。
第一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我们把这个句式不妨给它个代号叫做①句式。
根据“对”原则,那么下句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我们也给它起个名字叫②句式。
第三句呢?粘!即粘住第二句,它仄开头,我也仄开头,但又不能违反遇单句尾仄,所以把粘仄的倒数第三字与粘平的尾字调换位置,由此构成:仄仄平平平仄仄(③句式)。
第四句再“对”,成:平平仄仄仄平平(④句式)。
如此,平起(以第二字论)仄收(以尾字论)不入韵的七绝标准格式就有了:平起仄收式七绝格式:平平仄仄平平仄(①句式)仄仄平平仄仄平(②句式)仄仄平平平仄仄(③句式)平平仄仄仄平平(④句式)七绝有了,七律和七排只要照方拈药,粘对下去就可以了。
以上只是介绍了“平起仄收”这一种格式,那么其他格式呢?好办,只要取上面推导出来的四个句式中任何一个作为首句,然后按“对粘”原则对粘下去就都有了。
不过,在粘对时,还应把握住如下两点:1)若非在首句,奇数句尾字必仄。
粘对中遇到奇数句尾字平时,将尾字与倒数第三字平仄调换。
“”2)因为需要押韵,所以逢偶句尾字必平。
粘对过程中遇到偶句仄时,将尾字与倒数第三字平仄调换。
也正因为如此,故取②、④两种句式作首句时,对句的尾字要与倒数第三字调换,对句分别应为:④句式和②句式。
如此,七绝和七律的标准格式便为:七绝:a)平起仄收,首句不入韵:①②③④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b)平起平收,首句入韵:④②③④(只是把a格式的首句换成了④句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c)仄起仄收,首句不入韵:③④①②(相当于把a格式的前两句与后两句调换位置)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d)仄起平收,首句入韵:②④①②(只是把c格式的首句换成了②句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近体诗的格律
近体诗的格律壑谦一、近体诗的一般情况1、近体诗又称格律诗,分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长篇排律。
2、律诗共有四联组成,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每联两句,共八句。
3、每一联的第一句称为——出句;第二句称为——对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出句)(对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首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颔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颈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尾联二、压韵1、律诗的声韵,分为“平”声和“仄”声。
平:现代汉语中的一声和二声,即阴平和阳平;仄:现代汉语中的三声和四声,即上声和去声。
(也包括古汉语的中入声。
)阳平(二声)字里的入声字,如:声母为b :别、白 声母为j :急、洁 声母为d :读、独 声母为sh :识、食 声母为g :阁、国 声母为z :泽、足 声母为zh :竹、烛 2、压韵一般压“平”声韵。
3、压韵时一韵到底,不能换韵。
三、粘对规则1、“对句”中的最后一字,压韵压“平”声韵 津、邻、巾2、对:同一联中,“出句”和“对句”的第二字平仄相对。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首联3、粘:后一联的“出句”和上一联的“对句”,第二字平仄相同。
城阙辅三秦, 海内存知己, 风烟望五津。
——首联天涯若比邻。
——颈联与君离别意, 无为在歧路,同是宦游人。
——颔联 儿女共沾巾。
——尾联4、同一句子中,以“平平”、“仄仄”为单位,一般“平平”“仄仄”相间,填不满时,用单一的“平”或“仄”进行填补。
正常情况下不出现:a :平平仄仄仄b :仄仄平平平c :仄仄平仄仄d :平平仄平平{{{{四、五律粘对的四种基本句式1、由四种基本句式,推演出格律诗的四种基本形式。
甲作为首句 乙作为首句 丙作为首句 丁作为首句(在格律验证时只需检验加点字)2、以上是五言律诗的粘对情况,对于七言律诗,只需在每句前面加上相反的“平平”或“仄仄”即可。
甲:仄仄平平.仄 乙:平.平仄仄平 丙:平平平仄.仄 丁:仄仄仄.平平甲:仄仄.平平.仄乙:平.平.仄仄.平 丙:平平.平仄.仄 丁:仄仄.仄.平.平甲:仄仄.平平.仄 乙:平.平.仄仄.平 丙:平平.平仄.仄 丁:仄仄.仄.平.平乙:平平..仄仄.平丁:仄仄仄平...平甲:仄仄.平平.仄 乙:平平..仄仄.平丙:平平.平仄.仄 丁:仄仄仄平...平甲:仄仄.平平.仄 乙:平平..仄仄.平丙:平平.平仄.仄丁:仄仄.仄.平.平甲:仄仄.平平.仄 乙:平.平.仄仄.平丙:平平.平仄.仄 丁:仄仄.仄.平.平甲:仄仄.平平.仄 乙:平.平.仄仄.平丁:仄仄.仄.平.平乙:平.平.仄仄.平丙:平平.平仄.仄丁:仄仄.仄.平.平甲:仄仄.平平.仄乙:平.平.仄仄.平丙:平平.平仄.仄 丁:仄仄.仄.平.平五、拗与拗救1、格律诗的四种基本形式、格律诗创作中,“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只是格律诗一般的情况。
002近体诗格律PPT课件
诗词格律
1
诗词格律
中国古代诗歌,从《诗经》、《楚 辞》到汉魏六朝古诗,诗歌形式相对比 较自由,句型、字数、韵律、对仗均无 严格的模式规定。到了唐代,诗歌艺术 空前繁荣,反映在诗歌体式的创新方面, 就是唐诗开创了一种新的讲究格律、音 韵优美的近体诗。
2
诗词格律
近体诗是就古体诗而言的。 唐代以后的诗歌体式,按照格律形 式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是延续汉魏六朝古诗的体式, 形式比较自由,没有格律限制的诗歌样 式。 近体诗是唐代诗人创造出来的格律 严整的崭新的诗歌样式,包括绝句和律 诗。
