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专用)(新课标)2014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训练38 默写+文化经典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三十八[默写+文化经典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名句名篇默写(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亦足以畅叙幽情。
(王羲之《兰亭集序》)
(2)把酒临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
(3)____________,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4)虽体解吾犹未变兮,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5)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6)______________________,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二、语言文字运用(13分)
2.将下列句子排列成语义连贯的一段话。
(3分)
①所以写作评论的第一步阅读,务必要深,要有真知灼见。
②阅读是文学作品评论中一个占有材料、调查研究的过程。
③写作评论的关键,是要说到点子上,切中要害。
④只有通过阅读,才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⑤从文学作品评论的写作要求来看,阅读既要做到点面结合,又要做到深浅结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3.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按要求完成题目。
(3分)
中国力量,是精神的力量、制度的力量。
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抗震救灾的伟大实践,丰富了中国道路的深刻内涵,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制度,增强了中华民族的道路自信。
“万众一心、__①___,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贯穿于汶川灾后重建、发展振兴的始终,融汇于中国精神的谱系,成为激励全民族穿越灾难,__②__(dǐ lì)奋进的强大动力。
(1)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①处写出一个合适的成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注音,为②处写出其相应的汉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7分)
近期在北京、深圳等地的交管部门对违反交通信号的行人处以10元或20元人民币的罚款。
可是在南京,有一位大妈面对交警要求绕行的劝导,只是淡定回复:“人生能有多少个几百米!”而4月16日,又有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妈,边闯红灯边面对交警说:“我都闯了几十年红灯了,要你管!”
一位交警人士告诉记者说,处罚存在难度,主要还是以劝阻、教育为主。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拟将行人闯红灯从以往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罚款”改为“处一百元罚款”。
对于处罚行人“闯红灯”的做法,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
(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化经典阅读(6分)
5.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卫灵公》)
②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注】,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
③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
”(《孟子·万章下》)
【注】谅:诚实。
(1)在孔子和孟子看来,应该与哪几种人交朋友?(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和孟子认为,与朋友相处时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没工夫专家
黄宗英
①我是冒雪出城的,公共汽车啃着盖脚面的大雪蠕动着,车子走走停停拱了个把钟头,不是路遇素不相识的四十五中学的郑老师,她自告奋勇在大雪飘飞中把我送到余家门口,我会迷失在香山山麓已经因季节而关闭大门的植物园里了。
我只不过想看看花卉专家——北京植物园的园林老将余树勋在大雪天干什么。
②看着书桌上满满的、参差的笔记、稿纸、图片、文摘卡,我真觉得自己太莽撞了。
③他笑着向我说:“Good Morning(早安)。
”
④已经是下午3点28分了,怎么还早安?
⑤他风趣地说:“我一天有3个早晨,现在刚好是睡午觉后的第2个早晨。
”
⑥屋外头的杭白菊也冻蔫了,余树勋的眼睛没离开冒雪拿进屋来的,插在茶几上小圆锥体玻璃瓶里的一小束杭白菊。
“今年有了,明年才能有。
”这是他的原话,小杭白菊们依偎着,羞涩地听余教授的禅语偈言。
