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全册文言文注释、翻译、简答习题【2020版】

合集下载

《孟子三章》注释、翻译、默写、简答习题及答案【2020部编版八上21课】

《孟子三章》注释、翻译、默写、简答习题及答案【2020部编版八上21课】

《孟子三章》习题及答案【2020部编版八上第21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目录: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富贵不能淫》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习题及答案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①【三里之城】②【环】③【池】④【兵革】【兵】,【革】,⑤【委而去之】【委】,【去】,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⑦【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⑧【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⑨【得道】⑩【至】⑪【亲戚】⑫【畔】⑬【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二、重点句子翻译: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3、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5、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7、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8、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三、理解性默写: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2、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

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

3、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4、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那句话:。

5、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6、“战必胜”的条件是:。

四、课内简答题:1、本文选自《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时期思想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等人共同编著的。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道”指的是什么?3、“三里”、“七里”是在强调防守一方占有哪方面优势?“环”是在说明进攻一方占哪方面优势?第二段中,进攻方“环而攻之而不胜”,证明了什么道理?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三个句子的修辞是什么?三个句子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5、作者写“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6、为什么君子能够“战必胜”?7、孟子写作目的是说明怎样打赢一场战争吗?8、纵观历史,能得到“人和”的人很多,并说说带给你什么启示?9、回忆你学过的文言课文,从中举出一则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史实。

部编版八上全册古诗词赏析简答题、选择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上全册古诗词赏析简答题、选择题及答案

期中前古诗词12.唐诗五首1、野望/王绩2、黄鹤楼/崔颢3、使至塞上/王维4、渡荆门送别/李白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课外古诗词诵读——6、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7、龟虽寿/曹操8、赠从弟(其二)/刘桢9、梁甫行/曹植期中后古诗词24.诗词五首10、饮酒(其五)/陶渊明11、春望/杜甫12、雁门太守行/李贺13、赤壁/杜牧14、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课外古诗词诵读15、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16、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欧阳修17、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18、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部编版八上古诗文赏析(选择题和简答题)1、野望/王绩【原诗】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习题】1.对《野望》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望”字点题,交代时间(薄暮时分)、地点(东皋),以及人物心情。

“徙倚”,即徘徊,写出人物内心的苦闷和矛盾。

“欲何依”,化用曹操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无枝可依”,表现出诗人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

B.颔联和颈联承“望”字而来,又紧扣“薄暮”写出远望所见到的景色。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写远景、动态,侧重细致刻画。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转而写人,写静态、近景。

C.“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颈联所描绘的景物,在其他田园诗人笔下,可能意味着静谧、悠闲、恬淡,但在诗人这里,看到牧人们皆有所归,“我”却独无,反而呈现出忧郁、孤独、冷清的色彩,这自然是诗人心绪投射与外物的反映。

D.尾联由外物回归自身,首尾呼应,抒发感情,收束全诗。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译文翻译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译文翻译

附录(二)课内文言文参考译文三峡在七百里三峡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一点也没有中断的地方。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隔,不能通航。

倘若(有时)碰到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有时候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陵。

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奔跑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坐船快(也没有这么快)。

在春、冬两个季节,白色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有有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寒肃杀(寂静)。

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声音连续不断,凄惨悲凉。

空旷的山谷中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所以渔民们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答谢中书书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五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服,正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动人游兴),(于是)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

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菜)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与朱元思书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部编版八年级上全册古文注释、翻译、阅读习题【2020版】

部编版八年级上全册古文注释、翻译、阅读习题【2020版】

八年级上全册古文精品习题带答案【2020部编版】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目录:1、第9课《三峡》检测题2、第10课《短文两篇》检测题《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3、第11课《与朱元思书》检测题4、第21课《孟子三章》检测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第22课《愚公移山》检测题及答案6、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检测题第9课《三峡》检测题班级:姓名:成绩:一、重点注释默写:1、【自】于。

这里是“在”的意思。

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略无】,完全没有。

【阙】,同“缺”,空隙、缺口。

3、【自非】如果不是。

4、【亭午】正午。

【亭】,正。

5、【夜分】半夜。

6、【曦月】日月。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陵】指水漫上山陵。

【襄】,升到高处。

【陵】,山陵。

8、【沿溯阻绝】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9、【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10、【不以疾】没有这么快。