21
诗词格律
律诗诗句的意义单位比较复杂,但节奏 形式相对简单。当意义单位与节奏形式吻合 时,按节奏形式诵读自然顺理成章;当意义 单位与节奏形式发生冲突时,诵读时,应让 意义单位尽量服从节奏单位。如:
22
诗词格律
野火烧不尽。 意义单位:野火—烧—不尽 节奏单位:野火—烧不—尽
二十四桥明月夜。 意义单位:二十四桥—明月—夜 节奏单位:二十—四桥—明月—夜
(四)对仗十分随意。
5
诗词格律
近体诗 近体诗也叫今体诗,唐初以
来形成的结构、句式、韵律要求 十分严格的格律诗。
6
诗词格律 一、近体诗的分类
律诗 绝句 排律
7
诗词格律
律诗:七律、五律。
五律八句,每句五字,共40字。 七律八句,每句七字,共56字。
8
诗词格律
绝句:七绝、五绝。
由律诗截取而成故名“绝”。 五绝四句,每句五字,共20字。 七绝四句,每句七字,共28字。
3
诗词格律
古体诗 古体诗是指模仿汉魏六朝古诗,结
构、韵律要求比较宽松的诗体。古体 诗又称古风。包括乐府、民歌和文人 诗作。
近体诗的基本格式
近体诗的基本格式
近体诗是中国诗歌的一种形式,它继承了古体诗(律诗)的韵律和格律,同时又在诗的结构和韵脚上有一定的变化。
以下是近体诗的基本格式:
1. 行数:通常为4行或8行,也可以更多,但不超过12行。
2. 字数:每行一般为5或7个字,但也可以根据需要稍作调整,以保证诗句的韵律和音韵的美感。
3. 韵律:近体诗采用的韵律可以是律诗的平水韵(aabb)或双调韵(aaxa),也可以是其他多种韵律的组合,以体现作者的创意和表达意境的需要。
4. 押韵:近体诗中,通常每行的最后一个字要求押韵,前三个字则不一定需要押韵,以增加诗句的灵活性和韵律的变化。
总之,近体诗在保留了律诗的韵律和格律的基础上,放宽了对押韵和字数的要求,给予了诗人更大的自由度,使得诗歌创作更加灵活多样。
具体的格式和要求可以根据诗人的创作风格和主题要求进行灵活调整。
六种近体诗格律写法
六种近体诗格律写法五言律诗是律诗的一种,就是指五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诗歌,属于近体诗范畴。
律诗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从南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演变而来,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
对于唐代人来说,五言律诗是从五言古诗中脱胎出来的新诗体,它继承了五古的句有定字和隔句压韵的原则,并且借鉴了骈体文的声律和对偶原则,有多方面的发展:1、每首八句;2、第三句和第四句、第五句和第六句必须对仗;3、平仄必须按照特定的格式安排,一联内讲对,两联间讲粘;4、只能押平声韵,并且押韵有固定的位置,即偶数句押韵(也有首句入韵的);5、节奏形式是严格的两个双音步加一个单音步,并且单音步只能出现在句子的中间或者末尾,不能出现在开头,两个相邻的双音步的平仄必须相反。
根据以上规则,五言律诗分为平起和仄起两体,每体又分为正格和偏格二种。
诗体格律:五言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五字,共四十字。
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五律有四个基本句式: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式);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式);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式);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式)。
这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五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第一种格式:首句入韵仄起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示例: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第二种格式:首句不入韵仄起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绝平仄格律
七绝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每首四句,每句七个字,通常以押平声韵并且押韵有规则、有节奏的为佳。
下面列出了七绝的基本平仄格律:
首句平起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首句仄起入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第二、四句末一般是押韵的位置,而且第二句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不能押韵的,除了古绝体外的古诗押韵的位置是在句末的最后一个字上。
当然除了以上基本的格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拗句、用事、修辞等也是需要注意的。
拗句是指诗句中有一句或两句不符合正常的平仄格式,而采用拗救等手法使整首诗符合格律的要求。
例如:
1.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起不入韵。
2. 平起入韵,平平平仄仄平(韵),仄平,这就是常见的孤雁出群格。
3. 拗救,一般来说是不能出现孤雁出群格的,但是如果出了一处官不打一处脸的情况下,那么就是采用拗救的手法,如第二句就是正常情况下的格式:平平平仄仄,或者使用第三句的格式:平平平(上一下一)来拗救。
此外,七绝在用事、对仗等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例如不宜用重字、不宜出律诗的句子、不宜出律诗的对仗等。
