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闯关训练营--排比反复
比喻、排比、反复、拟人、反问、设问、夸张等修辞的定义、作用及例句
一、比喻 (2)二、排比 (2)三、反复 (11)四、拟人 (12)五、反问 (13)六、设问 (13)七、夸张...........................................151一、"比喻1、定义: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2、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3、比喻的种类:①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
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二、排比1、定义: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2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对于“同一范围”、“同一性质”的意念,用三个(含)以上结构相似的句法来表达的一种修辞技巧,叫做排比。
2、作用: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这也是排比)总之,排比的行文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恰当地运用排比才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周密地说明复杂的事理,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
修辞辨析之对比及对偶、设问及反问、排比及反复
修辞辨析之对比及对偶、设问及反问、排比及反复一、如何区分对比与对偶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比较的一种修辞方法。
对偶是把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成分相似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表达相似、相反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
两者相同点:都有上下两句或两部分内容。
两者不同点:1.字数上不同。
对比上下两句或两部分的字数可以不同,而对偶上下两句的字数一定是相同的。
2.性质上不同。
对比可以使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更加突出,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大的显得更大,小的显得更小,使事物显得更透彻,更全面;而对偶则是借助对称的形式,和谐的音节,把两方面的意思表达出来。
3.结构形式不同。
对偶在形式上要求结构相同或相似,而对比则不一定。
4.长短不同。
对偶一般较短,多半是句子,而对比则可长可短,短则句子,长则可以是两段文字。
例如:(1)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第一句、第三句是对偶。
第一句中的词语对得非常整齐,“赤道”对“椰林”,“雕弓”对“匕首”,“能射虎”对“敢屠龙”,两句合起来,生动地表现出一种勇敢的精神;第三句也是这样,“墙上芦苇”对“山间竹笋”,“头重脚轻”对“嘴尖皮厚”,“根底浅”对“腹中空”,两例字数相等,结构相似。
而第二句、第四句则是对比。
第二句是“忧”的情怀与“乐”的情怀的对比;第四句是“亲贤臣”与“亲小人”两种效果或局面的对比。
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使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
二、如何区分设问与反问设问是为了引起别人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但不直截了当地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的一种修辞方法。
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确定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
两者相同点:都是没有疑问而故意提出问题,都有加强语气、突出强调的作用。
修辞方法——排比夸张反复对偶反问设问
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 深……”的夸张形式。 例如: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 也要晒化了。 石油工人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1、扩大夸张:
2、缩小夸张:
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 浅、……”的夸张形式。 例如: 他骨瘦如柴。 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 步的夸张形式。 例如: 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 麦苗,就嗅出馒头的香味来了。” 他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3、超前夸张
夸张的成语
无孔不入:指遇空隙就钻进去。亦比喻善于四处钻营;善于利用一 切机会。 一手遮天:一只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权势,玩弄手段,蒙蔽群众。 手到病除:刚动手治疗,病就除去了。形容医术高明。也比喻工作 做得很好,解决问题迅速。 倾盆大雨:雨大得像盆里的水直往下倒。形容雨大势急。 一尘不染:连一点微小的灰尘都没有,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心急如焚: 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一日千里:指马跑得很快,一天能跑一千里,现在形容人进步很快或 事情发展极其迅速。
运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 国!”
