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疗效观察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与尿激酶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对比
参 考
文
献
此, 在明确 A D R S诊断的同 时, 积极 预防 M D O S的发生 和判断 患者总体病情严重程度 , 对治疗方案 的制定 和预后的预测是至
关 重 要 的 。
1 B n C, sk R , r .D f i o s fr s p i a d o g n fi r o e R B l A Ce r F B e n t n o e ss n ra al e a i i u
伤重要 的组织 器官。 同时亦 要 防止大 量输 血、 输液 引起 的水
t s s d m p ro sr vl dm d y g at sJ . h t 9 , r s y r e o v a a oi i c r ] C e , 9 e n o r tfu i e n fn f o [ s 12
壁1 , 2例 广泛前壁 6例 , 下壁 1 , O例 前壁合并下 壁 1例。以上
是 , R S死亡原因多为相关并 发症所 致 MO S 难 以控制的呼 证。营养支持 , AD D, 重要脏器 的保 护以及 内环境稳定 , 水电解质平 衡, 早期应用大剂量皮质激素 , 稳定血流动力学 , 持生命体 征 保
彼, 才能提高 A D 治 愈成 功率 。 R S
死率是不太现实 的。文献 报道 A D 病 死率 的降低多 是综合 稳定在正常范 围等 各 种综 合治 疗措施 缺 一不可 , 能厚此 薄 RS 不
1 15 :0 4—17 0 ( ) 17 09
3 郭 仓. R S M D 两 者发病机制 的相互关联性[ ] 中国危重 A D 与 OS J.
病急救 医学 ,99,1 2 :9— 0 19 1 ( ) 6 7
肿, 适量应用血管正性药物 , 增加组织氧运输 和氧供 , 保证氧合
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安 全 性 。方 法 选 择 5 例 A I 栓 患者 , 中 r —P 组 2 6 M 溶 其 t A 5例 , K 组 3 例 , 组基 础 治 疗 相 同 , 别 采 用 r —P 和 U 溶 栓 治 U l 两 分 t A K 疗 , 察其 冠脉 再 通 率及 出血 并 发 症 。结 果 冠 脉 再 通 率 r — A 组 为 8 . , 观 t P O 0 UK 组 为 6 . ( 1 3 P< 0 0 ) 而 两 组 出血 并 发 症 无 统 .5 , 计 学 意 义 。结 论 小剂 量 r —P 溶 栓 疗 效 优 于 UK, 管 再 通 率 高 , 出 血 并 发 症 少 , 一 种 安 全有 效 的 溶栓 剂 。 t A 血 而 是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 MI 是 危 害 人 类 健 康 的 主要 疾 病 之 一 , A ) 而
静 脉 注 射 肝 素 5 0 0 U, 以 8 0 U/ ~ 10 0 / 0 继 0 h 0 h持 续 静 脉 输
早期 溶 栓 沿 疗 可 以缩 小 梗 死 面 积 , 低 病 死 率 , 善 其 预 后 , 降 改 已 为 大 规 模 临 床 试 验 所 证 实 。为 了解 小 剂 量 重 组 组 织 型 纤 溶 酶 原
14 统 计 学 处 理 .
学意 义。
2 结 果
采用 Y 。检 验 和 t 验 , < 0 0 检 P . 5为 有 统 计
例 , 6例 , 均 年 龄 6 . 女 平 5 6岁 ; 死 部 位 , 壁 8例 , 间 壁 5 梗 前 前
例 , 壁 1 下 O例 , 、 壁 并 右 室 8例 。两 组 患 者平 均 年 龄 及 梗 死 下 后 部 位 差 异 无 统计 学 意 义 , 有 可 比性 。 具 1 2 给药 方法 . r—P t A组 先 给予 r — A 8m t P g静脉 注 射 1r n i~ n 3 n, 后 4 静 脉 输 注 9 i 总 量 5 mi 然 mg 2 r n, 0 a mg。 0 UK组 给 予 UK l ×1 U 溶 于 生 理 盐 水 1 0 mL ,5 5 O 0 ~ 1 OmL 中 3 nn静 脉 0r i 输 注 。 两组 患 者 入 院 后 立 即 嚼 服 阿 司 匹 林 3 0 1g 之 后 3 0 0 ] , c l 0 mg d共 3 d 3d后 改 为 1 0 mg d 持 。 r 一P 组 溶 栓 开 始 前 / , 0 / 维 : i A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ChlJ(varH(r] a seDi,e 01 , o 1 , o 1 i k i 、 1; i Vesl sD c V l 2 N .2 1 l a rn 2 0
临 床 研 究 .
