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proBNP中国专家共识汇总
2020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2020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中国专家共识要点生物标志物已被广泛用于心力衰竭的预测、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指导等各个方面。
其中,钠尿肽(NP)是心衰诊疗中应用最多的生物标志物,常用的是B型钠尿肽(BNP)和N末端前体BNP (NT-proBNP)。
钠尿肽反映心肌容量负荷及室壁压力变化情况。
心肌细胞受到压力/牵拉刺激后,即心室容积扩张、压力负荷增加时,首先形成BNP前体;BNP前体形成后被水解为BNP和无活性的NT-proBNP。
两者主要由心室肌产生并分泌入血,心室肌无存储BNP和NT-proBNP的功能。
BNP的生理功能包括扩张血管、排水、排钠,抑制RAAS和SNS;目前认为NT-proBNP无生理活性。
BNP由血清中的钠尿肽受体C和中性内肽酶降解,也可被肾脏等高血流量器官排泄;NT-proBNP在肌肉、肝脏、肾脏等高血流量组织器官中降解。
BNP与NT-proBNP的应用价值相当,但NT-proBNP的半衰期为120 min,长于BNP的20 min;NT-proBNP含量受脑啡肽酶抑制剂等药物的影响更小,因此更适合心衰药物疗效的监测。
预测心衰的发生BNP/NT-proBNP有助于预测心衰,特别是NT-proBNP。
BNP/NT-proBNP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时可以预测心衰的发生。
①测量心肌负荷标志物(BNP)、心肌损伤标志物(cTn)、肾功能不全标志物能有效预测心衰的发生,联合测量能显著提高预测价值。
(Ⅰ类推荐)②BNP/NT-proBNP单独应用或联合肌钙蛋白T (TnT)/肌钙蛋白I(TnI)或联合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对新发心衰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Ⅰ类推荐)③BNP/NT-proBNP,TnT/TnI联合炎症指标可溶性ST2(sST2),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对新发心衰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Ⅱa 类推荐)辅助诊断心衰生物标志物联合临床表现可以极大地提高心衰诊断的准确性。
BNP/NT-proBNP是目前最有价值的心衰诊断生物标志物,可用于多种类型的心衰诊断,包括无症状性心衰、慢性失代偿性心衰和急性失代偿性心衰。
NT-proBNP国际专家共识中文稿-横排版
NT-proBNP国际专家共识介绍James L. Januzzi, Jr., MD,a,* 和 A. Mark Richards, MD, PhD,b代表国际NT-proBNP共识专家组近几年来,利钠肽(NPs)检测的临床应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这些颇具价值的生物学标记物,包括B型利钠肽(BNP)及与之共同分泌的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内,已超出了原先仅作为心力衰竭(HF)诊断检测指标的范畴。
NPs是HF的有效生物学标记物,然而在现代医学中,它们还在诊断,预后判断和可能的治疗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
虽然首先问世的是BNP检测,但接着NT-proBNP检测实现了商业化的临床应用,且其应用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增长。
此外,随着上百篇支持NT-proBNP应用的实验室和临床研究的发表,该标记物已被广泛地写入许多临床和实验室的共识声明及指南文献之中,1-5使之等价于BNP。
NP检测领域发展迅速,对BNP和NT-proBNP生物学,实验室检测及临床优化应用方面理解的不统一是不可避免的。
一篇关于BNP的共识声明已在近期发表。
6然而,由于NT-proBNP的独特生物学效应,许多在BNP共识中的观点并不适用于NT-proBNP(作者同意此观点)。
BNP共识中也并未对NT-proBNP检测作任何正式介绍,而在BNP共识首次发表后已有数百个支持应用NT-proBNP的研究得到了发表。
随着世界范围内NT-proBNP检测应用的迅速增加,需要有一篇正式的最新而无偏倚的关于NT-proBNP生物学,实验分析及临床应用方面的共识声明。
此美国心脏病学杂志增刊中的文章代表了2006年11月12-15日在伊利诺伊州芝加哥举办的美国心脏协会科学会议中相关座谈会的讨论内容。