反问:
•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 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 反问只问不 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人们可以从反 问句中领会到表达者的真意。
反问的形式有两种:
•(1) 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例如:这是闹着玩吗? •(2) 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 •例如:难道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8、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比喻 ) 9、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比喻 ) 10、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 出头来。( 拟人 ) 11、牛群出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 思考着什么。( 拟人 ) 12、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比喻) 13、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是田间玩耍 的孩子们。(设问) 14、骆驼是沙漠之舟。(比喻) 15、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青衫作伴,白桦为裙, 还穿着绣花鞋!(拟人 )
补习修辞手法、练习及答案docx
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排比、拟人、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
比喻: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倒喻、反喻、缩喻、扩喻、较喻、回喻、曲喻十一种,实际教学中常见的是前四种。
1、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常用“像”“好像”“仿佛”“犹如”等。
例如:长城像一条长龙。
这个句子中,“长城”是本体,“像”是比喻词,“一条长龙”是喻体2、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变成”“成了”“构成”等。
例如:山间的云雾构成了一幅精妙的山水画。
这个句子中“山间的云雾”是本体,“构成”是比喻词,“一幅精妙的山水画”是喻体。
小猫变成了小狗。
是不是暗喻,不是,因为小猫和小狗像不像。
3、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例如: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以上这个句子中,本体、比喻词均没有出现,喻体是“银条儿”。
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
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
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现有成语寸土必争、滴水不漏、寸步难行等也有同样的表达效果。
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又如:宋范仲淹《御街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排比是把结构相同、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段落并排(两段即可),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比喻排比反复拟人反问设问夸张等修辞的定义作用及例句
比喻排比反复拟人反问设问夸张等修辞的定义作用及例句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类比,来突出其中一种特征或形象。
它的作用在于丰富文章的表达,增加语言的形象力和感染力。
例如,“这个问题是一座高山,我们需要攀登”。
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相同或类似的语言结构排列在一起,以达到强调的效果。
它的作用在于强调重要性、增加语言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例如,“砥砺前行,勇往直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反复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在文章中多次重复一些词语或句子,以加强表达的力度和深度。
它的作用在于强调、加强观点或情感的共鸣。
例如,“我要对你说,你必须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我们一定能够成功”。
拟人是一种修辞手法,把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类的思维、感觉和行为,以增强表达的效果。
它的作用在于为抽象概念赋予形象性和生动性。
例如,“时间悄悄地溜走了。
”反问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提出问题,实际上是提供答案或表达强烈的意见。
它的作用在于表达说话人的态度、引起读者的思考或强调其中一种观点。
例如,“难道你不知道人类共同的梦想是和平吗?”设问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读者或听众思考。
它的作用在于激发读者的思维、引起共鸣或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例如,“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如何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夸张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夸大事物的程度或特征,以突出其形象或引起注意。
它的作用在于增加文章的戏剧性和吸引力。
例如,“他有亿万个念头在脑海中闪现。
”。
《修辞手法--反复》
2.词组或句子反复
• 有时为了表达内容或者结构安排的需要,要连续 两次以上使用同一个词组或句子。
• 例如:“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 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 养育她成人的山谷。”(铁凝《哦,香雪》)这里 连续三次反复使用“原来是这样的”,表明了香 雪此时的快乐心情。
反复的作用
• 内容上:强调情感,突出思想 • 形式上:起到反复咏叹,增强语势,
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
• 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 伏,充满音韵美。
反复分类(一) 1.词语反复
• 为凸显某种感情或某种行为,连续两次以 上使用同一词语,达到强调的目的。
• 例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 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先生在这里多次使用“沉默”一词, 表达自己对段祺瑞政府的愤怒和对民众觉 醒的期盼之情。
观察下列句子有什么特点?
•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 进!