—
Ab ta t Ob e t e To i v s iae t eef a y a d s ft fc mbn d ita e o s I sr c : j ci v n e t t h fi c n aey o o ie n r v n u (V)a d lc l g c n o a
mg k t A sg v n, t gv n a n iiilb lsa d t er man e ie sac n tn / g rP wa ie wih 1 i e sa nt o u n h e i d rgv n a o s a t 0 a i f so v r6 n ts r~ n u in o e 0 miu e . tPA —2 s t e ie s I a miita in i h V/ A 5— 0 mg wa h n g v n a A d ns rto n t e I I
重组 组 织 型纤 溶 酶 原激 活剂 动 静 脉 联合 溶栓 治 疗 急性 脑梗 死 疗 效 观 察
赵 晖 , 庆 玲 , 敏 陶 许
摘 要 : 评 价 重 组 组 织 型 纤 溶 酶 原 激 活 剂 (t A) 静 脉 联 合 溶 栓 治 疗 急 性 脑梗 死 的 疗 效 及 安 全 性 。 方 法 目的 rP 动
床 预 后 的 改善 。
关键词 : 溶酶原激活剂; 梗死 ; 纤 脑 血栓 溶 解 疗 法 ; 注 , 脉 内 ; 注 , 脉 内 ; 管造 影 术 , 字 减 影 ; 疗 结果 输 动 输 静 血 数 治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对比
作 为研 究 对 象 。采 用 随机 数表 法 将这 90例 患 者分 为参 照 组 堵塞 血 管 的 再通 成 功 率 、心 血 管 不 良事 件 的 发生 率 和死 亡
与 研究 组 (45例 /组 )。参 照组 患者 中有 男 25例 ,女 20例 ; 率 用 % 表示 ,采用 x 检验 。P <0.05为差 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其 年 龄 在 4O岁 至 76岁 之 间 ,平 均 年 龄 (54.6 4-3.6)岁 ; 2 结果
《当代医药论丛 》ContemporaryMedicalSymposium 2017年 第 l5卷 第 15期 ·论 著 ·
25
重 组 组 织 型 纤溶 酶 原 激 活 剂 与尿 激 酶 治疗 急性 心肌 梗 死 的效 果 对 比
张 铨 鑫
(山东省 泰安 市东平 县 中医 院内科 ,山东 泰安 271500)
2.1 接 受溶栓 治 疗后 两组 患者堵 塞血 管再通 情 况的对 比 接受 溶栓 治疗 后 30 min,参照组 患者 中有 4例 患者 (占
8.89%)的堵 塞血管 再通 成功 ,研究 组患者 中有 13例 患者(占 28.89% )的堵 塞 血 管 再 通 成 功 。 接受 溶 栓 治 疗 后 60 min。 参照 组 中有 lO例 患 者 (占 22.22% )的堵 塞血 管再 通 成 功 ,
溶 栓治 疗后 24 h,使用 低分 子肝 素钙 对患 者进 行辅 助治 疗 。 低分 子肝 素钙 的用 法与参 照 组相 同 。 1_3 观 察 指 标
观 察 接受 溶 栓 治 疗 后 两 组 患 者 堵 塞 血 管 的再 通情 况 , 观 察 时 间 点 分 别 为 治 疗 后 30 min、60 min和 120 min。2)
急性脑梗死128例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后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结果
表1 :128例溶栓病例总体基线资料
0-3h
3-4.5h
4.5-6h
6-9h
0-9h
病例数
44
59
14
11
年龄
65.4±9.7
65.7±11.2
63.5±10.6
67.6±6.0
性别 (男%)
34(77.3%) 33(55.9%)
8(57.1%)
7(63.6%)
高血压 (%)
糖尿病 (%)
28(63.6%) 39(66.1%) 10(71.4%) 9(81.8%) 9(20.5%) 14(23.7%) 4(28.6%) 3(27.3%)
心房颤动 (%)
13(29.5%) 21(35.6%) 5(35.7%)
6(54.5)
基线 NIHSS 11(7-15) (中位数)
13(7-15)
12(5-16)
12(7-21)
128 65.5±10.2 82(64.1%) 86(67.2%) 30(23.4%) 45(35.2%)
12(7-15)
预后指标
➢ 有效性指标 (1)观察发病后第3个月的改良Rank评分(mRS)
预后良好:mRS评分0-1分
➢ 安全性指标 (1)观察症状性脑出血的发生率。
症状性脑出血:发病后36h内经头颅CT证实的 颅内出血,并与患者临床表现恶化(NIHSS评分升 高≥1分或死亡)有时间相关性 (2)观察3个月内的病死率
➢ 2010年IST-3研究未证实超过3.0h溶栓的疗效
背景
➢ 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提高,由多模式CT/MRI 指导的溶栓逐步开展
➢ DIAS、DEDAS两项随机对照研究就是在多模式MRI 指导下筛选出存在不匹配区的病例,结果表明在 发病3-9h去氨普酶静脉溶栓仍能改善预后
低剂量尿激酶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t i e n t s w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r t — P A g r o u p a n d 1 o w d o s e UK g r o u p .wi t h 2 3 p a t i e n t s i n r t - PA( O . 9 mg / k g )g r o u p a n d 1 9 i n l o w d o s e
张 鹏 高志强 孙 高慧 戴 瑛 高俊 凤 贾 鹏
南 京 医科 大 学第 二 附属 医 院神 经 内科 南京 2 1 0 0 1 1
