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财政公平性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合集下载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情况调研报告报告主要内容:一、背景介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当前农村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过去,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主要依靠地方政府财政拨款,但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导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缺乏保障,学校设施设备和师资力量匮乏,严重影响了农村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质量。

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开始进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二、内容1.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同负责:中,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负责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筹集和分配。

中央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套投入。

2.建立统一的基准补助制度:后,统一制定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基准补助标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相应的资金支持。

基准补助标准每年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3.明确责任主体:中,明确了各级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中的责任主体。

中央政府负责提供资金支持,地方政府负责具体的经费筹集和管理。

三、成效1.资金投入大幅增加: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大幅增加,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

这使得农村学校的设施设备得到了改善,师资力量得到了提升,为农村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条件。

2.学生负担减轻:后,基准补助制度的实施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相应的经济支持,这减轻了贫困家庭和农村学生的经济负担,确保了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

3.教育质量提升:后,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明显提升。

投入增加使得学校能够招聘更多的优秀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设施设备的改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环境。

这些都为提高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问题与建议1.资金管理不够有效:由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增加,需要建立起相应的资金管理机制,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2.学生流失问题仍然存在:虽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有部分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帮扶和资助,确保他们能够真正享受到义务教育。

3.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加强:农村地区教师的素质和数量仍然存在差距,需要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和支持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以确保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财力薄弱、师资不足等问题,促进农村教育公平发展。

为进一步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目标1. 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确保每个农村学生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2. 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绩效评估,保证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使用效率。

3. 健全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确保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的可持续发展。

三、具体措施1. 加大财政投入。

各级政府要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递增。

中央政府要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专项拨款,确保农村教育经费的稳定增长。

2. 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每个学校要按照教育部门的要求制定绩效评估指标,并进行定期评估。

评估结果作为财政拨款和绩效奖励的重要依据,激励学校提升教育质量。

3. 完善农村教师培训机制。

加强农村教师培训,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加大培训力度,提供培训经费和师资培训资源支持。

4. 加强农村教育设施建设。

加大对农村学校建设的投入,提高学校办学条件。

改善教育设施、图书馆、实验室等硬件设施,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5. 推进教育信息化。

利用教育信息化技术,提高农村教育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

建设教育信息化平台,提供教学资源和在线学习的支持。

四、实施步骤1. 制定方案。

教育部门要根据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制定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并下发到各省、市、县。

2. 加大财政投入。

各级政府要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确保按时足额拨款到位。

3. 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教育部门要制定农村义务教育绩效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对各学校进行绩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财政拨款和绩效奖励。

4. 完善农村教师培训机制。

教育部门要制定培训计划,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提供培训经费和师资培训资源支持。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为了保障农村地区的孩子能够享有平等而优质的教育资源。

然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财政收入有限,无法充分满足农村义务教育的需要。

由于财政资源的不足,农村学校往往缺乏基础设施和教学资源,教师的工资待遇也较低。

这导致了农村孩子的教育条件与城市孩子存在较大的差距。

其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分配不够公平。

一些地方政府对于义务教育经费的分配存在偏向,导致一些农村地区的学校得到的投入相对较少。

这使得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不利于农村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再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执行存在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在义务教育经费的使用方面存在不规范的情况,导致经费被挪用或浪费。

这不仅浪费了社会资源,也影响了农村孩子的接受教育的权益。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改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首先,应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农村教育经费的总量。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教育支出占财政预算的比例,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充足。

其次,要优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分配机制,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

政府应该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分配标准,确保每个农村学校都能获得公平的教育经费,提高农村地区教育质量。

此外,应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监督和管理,保证经费的有效使用。

政府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监督,防止经费的挪用和浪费,确保农村孩子能够真正受益于这些经费。

综上所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需要改进和完善。

只有确保农村地区的教育经费充足、公平分配,并加强对经费的监督和管理,才能真正保障农村孩子接受平等而优质的教育。

这样才能促进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提升农村孩子的教育水平和综合素质。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仅关系到农村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农村教育经费的总量。

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

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

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梁富荣曹力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覆盖率和普及率得以迅速提升,这离不开教育经费投入的体制建设和机制设计。

出台于2005年12月的《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简称为新机制),开启了我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新时代,也使千百年来农村家庭为义务教育埋单的观念和做法得以改变或许终结,可以说已然成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史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但是,新机制的实施,并非一夜就能破茧成蝶,传统的和现代的教育观念和体制依然作用着,其改革仍需深入进行。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变迁与新机制的出台1.分权化改革下“三级办学、两级管理”体制(1980—1994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自1980年起国家财政体制也开始调整,由中央集权制向财政分权制转变,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新财政体制,这种财政性分权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财政供给能力。

