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工程》课程教学大纲概要

合集下载

《汽车运用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汽车运用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汽车运用工程学Engineering of Automobile Application课程代码:901120749学时数:48 学分数:3一、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它是在综合应用现代汽车技术和管理学方法基础上,讲授如何充分发挥汽车的动力性与经济性,以“优质,高效,低耗,安全”地运行,使其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运用与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汽车经营管理等技能知识。

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 学时)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汽车作为重要交通工具在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掌握国内外汽车技术和汽车运用工程的发展进程及水平。

重点掌握汽车运用与管理工作的内容及影响汽车运用和管理因素。

1.汽车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汽车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现状;汽车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前景。

2.汽车运用的条件:动力条件;道路条件。

3.汽车运用工程展望:前景展望;发展趋势。

4.课程的任务与要求:课程任务;课程要求。

第二章汽车的动力性(6 学时)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评价汽车动力性能指标。

掌握汽车动力平衡方程式、平衡图及影响汽车动力性能的主要因素与指标。

重点掌握汽车动力性的合理运用。

1.汽车动力性能的评价指标:加速性能;平路上最高行驶速度;最大爬坡角度。

2.汽车的驱动力和行驶阻力: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

3.汽车行驶驱动的附着条件: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附着力与地面法向反作用力;附着率。

4.影响汽车动力性因素及动力性分析:影响汽车动力性因素;动力性分析。

5.汽车动力的合理运用:发动机动力性;汽车动力合理运用。

6.汽车的动力性试验:测试仪器设备;动力性试验方法。

第三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6 学时)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汽车燃油的经济特性。

掌握汽车燃油经济性评价指标。

重点掌握影响汽车燃油经济特性的因素及节油技术。

1.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每千克燃油行驶里程。

汽车y运用工程 课程实习+大纲

汽车y运用工程 课程实习+大纲

《汽车运用工程课程实习》教学大纲实习总学时/周数(或天数):一周其中理论学时/实习学时:0周/1周学分:1学分先修课程:汽车构造、汽车运用工程适用专业:汽车服务工程一、实习目的汽车运用工程课程实习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践教学。

通过驾驶实习,初步了解汽车的使用性能,了解各种驾驶操作装置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建立感性认识基础。

二、实习的基本要求1.了解《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等交通法规。

2.熟悉小型汽车驾驶的基本知识。

3.熟悉汽车的使用维护常识。

4.具备汽车驾驶的独立操作基本技能。

5.在汽车驾驶模拟器的模拟道路上,掌握汽车驾驶基本操作,掌握小车(科目二)场地5项和(科目三)道路驾驶技能的操作。

三、实习地点及进行方式1.实习地点安阳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A08-609汽车驾驶模拟实验室2.进行方式学生首先通过科教片了解道路交通安全和车辆管理法律、法规及安全规章常识,在熟悉小型汽车驾驶的基本知识后,分组在汽车驾驶模拟器上进行独立操作。

实习期间,应有实习指导教师现场指导。

四、实习教学内容1.汽车驾驶姿势及操纵机构的使用(1)驾驶姿势驾驶人的坐姿应该自然,不要紧张,身体过于紧张向前倾斜的坐姿会迅速使驾驶人疲劳,且有害于健康,过于自由放松的坐姿会分散注意力,以致遇到危险时,不能迅速采取必要措施。

正确的坐姿是:端正自然,双手掌握转向盘,两眼向前平视,看远顾近,注意两旁,身靠后背垫,胸部挺起,两膝放开,脚放在离合器旁边和加速踏板上,初学者必须端正姿势,以养成正确驾驶的习惯。

(2)操纵机件的运用a、转向盘;b、变速杆;c、离合器踏板、制动踏板和加速踏板;d、手制动杆练习;e、发动机起动、熄火练习。

2.汽车起步起步要平稳。

起步时离合器和加速踏板配合要求:“左脚快松听声音,音变车抖稍一停,右脚平稳来加油,左脚慢,车前进”。

《汽车运用技术》教学大纲

《汽车运用技术》教学大纲

《汽车运用技术》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总学时:40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汽车运用技术》是汽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适用于汽车电子技术专业。