⑦惆怅凝溢在斗室书壁之间。
我实在不忍心以世俗的所谓采访去切断这超越时空的惆怅。
我真希望自己像雪人向阳般融化,悄悄然。
⑧“光是幻灯片有一大立柜——几千张。
没工夫整理,时间不够啊!”古往今来这世上唯一不能通融的是时间——对任何人和物质都是一次性使用的时间。
⑨他正在书写词条:唐菖蒲Gladiolus鸢尾科……正是我打乱了他的时刻表,两天后他将去苏州参加全国花卉会议,他同时正在写荷花和水莲。
他不是整天匍匐书斋的人,整个植物园是他的试验室,并不是一切植物都在冬眠。
他的讲堂远涉欧美东瀛,北京郊区的花农也每周接他去讲课;在世界公园附近花儿香花木公司,花农种花卖花,却不懂花艺,不知什么花适合种在屋后,什么花该放在窗前……
⑩花——上帝的恩宠;花卉专家——美的传播者,把人间巧妆打扮。
11“养鱼的不会做熘鱼片,种花的不知道该把花摆在哪儿好看。
”余树勋年轻时先在浙○
江大学园艺系学种花、种草、种树;后来在国外学园林设计——学“熘鱼片”。
从此五冬六夏七十载春秋“溜”了一辈子。
“溜”得地球上这里那里都常有经他手点化的朝朝花香;“溜”得书书册册、字字行行绿荫芊芊。
12时间是个调皮捣乱的顽童。
对闲人,那永日长夜难消磨;对忙得带劲的人,时间像攥○
在手心里的水,不知不觉就没了。
13余树勋没工夫跟我说他1948年怎么去的北欧。
○
14余树勋没工夫跟我说他1979年又去北欧。
○
151980年余树勋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植物园待了两年,以提高栽培种类的识别。
○
16他更没工夫说1991年他挨家挨户地拍摄花卉的幻灯片。
余树勋连生气也没工夫:《花○
卉大辞典》4年前辑了稿,资金也集了,主编吴应祥教授都81岁了,人已经去了香港,一生希望看到这本辞典。
《花卉》花期难卜……
17余树勋当然也没工夫说百花摧残的“文革”中,他受不住迫害,找人借了一百块钱,○
逃离牵肺牵肠的科学院植物园,横下一条心去流浪,流浪……直到在一片肃杀中女儿把他找了回来。
像一株蔫了的杭白菊,流年回转,他又挺起来了。
18他迫不及待地定住手心里的水,不准它随便溢出。
他一天说3个Good Morning,除○
了孙儿辈喊爷爷看电视里说相声外,他苦写“余氏家规”。
19早晨起床。
Good Morning,进入工作。
中午1点~2点午休,打盹醒来,Good Morning ○
进入工作。
20晚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后,上床睡至9点起床,Good Morning,是最佳伏案时间,○
一口气工作到凌晨1时。
21我明白了为什么一见面余教授跟我说Good Morning。
○
22余教授尽管神不守舍,脑子里还花花着,但也并没忘记热情待客。
下雪天黑得早,当○
我向他告辞时,他横竖留我吃云南圆子。
让搞桑蚕专业的云南籍的余师母像喂蚕似地煨细圆子。
我急急忙忙吞下是8个还是10个滚烫的圆子,立即勒马回程,踩着“没工夫”的韵律上路了。
23我觉得我也没工夫了。
○
24是没工夫了。
○
25好个没工夫。
○
(选自《湖南文学》第174 期1995年10月)
6.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
...的两项是(5分)( )
A.首段用“啃”“蠕动”“拱”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汽车缓慢行驶的场景,衬托出雪下之大,表现了作者急于见到余老的心情。
B.第⑨段画线句用概括叙述的手法突出了余老作为一个花卉专家工作的繁忙,表现其学问的应用价值。
C. “他迫不及待地定住手心里的水,不准它随便溢出”这一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余老有珍惜时间的紧迫感。
D. 第⑥段与第○17段中两处画线句都写到杭白菊,前者是为了侧面烘托余老对花的痴迷,后者是为了表现余老直面迫害、从不逃避的顽强斗志。
E.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增强了内容的真实性和亲切感,并通过对“我”的心理描写,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
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溜”的意思,简要分析三次运用“溜”字的表达效果。
(4分)
从此五冬六夏七十载春秋“溜.”了一辈子。
“溜.”得地球上这里那里都常有经他手点化的朝朝花香;“溜.”得书书册册、字字行行绿荫芊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第○23~○25段,请探析这样结尾的作用。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三十八
1.(1)一觞一咏(2)其喜洋洋者矣(3)亭亭净植(4)岂余心之可惩(5)以手抚膺坐长叹(6)伤心秦汉经行处(一处1分,错、漏、添字的该处不得分)
2.[答案] ②④⑤③①
[解析] 给句子排序的依据往往有两个,一是语句在内容上的逻辑关系,二是句子中具有提示顺序作用的语言标志。
本题中,五个句子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介绍阅读与评论写作的关系,涉及的句子有②④两句;第二层介绍阅读的要求,涉及的句子是⑤③①三句,其中第⑤句为过渡句。
从语言标志的角度看,①句中的“所以”,⑤句的“既要”“又要”也对排序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3.[答案] (1)在“制度”后补一个宾语“优势”。
(2)示例:众志成城(3)砥砺[解析] 画线句中“彰显”与“制度”搭配不当,对照画线部分的后一分句,可以推断病因是宾语中心词残缺。
第①处填写的成语应侧重表现抗震救灾的团结精神,“众志成城”或“和衷共济、风雨同舟”等成语均可。
“砥砺”的意思是“勉励”,词义来源于“磨刀石”这一本义,因此字形与“石”有关。