【 摘要】 目的 比较 低 剂 量 尿 激 酶 ( uK) 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 剂( r t - P A) 静 脉 溶 栓 治 疗 急性 脑 梗 死 的 有 效 性 和安 全 性 。方 法 选 择 发 病 < 6 h的 急性 脑梗 死 患 者 4 2例 , 分为 r t — P A( O . 9 mg / k g ) 静脉溶栓 组 2 3例 , 低 剂 量 UK( 5 0万 ~ 7 O万 I U) 静 脉 溶栓 组 1 9 例, 对 2组 治 疗 前 、 治疗后 2 4 h 、 1 0 d的 神 经 功 能 缺 损 ( N I HS S ) 评分 及治 疗前 与治疗 后 1 0 d的 日常 生 活 ( b a r t h e 1 ) 指 数 评 分进 行 比较 , 同 时观 察 2组 溶 栓 后 出血 等不 良反 应 。 结 果 ( 1 ) r t — P A 组 及 uK 组 治 疗 后 2 4 h 、 1 0 d的 N I HS S 及B a r t h e l 评 分 与 溶 栓 治 疗 前 相 比均 有 显 著 改 善 ( P <O . 0 5 ) ; 2组 间 溶 栓 治 疗 前 及 治 疗 后 2 4 h 、 1 0 d的 NI HS S 、 B a r t h e l 评分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 P >O . 0 5 ) 。( 2 ) r t — P A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 9 5 . 7 , UK 组 为 7 8 . 9 , r t — P A组 总有 效 率 较 UK组 高 , 但 2组 比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 ) 。UK< 3 h组 总 有 效 率 9 2 . 3 , UK3 ~6 h组 总 有 效 率 5 O . 0 , r t - P A 治 疗 组 总 有 效 率 与 UK 3 ~6 h组 比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O . 0 5 ) 。( 3 ) 溶栓后 r 卜 P A 组脑 出血 2 例, 均为非症状性 , UK 组 无 脑 出血 , 2组 均 无 其 他 系统 出 血 并 发 症 。结 论 低 剂 量 尿 激 酶 静 脉 溶 栓 治 疗 3 h内 急性 脑 梗 死 与 r t _ P A 相 比 同样 有 效 , 且安 全 性 更好 。 【 关 键 词 】 脑梗 死 ; 静脉溶栓 ; 尿激酶 ; 重 组 组 织 型 纤 溶 酶原 激 活剂 【 中图 分 类 号 】 R 7 4 3 . 3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 编 号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 :R 7 4 3 . 3 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 6 7 1 — 8 1 9 4( 2 0 1 4 )3 4 — 0 2 0 7 — 0 2 疗组患者在人院确诊后即进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
疗 。治疗剂量 为0 . 8 mg / k g( 最大剂量为8 0 m g ),首 先取1 0 %于1 mi n
确诊为脑梗死,病程 <5 h ,依照人院先后顺序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 其中治疗组男性患者有3 5 例,女性患者有2 3 例 ,年龄4 8 ~ 7 3 岁,平均 年龄为5 9 . 5 岁;其 中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有1 9 例,颈内动脉系统梗死 有3 9 例;伴有糖尿病的患者有5 例,伴有冠心病的患者有7 例,伴有高
出血之后,再给予药物阿司匹林,口1 ] [  ̄ 2 0 0 m g / d ,连续服用两周后,
改为1 0 0 mg / d 。
1 . 2 . 2采用药物桂哌齐特治疗 (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桂哌齐
特 注射液进行 治疗 ,取3 2 0 mg 该药 物 ,3 1 5 %的3 0 0 mL 葡萄糖注 射液
活 剂静 脉 溶栓 治疗 ,对照 组 采 用药物桂 哌 齐特进 行 治疗 ,观 察比较 两组 的临床 疗效 。结果 治疗 组 患者 的临床 疗效 明显优 于对 照 组 ,其 中
治疗组显效的患者有 3 5 例 ( 6 0 . 3 5 %) ,总有效率 为 8 9 . 6 6 %;对照组显效的患者有 2 3 例 ( 3 9 . 6 6 %) ,总有效率为 7 0 . 6 9 %。且经统计学处理
为 ( 1 1 . 6 9 - t - 1 . 7 7 )分。对照组男性患者有3 4 例,女性患者有2 4 例,年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
A C I 不仅起病突然 , 且病 情 凶险 、 预后 产 , 在 时 间窗 内 进行早期 溶 栓 治疗 是 目前 治疗 A C I 最 重 要 的手 段 ” 。
目前溶栓 制剂 品种 多样 、 药 效优劣不 齐 , 正确选 择高效 、 高
安全性的静脉溶 栓 药物对 于 A C I 预 后极 为 重要 。r t —P A
P A组 , 1 2 1 例 使用 奥扎格 雷钠溶 栓者 为对照 组 , r t —P A
组男 6 7例 , 女5 4例 , 年龄 3 9— 7 8岁 , 中位年龄 5 5岁 , 对 照 组男 6 5例 , 女5 6例 , 年龄 3 7~ 7 6岁 , 中位年龄 5 4岁 , 组 间 基 础资料无 重大差异 ( P< 0 . 0 5 ) 。纳入标准 : ( 1 ) 符合脑梗 死诊 断标 准 J , 明确诊 断 为 A C I ; ( 2 ) 首次 发病 , 且 发病 时
的凝聚量 , 预防心血管疾病 。为探究瑞舒伐他 汀、 阿托 伐他汀 药物于冠心 病患者 的应 用效果 , 通过将 1 2 0例分成 不 同组后得知 : 瑞 舒伐 他汀疗 法 试验 组 的疾病 效果 、 不 良
[ 2 ] 昊 丁烨 , 冯健 , 尤华 彦 , 等 .瑞舒 伐他 汀与 阿托 伐他 汀
第2 7 卷 第1 O 期
航 空 航 天 医 学 杂 志
2 0 1 6 年1 0 月
1 2 7 7
主要因素 , 其不 但是 非特 异性 反应 的敏 感性 标 志 , 也 是 引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目的:对于发生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采取重组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剂进行静脉的溶栓,探究这种激活剂的临床疗效和预后因素。
方法:从我院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按照随机数表法抽出30名急性脑梗死发病后4.5h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溶栓治疗,而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还对患者采用重组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剂进行治疗,分析其疗效,治疗后3h、12h、24h、3d的神经功能评分以及患者在治疗后80d的Barlthel指数。
