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卷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卷

市一中2018~2019学年度开学考试试题高二历史答题要求: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考试终了只交答题卡。

5.考试时长8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共48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48分)1.“儒”最初是指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士,由古代神职人员演化而来,负责祭祀祖先,主持丧葬之礼,亦称为“相礼之儒”。

春秋时期,孔子赋予“儒”新的含义。

其目的是A.巩固专制统治B.和谐人际关系C.维护社会秩序D.确立儒学独尊2.中国先秦某位思想家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慈孝;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文饰)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据此判断,该言论体现的观点属于A.法家B.墨家C.道家D.儒家3.孟子主张“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保障;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

孟子上述主张的核心是A.为政以德B.人性本善C.推行“仁政”D.克己复礼4.鉴于经书辗转抄写,错误很多,东汉熹平年间,汉灵帝命人写定《诗》《书》《论语》等七部经典。

经典用标准的八分隶书体写成,刻成46方石碑,立于太学,以便学人校对是正,被称为“熹平石经”。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儒家经典在焚书坑儒后大多遗失损毁B.我国古代书画艺术开始进人自觉阶段C.朝廷注重儒家经典的标准化和规范化D.标志着儒学成为官方推崇的正统思想5.有学者指出,西汉时期,儒学实际上并没有成为唯一的正统思想。

学校18—19学年下学期高二开学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学校18—19学年下学期高二开学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前测高二年级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做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至战国前期,老子创立道家学派,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墨子创立墨家学派,李悝创立法家学派等。

到战国后期,出现总结百家思想的人物如荀子,总结性的著作如《吕氏春秋》。

这说明:A.百家争鸣局面逐渐走向繁荣B.思想的综合与吸收成为发展趋势C.儒家学说社会地位得到提高D.不同学派的思想出现融合与趋同2.“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经历两次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成为被崇拜的偶像。

”使“儒家变为儒教”的两次改造指的是:A.孟子主张施行“仁政”;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三纲五常”B.荀子提倡“仁义”和“王道”;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C.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D.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3.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

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训练试题(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训练试题(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训练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元典“六经”诞生后,先秦诸子皆从中获取养料,特别是儒家学者强调“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旨在传承与守护“六经”中所蕴含价值观念。

这一现象反映出先秦时期A. 价值观念日益趋同B. 儒学影响力不断增强C. 统一成为时代潮流D. 文明发展具有延续性【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旨在传承与守护‘六经’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

”可知,这体现了先秦诸子对传统文明的传承,说明先秦时期文明发展具有延续性,因此D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先秦百家诸子价值观念并不相同;B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先秦诸子对“六经”的传承与守护,并未说明儒学影响力的不断增强;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统一的时代潮流。

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史记·封禅书》曾记载“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并从五帝之舜的封禅开始叙说。

沿袭至秦汉之时,封禅逐渐成为帝王们的盛世大典。

在泰山封禅升天,与鬼神通是封禅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信号。

古代帝王封禅的主要目的是A. 确立道家学说的统治地位B. 强化以农立国的治国理念C. 宣扬天人合一思想D. 证明王权的合法性【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材料,《史记・封禅书》曾记载“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在泰山封禅升天,与鬼神通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信号。

湖南省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册入学考试题

湖南省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册入学考试题

时量:90 分钟满分:100 分(命题范围:必修一1 单元、必修二1 单元,必修三全册,选修一)第I卷选择题(共5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50 分。

)1. 图一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

图二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现象源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其特点不包括A.嫡长子继承制度 B.神权与王权的结合C.血缘与政治的结合 D.国与家的紧密结合2. 弱国强,民强国弱。

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

”上述言论体现的是A.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 B.实行仁政的儒家思想C.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3.史书记载,“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

后来“商君遗礼谊(义)' ,弃仁恩,并心于进取。

行之二岁,秦旧俗败。

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

这种变化A.有利于秦国推行连坐法 B.瓦解旧的血缘宗法制度C.有利于小农经济的确立 D.大大增强秦军的战斗力4. 下图反映出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特征是A.皇权至上 B.分权制度 C.世卿世禄 D.地方分权5.“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人于朝廷。

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引自《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 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6.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自秦汉以来就采取了集权于上面分权于下的方式,以内侍、贵戚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或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并逐渐架空之。

以下机构的设置体现这种趋的是A.中朝内阁军机处 B.三省六部三司军机处C.三衙通判转运使 D.门下省谏院都察院7. 陶渊明曾写道:“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叶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者,悉如外人。