同时,七绝也有一些特殊的格式,如回文格、隔句用虚字格等。
总之,七绝的格律要求是比较严格的,只有遵循一定的规则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诗歌作品。
同时,在创作过程中也要注意语言的表达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间波浪连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八首》
正 对
在一起,使两句之
横眉冷对千夫指,
间形式上互相映衬、 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内容上互相补充。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 徐志林
反 对
对仗的要求
1.意义相对
江间波浪连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八首》
2.词性一致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诗体流变
诗经 → 汉乐府 → 古诗 → 唐诗 ↘ ↘ 楚辞 曲子词 → 宋词 → 元曲 ↘ 汉赋
五言律诗(五律) 律诗 七言律诗(七律)
近体诗
五言绝句(五绝) 绝句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 徐志林
七言绝句(七绝)
中国诗句式演变
二言: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弹歌》 三言: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桓灵时童谣》 四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17、洽
狭、峡、匣、压、鸭、乏、劫、胁、
插、押、狎、柙、夹、浃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 徐志林
近体诗的结构
起 首联 巴山楚水凄凉地, - - | | - - | 平仄相对 二十三年弃置身。Shen | | - - | | 平仄相粘 怀旧空吟闻笛赋, | | - - - | | 平仄及词性相对 到乡翻似烂柯人。 ren - - | | | - 平仄相粘 沉舟侧畔千帆过, - - | | - - | 平仄及词性相对 病树前头万木春。Chun | | - - | | 平仄相粘 今日听君歌一曲, | | - - - | | 平仄相对 暂凭杯酒长精神。shen - - | | | - -
锡、击、绩、笛、敌、滴、镝、檄、激、
翟、析、狄、荻、剔、踢、涤、戚;
13、职 职、国、德、食、蚀、极、息、直、 得、黑、贼、则、殖、值、植、 棘、织、识、即、逼、亟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 徐志林
14、缉 缉、辑、集、急、湿、习、十、拾、什、 袭、及、级、揖、汁、蜇、执、汲、吸、楫; 15、合 合、答、杂、匝、阖、鸽、盍; 16、叶 贴、帖、接、牒、蝶、叠、捷、颊、挟、辄
《孺子歌》
词: 曲: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关汉卿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 徐志林
诗体的变异
三言诗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三字经》
押韵规则
登
楼
杜 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
二条规则:
1.押平声韵。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
2.一韵到底。
①位置固定。 ②韵脚不重。
日暮聊为梁甫吟。( 十二侵)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 徐志林
关于仄声韵的问题
• 仄声韵的近体诗非常罕见
部分清声母、次浊声母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 徐志林
户坐在似 助爱至用 六作设月
关于入声的问题
• • • • • • • • • 基 -本 -建 -设 雄 -伟 -建 -筑 生 -产 -季 -节 花 -草 -树 -木 清 -理 -账 -目 增 -长 -见 -识 参 -考 -价 -值 歌 -古 -过 -骨 知 -指 -志 -质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雎》
五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
六言: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王维)
七言: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
骚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入声特点
发音短,收音快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 徐志林
从现代汉语拼音辨入声字
1、声母 b、d、g、j、zh、z与全部韵母相拼的阳平 声字 2、fa 与 fo 的全声调字均为古入声; 3、d、t、n、l、z、c、s拼 e 的全声调(实际只有
阳平、去声有字)均为古入声字:
4、卷舌音声母 zh ch sh r 拼 –uo 的全声调 字(实际无上声)均为古入声字
相关概念
• • • • • 四声 平仄 同用、独用 入韵、出韵 宽韵、窄韵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 徐志林
四声