这些由心脏生物标记检测界学科带头人完成的讲座和总结阐述了许多有关NT-proBNP的相关问题。
在每篇文章的结尾都有关键点总结和适当的临床应用建议。
NT-proBNP影响因素与其参考值
NT-proBNP分析前注意事项
除心衰外,其他伴随有心内压力增高的所有心脏 条件 (许多concomitant disease)如CAD,瓣膜 性疾病或孤立性房颤等都会导致NP升高。
饮食习惯如钠的摄入会影响到NP水平
NT-proBNP分析中注意事项
表6-2 无明显心力衰竭的BNP/NT-proBNP浓度升高
➢心脏炎症性疾病(3-5) ➢高血压伴左室肥大(6-9) ➢肺动脉高压(9-11) ➢急性或慢性肾衰(12,13) ➢肝硬化腹水(水肿性疾病)(14-16) ➢内分泌病症
醛固酮增多症(17,18) 肾上腺肿瘤(19) 甲状腺功能亢进(20-22)
虽然NT-proBNP离体后稳定性远好于BNP, 25℃可稳定3天,4℃稳定5天,-20℃或以上至少 可以稳定6个月,但要考虑样本蒸发影响。
NT-proBNP分析前注意事项
临床治疗措施的影响:要考虑治疗药物的影响。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情况下/体 积负荷最小时 ,才能客观地评价心功能状态。
由于BNP具有利钠、利尿、扩血管、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和交感神经系统(SNS)的作用。所以,凡是参与促进这一神经内分泌轴激活的 激素,如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都会引起BNP/NT-proBNP水平的升 高。同样,这些激素的拮抗剂及可使这些激素降低的药物,如ACE-I抑制剂、 β-受体阻滞剂、肾上腺素拮抗剂和利尿剂等会使BNP/NT-proBNP浓度降低。另 外,沙坦类、胺碘酮也会使其降低,而洋地黄类药物会使其升高。
NT-proBNP分析中注意事项
由于NT-proBNP只有一个抗体及标准品来源 (Roche),其分析的一致化应不存问题,可以期待 有一个可接受的相同医学决定水平(原则上参考 区间只适用于某一特定的试剂)
NT-proBNP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NT-proBNP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1前言1988年,日本学者TetsujiSudoh首次从猪脑内分离得到一种具有强力的利钠、利尿、扩血管和降压作用的多肽,命名为脑钠肽或称钠尿肽(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
以后的研究表明,包括BNP在内的一组多肽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发展产生(ANP、BNP、CNP、DNP、VNP和Urodilatin等),称为利钠肽(NP)家族。
其功能是维持循环系统的容量、渗透压和压力调节的稳态。
BNP主要存在于心室隔膜颗粒中,其分泌有赖于心室的容积扩张和压力负荷增加。
作为心功能紊乱最敏感和最特异的指标,BNP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最早在ESC慢性心力衰竭指南(2001年),继而在美国ACC/AHA慢性心力衰竭指南[31(2005年)中推荐将血液BNP水平测定作为心力衰竭的诊断和预后指标。
2008年ESC的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指南和2009年AHA心力衰竭指南对此作了进一步的推荐。
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和BNP同属利钠肽家族,均用于临床检测。
虽然两者有相同的生物学来源,但生物学效应和临床意义不完全相同。
心肌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含134个氨基酸的B型利钠肽原前体(pre—proBNP),随后形成含108个氨基酸的BNP前体(proBNP),后者在内切酶的作用下裂解为含有76个氨基酸、无生物活性的NT—proBNP和含有32个氨基酸、有活性的B型利钠肽(BNP)。
BNP的清除主要通过与BNP清除受体结合,而NT—proBNP则主要由肾小球滤过,因此,其血浓度受肾功能影响大于BNP。
BNP半衰期短(22min),体外稳定性差,而NT—proBNP半衰期较长(120min),体外稳定性强,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浓度较BNP高,在有些情况下更有利于心力衰竭的诊断。
在应用基因重组技术产生的重组人B型利钠肽(rhBNP)进行治疗时,测定NT—proBNP不受干扰。
最新左心室肥厚诊断和治疗临床路径中国专家共识
