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6单元 第1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合集下载

2018年最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必修2-3-非常全面PPT课件

2018年最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必修2-3-非常全面PPT课件

【解题指南】(1)题干信息:“单独注射加热杀死的
S-Ⅲ型菌,小鼠未死亡”。
(2)关键知识:S-Ⅲ型菌被加热杀死后,可以发生转 化。
【解析】选C。加热杀死的S-Ⅲ型菌与R-Ⅱ型菌混合后 同时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病大量死亡,从患病死亡 小鼠体内获得了具有活性的S-Ⅲ型菌;而单独注射加 热杀死的S-Ⅲ型菌,小鼠未死亡,说明R-Ⅱ型菌经过
【易错提醒】本题易错选D,错因在于未能正确理解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含义,如果证明这一结论, 需要单独设计实验证明,但题干中的实验不能得出这 一结论。
4.(2016·武汉模拟)格里菲思将加热杀死的S-Ⅲ型菌 与R-Ⅱ型菌混合后同时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病并大 量死亡,而且从患病死亡的小鼠体内获得了具有活性 的S-Ⅲ型菌;而单独注射加热杀死的S-Ⅲ型菌,小鼠 未死亡。此实验结果能支持的假设是( ) A.S-Ⅲ型菌经突变形成了耐高温型菌 B.S-Ⅲ型菌是由R-Ⅱ型菌突变形成的 C.R-Ⅱ型菌经过转化形成了S-Ⅲ型菌 D.加热后S-Ⅲ型菌可能未被完全杀死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考点一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核心知识通关】
1.肺炎双球菌类型:
特点 类型 菌落 荚膜 毒性
S型 R型
光滑 _____ 粗糙
有 无 ___
有 ___ 无
2.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 (1)过程及结果:
不死亡 S型活细菌 不死亡 S型活细菌和 R型活细菌
转化形成了S-Ⅲ型菌。
【加固训练】 1.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做了如下实验,下列关 于此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第一 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实 验 处 理
实 验 结 果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即时应用 1.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中,下列实验结果 不正确的是( ) A.注射 R 型菌后,小鼠不死亡 B.注射 S 型菌后,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能分离出 活的 S 型细菌
C.注射 R 型菌及热处理的 S 型菌后,小鼠死亡, 从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活的 S 型细菌
D.注射 S 型菌及热处理的 R 型菌后,小鼠死亡, 从小鼠体内能分离出活的 S 型菌
知识点一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准确识记
1.肺炎双球菌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的比较
2.体外转化——艾弗里
3.体内转化与体外转化的关系 体内转化实验说明 S 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体外 转化实验进一步证明转化因子是 DNA。
知能拓展 1.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其蛋白质变性失活,DNA 在加热过程中双螺旋解开,氢键被打断,但缓慢冷却时, 其结构可恢复。 2.转化的实质是 S 型细菌的 DNA 片段整合到了 R 型细菌的 DNA 中,即实现了基因重组。 3.转化后形成的 S 型细菌可以遗传下去,说明 S 型 液 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C.沉淀、上清液、沉淀 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解析】 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32P 标记了噬菌体的 DNA,DNA 在细菌内复制,细菌细 胞内含子代噬菌体,离心后在沉淀中有放射性。用未标 记的噬菌体侵染 35S 标记的细菌,噬菌体在细菌内利用细 菌的 35S 标记的氨基酸复制,沉淀中有放射性。用 15N 标 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噬菌体的 DNA 与蛋白质 外壳都有放射性,细菌细胞内的子代噬菌体有放射性, 上清液中的蛋白质外壳也有放射性。
4.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的思路是把 DNA 和蛋白质 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
5.体外转化实验没有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 6. 艾弗里实验中设置 DNA+DNA 酶这一组实验的 目的说明 DNA 的基本单位不是遗传物质。( )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6单元 第1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6单元 第1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2018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6单元第1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讲义新人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6单元第1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讲义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6单元第1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讲义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六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全国卷5年考情导向考点考题考频1。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Ⅱ)2013·卷ⅡT5,2015·卷ⅠT5,2016·丙卷T25年3考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Ⅱ)2013·卷ⅡT15年1考3。