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

198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在继续坚持地方分级管理原则的同时,又提出了义务教育经费必须实行多渠道筹集的方针,并具体规定了义务教育经费筹措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至此,“三级办学,两级管理”(县、乡、村三级办学,县、乡两级管理)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基本形成。

在资金筹措渠道上确立了财、税、费、产、社、基等来源的多渠道经费筹措形式。

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也逐渐暴露了过多强调地方政府和农民的责任,而忽视了中央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职责等问题。

2.分税制下“以县为主、乡镇为辅”体制(1994—2000年)1994年,国家开始分税制改革,相应地,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体制也逐步从“两级管理”转型为“以县为主、乡镇为辅”。

更加明确了县、乡两级政府在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和财政投入中的责任,将县作为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管理者和责任人,而使乡镇成为学校管理的辅助者。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教育政策性投入落实情况汇报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教育政策性投入落实情况汇报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教育政策性投入落实情况汇报一、背景和概述农村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农村地区学生接受优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了一系列的经费保障机制和教育政策性投入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具体内容和教育政策性投入的落实情况。

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主要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经费投入、财政补助和学生资助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以下是具体内容:1.中央政府经费投入:中央政府将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农村义务教育,保障农村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资源。

这些经费主要用于改善农村学校教学设施、培训农村教师、提供学生资助等方面。

2.地方政府经费投入:各地方政府也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的充分投入。

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教育经费分配方案,保障农村学校的基本教育经费。

3.财政补助:为了进一步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财政部门对农村学校进行财政补助。

这些补助主要用于改善学校基础设施、提升教师待遇、购买教育教学资源等方面。

4.学生资助:为了帮助农村家庭负担学生教育费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学生资助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助学金、生活补助、免除学杂费等,旨在减轻贫困家庭的经济压力,鼓励他们送子女上学。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和落实,有效提高了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为农村学生接受优质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教育政策性投入落实情况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落实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执行。

以下是教育政策性投入的落实情况:1.资金落实:各级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充分考虑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

政府加大对农村学校的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学校的基础设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师资保障:政府对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进行培训和管理,确保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素质过硬。

同时,政府加大对农村教师的薪酬和福利保障,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教学水平。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量庞大,保障每个孩子都能接受优质的义务教育是政府的重要责任。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断加大,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不足等。

为了更好地保障义务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和有效监管,提高教育质量,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总体要求(一)坚持公平公正。

确保义务教育经费公平分配,重点向农村、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倾斜,保障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二)优化经费结构。

合理分配义务教育经费,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着力解决城乡、地区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

(三)强化监管机制。

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监管制度,确保经费使用合规、透明、有效,防止浪费和滥用。

三、主要措施(一)完善经费投入机制1. 提高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水平。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增长,逐步提高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占GDP 的比例,确保义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

2. 建立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渠道。

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学,积极争取国际援助,形成政府、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经费投入机制。

3. 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

农村和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全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确保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

2. 改善学校基础设施。

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确保学校硬件设施达到国家标准,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

3. 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学校网络覆盖率,推广数字化教学资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完善学生资助体系1. 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

将小学生每人每年1000元、初中生每人每年1250元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标准提高到小学生每人每年1250元、初中生每人每年1500元。

意见: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探讨

意见: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探讨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均衡1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探讨绪论我国的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公益性、统一性的基本特征2。

义务教育作为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重要部分,教育财政投入在体现如何有效的促进义务教育的发展,促进城乡教育发展水平差距的缩小,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起基础性作用,它从根本上保障了义务教育的开展。

但由于资金本身具有的外部性特征,必须建立有效的经费保障机制,保障经费投入额度的同时,增强对经费流向的监督管理,加强对经费问题的控制,提高经费的利用率,最终促进义务教育的顺利开展。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研究背景我国义务教育自试行,在全国范围内普及起,国家通过一系列法律、行政法规、通知、条例等法律和文件的形式,如:《义务教育法》;关于印发《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关于修改《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的决定;“两免一补”等政策;不断完善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与管理机制,现行的我国义务教育在城镇普及的成果还不错,但是在我国农村,由于长期受国情制约、地理区位因素、历史原因及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等影响,使得国家在公共教育资源分配上,一方面存在农村文化产品给予不足,教育资源分配程度不够,另一方面,农村缺乏有效的机制保障对国家分配的教育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使得义务教育在普及的过程中,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深度不够,普及范围不广,使义务教育的良好国策流于形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大,优秀的资源大多都往城市密集,严重影响和制约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为此,我们有必要通过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落后的原因和现实困境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剖解,找出问题的症结,并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虽然在推进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有诸多的现实难题,但我们可通几项重要的机制来解决这些问题,由于经费投入作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基本保障,所以本文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经费问题出发,建立健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1本文主要强调一种动态的均衡2百度百科名片均衡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

