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1章 有理数 1.5 有理数的乘除 1.5.2 有理数的除法习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2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第3课时绝对值教案1沪科版(2021年整理)
2018年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2 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第3课时绝对值教案1 (新版)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2 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第3课时绝对值教案1 (新版)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2 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第3课时绝对值教案1 (新版)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第3课时绝对值1.理解绝对值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重点)2.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知道一个数的绝对值,会求这个数.(难点)一、情境导入从一栋房子里,跑出有两只狗(一灰一黄),有人在房子的西边3米处以及房子的东边3米处各放了一根骨头,两狗发现后,灰狗跑向西3米处,黄狗跑向东3米处分别衔起了骨头.问题:1.在数轴上表示这一情景.2.两只小狗它们所跑的路线相同吗?3.两只小狗它们所跑的路程一样吗?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存在这样的情况,有些问题我们只需要考虑数的大小而不考虑方向.这样就必须引进一个新的概念-—绝对值.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绝对值的代数与几何意义【类型一】求一个数的绝对值-3的绝对值是( )A.3 B.-3 C.-错误! D。
错误!解析:根据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所以-3的绝对值是3。
故选A。
方法总结: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类型二】利用绝对值求有理数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错误!,则这个数是__________.解析:∵错误!或-错误!的绝对值都等于错误!,∴绝对值等于错误!的数是错误!或-错误!,故填错误!或-错误!。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1.4.2 第1课时《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三、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化为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 号,最后求出结果(乘除混合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1) 12 ; (2) 45
3
12
解 : (1) 12 (12) 3 4 3
(2)
45 12
(45)
(12)
45
12
15 4
二、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
例3 计算
(1) 125 5 5
7
(2) 2.5 5 ( 1) 84
解:(1)原式 125 5 5 7
(125 5 ) 1 75
125 1 5 1 5 75
25 1 25 1
7
7
(2)原式 5 8 1 254
1
方法归纳
(1)有理数除法化为有理数乘法以后,可以利用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简化运算
(2)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化为乘法,然后 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乘除混合运算按从 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两个法则是不是都可以用于解决两数相除呢?
归纳: 两个法则都可以用来求两个有理数相除. 如果两数相除,能够整除的就选择法则二,
不能够整除的就选择用法则一.
典例精析
例1
计算(1)(-36) 9;
(2) ( 12 ) ( 3)
.
25 5
解:(1)(-36) 9= - (36 9)= - 4;
练一练
1.计算
(1)(-45 )÷(-2); (2)-0.5÷78 ×(-54 );
(3)(-7)÷(-32 )÷(-75 )
2
答案:(1)
5
;(2) 5 7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4有理数的乘除法1.4.2第2课时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复习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A.-1.1
B.-1.8
C.-3.2
D.-3.9
4.在算式 4-|-3□5|中的□所在位置,填入下列哪种运算符号,计算出来的
值最小( C ) A.+
B.-
C.×
D.÷
5.计算316-256×(-3)-145÷-35的结果是( B )
A.4
B.2
C.-2
D.-4
6.计算: (1)42×-17+(-0.25)÷34; (2)-1-2.5÷-114; (3)[12-4×(3-10)]÷4. 解:(1)-613;(2)1;(3)10.
第一章 有理数
1.4.2 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学习指南 知识管理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分层作业
学习指南
★教学目标★ 1.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会简化分数. 2.会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情景问题引入★ (1)怎样计算下面的算式? 423×-154+(-0.4)÷-245 这个算式含有哪些运算?你认为运算顺序怎么样? (2)这些算式属于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怎样进行加、减、乘、除 运算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这个问题.
当堂测评
1.[2017·揭西县期末]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B ) A.(-2)+(+1)=-3 B.(-2)-(-1)=-1 C.(-2)×(-1)=-2 D.(-2)÷(-1)=-2
2.[2017·双柏县期末]计算-5-3×4 的结果是( A )
A.-17
B.-7
C.-8
D.-32
3.计算:[2017·武汉]2×3+(-4)= 2 .
4;③23×-94÷(-1)=32;④(-4)÷12×(-2)=16.其中计算正确的个数为( C )
A.4 个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5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1.5.1有理数的乘法第2课时乘法的运算律课件新版湘教版
2019/5/25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3
谢谢欣赏!
2019/5/25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4
A.abc>0 C.abc=0
B.abc<0 D.无法确定
1. 计算-2×-13×114×(-3)×(-91)所得的正确结果
为( C )
91 A. 7 C.13
B.-13 546
D. 42
2. 计算:18+152×(-24)+12×12-13×32的正确结果是 (B)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几个有理数相乘,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 负 B.几个有理数相乘,当积为负数时,负因数有奇数 个 C.几个有理数相乘,当正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D.几个有理数相乘,当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7. 已知 a,b,c 的位置在数轴上如图所示,则 abc 与 0 的关系是( A )
(2)用规律计算:
21+1 × 13-1 × 14+1 × 15-1 ×…× 20118+1
×20119-1.
解:原式=
1 (1)(1) 1009 个
=-1.
编后语
做笔记不是要将所有东西都写下,我们需要的只是“详略得当“的笔记。做笔记究竟应该完整到什么程度,才能算详略得当呢?对此很难作出简单回答。 课堂笔记,最祥可逐字逐句,有言必录;最略则廖廖数笔,提纲挈领。做笔记的详略要依下面这些条件而定。
全的人,主要是担心漏掉重要内容,影响以后的复习与思考.,这样不仅失去了做笔记的意义,也将课堂“听”与“记”的关系本末倒置了﹙太忙于记录, 便无暇紧跟老师的思路﹚。 如果只是零星记下一些突出的短语或使你感兴趣的内容,那你的笔记就可能显得有些凌乱。 做提纲式笔记因不是自始至终全都埋头做笔记,故可在听课时把时间更多地用于理解所听到的内容.事实上,理解正是做好提纲式笔记的关键。 课堂笔记要注意这五种方法:一是简明扼要,纲目清楚,首先要记下所讲章节的标题、副标题,按要点进行分段;二是要选择笔记语句,利用短语、数 字、图表、缩写或符号进行速记;三是英语、语文课的重点词汇、句型可直接记在书页边,这样便于复习时查找﹙当然也可以记在笔记本上,前提是你 能听懂﹚;四是数理化生等,主要记老师解题的新思路、补充的定义、定理、公式及例题;五是政治、历史等,着重记下老师对问题的综合阐述。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第一章有理数1.4有理数的乘除法1.4.1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过程,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能用法则进 行有理数的乘法.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归纳、猜想、验证等能 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精神,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重点:应用法则正确地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难点:两负数相乘,积的符号为正与两负数相加和的符号为负号容易 混淆.
A. a=b=0 C. a=0
B. a,b至少有一个为0 D. a,b最多有一个为0
课堂总结
1.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 数同0相乘,都得0.
2.几个不是零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为
奇数时积为负数 偶数时积为正数
3.几个数相乘若有因数为零则积为零.
4.有理数乘法的求解步骤: 有理数相乘,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确定积的绝对值.