结果:经过两种不同的溶栓治疗,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67%(13人),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0.00%(9人),对比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过80d的治疗与恢复,实验组患者的Barlthel 在90分以上的患者有12(80.00%)人,而对照组患者在90分以上的仅有7人(46.67%),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3h、12h、24h、3d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患者,比较均可得P<0.05,在统计学上都有意义。
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具有明显的溶栓效果,能够更好地对患者的预后提供保障,并且对于栓塞的治疗越早,临床的疗效越好,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就越高。
标签: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预后相关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高血压或是高血脂,而如果对这种疾病不加重视就极易发生脑血管的缺血,例如急性脑梗死[1]。
急性脑梗死(ACI)常发病的很突然,是一种急性的脑缺血卒中,是一种由于局部大脑组织血液供应不足引起的脑组织坏死变性,甚至能够在睡眠时发生,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疼、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等,还会出现神经方面的损伤,严重时患者可以直接出现昏迷,是一种具有非常高死亡率和致残率的疾病[2]。
因此,对于ACI 的及时有效的溶栓治疗是尤其重要的。
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的临床分析
由于脑 组织 耐受 缺血 的能 力较 差 ,急性 脑梗 死患 者 缺血 的几 分 钟 内,不可 逆性 坏死 即 出现于 缺血 组织 中心 区 ,缺 血半 暗带在 周 边
逐渐 形成 。上 述 中心坏 死区和缺 血半暗 带处于动态 变化之 中 ,随着 缺 血时 间的 延 长 ,不 断 向外蔓 延扩大 的坏 死灶 可 占据半 暗带 内缘 ,
对急性脑 梗死患者 进行溶栓治 疗时 ,可以挽救缺血半 暗带 ,溶 解 血 栓 ,再通栓塞 的脑动脉 ,梗死区 的血供 逐渐恢复 ,阻止缺血脑 组织
2结
果
2 . 1治疗前后N I H S S 评 分的 比较
出现的不可逆性 损伤 。由于脑组 织耐受缺 血的能力较差 ,缺血几分钟
即出现不可逆损 害 ,故要取得 良好的疗效 ,关键在于选择 正确的溶 栓 药物 和治疗 时机” 。 】 。作者 采用r t — P A 静脉 溶栓治疗 1 2 例 急性脑 梗死 患 者 ,获得 较为理 想的效果。现将结果 报道如 下。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般资料 以在本 院神 经 内科住 院的 1 2 例 急性脑 梗死 患者 为研 究对 象 ,所 有 患者 均符 合第 四届全 国脑血 管病 会议修 订的诊 断标 准 ,并 经脑C T
-l 4 1 . 2 0 ) ,两者 之 间 的差 异亦 具 有 高度 统计 学 意义 ( t = l 3 . 1 6 ,P
<O . 0 1 )说 明治疗 后显著改善患者的 日 常生活能力 。 2 _ 3不 良反应 的观 察
或MR I 检查确 诊 。1 2 例患者 中,男 性7 例 ,女性5 例 1年 龄介于4 6  ̄ 7 6
r t — P A 治疗 前N I H S S 评 分为 ( 9 . 8 -2 4 . 1 4 ),治疗后 1 d 和1 4 d 分别 为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研究
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00 ) P< . 1 ;观察组基本痊愈 1 ,显著有效 l 例 ,有效 6例 ,无 变化 2例 ;对 照组基本痊 3例 1 愈 8例 ,显著有效9例 ,有效 1 ,无变化 4例 ,两组疗效 间差异有统计 学意 义 ( 2 3 ,P< .5 。结论 1例 = .4 00 ) 发病6
9 ,采 用中国脑卒 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 评分量表 ( S )及 B r e 指数 ( I 对患者进行评 定 ,对 比两组 的疗效 。 0d CS at l h B)
结果 治 疗前 观 察 组 的 C S评 分 和 B 与 对 照 组 比较 差 异 均 无 统计 学 意 义 ( 0 0 ) 而治 疗后 两 组 的 C S评 分 、B S l P> .5 , S I
将符合入 选标 准的 6 4例 患者随机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采 用 r—P . g k 最 大剂量 9 g t A0 9m / g( 0m )治疗,先静
脉 注射 1% ( i) 0 1m n ,其 余 剂量 连 续 静 脉 滴 注 ,6 i 完 ;对 照 组 采 用 拜 阿 司 匹林 3 0m ;分 别 于 溶栓 前及 溶栓 后 0mn滴 0 g
P A) i al e t n f ains t c t ee r frt n . M eh d Sxy—fu u ie ainsweern o ydvd neryt ame t t t wi a uec rb a i aci s r op e h l n o tos it o r a f dp t t r a d ml ii— qli e
【 bt c】 O j te T a a e fcc ad a toA t s r o b ats e l mngn cvt ,r A s at r b cv o vl tt fay n fy f cl e( cm i n ts a i e ta r t ei e u eh e i s e i y e n u ps o ai o i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②Ba
r
t
he
l指 数:治 疗 30d 后 采 用 日 常 生 活 能 力 量 表
(
ADL)评估;③ 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脑出血、胃肠道
1
3 排除标准 存 在 颅 内 出 血 ;既 往 有 颅 内 出 血 病
史 ;活 动 性 内 脏 出 血 ;近 3 周 内 存 在 其 他 系 统 出 血 ;血
t
GPA (B
i
rkendo
r
f
e
rI
nge
l
he
im Pha
rma
GmbH &Co
KG,注册证号 S20110051)在1mi
n内静脉
推入,
其余9
0%的r
t
GPA 加入1
0
0mL0
9%氯化钠溶液中
持续1h静脉滴注.