2024年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

2024年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

2024年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为了更好地推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确保农村地区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优质、受教育的权利。

以下是《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教育为发展基础,以改革为动力,以政府为主导,广泛凝聚全社会力量,实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共享。

2.坚持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保障农村学校发展并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增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促进教育公平。

3.坚持市场机制和公共资源相结合,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筹措能力和使用效益,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确保资金使用的科学、高效、透明。

二、改革目标1.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的补充和保障,确保教育资源的均衡供给。

2.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融通发展机制,推动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3.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和数量,加强教育管理和服务能力。

4.加大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三、改革措施1.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1)建立全面覆盖的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保障体系,确保每个农村学校都能获得公用经费的补助,重点保障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向农村地区倾斜。

(2)建立财政、政策、市场等多元化投入方式,通过中央、地方、社会等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确保教育经费的增长与经济发展的配套。

(3)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使用监管机制,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监督、审核和评估,确保经费的运营效益和防止滥用。

2.优化农村学校资源配置(1)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加大对农村学校办学经费的投入,促进学校设施和师资的改善。

(2)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师的职称评定和薪酬待遇,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解读我国政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解读我国政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就学实施的一项资助政策 , 主要 内容是对农村义务教 1

3建立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 制 . .
19年, 99 全国有五地发生中小学校危房倒塌学生 育 阶段贫 困家庭 学生 “ 免杂费 、 书本费 、 步补助 死亡事件。 00 全国中小学现有危房约1oz平 免 逐 I 至20 ̄, 3o i
变了以往遇 到问题按单项转移支付 的方式 , 建立 了规 保证教师工 资发放 ,这些都是义务教育顺利实施需 要
范的长效投 入机制 , 是中国政府有史以来对农村 义务 I 解决的基本 问题。 教育全 面 、 系统的以法律形式 的承诺。 0 6 从20年起 , I 西 20年 国务院发布 《 于基础教 育改革与发 展 01 关
费 ;0 8 ,全国各地农村 义务教 育段学生生均公用 J 20 年 义务教 育面临的种种问题l] 2 。
经费全部达到该省基准标准 , 中央财政安排资金扩大 J
尽管在农村义务教育财政 体制 方面 , 将投资 主体
教科书免费范围;09 ,中央出台农村义务教育公 j 20年 从原来的乡提升到县, 但制度中没有明确中央和省级 用经费基准定额, 各地低于基准定额的部分, 由中央 】 政府的责任, 尽管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
针对农 村在 校生 因 贫失学 ,辍学 率 上升趋 势 ,I 的公用经费很多地方是 ‘ 零预算 ’ [ 。” 3 ] 20 年 , 0 3 《国务 院关 于进 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 的决 :
新机制规定到 “00 2 1年农村小学生生均公用经
定》 明确提 出从 西部贫 困地 区和农村地 区开始实施 ,I 费达到30 , 中达到50 0元 初 0元。” 4 需经费 由中央 [所 ] 争取 到2 0 年全 国农 村义务教 育阶段家庭 经济 困难 和地方按比例分担, 07 』 中央与地方的分担 比例西部地区 的学生都 能享受到 “ 两免一补 ” 政策 。义务教育 “ 两 为82 中部地 区为6 , :, : 东部地 区分 省确定 。 4 免一补 ” 是政府对农村义务教 育阶段 贫困家庭学生 f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基于财政公平视角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基于财政公平视角
2 01 5年 第 2期
施达不到标准。…
体 现 在 国家 免 费 提 供 九 年 义务 教 育 .适 龄 儿 童 不 分 性 别 、
( 二) 长 期 以 来 政 府教 育投 资主 体 的重 心 仍 旧偏 低 根 据 义 务 教 育 经 费 在 各级 财 政 中分 担 比 例 的 大 小 。 通 常 把 承 担 义 务 教 育 经 费 比 例较 大 的那 一 级财 政 。 称 为 义 务 教育的财政重心 。 反 映 各 级 政 府 在 义 务 教 育 中投 资 责 任 的 大小 。 我 国 的农 村 义 务 教 育 投 资 体 制 由 “ 以乡为主” 转 变 为 “ 以县 为 主 ” . 重心有所上移 , 把 教 职 工工 资 发 放 、 教 育 经 费 筹集等职责从乡镇上收到县 。 是 解 决 拖 欠 教 师 工 资 顽 症 的 治本之策 。 是 保 证 农 村 义 务 教 育 经 费 按 时 足 额 发 放 的有 力 措施 。 但 县 级 财 政 事 实 上 面 临着 种 种 困难 。 分税制后 , 地 方 政 府 的 财 政 收 入 锐减 . 中央 与地 方 政 府 之 间 的 财 政 收 入 结
高质量的受教育条件。
收入 6 0 1 7 3 . 7 7亿 元 . 占总 量 的 4 6 . 6 %。 而 全 国 财 政 教 育 支 出2 1 8 7 7亿 元 中 , 中央仅为 3 8 8 3 . 9 1 亿元 , 占1 7 . 3 %, 地 方
为 1 8 0 9 3 . 0 9亿 元 . 却占8 2 . 7 %。 从数据上看 . 地 方绝 对 是 财 政 性 教 育 经 费 投 入 的 主力 . 得 到 中 央 财 政 收 入 近 一 半 的 中
央 只 承 担 教 育 支 出 的 极小 头 . 而 地 方 则 承 担 教 育 支 出 的绝