最新左心室肥厚诊断和治疗临床路径中国专家共识共识要点(1)为提升广大临床一线医务工作者对左心室肥厚的认知及指导规范诊治,特制定本中国专家共识。
(2)左心室肥厚是一类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的常见心脏结构性改变,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延误诊疗,本共识强调了对左心室肥厚的早期识别并制定诊断路径。
(3)多种疾病和清形可导致左心室肥厚,本共识强调左心室肥厚的病因诊断。
临床需关注心脏受累表现,还需关注心脏以外多系统(肾脏、神经、肌肉、消化等)的异常表现和家系情况。
筛查流程由简入繁,在完善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基础实验室检查的基础上,某些特定疾病精准病因诊断确立需结合包括负荷超声心动图、整体纵向应变、心脏磁共振成像、放射性核素显像在内的多模态影像技术,以及特殊的实验室检查,部分患者尚需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基因检测等方法。
(4)本共识强调左心室肥厚的个体化诊治。
既介绍了常见病因,如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等的临床处置,还结合近年进展,重点对肥厚型心肌病、心脏淀粉样变、法布雷病的诊断、可及性病因治疗、合并症治疗进行概述,倡导尽早施治以改善患者预后。
本共识同时指出,需重视左心室肥厚患者院内外连续性管理和多学科管理。
(5)本共识强调需建立左心室肥厚分级诊疗体系。
基层医院接诊左心室肥厚者并开展初步筛查后,对诊断困难、存疑或怀疑罕见病者应及时转诊至具备心力衰竭/心肌病中心的上级医院,有利千更精准分级诊疗策略的实施。
心肌肥厚是一类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在普通人群中约0.2%可表现为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心肌肥厚,其中最常见的是左心室心肌肥厚(简称左心室肥厚),心电图多可表现为左心室面电压升高,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基本确认。
左心室肥厚成因复杂,既可见于一些常见疾病或情形,如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药物使用、强化运动等,还可见千某些遗传相关心肌病/罕见病等,如肥厚型心肌病、心脏淀粉样变、法布雷病等。
统计显示,高血压人群中伴左心室肥厚者超过40%,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约57%出现左心室肥厚。
高敏心肌肌钙蛋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Mills等报道,应用hs-cTnI能更多识别 1年时心肌梗死再发和死亡的ACS风险 。Bonaca等发现在4513例非ST段抬高 ACS患者中,hs-cTnI超过正常高限者
,30 d死亡和心肌梗死的危险较hseTnI正常者高3倍。
46
Celik等报道ACS患者hs-cTnT检测值高 于正常高限预示未来心血管风险增加 。Ndrepepa等发现在NSTEMI患者, hs-cTnT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显著降 低患者的死亡风险。Lindahl等同样发 现hs-cTnT较传统方法能更好地预测新 发心血管事件。
。
41
Giannitsis等对初始cTnT阴性患者,在 3和6h内分别再次采集血样,以第99百 分位值为临界值,hs-cTnT检测在3h内 的敏感度达到100%;hs-cTnT检测值 在3h内增高1倍,其阳性预测值达到
100%。
42
近年来的临床研究也表明,hs-cTn检 测可进一步缩短胸痛患者的诊断过程 ,2h之内重复检测1次hs-cTn,对诊断 和排除ACS的敏感度很高(97. 5%-
第99百分位值CV≤10%称为hs-cTn。
16
由于hs-cTn较传统检测方法的检测低 限低10~100倍,同时满足在参考范围 上限第99百分位值时CV≤10%的分析 精密度要求,一次检测值对心肌梗死 的阴性预测值>95%,发病后3h以内2 次检测对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度可达 100%。
17
在临床研究证据基础上,ESC在2011 年颁布的NSTE-ACS指南已将hs-cTn作 为ACS诊断和危险分层的主要依据。
2
高敏心肌肌钙蛋白(high-sensitive cardiac troponin,hs-cTn)的检测比传 统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更高, 目前已在国内广泛使用。但由于进入 临床应用的时间不长,对如何应用hscTn检测仍存有疑问。