基因的概念(Ⅱ)无考题5年0考4.DNA分子的复制(Ⅱ)2016·甲卷T2,2016·乙卷T29,2013·卷ⅠT25年3考5。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Ⅱ)2016·甲卷T2,2015·卷ⅡT29,2015·卷ⅠT52013·卷ⅠT1,2012·全国卷T15年5考6.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2015·卷ⅠT32,2014·卷ⅠT32,2014·卷ⅡT32,2013·卷ⅠT62013·卷ⅠT31,2013·卷ⅡT32,2012·全国卷T315年7考考点一|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肺炎双球菌类型特点类型菌落荚膜毒性S型光滑有有R型粗糙无无23.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1)方法直接分离S型细菌的DNA、荚膜多糖、蛋白质等,将它们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研究它们各自的遗传功能。

2018年最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必修2PPT课件2.1.1PPT课件

2018年最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必修2PPT课件2.1.1PPT课件

d
d
dd 矮茎
1∶1 。 (4)预期:测交后代高茎和矮茎的比例为_____ (5)测交实验结果:测交后代的高茎和矮茎比接近
1∶1。
(6)结论:实验数据与理论分析相符,证明对分离
现象的理论解释是正确的。
4.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发生时间——得出结论:
等位基因 。 (1)研究对象: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
(2)实验过程及现象分析: ①实验过程:
相对
显性
高茎
矮茎
性状分离 3 ∶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②现象分析。
显性性状 ;未显现出来的性 a.F1显现的亲本性状称为_________
状称为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 ,分离比为_________________ 显性∶隐性≈3∶1 。 b.F2发生_________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
(2)根据亲子代性状判断:若双亲无,子代有,则该性 状为隐性性状;若双亲有,子代无,则该性状为显性 性状。 (3)根据测交后代特点判断:若后代中出现两种表现型, 且比例为1∶1,则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具有的性状为 隐性性状,另一种性状为显性性状。
【高考模拟精练】 1.(2013·全国卷Ⅰ)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 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
小的是(
)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解析】选A。本题以玉米为实验材料,综合考查遗传 实验的科学方法。A项,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可以采 取测交或杂交,所以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对实验结 论影响最小;B项,如果所选的性状为容易区分的相对 性状,则结果容易统计,如果相对性状不易区分,则 结果无法统计计算,对实验结论影响大;C项,孟德尔

【新教材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 第6单元 第1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新教材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 第6单元 第1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 [由乙、丙两组实验中分别加入了蛋白酶和 DNA 酶可知,该实验 的假设是“使肺炎链球菌发生转化的物质是蛋白质或 DNA”,甲组实验 只加了 S 型菌的提取物,未加蛋白酶或 DNA 酶,因此甲组作对照,培养 皿中应当有 R 型和 S 型两种菌落,该实验控制自变量的方法用到了“减 法原理”;乙组加入了蛋白酶,水解了 S 型菌的蛋白质,排除了蛋白质的 干扰,丙组加入了 DNA 酶,S 型菌的 DNA 被水解,若乙组培养皿中有两 种菌落,丙组培养皿中有一种菌落,则说明乙组肺炎链球菌发生了转化, 而丙组未发生转化,从而说明使肺炎链球菌发生转化的物质是 DNA。]
(√ )
5.肺炎链球菌属于寄生细菌,其蛋白质在寄主细胞的核糖体上
合成。
( ×)
提示:肺炎链球菌是原核生物,其蛋白质在自身核糖体上合成。
1.为什么无荚膜的 R 型肺炎链球菌无毒性,有荚膜的 S 型肺炎 链球菌有毒性?(必修 2 P43“相关信息”)
提示:无荚膜的 R 型肺炎链球菌,感染人体或动物体后,容易 被吞噬细胞吞噬并杀灭;有荚膜的 S 型肺炎链球菌可以抵抗吞噬细 胞的吞噬,而在宿主体内存活并繁殖。
4.(2021·济南模拟)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S 型细菌的部分 DNA 片 段进入 R 型细菌内,并整合到 R 型细菌的 DNA 分子上,使这种 R 型细 菌转化为能合成有荚膜多糖的 S 型细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后的 DNA 中,嘌呤碱基总比例会改变 B.整合到 R 型细菌内的 DNA 分子片段,表达产物都是荚膜多糖 C.进入 R 型细菌的 DNA 片段上,可有多个 RNA 聚合酶结合位点 D.S 型细菌转录的 mRNA 上,可由多个核糖体共同合成一条肽链
肺炎链球菌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的比较