• “放歌吧,长江三峡!我要歌唱你那永不休 止的奔流。放歌吧,长江三峡!我要赞颂你
那永不停歇的追求。”
• 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 贫穷像鞭子,鞭笞着他像陀螺一样不停的旋
转、旋转、再旋转。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概念介绍
• 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 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 句子,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反 复”。反复具有突出思想、强 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结构 感的修辞效果。
• 依照词语或句子重复出现的位置,反复可分 为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两种。
• 如:“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 进!前进!”该句中的两个“前进”,就构 成了连续反复。
• 再如:“放歌吧,长江三峡!我要歌唱你那 永不休止的奔流。放歌吧,长江三峡!我要 赞颂你那永不停歇的追求。”该段两句“放 歌吧,长江三峡”中夹入了其他语句,就构 成了间隔反复。
反复修辞手法的运用
反复修辞手法的实践建议
2. 学习经典作品
学习经典作品是提高修辞水平的有效途径。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可以学习到大师们如 何运用反复修辞手法,从而为自己的创作提供灵感和借鉴
反复修辞手法的实践建议
3. 与他人交流和讨论
与他人交流和讨论是提高修辞水平的重要环 节。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讨论,可以发现自 己的不足之处,吸收他人的优点和经验,从 而不断完善自己的修辞手法
2. 强调情感
反复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使作者 的情感得到更好的表达和传递, 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 情感
例如:"我孤独地走在漫长的旅 途上,只有星光陪伴着我。"这 个句子被重复使用多次,强调了 主人公的孤独和无助,使读者更 加深刻地感受到主人公的内心世 界
反复修辞手法的功能
3. 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旋律
总之,反复修辞手法的运用是文学创作中的 一种重要技巧。通过合理运用反复修辞手法 ,可以使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给读者留下 深刻的印象。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祝 大家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感谢倾听
4. 戏剧
在戏剧中,反复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具戏剧性。通过重复某些台词或场景,可以 突出主题,强调情感,使作品更加引人注目
5 反复修辞手法 的实践建议
反复修辞手法的实践建议
1. 不断尝试和实践
要想熟练掌握反复修辞手法,需要不断地尝 试和实践。作者可以在自己的作品中尝试运 用反复修辞手法,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提高自 己的修辞水平
反复修辞手法的适用范围
3. 小说
在小说明确提到反复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使 作品更具艺术魅力。通过重复某些词语、句 子或段落,可以突出主题,强调情感,使作 品更加引人入胜
例如:在著名作家巴金的小说《家》中,主 人公觉新多次重复着"我们是青年,我们不 能等待",强调了青年人应该积极向上的主 题
巧辨“反复”和“排比”
巧辨“反复”和“排比”作者:马吉喆来源:《科普童话·学霸日记》2019年第11期11月15日星期五天气:阴下课铃响了,可我还沉浸在晓坤老师的修辞课里不能自拔。
尤其是今天刚学的反复修辞,真是太有吸引力了!正陶醉在修辞之中呢,突然一声叫喊,打破了我的“美梦”——“‘馬三吉’,你发什么呆呢?”不用说,又是我那个“倒霉催的”同桌——李梦琦!我装作生气地转头,立马迎上了李梦琦“贱贱的”笑容,只见他笑嘻嘻地说道:“哥们儿!你说这反复和排比……”他话说一半,然后用眼睛瞄着我。
“哎,真是上辈子欠了你的!来吧,我给你好好讲讲。
首先,这两种修辞写法不同。
‘反复’和‘排比’都是有部分内容是重复出现的,但重复的内容不同。
‘反复’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排比’则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
你看这两个句子。
”我指向笔记本。
①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②月亮一个月当中在不停地变化,有时像把镰刀,有时像条小船,有时像圆圆的镜子。
“我知道了!第①句中的重复出现的‘你在哪里’用的是反复的修辞手法;第②句中重复出现的‘有时像’是排比!”同桌说。
我点点头,接着说:“其次,这两种修辞的作用不同。
‘反复’的作用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和语气,突出某种情感,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在于重复的词语或句子上。
‘排比’的作用是行文有节奏感,朗朗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侧重点不在相同的词语上。
还以刚才的例句为例,第一句的‘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是句子的反复,重点表达了人民对周总理的尊敬热爱和深切的想念、不舍。
第二句虽然句中有三个‘有时像’,但是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月亮的三种不同的形状——镰刀、小船和圆圆的镜子。
”同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趁热打铁道:“第三,这两种修辞的‘数量’不同。
‘反复’中相同的词语或句子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就行,而‘排比’中结构相似的短语或句子必须有三项或三项以上。
用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300字
用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300字
秋雨浓浓的浓浓是江边雾色,清清的清清是秋雨校园。
清秋里最爱的是秋风,轻轻柔柔地,拂过脸颊,掠过眉尖,舒服得令人叹息。
而如果这微风还伴着细雨,给人的感觉尤为美妙。
斜斜风,细细雨,秋风伴着秋雨,欢快地跳起了狐步舞。
拍在脸上,有些许凉意,而随着那飘飞的裙角流动的雨独有的清澈气息,令人不醉而醺的感觉。
偶尔还夹着一屡花香,淡淡的,甜甜的,直沁入灵魂深处,难以言喻的微醉的幸福感萦绕着。
而秋雨中的校园呢,更是美得令人屏息,平时的棱角分明多了几分细致,几许柔情。
充满异国风情的欧式建筑群,平日里的浑朴厚重添了几分轻盈,而那秀美的弯弯小亭呢?被雨披阅读是快乐的,通过阅读,可以舒展心灵的翅膀,让笑容变得灿烂;阅读是幸福的,通过阅读,可以仰望思想的星空,让目光变得深邃;阅读是美丽的,通过阅读,可以荡涤灵魂的污渍,让气质变得脱俗。
排比反复比喻修辞手法300字作文
排比反复比喻修辞手法300字作文
清晨啊,阳光真的就像那撒了满地的金粉,一照到湖面上,整
个湖面就亮闪闪的,像撒了无数的钻石。
微风一吹过来,带着蔷薇
和茉莉的香,哎呀,那香味儿,真是让人心旷神怡,就像是诗里的
画面,美极了!