1
2 纳入标准 首发 并 确 诊 急 性 脑 梗 死,符 合 急 性 脑
2
1 对照组 将 100 万 ~150 万IU 尿激酶(北京赛升
药业 股 份 有 限 公 司,国 药 准 字 H20056337)溶 于 100~
持续3
2
0
0mL 的0
9%氯化钠注射液中,
0mi
n静脉滴注.
2
2 观察组 给予 0
9 mg/kg(最 大 90 mg)
r
t
GPA 治
疗,10% 的 r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6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于东
莞市 第 三 人 民 医 院 急 诊 科 就 诊 的 80 例 急 性 脑 梗 死 患
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 患 者 分 为 对 照 组 和 观 察 组,每 组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目的:比较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与尿激酶(UK)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将5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
rt-PA组28例,给予rt-PA 0.7 mg/kg(最大90 mg)静脉溶栓治疗;尿激酶组26例,尿激酶150万U静脉溶栓,其余治疗相同。
结果:溶栓后3周后rt-PA组和尿激酶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14%和57.69%,出血风险分别为35.71%和11.5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优于尿激酶,出血风险高于尿激酶。
标签:rt-PA;尿激酶;急性脑梗死;溶栓近年来,我国脑卒中发病率逐年增高。
其中,急性脑梗死是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三高”特点,已经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溶栓治疗是目前最重要的恢复血流措施,重组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UK)是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溶栓药物[1]。
为了解静脉rt-PA与尿激酶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笔者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5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rt-PA组与尿激酶组。
rt-PA 组28例,其中男15例,女13例;平均年龄66.4岁。
尿激酶组26例,其中男15例,女11例;平均年龄64.8岁。
入选标准:(1)年龄18~80岁;(2)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发病小于4.5 h,有明确发病时间;(3)有可测量的神经功能缺损,NHSS>4分,神经体征无自发性缓解,无癫痫发作;(4)查体意识嗜睡,未见活动性出血或急性创伤的证据;(5)CT排出颅内出血,不提示多脑叶梗死;(6)无颅内出血病史,最近3个月无头部创伤、卒中和心肌梗死,最近21 d内无胃肠道或尿道出血,最近14 d内无大手术,最近7 d内无不可压迫部位的动脉穿刺;(7)血压不高,收缩压0.05),具有可比性。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疗效观察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中外医疗急性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是中老年人最重要的致残和致死原因。
从20世纪80年代后,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引起了国内、外神经病学界的广泛重视。
在脑梗死发病的早期应用溶栓药物,可以最大限度地重建缺血区循环、抢救处于可逆性损伤状态的神经细胞、缩小梗死面积、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病后生活质量。
脑卒中在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150~200万,年患病人数高达500~600万[1],其中以发病率及病死率高的急性期脑梗塞所占比例最大,有研究显示,在该病发生的4~5h 之内,利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静脉溶栓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安全性较高[2-3],另外,尿激酶在溶栓治疗中也有很好的效果[4]。
该研究选择自2009年1月—2014年1月在该院收治的急性期脑梗塞病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149例,利用rt-PA 治疗患者83例,尿激酶治疗66例,临床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该研究中例入患者年龄在18~80岁且发病都在4.5~6h 之间,4.5h 以内为rt-PA 治疗组,共83例患者,男性41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37岁,6h 内为尿激酶处理,共66例,男性33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38岁,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功能损害较严重,脑CT 检测无颅内出血,同时观察不到早期大面积脑梗死影像学的改变,治疗前均同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患者不在本报道范围内:①有颅内出血史,近期内有头颅外伤史或者短时间内进行过大的外科手术。
②近期发生脑梗死或心肌梗死史不足3个月。
③严重实质器官功能不全,糖尿病患者。
④任何原因引起的凝血不良。
⑤血压偏高,或者处在妊娠期内。
⑥不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4]。
1.2药物来源该研究中用到的药物均为该院药剂科提供,手术器械设备为该院独自购买。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联合介入术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观察
表3GBS阳性组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孕妇妊娠结局对比组别例数产褥感染胎膜早破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例数%例数%例数%例数%例数%例数%例数%观察组3226393926132626对照组248331146313625417313313字值6援8589援7220援1405援0633援0930援6590援659孕值0援0090援0020援7080援0240援0790援4170援417关内容对部分患者进行规范性抗感染治疗。
其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出现产褥感染、胎膜早破、早产发生率均明显更低孕<0.05),且其他各类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较对照组也呈下降趋势,表明对于妊娠期GBS感染者实施针对性抗感染治疗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胎儿窘迫、新生儿肺炎等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孕>0.05),其原因可能同样本数量较小有关。
在本次研究中,GBS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其产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孕>0.05),可能同样本筛查范围有关。
考虑到孕期女性特殊机体状况,建议对于妊娠晚期女性加强阴道分泌物筛查,以便及早发现GBS感染病实施规范化、针对性治疗,避免引起不良妊娠结局。
综上所述,妊娠晚期生殖道GBS感染会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上升,孕妇在进行孕期检查过程中若出现GBS阳性,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抗感染治疗,以有效预防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提高人口出生质量。
参考文献1]南延荣,李红梅,苏叶青.妊娠晚期细菌性阴道病与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允1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253):463-465. 2]刘荃,汤晓忠,韦芳琴•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携带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1):3411-3413援3]张聪颖,汪洁,刘晓芳,等.妊娠晚期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允1中国性科学,2017,262):116-119援4]李永红,闫芳.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观察允1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6):469-471援收稿日期:2020-12-11)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联合介入术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观察杨亚红徐国卫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暴饮暴食者增多,高脂肪饮食也随之增多,一定程度上导致高血压或高血脂等疾病发病率升高,若对这些疾病未能重视,容易导致脑血管缺血、缺氧,最终诱发急性脑梗死ACI)1]。
