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浮躁凌厉_林语堂北京时期的杂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分析幽默兴盛的原因时说: “有人说, 近来的 散文中幽默分子的加多, 是因为政治上的高压 的结果……自然只好作长歌而当哭。”⑤林语堂 在《剪拂集》中用大量的比喻, 针砭时弊。他或 把笔锋对准那些依附反动政府的文人, 将它们 称 为 “畜 牲 ”, ⑦号 召 有 正 义 感 有 良 知 的 人 起 来 “打 狗 ”, 将 其 “全 数 歼 灭 ”; ⑦或 将 那 些 没 有 骨 气 、没 有 良 知 的 知 识 分 子 称 为 “文 妓 ”, 把 他 们 的 行 为 喻 为 “妓 女 之 卖 身 求 利 ”; ⑧《祝 土 匪 》一 文中, 林语堂以冷嘲热讽的幽默笔调剥去了道 貌岸然的正人君子的名士外衣, 把他们的奴才 相刻画得惟妙惟肖……林语堂的文章因为有 了幽默, 就摆脱了呆板说教的意味, 嬉笑怒骂, 酣畅淋漓, 文气奔放, 悍泼恣肆。
68
理论探索
非乐天知命…… 不让主义…… 不悲观…… 不怕洋习气…… 必谈政治……⑥ 文章中列举的国民劣根性, 深刻而尖锐地 批判了复古潮流, 乃至于钱玄同认为, 除鲁迅、 陈 独 秀 、吴 稚 晖 三 人 之 外 , 林 语 堂 是 能 彻 底 批 判国民劣根性的第四人。 2、抓住特征, 以夸张的漫画手法勾勒敌人 的丑态
语堂、川岛、钱玄同、刘半农等五六个人。他们的 思想并不一致, 但在支持新文学运动, 支持青年 学生的爱国运动, 反对现代评论派等重大问题 上, 他们的大方向是基本一致的。同时, 他们所 写的杂文, 形成了“语丝文体”的重要特 色 : “任 意而谈, 无所顾忌, 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 于新的旧物, 则竭力加以抨击。”②《语丝》的杂文 继 承 和 发 展 了 《新 青 年 》杂 志 的 反 封 建 的 民 主 传 统。它所继承的“五四”精神滋养了林语堂。他的 杂 文 有 着 鲜 明 的 “浮 躁 凌 厉 ”的 风 格 。 这 是 林 语 堂 从 《新 青 年 》的 老 一 代 杂 文 家 那 里 直 接 继 承 下 来的精神财富。“虽然《语丝》创刊之初, 林语堂 就被列为 16 位长期撰稿人之一, 但是与鲁迅、 周 作 人 、钱 玄 同 、刘 半 农 等 新 文 学 运 动 的 倡 导 者 们相比, 林语堂不过是一个文坛新秀而已, 可是 由 于 林 语 堂 能 够 在 《语 丝 》的 摇 篮 里 摄 取 丰 富 多 彩的艺术养料, 因此在短短一两年的时间里, 这 位初露头角的“新秀”居然后来 居 上 , 一 跃 而 成 为 鲁 迅 所 提 倡 的 ‘打 狗 运 动 ’的 急 先 锋 。 在 语 丝 派与《现代评论》派的笔战中, 林 语 堂 成 了 语 丝 派方面敢于冲锋陷阵的一员勇将。”③
烈”, 与现代评论派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论战, 毫 不留情地进行讽刺与批判。
二、浮躁凌厉的文风 五四时期那种暴躁凌厉的普遍社会心理、 时代的焦躁感, 影响了林语堂的杂文创作。 1、讽刺不留情面, 语不惊人死不休 痛快淋漓的斥骂, 严厉不留情面的讽刺, 登 峰造极的偏激话语, 旗帜鲜明地批判民族劣根 性, 使林语堂很快就在“语丝”派中脱颖而出。 如在《祝土匪》一文中, 他写道: 真理是妒忌的女神, 归奉他的人就不能不 受独身主义, 学者却家里还有许多老婆, 姨太 太, 上玩老妈, 通房丫头。然而真理并非靠学者 供养的, 虽是妒忌, 却不肯说话, 所以学者所真 怕的还是家里的老婆, 不是真理。 所谓正人君子的卑劣行径和肮脏灵魂, 全 被勾勒出来了。 当钱玄同在《语丝》第 20 期上提出“欧化的 中国”时, 林语堂拍案叫好 , 立即参加了刘半 农 与钱玄同的讨论。在《给玄同的信》中, 他说: 钱 玄 同 的 意 见 正 和 他 “近 日 主 张 ”不 谋 而 合 。 林 语 堂不仅把钱玄同的主张推崇为 “唯一的救国办 法”, 而且用词比钱玄同更偏激 , 几乎 到 了 咒 骂 祖宗的地步。“然而, 林语堂居然敢说, 《语丝》居 然敢登, 读者居然叫好。这是‘五四’以后特定的 历史环境下的特定现象。”③其时, 在不遗余力地 批判中国国民性的风潮中, 不管是鲁迅还是胡 适, 无论是陈独秀还是吴稚晖, 从林语堂到陈西 滢, 大家争相用尖锐甚或偏激的语言来批判国 民性的弱点和民族的劣根性, 似乎不这样做就 无以吓退复古派。“所以, 当时在《语丝》同人中 是 很 有 一 些 语 不 惊 人 死 不 休 的 ‘狂 人 ’的— — — 这 也难怪, 因为, 在‘复兴古人之精神’的‘国粹派’ 阴魂不散的时刻, 新文化阵营对任何复古的倾 向和苗头, 都十分敏感。”④在旧文化已卷土重来 的紧要关头, 林语堂和其他《语丝》同人一样, 以 击退旧文化的复辟为己任。林语堂对钱玄同说: 弟尝思精神要兴条件适足以针砭吾民族昏 愦, 卑怯, 颓丧, 价情之痈疽者六…… 非中庸( 即反对“永不生气”也) 。