直击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直击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直击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教育经费短缺一直是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2019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后,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了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新机制实施以来,总体进展良好,但仍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其中既有长期存在,但在实施新机制后更加凸显的历史欠账问题,也有新机制实施后出现的新问题。

新机制实施后存在的主要问题公用经费依然紧张,学校运转困难税费改革前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主要来源于杂费,还有一部分来自农村教育费附加。

税费改革后,杂费成了公用经费唯一的来源渠道,随着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推进,许多以前用来补充学校公用经费的收费项目被取消。

新机制实施以后,公共经费由中央和省财政全额负担,但比原收费额有所减少。

如西部某县2019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信息技术费、蒸饭费等收入达4245万元;实施新机制后,免收学杂费,取消信息技术费、蒸饭费,而上级下达的上半年免杂费专项资金为1715万元,全年预计为3430万元,将减少815万元。

同时,由于公用经费按生均划拨,规模较大的学校由于规模效应还可以维持;对于规模较小的学校而言,要保障正常的运营则会更加困难。

教师实际收入减少,地方性津补贴难以兑现教师工资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和其他工资等。

在教师工资由县财政统一支付以后,基本工资部分基本能够到位,但其仅占教师工资的50%左右,除此之外的补助和津贴,则是根据各地的财政状况而定,在不同省、不同县,甚至在不同乡镇之间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在部分财政困难的地区,实施新机制后,教师地方性补贴和社会保障政策不能全部落实,特别是乡镇学校原来发放的课时津贴、绩效考核奖励等没有了资金来源,教职工实际收入有所减少。

据调查,有些地区小学教师月平均实际收入减少几十到几百元不等。

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依然短缺由于农村中小学校舍大多修建于上世纪80年代之前,目前正处于需要集中改造的时期。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方案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方案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方案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如不足、分配不公等。

因此,为了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充足和公平,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保障方案非常必要。

首先,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充足。

政府应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农村义务教育专项资金,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并逐步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

同时,政府还应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分配机制,合理安排教育经费的使用和使用范围,确保经费合理、公平分配。

其次,要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监管,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和效益。

政府应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监管机制,明确责任和监管程序,定期进行资金检查和审核,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公开透明,杜绝挪用、浪费等行为的发生。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学校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学校和教师正确使用教育经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此外,还要加强农村教育设施建设,提高义务教育条件。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和教学条件。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农村教师队伍的培养和管理,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

最后,要加强农村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应通过加强教育教学,改善教育资源的配置,提升农村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和贫困家庭子女的资助力度,确保他们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

总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保障方案,才能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充足和公平,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为了推动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必须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本方案旨在从经费筹措与管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与培训、教学质量提升措施、学生资助与奖励机制、监督检查与评估、改革宣传与推广以及配套政策与措施等多个方面,提出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

一、经费筹措与管理为了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和合理使用,我们提出以下措施:增加财政投入:各级政府应逐步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确保教育经费的稳步增长。

多元筹措资金:鼓励社会各界通过捐赠、设立教育基金等方式,为农村义务教育提供资金支持。

加强经费管理:建立健全经费管理机制,确保经费的透明、公正和高效使用。

二、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改善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我们计划:改善学校建筑:对老旧校舍进行修缮和改造,确保学校建筑安全、舒适。

配备教学设备:更新和配备现代化教学设备,如计算机、实验室仪器等,提高教学效果。

优化校园环境:加强校园绿化和文化建设,营造宜人的学习环境。

三、教师队伍建设与培训为了提升农村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我们提出以下措施:优化教师结构:通过招聘、定向培养等方式,增加农村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

加强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激励教师发展:设立教师奖励机制,激励教师积极进取,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教学质量提升措施为了提升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我们计划:推进课程改革:结合农村实际,开发适应性强、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教材。

改进教学方法:引入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

加强评价与反馈: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学质量状况,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五、学生资助与奖励机制为了保障农村学生的受教育权益,我们提出以下措施: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建立健全学生资助体系,确保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顺利接受义务教育。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引言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环节。