nt-probnp的影响因素及其参考值_张真路
NT-proBNP分析前注意事项
临床治疗措施的影响:要考虑治疗药物的影响。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情况下/体 积负荷最小时 ,才能客观地评价心功能状态。
由于BNP具有利钠、利尿、扩血管、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和交感神经系统(SNS)的作用。所以,凡是参与促进这一神经内分泌轴激活的 激素,如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都会引起BNP/NT-proBNP水平的升 高。同样,这些激素的拮抗剂及可使这些激素降低的药物,如ACE-I抑制剂、 β-受体阻滞剂、肾上腺素拮抗剂和利尿剂等会使BNP/NT-proBNP浓度降低。另 外,沙坦类、胺碘酮也会使其降低,而洋地黄类药物会使其升高。
建议1)抽血前静息10-15分钟,最好固定采血体位。2)采血前要考 虑治疗药物的影响。
标本选择: 选择血清/血浆(包括肝素、 EDTA抗凝)/POCT方法还可 用全血——EDTA抗凝血浆较血清或肝素血浆检测结果低10%-13% 。
建议:使用血清。
NT-proBNP分析前注意事项
采血试管选择:玻璃或塑料试管 标本送检:尽快送检、尽快检测。
<300pg/ml(排除HF)
100~400pg/ml (灰区值)
>400pg/ml(诊断HF)
年龄<50岁 >450pg/ml (诊断心衰)
年龄50 ~75岁 >900pg/ml (诊断心衰)
年龄 >75岁 >1800pg/ml (诊断心衰)
诊断试验
床边检测或实验室检测
实验室检测和新出的床边检测
是否受重组BNP药物影响
建议各实验室要确认自身检测系统和应用人群的参考范围。
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中国专家共识(2020)
常用心衰生物标志物的病理生理学作用
(二)炎症介质及心肌纤维化标志物 ✓一些新型的炎症标志物同时能够直接参与心肌纤维化和心肌重构的病理生理过程,
也被证实能够作为心衰生物标志物。 ✓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是一种跨膜蛋白,能够
作为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的标志物; ✓肿瘤生成抑制因子2(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2,ST2)是IL-1家族中的一员,
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专家 共识( 2020 )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Dr. HAN
背景
背景
✓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所有心血管疾病的必然终点,心衰的早期诊断、 疗效评估对于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有很大的意义。
✓心衰涉及神经内分泌激素激活、心肌牵拉、心肌损伤、心脏基质重构、炎症、氧化 应激及肾功能不全等病理生理学过程,其中每个方面均涉及相关生物标志物。
✓在诊断方面,虽然大量研究证实BNP /NT-proBNP拥有极高的敏感度,但特异度较 低影响了诊断的效率,在应用于不同临床情境时,BNP/NT-proBNP 的界值也多有 调整。同时,BNP /NT-proBNP对各种类型的心衰区分能力较弱。
✓急性失代偿性心衰患者的3个月死亡率约为10%,1年死亡率约为30%,3个月再住院 率约为1/3。因此,对高危患者的识别和预后的评估以及早期的强化治疗非常重要。
①BNP/NT-proBNP可作为急性心衰的预后评估指标,BNP 大于480~840 ng/ml 或 NT-proBNP 大于1 000 pg/ml 的患者事件率显著升高,出院前BNP/NT-proBNP水平 及住院期间变化率对于急性心衰预后评估更有意义。(Ⅰ类推荐)
NT-proBNP
NT-proBNP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前言1988年日本学者Tetsuji Sudoh首次从猪脑内分离得到一种具有强力的利钠、利尿、扩血管和降压作用的多肽,命名为BNP1。
以后的研究表明,不只是BNP这一种多肽,而是有一组多肽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发展产生(在人类和脊椎动物至少包括ANP,BNP,CNP, DNP,VNP和Urodilatin),称为利钠肽(NP)家族。
其功能是维持循环系统的容量、渗透压和压力调节的稳态。