11、【素湍】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

【湍】,急流。

12、【回清】回旋的清波。

13、【绝巘】极高的山峰。

14、【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

15、【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荣】,茂盛。

16、【良】甚,很。

17、【晴初】天刚放晴。

18、【霜旦】下霜的早晨。

19、【肃】肃杀,凄寒。

20、【属引】接连不断。

【属】,连接。

【引】,延长。

21、【妻异】凄惨悲凉。

22、【响】回声。

23、【哀转】声音悲凉婉转。

二、重点句子翻译: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翻译: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翻译: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翻译: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

部编版八年级上全册古文重点句子翻译习题及答案【2020版】

部编版八年级上全册古文重点句子翻译习题及答案【2020版】

八年级上全册古文重点句子翻译习题带答案【2020部编版】目录:1、第9课《三峡》检测题2、第10课《短文两篇》检测题《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3、第11课《与朱元思书》检测题4、第21课《孟子三章》检测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第22课《愚公移山》检测题及答案6、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检测题第9课《三峡》检测题班级:姓名:成绩:重点句子翻译: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翻译: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翻译: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翻译:4、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翻译: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翻译:6、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

翻译: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翻译:参考答案:重点句子翻译: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翻译: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翻译: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翻译: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

4、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翻译: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

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翻译: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6、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

翻译: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

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

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翻译: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重点古文译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重点古文译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重点古文译文1. 《论语·学而》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的弟子曰有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复习,是不是很愉快呢?有朋友从远方来,是不是很快乐呢?人家不了解我,而我不生气,是不是君子的表现呢?”2. 《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宨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宨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宨淑女,钟鼓乐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关关雎鸠,河之洲。

窈宨淑女,君子喜欢结合。

水草参差,左右飘摇。

窈宨淑女,醒来睡去寻找。

寻找不到,醒来睡去思虑服从。

悠哉悠哉,反复辗转。

水草参差,左右采摘。

窈宨淑女,与琴瑟为伴。

水草参差,左右植之。

窈宨淑女,钟鼓奏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关关雎鸠,河上洲。

窈宨淑女,君子喜欢结合。

3. 《楚辞·离骚》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青青子袞,悠悠我思。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鼓瑟吹箫。

明明如月,何时可挂?忧从中来,无法中断。

越陌度阡,不必相存。

契阔谈宴,心怀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哪根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回心。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青青子袞,悠悠我思。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4. 《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孔子说:“我讲述而不自己创作,相信并且喜爱古代文化,暗自自比于我老彭(古代贤人之一)。

《孟子三章》注释、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2020部编版八上21课】

《孟子三章》注释、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2020部编版八上21课】

《孟子三章》习题及答案【2020部编版八上第21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目录: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富贵不能淫》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习题及答案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①【三里之城】②【环】③【池】④【兵革】【兵】,【革】,⑤【委而去之】【委】,【去】,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⑦【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⑧【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⑨【得道】⑩【至】⑪【亲戚】⑫【畔】⑬【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二、重点句子翻译: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3、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5、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7、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8、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三、课内简答题:1、本文选自《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时期思想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等人共同编著的。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道”指的是什么?3、“三里”、“七里”是在强调防守一方占有哪方面优势?“环”是在说明进攻一方占哪方面优势?第二段中,进攻方“环而攻之而不胜”,证明了什么道理?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三个句子的修辞是什么?三个句子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5、作者写“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6、为什么君子能够“战必胜”?7、孟子写作目的是说明怎样打赢一场战争吗?8、纵观历史,能得到“人和”的人很多,并说说带给你什么启示?9、回忆你学过的文言课文,从中举出一则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史实。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文注释、翻译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文注释、翻译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古文精品习题带答案【2020部编版】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目录:1、部编版八上第9课《三峡》检测题2、部编版八上第10课《短文两篇》检测题《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3、部编版八上第11课《与朱元思书》检测题第9课《三峡》检测题班级:姓名:成绩:一、重点注释默写:1、【自】于。

这里是“在”的意思。

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略无】,完全没有。

【阙】,同“缺”,空隙、缺口。

3、【自非】如果不是。

4、【亭午】正午。

【亭】,正。

5、【夜分】半夜。

6、【曦月】日月。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陵】指水漫上山陵。

【襄】,升到高处。

【陵】,山陵。

8、【沿溯阻绝】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9、【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10、【不以疾】没有这么快。