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农村学生面临着教育质量不高、接受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级政府一直致力于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确保农村学生能够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

本文将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行分析和探讨。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意义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农村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较差,教育经费主要依靠家庭供给存在困难。

而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可以缓解农村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义务教育。

其次,农村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经费保障机制能够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享受同等待遇。

最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有助于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目前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央财政支持中央政府通过向农村地区提供财政拨款的方式,为农村义务教育提供经费支持。

这些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学校的建设和运营,改善教学条件,购买教育资源等。

地方财政配套地方政府也承担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责任。

地方政府通过财政拨款和教育经费调剂,向农村学校提供经费支持。

同时,地方政府还制定了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

学生资助政策学生资助政策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通过奖学金、助学贷款、生活补贴等方式,为农村学生提供经济资助,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义务教育。

社会力量参与除了政府的经费支持外,社会力量也参与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中。

社会各界通过捐款、设立教育基金等方式,为农村学校提供经费支持,帮助改善农村教育条件。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尽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基于财政公平视角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基于财政公平视角
制, 表现在义务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县、 乡、 村以及家庭缴纳 展。 的学杂费。2 0 0 1 年开始, 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重心从县、 乡 级政府以及村提升到县级政府,开始呈现集权的特征。从


我 国农 村 义 务 教 育 经 费 投 入 的 现 状 ——
2 0 0 6年起 ,国家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 基 于财政 公 平性视 角
财政 3 3 6 0 亿元, 地方财政 2 6 4 0 亿元, 为免除学生学杂费等 国 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 关于 检查义务教育法实施情况的
提供 了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 ,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 报告》 指出, 近年来, 中央和 地方 各级政府大幅度增加了 义务 经费基准定额全部落实到位。2 0 1 1 年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教育投人, 但基层仍反映经费不足、 保障 水平有待提高。 一是 实施的营养改善计划 ,已覆盖 l 3 万多所农村学校 ,惠及 在全国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 , 资金缺口很大 ; 二是农村
公平是对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的基本要求, 也是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不让贫困家庭孩子输在成长“ 起 财政制度改革的核心。 公平取向的 义务教育财政制 度首 先体 点” , 既是 守住“ 保 基本” 民 生底线、 推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 现在对具体内容的一系列调整上。 2 0 世纪 8 0 年代中 期到 的有力措施 , 也是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后劲、 缩小城乡和区域 9 0 年代, 我国 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是一个高度分权化的 体 差距、 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 有效途径, 关乎国 家长远发
张飞 霞
( 兰 州 商 学 院 长 青 学 院 甘 肃 兰 州 7 3 0 0 2 0)
摘 要: 农村义 务教育在全面 建设小 康社会中 具有 基础性、 先导性、 全 局性的重 要作用。近些年来, 国家 逐步 健全农村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探讨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探讨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探讨背景中国是一个拥有深厚农业传统的国家,农村地区是中国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地区中儿童的教育一直是一个关注的话题,这一问题尤其显得紧迫。

目前,中国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欠缺,给孩子们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

我们将回顾当前的机制,分析其优点和缺点,然后给出建议和思路,以期能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当前,中国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级,中央负责部分经费的拨付,地方政府则负责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最终使用。

中央主要承担以下几个方面的责任:1.建立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制度2.提供特殊困难地区的教育扶贫资金3.给予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资金优惠优点这种经费保障机制有其优点。

首先,中央政府提供了一定的拨款,为农村教育提供了经济保障。

其次,地方政府对教育资源的分配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够根据当地的情况灵活调整教育经费的使用。

总的来说,这种机制目前还是比较完善和有效的。

缺点然而,现行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也存在缺点。

首先,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缺乏协调,导致教育经费的分配存在巨大的不公。

其次,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支出差距也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不平衡。

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教育经费几乎无法支持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的更新和升级,给孩子们的教育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

改革建议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方面,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建立更加高效、透明的教育经费分配机制,保证教育经费公平、合理地分配到各个地区。

2.增加中央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扶贫资金,缓解贫困地区的教育压力。

3.提高地方政府对农村教育的关注度,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农村学校教学设备和基础设施的升级更新。

4.加强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从根源上解决教育问题。

总结农村地区的教育问题一直存在。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探讨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探讨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探讨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差距的不断缩小,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了农村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和质量的不稳定。

因此,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势在必行,以推动农村教育的公平与发展。

本文将从提高财政投入、优化经费分配机制和加强监管与评估等方面,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进行探讨。

1. 提高财政投入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以满足农村教育的基本需求。

首先,政府应将教育经费保障纳入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并确保足够的财政资金用于农村义务教育。

其次,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学校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改善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和教育资源。