2018-2019人教版高二下学期历史入学考试卷及答案解析[最新精品版]

2018-2019人教版高二下学期历史入学考试卷及答案解析[最新精品版]

人教版2017高二(下学期)历史入学考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

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史记》载:“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针对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而确立的制度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井田制2.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逮克殷(商)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其在丧服,则诸侯为天子斩衰三年,与子为父、臣为君同。

”由此可见,西周时期A.分封的主体是王族和先代贵族B.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C.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D.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3.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征。

如图是一幅古代北京地区的政区示意图。

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A. 西周B.秦朝C. 汉朝D. 唐朝4.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朝代曾发生过宦官弄权的祸害,但论其程度的深重,要以明代为最甚。

其主要原因在于明朝A.人主昏庸,广置后宫B.依靠宦官与外戚斗争C.皇权加强,废置宰相D.儒生见识鄙陋,奴颜婢膝5.《皇明祖训》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对此理解符合史实的是A.成祖罢相,高度集权B.都察御史,行使监察C.权分六部,内阁统帅D.废除丞相,政治清明6.谏官是中国古代历朝所设的评议朝政的官员。

宋代以前,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如唐代谏官魏征对唐太宗的劝谏);宋代以后,谏官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就将宰相置于言谏监督之中。

宋代前后谏官职权的变化说明了A.宰相职权受到严重削弱B.宋代谏官的地位和职权下降C.宋代皇权专制超过前代D.宋代注重对宰相职权的监督7.“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群臣之太富,君主之败也……”下列言论中,与该观点同属一个学派的是A.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B.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C.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D.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8.法国学者皮埃尔·拉斯洛在《盐:生命的食粮》一书中说到,“盐税相当于王权”。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双峰一中2018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潮汕方言中流传不少农业谚语,比如“立秋有雨,庄稼点头”“生地葱,熟地蒜,肥田芋,压平埠(意为提高产量)”、“早田深水养,晚田一巴掌”、“换田不如换种”等,这些谚语整体上反映了我国传统农业:A. 根据节气安排生产B. 精耕细作的特点C. 发展尊重自然规律D. 注重因地制宜2.明朝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和西方显露资本主义的曙光,大致处于同一个历史时代。

但不久,两者从此进入两种不同的轨道。

导致近代前夕中国经济相对迟滞的最主要原因是A. 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B. 人口压力过大C. 传统农耕文明的衰弱D. 自然经济的根深蒂固,阻碍社会结构的更新变革3.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A. 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B. 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C. 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D. 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4.近代以来,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下的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A. 1842年,英国女王在电灯下研究远东战况电报B. 1905年,名角谭鑫培表演的京剧被拍成电影C. 1936年,人们通过电视转播观看奥运会比赛D. 1998年,上海人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网上贸易5.顺口溜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承载着时代脉动的气息。

以下是某地曾流传的顺口溜,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踢得好,砸得对,一村一个革委会”②“深翻二尺五,麦秸能打鼓,深翻三尺三,麦秸做扁担”③“吃有油,穿有绸,住有楼,还有余钱去旅游”④“骑着摩托满街跑,乐坏王庄小大嫂,联产计酬发了家,多卖粮食买手表”A. ①②③④B. ②①③④C. ②①④③D. ④①②③6.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

[配套k12学习]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配套k12学习]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30题,每小题2分)1.据考证,商代青铜铭文的内容较简单,一般不含重要意义。

到了西周,青铜铭文记载着王室的政治谋划、历代君王事迹、祭典训诰、征伐方国、政治动乱、赏赐册命以及家史、婚媾等等。

据此可知,西周时期的青铜铭文A.推动了文字体系创新 B.促进了宗法分封制的形成C.具有明确的书史性质 D.使甲骨文失去了存在价值2.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提到“王者异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

在《史记·历书》中说“敬授民时”。

这说明占代帝王们A.认为天象直接关系皇家的命运B.十分注重其统治的合法性解释C.重视历法以维护封建统治利益D.重视农业以维护封建统治綦础3.汉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朝(王莽建立)代西汉的结局。

这表明A.中外朝制度使君主专制受到制约B.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弱化C.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导致政局动荡D.宦官和外戚专权是西汉灭亡根源4.汉初“七国之乱”后景帝对诸侯王国进行了调整,如对参加叛乱的吴楚等七国进行处置,继续大力推行削藩,令“诸侯不得复治国”,废除诸侯王国的经济特权等。

