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资源的整合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的深度融合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的深度融合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地得到改善和完善。
语文教学作为中职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之一,其与专业课的深度融合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本文将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探讨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的深度融合,旨在为中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的深度融合应当从课程设置上进行统一规划。
当前中职教育中语文课程和专业课程往往是独立设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将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
可以从整合课程设置的角度出发,将语文教学和专业课程相结合,形成一套有机的课程体系。
可以在专业课程中融入相关的文学作品或语言知识,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够提高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从而实现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
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的深度融合应当从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以阅读、写作、默写等课堂教学形式为主,而专业课程的教学往往是以实践操作、实验课等形式为主。
如何将这两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对于中职教育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实践性的语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和专业技能。
可以设计专业实践课的案例分析活动,让学生在分析专业案例的过程中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的深度融合应当从教学资源上进行整合共享。
当前中职教育中,教学资源往往是分散的,语文教学资源和专业教学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共享。
而促进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必须建立完善的教学资源整合共享体系。
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之间积极合作,共同建立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的整合共享。
语文教师可以与专业教师合作,共同编写相关素材、案例和教学资源,从而实现专业知识和语文知识的深度融合。
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的深度融合对于中职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浅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浅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文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和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
搞好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必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新的课程赖以实施的资源环境,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单纯依赖书本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为实施新的课程提供环境。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对课程资源的划分主要以空间的标准来进行,分为校内及校外课程资源。
在分析了课程资源开发条件基础上,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做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校内的语文课程资源,提出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多种途径。
以此来使广大教师树立大语文的理念,并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己任,挖掘我们身边一切可用的语文课程资源,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春意昂然,永远充满生机活力。
关键词:课程资源;条件;开发利用;途径前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和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
搞好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必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从这次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来看,不同的资源背景要求改变过去注重教科本,注重机械训练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
新的课程赖以实施的资源环境,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单纯依赖书本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为实施新的课程提供环境。
那么,有哪些课程资源可供我们开发与利用,怎样开发与利用,有哪些优秀的范例可供借鉴等等,这样一些问题,都是这次课程改革急待解决的……下面就从课程资源类型及其开发条件,什么是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途径做个探讨。
浅谈语文大单元教学
浅谈语文大单元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其中,大单元教学成为了语文教学的新趋势。
大单元教学是指以一个主题或议题为中心,整合多个相关课文、资源和活动,形成具有内在逻辑的教学单元,进行系统化、整体化的教学设计和实施。
这种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语文大单元教学的特点、优势和实施建议。
一、大单元教学的特点1、主题突出:大单元教学以一个主题或议题为中心,所有教学内容都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使得教学更具针对性和系统性。
2、整合性:大单元教学将多个相关课文、资源和活动整合在一起,形成具有内在逻辑的教学单元,有利于学生形成整体把握知识的能力。
3、开放性:大单元教学不局限于教材内容,而是将教学内容拓展到课外,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和知识,使得语文教学更加开放和多元化。
4、互动性:大单元教学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二、大单元教学的优势1、提高教学效率:大单元教学将相关课文、资源和活动整合在一起,使得教学更加高效和有序,减少了重复教学和低效劳动。
2、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大单元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和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大单元教学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设计能力,能够更好地把握教材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成长。
三、实施大单元教学的建议1、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实施大单元教学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单元的主题和目标,设计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保证教学的有序进行。
