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代汉语“以……为……”的意义和用法

合集下载

文言文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为动用法

文言文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为动用法

文止文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战为动用法之阳早格格创做一、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汇具备“以之为何”的意义,即认为宾语何如或者把宾语当做何如.普遍可译为“认为……”"以……为……”等.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汇战名词汇的活用,动词汇自己不意动用法.1、名词汇的意动用法:名词汇用做意动,是把它后里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者真物瞅搞那个名词汇所代表的人或者真物.例1:邑人偶之,稍稍去宾其女.(《伤仲永》)去宾:本为名词汇,那里活用为意动词汇.“去宾其女”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其女为去宾”.例2:女利其然也.(《伤仲永》)利:是名词汇活用做意动词汇.“利其然”即“以其然为利”(把那种情况视为有利可图).2、形容词汇的意动用法:形容词汇用做意动,是主瞅上认为后里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者真物具备那个形容词汇所代表的本量或者状态.例1:渔人甚同之.(《桃花源记》)同:本为形容词汇,那里用做意动词汇.“同之”,即“以之为同”(认为那件事偶怪)例2:邑人偶之,稍稍去宾其女.(《伤仲永》)偶:本为形容词汇,那里用做意动词汇.“偶之”,即“以之为偶”(认为他才搞非凡是)二、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汇具备“使之怎么样”的意义,即此时谓语动词汇表示的动做不是主语收出的,而是由宾语收出的.本量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办法表白了兼语式的真量.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汇,有的是由名词汇、形容词汇活用去的.由于本去的词汇类分歧,活用做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真足相共.1、动词汇使动用法:动词汇战它的宾语不是普遍的收配与被收配的闭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者事爆收那个动词汇所表示的动做止为.例1:止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五蠹》)怀:使……归逆.例2:曲可惊天天,泣鬼神.(《〈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惊:使……震惊.泣:使……哀号.例3:操军圆连船舰,尾尾相交,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走:使操军遁窜.2、名词汇使动用法:名词汇用做使动词汇,是指那个名词汇戴了宾语,而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者真物形成那个名词汇所代表的人或者真物.翻译时要采与兼语式的形式.例1: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自我介绍》)臣:使……称臣.例2:先破秦进咸阳者王之.(《鸿门宴》)王:使……为王.3、形容词汇使动用法:形容词汇戴上宾语以去,如果使得宾语具备那个形容词汇的性量战状态,那么那个形容词汇则活用为使动词汇.例1:既去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安:使……安.例2:大王必欲慢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慢:使……慢.例3:凄神热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凄、热:使神骨凄热.三、使动用法战意动用法的辨别:使动: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汇具备“使宾语怎么样”的意义.它是用动宾结构表白使令式的真量.意动:认为……怎么样.例:余颇易之(尔认为甚是简朴)使动用法指动词汇谓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用法.有些名词汇战形容词汇活用为使动词汇,表示“使……”的意义.有三种:①动词汇的使动用法.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前骨”中的“劳”,意义是“使……劳乏”.②名词汇的使动用法.是“使……成为……”的意义.③形容词汇的使动用法.特性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者物具备那个形容词汇所表示的本量或者状态.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主语把宾语当做什么.有二种:①名词汇的意动用法.比圆“先破秦进咸阳者王之”中的“王”,意义是“以……为王”②形容词汇的意动用法.比圆“而荣教于师”中的“荣”,意义是“以为荣”.四、为动用法:表示“主语为宾语怎么样”.谓语不妨由动词汇、形容词汇或者活用的名词汇充当.例1:妇人将开之(《触龙道赵太后》)妇人姜氏将为他们挨开乡门.例2: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共样是死,为国家而死不妨吗?例3:祭祀必祝之(《左传・成公十三年》)祝,祈祷,动词汇的为动用法,为……祈祷.例4: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病梅馆记》)泣,为……哭泣.例5:后裔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哀,为……而哀.例6: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史记•滑稽列传》)丧,为……治丧.例7:文嬴请三帅.(《秦晋崤之战》)请三帅:替三帅哀供.例8:邴夏御齐侯.(《左传-成公二年》)御齐侯:给齐侯御(驾车).例9:广陵太守陈登得病……佗脉之.(《三国志•华佗传》)脉:为……诊脉.例10:伯夷死名于尾阳之下,匪跖死好处东陵之上.(《庄子•骈拇》)死名:为了名而死.死利:为了利而死.例11:君子死知己.(陶渊明《咏荆柯》)死:为……而死.五、特殊句式:1、主谓倒拆:主谓倒拆也喊谓语前置或者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语的位子也战新颖汉语中一般,普遍搁正在主语之后,但是偶尔为了强调战超过谓语的意义,正在一些疑问句或者叹息句中,便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里.例:甚矣,汝之不惠.谓语前置,表强调的表示,可译为“您太不智慧白”.2、定语后置:新颖汉语里,定语普遍皆搁正在核心词汇的前里,起建饰节造的效率.但是正在古代汉语里,为了超过战强调定语,偶尔也会把定语搁正在核心词汇之后,那种情况喊搞“定语后置”.译成新颖汉语时,普遍皆应提到核心词汇前边去.其余,定语后置时,往往正在核心词汇战定语之间家“之”子,偶尔也正在定语后里加“者”字.(1)用“者”结句,产死“核心词汇+后置定语+者”.(2)用“之”结句,“核心词汇+之+后置定语”的形式.如:“其嵌然相乏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钴姆潭西小丘记》)(3)用“者”又用“之”.如:“核心词汇+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石之铿然有声者,天圆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等.(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教》)应注意的是,文止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建饰闭系的句子,表收属闭系的定语则不后置.3、状语后置:新颖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即是补语.但是正在文止文中,处于补语的身分往往要以状语去明白.例1:“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北.”(《鸿门宴》)“战河北”即“战(于)河北”,应明白为“于河北战”.例2:“覆之以掌”(《促织》)即“以掌覆之”应明白为“用脚掌覆盖(蟋蟀)”.状语后置有三种情况:①用介词汇“于”组成的介宾短语正在文止文中多数处正在补语的位子,译成新颖汉语时,除少量仍做补语中,大普遍皆要移到动词汇前做状语.例:青,与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教》)介宾短语“于蓝”,前者该当移到“与”的前里搞状语;后者该当移到“青”的前里搞状语,即译为“比蓝青”.②介词汇“以”组成的介宾短语,正在今译时,普遍皆做状语.例: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以事”介宾短语搞“告”的状语.③另有一种介词汇“平”组成的介宾短语正在补语位子时,正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身分.例:死乎吾前,其闻讲也固先乎吾.(韩愈《师道》)“死乎吾前”中的“乎”便是介词汇“于”;“乎吾前”该当移到“死”的前里搞状语.4、宾语前置:便是常常做宾语的身分,置于谓语动词汇的前里,以示强调.例1:“何以战?”该当是“以何战”,凭什么做战?例2:“良问曰:‘大王去何操?’”(《鸿门宴》)“何操”应明白为“操何”.另有许多分歧形式的宾语前置句:(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汇做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去何操?”(2)可定句中,代词汇做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3)借帮“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建是慢,已之多睹也.”(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可则,籍何以至此?”。