这些做法A.使王国失去了割据的物质基础 B.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行政体制C.使诸侯国与朝廷的矛盾尖锐化 D.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重建5.据历史记载,唐初令文中多次重申“士”“农”“工”“商”四民分业的规定,但中唐到宋代,职业的等级差别在缩小或消弭,四民之间的流动性日益增强。

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抑商政策的松动 B.生产方式的革新C.田庄经济的兴起 D.社会经济的转型6.元末顺德人孙责在《广州歌》中写道:“广南富庶天下闻,四时风气长如春……闽姬越女颜如花,蛮歌野曲声咿哑。

苛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家室。

春风列星艳神仙,夜月满江闻管弦。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18-19学年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历史)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18-19学年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历史)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30题,每小题2分)1.据考证,商代青铜铭文的内容较简单,一般不含重要意义。

到了西周,青铜铭文记载着王室的政治谋划、历代君王事迹、祭典训诰、征伐方国、政治动乱、赏赐册命以及家史、婚媾等等。

据此可知,西周时期的青铜铭文A.推动了文字体系创新B.促进了宗法分封制的形成C.具有明确的书史性质D.使甲骨文失去了存在价值2.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提到“王者异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

在《史记·历书》中说“敬授民时”。

这说明占代帝王们A.认为天象直接关系皇家的命运 B.十分注重其统治的合法性解释C.重视历法以维护封建统治利益 D.重视农业以维护封建统治綦础3.汉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朝(王莽建立)代西汉的结局。

这表明A.中外朝制度使君主专制受到制约B.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弱化C.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导致政局动荡D.宦官和外戚专权是西汉灭亡根源4.汉初“七国之乱”后景帝对诸侯王国进行了调整,如对参加叛乱的吴楚等七国进行处置,继续大力推行削藩,令“诸侯不得复治国”,废除诸侯王国的经济特权等。

这些做法A.使王国失去了割据的物质基础B.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行政体制C.使诸侯国与朝廷的矛盾尖锐化D.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重建5.据历史记载,唐初令文中多次重申“士”“农”“工”“商”四民分业的规定,但中唐到宋代,职业的等级差别在缩小或消弭,四民之间的流动性日益增强。

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抑商政策的松动B.生产方式的革新C.田庄经济的兴起D.社会经济的转型6.元末顺德人孙责在《广州歌》中写道:“广南富庶天下闻,四时风气长如春……闽姬越女颜如花,蛮歌野曲声咿哑。

苛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家室。

春风列星艳神仙,夜月满江闻管弦。

2018-2019学年湖南省湘潭县一中、双峰一中、邵东一中、永州四中高二下学期优生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湖南省湘潭县一中、双峰一中、邵东一中、永州四中高二下学期优生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湖南省湘潭县一中、双峰一中、邵东一中、永州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优生联考文科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总分48分,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

1.“苟无事迹,虽圣人不能做《春秋》。

苟不知其事迹,虽以圣人读《春秋》,不知所以褒贬。

”与《四库全书总目》中这段话体现的原则类似的是A. 没有证据不能定罪B. 案件裁决要有文字记录C. 人是万物的尺度D. 孔子不是天生圣人【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的意思是说如果不知道具体的事迹,就算是圣人来读《春秋》,也不理解其中为什么褒扬为什么贬斥,说明写史要根据事实来写,即言必有据,“没有证据不能定罪”与材料主旨相同,A正确;文字记录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凭感觉用事,C错误;“孔子不是天生圣人”是批判权威的说法,D错误。

2.《孔子家语·致思》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孔子认为对饥民实施救助的做法值得商榷②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③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④充分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①④【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意思是:“你认为百姓很饥饿,为什么不告诉君主,让他发放粮食来赈灾?而你把自己的粮食给饥民,你这种行为是在彰君之过,显己之德。

”材料反映了孔子对对饥民实施救助的做法持赞同的态度,只是认为由谁来救助值得商榷,①错误;孔子将救助饥民与君主德政联系起来,显然将民生问题政治化,②正确;救助饥民本来是谁都应该去做的,但孔子却认为不同的人的救助体现出的意义是不同的,显然认为谁去救助也是有等级之分的,这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③正确;救助饥民能体现孔子“仁”的思想,但夹杂了等级观念和政治因素,所以用“充分”两个字不恰当,故排除④。

因此②③正确,故选B。

A、C和D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

2018-2019学年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2′×25)1.“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

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 中央集权制度B. 分封制C. 郡县制D. 宗法制2.古书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该材料实质上反映了A. 宗法制渐趋强化B. 分封制趋于瓦解C. 边疆诸侯争霸中原D. 社会性质发生变革3.“故太平君子,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