2、加强合作与交流:大单元教学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3、注重评价与反馈:实施大单元教学需要注重评价与反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浅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摘要】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是新课改大力倡导的一个理念。
因此,语文教学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能促进学生语言表达和语言积累;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生活;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为此,要开发并利用语文教材资源、自然课程资源、地域资源、动态生成性资源。
【关键词】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含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利用和开发。
可见,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是新课改大力倡导的一个理念。
随着课改的进行,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引起了各级各类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教师、教育管理者、学科专家、学生等构成了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
因此,语文教学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 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语文课程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语文课程资源是指语文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编制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即能够转化为语文课程并服务于语文课程的各种因素的统称。
狭义的语文课程资源是指语文课程的直接来源。
2 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与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2.1 促进学生语言表达和语言积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可用之表达情感、交流思想、传承文化。
语文教学,要牢牢把握语言的工具价值,教会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为语言实践服务。
第一,运用语言文字,促进表达交流。
首先要学习运用口头语言进行表达,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思想表达出来,让别人能够了解。
还要学会倾听,明白别人表达的意思。
这样才能有效运用语言实现交流。
浅谈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学创新 Teachinginnovation118教育前沿 Cutting Edge Education浅谈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文/黄慧菁摘要: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是母语启蒙教育的重要工作,拥有独立而丰富的课程资源。
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简要介绍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现实意义,并针对农村小学汉语教学的现状提出了针对性的指导。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利用结合现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可知,语文课程资源兼备课堂教学资源与课外学习资源,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开发与利用多元化教学资源。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其核心理念就是促进教学工作与实际生活的相互结合,开发与利用潜在资源,优化整体教学水平。
1 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实际意义当下社会发展面貌日新月异,城乡差异逐步加大。
城市中的孩子享受着高等教育与优质的生活待遇,有机会、有条件参加各类兴趣辅导课程。
但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农村小学整体教学水平偏低,专业课程资源结构单一,除基础教材外,几乎没有可开发的课外资源。
为此,新时期发展背景下,如何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成为农村地区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核心内容。
2 开发课程资源的可行性策略2.1 开发与利用家庭语文课程资源2.1.1 家庭成员语文课程资源家庭成员语文课程资源是课外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与校内语文教师等专业课程资源发挥着同等作用。
例如,在讲授《平平搭积木》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道具,引导学生结成小组搭建积木,锻炼学生的协调配合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此外,应当鼓励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共同与孩子完成实践任务,一方面给予必要的指导,拉近彼此的关系;另一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2.1.2 家庭物化设施语文课程资源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语文教育应当与实际生活有机整合,融入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情感认知,提升语文教学工作的人文内涵。
在学习中融合 在融合中提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学科融合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学科融合,是指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学习活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材与其他学科存在着天然的关联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机融合相关学科知识和灵活运用新技术手段,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实现知识的系统化,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实现语文和数学的学科融合语文和数学都是极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但人们习惯于把他们作为两门截然不同的学科看待。
其实,两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首先,语文知识和数学知识都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只是反映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语文偏重于感性认知,而数学则偏重于理性认知。
其次,两者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形象思维能力,非常有助于其数学解题能力的养成;而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获得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其语文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就有不少课文涉及到数学知识,如《千年梦圆在今朝》《“诺曼底号”遇难记》《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和《太阳》《草船借箭》以及《北京的春节》等。
教学这类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相关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实现语文和数学的学科融合,以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千年梦圆在今朝》的一大特点是详细列举了新中国一个又一个航天成就的时间节点,如“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2003年10月15日”,中国实现在学习中融合在融合中提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学科融合曹冬梅(海安市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江苏南通226600)摘要:学科融合,是指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学习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小学语文和其他学科的融合