= −12;
= 12;
有理数乘法的求解 步骤:
先确定积的符号
再确定 积的绝对值
1.填空题
被乘 数
乘数
积的符 号
积的绝 对值
结果
-5 7
-
35
15 6
+
90
-30 -6
+
180
4 -25
-
100
-35 90 180
-100
2、确定乘积符号,并计算结果: (1)7×(-9); (2)4×5; (3)(-7)×(-9) (4)(-12)×3. (6)-2009×0
积增大 3 。
当第二个因数从 0 减少为 −1 时,积从 0 增大为 3 ;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例题与讲解:第1章1.5有理数的乘除
1.5 有理数的乘除1.有理数的乘法(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如:-3×(-2)=+(3×2)=6,(-2)×3=-(2×3)=-6.②任何数与零相乘仍得零.如:(-5)×0=0.(2)有理数乘法的步骤第一步:确定积的符号;第二步:计算各因数的绝对值;第三步:计算绝对值的积.由于绝对值总是正数或0,因此绝对值相乘就是小学中的算术乘法.由此可见,有理数乘法实质上就是通过符号法则,归结为算术的乘法完成的.解技巧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技巧(1)两个有理数相乘时,先确定积的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带分数相乘时,要先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分数与小数相乘时,一般统一写成分数.(2)一个数同零相乘,仍得零,同1相乘,仍得原数,同-1相乘得原数的相反数.(3)两数相乘,若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则所得的积是原来积的相反数.【例1】 计算:(1)45×0.2; (2)13×(-4);(3)(-1.3)×(-5); (4)221133⎛⎫⎛⎫-⨯- ⎪ ⎪⎝⎭⎝⎭; (5)1106⎛⎫-⨯ ⎪⎝⎭. 分析:利用乘法法则进行计算.这里(1)中是正数和正数相乘,因而得正;(2)中是正数和负数相乘,因而得负;(3)中是负数与负数相乘,因而得正;(4)中是负数和负数相乘,因而得正;(5)中是负数和零相乘,因而得零.小数和带分数一般化为分数或假分数.解:(1)原式=45×15=425; (2)原式=-(13×4)=-52;(3)原式=+(1.3×5)=6.5;(4)原式=5735326⎛⎫+⨯= ⎪⎝⎭; (5)原式=0.2.倒数(1)倒数的概念如果两个有理数的乘积为1,我们称这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如2与12,⎝⎛⎭⎫-32与⎝⎛⎭⎫-23分别互为倒数.用字母表示:若ab =1,则a ,b 互为倒数,反之,若a ,b 互为倒数,则ab =1.(2)倒数的求法若a ≠0,则a 的倒数是1a,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是负数,0无倒数.为了方便,一般采用如下方法:①非零整数——直接写成这个数分之一.如:4的倒数是14,-6的倒数是-16. ②分数的倒数——把分子、分母颠倒写即可;带分数要化为假分数,小数要化为分数后再把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写.如:-34的倒数是-43;-0.25的倒数是-4,-123的倒数是-35. ③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零没有倒数.辨误区 倒数与相反数的区别一定要注意倒数的概念和相反数的概念的区分,互为相反数的两数之和为零,互为倒数的两数之积为1,同时正数的倒数仍为正数,负数的倒数仍为负数.【例2】 求下列各数的倒数.(1)-3;(2)45;(3)-0.2;(4)323. 分析:求一个整数的倒数直接写成这个数分之一即可;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就是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即可;求一个小数的倒数,先把这个小数化成分数,再求其倒数;求一个带分数的倒数,要先化为假分数再求.解:(1)-3的倒数为-13;(2)45的倒数为54;(3)由于-0.2=-15,所以-0.2的倒数为-5;(4)由于323=113,所以323的倒数为311. 3.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广(1)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零,积为零.如:1×2×(-5)×0×6=0.(2)几个不为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3)由上面的法则可以知道: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首先确定积的符号,然后,再把每个因数的绝对值相乘.这就是多个因数求积的常用方法.解技巧 多个有理数相乘的技巧多个有理数相乘时,先观察因数中有没有0.如果有0,积就是0;如果没有0,一般按从左向右的顺序计算绝对值的积作为积的绝对值.【例3】 计算:(1)1172137732222⎛⎫⎛⎫+⨯-⨯⨯ ⎪ ⎪⎝⎭⎝⎭; (2)(+5.9)×(-1 992)×(+1 993)×(-2 000)×0;(3)(-5)×8×(-7)×(-0.25).分析:(1)四个因数只有一个是负数,所以结果是负数,再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约分之后得出结果;(2)因为乘式中含有一个因数0,故积为零;(3)式子中的负数有3个,所以结果是负数.多个有理数进行运算时,应一次确定结果的符号,再计算各因数绝对值的积,这样既简捷又不易出错.解:(1)1172137732222⎛⎫⎛⎫+⨯-⨯⨯ ⎪ ⎪⎝⎭⎝⎭ =-227×223×722×2122=-7.(2)(+5.9)×(-1 992)×(+1 993)×(-2 000)×0=0.(3)(-5)×8×(-7)×(-0.25)=-(5×8×7×0.25)=-70.4.有理数的除法(1)有理数除法的意义在有理数运算中,除法的意义依然是乘法的逆运算,即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来进行.(2)有理数的除法法则①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一(直接相除的法则):Ⅰ.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Ⅱ.零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仍得零.零不能作除数.用字母表示:Ⅰ.若a >0,b >0,则a b =|a ||b |;若a <0,b <0,则a b =|a ||b |; 若a <0,b >0,则a b =-|a ||b |;若a >0,b <0,则a b =-|a ||b |. Ⅱ.若a ≠0,则0a=0. ②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二(化除为乘的法则):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用字母表示:a ÷b =a ×1b(b ≠0). 析规律 两个除法法则的区别对于除法的两个法则,在计算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一般在不能整除的情况下应用法则二,在能整除的情况下,应用法则一比较简便.【例4】 计算:(1)(-16)÷(-4); (2)3324⎛⎫-÷ ⎪⎝⎭; (3)57168⎛⎫⎛⎫-÷- ⎪ ⎪⎝⎭⎝⎭; (4)0÷(-20).分析:在做除法时,选择哪一个除法法则,应从运算是否方便考虑,和乘法一样,做除法时,先要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解:(1)(-16)÷(-4)=16÷4=4; (2)333422423⎛⎫-÷=-⨯=- ⎪⎝⎭; (3)57168⎛⎫⎛⎫-÷- ⎪ ⎪⎝⎭⎝⎭=116×87=4421; (4)0÷(-20)=0.5.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1)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①形式a ÷b ÷c ;a ×b ÷c ;a ÷b ×c ,这些都是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②方法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先将除法转化为乘法,然后按照乘法法则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如,计算:(-81)÷214×49÷(-15). ③运算顺序对于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问题,我们可以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也可以直接把除法转化为乘法来计算.(2)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对于含有加、减、乘、除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运算顺序是:如没有括号,应先做乘除运算,后做加减运算;如有括号,应先做括号里的运算,再做其他运算.【例5-1】 计算:(1)(-35)×(-312)÷(-114)÷3; (2)-214÷1.125×(-8). 分析:乘除混合运算要按从左到右顺序进行.对于有理数的乘除法混合运算,应将它们统一为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先由负因数的个数确定结果的符号,再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同时把小数也化为分数,最后考虑约分.解:(1)(-35)×(-312)÷(-114)÷3 =(-35)×(-72)×(-45)×13=-35×72×45×13=-1425; (2)-214÷1.125×(-8) =94÷98×8 =94×89×8=16. 【例5-2】 计算:(15-13)×(14+15)÷(-120)÷(-13). 