本课程的任务:了解工程热力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内燃机原理、汽车理论及汽车运用知识,加强对汽车结构设计的综合理解,为最终创造性的运用相关理论,提高内燃机性能及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及汽车的通过性和平顺性打下基础。

熟悉了解汽车运用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汽车使用性能、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使用、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汽车运行材料及其使用、汽车公害及防治、汽车技术状况及其变化、汽车更新、汽车购置、汽车驾驶与安全行驶。

重点认识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理论。

了解汽车的稳定性、通过性和行驶平顺性等内容二、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一、汽车使用性能1 、汽车动力性2、汽车燃油经济性3、汽车制动性4、汽车操纵稳定性5、汽车行驶平顺性6、汽车通过性本章小结重点:汽车等速百公里油耗检测难点:汽车制动性检测二、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使用1、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2、汽车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3、汽车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4、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重点:汽车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难点:汽车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三、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1、汽车走合期的使用2、汽车在低温条件下的使用3、汽车在高温条件下的使用4、汽车在高原和山区条件下的使用重点:汽车走合期的使用难点:汽车在高温条件下的使用、汽车在高原和山区条件下的使用四、汽车运行材料及其使用1、汽车燃油及其使用2、汽车润滑剂及其使用3、汽车特种液及其使用重点:汽车燃油及其使用难点:汽车燃油及其使用五、汽车公害及防治1、汽车排放公害及防治2、汽车噪声公害及防治重点:汽车排放公害及防治难点:汽车排放公害及防治六、汽车技术状况及其变化1、汽车技术状况及其变化2、汽车状况分级与评定重点:汽车技术状况及其变化难点:汽车技术状况及其变化七、汽车更新八、汽车购置九、汽车驾驶与安全行驶1、汽车基础驾驶2、汽车在一般道路上的驾驶3、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驾驶4、汽车在复杂环境下的驾驶5、汽车安全行驶重点:汽车在一般道路上的驾驶难点:汽车安全行驶三、学时分配表四、推荐教材与参考书目赵英勋主编,《汽车运用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一版。

《汽车运用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运用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运用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三年制高职汽车类各专业的基础平台课程,更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核心基础平台课程之一。

在课程设计上,结合学生的实际工作岗位,完成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的设计。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实际任务为载体,通过对任务的计划、实施、检查、评价来设计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出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一体化教学。

本课程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岗位技能的同时还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最终使学生具备完善的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

二、课程建设目标明确课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共同且又具专业特点的课程总体目标,包括知识教学目标、技能教学目标、素质教学目标等。

(一)总目标本课程主要学习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基本常识,包括:燃、润料的基本知识,轮胎的基本知识,各条件下的正确使用,汽车日常维护的基本内容以及汽车使用过程的系统管理等,为后续的整车维护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具体目标1.素质教学目标(1)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2)具有互助合作精神,能正确评价自我,豁达大度,积极乐观。

(3)具有理性的就业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4)具有安全、文明生产以及环境保护意识。

(5)具有一定的人际交流能力和服务客户意识。

(6)具有积极进取及创新精神。

(7)具有适应职业的身体素质。

2.知识教学目标(1)熟悉汽车分类的原则;(2)熟悉汽车VIN代码的编制规则;(3)熟悉汽车使用说明书的主要功能;(4)了解汽车使用性能的主要评价指标;(5)熟悉汽车在特定条件下的合理使用原则;(6)熟悉汽车燃料的合理使用原则;(7)熟悉汽车润滑材料的合理使用原则;(8)熟悉汽车轮胎的合理使用原则;(9)掌握汽车的日常清洁的基本操作方法;(10)掌握汽车工作介质的检查和补充方法;(11)掌握汽车运行安全部件的检查方法;(12)掌握汽车使用基础管理和过程管理的方法。