融合,让语文教学在润物无声中高效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小学语文和其他学科的融合 [关键字]:高效课堂学科融合可持续发展力[摘要]:传统教学模式割裂了语文与其他学科知识间的联系,缺乏不同学科知识内容和学习方法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阻碍了学生可持续力的发展。
语文教学必须打破学科“壁垒”,把“触须”伸进其他学科之中,从其他学科中汲取语文营养,同时又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实践。
因此我们提出“小学语文和其他学科融合”。
[正文]:当前,高效课堂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流话语,诸家之说蜂起,各引一端,崇其所善。
我们整个小语界的高效课堂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单元整体教学,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课堂效率;自能赏读,以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来提高课堂效率。
而我们认为高效课堂下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在尊重学生发展个性与权利的前提下,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与能力为核心目的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运用语文这一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的能力,以更好的获取、处理信息,理解其文化内涵的过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兴趣,锻炼能力,发现并积累知识,体验付出和收获的快乐。
作为一名一线上的语文教师,我清楚地意识到传统教学模式割裂了语文与其他学科知识间的联系。
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缺乏不同学科知识内容和学习方法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阻碍了学生可持续力的发展。
语文作为母语,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甚为密切。
语文教学必须打破学科“壁垒”,把“触须”伸进其他学科之中,从其他学科中汲取语文营养,同时又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实践。
因此我们提出“小学语文和其他学科融合”。
什么是学科融合?“学科融合”,是指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活动。
学科融合既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产生创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径。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的整合-最新资料
浅谈小学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的整合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越来越得到重视,新课程改革强调关注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倡导课程整合,并开设综合性课程,同时,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提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理论,在此时代背景下,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人们的诉求,而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与其它学科进行融合、渗透,推动知识向更广、更深的层次发展,是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基本概念阐述(一)“课程”一词的英语是curriculum,来源于拉丁语coursus,课程一词在我国古代就有出现,但对课程的定义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外国学者Oliver揭示课程是指在学习由教师的行为,而使学童所遭遇的一切;泰勒将课程定义为教育内容、学习进程、教育经验、学习科目、教材与教育活动;在我国将课程划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了实现国家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总和,包括学校教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的总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课程指具体的某一门学科。
(二)综合课程是一门将若干相互关联、具有相似性质的学科整理形成一门新兴的课程,涵盖更广泛的内容,以培养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
(三)课程整合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科,经过整理与融合,融入到课程中去,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各科知识有机的融入于一体,从而达到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知识。
二、语文学科与各学科间的整合(一)数学学科中小学语文的渗透数学是一门极为抽象且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其表述需要一定严密准确的文字,尤其在中小学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对一些数学课程中的专有名词不能够理解,因此需要极为简单易懂的词汇、语句等帮助学生来进一步的分析和解释。
数学学科与小学语文学科在融合、渗透的过程中应从以下途径入手:(二)言传身教,教师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文学素养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最为密切的人,他们将老师看作是最伟大、最崇高的人,教师的课堂用语以及自身的语言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各级各类学校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这提醒我们教师要变重文体为重语体,要重视开发与利用身边的语文资源,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厚实文化环境,创设学习氛围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强化环境意识,为教学创设浓郁、高雅、互动的语文学习环境,还应打破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界限,密切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的联系。
1.布置幽雅的环境——让每处墙壁绘就多彩童年校园的文化布置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塑造学生灵魂、培养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我们可以在各个教室的墙壁和走廊上张贴名言警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我们的校园也是一个学习的资源库,校园的自然景观就是天然的课程资源,校园无大小,处处皆资源。
花草树木的种植,开辟景区,这些围绕教育而设计的自然环境可以生成无数的教育课程。
除了自然景观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本土文化,引入自然人文景观,如我们学校就在综合楼前设计了一个“我爱上黄”的景点,其中以图片、模型等形式向学生展示了上黄的风景名胜、历史古迹、特产等。
让学校里的每一位学生走进校园,置身于良好的学习氛围之中,享受美的熏陶。
2.开放班级的书吧——点亮心灯用书香温暖童年英国的大作家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诌”的美读习惯。
为了确保书吧的正常运作与书籍得到最好的保护,我们请每位书的主人给每本书包上精美的书面,翻开扉页,那是主人读这本书的读书心得,以及对借阅者的善意忠告,所有的书列成一张数目,标好书名、拥有者及相应的价格。
正因为图书馆就在身边,所以每个学生可以随时抽取阅读,班主任老师还不定期地让学生更换其中的图书,不断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
浅谈课改中的语文教学整合问题
.