4.[答案] 示例一:我认为,对行人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和素质教育是关键。
首先,从大妈的话里得知,闯红灯这一行为是长期养成的习惯使然,而习惯的改变,除了用制度约束外,还需要长期不懈的宣传教育,让闯红灯可能导致危害的严重性深入人们的脑海。
其次,罚款只能治表,没能从心理上扭转人们的观念。
再次,政策要考虑执法过程和执法成本,就目前的警力来说,只能靠批评教育而不是靠罚款。
示例二:加大处罚力度才有可能根除闯红灯这个顽疾。
首先,长期的“批评教育”对闯红灯的行人来说已有了抗药性,必须换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其次,罚款可以对闯红灯者在较短时间内起到警醒和约束作用。
当然,不能“挠痒痒”般象征性地处罚,而是要让违法者“伤筋动骨”,以致产生畏惧。
低廉的违法成本,反而会助长某些人想试一试的侥幸心理。
[解析] 本题要求评论的对象是“处罚行人‘闯红灯’的做法”,不是评论“闯红灯”,确定观点时应注意保证观点的完整性,否则评论就难以展开。
支撑观点的理由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处罚”这一形式对于改变“闯红灯”现象的效果,支持处罚则以“乱象用重典”为理由,反对处罚则以“治标不治本”为理由。
二是“处罚”这一形式的可操作性,支持处罚则以“现场执法”为理由,反对处罚则以“引发交通混乱”为理由。
5.[答案] (1)①要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②要与有道德的人交朋友;③要与见闻学识广博的人交朋友。
(2分,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即可)
(2)①有益原则。
通过交友,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丰富自己的见闻学识。
②平等原则。
要与朋友平等相处,不能有所倚仗。
(4分。
各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第(1)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概括,文本中直接概括朋友类型的字词有“直、谅、多闻、德”等,此外还可由“道不同,不相为谋”反推出“道同”。
将以上几种类型用自己的话表述即可,如果能看出“直、谅”也属于“德”的范畴,可包含在“德”之中表达,当然更好。
第(2)题同样考查对作者观点的概括,交友原则在孟子语段中有较为直接的表述,“不可以有挟”即平等真诚。
但在孔子语段中,对交友的原则并没明确的语言表达,考生只能通过对语段内容的整体分析,并结合孟子交友原则的表述方式,提炼出“有益自己”这一说法。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志趣追求不同的人,不能互相谋划商讨。
”
②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友,与诚信的人交友,与见闻学识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
与习于歪门邪道的人交友,与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友,与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友,是有害的。
”
③孟子说:“(交朋友)不能倚仗年长,不能倚仗显贵,也不能倚仗兄弟(的富贵)。
所谓交友,是结交他的道德,决不能有所倚仗。
”
6.[答案] CD(答对一项得3分,两项得5分)
[解析] C.不是“借代”,而是“借喻”。
D.“为了表现余老直面迫害、从不逃避的顽强斗志”这样表述不恰当,原文说“他受不住迫害,找人借了一百块钱,远离牵肺牵肠的科学院植物园,横下一条心去流浪,流浪”。
7.[答案] 句中加点字“溜”是研究、学习和探索实践的意思;(1分)表达效果:反复运用三个“溜”字,(1分)分别从科研生涯和科研成果两方面,(1分)概述(或强调)了余教授对花卉研究的痴迷以及贡献的卓著,(1分)也使遣词造句生动诙谐。
(1分)(对表达的解说,四点中能答到三点,即给满分)
[解析] 本题的考法较为新颖,综合考查了对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
结合句子的前后文,可以推断“溜”的意思是前一句所说的“学”。
而三次运用“溜”字,从修辞的角度看,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一是反复,达到的修辞效果是强调,强调其爱花(一辈子),实践成果显著(朝朝花香),科研成果众多(书书册册、字字行行绿荫芊芊)。
二是移用,即把“溜鱼片”的“溜”活用于其他语境,增加了语言的生动性。
8.[答案] ①结尾部分的三个短句各自独立成段,简洁有力地收束全文;(2分)②用反复的手法强调“没工夫”,凸显了余树勋教授争分夺秒、勤勉忘我的工作态度;(2分)照应文章标题,表现了作者对余树勋教授的赞美与崇敬之情,突出了文章主题。
(2分)(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结尾的作用可以从三个角度着眼,一是看结尾的句子在内容上表达了什么意思,与全文要表现的人物形象、作者情感是否相关,二是看结尾与上文之间是否存在结构上的呼应关系,三是看结尾句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达到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本题中,结尾句在内容上呼应前文,表现对余教授精神的赞赏和自己得到的激励,答案包括了内容与结构两个角度的作用分析。
另外,结尾句采用短句独立成段和反复的手法,强调了人物的形象特点和作者的情感,答题时也应考虑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