说到夏天,午后的时候蝉叫得那叫一个欢啊!它们就像是在开
演唱会,一个劲儿地唱,听得人心里都热乎乎的。
阳光从树叶缝里
漏下来,地上都是一块一块的光斑,看着就像蝴蝶在跳舞,给这午
后添了不少热闹。
到了晚上,天空上星星多得数不清,一闪一闪的,好像天上的
钻石掉下来了一样。
月亮挂在天上,亮堂堂的,就像个大银盘。
风
一吹过来,凉凉的,就像是妈妈在耳边讲故事,告诉你晚上的秘密。
下起雨来,街道就变得朦朦胧胧的,好像披了层轻纱。
雨滴打
在伞上,那声音真好听,就像是有人在弹钢琴。
路边的花儿在雨中
摇摆,像是在跳舞一样,整个世界都变得特别清新,好像洗了个澡
似的,充满了生机!。
排比和反复修辞手法的作文
排比和反复修辞手法的作文咱今儿就来好好唠唠排比和反复这俩修辞手法。
先说排比,那可真是妙啊!它就像一个超级组合,把相似的家伙们凑到一块儿,力量瞬间翻倍。
你看,“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
”这一句,是不是一下子就让你感受到爱心的强大和温暖?排比就像一阵风,呼呼地吹过来,让你的心也跟着激动起来。
再说说反复,这家伙也不简单!它就像一个固执的小孩,一遍又一遍地说着同一件事,非得让你记住不可。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这反复的“盼望着”,把那种急切期待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反复就像敲鼓,咚咚咚,不停地敲,敲到你的心坎里。
排比是一群小伙伴手拉手,一起展现力量;反复是一个小顽皮,不停地念叨,加深你的印象。
排比让文字变得丰富多样,反复让情感更加浓烈深厚。
排比和反复,一个像热闹的派对,一个像执着的呼喊,它们都是文字世界里的大明星,让我们的表达更加精彩,更加有趣!怎么样,这下你懂了吧?。
【高分阅读】四年级阅读理解——排比与反复(含答案)部编版
阅读理解——排比与反复同学们,我们对修辞手法已经有一个初步的生疏,特殊是拟人、比方两种手法更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修辞手法中另外两种常见的手法:排比和反复。
(一)定义排比: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像、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放在一起的修辞手法。
反复: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两次或两次以上的修辞手法。
例1:句子辨析,下列句子使用了排比修辞的在句后打“P”,使用了反复修辞的在句后打“F”。
(1)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淌;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观察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P)(2)缄默呵!缄默呵!不在缄默中爆发,就在缄默中灭亡。
(F)(3)南国的红豆啊,红得活泼,像泉水的叮咚,让人清爽;南国的红豆啊,红得明丽,像朝阳的初生,让人神往。
(F)(4)您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和煦的春风,您的眼泪是世界上最贵重的珍宝,您的皱纹是辛苦岁月霜雪雨的刻痕。
(P)(二)作用1、排比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有一股强大的力气,能增加文章的表达效果。
(1)用排比来说理,可达到条理清楚的效果。
如:给我困难,让我懂得克服;给我挫折,让我经受磨炼;给我失败,让我学会反省。
(条理清楚地说明白要克服困难、经受磨炼、学会反省的道理)(2)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情感洋溢。
如:我和书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为书而欢快,为书而哀愁,为书而被惩罚……(这句话读起来富有韵律,有节奏感,内容上总结了文章主要内容,表明白和书之间的不解之缘,抒发了“我”对书简单而猛烈的情感。
)(3)用排比来叙事写景,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如:天空中,满天白云,有的像小鱼在天空中游,有的像一匹白色骏马飞奔而来,有的像几只羊羔正在吃草。
(这句话描写了白云多样的形态,生动形象。
)2、反复:词语、句子、段落在文中重复使用,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
如:期望着,期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造句
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造句
以下是 6 条满足要求的句子及例子:
1. 我呀,爱那山的巍峨,爱那水的灵动,爱那花的娇艳。
就像我爱清晨的阳光温暖,我爱傍晚的彩霞绚丽,我爱夜晚的繁星璀璨。
比如我去爬山,那一路的风景真是让人陶醉啊!