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新高考) 第6单元 第1课时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新高考) 第6单元 第1课时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1课时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标要求概述多数生物的基因是DNA分子的功能片段,有些病毒的基因在RNA分子上。

考点一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分析1.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延伸思考(1)体内转化实验中“加热”是否已导致DNA和蛋白质变性?提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其蛋白质变性失活,DNA在加热过程中,双螺旋解开,氢键断裂,但缓慢冷却时,其结构可恢复。

(2)资料:R型细菌生长到一定阶段时,就会分泌感受态因子,这种因子会诱导感受态特异蛋白质(如自溶素)的表达,它的表达使R型细菌具有与DNA结合的活性。

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遗留下来的DNA片段会与感受态的R型活细菌结合,从而进入细胞,并通过同源重组置换的方式整合到R型细菌的基因组中,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请结合资料,思考: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实质是什么?提示转化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R型细菌的DNA中,即基因重组。

(3)(源于必修2 P43图3-2)格里菲思第四组实验中,小鼠体内S型细菌、R型细菌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①ab段R型细菌数量减少的原因是小鼠体内形成大量的抗R型细菌的抗体,致使R型细菌数量减少。

②bc段R型细菌数量增多的原因是b之前,已有少量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S型细菌能降低小鼠的免疫力,造成R型细菌大量繁殖。

③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成的S型细菌繁殖而来的。

(4)上述实验中格里菲思是通过观察小鼠的生活情况来判断R型和S型细菌,除此之外,你还可以通过怎样的方法区别R型和S型细菌?提示菌落形态。

2.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1)实验过程及结果(2)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3)减法原理:在对照实验中,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称为“减法原理”。

例如,在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出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2018届人教版一轮复习 必修2第3章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课件(38张)

2018届人教版一轮复习 必修2第3章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课件(38张)
基础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噬菌体的结构和元素组成:
DNA :含 C、H、O、N、_______ P 元素 ①________
蛋白质 :含 C、H、O、N、_______ S 元素 ②________
基础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2.实验过程及结果: (1)、标记噬菌体:
噬菌体 噬菌体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赫尔希和蔡斯) T2 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 标记噬菌体的 DNA 和 蛋白质外壳,观察两 种物质在噬菌体繁殖 过程中的作用
基础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实验 材料
实验 思路
(续表) 项目
格里菲思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①S型菌的多糖荚 膜保护细菌不被小鼠 免疫系统消灭,从而 使小鼠患败血症; ②加热杀死S型菌 的过程中,其蛋白质 变性失活,但是其内 部的DNA在加热结束后 随温度的降低又逐渐 恢复活性
基础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3.艾弗里及其同事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 DNA和其他物质 分开,单独研究它们各自的功能。 (1)、设计思路:设法将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及结果: R 型细菌和 S 型
R 型 DNA ,而不 (3) 、实验结论:使 R 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是________ 是蛋白质等其他物质。
DNA是遗传物质
基础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实验 S型菌中含有转化因子, DNA是遗传物质,而其 结论 能使R型菌转化 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
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 (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分析: ①、实验材料:T2 噬菌体。 T2 噬菌体在自身 DNA 的控制下,利用细菌的原料、能量合成自身的蛋 白质和 DNA,进行大量增殖。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1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1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完整版ppt
15
解析:艾弗里实验中将 S 型细菌中的荚膜多糖、 蛋白质和 DNA 等提取出来,分别加入到培养 R 型细 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只有加入 DNA 时,R 型细
菌才能转化成 S 型细菌,这证明 DNA 是使 R 型细菌
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该实验中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的实质是基因重组,生物的变异都是不定向 的;将 S 型细菌的 DNA 注射到小鼠体内不能实现肺
完整版ppt
6
[思考] 艾弗里实验中设置 DNA+DNA 酶这 一组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一是对照说明只加 DNA 组的结论,二是 说明 DNA 的水解产物不能实现转化。
完整版ppt
7
1.体内转化实验与体外转化实验的比较
比较项目 体内转化实验
体外转化实验
操作人
格里菲思
艾弗里及其同事
细菌培养场所 小鼠体内
1.(2011·广东高考)艾弗里和同事用 R 型和 S 型肺
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据表可知( )
实验组号 接种菌型 加入 S 型细菌物质 培养皿长菌情况