11、【素湍】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

【湍】,急流。

12、【回清】回旋的清波。

13、【绝巘】极高的山峰。

14、【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

15、【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荣】,茂盛。

16、【良】甚,很。

17、【晴初】天刚放晴。

18、【霜旦】下霜的早晨。

19、【肃】肃杀,凄寒。

20、【属引】接连不断。

【属】,连接。

【引】,延长。

21、【妻异】凄惨悲凉。

22、【响】回声。

23、【哀转】声音悲凉婉转。

二、重点句子翻译: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翻译: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翻译: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翻译: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

4、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翻译: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

部编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新版古诗文注释翻译

部编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新版古诗文注释翻译

答谢中书书南北朝: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夕日一作:阳)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注释:1.答:回复。

谢中书:即谢微(一说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

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所以称之为谢中书。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2.山川:山河。

之:的。

3.共谈:共同谈赏的。

4.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

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5.青林:青葱的树林。

翠竹:翠绿的竹子。

6.四时:四季。

俱:都。

7.歇:消。

8.乱:此起彼伏。

9.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

颓,坠落。

10.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竞跃,竞相跳跃。

11.实:确实,的确。

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

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

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12.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是南朝文学家。

13.复:又。

与(yù):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

奇:指山水之奇异。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夜游宋代: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文注释、翻译、阅读习题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文注释、翻译、阅读习题

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古文精品习题第 9 课《三峡》检测题班级: 姓名: 成绩:一、重点注释默写:1、【自】 于。

这里是“在”的意思。

2、【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两岸都是相 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略无】, 完全没有。

【阙】,同“缺”,空隙、缺 口。

3、【自非】 如果不是。

4、【亭午】 正午。

【亭】,正。

5、【夜分】 半夜。

6、【曦月】 日月。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陵】指水漫上山陵。

【襄】,升到高处。

【陵】,山陵。

8、【沿溯阻绝】 上行和 11、【素湍】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

【湍】, 急流。

12、【回清】 回旋的清波。

13、【绝巘】 极高的山峰。

14、【飞漱】 飞速地往下冲荡。

15、【清荣峻茂】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荣】,茂盛。

16、【良】 甚,很。

17、【晴初】 天刚放晴。

18、【霜旦】 下霜的早晨。

19、【肃】 肃杀,凄寒。

20、【属引】 接连不断。

【属】, 连接。

阻断,不能通航。

【沿】,顺流而下。

【溯】, 逆流而上。

9、【奔】 这里指飞奔的马。

10、【不以疾】 没有这么快。

二、重点句子翻译: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翻译: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行的航道都被 引】,延长。

21、【妻异】 凄惨悲凉。

22、【响】 回声。

23、【哀转】 声音悲凉婉转。

翻译: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翻译: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

4、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翻译: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

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翻译: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6、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

【必背】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9篇古诗文译文(超全)

【必背】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9篇古诗文译文(超全)

【必背】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9篇古诗文译文(超全)【必背】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9篇古诗文+译文(超全)部编版八年级(上)001三峡北魏·郦道元【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从三峡七百里中,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两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呀!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春夏两季,雪白的激流和碧绿的潭水在清澈的海浪中打转,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山上生长着许多奇柏,悬泉飞瀑。

清澈的水,辉煌的树,高高的山和茂盛的草真的很有趣。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的渔民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002答谢中书书南朝·陶弘景【原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古以来,山水之美就为文人雅士所欣赏。

巍峨的山峰高耸入云,清澈的溪流清澈见底。

河两岸的石墙色彩斑斓,相得益彰。

绿色的树,绿色的竹林,一年四季都存在。

当清晨的薄雾即将消散时,传来了此起彼伏的猿鸟鸣叫声;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在水里游的鱼冲出了水面。

部编版八上期中后古文注释、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

部编版八上期中后古文注释、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

八年级上期中后古文注释、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2020部编版】目录:第22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23课《愚公移山》第24课《周亚夫军细柳》《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课下注释】①选自《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本课所选的三章分别出自《公孙丑下》《滕文公下》和《告子下》。