3.能力教学目标(1)会辨别汽车类型;(2)会识别汽车VIN代码;(3)会解读汽车使用说明书;(4)会评价汽车使用性能;(5)会在特定条件下的合理使用汽车;(6)会合理使用汽车燃料;(7)会合理使用汽车润滑材料;(8)会合理使用汽车轮胎;(9)会汽车的日常清洁的基本操作;(10)会汽车工作介质的检查和补充;(11)能对汽车运行安全部件的检查;(12)会汽车管理的基本操作。

第2讲汽车运用工程学(1-3章)

第2讲汽车运用工程学(1-3章)

第一章 绪论
(三)实现管理现代化 3.实现汽车维护和修理工作现代化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汽车维护与修理工作量越来越大,因 此,修理效率和质量成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汽车维护和修理技术发展动向是: (1)在维修作业中应用诊断技术,实现检查仪表化、专 业化、信息化; (2)采用机械化维修设备,提高维修质量。 (3)在维修组织中逐步实现集中化、专业化,并在此基 础上不断改善汽车的维修制度。
汽车的年度检测及审验
第一章 绪论
一、汽车运用工程学的概述
(一)概念 汽车运用工程学是一种综合技术,是用科学和经济的方 法及手段,对汽车技术状况进行最有效的管理,研究如 何协调汽车在运输中各方面联系,充分发挥汽车的运用 效能的科学。
第一章 绪论
一、汽车运用工程学的概述
(二)课程性质和要求 1.课程性质 (1)是汽车运用工程和交通运输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 (2)既建立在一系列学科的基础上,又是其他相关技术 学科的基础。
2.1 语汽车的使用性能指标
二、速度性 • 评价指标
– 其他: • 动力因素
Ft Fw D G
Ft :驱动力
Fw :空气阻力
G
:汽车重量
2.1 语汽车的使用性能指标
二、速度性 • 评价指标
– 其他: • 比功率 • 汽车发动机最大功率与汽车的总质量之比。
• 比转距 • 汽车发动机最大转距与汽车的总质量之比 。
– 指汽车以最小的车身振动,在各种不平路面上行驶 的适应能力。 • 评价指标 – 振动参数 如:振动的频率,振幅,加速度
2.1 语汽车的使用性能指标
三、使用方便性
(1)行驶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 • 舒适性: – 是评价在规定的行驶条件下,在合理的运行时间范 围之内,驾驶员与乘客感觉良好的标准 。 • 影响因素: – 坐椅尺寸形状极其空间 – 与人体接触处的材料硬度和质感 – 振动频率, – 视野,内饰对乘客心理影响效果 – 乘坐安全感。

汽车运用工程教学大纲

汽车运用工程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汽车运用工程原为交通运输(汽车运用工程)的专业主干课程,其特点是将汽车理论与汽车运用两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相对完整的学科内容体系。

其中汽车运用工程I是交通运输类专业(交通运输、交通工程、汽车运用工程、交通土建)的专业基础课,而汽车运用工程II则是汽车运用工程(专业方向)的专业主干课程。

因此,教学大纲分成I和II两部分。

另外,汽车市场营销、在用汽车评估、机动车保险也是汽车运用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限于教学课时的限制,不能在课堂讲授。

这三章作为课后阅读材料,供读者自学或参考。

汽车运用工程 I(汽车理论)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汽车运用工程课程是交通运输管理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不仅为专业课程打下理论基础,也为今后实践中合理选用汽车、改装各种专用车、合理使用、管理汽车以及正确地进行汽车试验等创造条件。

二、教学基本要求在分析汽车运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以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密切结合的方法,研究汽车主要使用性能与结构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汽车主要使用性能的各种影响因素,从而指出正确设计、合理使用汽车以及科学有效地试验汽车的基本途径。

三、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章节主要内容绪论汽车运用工程I的研究内容;汽车的主要使用性能及评价。

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汽车驱动与附着条件;汽车的动力性评价指标;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汽车的功率平衡。

第二章汽车的燃料经济性汽车燃料经济性的评价指标;汽车燃料经济性的计算;影响汽车燃料经济性的因素。

第三章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确定发动机功率的选择;最小传动比的选择;最大传动比的选择;变速器档数与各档传动比的选择。