为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归纳

为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归纳

为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归纳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典雅的文学体裁,其独特的文风和强大的表达力也常常被广泛研究。

而文言文中具有独特的语言特色的“以”字用法也是文言文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

“以”在文言文中是一个用于多种用法的虚字,它既可以用于指明主体,也可以用于指明状态,或者表达抽象的概念等,使文言文的表达变得更加丰富。

一、表示主体
“以”在文言文中常用于表示主体,如“以孝字传授”,表示以孝道传授;“以言教诲”,表示以言语教诲;“以乐哀”,表示以乐器发出哀伤的乐声等。

二、表示状态
“以”在文言文中还可以用来表示状态,如“以偏激见赐”,表示凭借偏激的见解给予;“以学问报国”,表示凭借学问来报效国家;“以报父以报母”,表示以自己的善行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等。

三、表达抽象概念
“以”在文言文中还可用于表达抽象概念,如“以心结心”,表示彼此互相思念;“以恩获恩”,表示以慈恩得慈恩;“以视贯耳”,表示视而不见,耳而不闻等。

四、表达虚拟
“以”在文言文中还可以用来表达虚拟的说法,如“以负责抱怨”,表示按负责的方式去抱怨;“以忠心报答”,表示以最真诚的忠心去报
答;“以南行北归”,表示以南行去北归等。

以上所述就是文言文中“以”字用法的一些典型例子,从中可以看出文言文中“以”字用法的多样性,在文言文中“以”的用法更能体现出文言文的魅力所在。

古汉语词类活用浅析

古汉语词类活用浅析

古汉语词类活用浅析关于汉语词类研究的重要性,龙果夫教授在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序》中有这么一段精辟的论述:“(词类问题)有巨大的理论的和实用的意义,因为各种语言的语法结构的本质反映在词类上。

离开词类,既不可能理解汉语句法的特点,也不可能理解汉语形态的特点,因而也就不可能说明汉语语法,无论是从科学的角度还是从实用的角度。

”①正是基于这一点,又由于汉语自身特点的原因,汉语词类问题一直是语法学界研究、争论的热点。

而词类活用作为实用语法的命题之一,既在教学语法系统中非常重要,又首先立足于实用。

那什么是词类活动用呢?在古代汉语中,词类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虚词主要有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而某些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可以被使用语言的人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了原有的语法特点和意义,而获得了他类词的语法特点,临时充当了别的词类,这就是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有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甘棠》,美.召伯也。

‛(《诗〃甘棠序》)“美”是形容词,美丽的意思,这里活用为动词,是“称赞、颂扬”的意思。

再如:‚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庄子〃杂篇〃盗跖第二十九》)形容词“高”出现在代词“所”的后面,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以为高”(尊崇)。

又如:‚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九章〃涉江》)①龙果夫《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科学出版社,1958年。

“步”、“冠”这些词原本是名词,现在都活用成了动词。

此外,还有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活用为形容词等等。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不了解词类活用的道理、不能正确理解和解释被活用词的词义,学习古文就会遇到困难。

只有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广泛实际句例的归纳总结,切实了解活用的类型以及辨别的方法,才能做到较为准确的理解。

一、词类活用类别分析(一)使动用法1.动词的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以”“为”的用法

“以”“为”的用法

一“为”所表示的意义较虚,可译成“是”。

此类用法在《论语》中较常出现。

如:①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微子》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③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泰伯》二“为”字用作动词时,有时所表示的意义比较实在,可译成、认做、当做、担任、治理、制作、成为”等(一)译为“做”。

如:①见义不为,无勇也。

《为政》②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述而》③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宪问》(二)译为“认做”。

如:①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有酒有肉,年长的人吃喝,难道这竟可认为是孝么?”②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八佾》③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

《宪问》④“未信,则以为厉己也。

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子张》⑤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三)译为“当做”。

如:①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雍也》②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

《子路》③为君难,为臣不易。

《子路》(四)译为“担任”。

如:①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

《子张》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③子游为武城宰。

《雍也》(五)译为“治理”。

如:①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政》②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 何有? 不能以礼让为国何?”《里仁》③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

诚也!”《子路》(六)译为“制作”。

如:①红紫不以为亵服。

《乡党》———浅红色和紫色的布不来制作平常居家的衣服。

(七)译为“成为”。

如:①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

《微子》②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季氏》③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子罕》———“为山”即“堆土成山”。