2. 你看那风儿吹,吹走烦恼,吹走忧愁,吹走疲惫。
如同那风儿吹过草原,吹过森林,吹过河流。
你想想,在这样的微风中漫步,是不是很惬意呢?
3. 他啊,今天高兴得又唱又跳,又笑又闹,又喊又叫。
就好像中了大奖一样,整个人都嗨起来了!不信你看他那手舞足蹈的样子,多逗啊!
4. 她的美,是那灿烂阳光般的耀眼,是那弯弯月亮般的温柔,是那点点繁星般的迷人。
好比那盛开的花朵娇艳欲滴,那飞舞的蝴蝶轻盈美丽,那飘逸的云朵自由自在。
哇,她真的好美啊!
5. 生活啊,有时苦得像黄连,有时甜得像蜜罐,有时酸得像柠檬。
就像我们经历的那些日子,有挫折时的痛苦,有成功时的喜悦,有失落时的酸涩。
哎呀,生活就是这样丰富多彩呀!
6. 咱这友情,比那钢铁还坚固,比那流水还长远,比那天空还广阔。
恰似那高山与流水的相依,那白云与蓝天的相伴,那鱼儿与水的相恋。
嘿嘿,咱这友情真是杠杠的!
观点结论:用排比和反复能让句子更有节奏感和表现力,让表达更生动形象,容易引起共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修辞手法借代反复与排比的应用
修辞手法借代反复与排比的应用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手段,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其中,借代、反复和排比是修辞手法中常见且重要的三种形式。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三种修辞手法的应用,并举例说明其在不同文体中的效果。
一、借代的应用借代是指用一个形象或具体的事物来代替另一个事物,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文本更加形象化,更加生动。
借代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人物、动物、自然景物等。
例如,在描写某个人物时,可以通过借代来突出其特点或思想感情。
比如,在小说《红楼梦》中,作者借代“邢夫人”来代表袭人的形象,以此来表达袭人纯朴、善良的品质。
此外,借代也可以用于描绘自然景物,以增强描写的效果。
比如,在古诗《登鹳雀楼》中,王之涣借代“九州”来代表整个大地,通过“九州”一词,将人们对大地广阔辽远的印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反复的应用反复是指多次使用相同的词语、句子结构或语法结构,以凸显主题,增强表达的力度。
反复的应用能给读者带来强烈的感受,使文章更加铿锵有力。
在诗歌中,反复常用于诗句、诗句中的重复,以加强表达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例如,在杜甫的《登高》一诗中,反复出现的“看”字,使全诗构成一个整体,突出了登高所带来的视野开阔的感觉。
此外,在散文和小说中,反复也可以体现在思想、情感或事件的反复描写上。
例如,在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中,他多次通过反复描写“狂人”的状态和思想,以突出这个人物的疯狂和受压迫的心理。
三、排比的应用排比是指将同一类事物或句子结构排列在一起,形成明显的对比或并列关系。
排比的应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修辞效果,使文章更加有力量。
在说明文和议论文中,排比常用于列举论点或事实,以增强说服力。
例如,在一篇关于环境污染的文章中,可以使用排比来列举各种污染的情况,以突出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此外,在叙事文学作品中,排比可以用来排列相似的动作或情节,以增加读者的阅读愉悦感。
比如,在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中,他通过排比描写疯狂人物的种种怪诞举动,使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写一个排比反复比喻的修辞手法作文
写一个排比反复比喻的修辞手法作文春夏秋冬,就像四位个性鲜明的画家,用他们独特的笔触和色彩,在岁月的画布上肆意挥洒,绘出一幅幅绚丽多彩、动人心弦的画卷。
春天,是一位温柔且充满创造力的画家。
她轻拂衣袖,带来了温暖的春风,那春风如同母亲的手,轻柔地抚摸着世间万物。
她用神奇的画笔蘸上了鲜嫩的绿色,为大地披上了一层翠绿的新衣。
瞧,那漫山遍野的小草,从枯黄的土地中探出了脑袋,嫩绿嫩绿的,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块软绵绵的绿地毯。
河边的柳树也抽出了新芽,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舞,就像姑娘们柔顺的长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春天还在枝头点上了粉嫩的桃花、洁白的梨花,它们争奇斗艳,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把整个世界装点得如诗如画。
田野里,金黄色的油菜花一望无际,仿佛一片金色的海洋,微风拂过,涌起层层金色的波浪。
这春天的景色啊,美得让人陶醉,仿佛置身于一个如梦如幻的仙境之中。
夏天,是一位热情奔放的画家。
他毫不吝啬地挥洒着浓烈的色彩,将世界渲染得五彩斑斓。
夏天的阳光是那么炽热,像一把把利剑穿透云层,直射大地。
大地仿佛被烤得发烫,连空气都变得热腾腾的。
树叶被阳光照得油亮油亮的,仿佛一片片翡翠。