第四章汽车的制动性制动时车轮的受力;制动性的评价指标;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典型制动过程;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第五章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基本概念;轮胎的侧偏特性;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

《汽车运用工程》自考大纲

《汽车运用工程》自考大纲

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汽车运用工程》是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独立本科段) 的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讲述了汽车运用条件的特性、汽车使用性能及其合理使用、汽车公害及防治、汽车技术状况变化及其故障诊断方法以及汽车使用寿命的评价方法。

其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汽车运用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掌握如何有效地使用车辆,以较低的消耗来较大地发挥汽车的使用性能,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以及毕业后从事汽车技术使用和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课程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1. 深刻理解汽车动力性、汽车使用经济性、汽车行驶安全性、汽车通过性和汽车平顺性这五大汽车指标的概念、相应的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

2. 熟练掌握汽车在走合期、高温、低温、高原、山区、坏路和无路等特殊条件下的合理使用。

3. 掌握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及原因。

4. 掌握汽车使用寿命的评价方法。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应具有汽车构造、内燃机原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课程的重点章节:第二章汽车动力性第三章汽车使用经济性第四章汽车行驶安全性次重点章节:第五章汽车的公害第七章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第八章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第九章汽车使用寿命普通章节:第一章汽车使用条件及性能指标第六章汽车通过性和汽车平顺性II.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汽车使用条件及性能指标(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气候条件、道路条件、汽车高速公路使用条件、运输条件、汽车运用水平和汽车运行技术条件等对汽车使用的影响,了解汽车运行工况的主要参数,掌握对汽车运行工况的分析方法,同时掌握汽车使用的主要性能指标。

重点:气候条件、道路条件、汽车高速公路使用条件、运输条件、汽车运用水平和汽车运行技术条件等对汽车使用的影响。

难点:汽车运行工况的分析方法。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汽车使用条件1. 气候条件2. 道路条件3. 汽车高速公路使用条件4. 运输条件5. 汽车运用水平6. 汽车运行技术条件第二节汽车运行工况汽车运行工况的参数。

汽车运用工程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

汽车运用工程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

《汽车运用工程》课程教学大纲(201409修订)课程名称:汽车运用工程(英文): Automobile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层次:专升本学时:64 学分:4一、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1、课程作用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到汽车在行驶和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基本知识。

让学生掌握如何有效的使用车辆,以较低的消耗充分发挥汽车的使用性能,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2、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3、课程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使学生获得汽车运用的基本知识,掌握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制动性以及行驶安全性等性能指标,了解汽车的主要排放指标,了解汽车在不同气候和道路条件下行驶使用性能的化,为学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以及毕业后从事汽车技术使用和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4、课程类型:专业课5、先修课程:汽车构造二、课程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二)实践教学内容及要求1、实验实验、实习结合理论教学进行,实验、实习项目和要求如下:2.课程设计(包括综合实践)目的及要求: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掌握汽车几大评价指标中的某种指标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全过程。

课程设计题目类型:某某汽车动力性指标计算;设计内容:1.选定动力性计算时所需的参数2. 确定发动机外特性曲线3、计算最高车速4、计算最大爬坡度5、计算最大加速度三、学时分配表四、考核的内容及要求1.课程考核应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参考理论教学的要求,理论教学的重点即是考核的考察点。

2.考试形式:闭卷笔试3.考试时间:90分钟4.试卷结构:题型包括:填空20%、判断题20%、名词术语20%和计算或问答题40%。

题目难易比例为1:3.五、课程参考资料1.教材:《汽车运用工程》,高延龄,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年7月第3版2.参考书:《汽车理论》,余志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3。

汽车运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运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运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汽车运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运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也愈发重要。

本文将探讨汽车运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大纲,以及如何设计一个综合性的课程,以培养学生在汽车运用技术领域的专业能力。