最后,政府要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和待遇,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2. 优化经费分配机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分配机制要公平合理,确保每个农村学校都能够得到足够的经费支持。

首先,政府要建立健全的经费分配机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合理分配经费。

其次,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学校经费使用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资金能够真正用于教育事业。

最后,政府要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分配的公开透明机制,让社会各界和相关部门能够监督和评估经费使用情况。

3. 加强监管与评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需要加强监管与评估,以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首先,政府要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和审计制度,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监管和审计工作。

其次,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教育质量问题。

最后,政府要鼓励社会力量和媒体的参与,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监督和评估。

结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提高财政投入、优化经费分配机制和加强监管与评估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农村教育资源的分配和质量的稳定。

政府、社会各界和教育部门应共同努力,推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方案

教育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方案

教育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方案我们要明确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的限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经费投入不足、分配不均、使用效率低下等。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影响了农村孩子的成长。

一、经费投入方面1.加大财政投入。

政府应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每年投入的经费稳定增长。

同时,设立农村教育专项资金,用于改善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和教师待遇。

2.引导社会力量投入。

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捐赠、资助等形式,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

对捐赠者给予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激发社会力量投入农村教育的积极性。

3.优化经费分配机制。

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需求,合理分配经费,确保每一所学校都能得到足够的支持。

同时,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

二、经费使用方面1.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加强对农村学校经费使用的监管,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建立健全经费使用绩效评价体系,对使用效果进行跟踪评估,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2.优化资源配置。

合理配置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资源,提高教育质量。

通过信息化手段,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

3.强化经费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经费的稳定来源。

同时,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监督,防止腐败现象发生。

三、教师队伍建设方面1.提高教师待遇。

加大对农村教师的补贴力度,提高工资待遇,确保教师队伍的稳定。

同时,完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制度,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加强教师培训。

组织农村教师参加业务培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城乡教师交流、支教等形式,促进城乡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3.建立激励机制。

设立农村教育突出贡献奖,表彰在农村教育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

同时,鼓励教师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财政保障机制研究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财政保障机制研究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财政保障机制研究农村义务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既是在教育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针对我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农村义务教育突出问题提出: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

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依然是低水平、不全面和不巩固的。

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不高,农村学校管理滞后,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凸显。

特别是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方面,依然存在着各级政府投入责任不明确、总体保障水平偏低、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农民教育负担较重等突出问题,这些都成为制约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本论文试图从理顺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入手,建立起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长效机制,解决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本论文主要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从公共产品理论角度分析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具有外部效应以及非地方性公共产品的属性;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投资于义务教育的必要性;从成本分担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政府间分担义务教育经费的可能性。

建国以来,我国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经历了多次变革。

但目前仍然存在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财政投入级次偏低,中央财政投入偏小,投入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凸显。

本论文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支出标准,对保证农村中小学校正常运转所需的最低人员经费标准、公用经费标准和基本建设支出标准进行了测算,结合各省份2003年农村义务教育预算内外教育经费支出情况,实证分析了东、中、西部地区达到测算的最低标准存在的资金缺口。

各级政府共同投入义务教育,这在世界许多国家已经达成了共识。

通过比较美国、英国和韩国在基础教育财政投入和基础教育经费管理体制方面的一些做法,总结得到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教育作为国家的根本大计,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基础环节,对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培养新时代的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优化农村义务教育环境,提高教育质量,现提出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

一、经费筹措机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筹措应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原则。

各级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稳定增长。

同时,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设立基金等方式参与教育投入。

另外,要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外资,为农村义务教育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二、经费分配机制经费分配要坚持“按需分配、效率优先、公平兼顾”的原则。

应根据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学生数量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分配教育经费。

要建立健全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对资金使用效果进行评估,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三、经费使用监督建立健全经费使用监督机制,是保障教育经费规范、有效使用的关键。

要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对教育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同时,要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经费使用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

对于发现的违规使用行为,要严肃处理,确保经费使用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四、教师待遇保障教师是农村义务教育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待遇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因此,要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同时,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通过待遇保障和职业发展双重激励,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农村教育事业。

五、教育资源优化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是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要加大对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学校的教学和生活条件。

同时,要推进教育信息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还要加强城乡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六、贫困学生资助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财政公平性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来源:经济学院财政学专业梨少芬指导老师金立发布时间:2007-06-21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断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经历了“以乡镇为主——以县为主——以省为主统筹”的发展道路,财政负担重心逐步提高,财政投入比重不断加大。

农村税费改革中关于教育方面的主要内容是取消乡统筹、农村教育集资和教育费附加等专门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

税费改革使得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以前积累下来的矛盾集中表现出来:一方面,取消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其他税费,实际上取消了县、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主要投入来源。