题目是编者加的。

②【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③【环】围。

④【池】护城河。

⑤【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兵】,兵器。

【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⑥【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

【委】,放弃。

【去】,离开。

⑦【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

⑧【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⑨【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⑩【得道】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⑪【至】极点。

⑫【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⑬【畔】同“叛”,背叛。

⑭【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君子,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3单元古诗古文翻译及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3单元古诗古文翻译及练习含答案
2、本诗的颈联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从炼字的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2 分) 示例一:“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 雄浑。 示例二:诗中的“直”字与“圆”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 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示例三:把孤烟放在广阔的大漠背景之下,渲染了边塞苍凉之美,“孤”字烘托了诗人 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心情。评分标准:(2 分)写出特点 1 分;语句通顺 1 分。
9、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整个画面萧瑟恬 静。
10、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抒发了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
11、首联“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3 分) 答:望既写诗人眺望之意,(1 分),又暗指诗人内心的期望,(1 分) 希望觅得
三、练习题 1.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 分) 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江天寥阔、山清水秀,水波清冷)、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抒发了作者悠闲(闲适)惊喜(喜悦、喜爱大自然)之情。
黄鹤楼 崔颢(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7、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A.诗歌从神话传说落笔,遥想“昔人”已乘鹤而去,既写出了黄鹤楼的历史悠久,又增 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 B.诗歌前四句三见“黄鹤”,二见“去”“空”,回环咏叹,抒发了诗人那种求而不得、 待而不来的迷惘与惆怅之情。 C.诗人登高远眺,长江对岸汉阳城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的芳草长势喜人,此时他对 家乡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D.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中偶句押“ou”韵,韵脚是“楼”“悠”“洲”“愁”,读起 来朗朗上口,音调和谐,旋律优美。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文翻译精要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文翻译精要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文翻译精要译文1:《孟子·告子上》>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译文2:《论语·为政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3:《论语·学而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4:《论语·为政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子曰:“仁者无忧,智者无惑,勇者无敌。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5:《论语·弟子规》>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八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古文主要翻译点

八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古文主要翻译点

八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古文主要翻译点一、课文《三峡》翻译点1.1 瞿塘峡的水流急原文: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翻译:夏天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解释:至于,指到了夏天;襄陵,指江水漫上陵地;沿溯,指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阻绝,被阻断了。

1.2 巫峡的奇峰原文: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翻译:除非到了正午或半夜,否则看不到阳光和月光。

解释:自非,除非;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月,阳光和月光。

二、课文《答谢中书书》翻译点2.1 山川之美原文:实是欲界之仙都。

翻译: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

解释:实是,实在是;欲界,人间;仙都,仙境。

2.2 谢中书之才原文: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翻译:自从康乐以来,再也没有人能与他的才华相提并论。

解释:自康乐以来,自从康乐时期;未复有,再也没有;能与其奇者,能与他相提并论的人。

三、课文《记承天寺夜游》翻译点3.1 夜游承天寺原文: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翻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看到月光照在门上,高兴地起身出门散步。

解释:解衣欲睡,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月色入户,月光照在门上;欣然起行,高兴地起身出门散步。

3.2 苏轼的感慨原文: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翻译:哪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

解释:何夜无月,哪个夜晚没有月光;何处无竹柏,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

四、课文《与朱元思书》翻译点4.1 朱元思的才华原文: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山水奇绝。

翻译:从富阳到桐庐,一百多里路,山水非常奇特美丽。

解释:自富阳至桐庐,从富阳到桐庐;一百许里,一百多里路;山水奇绝,山水非常奇特美丽。

4.2 山水之乐原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翻译:像鸢鸟一样飞翔到天空的人,看到山峰就会平静心情;忙于处理世务的人,看到山谷就会忘记回头。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古诗及文言文和翻译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古诗及文言文和翻译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古诗,及,文言文,和,翻译,八年级上册古诗及文言文一、古诗1、朝代:唐代作者: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翻译】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只留下了这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没有归来了,唯有悠悠白云仍然千载依旧。

晴天从黄鹤楼遥望江对岸,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草长得极为茂盛。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才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2、《使至塞上》朝代:唐代作者: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翻译】轻车要前往边塞去慰问官兵,途中(我)路过了居延。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