R型
蛋白质
R型

R型
荚膜多糖
R型

R型
DNA
R 型、S 型

R 型 DNA(经 DNA 酶处理) NhomakorabeaR型
完整版ppt
12
A.①不能证明 S 型细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②说明 S 型细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③和④说明 S 型细菌的 DNA 是转化因子 D.①~④说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完整版ppt
13
解析:由①②③组比较可知 DNA 是 S 型细菌 的转化因子,再通过④组可进一步证明 DNA 是 S 型细菌的转化因子,而蛋白质、荚膜多糖以及 DNA 水解产物都不是 S 型细菌的转化因子,A 错误,C 正确;从表中不能得出 B 项的结论;表中信息不 能说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 错误。

2018-2019年最新高三生物(总复习)人教版必修2精品课件 【高考复习必备】

2018-2019年最新高三生物(总复习)人教版必修2精品课件 【高考复习必备】

1∶2∶1 3.结论: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 DD∶Dd∶dd≈__________,彩球代表的显隐性 3∶1 。 的数值比为________
2018/9/3 教学课件
基础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12
[ 判断正误 ] 1.用豌豆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
2.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的遗传现象。 (
2018/9/3
教学课件
基础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14
(1)、多对基因中只要有一对杂合,不管有多少对纯合都是杂合子,如 AABbCC。
(2)、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但不同基因型的纯合子杂交,后代会出现杂合子; 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后代中会出现纯合子。
(3)、注意区别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与相同基因。
核心考向突破
3
第 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2018/9/3
教学课件
基础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4
一、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1.用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所具特点
自花传粉 、闭花受粉植物 豌豆是①__________
相应优点
纯种 自然状态下都是②______,用豌豆做人 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随机 的。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________
2018/9/3
教学课件
基础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7
(3)演绎验证:测交实验。
隐性基因 ①原理: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含____________的配子,所以不会掩盖 F1 配子中基因的表达。
2018/9/3 教学课件
基础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8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同步课件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同步课件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课件

于1min时,上清液中的放射性______较__。低
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时间足够长以后,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别占初
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证明_D__N__A_进__入___细__菌__,__。
图中“被侵染的细菌”的存活率曲线
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
存活率
基本保持在100%,本组数据的意义是
质疑:DNA
是遗传物质。
DNA 纯度
提取的DNA分子和DN子A酶代纯度不够?
DNA 作用 DNA只是对荚膜的形成有直接效应,而非遗传物质?
CHONS
CHONP
1. 组成:蛋白质外壳和DNA
2. 生活方式:专门寄生于大肠杆菌中
3. 病毒侵染细菌的过程:
如何知道哪种成分进入菌体内?
T2噬菌体
遗传物质
合成→组装
个体水平→细胞水平→染色体水平→分子水平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866年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
1891年 科学家描述减数分裂全过程
1903年 萨顿假说:基因和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
1909年 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20世纪中叶 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遗传物质是 蛋白质 还是 DNA?
作为遗传物质,需具备哪些特点:
释放
吸附
注入 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物质
噬菌斑
赫尔希与蔡斯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
35S—标记蛋白质、32P—标记DNA
是否是遗传物质? 子代
培养至
裂解
标记的T2噬菌体 侵染大肠杆菌
搅拌
离心并检测放射性
检测子代噬 菌体的放射性
如何知道哪种成分进入菌体内?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6单元 第1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分层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6单元 第1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分层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2018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6单元第1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分层训练新人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6单元第1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分层训练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6单元第1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分层训练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课时分层训练(十八)(建议用时:45分钟)[命题报告]知识点题号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2、6、10、14噬菌体侵染实验3、5、7、9、11、14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判断4、8、10综合提升6、12、13、141.(2017·上饶模拟)如图表示格里菲思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实验过程,S型菌有荚膜且具有毒性,能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R型菌无荚膜也无毒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R型菌混合前必须将S型菌慢慢冷却B.无毒的R型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菌属于基因重组C.该转化实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S型菌的DNA能抵抗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引发疾病D[与R型菌混合前必须将S型菌慢慢冷却,以防止高温杀死R型菌,A正确;S型菌的DNA 进入R型菌,使R型菌有毒性,实际上就是外源基因进入受体整合到受体DNA上并得以表达,属于基因重组,B正确;该转化实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由于S型菌有荚膜(荚膜属于多糖,不是DNA),进入吞噬细胞后,受荚膜的保护,能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从而迅速增殖、扩散,引起机体发生疾病,D错误。