三在有些句子当中,“为”所表示的意义比较灵活,这时候就要依据具体语境对其做出适当的解释。

(一)“为”作动词时,除前面提到的意义较为实在的几种义项,在实际语境中还可作以下理解:(1)“学”。

谈“以……为……”句式,在总结层次观点句中的运用

谈“以……为……”句式,在总结层次观点句中的运用

谈“以……为……”句式,在总结层次观点句中的运⽤总结(包括⼯作总结、典型经验、先进事迹)是应⽤⽂中的⼀个常⽤⽂种。

“⼯作” 体现客观⽅⾯,为被反映者; “总结” 体现主观⽅⾯,是反映者及其结论。

⼯作,是基础和前提;总结,是⽬的和归宿。

⼀篇好的总结,必定是主观和客观的完美结合。

我们在写总结时,⼀般会涉及总结层次观点句的提炼问题,⽽在提炼总结层次观点句时会运⽤到各种各样的句式,其中⽐较常见的是“以……为……” 这种句式。

本⽂拟就此句式的规范运⽤谈三点意见。

6节课炼成写作达⼈作者:点乐⽣活66元24⼈已购免费试读⼀、正确理解“以……为 ……” 的基本词义词义是词的语⾳形式所表达的意义,包括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词汇意义是指词所表⽰的客观世界的事物、现象和关系的意义,如“装订成册的著作” 就是“书” ⼀词所表⽰的词汇意义。

语法意义是指词表⽰语法作⽤的意义。

词的语法意义是语⾔中词的语法作⽤通过类聚之后所显⽰出来的,所以它是⼀种更抽象更概括的意义。

如语法中的“名词” 就是对语⾔中表⽰客观事物名称的词的⼀种语⾔概括, “主语” 就是对名词等某些词类语法作⽤的⼀种概括。

语⾔中的每⼀个词都处于某种语法关系的类聚和概括之中,所以每⼀个词都具有⼀定的语法意义。

如名词,可作主语、宾语 ……等就是以上“书” 的语法意义。

现就“以……为……” 的基本词义来说:⼀是词汇意义,⼆是语法意义。

其词汇意义具有“⽤(拿、按、认为)……做(是、成为、作为) ……” 的意思, “以” 表⽰⾏为的对象, “为” 表⽰⾏为的⽬的。

其语法意义,主要为介词或动词,可作状语或谓语,⼤多以“以” “为” 这两个介词连⽤的形式出现。

在总结层次观点句中运⽤“以……为 ……” 这种句式,⼀般出现在前半句,如《××六连党⽀部 2018 年⼯作总结》分“⼀、基本情况” “⼆、今年完成的主要⼯作”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四、2019年⼯作初步打算” 这四个⼀级标题,⽽在“⼆、今年完成的主要⼯作”中的⼆级标题前半部分均运⽤了“以……为……” 这种句式:1.以“⽣命线” 标准为要求,狠抓政治⼯作主动;2. 以应急作战能⼒为牵引,狠抓战备⼯作落实;3. 以岗位练兵活动为契机,狠抓军事训练开展;4.以正规化管理为⼿段,狠抓作风纪律养成。

古汉语的为动用法

古汉语的为动用法

古汉语的为动用法为动用法表示“主语为宾语怎么样”。

谓语可以由动词形容词或活用的名词充当,例如:(1)夫人将启之----夫人姜氏将为他们打开城门《触龙说赵太后》(2)等死,死国可乎?----同样是死,为国家而死可以吗?《陈涉世家》(3)祭祀必祝之----祝,祈祷,动词的为动用法,翻译为:为……祈祷《左传•成公十三年》(4)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泣,为……哭泣《病梅馆记》(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哀,为……而哀《阿房宫赋》(6)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

丧,为……治丧《史记滑稽列传》(7)文嬴请三帅。

请三帅:替三帅请求《秦晋崤之战》(8)邴夏御齐侯。

御齐侯:给齐侯御(驾车)《左传•成公二年》(9)广陵太守陈登得病……佗脉之。

脉,为……诊脉《三国志•华佗传》(10)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

死名:为了名而死。

死利:为了利而死。

《庄子•骈拇》(11)君子死知己。

死,为……而死陶渊明《咏荆柯》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古汉语中。

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定语后置现代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起修饰限制的作用。

但在古代汉语里,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有时也会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这种情况叫做“定语后置”。

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都应提到中心词前边来。

另外,定语后置时,往往在中心词和定语之间家“之”子,有时也在定语后面加“者”字。

1.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2.用"之"结句,“中心词+之+后置定语”的形式。

如:“其嵌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钴姆潭西小丘记》)3.用“者”又用“之”。

如:“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

关于古代汉语中的“以……为”句式

关于古代汉语中的“以……为”句式

,
有 这 样 一 种句 式
为突 出 强 调 动 词 的 宾 语

用 介 词
+
使
+




,
使宾
,


分提到 谓 语前


可 用 公 式表 示
动词


宾语
,
=
使
( 让 )
宾语
(
兼语 )
,
动词

这样
原来
的形式宾 语就 成 了 新 句 子 的 兼语 以 ” 和 动词

所 以说
使 动 句表 达 的 实 际 上 是 使 令 兼 语 句 的 内容
动词


前 后 相配 如
:
,
中间 加 上 名 词 也 可 构成使 令 兼语 句
就 是 主 语 所代 表 的
:
不 临 行 i胃语 动 词 所 表 示 的 动 作
,
而 是 泛宾 语
所代 表 的 人 或 物 施 (
13
广 这 一 动作
J
,


:
) 庄公写
`
惊姜 氏
,

《左 什

隐公 元 年 》
张步 传 》
( 1逃 ) ( 15 )
令尊立其子
l 文 :.