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

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

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

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该材料说明唐朝科举考试()①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②推动社会向学(读书)风气的形成③许多人以此作为跻身官场的途径④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4.伏尔泰曾这样描述当时的某种制度“一个受人尊敬且富裕的君主,有无限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伏尔泰描述的是()A.专制君主制B.总统制C.君主立宪制D.共和制5.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写道:“这一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远比1789年更为深远……(它们)都建立于众人共享的价值观念及希望,也就是启蒙时代和革命时代的意义。

”“这一事件”是指()A.俄国十月革命 B.美国罗斯福新政 C.联合国的成立 D.中国的文化大革命6.在总统称谓问题上,美国国会经过讨论最后确定将“美国总统殿下”改为“美国总统先生”。

这从根本上说明了()A.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力下放B.总统的权力至高无上C.强调民主制度的公民意识D.将行政权力归于总统7.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指出:“从隋朝开国的581年到12世纪的宋朝晚期,中国最普遍的政治发展之一是家族政府的逆转,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前汉的经典官僚机构。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共26题,共52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电影《泰坦尼克号》轰动全球的主要原因A. 流通快、信息量大B. 不惜工本,使用高科技和大明星,迎合大众时尚C. 是好莱坞的巨作D. 传媒的大力炒作【答案】B【解析】电影《泰坦尼克号》耗资巨大,使用高科技和大明星,迎合大众时尚,满足了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需要,从而轰动全球。

故答案为B项。

流通快不是电影的特点,排除A项;好莱坞巨作很多,并非都能轰动全球,排除C项;传媒的大力炒作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轰动全球还需要观众的认可,排除D项。

2.电影和电视艺术的诞生主要依赖于A. 雄厚的资本积累B. 现代科技的进步C. 市场的扩大D. 消费人群的巨大【答案】B【解析】19世纪晚期,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二次大战后,在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电视进入大规模的普及运用阶段。

故答案为B项。

只有雄厚的资本积累,没有技术条件,影视艺术无法诞生,排除A项;C、D项是影视业发展壮大的原因,不是诞生的原因,均排除。

3.“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的实质是A. 教育发展需要超前性B. 教育的发展需要适合本国国情C. 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D. 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答案】D【解析】1983年10月,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这一题词的实质是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为我国的现代化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故本题答案为D项。

其他三项只是“三个面向”中某一方面的含义,不是总体实质,排除A、B、C项。

4. 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作出的重大部署是()A. 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B. 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C. 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D. 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答案】B【解析】科教兴国的战略是1995年提出的。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青铜器铭文记载,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

这一记载反映了A.抑商政策弱化 B.世官制受挑战 C.井田制度松动 D.礼乐制度崩坏2.春秋初期齐桓公首开礼贤下士之风,战国时期诸侯招贤已蔚然成风。

《史记・秦本纪》载,秦孝公元年(前361年)向天下士人广发求贤令,开出了“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的丰厚条件。

据此可知战国时期A.宗法分封制退出了历史舞台 B.法家思想已取得了独尊地位C.私学出现动摇了王室的统治基础 D.士阶层流动冲击了贵族政治体制3.汉武帝下诏:“郡国长吏,在其治区,乃竟无孝子廉吏,可应国家选举,可证其职责之未尽,遂下令议不举者罪。

”此后,郡国每年荐举孝廉一名.这表明汉武帝A.通过颁布推恩令削弱地方诸侯 B.积极宣扬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C.重视教化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 D.创新设计了分科考试的选官制4.表1 唐代中后期部分藩镇户兵比例表由表1可以推知,唐代中后期A.藩镇拥兵自重脱离中央控制 B.战事多导致军事参与率较高C.朝廷军队征兵标准日趋严格 D.呈现出北强南弱的战略态势5 清代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自宋太祖易以文臣牧民,而后天下渐得苏息,历代因之,皆享国久长,民不思乱。

”这句话着重强调宋代A.文臣治国政策的重要性 B.地方设置通判的必然性C.加强中央集权的局限性 D.完善三省体制的进步性6.东汉初年,政府实行“授试以职”制度,规定察举或辟召的吏员,都要先经过一年到十年的试用期。

这一制度A.有利于提高官吏文化素质 B.扩大了汉代统治阶层的范围C.强化了官员能力考察要求 D.顺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求7.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30题,每小题2分)1.据考证,商代青铜铭文的内容较简单,一般不含重要意义。