分析:本题是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可按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解:(15-13)×(14+15)÷(-120)÷(-13) =-215×920×(-20)×(-3) =-(215×920×20×3)=-185. 6.有理数的乘法的运算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即ab =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即(ab )c =a (bc ).(3)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即a (b +c )=ab +ac .分配律在有理数的运算以及今后的有关代数式运算及变形中运用非常广泛,它的正向运用(即从左到右)与逆向运用(即从右到左)对于不同形式的计算与变形都起着简化的作用,应注意灵活运用.如,计算:(134-78-712)×(-117),考虑前一个括号里面的各个因数的分子都是7,而后面括号里面的因数的分母是7,可以直接利用乘法的分配律简化运算.【例6】 用简便方法计算:(1) (-12+16-38+512)×(-24); (2)-13×23-0.34×27+13×(-13)-57×0.34. 分析:第(1)题中有(-24)是括号中各分母的公倍数,所以应利用分配律变形;第(2)题把-0.34×27与13×(-13)交换位置,然后利用结合律将前两项结合、后两项结合,即分成两组,再分别在每组中逆用分配律即可.解:(1)原式=⎝⎛⎭⎫-12×(-24)+16×(-24)+38×24+512×(-24) =12-4+9-10=7.(2)原式=-13×23+13×(-13)-0.34×27-57×0.34=⎣⎡⎦⎤(-13)×23+13×(-13)+⎣⎡⎦⎤0.34×⎝⎛⎭⎫-27-57×0.34 =2125(13)0.343377⎡⎤⎡⎤⎛⎫⎛⎫-⨯++⨯-- ⎪ ⎪⎢⎥⎢⎥⎝⎭⎝⎭⎣⎦⎣⎦=(-13)×1+0.34×(-1)=-13-0.34=-13.34.7.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技巧进行有理数的乘除运算,除了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之外,还要注意一些运算技巧,力求使运算简便.解答有理数除法运算有关的问题时,我们应注意利用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将有理数的除法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如果被除数或除数中有小数应先化为分数,有带分数应先化为假分数,便于约分,简化运算.辨误区 除法没有分配律除法没有分配律,如在有理数的除法运算中,如果按a ÷(b +c )=a ÷b +a ÷c 进行分配就错了.除法是没有分配律的,从而不能运用分配律.像6÷3×13有时会习惯性地将3和分母中的3约分,这是错误的,应严格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经过一定练习才能灵活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的性质有:①a ÷b ÷c =a ÷(b ×c )=a ÷c ÷b .即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所得的商再除以第三个数,等于第一个数除以第二、三两数的积;也等于第一个数除以第三个数所得的商再除以第二个数.如:740÷(37×4)=740÷37÷4=20÷4=5.②a ×b ÷c =a ×(b ÷c )=(a ÷c )×b .即两个数的积除以第三个数,等于其中任意一个乘数除以第三个数,再与另一个乘数相乘.如:136×73÷68=2×73=146.③a ÷b ×c =a ÷(b ÷c ).即第一个数除以第二个数所得的商再乘以第三个数,等于先求出第二个数除以第三个数的商,再用第一个数除以这个商.如:480 000÷144×12=480 000÷(144÷12)=480 000÷12=40 000.以上三个公式中,添括号或去括号都有规律.添括号时,如果一个数的前面是乘号,那么这个数前面添上括号后,括到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一个数的前面是除号,那么在这个数前面添上括号后,括到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要改变,乘号变除号,除号变乘号.【例7-1】 计算:(1)⎝⎛⎭⎫14-15+13÷160;(2)160÷111453⎛⎫-+ ⎪⎝⎭. 分析:(1)先将除法转化为乘法,运用了分配律后使运算简便;第(2)题属于易错题,因为除法没有分配律,只有乘法才有分配律,而一些学生往往因不看清题目而错误地运用运算律.解:(1)方法一:⎝⎛⎭⎫14-15+13÷160=⎝⎛⎭⎫1560-1260+2060×60=2360×60=23. 方法二:⎝⎛⎭⎫14-15+13÷160=(14-15+13)×60 =14×60-15×60+13×60=23. (2)方法一:160÷(14-15+13) =160÷(1560-1260+2060)=160÷2360=123. 方法二:∵⎝⎛⎭⎫14-15+13÷160=(14-15+13)×60=14×60-15×60+13×60=23, ∴根据倒数的定义有160÷(14-15+13)=123. 【例7-2】 计算:(-48)×⎝⎛⎭⎫-23+34+112. 分析:在有理数的计算中,如果能够准确地确定运算结果的符号,则可省去一些不必要的括号,运算步骤的简明与流畅可以提高运算的正确率.解:(-48)×⎝⎛⎭⎫-23+34+112 =48×23-48×34-48×112=32-36-4=-8.【例7-3】 计算:-3.5×35.2+(-7)×32.4.分析:仔细观察算式的特点,可以发现3.5和7存在倍数关系,不妨将7写成3.5×2,然后逆用分配律来简化计算.解:-3.5×35.2+(-7)×32.4=-3.5×35.2+(-3.5)×2×32.4=-3.5×(35.2+2×32.4)=-3.5×100=-350.【例7-4】 计算:0.25÷168×(-1517). 分析:本题如果先计算0.25÷168的结果再乘以⎝⎛⎭⎫-1517,运算过程就很繁杂,而且容易出错.仔细观察每一个数的特点,考虑0.25×4=1,可将68分解成4×17., 去括号时,如果括号的前面是乘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括号的前面是除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要改变,乘号变除号,除号变乘号.解:0.25÷168×(-1517)=0.25×68×(-1517) =0.25×4×17×(-1517)=(0.25×4)×151717⎡⎤⎛⎫⨯- ⎪⎢⎥⎝⎭⎣⎦=1×(-15)=-15. 8.计算器的使用计算器是一种方便实用的计算工具,计算速度快,计算准确,操作方便.使用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按下数字键后,应看清显示器上的显示是否正确;(2)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时,按式子的顺序从左向右按;(3)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乘除运算时,特别是有负数出现时,先应按(-),再输入其绝对值;(4)对于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只要按算式的书写顺序输入,计算器会按要求求出结果.【例8】 用计算器计算:-15.13+4.85+(-7.69)-(-13.88).分析:不同的计算器用法不一样,要注意,使用计算器能进行一些较为复杂的运算. 解:用带符号键(-)的计算器计算.按键顺序: (-)15·13+4·85+(-)7·69-(-)13·88=. 得到-4.09.9.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解决其他数学问题的基础,也是解应用题的基础,多以实际应用、规律探究型问题的形式出现.尤其是运算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较大的或者较复杂的数的混合运算,这时就要利用运算律进行转化,使运算简化.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根据问题情境找出数量关系,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所学的数学问题.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题,如:银行利息计算、话费计算等.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用运算符号正确表达出关系式,注意单位和解题格式.【例9-1】 某校体育器材室共有60个篮球.一天课外活动,有3个班级分别计划借篮球总数的12、13和14.请你算一算,这60个篮球够借吗?如果够了,还多几个篮球?如果不够,还缺几个?分析:本题可以转化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学模型,所以用乘法来解答. 解:60×1111234⎛⎫--- ⎪⎝⎭=60×1-60×12-60×13-60×14=60-30-20-15=-5(个).答:不够借,还缺5个篮球.【例9-2】根据实验测定,高度每增加1 km,气温大约下降6 ℃,小王是一位登山运动员,他在攀登山峰的途中发回信息,报告他所在的位置的气温是-15 ℃,如果当时地面的气温是3 ℃,则小王所在的位置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分析:地面的温度是3 ℃,小王所在的位置是-15 ℃,我们可以根据温度差与高度每增加1 km气温大约下降6 ℃之间的关系,通过计算得到小王所在位置的高度.解:[3-(-15)]÷6×1=3(km).所以小王所在的位置离地面的高度为3 km.初中数学试卷金戈铁骑制作。
2018年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4有理数的加减1.4.3加、减混合运算导学课件(新版)沪科版
1.4.3
加、减混合运算
【归纳总结】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时常用的思路: 通过正负数的实际意义将问题数学化,并列式计算,然后结合计算 结果确定实际问题的答案.