将疑 众 心. .《汉 书 源自孟 子拿用(
行 为 动词



用 ( 介词
偏 正 结构 )
一 ) 一
以… … 为
一 以… … 为 一
表 使 令意 义 ( 兼 语结 构 ) 表 凭借 关 系 ( 状 谓式 的

文言文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为动用法

文言文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为动用法

文言文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为动用法一、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

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等。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1、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宾客: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

“宾客其父”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其父为宾客”。

例2:父利其然也。

(《伤仲永》)利:是名词活用作意动词。

“利其然”即“以其然为利”(把这种情况视为有利可图)。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

例1: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异之”,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例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奇: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奇之”,即“以之为奇”(认为他才能非凡)二、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

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1、动词使动用法: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例1: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

(《五蠹》)怀:使……归顺。

例2: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惊:使……震惊。

泣:使……悲泣。

例3: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赤壁之战》)走:使操军逃跑。

2、名词使动用法: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文言文中为字的用法

文言文中为字的用法
原因是什么呢 吾属今为之虏矣 我们这些人即将被他俘虏
②替,给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谁替大王定下这条计策的呢?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朝向,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值得对外人说啊。
3.助词
放在句尾,表示疑问、感叹、反 诘等语气,可译为“呢”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为什么要保持高洁美好的节操志 向使自己被放逐呢?
⑤作为,当作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然后凭着华山当作城墙,就着黄
河作为护城河。
⑥是,算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
辞为? 现在人家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
和肉,还辞别什么呢?
⑦以为,认为 窃为大王不取也! 我私下认为您不应该采取这样的做
法啊!
2.介词
①表示被动语气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本人死在他人的手里,被天下人耻笑的
‘为'的用法
①做,干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现在我老了,不能再做什么了。
1.动词
②引申为“治理”“管理” 为政以德。 用道德来治理国家。
③成为,变成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两人终于和好,成为誓同生死的
朋友
④担任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陈胜吴广都按照征发的次序被
编在队伍中,担任屯长。
本内容仅供参考,如需使用,请根据自己实际况更改后使用!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文言中以的用法和意义

文言中以的用法和意义

文言中以的用法和意义一、文言中的“以”的用法和意义补充在文言文中,“以”是一个非常常见且多义的字。

它有很多种不同的用法和意义,下面将对其中几个主要的用法进行介绍。

1. 表示手段或方法“以”可以表示某种手段或方法。

例如,“以书生之道,救国家之殇”,这句话中的“以”就表示运用书生之道作为救国的手段。

同时,“以书为饵,道固可张也”,这句话中的“以”表示运用书籍作为学习道德知识的方法。

2. 表示原因或理由“以”还可以表示原因或理由。

“观复广陆者,其先大获深思也。

”这句话中的“以”表示观察到广阔陆地是由于大量获得了深思的结果。

“思无邪之心者得后进,谓己曰:‘我,夫子尔’。

”这句话中的“以”表示获得后进是因为没有邪恶之心,“夫子尔”的说法则建立在此基础上。

3. 表示目标或对象“以”还可以表示某种目标或对象。

“筹策圣教业如此众亦群盗”。

这句话中,“筹策圣教业如此众”表示通过筹划,将圣教的事业拓展到更多的人群中。

“吾以夫人关、中召与我游之。

”这句话中的“以”表示以夫人关、中召为目标和对象来一同出游。

二、“以”的用法和意义在文言文中带来的益处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掌握好其中常用字词的用法和意义对于正确理解和运用文言文非常重要。

而“以”作为一个常见字,在文言写作中具有着重要的功能和意义。

首先,“以”的多义性使得其能够在表达上提供丰富多样的选择。

通过灵活地使用不同含义的“以”,可以使得文章层次更加丰富有力。

“因阳春不顾冯氏下陈,遗天禄杜华替委身怀’凤凰舞’.……乃第郎实属其主。

”这句话利用了“以”的多种含义来描述事情发展过程。

其次,“以”的使用能够增强文章逻辑性和连贯性。

适当地使用“以”,可以使得文章思路更加清晰明确。

“时钟相对而尔;志合喜迎椅则庐石赋懋”这句话之所以表达得流畅连贯,离不开“以”的运用。

最后,“以”的使用还可以体现作者的修辞技巧和文采。

熟练掌握“以”的用法,可以使得文章更富有韵律和节奏感。

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为动用法

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为动用法

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

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等。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1.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宾客: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

“宾客其父”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其父为宾客”。

例2:父利其然也。

(《伤仲永》)利:是名词活用作意动词。

“利其然”即“以其然为利”(把这种情况视为有利可图)。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

例1: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异之”,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例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奇: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奇之”,即“以之为奇”(认为他才能非凡)上述这些词类活用现象,还不能概括所有情况。

比如数词或者数量词优势也可活用为动词甚至是使动词。

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

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一、动词使动用法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例1: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

(《五蠹》)怀:使……归顺。

例2: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惊:使……震惊。

泣:使……悲泣。

例3: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愚公移山》)止:使之止(使愚公止)例4: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浅析古代汉语“以……为……”的意义和用法

浅析古代汉语“以……为……”的意义和用法

浅析古代汉语“以……为……”的意义和用法古代汉语中的“以……为……”格式,使用范围比较广泛,“以”和“为”更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兼类词。

各家古汉语词典、古汉语语法以及古汉语虚词字典、词典对“以为”“以……为……”有不同解释和不同层面的分类。

本文就“以为”“以……为……”的意义和用法做一浅析,以求教于方家。

“以”和“为”在古汉语中是生命力极强的两个具有独立意义的词,为了分析“以为”“以……为……”的意义和用法,很有必要对“以”和“为”的本义和引申义及其基本用法作一具体分析。

“以”是古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

《说文解字》:“以,用也。

”《辞源》、《王力古汉语字典》的第一个义项都译为“动词,用”,这说明“以”的本义是“用”,作动词。

例如: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春秋·晏子使楚》)其中的“以”就作“用”解。

动词“以”又引申为“认为”“以为”。

由于语言的发展变化,“以”的动词意义逐渐弱化,并最终变成一个介词。

由动词义引申为介词“把”“拿”等义。

后来又用作连词、代词、副词、助词、名词、语气词,在先秦已有用例,后沿用于文言中。

“以”的应用范围广泛,表意也较复杂,可作连词、副词、代词、名词、语气词、介词。

作介词是“以”最常见的用法。

“以”作介词和它的宾语一起用于动词前后,表示与动作行为有关的种种关系。

情况也比较复杂,常见有以下六种用法:a.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凭借、身份、计算单位等。