到了西周,青铜铭文记载着王室的政治谋划、历代君王事迹、祭典训诰、征伐方国、政治动乱、赏赐册命以及家史、婚媾等等。

据此可知,西周时期的青铜铭文A.推动了文字体系创新 B.促进了宗法分封制的形成C.具有明确的书史性质 D.使甲骨文失去了存在价值2.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提到“王者异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

在《史记·历书》中说“敬授民时”。

这说明占代帝王们A.认为天象直接关系皇家的命运B.十分注重其统治的合法性解释C.重视历法以维护封建统治利益D.重视农业以维护封建统治綦础3.汉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朝(王莽建立)代西汉的结局。

这表明A.中外朝制度使君主专制受到制约B.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弱化C.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导致政局动荡D.宦官和外戚专权是西汉灭亡根源4.汉初“七国之乱”后景帝对诸侯王国进行了调整,如对参加叛乱的吴楚等七国进行处置,继续大力推行削藩,令“诸侯不得复治国”,废除诸侯王国的经济特权等。

这些做法A.使王国失去了割据的物质基础 B.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行政体制C.使诸侯国与朝廷的矛盾尖锐化 D.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重建5.据历史记载,唐初令文中多次重申“士”“农”“工”“商”四民分业的规定,但中唐到宋代,职业的等级差别在缩小或消弭,四民之间的流动性日益增强。

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抑商政策的松动 B.生产方式的革新C.田庄经济的兴起 D.社会经济的转型6.元末顺德人孙责在《广州歌》中写道:“广南富庶天下闻,四时风气长如春……闽姬越女颜如花,蛮歌野曲声咿哑。

苛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家室。

春风列星艳神仙,夜月满江闻管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峰一中2019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26题,共52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电影《泰坦尼克号》轰动全球的主要原因A. 流通快、信息量大B. 不惜工本,使用高科技和大明星,迎合大众时尚C. 是好莱坞的巨作D. 传媒的大力炒作【答案】B【解析】【详解】电影《泰坦尼克号》耗资巨大,使用高科技和大明星,迎合大众时尚,满足了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需要,从而轰动全球。

故答案为B项。

流通快不是电影的特点,排除A项;好莱坞巨作很多,并非都能轰动全球,排除C项;传媒的大力炒作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轰动全球还需要观众的认可,排除D项。

2.电影和电视艺术的诞生主要依赖于A. 雄厚的资本积累B. 现代科技的进步C. 市场的扩大D. 消费人群的巨大【答案】B【解析】【详解】19世纪晚期,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二次大战后,在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电视进入大规模的普及运用阶段。

故答案为B项。

只有雄厚的资本积累,没有技术条件,影视艺术无法诞生,排除A项;C、D 项是影视业发展壮大的原因,不是诞生的原因,均排除。

3.“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的实质是A. 教育发展需要超前性B. 教育的发展需要适合本国国情C. 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D. 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答案】D【解析】【详解】1983年10月,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这一题词的实质是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为我国的现代化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故本题答案为D项。

其他三项只是“三个面向”中某一方面的含义,不是总体实质,排除A、B、C项。

4. 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作出的重大部署是()A. 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B. 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C. 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D. 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答案】B【解析】科教兴国的战略是1995年提出的。

其他时间上不符。

5.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的杰出理论贡献是A. 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B. 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 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D. 创造性地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采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答案】C【解析】【详解】延安时期,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作了详尽完整的论述,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故答案为C项。

在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排除A项;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B项;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体现在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这一著作中,排除D项。

【点睛】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在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进行详尽完整的论述。

毛泽东认为,中国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变为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在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前提下,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6.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一概括对社会主义传统认识的突破主要体现在:A. 破除了脱离社会生产力水平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认识;B. 否定了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度和按劳分配原则的认识;C. 摆脱了长期以来重视阶级斗争的认识;D. 制止了把计划经济等同于市场经济的认识。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信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来分析,可以看出题干突出的是生产力的角度,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故排除。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南方谈话7.“敲击键盘就可以了解世界上的所有知识”。

对这句话的理解,部正确的是:A. 因特网能够使信息及时反馈得到实现;B. 用户可以在网上询查所需要的资料;C. 因特网具有其他三大媒介的传播功能;D. 电脑的知识与才智可以代替人脑。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否定型选择题,电脑毕竟只是一种机器,无法代替人脑。

因此选D。

考点:近现代科技革命点评:否定型选择题首先是考查同学们的识记能力,在此类题中较多涉及的是历史事实,解答的关键是对历史事实的本质、原因、影响、意义、评价等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