。
, 生 命 历 程 。 古 语 “ 之 者 不 如 好 之 者 , 之 者 不 如 知 好
乐 之 者 。” 师 应 该 细 心洞 察 任 何 一 个 能 给 学 生 乐 教 趣 的 闪 光 点
。
刍 B
二、 设情境 , 创 引发 兴 趣
城
兴 趣是 最好 的老师 ,但数学的抽象性和严 密
三 、 重体 验 。 于 动 手 注 勤
调查 。 上 教 师 将 一 些 生 活 用 品 带进 课 堂 。 课 让学 生 看 一 看 、 一 掂 掂 、 一 猜 、 一 称 , 过 一 系列 的感 知 实 践 活 动 帮助 学 生 建 立 猜 称 通
一
定 的空 间观 念 。平 时 的 教 学 中 . 鼓 励 学 生 观察 生 活 中 的 数 我
' ' l , l l l l l , , ' , l 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浅谈课改 中的语文教学整合 问题
董慧 慧 ( 邹城市 竞技 体育 运 动学校 , 山东 邹 城
课 程 的整 合 化 是 当 今 世 界课 程发 展 的一 个 趋 势 语 文 教 学 要 突 出 其 教 育 性 . 现 其 整 体 的 育 人 功 能 . 必 须 对 现 有 的语 体 就 文 教 学 进 行 反 思 与 改 革 . 大 整 合 的 力 度 。 面 . 就 如 何 在语 加 下 我 文 教 学 中实 行 课 程 整 合 。 几 点 粗 浅 的认 识 。 谈
例 如 . 在 教 千 克 和 克 的 认 识 时 . 导 学 生 提 前 进 行 生 活 我 指
的 心 理 准备 例 如 . 决 问 题 的 学 习 中 , 课 前 准 备 好 写 有 “ 屯 ‘ 解 我 南 北 宿 ” 站 名 的线 路 牌 。课 上 , 让 学 生 持 牌 报 站 。 名 学 生 当 广 等 我 一 播 员 . 名 学 生 扮演 “ 几 巴士 ” 其 余 学 生 充 当旅 客 .广 播 员 ” 时 , “ 及 “ 播 ” 站 的旅 客 状 况 。 戏 后 , 让 学 生 合 作 编 问题 . 生 汇 广 各 游 我 学 报 后 我 再 抓 准 时 机 出示 例 题 。 学 生 有 了大 量 的感 知 . 自然 对 例 题 会 有 清 晰 的理 解 正 是 这 样 生 动 有 趣 、 有 挑 战性 的 问 题 情 境 . 妙 地 引发 富 巧 了学 生 的 认 知 冲 突 .使 得 学 生 对 新 知识 满 怀 无 比 强 烈 的求 知 欲。
浅谈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浅谈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趣味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应是教师带领学生探幽寻妙的旅程。
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形式比较单一,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如何让多媒体技术走进语文课堂,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教学环境,为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源头活水,使语文课堂鲜活靓丽、多姿多彩,充分体现语文课堂改革的魅力?以下笔者就运用多媒体技术和语文学科的整合谈几点个人的看法: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情境是学生学习欲望的催化剂,创设一种好的情境,能够把学生引入一个美好的学习空间,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多媒体将丰富的视听引入课堂,使语文课堂教学呈现一派生机活力。
利用影视资料、自制动画等显示其相关内容,为语文教学营造声、像、图、文并茂的情境,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其效果是任何单一形式无法比拟的。
如在学习余光中《乡愁》时,我播放艺术家毛阿敏和佟鑫分别演唱的《乡愁》歌曲,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还使学生在学唱歌的同时背下了这首诗。
在《再别康桥》教学范读环节,我分别播放了演员黄磊、著名播音员雅昆的朗诵带,让学生跟读,自己去体会、辨别不同的诵读技巧、不同表现手法,从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去模仿。
他们兴趣盎然、尽情模仿,读得声情并茂,有滋有味。
借此“东风”,我在班内还举行了一个小小的诗歌比赛,学生学习态度一下由原来被动变得积极主动。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效率语文学科是一门内容涵盖广,时空跨度大的人文学科,如何更好地展现语文学科的魅力,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轻松快乐地学到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一个难题,而多媒体技术教学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操作平台。
多媒体具有大容量的信息存储能力和快速的信息处理能力,把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呈现和传递大量的信息,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增强课堂的密度,大大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语文素养。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料,来展示语文课程中的生动场景、名人事迹以及名著片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课文内容。
利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进行互动教学,比如通过课堂投影或电子白板展示课文内容,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语文课程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二、拓展阅读资源的利用除了教材课文外,拓展阅读在语文教学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阅读资源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比如可以选取各类小说、童话、诗歌、科普读物等,让学生从中感受文字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鼓励他们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进行阅读,拓宽视野,培养广泛的知识素养。
三、利用手工制作教学资源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教学中,利用手工制作教学资源也是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手工制作活动,比如制作手工书、手工卡片、手工模型等,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来理解和巩固课文内容,同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这种教学方式既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课文理解能力。