1.4.3
总结反思
加、减混合运算
知识点一
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公式: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 个数相加,和不变. 公式:(a+b)+c=a+(b+c).
升 30 降 20 升 17 升 18 降 20 单位 单位 单位 单位 单位
1.4.3
加、减混合运算
解:根据题意,得 160+(+30)+(-20)+(+17)+(+18)+(-20)=(160+ 30+17+18)+(-20-20)=225+(-40)=185(单位). 答:星期五该病人的收缩压为 185 单位.
1.4.3
目标突破
目标一
加、减混合运算
会运用加法运算律计算
例1
教材补充例题
计算:
(1)(-1.5)+20+(-8.5); (2)(-46)+(-18)+(-12).
1.4.3
加、减混合运算
解:(1)(-1.5)+20+(-8.5) =(-1.5)+(-8.5)+20 =-(1.5+8.5)+20 =-10+20 =10. (2)(-46)+(-18)+(-12) =(-46)+[(-18)+(-12)] =(-46)+(-30) =-76.
1.4.3
加、减混合运算
1 1 1 2 (2)(+ )-(+5)+(- )-(+ )+(+5 ) 2 3 4 3 1 1 1 2 =(+ )+(-5)+(- )+(- )+(+5 ) 2 3 4 3 1 1 1 2 =[(+ )+(- )]+[(- )+(+5 )+(-5)] 2 4 3 3 1 1 = + 4 3 7 = . 12
湘教版 初一七年级数学 上册第一学期 同步课堂补习练习题作业 第一章 1.5.2 第2课时 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
1.5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1.5.2 有理数的除法第2课时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知识点1 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1.将式子(-1)×(-112)÷23中的除法转化为乘法运算,正确的是( )A.(-1)×(-32)×23B.(-1)×(-32)×32C.(-1)×(-23)×32D.(-1)×(-23)×232.计算(-2)÷(-5)×110的结果是( )A.1100B.25C.1D.125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25÷16×(-6)=25÷[16×(-6)] B.25÷16×(-6)=25×6×(-6)C.25÷16×(-6)=25×16×(-6) D.25÷16×(-6)=25×6×64.下列运算中,结果为负值的是( )A.1×(-2)÷(-3)B.(-1)×2÷(-3)C.(-1)×(-2)÷(-3)D.(-1)÷2×05.计算(-5)×(-6)÷(-7)的结果的符号是_______.6.计算2313÷(-67)×0的结果是________.7.m,n,p均为负数,则m÷n×p______0.(填“>”“<”或“=”)8.计算:(1)28×(-36)÷72;(2)-313÷213×(-2);(3)-34×(-112)÷(-214);(4)(-12)÷(-4)÷(-115);(5)(-2)×(-54)÷(-38);(6)(-56)×(-1516)÷(-134)×47.知识点2 用计算器计算9.使用计算器计算时,按键顺序为:,则计算结果为______.10.用计算器计算(精确到0.01):(1)67.2×5.6÷4.5; (2)12÷(-45)×(-16).11.将(-7)÷(-34)÷(-2.5)转化为乘法运算正确的是( ) A.(-7)×43×(-2.5) B.(-7)×(-43)×(-2.5) C.(-7)×(-43)×(-25) D.(-7)×(-34)×(-52) 12.计算(-1)÷(-3)×(-13)的结果是( ) A.-1 B.-9 C.-19 D.9 13.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6÷(-14)×4=6×(-4)×4 B.6÷(-14)×4=6×(-14)×4 C.6÷(-14)×4=6÷(-14×4) D.6÷(-14)×4=6×(-4)÷4 14.若a 的相反数是512,b 的倒数为-411,则a 与b 的商的5倍是_______. 15.计算:(1)(-212)÷(-5)×(-313); (2)-23×(-85)÷(-0.25); (3)(-34)×(-16)÷(-94); (4)5÷(-12)×(-2); (5)(-512)÷(-35)×54; (6)-72×214×49÷(-335).16.用计算器计算(精确到0.01):(1)(-37)×125÷(-75); (2)-4.375×(-0.112)-2.321÷(-5.157).挑战自我17.按下面程序计算:输入x=2,则输出的答案是______.18.通常,山的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将下降0.6 ℃,现地面气温是-4 ℃.请你帮小明算算:(1)高度是2 400米高的山上气温是多少℃?(2)气温是-22 ℃的山顶高度是多少米?。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章有理数1.5.1有理数的乘方(教案)
2.教学难点
(1)零指数幂的理解:理解零指数幂的意义,掌握a^0 = 1(a ≠ 0)的规律。
难点解析:学生可能会对零指数幂的意义产生疑问,需要通过实例和图示等方法解释零指数幂的含义。
(2)负整数指数幂的计算:掌握负整数指数幂的计算方法,理解其与正整数指数幂的关系。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有理数乘方的基本概念、运算法则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有理数乘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有理数乘方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既要注重概念的理解,又要关注运算技能的培养。以下是我对这次教学的几点反思: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有理数乘方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计算不同形状的体积和面积。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来演示有理数乘方的实际应用。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1.关于概念教学:在讲解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时,我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并通过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大部分同学能够较好地掌握乘方的定义,但仍有部分同学对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概念理解不够透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的理解情况,通过设计更具针对性的问题,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4.提高学生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良好的数学运算习惯。
5.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5.2科学计数法(图文详解)
人=_1_0_0_, 103 =__1__0_0_0_, 104 =_1_0__0_0_0_,
【解析】选C.4.6×108 的原数应有8+1=9位整数,所
以4.6×108 =460 000 00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
4.(成都中考)上海“世博会”吸引了来自全球众多国家数
以千万的人前来参观.据统计,2010年5月某日参观世博
园的人数约为256 000,这一人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
3.(丹东中考)在“2008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场的“鸟
巢”钢结构工程施工建设中,首次使用了我国科研人员 自主研制的强度为4.6×108 帕的钢材,那么它的原数为
()
(A)4 600 000
(B)46 000 000
(C)460 000 000
(D)4 600 000 000
(
)
(A)2.56×105
(B)25.6×105
(C)2.56×104
(D)25.6×104
【解析】选A.256 000的整数位数有6位,所以在用科学
记数法表示时应为10的6-1=5次方.所以256 000=2.56×
105,同时要注意1≤ a <1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
5.(南安中考)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3月5日的十一届
_____2_×__1_0_12___ 千瓦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
2.下面信息中的大数已经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你知道原数 是谁吗? (1)一口痰大约含有细菌1.3×108个;___1_3_0__0_0_0__0_0_0_个 (2)温岭市去年总共缺水6.2×106吨; __6__2_0_0__0_0_0__吨 (3)据中国电监会统计,我国今年预计将缺电6×1010千瓦时; ___6_0__0_0_0__0_0_0__0_0_0___千瓦时 (4) -2.4×104=____-_2_4__0_0_0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5有理数的乘方1.5.2科学记数法1.5.3近似数课时练习新版