• • • • 平: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上声高呼用力强 平、上、去: 带有鼻音韵尾m、n、 去:去声分明哀远道 ng或元音韵尾i 、u或者 入:入声短促急收藏 直接以元音结尾。
入声: 带有塞音韵尾p、t、 k,因此具有发音短促、突 然停止、不能延长的特点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 徐志林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 徐志林
从现代汉语拼音辨入声字
5、b p m d t n l 拼 –ie的全声调 (“爹”除外)字均为古入声 6 全声母(实际只有n l j q x )拼-ue 的 全声调字(除瘸、靴外)均为古入声字; 7、g h z 拼 –ei 的全声调(实际无去声) 字,均为入声字;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 徐志林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 徐志林
平仄示例
白日依山尽, 仄仄平平仄 黄河入海流。 平平仄仄平 欲穷千里目, 平平平仄仄 更上一层楼。 仄仄仄平平
中古四声与现代普通话四声的对应关系 中古四声 现代普通话四声
清 声 母
例
字
平声 上声 去声 入声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初安飞低 劈屋七帖 龙民齐云 杂局竹福 准海马语 铁笔雪塔
凡以 –er 收尾的均非入声字;
凡以 –uai 字;
-uai 收尾的全声调字皆非入声
21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 徐志林
从形声字的声旁辨别入声字
百 、白、柏、伯、佰、栢、粨、竡、迫、泊、 魄、珀、粕、洦、湐 、敀、岶、砶、箔、铂、帛、 舶、铂、鲌、萡、狛;帕、葩、苩、袙、皅; 竡、陌、貊、銆、絔、帞、袹、劰、蛨
弄清平仄
古四声 例 字 普通话四声
平
平
山 明
黑 白
阴 阳 上 去
仄
上 去 入
水 笔 秀 墨 黑白笔墨
平仄
平仄的对立,实质上就是高低调和 长短调的对立。由于平、上、去、入四 声不同的发音特点,当不同声调的音节 在诗句中有规则地交替或重复时,诗句 就有了一种音韵美,会抑扬顿挫、朗朗 上口、富有韵律感。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 徐志林
归入平声的常用入声字
1、屋 屋、竹、福、幅、服、熟、族、菊、轴、逐、伏、 读、犊、粥、哭、斛、仆、叔、淑、独、秃、孰; 2、沃 俗、足、曲、烛、毒、督、赎; 3、觉 觉、角、捉、卓、琢、剥、駁、雹、浊、擢、学、 镯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 徐志林
4、质 出、实、疾、一、虱、七、漆、膝、悉、吉、侄、
韵
韵母
韵头 + 韵腹 + 韵尾 u a ng I a ng a ng u a ng a ng
押韵的本质
利用相同的韵在诗歌中造成周期性的 重复,在吟诵者和聆听者听觉上造成一 种回环 的美感。心理学理论指出当人们 的期待得到实现时,内心会产生快感和 美感。诗句的第一个入韵字往往给人暗 示,使人产生期待。当下一个入韵字按 照预期的节奏来到时,这种回环的美感 便会产生,而且会对人的理解、记忆产 生帮助。(施东向)
茁;
5、物 弗、拂、佛、屈; 6、月 月、骨、发、忽、窟、歇、突、曰、伐、筏、罚、
卒、竭、勃、掘、核;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 徐志林
7、曷
曷、达、活、夺、葛、钵、脱、割、拨、豁、
掇、喝、撮、咄;
8、黠 黠、辖、札、拔、滑、八、察、杀、刷; 9、屑 节、绝、结、穴、说、洁、别、决、缺、
折、拙、切、辙、诀、杰、哲、鳖、截、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从现代汉语拼音辨入声字
1、声母 b、d、g、j、zh、z与全部韵母相拼的阳平声字 b: 八、捌、跋、拔、魃
博、 拨、伯、薄、剥、搏、柏、勃、 泊、驳、膊、卜、钵、脖、铂、帛、
渤、舶、箔、亳、箔、擘、礴、
孛、魄、鹁、饽;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 徐志林
另外
凡以 -n
z c
-ng 收尾的均非入声字;
s 拼 –i的全声调字均非入声字;
诗词格律
徐志林
2014年2月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 徐志林
诗词格律
• • • • • • •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诗体流变 格律诗的用韵 格律诗的平仄 格律诗的对仗 格律诗的拗救 词律 曲律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 徐志林
参考文献
• • • • • 王力《诗词格律》,中华书局,2009 王力《诗词格律概要》,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王力《诗词格律十讲》,商务印书馆,2002 朱承平《诗词格律教程》,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谢桃坊《诗词格律教程》,巴蜀书社,2006
——向秀《思旧赋》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苏轼《前赤壁赋》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 徐志林
唐诗的分类
李 白《月下独酌》 《蜀 道 难》 岑 参《白 雪 歌》
古体诗
从 格 律 上 分 近体诗
今体诗 格律诗
古诗 古风
五言诗
李商隐《登乐游原》 韦应物《滁州西涧》 王 维《山居秋暝》 七言诗
承 颔联
转 颈联
合 尾联
学会对仗
两 一
数词
个 行
黄 白
鹂 鹭
鸣 上
翠 青
柳, 天。
量词 颜色词 动物名词 动词 颜色词 名词
窗 门
宫室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