BNP在心房组织中的表达比心室更丰富,但由于心室肌的数量远多于房肌,因此正常情况下心脏BNP多来自心室,病理情况下更多。
二十多年来,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血液中的BNP水平在心力衰竭时显著升高,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标记物,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价值。
因此,最早在ESC慢性心力衰竭指南2(2001年),继而在美国ACC/AHA慢性心力衰竭指南3(2005年)中推荐将血液BNP水平测定作为心力衰竭的诊断和预后指标。
2008年ESC的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指南4和2009年AHA心力衰竭指南5对此作了进一步的推荐。
目前用于临床检测的BNP包括BNP和NT-proBNP两种。
虽然两者有相同的生物学来源,但生物学效应和临床意义不完全相同。
心肌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初始基因产物前BNP前体(pre-proBNP),该肽的一个26氨基信号肽被立即去除,形成含108个氨基酸的的BNP前体(proBNP),后者在内切酶的作用下裂解为含有76个氨基酸、无生物活性的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和含有32个氨基酸、有活性的B型利钠肽(BNP)。
BNP的清除主要通过与BNP清除受体结合,而NT-proBNP则主要由肾小球滤过,因此其血浓度受肾功能影响大于BNP。
BNP半衰期短(22分钟),体外稳定性差,而NT-proBNP半衰期较长(120分钟),体外稳定性强,在心衰患者中的浓度较BNP高,与BNP相比更有利于心衰的诊断。
2023心衰生物标志物临床专家共识推荐(全文)
2023心衰生物标志物临床专家共识推荐(全文)心力衰竭涉及的病理生理机制众多,大到脏器的结构,小到心肌细胞内的某个信号通蹈,在疾病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与之相伴的是众多分子进入体液,成为用于评估病情的生物标记物。
越来越多的分子被筛选出来探索作为心力衰竭生物t前已糊的价值,常用的生物标记物主要反映心脏负荷、心肌损伤、纤维化、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等几个方面。
最新发布的《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和我国实践经验,对目前心衰生物标志物的||伍床应用进行了总结,本文将就这些总结简要介绍。
心脏负荷/室壁张力相关生物标志物A型利制肤(A N P)和B型利纳肤(BNP);是反映心脏负荷/室壁张力的主要生物标志物,冥中A N P又称心房利纳肤,BNP又称脑纳肤。
临床常见的利纳肤种类包括BN P、NTpro BN P( N末端B型利纳肤原)和MRpro A N P (心房利纳肤原中间片段L应用参考:1心衰高危人群应考虑筛查利制肢,并对BNP>50 pg/m l或NTpro B NP >125 pg/m l的患者进行相应干预。
2对于怀疑心寰的患者,BNP/N Tpro B NP可考虑用于心衰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对于急性心衰,墓线BNP/N Tpro B NP水平检测可用于心衰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出院前BNP/N Tpro B NP水平检测可考虑用于心衰严重程度及出院后预后评估。
4慢性心衰患者可考虑动态监测BNP/N Tpro B NP水平,用于心衰的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
5.B NP/N Tpro B NP的检测可考虑用于指导慢性心衰的治疗。
6对BNP/N Tpro B NP的检测可考虑用于指导急性心衰的治疗。
7.M Rpro A NP是具有心衰预测、诊断及预后评估潜力的生物标志物。
利制肤临床应用中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多种因素影响利纳肤水平,诊断急性心力衰竭时NT-pro B NP水平应根据年龄相肾功能情况进行分层。
中国专家就NT-proBNP临床应用达成共识
中国专家就NT-proBNP临床应用达成共识“NT-proBNP不仅为心衰提供了一个客观的评价指标,帮助判断心衰的严重程度,而且可以在急诊室、在救护车上、在社区医院、甚至到患者家中,也就是第一次医疗接触时就可以对其进行心衰的诊断,并可以指导医生对心衰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