一、课程目标汽车运用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汽车运用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汽车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了解汽车运行的各个方面,包括引擎、变速器、悬挂系统等,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内容1. 汽车基础知识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汽车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包括汽车的构造、发动机工作原理、燃油系统、传动系统等。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学生将对汽车的各个部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汽车维护与保养这一部分的内容将涉及汽车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学生将学习如何检查和更换汽车的润滑油、刹车油、机油等,并了解如何对汽车进行常规检修和维护。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如何识别和解决常见的汽车故障,以确保汽车的正常运行。

3. 汽车电子技术现代汽车的电子技术越来越重要,这一部分的内容将涉及汽车的电子控制系统和诊断技术。

学生将学习如何诊断和修复汽车的电子故障,并了解汽车电子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调试方法。

4. 汽车安全与环保汽车安全和环保是现代汽车工业的重要议题,这一部分的内容将涉及汽车的安全技术和环保技术。

学生将学习如何评估和改进汽车的安全性能,了解汽车的被动安全和主动安全技术。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如何评估和改进汽车的环保性能,研究汽车的排放控制技术。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汽车运用技术课程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除了传统的理论授课,还应该加强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汽车,了解汽车的各个部件和系统的工作原理。

此外,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评估方式为了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汽车运用技术课程的评估方式应该多样化。

《汽车运用工程》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汽车运用工程》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汽车运用工程(Automobile Application Engineering)课程代码:04410067学分:2学时:32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32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课程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交通工程学,载运工具概论适用专业:交通工程教材:《汽车运用工程》,潘公宇,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汽车运用工程》是交通工程专业的基础选修课。

本课程研究、讨论用现代先进理论及技术对汽车正确合理运用,进行有效技术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技术可能和使用可靠条件下,掌握正确合理使用汽车,充分发挥其工作性能,从工程技术管理方面保证汽车有良好的技术状况,减少污染及损耗,提高燃油经济性,降低运输成本的高效低耗安全优质运行的基本理论及主要技术措施。

(二)课程目标1.知识方面了解用现代先进理论及技术对汽车正确合理运用,进行有效技术管理;1.2掌握正确合理使用汽车,充分发挥其工作性能;3掌握降低运输成本的高效低耗安全优质运行的基本理论及主要技术措施。

2.能力与素质方面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判断和归纳能力,能对汽车运用的相关技术和应用领域进行分析;2.2熟悉汽车的构成与功能,掌握正确合理使用汽车;3具有系统工程的思想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进行团队合作。

(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指标点1-4, 3-1, 4-1和12-2o.毕业要求1-4:能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汽车运用中涉及的复杂工程问题。

1.毕业耍求3-1.能够对复杂汽车运用问题进行分析和提炼,设计解决方案。

2.毕业要求4-1.能够对相应问题进行研究方案设计。

3.毕业要求12-2.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第一章汽车运用基础(-)课程内容1.汽车运用条件(气候条件,道路条件,汽车高速公路使用条件,运输条件等);.汽车运行工况(汽车运行工况调查,汽车运行工况分析);2•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容载量,汽车质量利用,汽车使用方便性,出车迅速性等)。

《汽车运用与维修》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运用与维修》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运用与维修》课程教学大纲Automobile Application and Maintenance课程编号:130104029学时:32(含课外学时)学分:2适用对象:车辆工程专业先修课程:汽车理论、汽车构造、汽车设计等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该课程可以支撑毕业要求第1、2、4、5、6、7条的达成。

本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立足于汽车的运用与实践,以汽车使用、维护、服务为对象,介绍了汽车使用条件的特性、使用性能及评价指标、汽车运行材料及其合理使用、汽车节能技术、安全技术、汽车公害、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汽车诊断与检测、汽车实验技术、汽车运用服务等内容,让学生在学会汽车理论、汽车设计及汽车理论的基础上了解汽车的运用及维修技术,使学生全面的了解车辆,成为一个真正的懂车人,为今后从事相关的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1、教学目的了解汽车的使用条件、汽车运行材料及其合理使用、汽车公害、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汽车运用服务等内容;熟悉汽车节能技术、安全技术、汽车诊断与检测、汽车使用寿命及鉴定;掌握汽车性能及评价指标、汽车的汽车实验技术等。