]2.(2017·衡水模拟)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使R型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得出这一结论的关键是( )A.用S型活菌和加热杀死后的S型菌分别注射到小鼠体内,并形成对照B.用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无毒的R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测定小鼠体液中抗体含量C.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获得了S型菌D.将S型菌分离提纯并分别加入各培养基中培养R型菌,观察是否发生转化D[将DNA、蛋白质、荚膜多糖等物质分开、分别观察它们在转化中的作用,可以看到DNA 能使R型细菌转化,蛋白质不能使其转化,这是实验的关键所在.]3.(2017·南昌模拟)某同学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仅通过图中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沉淀物b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C.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升高D.①过程中与35S标记的噬菌体混合培养的是没有标记的大肠杆菌C[仅通过图中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沉淀物b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搅拌充分,几乎没有放射性,搅拌不充分,具有放射性;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噬菌体,但新形成的噬菌体没有放射性,上清液放射性没有变化;①过程中与35S标记的噬菌体混合培养的大肠杆菌应是没有标记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DNA是主要遗传物质共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DNA是主要遗传物质共张PPT

20世纪30年代
◇DNA是由许多脱氧核苷酸 聚合形成的生物大分子
第四页,共29页。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学习目标】
1.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3.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第二十九页,共29页。
B
B、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C、细胞里的DNA大部分在染色体上
D、染色体在遗传上起主要作用
第二十七页,共29页。
课堂练习
4、用32P标记噬菌体内部的DNA,35S标记噬菌体的蛋
白质外壳,用这种噬菌体去感染大肠杆菌,则新生
的噬菌体内可含有()。AFra bibliotekA、32P
B、35S
C、32P和35S
D、二者皆无
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将DNA与多糖、脂质、蛋白质分开,分别与
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单独地观察它们的作用。
2、只有加入哪种物质R菌才能转化为S菌呢?
加入DNA
3、加入DNA以后所有的R菌都能转化吗?这说明什么?
并不是所有的R菌都能转化成S菌。说明转化的效率其实是比较
低的。
第十三页,共29页。
5、艾弗里的实验说明什么? 真正起转化作用的是DNA,
[结论]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 将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
第十一页,共29页。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S型活细菌 ,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荚膜多糖
蛋白质
DNA
DNA+DNA水解酶
分别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过程(如图)
(3)结论 S 型细菌的 DNA 是“转化因子”,即 DNA 是遗传物质。
1.判断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叙述的正误。 (1)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提示】 朊粒的增殖方式是改变正常蛋白质的空间构象,肺炎双球菌的 增殖方式为二分裂。
(2)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
考 点 一
真 题 验 收
考 点 二
第六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
课 时 分 层 训 练
考 点 三
全国卷 5 年考情导向 考点 考题 考频 5年3考
1.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 2013· 卷ⅡT5,2015·卷ⅠT5,2016·丙 索过程(Ⅱ) 2.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 特点(Ⅱ) 3.基因的概念(Ⅱ) 4.DNA 分子的复制(Ⅱ) 卷 T2 2013· 卷ⅡT1 无考题 2016· 甲卷 T2,2016·乙卷 T29,2013·卷 ⅠT2
视角 1 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过程与结论 1.(2017· 淄博检测)将肺炎双球菌中控制荚膜形成的相关基因记做“A”,无 此相关基因记做“a”,下列对甲、乙两组转化实验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实验甲:将加热杀死的 S 型肺炎双球菌和 R 型活菌的菌液混合培养 实验乙:将加热杀死的 R 型肺炎双球菌和 S 型活菌的菌液混合培养 A.转化前的 S 型、R 型菌的基因组成分别为 AA、aa B.甲实验中可检出 R 型、S 型活菌,S 型菌由 R 型菌转化而来 C.乙实验中只检出 S 型活菌,因为 R 型菌的 a 基因在 S 型菌体内不能表达 D.转化前的 S 型菌和转化后形成的 S 型菌的遗传物质相同 )