但是,目前我国的NT-proBNP使用和国际上的差距相当大,临床使用还不是很普遍和规范,一些医院甚至没有相关的设备。
希望通过这个《共识》的出台,不仅在国内进一步推广这项新技术,也希望能够促进国内对于NT-proBNP临床应用的研究,并带动我国对心衰等慢性病管理水平的提升”。
这是《NT-proBNP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发起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发出的呼吁。
心衰患者与日俱增规范诊疗提上日程“慢性心衰发病率高的首要原因是人口老龄化------作为一种老年性疾病,年龄越大,发生心衰的可能性也会越大。
目前中国的老龄化速度越来越快,就造成了中国的慢性心衰患者越来越多;其次,目前的急性心肌梗死等急性心衰通过早期的介入治疗可以大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本来接近死亡的患者经过快速介入,用支架开通血管,或者用溶栓治疗之后,其中很多人最终会转入慢性心衰的队伍。
这可能是两个导致心衰患者增多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从源头上讲,中国现有两亿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本身就是是导致心衰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而且心衰是个预后极差的疾病,可以说是仅次于肺癌,能够活过五年的患者不到一半。
同时,心衰是一个花费巨大的疾病。
因为需要反复住院,吃药,做手术,会产生很大的医疗费用。
而且,慢性心衰是需要长期综合管理的疾病,不但要预防心功能恶化,而且要综合管理患者的康复,这不仅包括他的运动能力,而且心衰患者普遍有抑郁和精神心理方面的障碍,特别需要管理。
”“另外,心衰的诊断缺乏客观指标。
一直沿用至今的指标是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提出的心功能分级,完全是依据患者的主观症状而进行分级的,分成四级,完全能够正常运动的人,与正常人活动量一样的是一级。
nt-probnp
nt-probnp血清标志物检测是临床心力衰竭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其中,国内外的心钠素(ECS / ACC / AHA / HFSA / CSC)包括心钠素(一种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标志物),包括脑钠素(BNP)和氨基末端脑钠素(NT-proBNP)。
建议首选用于心力衰竭的血清标志物[3-5]。
建议使用利钠肽来识别心力衰竭的高危人群,并进行综合管理和预防。
与BNP相比,NT-proBNP具有更长的半衰期和更好的稳定性。
因此,NT-proBNP对早期或轻度心力衰竭的检测更加敏感,血液样本被送往实验室的时间更充足,这更适合临床应用。
心力衰竭的排除/诊断标准根据最新的ESC指南,NT-proBNP国际专家共识[6]和NT-proBNP评估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多中心国际荟萃分析(ICON研究)[7],NT-proBNP用于诊断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排除急性心力衰竭的临界点是300 pg / mL(NPV = 98%),比临床诊断更准确;该指南还建议将125 pg / mL作为排除慢性心力衰竭的阴性临界点,但不适合作为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即高于临界点并不一定表示慢性心脏衰竭。
此外,使用按年龄分层的诊断临界点可以提高总体阳性预测值,而不会影响总体敏感性和特异性,这可以作为我国目前使用的参考。
心力衰竭患者的早期发现正常的心脏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胸片,心电图等)是正常的,不能排除心力衰竭的可能性。
例如,滨川等人的一项研究。
[12]显示11%(43例)的门诊患者未检测到心力衰竭。
在老年患者中,NT-proBNP水平超过400pg / mL。
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39例,发现舒张性心力衰竭27例,其他心脏病7例。
作为评估心功能和心力衰竭的血清学“黄金标准”,NT-proBNP用于老年人和高危人群的体格检查筛查,心力衰竭的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从而减少死亡在这部分人口中,Rate具有重要价值。