一、风格形成探因 1、“《语丝》”, 林语堂杂文风格形成的摇篮 林语堂北京时期的杂文创作是与 《语丝》 是 密 切 相 关 的 , 我 们 不 妨 将 它 称 为 “《语 丝 》时 期 ”。 “语 丝 派 ”是 以 《语 丝 》周 刊 为 中 心 的 一 个 杂文流派。它的主要投稿者有鲁迅、周作人、林
他以《打狗檄文》公开号召: 我们打狗运动应自今日起, 使北京的叭儿 狗, 老黄狗, 螺蛳狗, 笨狗, 及一切的狗, 及一切 大人物所豢养的家禽家畜都能全数歼灭。此后 再来讲打倒军阀。 正如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曾经说的 : “作家的笔正如鞋匠的锥, 越用越锐利, 到后来 竟可以尖如缝衣之针。”林语堂靠着一股狂气、 怒气, 以笔为刃, 刺向敌人。他的一系列“打狗” 文章尖刻犀利, 勇往直前, 在社会上引起了极 大的反响。现代评论派被骂得闻“狗”色变 , 林 语堂则被赞誉为“打狗运动的急先锋”。 3、善于用丰富的比喻说明深刻的道理 , 幽 默酣畅, 悍泼恣肆 郁 达 夫 曾 说 : “我 们 的 中 华 民 族 一 向 就 是 不懂幽默的民族, 但近来经林语堂先生等一提 倡, 在一般人的脑里, 也懂得点什么是幽默的 概念来了”⑤。林语堂早在 1924 年 5、6 月间, 就 发 表 了 《幽 默 杂 话 》、《征 译 散 文 并 提 倡 幽 默 》等 文章, 提倡写作幽默小品并身体力行。郁达夫
3、积极参与政治 , 在“痛打落水狗”的风波 中确立文风
林 语 堂 主 张 “必 谈 政 治 ”⑥, 其 杂 文 批 斥 国 粹, 张扬民主, 提倡欧化, 对国民劣根性作毫不 留情的批判。“五卅”惨案和“三一八”惨案后 , 林语堂在激烈的社会冲突中, 无法再安坐在书 斋 中 高 谈 阔 论 了 , 他 创 作 了 《丁 在 君 的 高 调 》、 《谬 论 的 谬 论 》、《祝 土 匪 》、《文 妓 说 》, 《谬 论 的 谬 论 》、《咏 名 流 》等 短 评 、杂 文 , 批 判 和 讽 刺 封 建军阀势力和走狗文人, 声援学生运动; 并且 还走上街头, 亲身“加入学生的示威运动 , 用旗 杆和砖头与警察相斗”。1926 年“三一八惨案’ 后, 林语堂参加了对死难者的悼念活动, 写了 《悼 刘 和 珍 、杨 德 群 女 士 》、《打 狗 释 疑 》等 大 量 文章, 赞扬刘和珍、杨德群是“全国女革命之先
“三一八”惨案发生后的 1926 年 3 月 30 日, 针对部分文人不分黑白诬陷死难学生、粉 饰太平的言行, 作《闲话与谣言》:
“畜 生 ”生 在 人 类 里 面 , 本 来 已 经 够 奇 了 , 但是畜生而发见于今日的大学教授中, 这真使 我料想不到。我要畅快的声明, 这并非指猪、 狗 、猫 、鼠 , 乃 指 大 学 教 授 中 “亲 亲 热 热 口 口 声 声提到孤桐先生的一位”, 亦即“白话老虎报社 三大笑柄”之一。
注释 ①《鲁迅同斯诺谈话整理稿》, 载《新文学史料》1 9 8 7 年 第 3 期。 ②鲁迅: 《我和〈语丝〉的始终》。 ③施建伟: 《语丝派“打狗运动的急先锋”— ——林语堂 的 杂文》 ④李劼: 《历史描述和阐释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青海 人民出版社 1998 年 6 月版 ⑤郁 达 夫 《现 代 散 文 导 论 ( 下 ) 》, 1 9 8 2 年 1 1 月 上 海 书 店影印 ⑥林语堂: 《给玄同的信》 ⑦林语堂: 《打狗檄文》 ⑧林语堂: 《文妓论》
关键词 林语堂 北京时期 杂文 语丝派 浮躁凌厉
中图分类号 I 206.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6847( 2007) 02- 069- 04