“以”及其宾语可在动词前也可在动词后。

可译为“用”“凭借”“按照”“拿”“根据”等。

此义是介词“以”的基本义,其它的意义都是从这引申派生出来的。

例如:(1)不用,则以纸帖之。

(《活板》)(2)今以蒋氏现之,犹信。

(《捕蛇者说》)用”以”引进“帖”的工具“纸”,“以”译为“用”。

例(2)介词“以”引进“观”的凭借“蒋氏”(的遭遇),可译为“根据”。

b.引进动作施行的原因。

作“因为”“由于”解释。

例如:(1)而吾以捕蛇独存。

以在文言中的用法和意义为主

以在文言中的用法和意义为主

以在文言中的用法和意义为主文言是古代汉语的一种表达形式,具有独特的语法结构和用词方式。

在文言中,每个字都非常重要,用法和意义也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

本文将以在文言中的用法和意义为主题,深入探讨这一方面。

一、文言中的用法1. 修辞手法:文言常使用很多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比如借代、夸张、排比等。

例如《红楼梦》中有句“风雨乘舟去,笔底生风波”,运用了借代和夸张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2. 诗经格调:在古代的诗经中,格调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

它以简洁、清丽、明快为主要特点,并通过对景物描绘或抒发感情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3. 谦虚委婉之辞:由于尊重他人是文言的基本礼仪之一,谦虚委婉之辞在文言中十分常见。

这种辞别成就了文人雅士之风范。

二、文言中的意义1. 礼仪与规范: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文言中的词汇多涉及礼仪与规范。

比如“敬”、“尊”等字常用于表达对他人的尊重之情,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礼仪观念。

2. 文人雅士之气:文言中的意义更多地传递了儒家思想中所强调的君子风度和高尚品质。

一些词汇如“学”、“忠”、“孝”常用于描述有学问、具有高尚情操和修养的人。

3. 古韵之美:使用文言表达,不仅能够让文章具备较为特殊的历史韵味,也使得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沉内蕴和庄严华美。

三、文言中应用实例1. 以周易为例:周易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六经之一,其中使用了大量经卦象来描述天地万物和人事行为。

在《易》书中,“至柔则无强”,这里使用了“至”的修辞手法来强调极度柔软而没有任何力量反抗。

2. 以《红楼梦》为例:《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巨制。

其中包含了大量文言表达,如“贾母笑道”、“黛玉笑道”。

这里使用“道”来代替了现代汉语中的“说”,以增强对话的情感表达和气氛的精细描写。

3. 以《史记》为例:《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在《史记》中,作者司马迁运用了大量文言词汇来描述历史事件和人物。

比如“骞”(以前、之前),“广香薰宇内而加装异俗之好者”,这里运用了独特的词汇表达方式,使得文字更具历史痕迹。

浅析古代汉语中的介词以

浅析古代汉语中的介词以

浅析古代汉语中的介词以作者:吴萌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0期吴萌(赤峰学院文学院,内蒙古赤峰 024000)摘要:“以”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重要词汇,在先秦文献中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意义多样,用法萦复,历来是研究者所关注的重要对象。

本文通过考察介词“以”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使用情况,从而深入探讨先秦汉语中“以”字做虚词时的语义、语法分布情况。

从中可以看出“以”在先秦汉语中是一个发展迅速、不断趋于成熟的介词。

关键词:古代汉语;介词;“以”中图分类号:H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10-0147-03一、介词“以”的语义分类(一)工具介词1.引进动作行为得以实现的工具或材料。

可译成“用”、“拿”等。

如:(1)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孟子》)—现在仁义之人,就像是拿一杯水来救一车薪的火。

(2)勉之以庆赏,惩之以刑罚。

(《荀子﹒王制》)—用奖赏鼓励他们,用刑罚惩治他们。

(3)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

(《荀子﹒议兵》)—以桀去诈骗尧,就好像用蛋去碰石头,用手指去搅动开水。

此处后有成语“以卵投石”、“以指挠沸”,比喻自不量力,自取失败或灭亡。

2.“以+宾”表示动作行为的方法方式。

可译为“拿”、“用”、“把”等。

如:(1)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孟子》)—天子不能够把天下都交给别人。

(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出师表》)—希望陛下把讨伐恶贼兴复国邦的名誉给我。

c 古人云:“以地事奏,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六国论》)—古人说:“拿土地去侍奉秦国,就如同抱着木柴去救火,木柴不烧尽,火就不会熄灭。

”3.表示动作行为赖以进行的条件或依据或实施者动作时的身份等。

可译为“根据”、“用”、“按照”、“凭借”、“以……身份”等。

例如:(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古代汉语为与以的用法(2)

古代汉语为与以的用法(2)

古代汉语为与以的用法(2)学习古代汉语的目的1.提高阅读文言的能力,便于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

文言文,它代表了汉语书面语的大多数,古人利用这种书面语,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

要了解古代的文化遗产,就必须学习古代汉语。

医学上,学习医古文,有利于继承古代医学遗产。

《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华佗告诉其弟子吴普,古时长寿的人运用气功锻炼身体和治病的方法之一:熊颈鸱顾。

“熊颈”应作“熊经”。

而《古汉语研究》95年4期李怀之《“熊经”新解》指出以前解作熊经,形近而误,“经”当“悬挂”讲,“熊经”即像熊一样悬挂。

模仿熊攀挂树枝的动作。

《广雅·释言》:“经,径也。

”《文选·左思》李善注:“直行为经。

”径:径直行走。

马王堆汉墓帛书导引图有题为“熊经”的,其图为左右两脚一前一后,左右两臂一起一落,收腹挺胸,身体悠然有摇晃之状,类似后人的行步功法。

这正是熊直立行走的姿态。

鸱,又名角鸱,是猫头鹰的一种。

鸱顾,像角鸱一样回头顾盼。

模仿角鸱回头顾盼的动作。

“熊”“鸱”都在动词前作状语,这种现象称作普通名词作状语。

译为像熊一样径直走,像角鸱一样来回顾盼。

军事上,要学习古人的军事思想,也要接触文言文。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述了齐国和魏国在魏马陵的一场战役。

齐军师孙膑向大将田忌分析两国军情时说:“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百里指每天行军一百里;“趣”义同“趋”。