211237985_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年疗效随访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9,25(8):603-607.[16]金学廷,查晓亮,邱振红,等.不同麻醉方法下经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患者的舒适度与安全性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21,19(9):1484-1487.[17]王晓东,刁浩峰,王清和,等.C 型臂引导下双向局麻在经皮内镜髓核摘除术中的镇痛作用及安全性观察[J].颈腰痛杂志,2021,42(4):550-552.[18]宋国瑞,孙克宁,张波,等.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治疗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刊,2021,56(2):163-166.[19]姜吉宏,李纯志,赵昌明,等.侧卧位局麻下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合并全身性疾病的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骨伤,2018,31(11):1065-1068.[20]吴新顺,田冶,范博士,等.右美托咪定联合局麻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中的效果观察[J].人民军医,2020,63(5):470-473.(收稿日期:2023-02-06) (本文编辑:何玉勤)①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医院 湖北 丹江口 442700通信作者:罗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罗辉① 张鹏①【摘要】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2年7月丹江口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
所有患者均实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使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rt-PA 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 指数、血浆黏度、血管内皮素-1、D-二聚体,统计两组治疗后血管通畅程度、靶血管再通情况及出血相关并发症。
结果:治疗后14 d,观察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 指数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14 d,观察组血浆黏度、血管内皮素-1、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1 d,观察组血管通畅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靶血管再通率(90.0%)高于对照组(62.5%)(P <0.05)。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18例与对照组18例,观察组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0.8 mg/kg进行静脉溶栓,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活血化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7、14 d的NIHSS评分。
结果:治疗后1、7、14 d观察组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90 d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可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改善患者90 d的预后,且越早治疗其溶栓的效果越好。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early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with rt-PA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36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ho were being treated at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2 to December 2013 were selected,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18 cases)and the control group(18 cases),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through intravenous thrombolytic with rt-PA(0.8 mg/kg),the control group were used activating blood and resolving stasis,the NIHSS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1,7,14 d was compared.Result:After the treatment of the first,the 7th days,the 14th days,the NIHSS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the total efficiency after 90 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with r-TPA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can promote early recovery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improve the prognosis after 90 d,and the earlier treatment begins the better the effect of thrombolysis.[Key words] 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Early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急性脑梗死是一种起病急且致残率与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即便是幸存者其神经功能恢复也比较缓慢[1]。
低剂量尿激酶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比较
低剂量尿激酶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比较目的:比較低剂量尿激酶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
方法:对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静脉溶栓方法,将患者分为低剂量尿激酶组(低剂量UK组,n=40)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组(rt-PA组,n=40)。
对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BI评分、改良Rankin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治疗后,rt-PA组患者的NIHSS评分、改良Rankin 评分均显著低于低剂量UK组(P<0.05),BI评分显著高于低剂量UK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5.0%(38/40),显著高于低剂量UK组的77.5%(31/40)(P<0.05)。
rt-P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6/40),低剂量UK组为20.0%(8/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较低剂量尿激酶显著,值得推广。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发病均在6 h内,脑CT均将颅内出血排除[3];排除标准:既往有颅内出血、近2周内接受过大的外科手术、近3个月内有颅外伤史、心肌梗死史、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患者。
依据静脉溶栓方法将患者分为低剂量尿激酶组(低剂量UK组,n=40)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组(rt-PA组,n=40)。
低剂量UK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45~75岁,平均(62.2±8.8)岁;合并高血压者29例,合并高脂血症者15例,合并糖尿病者10例。