5年1考 5年0考 5年3考
5.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 译(Ⅱ)
2016· 甲卷 T2,2015·卷ⅡT29,2015·卷 ⅠT5 2013·卷ⅠT1,2012·全国卷 T1 2015· 卷ⅠT32,2014·卷ⅠT32,2014·卷 5年5考
6.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Ⅱ)
ⅡT32,2013·卷ⅠT6 2013·卷ⅠT31,2013· 卷ⅡT32,2012·全 国卷 T31
2.科学家为探究转化因子的本质,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该组实验 不能得到的结果或结论是( )
A.实验 2 只出现 R 型菌落 B.实验 1、3 均出现 R 型和 S 型菌落 C.DNA 是转化因子 D.DNA 纯度越高转化效率就越高
D [三组实验中,自变量是培养基加入的酶种类,实验 1 中加入 RNA 酶, 由于 R 型菌的遗传物质是 DNA,加入的是杀死的 S 型菌的 DNA,所以 RNA 酶 不起作用,R 型菌可能发生转化,出现 R 型和 S 型菌落,同理推出实验 3 也出 现 R 型和 S 型菌落。实验 2 中加入 DNA 酶,破坏了 DNA,R 型菌不发生转化, 只出现 R 型菌落。三个实验说明 DNA 是转化因子。本实验不能说明 DNA 纯度 越高转化效率就越高的结论。]
视角 2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与噬菌体侵染实验的综合考查 3.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异同点的叙 述,正确的是( )
2.体内转化实验中,小鼠体内 S 型菌、R 型菌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并填充以下有关内容: (1)图示的实线表示 R 型菌,虚线表示 S 型菌。(2)ab 段 R 型菌数量减少, 其原因是小鼠体内形成大量的对抗 R 型菌的抗体, 致使 R 型菌数量减少。 (3)bc 段 R 型菌数量增多, 其原因是 b 之前, 已有少量 R 型菌转化为 S 型菌, S 型菌能降低小鼠的免疫力,造成 R 型菌大量繁殖。
填表比较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 项目 培养细菌 实验对照 照 体内转化实验 在小鼠体内 行对照 体外转化实验 体外培养基
R 型细菌与 S 型细菌的毒性对 S 型细菌各组成成分的作用进 用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 注射到 将物质提纯分离后,直接地、
巧妙构思 小鼠体内作为对照实验来说明 单独地观察某种物质在实验中 确实发生了转化 所起的作用
【提示】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只是证明了 S 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 , 使无毒的 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的 S 型细菌。
(3)在转化实验中大部分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
【提示】 在发生可遗传的变异过程中,变异的频率较低,因此只有少部 分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
(4)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将 DNA 和蛋白质分开, 分别观 察其遗传作用。(×) 【提示】 将 DNA 和蛋白质分开,分别观察其遗传作用,此设计思路对应 于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 (5)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等技术。 (√)
实验结论
S 型细菌体内有“ 转化因子” S 型细菌的 DNA是遗传物质 (1)所用材料相同
联系
(2)体内转化实验是体外转化实验的基础,体外转化实验是体 内转化实验的延伸 (3)两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
[拓展归纳] (1)加热杀死 S 型细菌的过程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但是其内部的 DNA 在 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降低又逐渐恢复活性。 (2)转化后形成的 S 型细菌的性状可以遗传下去, 说明 S 型细菌的 DNA 是遗 传物质。
5年7考
第 1 讲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考点一|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肺炎双球菌类型 特点 类型 S型 R型 菌落 荚膜 毒性
光滑



粗糙

2.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
3.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 (1)方法 直接分离 S 型细菌的 DNA、 荚膜多糖、 蛋白质等, 将它们分别与 R型细菌 混 合培养,研究它们各自的遗传功能。
B [由于肺炎双球菌为原核生物,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因此转化前的 S 型、R 型菌的基因组成分别为 A、a,A 项错误;S 型菌中的转化因子可使 R 型 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B 项正确;R 型菌的基因在 S 型菌体内能表达,但被 S 型菌的性状所掩盖;因此乙实验中只检测出 S 型活菌,C 项错误;转化后由于发 生了基因重组,因此转化前、后的 S 型菌的遗传物质不相同,D 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