“趣利”,跑去争利.蹶,形声字,从足厥声。

本义为仆倒,跌倒,引申为“挫折”。

蹶,动词的使动用,使……受挫折;上将,高级武官,义同大将,主将。

每天行军一百里跑去争利会使大将受挫折。

2.提高现代汉语的语言修养,增强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

语言是一个历史范畴,就其自身的规律来说,现代汉语是在古代汉语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现代汉语中还保留着古代汉语词语,语法规则,修辞手法。

还保留着表现力极强的成语,格言,诗文名句。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现代成语词典》(甘肃师大中文系):“百足,虫名,即马陆,约一寸长,躯干计二十节,切断后仍能蠕动;僵:僵硬……用以比喻人虽死去,他的势力或影响仍然存在。

文言文中以字的用法归纳

文言文中以字的用法归纳

文言文中以字的用法归纳一、表示名词概念在文言文中,“以”字可以用来表示名词的概念,表示依据或基准。

比如,“以民为本”表示把人民作为基础,“以正治国”表示用正义来治理国家。

二、表示目的或结果在文言文中,“以”字还可以用来表示目的或结果。

例如,“以观后效”表示目的是为了观察后续效果,“以求吉祥”表示目的是为了追求好运。

三、表示手段或方式“以”字还可以用来表示手段或方式。

例如,“以智取胜”表示通过智慧来取得胜利,“以武御敌”表示通过武力对敌人进行制约。

四、连接动宾关系在文言文中,有时候只需要主语和宾语,而没有明确动作,这时就需要使用“以”字来连接动宾关系。

例如,“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者,非闻其父母之过而有之也;”,其中“非闻其父母之过而有之也”,这里面的过失和有并无直接联系,但被连结起一同并列出现。

五、与其他副词连用“以”的使用也可与其他副词连用来表达特定的含义。

例如,“以德报怨”表示用德行回报怨恨,“以身作则”表示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等。

六、构成一些特定的词语和成语文言文中,“以”字也可以与其他字连用,构成一些特定的词语和成语,具有固定的意义。

比如“矢志不渝”、“不可逆转”等。

七、表示条件或前提“以”字还可以用来表示条件或前提。

例如,“以情感人”,就是指在有情感的基础上去打动人;“以和为贵”,意思是通过和谐来取得尊贵地位。

八、表达对比关系有时候,在文言文中使用“以…而…”的结构,表示对比关系。

“以德护国而不争天下”,这句话中表示通过道德来保护国家而不争夺天下。

九、表示因果关系“以”字还可以用来表达因果关系。

例如,“有利可图,人们便趋之若鹜。

”这句话中,“利”的出现让人们追求,因此产生了行动趋势。

总结:在文言文中,“以”字有着多种灵活运用的方式。

它可以表示名词概念,表达目的或结果,表示手段或方式,连接动宾关系等。

同时,“以”字还能与其他副词连用构成特定的词语和成语,表达条件、对比和因果关系。

熟练掌握“以”字的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言文作品。

文言文中为的用法和意义

文言文中为的用法和意义

文言文中为的用法和意义一、“为”的基本含义在文言文中,“为”是一个十分常见且多功能的词语。

它可以作动词、介词和副词使用,具有表示目的、效果、原因等含义。

以下将详细探讨“为”的各种用法,并对其意义进行深入解析。

二、表示目的1. 作动词在古代汉语中,我们经常会见到“为”作动词使用来表示目的。

例如《论语·里仁》中有这样一句话:“何必用稅數年之薪患老之病,自爲殺戮而平世界?”这里的“为”就表示为了达到杀戮以平定世界。

2. 作介词除了作动词外,“为”还可以作介词使用来表示目的。

例如《左传·闵公二十六年》中有句话:“使人不敢弹琴,以抚百姓之心。

”这里的“以…之心”就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以…为目的”,表明不弹琴的目的是安抚百姓。

3. 作副词此外,“为”还可以作副词使用,表示出发点或目标。

例如《资治通鉴·唐纪》中有句:“为滑台冠军吕才求麾下所失封巫山。

”这里的“为”可以理解为“以追求”或者“希望成为”。

三、表示效果1. 作动词在文言文中,“为”常常用来表示一种效果或结果。

例如《孟子·梁惠王上》中的这个任务描述:“求合乎人情以自利民者,得其一而已矣;以徇天下之理,则得合乎人情矣。

”这里的“得合乎人情”就是表示获得符合人们心意的效果。

2. 作介词同样地,“为”也可以作介词使用来表示效果。

例如《尚书·汤誓》中有句话:“用之经国不足致毁也,辅佐外内而废边境;则倮伐方丧绝俘。

”这里的“不足致毁也”就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不能造成毁灭性影响”。

四、表示原因1. 作动词在文言文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为”表示原因的用法。

例如《左传·成公元年》中一句话:“弗逾周墙,故亦非罪也。

”这里的“非罪也”的意思是对方没有犯罪的原因。

2. 作介词除了作动词之外,我们也能看到“为”作介词来表示原因。

例如《论语·子张》中有句话:“子曰:‘士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也;‘难道士君子却无错行之时?”这里的“未有也”的意思就是指还没有出现过的原因。

何以伐为的以的用法

何以伐为的以的用法

何以伐为的以的用法
“何以伐为”是一个古代汉语词组,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有
时也用于现代口语中,意为“为什么不”,相当于现代口语的“为什
么不”。

其使用方法主要是用于反问句,表达不满、质疑或建议的意义。

例如:
-你何以伐为早点回家呢?为什么不早点回家呢?
-自己有这么多时间,何以伐为去学点新的技能呢?为什么不去学
点新的技能呢?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何以伐为”有时被用于现代口语中,但它
属于古代用法,不常见于正式场合或正式文学作品中。

拓展:
除了“何以伐为”以外,汉语中还有许多其他类似的表达方式,
用于表达相同或类似的意思。

例如:
-为什么不:用于询问对方为什么不采取某种行动或选择某种方式。

-为何不:与“为什么不”意思相同,稍显书面。

-为何不如此:提出一种建议或建议,问对方是否愿意采纳该建议。

-何不:用于表示提出建议或劝告,并表达希望对方采纳的意思。

这些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可以根据语境和个人口味选择适合的词
组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以为”在古代汉语中有没有特殊的用法?