游戏化教学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它通过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吸引学生的参与和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游戏化教学资源,设计一些趣味性的语文游戏,比如成语接龙、诗词填空、字谜猜想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浅谈小学语文与各学科的教学整合
活 化 ” 。语 文 教学 “ 生活 化 ”,就 是 强调教 师 在传 授语 文 文课 外 实践性 学 习过程 中通 过体 验 、实践 、对 照 、反思 等 方式逐步 生成的高 尚道德情 操、健康 的审美情趣 ,正确 的价 知 识和 训练 语 文 能力 的过 程 中, 自然而 然地 注入 生 活 内容 值 观和积 极的人生态度 。它 不是靠灌输 、告诉等方式来获 得 与 “ 时代 的活 水 ” ,巧妙 地把 学生 已有 的生 活经 验 引进 到 的,而是伴 随实践活动过程 中的体验,领悟而逐 渐习得。 语 文学 习 中来 。让 学 生在 学 习语文 的 同时 ,学 习生活 并磨 五 、课外 实践信息化
计 贺卡 、做 实验 等 ,培养 学生 动手 实践 能力 和创 新精 神 。
f 4 ) 合 作探 究活 动 。如 组织 学生 参加税 收宣 传 、爱 国卫 生宣
践性 学 习的几 种 组织 形 式都相 互渗 透 ,有 机结 合 。
四、课 外实践 目标化
传 、清 扫街 道 、调查 当地 有关 环保 、 交通秩 序 问题等 实践 性 学习 活动 ,培养 学生社 会责任 感和 社会 实践 能力 。
或全 班合 作 实践 的 方式 。学 生每 周 出一份 周报 ,写一 篇周 记 ,定期 出展 板 , 以达 到交 流 、展示 的 目的。合作 实 践要 以个 人 的独立 思 考和 认 真钻研 为 基础 。总 之 ,语文 课 外实
2 . 以信 息 的交流 和运 用 为 目的 ,开展 灵 活多 样 的语文 课 外 实践性 学 习活动 。如 :( 1 ) “ 三 赛 ”活 动 。即演 讲赛 、
辩 论赛 、故事赛 ,培 养学 生 口语 能力 。( 2 ) “ 征 文 ”活动 。
浅谈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单元整合教学是指将多个语文单元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整体的教学活动。
单元整合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单元整合教学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对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单元整合教学的意义1. 提高知识贯通能力单元整合教学能帮助学生将多个知识点进行整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知识贯通能力。
通过整合教学,学生可以将学到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2. 增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单元整合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在整合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学习某一个单元的知识,还需要将其他相关的知识点融合进来,这样能够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也得到了增强。
3.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单元整合教学,学生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思维和能力训练,如分析能力、综合能力、表达能力等。
这些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4. 提高学习效率单元整合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整合教学,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和运用知识,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好。
二、如何进行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1. 选择合适的单元进行整合在进行单元整合教学之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单元进行整合。
选择的单元要能够相互关联,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也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特点。
2. 设计整合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在选择好单元之后,就需要设计整合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教学内容包括单元知识的整合和串联,教学活动可以包括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践活动等。
通过这些教学内容和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兴趣。
3. 布置相关的作业在教学过程中,布置相关的作业也非常重要。
通过作业能够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能够帮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4. 具体实施在整合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整合教学的效果。
浅谈语文教学中资源的运用与生成
2 1 “ 美 ” “ 其 目” 。 形 以 感
《 林冲棒打洪教 头》 的语 言文 白夹 杂 , 多了古典 意蕴 , 况 且历 史背景是在遥远 的北 宋时期 ,因此上这 堂课 时首先得
营造 氛 围 。 课伊始 , 我开门见 山就播放 了《 好汉歌》 。的确 , 音乐中蕴 涵着 丰富的 内容 , 它往往 比语言来得更直接 、 更贴切 、 更能激 发人 的感情 。热烈奔放的《 好汉歌 》 学生耳熟能详 , 仿佛水 浒
有 一定 出人。 电视 固然精彩 , 同学 们也都有所 体会 了, 但 课 文 中的林 冲显然更加引人人胜 , 就是文字 的魅 力了 , 以 这 所 老 师 仍 主张 大 家 多看 原著 , 而 吸 收 更 多 的 文 化 滋 养 。 从 这 一 段 视 频 的运 用 , 实 我 是 用 心 良苦 。这 是 通 过 艺 术 其
《 凉州词 》 这首 古诗的重点是 边塞风光 以及 作者对戍边 战士的 同情 , 我精心设计并 制作 了课件 , 旨在创 设一个恰如 其分 、 良好 的氛 围和意境 。在讲解 “ 一片孤城万仞山” 这一句