心力衰竭患者的风险分类此外,NT-proBNP水平可用于心力衰竭的风险分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T-proBNP升高 胸片间质水肿
OR
44.0 11.0
95% CI
21.0-91.0 4.5-26.0
P值
<.001 <.001
端坐呼吸 袢利尿剂的应用
体检有啰音 年龄(每年) 咳嗽 发热
9.6 3.4
2.4 1.03 .43 .17
4.0-23.0 1.8-6.4
1.2-5.2 1.01-1.05 .23-.83 .05-.50
- 睡眠呼吸暂停 - 肺动脉栓塞 - 肺动脉高压
心脏瓣膜病 心房颤动或扑动 先天性心脏病
高排量 (分流) 贫血 肾功能不全 严重疾病
- 细菌性败血症 - 烧伤 - ARDS
卒中
NT-proBNP诊断急性心力衰竭流程
患者入院时有急性呼吸困难 病史,体格检查,胸片,NT-proBNP检测
年龄分层
所有 <50 岁 (n=183) 所有50-75 岁(n=554) 所有 >75 岁 (n=519)
最优截定 点
450 pg/mL
900 pg/mL 1800 pg/mL
敏感性
97% 90% 85%
特异性
93% 82% 73%
PPV
76% 82% 92%
NPV
99% 88% 55%
准确性
95% 85% 83%
急性非稳定性HF 治疗后NT-proBNP的基线 变化与其心血管事件风险成正比
有数据显示连续检测对于判断因HF住院预后的价 值,但对于缺少缺少基线NT-proBNP值的患者
- 治疗后NT-proBNP值>4,137 ng/L强烈预示较差的预 后1
- 在此阈值以上每增加1000 ng/L的NT-proBNP值,死 亡或6个月内再入院的风险就增加8%
<.001 .01
.05 .01 .05 .03
Januzzi et al, Am J Cardiol 2005;95:948
NT-proBNP诊断心衰准确性 优于临床判断
1 0.9 0.8 NT-proBNP versus Clinical Judgment, P =.006 Combined versus NT-proBNP, P =.04 Combined versus Clinical Judgment, P <.001 Combined, AUC=0.96 NT-proBNP, AUC=0.94 Clinical Judgment, AUC=0.90
ICON研究 (2006年,1256例)
Januzzi et al, Am J Cardiol 2005;95:948
PRIDE 研究
前瞻性,盲性,针对599位到麻省总医院急症室主 诉呼吸困难患者的研究
Januzzi et al, Am J Cardiol 2005;95:948
急性呼吸困难中HF的最佳独立预测因素
1. Bayes-Genis et al, Eur J Heart Fail 2004; 6:301 2. Bettencourt et al, Circulation 2004; 110: 2168
NT-proBNP对急性非稳定性HF的治疗检测
NT-proBNP在住院时应检测2次:入院时和治疗后
NT-proBNP在急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小结与建议
对于来急诊室就诊的急性呼吸困难患者,NTproBNP检测 对排除和识别其中的急性心衰患者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 性。但其最佳应用必须结合患者完整的病史、仔细的体格 检查和有关NT-proBNP增高的鉴别诊断知识。 根据欧美资料,在急诊室,用于排除急性心衰的NTproBNP水平为300 pg/mL以下,其阴性预测值为98%。采 用年龄分层的NT-proBNP诊断截点(50岁以下, 50–75岁 和75岁以上者分别为450、900和1,800 pg/ml)可减少较年 轻患者的假阴性结果和老年患者的假阳性结果,从而使总 的阳性预测值得到改善而不改变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 供我国当前使用参考。我国患者的数据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确定。
C
B
A
AHA HF 分级
NT-proBNP>5000ng/ml 提示心衰患者短期死亡率较高
1.00 0.95
Log rank P value <.001
累计生存率
0.90 0.85 P<.00001 0.80
0.75
0.70
0 10
NT-proBNP <5,180 ng/L
NT-proBNP >5,180 ng/L
按年龄分层比起单个截定点减少了灰区值的结果
- 在~20%的患者中仍然存在
了解造成NT-proBNP结果灰区值原因的鉴别诊断 很重要
NT-proBNP位于灰区时的鉴别诊断
冠状动脉缺血 心力衰竭病史 心肌疾病
左心室肥厚 限制性心肌病 心尖球形综合征 心肌炎 中毒, 如化疗
肺心病
20 30 40 50 60 70 80
发作天数
Januzzi et al, Eur Heart J, 2006; 27:330