1.5.2科学记数法1.5.3近似数课堂练习知识点一:科学记数法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0000,800000,56000000,-7400000.知识点二:由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转化为一般形式的数2.⑴4×107⑵7.04×105⑶-3.96×106知识点三:比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两个数的大小3.比较大小(填“>”、“=”、“<”)⑴3.872×103 3.872×104⑵4.8×1015 3.82×1015⑶2.46×109 8.7×108⑷-4.03×103-3.8×104知识点四:由精确度取近似值4.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⑴0.00356 (精确到万分位)⑵61.235 (精确到个位)⑶1.8935 (精确到0,001)⑷1.99635 (精确到0,01) 知识点五:精确度5.下列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1)56.8;(2)0.00108;(3)8.5万.当堂达标1.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的形式(其中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是正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记数法.2.亚运会火炬传递以“和谐之旅”为主题,以“点燃激情传递梦想”为口号进行,其传递总路程约为1370000千米,这个路程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A .B .C .D .3.若一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2647×105 ,则原数是().A.12647B. 126470C. 1264700D. 126470004.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4.007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精确到千分位B.精确到千位C.它精确到万位D.它精确到十位5.比较大小:____(用“>”、“<”或“=”填空).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光速为300000000米/秒;(2)截止2009年5月底,我国股市开户总数约95000000;(3)海洋表面积约为326000000平方千米;7.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值(1)0.0156(精确到千分位);(2)48020000(精确到十万位);(3)3.2583(精确到0.01);(4)0.0345(精确到0.001).课后作业1.下列语句中的数据,是近似数的是()A.某校有女生762人B.小明家今天支出42.8元C.今天最高温度是36℃D.语文书有182页.2.数据26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2.6×10n,则n 的值是().A. 2 B. 3 C. 4 D. 53.数23.0是由某数按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则下列各数中可能是这个数的是().A.22.85B.23.04C.22.948D.23.054.下列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中,精确到千位的是().A.2.5万B.35万C.2008D.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⑴1382000000=;⑵-100000=;⑶13亿=;⑷345×106=;6.写出以下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原数:⑴3.726×106=;⑵-3.058×107=7.近似数0.048精确到位,近似数13.5万,精确到___位.8.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内的要求对下列各数求近似值:⑴3.5952(精确到0.01) ;⑵23.45(精确到个位) ;⑶4.736×105(精确到千位) ;9.比较-5.64×109与-1.02×1010的大小.1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 自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以来,至少有71920名大学生走进西部成为志愿者,支援西部建设;(2) 沈阳市计划从2016年到2018年新增林地面积2530000平方米.拓展探究1.如果规定:0.1==10-1,0.01==10-2,0.001==10-3,….(1)你能用幂的形式表示0.0001,0.00001吗?(2)你还能将0.000001768表示成a×10n的形式吗?(其中1≤a<10,n是负整数)1.5.2科学记数法1.5.3近似数参考答案课堂练习1.104;8×105;5.6×107;-7.4×1062.⑴40000000;⑵704000;-39600003.⑴<;>;>;>4.⑴0.0036;⑵61;⑶1.893;⑷2.005.(1)精确到十分位;(2)精确到十万分位;(3)精确到千位.当堂达标1. 2.D. 3.B. 4.D 5.<6.解:(1);(2);(3). 7.解:(1)0.016 ;(2);(3)3.26 ;(4)0.035.课后作业1.C 2.C 3.B 4.A.5.⑴1.382×109;⑵-105;⑶1.3×109⑷3.45×108 6.⑴3726000;⑵-30580000 7.千分;千.8.⑴3.60;⑵23;⑶4.74×1059.解:∵ 5.64×109<1.02×1010∴-5.64×109>-1.02×101010.解:(1);(2).拓展探究1.解:(1)10-4,10-5;(2)1.768×10-6.。
高邑县第四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5有理数的乘方1.5.1乘方第2课时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
第2课时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知识与技能】了解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及运算顺序.【过程与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并在运算过程中合理使用运算律.【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数的感觉,提高学生正确运算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灵活性,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是确定的.【教学难点】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计算:3-(-2)3×6.这个式子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做这道题,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接着师生共同归纳出下面的结论.【归纳结论】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二、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计算下列各题:【分析】按照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括号,再乘方,然后算乘除,最后算加减进行计算,每步计算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结果.【教学说明】有理数的计算要遵循先观察,后计算,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结果的原则;观察时,先看每个算式可以用括号和“+、-”号分成几个部分(如第(1)题可分为三部分,第(2)题可分为两部分),再看每个部分能否进行简算(如\[21×317-713×722÷312\]2及(0.12510×89)均可进行简算),乘除法中带分数一般化为假分数进行计算.完成此例题后,教师让学生自行阅读教材第43~44页例3、例4.试一试教材第44页练习.例2观察下面三行数:1,4,9,16,25,…;①0,3,8,15,24,…;②4,7,12,19,28,…;③(1)第①行数按什么规律排列?(2)第②③行数与第①行数分别有什么关系?(3)取每行数的第12个,计算这三个数的和.分析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第②③行数据都是在①的基础上进行加减后得到的,所以根据这个思路很容易知道怎么解题.解:(1)第①行数是12,22,32,42,52,….(2)对比①②两行中的数据,可以发现:第②行数是第①行相应数减1,即12-1,22-1,32-1,42-1,52-1,….对比①③两行中的数据,可以发现,第③行数是第①行相应数加3,即12+3,22+3,32+3,42+3,52+3,….(3)每行第12个数是122,122-1,122+3,其和是122+122-1+122+3=434.【教学说明】这道例题与课本上的例题比较类似,教师可事先让学生学习教材例4后再解这道题.例3已知y=ax5+bx3+cx-5,当x=-3时,y=7;求x=3的y的值.解:当x=-3时,y=a·(-3)5+b·(-3)3+c·(-3)-5=-35a-33b-3c-5=7,∴35a+33b+3c=-12那么,当x=3时,y=35a+33b+3c-5=-12-5=-17【教学说明】本题重在让学生体会整体思想的运用.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计算下列各题.2.根据下表,探索规律:根据规律写出37与320的个位数字.【教学说明】第1题中的几道题都是有关混合运算的题,教师先让学生思考,再让学生在黑板上解答,然后全体学生共同订正,总结规律与注意事项.第2题为探索题,教师可与学生共同探索,提示学生注意看个位数字的变化规律.2.