2、教学基本要求学生完成课时后,能对汽车的运用技术有基本的了解,并能较为全面对某种车辆综合的客观评价;对汽车的实验技术、安全技术、诊断技术都有较为深刻的了解等。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汽车使用条件1.基本内容:1)概述2)气候条件3)道路条件4)运输条件5)汽车高速公路使用条件6)汽车运用水平7)汽车运行技术条件8)车运行工况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汽车使用条件的基本概念,汽车运用水平,运行的技术条件和运行工况等;熟悉汽车高速公路的使用条件、气候条件、道路条件和运输条件。

3.教学重点难点:汽车运用除了受到车辆技术条件的限制外,使用条件同样有较大的影响,本章的重点在于影响汽车运用的气候条件、道路条件和运输条件条件等。

4.教学建议:无第二章:汽车性能及评价指标1.基本内容:1)汽车的动力性2)汽车燃油经济性及评价指标3)汽车行驶的安全性4)汽车的平顺性5)汽车的通过性6)汽车排放污染及其控制指标7)汽车使用性能量标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汽车的性能及评价指标,主要有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及评价指标、汽车行驶的安全性、汽车的平顺性、汽车的通过性、汽车排放污染及其控制指标、汽车使用性能量标等。

汽车运用工程教案(汽服14-1))

汽车运用工程教案(汽服14-1))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本(2016 —2017 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汽车运用基础课程代码:0801105授课学时:64授课班级:汽服14-1班授课教师:蒋晓琴教研室:汽车检测教研室2017年3 月2 日填写说明:课程学期课表只填该课程本期的授课班级、教学地点教学设计二、汽车的速度性汽车以最少的时间耗费送达货物或旅客的能力,称为汽车的速度性。

1、汽车的动力特性决定了汽车在各种不同行驶阻力道路上行驶的可能速度,动力特性常用动力因数(D)表征。

2、最高车速汽车在水平良好路面上满载行驶所能达到的最高行驶速度称为最高车速。

3、汽车的加速能力是用汽车的加速时间表示的。

原地起步加速时间、超车加速时间4、爬坡能力指汽车在良好的路面上,以 1挡行驶所能爬行的最大坡度。

5、平均技术速度即汽车行驶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三、汽车的使用方便性汽车的使用方便性是一个综合的使用性能。

指汽车在结构上为使用者提供条件的方便性。

1、平顺性:2、舒适性:3、机动性:车辆在最小面积内转向和转弯的能力。

课后测试:比装载质量、装载质量利用系数、动力因数、最高车速、加速能力、爬坡能力、平均技术速度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机动性的概念小结:汽车容量、汽车的速度性、汽车的使用方便性的概念及评价指标。

听课思考讨论回答问题听课思考、讨论回答问题回答问题讲解、提问讲解、提问401331课后作业学生在本次教学、实训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二、汽车的价值分析1、新车的价值分析在购置新车时,不应只考虑购置费的高低,还应考虑汽车的使用年限、使用费用和货币的时间价值等因素。

2、在用车辆的价值分析三、车辆投资效果的测算1、总算法:用各方案的投资额及投产后生产年限内经营费用的总和,来评价方案的优劣,从而确定方案的取舍。

2、投资回收年限法是用回收全部投资所需时间(年)的长短来评价和优选方案的。

§1-5 汽车费税及相关法规一、车辆购置附加税1、概念:原为车辆购置附加费。

汽车运用工程第五版教学设计

汽车运用工程第五版教学设计

汽车运用工程第五版教学设计课程简介《汽车运用工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汽车工程技术,解决汽车运用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包括汽车工程基础知识、汽车运用分析与设计、汽车运用综合实验等内容。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掌握汽车运用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熟悉汽车运用工程实践中的常用技术手段;•具备解决汽车运用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大纲第一章:汽车运用工程基础知识(24学时)1.汽车构造和工作原理2.汽车性能评价方法3.汽车运动学和动力学基础4.汽车悬挂和制动系统5.汽车驱动系统6.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第二章:汽车运用分析与设计(24学时)1.汽车运行分析与燃油经济性评价2.汽车性能要求的设计与计算3.汽车底盘的设计与评价4.汽车传动系统的设计与评价5.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评价第三章:汽车运用综合实验(32学时)1.汽车性能测试和数据处理2.汽车运动学和动力学实验3.汽车悬挂和制动实验4.汽车驱动系统实验5.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实验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理论教学采用讲授、互动式教学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教师将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每章节会安排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每个实验环节都会有安全教育和实验指导,并设计相应的实验任务和考核要求。