NT-proBNP>1000ng/ml 提示心衰患者长期死亡率较高
心力衰竭
1 1
无心力衰竭
按年龄调整后的生存率
按年龄调整后的生存率
0.9
0.9
0.8
0.8
0.7
0.7
NT-proBNP <986 ng/L
敏感性 99% 98% 96% 90% 87%
特异性 68% 76% 81% 85% 86%
PPV 62% 68% 73% 76% 78%
NPV 99% 99% 97% 94% 91%
准确性 79% 83% 86% 87% 87%
独立于年龄
Januzzi et al, Am J Cardiol 2005;95:948
NT-proBNP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监测中的应用
NT-proBNP 检测用于有急性症状患者 的心力衰竭诊断和排除
国外评价NT-proBNP在急性呼吸困难中 鉴别心衰的研究
新西兰Christchurch研究(2003年,205例)
西班牙Barcelona研究(2004年,100例)
PRIDE研究(2005年,599例)
NT-proBNP <300 ng/L
NT-proBNP 灰区
NT-proBNP >按年龄调整 的阳性
NT-proBNP >10000 ng/L
HF可能性很小 建议评估是否有非 心源性的呼吸困难 原因 预后好
可能为HF 需要结合临床 按需分类和进行治 疗,可能早期出院
很有可能HF 按需分类治疗 如有HF病史, NT-proBNP Δ >25%
NT-proBNP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监测 中的应用
急性不稳性心衰治疗后NT-proBNP下降达 30%是一个合理的目标
1.0
0.8 累计不住院生存 0.6 0.4
0.2
0.0 0
降低 > 30% 改变 < 30% 升高 > 30% 100 时间 (天数) 200
Bettencourt et al, Circulation, 2004; 110:2168
NT-proBNP中国专家共识汇总
NT-proBNP在急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NT-proBNP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NT-proBNP的影响因素及其参考值
NT-proBNP在急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NT-proBNP在急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NT-proBNP在急性心力衰竭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总共
90%
84%
88%
66%
86%
Januzzi et al, Eur H Jour 2006;27:330
中国NT-proBNP诊断急性心力衰竭相关研究
作者 年份 例数 崔喜梅 孙国华 杨利 王俊军 陈国锋 李燕 李晶 张绍武 温伟 陈吉威 黎志明 方明 张立建 2007 2008 2008 2009 2009 2009 2008 2010 2007 2009 2007 2007 2008 68 48 25 84 62 40 96 70 61 30 62 66 84 3411 急性心衰 中位数 平均数(pg/ml) 817.62/273.72p mol/L 2932.80 ±1808.44 961.10/324.5 2993 ±183 2172 3814.32±1326. 24 9365.03±8302. 12 1215±386 359l±2943 1072.67士 426.24 例数 60 52 21 88 54 38 74 60 32 32 36 86 26 106 非急性心衰 中位数 平均数(pg/ml) 281.75/82.73 pmol/L 282.73 ±239.05 151.50/78.3 986 ±149 156 584.75 ±182.36 311.04±163.20 196±40 429±119 44.88士8.22 30 20 488.12±153. 27 83.46±42.2 1 对照组 例数 平均数 (pg/ml) 50 188.51/53.4 2pmol/L 50 18 58.61±31.8 8 22.29/6.02
急性不稳性心衰治疗后NT-proBNP下降达30%是 一个合理的目标
- 如果没有测基线时NT-proBNP水平,对于急性期治 疗的目标应为NT-ProBNP<4000ng/L
急性失代偿性HF患者病情好转时NT-proBNP仍升 高,则说明其是高风险人群,建议考虑治疗方案 是否充足,重新判断心衰的预后
很有可能是严重并 存在高风险 入院,严密监测
NT-proBNP在急性心力衰竭预后评估 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