解:由表格知,3n中,当n是连续自然数变化时,幂3n的个位数字是3,9,7,1,3,9,7,1,…周期变化,且四个数为一个周期,易知37的个位数字为7,20 ÷4=5,则320的个位数字与第四个数的个位数字相同,即320的个位数字与34的个位数字相同,为1.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注意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要熟练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2.在运算中要注意像-72与(-7)2等这类式子的区别.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5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课时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要求学生先通过交流,正确归纳出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再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寻找规律,发现问题,学生间互相辨析指正.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强调学生对易错点特别警醒,解题时仔细分析问题结构特征,合理选择步骤和运算律.第3课时整式的加法和减法【知识与技能】能运用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法则进行整式的加法和减法.【过程与方法】经历将整式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化简过程,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点结合使用的能力.【情感态度】在观察、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归纳、学习的意识.【教学重点】熟练进行整式的加法和减法.【教学难点】准确理解整式的加法和减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1.化简:2(a+1)-a.2.想一想,如何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教学说明】通过两个问题,回顾前面所学过的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法则,引出新的知识.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计算:(1)(5x-1)+(x+1)(2)(2x+1)-(4-2x)2.动脑筋:有两个大小不一样的长方体纸盒,如图所示,已知大纸盒的体积是小纸盒体积的24倍.(1)这两个纸盒的体积和为多少?(2)大纸盒与小纸盒的体积差为多少?【教学说明】让学生加强对新知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教材P75例5、62.若两个整式的和是2x2+xy+3y2,一个加式是x2-xy,求另一个加式.解:另一个加式=(2x2+xy+3y2)-(x2-xy)=2x2+xy+3y2-x2+xy=x2+2xy+3y2.3.求3a2-2ab+6与5a2-6ab-7的和与差.答案:和是8a2-8ab-1,差是-2a2+4ab+13.4.先化简,再求值:5(3a2b-ab2)-(ab2+3a2b),其中a=12,b=-1.解:化简,得12a2b-6ab2,把a=12,b=-1化入化简,得-6.5.求下列式子的值:2[mn+(-3m)]-3(2n-mn),其中m+n=2,mn=-3.解:化简,得5mn-6m-6n,变形为5mn-6(m+n),把mn=-3,m+n=2代入得-27.6.已知A=a2+b2-c2,B=-4a2+2b2+3c2,且A+B+C=0,求C.解:由A+B+C=0,得C=-A-B=-(a2+b2-c2)-(-4a2+2b2+3c2)=-a2-b2+c2+4a2-2b2-3c2=3a2-3b2-2c2.7.为了加强地球和月球,人们在地球和月球上各加上了一道铁箍,现在想把铁箍各向外扩展1米,问哪个所增加的铁箍长.解:设地球的半径为R米,月球的半径为r米,则地球上的铁箍增加的长度为2π(R+1)-2πR=2π月球上的铁箍增加的长度为2π(r+1)-2πr=2π所以两者所增加的铁箍的长度是相同的.【教学说明】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能熟练将各知识点结合使用.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布置作业:教材“习题2.5”中第5、6、8题.对整合知识点求解的过程没能很好掌握,还有对去括号法则理解不够,练习过程中总出现各种问题,课堂上需要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否则课后作业没有效果.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知识要点:1.定义:含有三个未知数,每个方程中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并且一共有三个方程,像这样的方程组叫做三元一次方程组.2.用代入消元法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①利用代人法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②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得两个未知数的值;③将这两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较简单的一个方程,求出第三个未知数的值,把这三个数写在一起,就是所求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3.用加减消元法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①利用加减法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②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得两个未知数的值;③将这两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较简单的一个方程,求出第三个未知数的值,把这三个数写在一起,就是所求的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一、单选题1.如图①,在第一个天平上,砝码A的质量等于砝码B加上砝码C的质量;如图②,在第二个天平上,砝码A加上砝码B的质量等于3个砝码C的质量.请你判断:1个砝码A与( )个砝码C的质量相等.A.1 B.2 C.3 D.42.如图所示是最近微信朋友圈常被用来“醒醒盹,动动脑”的图片,请你一定认真观察,动动脑子想一想,图中的?表示什么数()A.25 B.15 C.12 D.143.方程组1231x y zx y zx y z-+=⎧⎪+-=⎨⎪-+=⎩的解为A.11xyz=⎧⎪=⎨⎪=⎩B.111xyz=⎧⎪=⎨⎪=⎩C.121434xyz⎧=⎪⎪⎪=-⎨⎪⎪=-⎪⎩D .121434xyz⎧=-⎪⎪⎪=⎨⎪⎪=⎪⎩4.三元一次方程组321x y zx y zx y-+=-⎧⎪+-=⎨⎪+=⎩的解是()A.112xyz=-⎧⎪=⎨⎪=⎩B.124xyz=-⎧⎪=-⎨⎪=-⎩C.221xyz=-⎧⎪=⎨⎪=⎩D.227xyy=⎧⎪=-⎨⎪=-⎩5.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A.B.C.D.6.已知x=2,y=﹣1,z=﹣3是三元一次方程组72325mx ny znx y mzx y z k--=⎧⎪--=⎨⎪++=⎩的解,则m2﹣7n+3k的值为( )A.125 B.119 C.113 D.717.设x y z234==,则x2y3zx y z-+++的值为()A.27B.69C.89D.578.利用两块长方体测量一张桌子的高度,首先按图①方式放置,再交换木块的位置,按图②方式放置,测量的数据如图所示,则桌子的高度为()A.84cm B.85cm C.86cm D.87cm9.若x+2y+3z=10,4x+3y+2z=15,则x+y+z的值为( )A.2 B.3 C.4 D.5二、填空题10.已知方程组123a bb ca c-=-⎧⎪-=⎨⎪+=⎩,则a=______________.11.“微信”已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一种重要工具,前不久在“微信群”中看到如下一幅图片,被群友们所热议.请你运用初中所学数学知识求出桌子的高度应是__________.12.方程组42325560a b ca b ca b c-+=⎧⎪++=⎨⎪++=⎩的解是_____.13.解三元一次方程组时,先消去z ,得二元一次方程组,再消去y,得一元一次方程2x=3,解得x =,从而得y=_____,z=____.14.一辆客车、一辆货车和一辆小轿车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朝同一方向匀速行驶,在某一时刻,客车在前,小轿车在后,货车在客车与小轿车的正中间,过了12分钟,小轿车追上了货车,又过了8分钟,小轿车追上了客车,再过t分钟,货车追上了客车,则t=_____.三、解答题15.解方程组:34, 2312,6.x y zx y zx y z-+=⎧⎪+-=⎨⎪++=⎩①②③16.已知方程组522718x y ax y a-=⎧⎨+=-⎩的解x、y互为相反数,求出a的值并求出方程组的解.17.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某市政府筹集抗旱必需物资120吨打算运往灾区,现有甲、乙、丙三种车型可供选择,每辆车的运载能力和运费如下表所示:(假设每辆车均满载)(1)若全部物资都用甲、乙两种车来运送,需运费8200元,则分别需甲、乙两种车各几辆?(2)为了节约运费,该市政府共调用16辆甲、乙,丙三种车都参与运送物资,试求出有几种运送方案,哪种方案的运费最省?其费用是多少元?答案1.B2.B3.C4.C5.D6.C7.C8.B9.D10.2 11.130 cm12.325 abc=⎧⎪=-⎨⎪=-⎩13.,. 14.4015.2,3,1. xyz=⎧⎪=⎨⎪=⎩16.a=274,9494xy⎧=⎪⎪⎨⎪=-⎪⎩.17.(1)需甲车型8辆,需车型10辆;(2)有二种运送方案:①甲车型6辆,乙车型5辆,丙车型5辆;②甲车型4辆,乙车型10辆,丙车型2辆;方案②运费最省,最少运费是7800元。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总结正数:大于的数叫做正数。