同时,教师还将注重学生的实验报告的撰写和分析能力。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本课程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设计案例,学生将会亲自建立汽车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同时还会安排企业实践和社会调研等具体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汽车运用工程》(李斌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参考书目:•《汽车工程基础》(邹厚泽著,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工程材料学》(刘建平著,清华大学出版社)•《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张永超著,机械工业出版社)总结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汽车工程技术,解决汽车运用问题的能力。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大纲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大纲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习教学大纲《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是职业技术学院汽修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主干课程。

该课程主要讲授汽车发动机的构造、工作原理、基本工作过程和特性,以及各系统和部件的维修、检测、故障诊断与排除等知识,使学生掌握发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以及发动机维修和故障排除的方法,为学生学习后续汽车专业课以及将来从事汽车方面的技术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质。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通识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勤奋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质。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有一定的发动机检测设备和仪器的使用技能。

4、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精神。

(二)专业教学目标1、了解国内外汽车发动机类型、型号、主要性能及发展状况等基本知识。

2、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及功用。

3、掌握汽车发动机各工作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掌握发动机工作过程的基本理论、特性和性能指标。

5、掌握发动机各系统和主要部件的维修、检测、调试知识。

6、掌握汽车发动机主要机构的调整和保养方法。

7、掌握汽车发动机的拆装顺序、拆装方法和技能。

8、具备综合运用汽车发动机结构与原理的知识,分析、判断、排除常见故障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理论教学内容(一)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教学内容:1、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名词术语。

2、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3、二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4、内燃机的分类和型号标定。

5、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6、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教学要求:1、了解二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2、掌握四冲程汽、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多缸机的工作顺序,内燃机总体构造、分类和性能指标。

通专结合点:通过各种类型内燃机工作原理的学习,可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应变能力。

(二)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和机体组件教学内容:1、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组成。

汽车运用工程课程设计

汽车运用工程课程设计

汽车运用工程课程设计本篇文章将介绍一份汽车运用工程课程的设计,该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有关汽车工程的知识和实践。

以下是课程设计的概述:课程名称:汽车运用工程学时:48 学时学分:3 学分课程目标:1. 了解汽车运用工程中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2. 熟悉汽车结构,特别是发动机、变速器和底盘等部件的工作原理;3. 掌握汽车运用工程中的基本原理,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践过程中;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内容:第一章:汽车结构和工作原理(8 学时)1.1 汽车的结构和分类1.2 发动机和燃烧原理1.3 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分类1.4 底盘与悬架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第二章:汽车电子技术(8 学时)2.1 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2.2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2.3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2.4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和修理第三章:车辆维护与保养(8 学时)3.1 汽车维修保养的概念3.2 汽车维修保养的方法3.3 汽车维修保养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3.4 汽车维修保养的安全注意事项第四章:汽车性能测试与调整(8 学时)4.1 汽车性能测试和评估的基本方法4.2 汽车性能测试和评估的基本参数4.3 汽车性能测试和评估的实验过程4.4 汽车性能调整的方法和技巧第五章:项目实践(16 学时)5.1 学生分组进行项目设计5.2 学生对设计的汽车进行制作和装配5.3 学生进行汽车的初始试验和性能测试5.4 学生对汽车的性能进行分析和调整教学方法:该课程采用授课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老师将给予学生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将安排一些实验作业和案例研究,以便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和应用。

在第五章中的项目实践,将为学生提供一个模拟的汽车设计和制造环节,以便学生能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考核方法:该课程的考核将采用综合性考试、实验报告和项目报告相结合的方式,以保证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全面掌握。

汽车运用工程教案(汽服14-1))