其次此类题较多地考查同学们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所以同学们要对历史概念的内涵、实质有清晰的认识。

第三、考查同学们的逆向思维能力,因为此题主要选择错误的选项,而由于同学们习惯了选择正确的选项,所以在思维习惯上不符,往往造成错误。

8.1912年,世界第一艘超级豪华渡轮---“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沉没。

由于该船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通讯方式,一千多名乘客中有695人得救,当时这种先进的通讯技术最有可能是:A. 电话通讯技术B. 有线电报技术C. 无线电报通讯技术D. 电子信息技术【答案】C【解析】无线电报技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1912年,此技术已经发明出并投入实际运用,在大西洋只能用无线电报联络,符合事实,故C正确;电话通讯技术虽然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通讯技术,但大西洋洋面无法使用有线电话,不符事实,故A错误;有线电报技术虽然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通讯技术,但大西洋洋面无法使用有线电报,不符事实,故B错误;电子信息技术发明于第三次科技革命,1912年不可能出现此技术成果,故D错误。

9.元杂剧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促成元杂剧昌盛的直接原因是A. 城市经济的繁荣发达B. 蒙古贵族的欣赏品味C. 知识分子地位的变化D. 市民阶层的壮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文化艺术属于上层建筑,它总是以政治经济为基础,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元杂剧的兴盛与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兴起密切相关,是适应市民生活的产物,但如果说其昌盛的直接原因,应该是C,因为元朝不实行科举考试,许多知识分子仕途无门,转而从事文学创作,答案为C。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点评:此题难度很大,解题关键是学生要了解元朝不实行科举考试进行选官这一现实情况。

10.《中国京剧百科全书》的意义在于它是一座内容丰富的关于京剧的历史记忆的仓库。

或者说它是一座纸质的京剧博物馆。

在该书中我们会看到A. 关汉卿的《窦娥冤》剧情B. 乾隆年间“徽汉合流”的详实情景C. 《同光十三绝》的剧装画像D. 各种剧种的融合统一【答案】C【解析】【详解】《同光十三绝》是在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后,涌现出的十三位著名艺人。

故答案为C项。

《窦娥冤》属于元曲,排除A项;“徽汉合流”的现象出现在道光年间,排除B项;除京剧外,我国各地还有名目繁多的戏曲剧种,保持各自的特色,并非都是“融合统一”,排除D项。

11.与文艺复兴相比,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方面的突出特点是:A. 要求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B. 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的色彩;C. 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D. 与封建势力妥协。

【答案】C【解析】启蒙运动把斗争的矛头直接直指封建专制制度,这是启蒙运动比文艺复兴进步的地方,选C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要求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是宗教改革,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的色彩是文艺复兴,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启蒙运动不与封建势力妥协,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2.欧洲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

为此,他们都主张A. 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B. 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C. 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D. 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但他倡导君主立宪制,这说明他不反对君主制,故可排除A;欧洲的启蒙思想家都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不会主张消灭私有制,故排除B;依据材料意思可知,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强制工具,即主张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故选C;D项的说法明显与材料意思相冲突,故排除D。

13.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明未清初的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对以上三种观念的理解,其共性是:A. 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B. 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C. 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轻视;D. 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思想的演变,题目中战国时期的孟子、汉朝时期的董仲舒和明末清初时期的黄宗羲针对君臣提出不同的主张是与当地社会背景相关的,所以A项正确,B不符合孟子C 不符合董仲舒D不符合汉朝时期的时代特点。

14.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从根本上体现时代潮流的是A.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B.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 “经世致用”D. “工商皆本”【答案】D【解析】【详解】明朝中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因此最能从根本上体现时代潮流的是“工商皆本”思想。

故答案为D项。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是李贽对理学的反思和批判,“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的是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经世致用”是指将学术研究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

15.下图是反映西汉时期儒学发展情况的一组文物,我们从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有A. 儒学在汉代已成为传统文化的单一思想B. 汉代重视儒家经典的整理和研究C. 各级教育都以传授道家思想为主D. 黄老之学的政治功能得以彰显【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因而图片中的文物反映了汉代重视儒家经典的整理和研究,B项正确。

在汉代,儒学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但不是单一思想,道家、法家思想都还存在,排除A。

题干强调汉代重视儒家经典的整理和研究,而没有体现各级教育都以传授道家思想为主,排除C。

汉武帝时期,儒学取代黄老之学,成为治国思想,故D错误,排除。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