时, 首先要解决一个 问题 : 诗人在这里 为什么不用 “ ” 座 而用 “ ” 片 ?这时 , 我出示 了图片 , 茫茫大漠 中 , 万仞 高 山下 , 一座 玉门关孑然而立 , 千百 年来 , 影 相 吊 。我 问 学 生 看 了 图 片 , 形 觉得玉 门关给他们怎样 的感 受? 学生能理解玉 门关在 万仞 高 山的衬 托 下 , 显得 孤零 零 的 、 很单 薄 ; “ 在 黄河 远上 白云 间” 的广 阔背 景下更 显得单 薄和孤单 , 就像一片树叶。这样 , 就很好地理解 了“ 字 的精妙 。 片” 22 “ 美 ” “ 其 耳 ” _ 音 以 感 在执 教《 桂花雨 》 , 时 虽然 教学 对象 已是小学 四年级 的 学 生 , 知 识 结 构 、 解 能 力 等 还 比较 欠 缺 , 但 理 因此 执 教 老 师 设 计 了多 媒 体 课 件 , 音 乐 的 渲 染 下 , 过 引 读 、 角 色 朗 在 通 分 读、 仿说 、 练笔等形式 , 引导学生抓住 重点词句进行 品读 、 感 悟, 从而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饱含的浓浓深情 。 教 学 中老 师 出示 了原 文 中 的 一 个 段 落 ,并 设 计 整 个 环 节 中大家耳畔一直都 萦绕一首怀 旧名曲 ,营造 出了一 种思
浅谈语文教学环境中的学科融合
浅谈语文教学环境中的学科融合作者:张高华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1年第04期学科融合是指将当前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已有课程进行整合性构建,是课程改革纵向发展的一个新的态势。
一、怎样认识“学科融合”“学科融合”应该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当前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
“融合”不是单独的一门课程,不是现有学科课程的简单相加,也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策略。
在具体的实践中,“融合”不是简单的“这个学科+那个学科”,不能搞机械简单的“贴标签”。
二、为什么要“学科融合”教育改革中“融合”的思潮,是针对于当前中国教育的现状和今后中国教育发展方向的理性选择。
当前的中国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呈现“学科化”或者“模块化”特点。
我们熟知的语文、数学、科学、美术、音乐等,这属于学科课程;而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德育则是不同于学科课程的“教育模块”。
无论是学科课程,还是教育模块,都存在各自为战、互不关联的弊端。
事实上,学校的学科教育以及模块教育,共同的施教对象是同一个学生群体和个人,可谓“千条线一根针”;对学生的影响也将是综合性的,如同“万涓溪流归大海”。
作为教育发展方向中的“全面综合”的要求。
与当前中国教育课程设置条块分割、彼此割裂的“学科化”和“模块化”之间,有着巨大的落差。
三、如何在语文教学环境中尝试学科融合语文学习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课文,它们具有较强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若将跨学科的学习渗透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能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对增强语文课程的整体效应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审时度势,与时俱进,根据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辅助策略,通过学科之间的融合,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一)辅以音乐,情境渲染语文是看的艺术,音乐是听的艺术。
高雅的音乐巧妙地融入语文课堂,语文教学得以潜入心扉、润人心田。
翻开语文课本,有些课文本身就是歌词,音乐和语文的结合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悟相同题材的教学内容,带来的体验会更深刻。
浅谈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策略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有效地整合语文教学单元,实现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是每位语文教师都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从整合教学的概念、意义和策略等方面进行浅谈,希望能够对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一、整合教学的概念整合教学是指将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点的内容和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整合教学可以是将语文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结合,也可以是将语文不同单元之间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整合教学不是简单地将各个学科的内容拼接在一起,而是按照学科本质和课程目标的要求,有意识地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整合教学可以打破学科的壁垒,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接触到其他学科的内容,增加学科间的联系和交融,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2. 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整合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3. 丰富教学内容。
通过整合教学,可以将不同单元或不同学科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养。
1. 教学目标整合。
在设计整合教学活动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并结合不同单元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整合设置新的教学目标,使得学生在完成各个单元的学习任务的达到整合教学的综合目标。
2. 任务型学习整合。
通过任务型学习的方式,将语文、数学、自然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设计跨学科的任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还能够拓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3. 资源整合利用。