农村税费改革前,维持农村义务教育运行的经费,除政府财政预算内拨款外,还有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这两项收费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中占相当的比重。

税费改革后两项费被取消,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总量减少。

另一方面,由此引起的缺口需要由政府财政承担,使本来经费就紧张的县、乡财政压力更大.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当前“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资体制违背了财政学的公平性原则.公平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

经济公平是指同等经济地位的人同等对待,不同经济地位的人差别对待。

社会公平是指同等受益能力的人应接受同等公共品,即使有差距,差距也应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

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体现在公共品供给方面应包括:首先,社会各阶层应公平负担公共品的成本。

政府采取收税和直接收费的形式,以使公共品的消费受益与支付保持一致实现公平。

其次,在全国范围内不论城市还是农村、发达地区还是落后地区,公共品的供给差距应在合理的范围内。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公共产品理论,依据产品或服务在消费上是否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将社会产品或服务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

凡是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和服务就是公共产品;反之,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产品和服务,即是私人产品。

进一步分析,义务教育是为全体儿童提供一种养成国民素质的基础性教育,是由国家立法予以保证、主要由政府举办,强迫性、免费的教育,其竞争性较弱而外部性较强,是一种强公共弱私人产品。

综上所述,新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相对于“以县为主”的机制,更加符合财政公平性原则,符合全面推行免费义务教育的政策趋势。

新的经费投入分配比例有效地缓解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平衡地区间的经费投入,纠正经费向发达地区汇集的不良势头,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

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一直处于粗放型的初级水平,学校财务管理观念淡薄、管理制度不全、管理能力较低,加上过去农村中小学经费来源多样,杂费收入比重大,很多地区在经费预算管理方面没有做到规范化、制度化。

薄弱的农村教育财政管理基础严重影响到教育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益,也使得新机制的作用大打折扣。

加强教育经费管理是确保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

针对这一现状,为保障改革的顺利,财政部和教育部印发了4个配套改革文件(文件涉及农村中小学预算管理、免除学杂费实施意见、公用经费管理和校舍维修改造经费管理等方面),其核心在于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财务管理水平。

最为值得关注的是要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制度,学校各项收支都要统一编入县级财政预算,并由县级财政部门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规定办理资金支付。

同时要确保资金分配使用的及时、规范、安全和有效,严禁挤占、截留、挪用教育经费。

全面清理现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不合理的收费,全部取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坚决杜绝乱收费。

完善现有的转移支付制度,采取科学有效的转移支付方法,规范转移支付的流程,建立规范的加大中央、省级政府财政责任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实现中央、省级政府对承担义务教育直接责任而财力不足的县级政府转移财政资源。

此外,我国应该建立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相结合的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

我国目前的转移支付制度主要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和专项转移支付制度。

针对目前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不平衡性,国家首先要制定统一农村义务教育的最低财政标准,并以此为依据,以县为单位,测算义务教育经费的标准需求和标准供给能力,其缺口由上级财政通过逐级(市、省、中央)转移支付填平补齐。

此外,中央和省级政府财政应设立义务教育专项资金,扶持农村、中西部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

通过实行有效的财政转移支付,促进包括贫困地区在内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整体均衡发展。

此外,转移支付必须考虑地区差异。

对于义务教育机会不足的西部或其他贫困地区,转移支付的力度要大于东部或较富裕的城乡,对于极端贫困的山区或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可实行专项补助,保障该地区教育机会的供给。

对于义务教育基本普及的东部地区可适当减少转移支付的经费,积极鼓励地方政府增加投入,提高教育质量。

目前,中国涂料市场竞争比较混乱,主要表现在产品鱼龙混杂、价格差异较大。

在众多的涂料生产厂家中,一部分正规生产经营的企业,十分重视产品质量,希望以质量信誉赢得市场;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厂家,其生产设备、技术、工艺落后,使用廉价原材料,通过廉价的产品来赢得市场,甚至还有假冒伪劣产品的存在。

在国内外涂料企业的相互竞争中,存在以下问题和态势[6]:①中国涂料行业整体营销水平低下,低在各式各样的雷同和“模仿秀”上。

具体表现在中国模仿外国、小厂模仿大企业,从产品技术、宣传包装,到品牌推广、销售服务大同小异。

国内绝大部分的涂料企业由于规模小、品牌影响力弱、产品型号和性能近似、经营模式和广告活动雷同,致使其竞争手段主要集中在价格、回扣、中伤他人、混乱无序等原始层面上。

同质化的竞争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降低了整个行业的利润水平,导致规模不经济的恶行循环竞争。