蝉儿在枝头不知疲倦地叫着:“热啊,热啊!”仿佛在诉说着夏天的炎热。
池塘里,荷花盛开了,有的含苞待放,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已经完全绽放,露出了嫩黄色的花蕊,粉色的花瓣层层叠叠,犹如一位位穿着粉色舞裙的仙子,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娇艳动人。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托着晶莹剔透的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就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
夏天的夜晚,繁星闪烁,像无数颗镶嵌在黑色天幕上的宝石。
青蛙在池塘边欢快地歌唱,“呱呱呱”,那声音此起彼伏,宛如一场盛大的音乐会。
秋天,是一位富有诗意的画家。
她用金黄和火红为主色调,绘制出了一幅丰收和浪漫的画卷。
秋风瑟瑟,像一把把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扇来了秋天的凉爽。
果园里,果实累累。
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像一个个小灯笼;黄澄澄的梨子你挤我碰,争着让人们去采摘;一串串紫莹莹的葡萄像玛瑙似的,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浅谈汉语反复型排比结构的翻译
浅谈汉语反复型排比结构的翻译汉语反复型排比结构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通过反复使用相同的词语或短语来强调某种感觉或情感。
在翻译汉语反复型排比结构时,需要注意如何准确传达原文中的意义和感觉。
要理解原文中的反复型排比结构所要表达的感觉或情感。
在汉语中,反复型排比结构通常用于强调某种程度或频率。
“热热闹闹”、“高高兴兴”等词语可以表达某种高度或频繁程度。
在翻译时,要找到合适的词语或短语来传达相同的感觉。
可以翻译为“bustling and lively”、“happily”等。
要注意保持原文的修辞效果。
反复型排比结构是一种具有修辞效果的表达方式,它让句子更加生动有力。
在翻译时,要尽量保持这种修辞效果,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传达类似的感觉。
可以使用类似的修辞手法,如重复、拟声等。
还可以考虑使用一些形容词或副词来增强表达的力度。
还要注意语法和语序的调整。
汉语和英语有着不同的语法结构和语序。
在翻译反复型排比结构时,可能需要对句子的结构和语序进行调整,以适应目标语言的习惯。
可以将原文中的反复词语移到句首或句末,以增强表达的效果。
还要注意语法的一致性和连贯性,避免出现翻译过程中的语法错误或不自然的表达。
要根据具体语境和目标读者的习惯来进行翻译。
不同的语言和文化有着不同的修辞传统和习惯用法。
在翻译反复型排比结构时,要考虑目标读者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并适当调整翻译的方式和表达的形式。
在译文中可以使用类似的修辞手法,或者根据目标读者的习惯进行适当的调整。
还要注意平衡直译和意译之间的关系,以保持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在翻译汉语反复型排比结构时,需要准确理解原文中的意义和感觉,保持修辞效果,调整语法和语序,根据语境和目标读者进行适当的调整。
通过细致的翻译工作,可以准确传达原文的意义和感觉,使译文更加生动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66老师线上语文课堂
修辞闯关训练营--排比反复
第五关【排比反复】学生版
【小试身手】-----判断下面这些句子哪些是排比句,哪些是反复句。
1、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
2、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
()。
3、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4、山谷传来回响:在哪里,在哪里。
5、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正本清源】概念和公式
【排比】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或增强表达效果)。
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反复】7.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即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作用: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
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区别】:
反复句式是完全重复;排比只需要结构相似。
排比必须三句以上;反复只需两句相同即可。
【小试牛刀】
按照要求造句:
1、分别用“光明”、“温暖”“春天”为对象造三个排比句。
2、以“幸福”、“理想”为对象写出两句反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