在整合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如图书、图片、视频等,将不同学科、不同单元的资源有机整合,让学生在多种资源的辅助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4. 教学手段整合。
整合教学要充分发挥多种教学手段的作用,包括讲授、实验、讨论、实践等,结合语文学科的实际特点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教学手段,使得教学更加灵活多样。
浅谈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是一种有着很大发展前景的教学模式。
它将原本不同单元之间的知识点相互整合,融为一个整体,从而达到更为系统和全面的教学目的。
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
一、概念和特点: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就是将不同单元之间有关联的知识点和内容相互融合,并制定出针对这些知识点和内容的教学计划,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相辅相成,内容紧密相连,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知识点各相对应,体现出较为系统的学习方式。
二、实践意义: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它可以更好的推进小学语文的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
它不仅可以消除教学单元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语文知识,而且也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多方面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实施方法和策略: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的实施方法和策略有以下几种:1、设计教学计划。
老师要针对比较习惯分开教学的语文知识点进行总体设计,制定出具体的教学计划。
2、多元化教学法。
在知识点相互关联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比如说说故事、朗诵诗歌、互动游戏、舞蹈展示等,从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和理解。
3、挖掘语文知识的内涵。
将不同单元之间相通的知识点相互联系,挖掘出其所含的内涵,以更具体的形式提供给学生,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4、师生互动教学。
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探究知识点间的联系,并陈述自己的观点,从而达到更佳的学习效果。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实施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单纯简单的纵向贯通,要注意在整合过程中不要失去知识点本身的意义和独特性。
2、完善教材体系,对于需要整合的知识点看重其优异特征,注重告知学生其含义和用法。
3、注意课程分配,最好在课程安排中加强对知识点的长期性和重要性的考虑。
4、适度提高难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压缩教学时间和手段,让学生感受到和体验到语文知识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教学资源的整合
作者:徐彩梅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2014年第01期
新课程的实施,使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成为当前教学的热点,其基本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收集、筛选、整理、应用课程资源,设置问题情境,通过交流平台给学生以指导,学生在信息环境中自主发现、探究,借助信息环境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交互评价,通过多元化的评价系统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新课程实施信息技术中学语文资源整合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新课程应时而生,“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如何把新课程、新标准、新理念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成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课题。
而以网络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新形势下最佳教学效果的实现搭建了实用平台。
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新课改中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内涵
整合其实是一种教学观念的变革,是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大转变。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是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资源、学习情境、学习工具与语文教学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过程应是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掌握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合理组织教学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教与学的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策略
1.运用信息技术收集、筛选、整合和应用语文课程资源
美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多媒体网络技术具有信息量大、传输快、形式丰富灵动的特点,利用图文声像可进行多方式、多层面、多角度的形象化组合教学,这完全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时间上、空间上及人自身思维所存在的多维度严重缺陷。