浩瀚沙漠中醒目的烽烟挺拔而起,长长的黄河上西下的太阳圆圆的。

到了边塞,只遇到留守部队,原来守将们正在燕然前线。

3、《渡荆门送别》朝代:唐代作者: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翻译】自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来到了楚国境内作一次旅游。

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飞来天镜,云层和城郭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4、《春望》朝代:唐代作者: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翻译】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5、《钱塘湖春行》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孟子三章》注释、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2020部编版八上21课】

孟子三章》注释、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2020部编版八上21课】

孟子三章》注释、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2020部编版八上21课】孟子三章》题及答案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三里之城:城墙周长三里,指军事设施完备。

2.环:包围。

3.池:指城池中的水塘。

4.兵革:指战争。

5.委而去之:主动放弃。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指民众不会因为国界而分裂。

7.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指国家的稳固不是因为地理上的难以攻破。

8.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指国家的威严不是因为战争的胜利。

9.得道:指遵循正道。

10.至:极致。

11.亲戚:指亲属。

12.畔:背叛。

13.故君子有不战,___矣:指君子只有遇到必须战斗的时候才会战斗,但是一旦战斗,必定会获胜。

二、重点句子翻译: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三里之城,七里之___,包围攻击却无法取胜。

3.虽然包围攻击,但是必须抓住天时的机会,否则无法获胜,这就是天时不如地利的道理。

4.兵器虽然坚固利于作战,粮食虽然丰富,但是主动放弃战争,说明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5.因此说,民众不会因为国界而分裂,国家的稳固不是因为地理上的难以攻破,国家的威严不是因为战争的胜利。

6.遵循正道的人会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失去正道的人会失去帮助。

7.失去帮助到极点,亲属会背叛他。

得到支持到极点,天下都会顺从他。

8.遵循天下人所顺从的正道,攻击亲属所背叛的正道,因此君子有不战而胜的策略。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歧路亡羊___的邻居丢失了一只羊,率领家人寻找,还请求___的仆人去追。

___说:“嘿!丢失了一只羊,何必要这么多人去追呢?”邻居回答:“路上有许多岔路。

”等他们回来后,问:“找到羊了吗?”他回答:“丢失了。

”“为什么丢失了呢?”他回答:“在岔路中有一条更小的岔路,我不知道该走哪条,所以回来了。

”___听了,脸色忧虑,不说话了,不笑了整整一天。

门徒们很奇怪,问道:“羊只是一只廉价的家畜,又不是夫子的,为什么会让您损失言笑呢?”___没有回答,门徒们也没有得到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全册古文精品习题带答案【2020部编版】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目录:1、第9课《三峡》检测题2、第10课《短文两篇》检测题《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3、第11课《与朱元思书》检测题4、第21课《孟子三章》检测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第22课《愚公移山》检测题及答案6、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检测题第9课《三峡》检测题班级:姓名:成绩:一、重点注释默写:1、【自】于。

这里是“在”的意思。

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略无】,完全没有。

【阙】,同“缺”,空隙、缺口。

3、【自非】如果不是。

4、【亭午】正午。

【亭】,正。

5、【夜分】半夜。

6、【曦月】日月。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陵】指水漫上山陵。

【襄】,升到高处。

【陵】,山陵。

8、【沿溯阻绝】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9、【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10、【不以疾】没有这么快。

11、【素湍】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

【湍】,急流。

12、【回清】回旋的清波。

13、【绝巘】极高的山峰。

14、【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

15、【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荣】,茂盛。

16、【良】甚,很。

17、【晴初】天刚放晴。

18、【霜旦】下霜的早晨。

19、【肃】肃杀,凄寒。

20、【属引】接连不断。

【属】,连接。

【引】,延长。

21、【妻异】凄惨悲凉。

22、【响】回声。

23、【哀转】声音悲凉婉转。

二、重点句子翻译: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翻译: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翻译: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翻译: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

4、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翻译: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

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翻译: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6、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

翻译: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

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

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翻译: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三、课内简答题:1、文章第1段描写群峰占据天地,只有正午、半夜才见日月光辉。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答:围绕三峡夏季水大(急、凶险、迅疾等);秋季水枯(寒、凄凉、凄寒等)回答即可。