【作者简介】张宁( 1966- ) , 女, 福建诏安人, 福州市教育学院语文高级讲师, 研究方向: 现当代文学。
有 人 说 林 语 堂 是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上 的 “庞 然大物”。纵观其一生, 我们可以看到, 20 世纪 20 年 代 , 林 语 堂 是 “语 丝 派 ”中 的 “打 狗 急 先 锋”; 30 年代, 他 是 上 海 文 坛 上 出 名 的 “幽 默 大 师 ”, 他 用 英 文 创 作 的 《吾 土 吾 民 》、《生 活 的 艺 术》和小说《京华烟云》, 曾风靡欧美文坛; 60 年 代 他 编 纂 有 《林 语 堂 汉 英 辞 典 》…… 上 个 世 纪 30 年代, 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在访问鲁迅时, 问 及中国现代最著名的杂文作家, 鲁迅谈到了五 个人, 头三名的排列次序是周作人、林语堂、鲁 迅。①
如鲁迅先生所云, 今日救国在于一条迂谬 渺茫的途径, 即“思想革命”, 此语诚是。然愚意 以为今日救国与其说在“思想革命”, 何如说在 “性之改造”。……
林语堂与鲁迅同声唱和, 为中国的未来呼 唤:
求一为思想主义而焦急, 为高尚理想而狂 热而丧心病狂之人, 求一轰轰烈烈非贯彻其主 义不可, 视其主义犹视其自身革命之人则不可 得, 有之则孙中山先生而已。难怪孙中山有“行 之匪艰知之维艰”之学说。
2、将鲁迅当作自己的精神导师, 同声唱和 “作 为 ‘五 四 ’以 来 最 伟 大 的 思 想 家 和 文 学 家, 鲁迅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本来具有的叛逆
2007.02
论福 坛建
67
FUJ IANTRIBUNE
理论探索
因素和西方现代意识中的强者意识, 合成一种 桀骜不驯又卓尔不群的鲁迅精神, 由于对中国 社会历史的透彻了解和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深 切感受, ……这种鲁迅精神……散发着炽热的 强者的光芒。”④“语丝时期”的林语堂, “生性戆 直, 浑朴天真”, “真诚勇 猛 ”, ⑤正 是 血 气 方 刚 的 时候, 但他能够虚心地向鲁迅、周作人等学习。 1928 年 12 月 , 在 英 文 杂 志 《中 国 评 论 周 报 》上 发表《鲁迅》一文, 对鲁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 中的战斗业绩深致赞扬, 对鲁迅的斗争精神和 战斗艺术也深表钦佩。早在 1925 年, 林语堂就 配 合 鲁 迅 的 《战 士 和 苍 蝇 》一 文 , 撰 写 了 《论 性 意为中国人所恶》一文, 文章开头, 林语堂先引 用鲁迅的话:
林语堂的杂文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北 京 时 期 、上 海 时 期 和 台 北 时 期 , 主 要 收 录 在 《剪拂集》、《大荒集》、《我的话》等。对林语堂杂 文创作的研究多将眼光投放在他的闲适和性 灵方面。笔者在这里, 仅就林语堂在北京时期 创 作 的 杂 文 ( 《剪 拂 集 》) 来 分 析 林 语 堂 早 期 杂 文创作的鲜明特色— ——浮躁凌厉。
北 京 时 期 的 林 语 堂 是 伴 随 着 《语 丝 》一 起 成长的。“语丝时期”的林语堂, 文风悍泼恣肆, 他纵横针砭, 将幽默与讽刺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的语言富有哲理, 含义隽永, 又寓庄于谐, 犀 利 自 然 。 时 代 赋 予 他 鲜 明 的 战 斗 风 格 、激 进 的 叛逆精神, 进而形成了凌厉浮躁的艺术特色。
理论探索
“浮躁凌厉”
— ——林语堂北京时期的杂文
张宁( 福州教育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0)
摘 要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杂文的重要作家, 2 0 世纪 2 0 年代, 林语堂是“语丝派”中的“打狗急
先锋”, 从登上文坛开始的, 他的杂文就呈现出浮躁凌厉的风格。笔者试图分析林语堂的杂文风格
形成的原因及其杂文浮躁凌厉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