01.概念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注: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是整数,一、正数和负数自然数,有理数。
(不是带“—”号的数都是负数,而是在正数前加“—”的数。
)2.意义:在同一个问题上,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1.概念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分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
(有限小数与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
)注: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负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数,正整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整数。
π是正数但不是有理数!2.分类:两种二、有理数⑴按正、负性质分类:⑵按整数、分数分类:正有理数正整数正整数有理数正分数整数0零有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负整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负分数3.数集内容了解1.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2.对应关系: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是一一对应的。
三、数轴比较大小: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3.应用求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在原点的同侧作减法,在原点的两侧作加法。
“—”号)(注意不带“+”代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相反数。
1.概念(0的相反数是0)几何:在数轴上,离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做相反数。
2.性质: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a+b=0,即a=-b;反之,若a+b=0,则a与b互为相反数。
四、相反数两个符号:符号相同是正数,符号不同是负数。
3.多重符号的化简多个符号: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符号的化简,看负号的个数,当“—”号的个数是偶数个时,结果取正号当“—”号的个数是奇数个时,结果取负号1.概念: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1;0没有倒数)五、倒数2.性质若a与b互为倒数,则a·b=1;反之,若a·b=1,则a与b 互为倒数。
2018年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5有理数的乘方1.5.3近似数备课素材(新版)新人教版
1.5 有理数的乘方1.5.3 近似数复习导入 1:(1)我班有________名学生,________名男生,__________名女生;(2)我今年________岁;(3)我的体重约为________千克,我的身高约为________厘米;(4)我们的数学课本有________页.(5)量一量我们的数学课本的长度是________厘米,宽度是________厘米.问题2:在这些数据中,哪些数是与实际接近的?哪些数据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师生共同完成:问题1中(1)(5)与实际完全符合,(2)(3)(4)是与实际接近的) 与实际接近的数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近似数.[说明与建议] 说明:提出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观察身边熟悉的事物,收集一些数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引入新课.建议: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准确数与近似数吗?生活中哪些方面用到近似数?1.阅读报道:中国是世界面积第3大国;中国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844米;中国共划分为34个省级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中国共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约有1700万人.2.回答问题:你能找出这篇报道中的精确数据和近似数据吗?[说明与建议] 说明:通过阅读一篇报道,找出其中的近似数和精确数,其一可以改变枯燥的概念复习,使复习环节变得更加有趣;其二通过阅读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例如此报道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我们的祖国,同时也为新课的学习和探究作铺垫和准备工作.建议:可以让学生寻找身边的实例,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羊村超市开业了,懒羊羊买东西的时候发生了纠纷,一斤大米1.9元,一斤半大米共2.85元,可是,懒羊羊没有5分钱的零钱,村长又不愿意,懒羊羊给了村长3元,村长又没办法找零钱.怎么办呢?喜羊羊总是有办法.他想了什么办法呢?原来是四舍五入.今天我们来学习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说明与建议] 说明:用来源于学生身边的问题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诱发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建议:先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学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命题角度1] 准确数和近似数的意义近似数识别的方法:①语句中带有“约”“左右”等词语,里面出现的数据都是近似数.如“某城市约有100万人口”“这篇文章有2000字左右”,这两个语句中的100万和2000都是近似数.②诸如“温度”“身高”“体重”“长度”等这些词语用数据来描述时,这些数都是近似数.如:“现在的气温是-2 ℃”“小明的体重是55千克”,这两个语句中的-2和55都是近似数. 例 下列各题中的数据,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1)某字典共有1234页;(2)我们班级有97人,买门票大约需要800元;(3)小红测得数学书的长度是21.0厘米.解:(1)1234是准确数;(2)97是准确数,800是近似数;(3)21.0是近似数.[命题角度2] 精确度的确定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我们就说这个数精确到哪一位.(1)普通数直接判断;(2)对于科学记数法形式(形如a×10n)的数,先将其还原成普通数,再看a最右边的数字处在哪个数位上,则其就精确到了哪个数位.(3)带有“文字单位”的近似数,在确定它的精确度时,分两种情况:当“文字单位”前面的数是整数时,则近似数精确到“文字单位”;当“文字单位”前面的数是小数时,则先将近似数还原成原来的数,再看最原小数中最右边的数字的位置.例1 12.30万精确到(D)A.千位 B.百分位 C.万位 D.百位例2 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3.20×10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精确到百位B.精确到个位C.精确到万位D.精确到千位[命题角度3] 按要求取近似数题目要求精确到哪一位,就观察下一位确定是“舍”还是“入”.例 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中的要求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1)0.03049(精确到0.001);(2)199.5(精确到个位);(3)48.396(精确到百分位);(4)67294(精确到万位).解:(1)0.03049≈0.030;(2)199.5≈200;(3)48.396≈48.40;(4)67294≈7×104.P46练习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1)0.003 56(精确到万分位);(2)61.235(精确到个位);(3)1.8935(精确到0.001);(4)0.0571(精确到0.1).[答案] (1)0.0036;(2)61;(3)1.894;(4)0.1. P47习题1.5 复习巩固 1.计算:(1)(-3)3; (2)(-2)4;(3)(-1.7)2; (4);(-43)3(5)-(-2)3; (6)(-2)2×(-3)2.[答案] (1)-27;(2)16;(3)2.89;(4)-;(5)8;(6)36.64272.用计算器计算:(1)(-12)8; (2)1034; (3)7.123; (4)(-45.7)3.[答案] (1)429 981 696;(2)112 550 881; (3)360.944 128;(4)-95 443.993. 3.