它拓宽了师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围,教师通过事先的教学设计,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向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多媒体计算机成为学生查阅资料、网上学习的好帮手,培养学生自主地收集信息、判断信息、表现信息、创造信息等信息应用能力。
然而,网络资源浩如烟海,它是把双刃剑。
它既有取之不尽的学习资源,也有不健康的内容,甚至精神伤害。
我们只有合理利用才能使其发挥得淋漓尽致,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对课程资源的运用。
叶圣陶先生说:“课本只不过是个例子”。
生活处处有语文。
网络的运用更是延伸
了“大语文”的学习,开辟了语文学习的新天地。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若发现有典型篇目可随时添加到教程中,实现自主化、个性化学习,实现分层次教学的优点。
因此,网络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动态的可随时添加修改内容的语文知识训练题库,又是一个开放的学生可以自由进入、自主学习的监测平台,使语文学习更加丰富多彩。
2.构建信息技术下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模式
新课标鲜明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叶圣陶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毫无疑问,二者的主体是学生,必须十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
就是说要学会学习。
要使语文教学模式、教法、设计进行全新的革命,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模式。
它丰富了语文教学内容,活跃了语文教学内容呈现的方式。
这种整合模式下的一般教程为:教师围绕学习中的问题内容提出问题,并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问题情境,学生可以以教师抛出的“锚”或搭建的“桥”为出发点,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探究性学习,并且能够用信息技术手段呈现和交流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合作和交流中形成对知识的建构。
3.建立“以人为本”,张扬个性,民主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
新课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体现了课标的新方向,突出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语文教学的最新亮点。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育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发展健康个性是语文教学的最终归宿。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如果课程内容对学生来说没有什么个人的定义的话,学习就不可能发生。
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中,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资源环境,提供有力的资源。
然而,网络环境中,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他们扮演着辅导者与协调者的角色,要关注学生学习态度的主动性,学习需求的多样性,学习心理的独特性,鼓励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张扬个性。
如网络学习中,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点击学习内容,环境是基于校园网的多媒体环境或机房,可以分组协作,一课多样、灵活,因人而异,这样才能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有机结合,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民主互动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从而培养出真正的有个性的人。
4.创建结构化、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新课程建立了“三维”评价体系,尤其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因此,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就要对评价的方式进行改革,不能只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在学习中所体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为了全面而客观的评价整个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应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建立成长记录袋,本着评价体系多元化、评价标准多维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系统人性化的方式,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通过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等多次评价,全面来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情感、学习能力等综合情况。
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新课程评价应把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因为真正的主体性评价不是靠外部力量督促和控制,而是每一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反省意识和能力”。
我们强调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不仅允许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和答案,而且鼓励学生超越文本,超越老师,标新立异,反常规的思考,这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大有裨益。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及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突破口,对教育发展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它影响着教育的方方面面,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