“以为”在古代汉语中有没有特殊的用法?

“以为”在古代汉语中有没有特殊的用法?一、“以为”的常见用法“以为”作为一个常用词语,在古代汉语中也有其特殊的用法。

一般来说,它可以表示人们根据某种事实或推理作出某种判断或主观认为的一种态度或意愿。

比如,我们常说的“以为别人是对的”、“他以为他很聪明”等等,这些都是“以为”在现代汉语中常见的用法。

二、“以为”在古代汉语中的特殊用法1. 表示推测或思考在古代汉语中,“以为”还可以表示人们根据一种推测或思考作出某种判断的意思。

在这种用法下,它强调了认识者是在思考或推测的过程中得出结论。

例如《红楼梦》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一句,就是用了“以为”来表示人们在观察、思考后得出的判断。

2. 表示愿望或态度在古代汉语中,“以为”也可以表示人们根据愿望或态度作出某种判断的意思。

在这种用法下,它突出了认识者对某事或某人的认同或信任。

比如《史记·高祖世家》中的“发兵以为救荆州,以其德於上以信之”一句,就是用了“以为”来表示人们根据对上级的信任作出的判断。

3. 表示心理活动此外,“以为”在古代汉语中还可以表示一种心理活动,即指认识者将某种事物或现象看作是某种形式或某种含义。

例如《庄子·庚桑楚》中的“众蚁骇而失色,以为我大也”一句,就是用了“以为”来表示人们将蚁群的反应解读为对自己强大的依据。

总结起来,“以为”在古代汉语中的特殊用法包括表示推测或思考、表示愿望或态度以及表示心理活动等。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这种用法的运用。

当我们阅读这些古代文献时,了解“以为”在其中的特殊含义,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并领略到作家的思想境界和修辞手法。

“原以为”在古代汉语中也存在吗?

“原以为”在古代汉语中也存在吗?

“原以为”在古代汉语中也存在吗?一、“原以为”的词源和含义“原以为”这一词组在古代汉语中并不存在。

在古代汉语中,一般使用“本以为”来表达这一意思。

“本以为”一词在《庄子·外物》中有所体现:“逐物之行也,固已乎哉?固未若是矣。

吾恶乎至于是也?’本以为我至于知也,谓之知之至也‘”由此可见,“本以为”在古代汉语中,就是指某人在事情发生之前曾经持有某种认知,但后来经验或事实的改变使其改变了原先的认知或期望。

二、“原以为”与现代汉语的使用差异尽管“原以为”在古代汉语中没有出现,但在现代汉语中,人们经常使用这一词组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使用“原以为”这一词组的初衷是为了表达出某人在某事情发生之前的期望、认知或假设,并强调期望、认知或假设与事实最终不符的情况。

因此,“原以为”在现代汉语中有着较为独特的使用方式和意义。

三、“原以为”的语境和用法“原以为”通常用于说明某人在某件事情发生之前的期待、认知或预测,并表达出其对于最终结果与原先期待的差异所产生的惊讶、失望或后悔。

例如,我们常常听到或说:“原以为他会来参加我的生日派对,没想到他突然有事,无法赴约。

”在这个例子中,主语原先期望对方能够参加生日派对,但实际情况却是对方因突发事件无法参加。

这种表达方式常常用于在讲述故事或述说经历时,以起到突出对比或引发共鸣的效果。

四、“原以为”与修辞手法的运用作为一种修辞手法,使用“原以为”可以表达出讲述者之前的一种期待、认知或假设,并通过与事实的对比,强调出感情上的失望、惊讶、懊悔或者是对现实的重新认知。

这种运用方式可以加强情感的表达和故事的吸引力。

同时,使用修辞手法还可以使文章更富有变化和趣味性,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五、结语虽然“原以为”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没有出现,但在现代汉语中,人们经常使用这一词组来表达对于事实与期望、认知或假设之间差异的感受。

这种使用方式为语言的丰富性和灵活性增添了一分色彩。

合理使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生动、有趣,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古代汉语“以……为……”的意义和用法作者:刘红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7年第05期
古代汉语中的“以……为……”格式,使用范围比较广泛,“以”和“为”更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兼类词。

各家古汉语词典、古汉语语法以及古汉语虚词字典、词典对“以为”“以……为……”有不同解释和不同层面的分类。

本文就“以为”“以……为……”的意义和用法做一浅析,以求教于方家。

“以”和“为”在古汉语中是生命力极强的两个具有独立意义的词,为了分析“以为”“以……为……”的意义和用法,很有必要对“以”和“为”的本义和引申义及其基本用法作一具体分析。

“以”是古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

《说文解字》:“以,用也。

”《辞源》、《王力古汉语字典》的第一个义项都译为“动词,用”,这说明“以”的本义是“用”,作动词。

例如: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春秋·晏子使楚》)其中的“以”就作“用”解。

动词“以”又引申为“认为”“以为”。

由于语言的发展变化,“以”的动词意义逐渐弱化,并最终变成一个介词。

由动词义引申为介词“把”“拿”等义。

后来又用作连词、代词、副词、助词、名词、语气词,在先秦已有用例,后沿用于文言中。

“以”的应用范围广泛,表意也较复杂,可作连词、副词、代词、名词、语气词、介词。

作介词是“以”最常见的用法。

“以”作介词和它的宾语一起用于动词前后,表示与动作行为有关的种种关系。

情况也比较复杂,常见有以下六种用法:
a.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凭借、身份、计算单位等。