②“洋品牌”和国内较大规模的涂料生产厂家,市场定位在中高档涂料产品,处于市场领导地位,引导涂料消费的趋势。

其它国内众多中小涂料企业,则以生产中低档涂料产品为主,处于市场追随地位。

全国性的强势品牌仅限立邦、多乐士、华润三家;嘉宝莉、大宝、美涂士…….等10多个品牌小有影响;地域性品牌则相当普遍。

③目前,国内涂料行业基本上可分为五个梯队。

即年销量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属第一梯队;年销量在5亿元以上的属第二梯队;年销量在1亿元以上的属第三梯队;第四梯队则包括所有地方涂料品牌和销量不足亿元的其它涂料品牌;再有一级就是不属于上述任何梯队的企业,主要指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国外10大涂料巨头的属下企业以及中国几个上市涂料公司等。

④国内外涂料企业的竞争,在未来1~3年内将会更加白热化。

早期进入中国的立邦、多乐士在全国影响较大,位居涂料行业前列,在市场投入、营销策划、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上都对国内厂商构成极大威胁。

而华润、嘉宝莉、大宝、美涂士、秀珀、鸿昌等近几年都有很大的发展计划,小厂追逐大企业,国内企业赶超国外企业将成为涂料企业竞争的趋势。

⑤在全国性的市场推广手段上,国内涂料行业基本上可以分为“两派”:“拉力派”指“洋品牌”,“推力派”指本土企业。

“拉力派”凭借雄厚的财力和相对高超的营销手段,通过巨额的传播费用来塑造品牌形象,进而形成对终端消费者的强劲拉力。

“推力派”则普遍重视建立广泛的经销商网络,通过并不透明的价格来保障经销商的利益,甚至通过多品牌运作来提高网络密度、降低价格透明度,但对传播及品牌拉力相对重视不够。

国内涂料企业的竞争战略选择㈠坚持技术创新、品牌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国内涂料企业必须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专有和关键技术进行研发,形成自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技高一筹”。

品牌是企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国内涂料企业要注意树立公司产品统一的品牌形象,并把品牌所代表的优质产品所凝聚的商业价值和商业信用、品牌形象等转化为连续不断的购买力,用品牌的优势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坚持以顾客为中心的价值观,树立超值服务的理念。

在涂料的售前服务中强调专业指导,售中集中服务职能帮助顾客挑选,售后还要注意回访和维护,为顾客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服务。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在于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

国内涂料企业要从创新管理体制入手,明晰产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避免内部机制的退化。

㈡在竞争中找准突破点,实施差异化战略国内涂料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商战中取胜,就要找准产品和市场的突破点。

对现有的品种进行优化,选出最有竞争力和最有市场的几个品种。

结合企业自身的实力,分地域进行市场整合,确立不同地域和全国性的近期、中期、长期营销战略。

另外,在竞争中国内涂料企业还要注意使自身的产品、销售和服务与竞争对手有所差异,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国内涂料企业必须从竞争对手和市场空缺中寻找机会,建立自己的比较优势,并构建支撑这种优势的潜在核心能力。

㈢鼓励互补合作,结成战略联盟要做到扩大、占领或者开辟新市场,就必须采用双赢的市场策略,与相关公司携手合作,培育以发展为导向的战略联盟,只有这样,才能集中有效的资源,为顾客创造出有效的最大价值。

国内涂料行业亟需整合,有必要建立一个相互完善、相互补充、相互利用、联合竞争、共担风险、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双赢市场体系,逐步实现整个涂料行业的规模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

㈣争取政府支持,注意拉拢顾客我国政府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制定法律、经济、市场和行政的新办法和市场规则,制止涂料行业恶性竞争和无序竞争的混乱局面,加大市场管理力度,为涂料企业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同时,政府还可以为国内涂料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科研支持,运用各种媒体造势,鼓励国内涂料企业做专做强做大,实现中国涂料工业的结构优化和提高国际竞争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国内涂料市场拥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强劲的增长动力。

国外涂料业巨头纷纷被吸引进入中国涂料市场,造成了国内外涂料企业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究竟谁能在未来几年的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就要看谁更能对竞争的综合情况做出客观正确的分析和估计,汲取经验教训,选择正确的竞争战略。

中国涂料业的新一轮洗牌在所难免。

05年7月21日晚间,一则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犹如平地一声惊雷,宣告了我国建国以来实施了50多年的盯住美元汇率制度这一时代的结束,中国从此进入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时代。

一时间,各企业间舆论哗然一片,特别是出口企业,面对人民币升值,将何去何从?以出口交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来作为度量出口依存度的指标,三大行业受到的冲击将比较明显。

1. 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出口损失超20亿美元。

2004年,我国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出口依存度高达60.1%,其中,电子计算机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电子元件制造的出口依存度分别为78.3%、57.9%、54.4%,一半以上的产品价值都是通过国际市场实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