rt-PA组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46~75岁,平均(63.3±8.4)岁;合并高血压者27例,合并高脂血症者16例,合并糖尿病者11例。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6例给予rt-PA 0.9mg/kg(最大剂量为90mg),先于1min内静脉推注10%,余量60min 内静脉滴注。
对照组20例给予肠溶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舒血宁注射液、脑细胞活化剂、钙通道阻滞剂及甘露醇等常规治疗。
两组疗程为14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治疗前及治疗后1d、7d、14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1%,对照组8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d、7d、14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
治疗组未见出血并发症,溶栓后再闭塞4例,死亡1例,对照组症状性出血2例,再闭塞5例,死亡3例。
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急性脑梗死发病4.5h小时内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标签:急性脑梗死;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起病急,致残、致死率较高,幸存者神经功能恢复缓慢。
溶栓治疗的目的是溶解血栓,使闭塞的脑动脉再通,恢复梗死区的血液供应,防止缺血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伤。
多数学者认为溶栓治疗的药物和时机是影响疗效的关键。
本院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6例,分为2组,同意溶栓的治疗组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39~78(62.01±11.12)岁;不同意溶栓的对照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32~75(61.20±10.06)岁。
诊断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治疗依据《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10》[2]。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糖尿病患者疗效观察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糖尿病患者疗效观察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糖尿病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发病4.5 h 以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98例,根据有无伴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100例)和非糖尿病组(98例),两组均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采用rt-PA 0.9 mg/kg(最大剂量为90 mg),先1 min静脉注射10%剂量,剩余的90%剂量溶于100 mL生理盐水1 h内静脉滴注。
记录两组溶栓前、溶栓后24 h、7 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21 d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量表评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结果:溶栓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24 h和7 d,非糖尿病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糖尿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后21 d,非糖尿病组恢复率明显高于糖尿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糖尿病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糖尿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糖尿病患者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糖尿病是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因素,糖尿病并不增加rt-PA溶栓后继发性出血的可能性。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是由于多种危险因素中断脑动脉血流,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最终患者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主要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形成血栓,闭塞动脉,中断血流。
目前,溶栓治疗是治疗缺血脑组织唯一有效的办法,超早期给予患者进行静脉溶栓能够迅速开放闭塞的脑血管,脑部血液循环得以重建,脑组织的血液灌注有效恢复,处在缺血半暗区可逆性损伤状态的脑组织便能够转变为正常的脑组织,使脑梗死面积变小,最终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疗效观察作者:许文勇王顺旺苏宗权来源:《中外医疗》2014年第22期[摘要] 目的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与尿激酶在静脉溶栓时间窗内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分为rt-PA治疗组83例及尿激酶治疗组66例。
rt-PA组采用rt-PA 0.9mg/kg(最大剂量90 mg)治疗,先静脉注射10%(1 min),余90%剂量60 min内滴完。
尿激酶组则采用一次大剂量(100~150万)单位静脉冲击治疗。
溶栓后24 h复查脑CT排除出血后,均与强化抗血小板、强化调脂治疗。
分别于溶栓前、溶栓后1 h、24 h、7 d、14 d、30 d进行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和改良的Rankin评分,并进行统计学比较。
结果静脉溶栓术后两组NIHSS评分最高值分别为:(9.85±2.26),(10.26±0.96)均低于溶栓术前数值(12.06±2.36、11.35±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好于尿激酶治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前景广泛。
[关键词]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尿激酶;急性期脑梗死;静脉溶栓[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8(a)-0041-02急性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是中老年人最重要的致残和致死原因。
从20世纪80年代后,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引起了国内、外神经病学界的广泛重视。
在脑梗死发病的早期应用溶栓药物,可以最大限度地重建缺血区循环、抢救处于可逆性损伤状态的神经细胞、缩小梗死面积、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病后生活质量。
脑卒中在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150~200万,年患病人数高达500~600万[1],其中以发病率及病死率高的急性期脑梗塞所占比例最大,有研究显示,在该病发生的4~5 h之内,利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安全性较高 [2-3],另外,尿激酶在溶栓治疗中也有很好的效果[4]。
该研究选择自2009年1月—2014年1月在该院收治的急性期脑梗塞病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149例,利用rt-PA治疗患者83例,尿激酶治疗66例,临床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研究中例入患者年龄在18~80 岁且发病都在4.5~6 h之间,4.5 h以内为rt-PA治疗组,共83例患者,男性41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37岁,6 h内为尿激酶处理,共66例,男性33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38岁,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功能损害较严重,脑CT 检测无颅内出血,同时观察不到早期大面积脑梗死影像学的改变,治疗前均同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患者不在本报道范围内:①有颅内出血史,近期内有头颅外伤史或者短时间内进行过大的外科手术。
②近期发生脑梗死或心肌梗死史不足3个月。
③严重实质器官功能不全,糖尿病患者。
④任何原因引起的凝血不良。