3、作者从那几个方面写三峡自然景观的?答: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其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4、文中为什么在描写三峡水势之前,先写山势?答:先总写地形地貌,再写三峡的不同景物,符合地理著作的一般要求,同时为下段写江水的大、急作了铺垫。

5、请分别概括三峡四个季节的特点。

答:①夏季:水势迅急凶猛;②春冬:景色秀丽奇绝;③秋季:萧瑟凄凉。

6、你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还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请说说理由。

答:①我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

②郦道元的《三峡》文笔绚烂,语言清丽,描写了三峡优美的自然风光,很多游客都是通过文章才了解并关注三峡,慕名而去,尽兴而归。

所以,我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

第10课《答谢中书书》检测题班级:姓名:成绩:一、重点注释默写:1、【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2、【四时】四季。

3、【歇】消散。

4、【夕日欲颓】夕阻快要落山了。

【颓】,坠落。

5、【沉鳞】指水中潜游的鱼。

6、【欲界之仙都】人间仙境。

7、【与】参与。

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二、重点句子翻译: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翻译: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

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翻译: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翻译: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翻译: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三、课内简答题:1、本文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答:总领全文,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

引出下文的写景、议论。

2、全文抓住哪一个字来写?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在描写上有哪些特点?答:全文抓住“美”字来写。

写了山峰、水流、石壁、青林、翠竹、晓雾、猿鸟、夕日、游鱼。

描写特点:有静有动,有声有色3、赏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答:句中“歇”“颓”把“晓雾”和“夕日”拟人化了,赋予自然景色以生命力,表现了作者对“山川之美”心驰神往并完全融入其中的情感。

“乱”巧妙地体现了猿和鸟叫声的此起彼伏,表现一种自由,一种活力,是一种不规则美,通过“乱”字,写出了山川的早晨万物都充满着勃勃生机的景象。

(“沉鳞”指潜游在水中的鱼,运用了借代)“竞”字生动地描绘了鱼争先恐后跳出水面的景象。

这两个字使文章生气盎然,富有情趣。

4、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说说起作用(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作用:表明能欣赏山水美景的人很少,同时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能够与古今山水知音比肩(比喻相当)的得意之感。

第10课《记承天寺夜游》检测题班级:姓名:成绩:一、重点注释默写:1、【念】考虑,想到。

2、【相与】共同,一起。

3、【中庭】院子里。

4、【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5、【盖】大概是。

6、【但】只是。

7、【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二、重点句子翻译: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翻译: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翻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翻译: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翻译: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三、课内简答题:1、“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答:写出了月光清澈透明的特点。

2、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感情?答: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

3、《记承天寺夜游》通过写“闲”,传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答: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寻求解脱的达各种难言之情尽在其中。

第11课《与朱元思书》检测题班级:姓名:成绩: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2、【共色】同样的颜色。

3、【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从】,跟、随。

4、【任意东西】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

【东西】,向东或向西。

5、【许】表示约数。

6、【缥碧】青白色。

7、【甚箭】即“甚于箭”,比箭还快。

【甚】,超过。

8、【寒树】这里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

9、【负势竟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10、【互相轩邈】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轩】,高。

【邈】,远。

这里均作动词用。

11、【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12、【千百成峰】形成千百座山峰。

13、【激】冲击、撞击。

14、【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

15、【嘤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嘤嘤】,鸟鸣声。

16、【千转】长久不断地叫。

【千】,表示多。

【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17、【鸢飞戾天】鸢鸟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

【鸢】,俗称老鹰,凶猛而善高飞。

【戾】,至、到达。

18、【息心】指平息名利之心。

19、【经纶世务】治理国家大事。

【经纶】,筹划、治理。

20、【反】同“返”,返回。

21、【横柯】横斜的树枝。

【柯】,树木的枝干。

22、【交映】互相掩映。

二、重点句子翻译: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翻译: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翻译: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翻译: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

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翻译: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

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翻译: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6、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翻译: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翻译: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三、课内简答题:1、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答: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2、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答:①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②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3、“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答: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

4、本文在描绘景色时,手法多样。

请你任选一种手法,结合选文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答:“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水清的特点;“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突出水清和水势迅猛的特点等。

5、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

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答:写山的“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写水的“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