“以”及其宾语可在动词前也可在动词后。

可译为“用”“凭借”“按照”“拿”“根据”等。

此义是介词“以”的基本义,其它的意义都是从这引申派生出来的。

例如:
(1)不用,则以纸帖之。

(《活板》)
(2)今以蒋氏现之,犹信。

(《捕蛇者说》)
用“以”引进“帖”的工具“纸”,“以”译为“用”。

例(2)介词“以”引进“观”的凭借“蒋氏”(的遭遇),可译为“根据”。

b.引进动作施行的原因。

作“因为”“由于”解释。

例如:
(1)而吾以捕蛇独存。

(《捕蛇者说》)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
例(1)“以”引进“存”的原因——“捕蛇”,“以”译为“由于”。

例(2)“喜”“悲”的原因是“物”“已”,“以”可译作“因为”。

c.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把”“用”等或不译出。

例如:
(1)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
(2)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
例(1)是“把大事寄托给我”;例(2)“以”的宾语省略,可译为“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d.介绍动作施行的时间。

可译为“在”“从”等。

例如
汝殁以六月二日。

(《韩昌黎集·祭十二郎文》)
e.“以”的宾语经常在“以”前,如果“以”的宾语是疑问代词“何”“胡”“谁”等,或宾语是代词“是”多在“以”前,也有在后的。

如: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

(《论语·卫灵公》)
f.介词“以”的宾语常常不出现。

如:
客行之,以说吴王。

(《庄子·逍遥游》)
“为”在《王力古汉语字典》中有四个义项,它们分别是:①作,造作。

引申为变成,成为,又引申为当作。

又可引申为算作。

②略等于“是”。

孟子公孙丑上“尔为尔,我为我。

”③介词“被”④连词,如果。

由此得出“为”的基本用法:用作动词。

汉代以前,少数的判断句里“为”字联系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它不表示动作、行为,在句子里只表示一种判断、联系的作用,这种“为”字可以译为现代汉语的“是”。

“以”在《辞源》的第三个义项和《王力古汉语字典》第的四个义项都解释为“以为”“认为”。

这也说明“以”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古汉语中“以”常和“为”组成“以……为……”的格式,并且在这种格式中“以”的宾语经常省略,缩略为“以为”,成为“以……为……”的缩略式。

后来,“以为”慢慢演变为一个动词,具有“认为”之意。

当然“以为”的连用与“以”释为“以为”“认为”有着本质的区别(这里不再赘述),但能说明“以”和“为”有着内在的联系。

如: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战国策》)“以”后是名词“长安君”,因此“以”不可能作连词、代词、副词、助词、名词、语气词,只能作动词或介词。

根据语境,“以”作介词,可释为
“把”“为”。

后是名词,“为”只能作动词,可释为“当作”。

又如:“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根据语法意义和语境,可释为:认为天下的美是在自己这儿。

又如:“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认为)妙绝。

”“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式,“以为”释为“认为”。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以……为……”格式中,“以”既可能作动词,又可能作介词。

如果“以”作介词是“把”“拿”“任命”的意思,“为”作动词,译为“当作”“作为”,这个格式就为“把(用)……当作(作为)”“任命……为……”或“拿……当……”等。

如果“以”是动词,“以……为……”译为“认为”,则“认为……是……”是“以……为……”的缩略式,“以为”释为“认为”。

下面从语法意义和语用关系上进一步分析“以”释为介词和释为动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区别以及“以……为……“的使用情况。

(一)“以……为……”“以为”中“以”为介词
1.“以”引进的宾语是物件或时间等对象时,表示“把”“用”之意,动词“为”表示“作为”等意思。

如:
与孟孙以壬辰为期(《左传·定公八年》)
2.“以”引进的宾语是人时,表示“把”“任用”等意思,“为”有“作为”“担任”等意思,“为”后大多是表职位、身份的普通名词。

“以……为……”可释为“把(用)……作为(作成)……”之意。

如:
晋献公欲以骊姬夫人。

有时“以“的宾语省略,如:
“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介词“以为”式主要表示客观事实或实际做法,也就是表示施动者的实际行动。

介词引进与动作有关的事物或人。

语法形式为“把……当作(作为)”,语法结构可理解为“介词+为+名词性词语”。

(二)“以……为……”“以为”中“以”为动词
“以”可释为“认为”“以为”,和动词“为”配合组成含意谓义的动宾结构“以……为”(其中“……为……”是主谓词组作宾语)表示主观上把什么当作什么。

可译为“认为……是……”“把——看作”的句式。

如:
君子以义为上。

以天下之美尽在己。

“以”相当于兼语式中的前一个动语,“以”的宾语为兼语,“为”是兼语后的动词。

这是一种兼语句,“以……为……”表示“认为……是……”一类的意思,它不是表示施动者的具体行动,而是表达人的某种主观看法。

动词“为”有系词的性质,它后面的成分可视为表语。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类句式中,“以”的宾语比较多样,“以”后的表语也有各种情况。

可为名词或动词及其短语,“为”后表语可为名词及其短语,形容词及其短语等。

综上所述,“以……为……”固定格式的特点是:
第一,出现的位置较稳定。

“以”和它的宾语只出现在谓语中心语前,因为“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可以放在动词的前面作状语,也可以放在动词后作补语。

如:“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第二,以“以……为……”的缩略式——“以为”的形式出现,“以”的宾语承前省略。

如:“威王问兵法,遂以(之)为师。

第三,相同形式的“以……为……”包含着两种不同的语法关系。

一个是一般的陈述句,用于一般动作行为的叙述,“以”的宾语和动词“为”的宾语绝大多数都是名词及其短语。

用于表示施动者的具体行动一个是“兼语式”,主要用于表达人们的主观看法。

表示“认为”或“认为……是……”和“把……看作”的意思。

这里的“为”有系词的性质,“为”后的成分姑且称之为表语,“以”的宾语和“为”的表语都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及其短语,情况复杂多样,这里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何乐士.左传虚词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4.
[2]马忠.古代汉语语法[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
[3]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M].中华书局,2000.
[4]康瑞踪.古代汉语语法[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
[5]王笑湘.文言语法[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6]何乐士.古汉语虚词词典[M].语文出版社,2006.
[7]辞源[M].商务印书馆,2001.
(刘红,新疆博州实验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