汽车运用工程教案(汽服14-1))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本(2016 —2017 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汽车运用基础课程代码: 0801105授课学时: 64授课班级:汽服14-1 班授课教师:蒋晓琴教研室:汽车检测教研室2017年3 月 2 日课程学期课表节次星期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星期二一汽车运用汽车运用基础( 4)工程( 4)1-7,12-18第一1-18(1,2)(1,2)二节蒋晓琴蒋晓琴24041102汽服 14-1上汽运 15-2午汽车运用汽车运用基础( 4)工程( 4)1-11,16-1第三1-18(3,4)8(3,4)四节蒋晓琴蒋晓琴24041102汽服 14-1汽运 15-1汽车运用汽车运用基础( 4)基础( 4)下第五1-7,12-181-11,16-1 (5,6)8(5,6)午六节蒋晓琴蒋晓琴11021102汽运 15-2汽运 15-1教学进程第周——第周检查记录填写说明:课程学期课表只填该课程本期的授课班级、教学地点教学设计授课课题(学习情境单元一汽车配置及选购§1-1 汽车使用性能量标及适应性/ 任务/项目/单元授课时间第二周第 1 次课课型理论课1、汽车使用性能的概念,衡量汽车的使用性能的标准;2、汽车容载量的概念,比装载质量、装载质量利用系数;教学3、速度性的概念、动力特性、动力因数、最高车速、加速能力、爬坡能力、目标平均技术速度的概念和衡量指标;4、使用方便性、行驶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机动性、操纵方便性、装卸货物方便性、乘客上下车的方便性、紧凑性、最大续驶里程。

教学重点汽车使用性能的概念、汽车的速度性教学难点动力特性教学准备(环境、资汽车运用基础(第三版)课件、多媒体教室源、条件等)导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组织时间与方法绪论听课讲解10听课、思考、讲解、导入课程导入:客户选购汽车时主要考虑哪些指标以及汽1讨论式提问车如何配置听课、作笔记讲解学习目标:2 1、汽车使用性能的概念,衡量汽车的使用性能的标准;2、汽车容载量的概念,比装载质量、装载质量利用系数;3、速度性的概念、动力特性、动力因数、最高车速、加速能力、爬坡能力、平均技术速度的概念和衡量指标;4、使用方便性、行驶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机动性、交互式学习:§ 1-1 汽车使用性能量标及适应性一、汽车容量听课讲解、提问10是指汽车一次允许运载的最大货物量或乘客人数,它与汽车的装载量、车厢尺寸、货物的密度、座位数和乘客站立的地板面积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运用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汽车运用工程(英文): Automobile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层次:专升本
学时:64 学分:4
一、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
1、课程作用
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到汽车在行驶和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基本知识。

让学生掌握如何有效的使用车辆,以较低的消耗充分发挥汽车的使用性能,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
2、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
3、课程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
使学生获得汽车运用的基本知识,掌握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制动性以及行驶安全性等性能指标,了解汽车的主要排放指标,了解汽车在不同气候和道路条件下行驶使用性能的化,为学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以及毕业后从事汽车技术使用和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4、课程类型:专业课
5、先修课程:汽车构造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
(二)实践教学内容及要求
1、实验
实验、实习结合理论教学进行,实验、实习项目和要求如下:
2.课程设计(包括综合实践)
目的及要求: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掌握汽车几大评价指标中的某种指标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全过程。

课程设计题目类型:某某汽车动力性指标计算;
设计内容:
1.选定动力性计算时所需的参数
2. 确定发动机外特性曲线
3、计算最高车速
4、计算最大爬坡度
5、计算最大加速度
三、学时分配表
四、考核的内容及要求
1.课程考核应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
参考理论教学的要求,理论教学的重点即是考核的考察点。

2.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3.考试时间:120分钟
4.试卷结构:
题型包括:填空20%、判断题20%、名词术语20%和计算或问答题40%。

题目难易比例为1:3.
五、课程参考资料
1.教材:《汽车运用工程》,高延龄,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年7月第3版2.参考书:《汽车理论》,余志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