⑤血压偏高,或者处在妊娠期内。
⑥不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4]。
1.2 药物来源该研究中用到的药物均为该院药剂科提供,手术器械设备为该院独自购买。
1.3 治疗方法首先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测,排除不符合治疗条件的患者,常规治疗方法行静脉溶栓治疗,rt-PA用量0.9 mg/kg进行治疗治疗,首先先静脉注射10%,剩余剂量在1 h内通过滴注的方式全部注入。
尿激酶组则采用大剂量单位静脉一次冲击进行治疗。
在溶栓后24 h,通过脑CT进行复查,排除出血后,两组均采用强化抗血小板及强化调脂进行治疗,并分别在溶栓前及溶栓后1 h、24 h、7 d、14 d、30 d对患者进行NIHSS评分、ADL评定及Rankin评分,统计结果。
1.4 静脉溶栓监护及处理①尽可能将患者收入重症监护病房或卒中单元进行监护,术后24 h全程心电监护,监测凝血功能;②定期进行神经功能评估,第 1 h内30 min 1 次,以后1次/h,直至24 h;③如出现严重头痛、高血压、恶心或呕吐,应立即停用溶栓药物并行脑CT检查;④定期监测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前2 h以内每15 min监测 1 次,2~6 h内每30 min监测 1 次,6 h以上每小时监测1次,24 h为最后1次监测;⑤根据血压改变情况,对症治疗,维持血压稳定;⑥每次给予抗凝药、抗血小板药物前都要进行颅脑CT复查,排除出血现象[4]。
1.5 疗效评估1.5.1 指标及疗效判定,血管再通判定标准采用脑梗死溶栓(TICI)灌注分级标准评价血管的再通情况[5]:溶栓后0~1级为无再通(无效),2级为部分再通(有效),3级为完全再通(显效)[5]。
1.5.2 临床观察指标及疗效的评定标准观察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和改良的Rankin评分,均标准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进行。
ADL评定标准:100分表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良好,不需要依赖他人。
>60分评定为良,表示有轻度功能障碍,但日常基本生活基本自理。
60~41分表示有中度功能障碍,日常生活需要一定的帮助。
40~21分表示有重度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明显需要依赖他人。
1.6 统计方法全部统计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合LSD检验。
2 结果2.1 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初始神经功能缺损E SS 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rt-PA及尿激酶治疗疗效对比■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2 溶栓前后疗效观察分别在溶栓前后1 h、24 h、7 d、14 d、30 d对患者进行NIHSS评分、ADL评定及改良的Rankin评分,并进行统计学比较。
静脉溶栓术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溶栓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2、3、4。
表3 B 溶栓前后ADL评分统计分析(x±s)■表4 C 溶栓前后Rankin评分统计分析(x±s)■3 讨论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或者受阻,进而引起部分脑区域出现严重而持久的缺血甚至坏死的一种严重心脏疾病。
目前普遍认为。
冠脉内血栓的形成是引起急性脑梗死的主要发病机制,该病具有发病急,伴有多发并发症,病死率高等特点[5]。
目前利用静脉溶栓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法,主要是因为早期静脉溶栓可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可使脑得以存活或缩小坏死面积,已经成为治疗急性脑梗死并改善预后的积极有效方法[6]。
有研究指出,在目前临床中使用rt-PA和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了良好效果[7-11]。
该研究旨在比较两种药物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分为rt-PA治疗组83例及尿激酶治疗组66例。
rt-PA组采用rt-PA 0.9 mg/kg(最大剂量90 mg)治疗,先静脉注射10%(1 min),余90%剂量60 min内滴完。
尿激酶组则采用一次大剂量(100~150万)单位静脉冲击治疗。
溶栓后24 h复查脑CT排除出血后,均与强化抗血小板、强化调脂治疗。
分别在溶栓前后1 h、24 h、7 d、14 d、30 d对患者进行NIHSS评分、ADL评定及改良的Rankin 评分,并进行比较。
结果发现静脉溶栓术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溶栓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结果显示rt-PA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尿激酶治疗组,显效比例达到42%。
该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基本相符[4-6]。
因此,在严格控制溶栓治疗时间窗、适应证及禁忌证的前提下,治疗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较尿激酶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参考文献][1] Liu M,Wu B,Wang WZ,et al. Stroke in China:epidemiology,prevention,and management strategeia[J]. Lancet Neurol,2007,6(5):456-464.[2]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for actue ischemic stroke.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e rt-PA Stroke Study Group[J].N Engl J Med,1995(333):1581-1587.[3] Lees KR,Bluhmi E,von Kummer R,et al.Time to treatment with intravenous alteplase and outcome in stroke:an updated pooled analysis of ECASS,ATLANTIS,NINDS,and EPITHET trials[J].Lancet,2010(375):1695-1703.[4]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3.[5] 刘宝琼,张乐,杨期东.脑梗死的溶栓治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9, 42(9):645-647.[6] Huang ZS, Wang ZW, Liu MP, et al. Protective effectsof polydatin againstCCl42induced injury to primarilycultured rat hepatocytes[J]. World J Gastroenterol, 1999(5):41-44.[7] deLosRios F,Khoury J,Kissela BM, et al. Eligibility for intravenous 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within a population: the effect of the European Cooperative Acute Stroke Study(ECASS) III Trial[J].Stroke,2012(43):1591-1595.[8] Riedel CH,Zimmermann P,Jensen-Kondering U, et al.The importance of size:successful recanalization by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n acute anterior stroke depends on thrombus length[J].Stroke,2011(42):1775-1777.[9] Meyers PM,Schumacher HC,Connolly ES,et al.Current status of endovascular stroke treatment[J].Circulation,2011(123):2591-2601.[10] Tonarelli SB, Tibbs M, Vazquez G, et al.Accuracy of the new ICD-9-CM code for “drip-and-ship” thrombolytic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J].J Stroke Cerebrovasc Dis,2012(21):121-123.[11] Saver JL,Jahan R,Levy E, et al. Solitaire flow restoration device versus the Merci Retriever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aemic stroke (SWIFT): a randomised, parallel-group,non-inferiority trial[J].Lancet,2012(380):1241-1249.(收稿日期:2014-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