计算:(1)(-1)100×5+(-2)4÷4;(2)(-3)3-3×;(-13)4(3)××÷; 76(16-13)31435(4)(-10)3+[(-4)2-(1-32)×2];(5)-23÷×; 49(-23)2(6)4+(-2)3×5-(-0.28)÷4.[答案] (1)9;(2)-27;(3)-;127572(4)-968;(5)-8;(6)-35.93. 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235 000 000; (2)188 520 000; (3)701 000 000 000; (4)-38 000 000. [答案] (1)2.35×108;(2)1.8852×108; (3)7.01×1011;(4)-3.8×107.5.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来各是什么数?3×107,1.3×103,8.05×106,2.004×105,-1.96×104. [答案] 30 000 000;1300;8 050 000; 200 400;-19 600.6.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 (1)0.003 56(精确到0.0001); (2)566.1235(精确到个位); (3)3.8963(精确到0.01); (4)0.0571(精确到千分位).[答案] (1)0.0036;(2)566;(3)3.90;(4)0.057. 综合运用7.平方等于9的数是几?立方等于27的数是几?[答案] 3或-3;3.8.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都是a ,高是b ,它的体积和表面积怎样计算?当a =2 cm ,b =5 cm 时,它的体积和表面积是多少?[答案] V =a ×a ×b ;S =2(a ×b +a ×a +a ×b ).V =20,S =48.9.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约是1.1×105 km/h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40 m/s ,试比较两个速度的大小.[答案] 340 km/h<1.1×105 km/h.10.一天有8.64×104 s ,一年按365天计算,一年有多少秒(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答案] 3.1536×107秒. 拓广探索11.(1)计算0.12,12,102,1002.观察这些结果,底数的小数点向左(右)移动一位时,平方数小数点有什么移动规律?(2)计算0.13,13,103,1003.观察这些结果,底数的小数点向左(右)移动一位时,立方数小数点有什么移动规律?(3)计算0.14,14,104,1004.观察这些结果,底数的小数点向左(右)移动一位时,四次方数小数点有什么移动规律?[答案] (1)0.01,1,100,10 000,向左(右)移动两位;(2)0.001,1,1000,1 000 000,向左(右)移动三位;(3)0.0001,1,10 000,100 000 000,向左(右)移动四位.12.计算(-2)2,22,(-2)3,23.联系这类具体的数的乘方,你认为当a <0时下列各式是否成立?(1)a 2>0; (2)a 2=(-a )2; (3)a 2=-a 2; (4)a 3=-a 3.[答案] 4,4,-8,8,(1)成立,(2)成立; (3)不成立;(4)不成立. P51复习题1 复习巩固1.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号把这些数连接起来:3.5,-3.5,0,2,-2,-1.6,-,0.5.13[答案] 图略,-3.5<-2<-1.6<-<0<0.5<2<3.5.132.已知x 是整数,并且-3<x <4,在数轴上表示x 可能取的所有数值. [答案] 如图所示:3.设a =-2,b =-,c =5.5,分别写出a ,b ,c 的绝对值、相反数和倒数.23[答案] 2,2,-;,,-;5.5,-5.5,.122323322114.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的和是多少?互为倒数的两数的积是多少? [答案] 0,1. 5.计算:(1)-150+250;(2)-15+(-23);(3)-5-65;(4)-26-(-15);(5)-6×(-16);(6)-×27;13(7)8÷(-16);(8)-25÷;(-23)(9)(-0.02)×(-20)×(-5)×4.5;(10)(-6.5)×(-2)÷÷(-5);(-13)(11)6+-2-(-1.5);(-15)(12)-66×4-(-2.5)÷(-0.1); (13)(-2)2×5-(-2)3÷4; (14)-(3-5)+32×(1-3).[答案] (1)100;(2)-38;(3)-70;(4)-11;(5)96;(6)-9;(7)-;(8);(9)-127529;(10);(11)5.3;(12)-289;(13)22;(14)-16.3956.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内的要求,对下列各数取近似值: (1)245.635(精确到0.1); (2)175.65(精确到个位); (3)12.004(精确到百分位); (4)6.5378(精确到0.01).[答案] (1)245.6;(2)176;(3)12.00; (4)6.54.7.把下列各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1)100 000 000; (2)-4 500 000; (3)692 400 000 000.[答案] (1)1×108;(2)-4.5×106; (3)6.924 ×1011. 8.计算:(1)-2-|-3|; (2)|-2-(-3)|. [答案] (1)5;(2)1. 综合运用9.下列各数是10名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 82,83,78,66,95,75,56,93,82,81.先估算他们的平均成绩,然后在此基础上计算平均成绩,由此检验你的估值能力. [答案] 平均成绩79.1分.10.a ,b 是有理数,它们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把a ,-a ,b ,-b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b <-a <a <bB .-a <-b <a <bC .-b <a <-a <bD .-b <b <-a <a [答案] C[解析] 一对相反数在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所以a 的相反数-a 在表示b 的点的左侧,b 的相反数-b 在表示a 的点的左侧,数轴上左边的点表示的数比右边的点表示的数小,所以选C.11.某文具店在一周的销售中,盈亏情况如下表(盈余为正,单位:元):星 期 一 星 期 二 星 期 三 星 期 四 星 期 五 星 期 六星 期 日 合 计 -27.8-70.3200138.1-8188458 表中星期六的盈亏数被墨水涂污了,请你算出星期六的盈亏数,并说明星期六是盈还是亏?盈亏是多少?[答案] 盈,盈38元12.当温度每上升1 ℃时,某种金属丝伸长0.002 mm.反之,当温度每下降1 ℃时,金属丝缩短0.002 mm.把15 ℃的这种金属丝加热到60 ℃,再使它冷却降温到5 ℃,金属丝的长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最后的长度比原长度伸长多少?[答案] 先伸长0.09 mm ,再缩短0.11 mm ,比原长度伸长-0.02 mm.13.一年之中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随时间而变化,1个天文单位是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即1.4960亿km ,试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个天文单位是多少千米.[答案] 1.496×108千米.拓广探索14.结合具体的数的运算,归纳有关特例,然后比较下列数的大小: (1)小于1的正数a ,a 的平方,a 的立方; (2)大于-1的负数b ,b 的平方,b 的立方. [答案] (1)a >a 的平方>a 的立方; (2)b 的平方>b 的立方>b .15.结合具体的数,通过特例进行归纳,然后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认为对,说明理由;认为错,举出反例.(1)任何数都不等于它的相反数;(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同一偶数次方相等; (3)如果a 大于b ,那么a 的倒数小于b 的倒数. [答案] (1)×(零的相反数为0);(2)√((a )2n =[(a )2]n =[(-a )2]n =(-a )2n );(3)×.(若a >0>b , 则1a >0>1b)16.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式,将结果写在横线上:1×1=________; 11×11=________; 111×111=________; 1111×1111=________. (1)你发现了什么?(2)不用计算器,你能直接写出111 111 111×111 111 111的结果吗? [答案] 1;121;12321;1234321;(1)每单个乘数有几个1,积就从1数到几,以后在倒数回来; (2)12 345 678 987 654 321.[当堂检测]1. 下列属于准确数的是( ). A .我国有13亿人口 B .七年二班有49名学生C .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为76岁D .北京到太原的距离为512km2.【2012•西宁改编】2012年5月28日,我国《高效节能房间空气调节器惠民工程推广实施细则》出台,根据奥维咨询(AVC )数据测算,节能补贴新政能直接带动空调终端销售1.030千亿元.那么1.030四舍五入精确到0.1的近似数是( ) A .1 B .10 C .1.0 D .1.033. 对近似数:2.03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精确到百分位 B.精确到百位, C. 精确到万位 D.以上都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