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说课课件
精读课文,理解观点
探究1:“格物致知”是丁教授点出论题后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结合课文 ,说说它的意义是什么。
• ①传统教育意义上“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 想——平天下”。
(1)摆事实与讲道理相结合。列举事例时,采 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如:列举 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 事例,阐述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 误认为探讨自己”的道理。作者用在大学念物理时, 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 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阐述了“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 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的道理。事例论证的好处: 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分析论证方法
• (1)引用论证: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第3段引用《大学》 介绍“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释“格物致知”真意被埋没的原因。
• (2)举例论证:借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的失败的事例,论述 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借作者的 亲身经验论述以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 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 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 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 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 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 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 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 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优秀课件说课
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作者认为中国学生“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作者认为造成这个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应怎么该?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新课导入
1.识记并理解本文的重点词语,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篇章结构。(重点)2.归纳课文的中心论点,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难点)3.培养动手操作的实验意识,树立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素养)
本文结尾表达了什么希望?
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朗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不仅如此,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
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 有哪两个方面?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知识链接
瞭望 缅怀 探察 探讨 检讨 彷 徨 激变 格物致知 袖手旁观 不知所措
liào
miǎn
jī
jiǎn
gé wù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教学电子课件
明确论题
导思1.文章开头部 分引用《大学》中 的句子,指出中国 学生学习自 然科学, 应该有怎样的方法?
关键词: 实验精神
论证方法
导思2.作者运用了 哪些 论证方法, 分析实验精神 在 科学上的重要性。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 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2.【思路探究】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的写作思路。 【答案】本题可运用议论文论证过程分析法进行分 析。文章一开始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 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然后从大处落笔 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传统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 格物”和“致知”,淹没了其真正意义;接着以实验 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 亲身经历,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 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总结全文。
【答案】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主要列举的 事例为:一是第④段举了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物”以失败而告 终的事例。二是第⑫段中举了“我”初到美国学物理,不知所 措的生活经历的事例。王阳明的事例很好地证明了在我国古代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淹没了的观点。“我”的亲身经历 证明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在“面临着 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的观点。两个事例 都作为事实论据来证明论点。
一 读一读字音
z 丁肇中
学识
z 博闻强识
魔法记忆:记少余多法,在书面语中表“记号”“记”之义时 读“z
二 写一写字形
彷徨 xiù( 措 )手旁观
不知所cuò( 袖 )
三 记一记词义
1.荣幸: 光荣而幸运。
2.授予: 给予(勋章、奖状、学位、荣誉等)。
3.领悟: 领会;理解。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1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本文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感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并教育学生要有探究精神,追求真理。
课文内容深入浅出,既有对古代儒家思想的阐述,又有对现代社会现象的剖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格物致知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古代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一些文言文词汇和句子结构产生困难,影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体会其中所蕴含的儒家思想。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了解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儒家思想的文化魅力,培养自己追求真理、敢于质疑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力。
2.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运用格物致知精神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材、课堂练习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了解儒家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
3.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4.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课堂练习: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6.总结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思考如何将格物致知精神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部编版八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部编版八下)一. 教材分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部编版八下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议论文。
本文主要阐述了“格物致知”这一古代儒家学说的重要性,提倡人们要有探究真理、追求知识的精神。
文章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论证了“格物致知”的必要性。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文章主旨,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并能够运用“格物致知”的精神去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议论文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分析文章结构、论证思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辩证分析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理解文章主旨;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学会分析论证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辩证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运用“格物致知”的精神去探究真理、解决问题。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分析论证方法。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格物致知”的精神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辩证分析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启发式教学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关于儒家学说的文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体会“格物致知”的精神。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分析。
4.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阐述文章的论证思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5.实践运用: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格物致知”的精神去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
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他们能够在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也能够在实验操作中观察和思考。这让我感到欣慰,说明学生们具备了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偏离了主题,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确保讨论的方向和深度。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
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格物致知”的内涵,学习作者用具体事例阐述观点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探究课文中作者的观点,学会用实例论证观点。
(3)将“格物致知”精神与实际学习生活相结合。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实践这一精神。
突破方法: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在某一学科或生活中的“格物致知”实践经历,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对某个问题追根溯源的情况?”比如,在学习数学时,我们为什么要用这个公式,它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格物致知”的奥秘。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让学生们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从成果分享来看,部分小组的讨论成果不够深入,这让我意识到,在引导学生讨论时,我还需要适时给予提示和启发,帮助他们更深入地挖掘问题的本质。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教学依据】读书、求知,是一个古老的话题。
除了特殊情况,一个人平均要在学校度过人生的大约五分之一的时间。
因此,对于求知,人们已是司空见惯了。
然而,人们在求知时常常走进误区,其实应归咎于我们追求知识的不良习惯。
读了《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我们就会恍然大悟,怎么样获取知识,如何提高自身的能力,其实我们的老祖宗很早就告诉了我们:“格物致知”,“第一,寻求真正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作者开宗明义地给我们指出了追求真知、增益不能的正确的方向和途径。
不仅如此,课文的针对性很强。
作者在一开头就说“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作者深知,在他们身上维系着民族的命运,未雨先绸缪,可见作者丁肇中的一份良苦的用心。
作者这样面对面似的指点,严肃而真诚,语重而心长,能从内心去振撼学生。
不仅如此,作者还联系了自身学习求知的实际,这样,不但缩短了作者同学生间的距离,使学生们倍感熟悉和亲切,而且,还使广大学生真实地、更快速地享受到“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的好处,更直接地让学生们结合自身实际,反省过去,设计未来,惩前毖后。
因此,课文在内容上具有强大的启发和诱导作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课文,主要采用了议论这一常见的表达方式。
这种方式,要求作者的立场坚定、观点明确,是即是、非即非,不能有一丝含混模糊。
比较起来,它的确不具备记叙描写那种特有的欲言而不言的含蓄美,但是,它的缜密的逻辑思维以及鲜明而准确的语言,能使读者顿时豁然开朗,其内心即刻“分野中峰变,阴阳众壑殊”。
议论所具备的这种能快速梳理思维、高效地提高鉴别力的优势,应该说是为含蓄的叙述描写语言所难以企及的。
作者选择议论行文,其用意也是十分明确的。
他考虑到了自己的文章最应该看的是哪样的人,这一点,前面已经提到过。
对于学生,作者深知,由于他们常常涉世未深,其世界观和分析鉴别的能力尚处于有待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所以,对于学生,如果作者总是采用模棱两可的含蓄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其结果,绝不能说没有过对牛谈琴的无奈,有时竟然把学生的思想导入歧途也未可知。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案1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一. 教材分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格物致知的精神内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格物致知的起源、发展及其在科学研究、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应用,进而培养自己的格物致知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对于传统文化中的概念和思想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理解格物致知的深层含义方面可能存在困难,需要教师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格物致知精神的应用还不够明确,需要通过本文的学习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格物致知的起源、发展及其在科学研究、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应用;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自己的格物致知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格物致知在个人成长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格物致知的起源、发展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2.难点:深刻理解格物致知的内涵,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预习、查阅资料等方式,自主掌握课文内容。
2.合作探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格物致知的内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实例分析: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格物致知的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备课资料: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格物致知的起源、发展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格物致知的起源和发展,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2.呈现(1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3.操练(2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探讨格物致知的内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参与讨论,给予指导。
4.巩固(10分钟)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补充意见。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doc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一、说教材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作者先阐明格《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
在单元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
一是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在个目标中要求学生试同课文作者进行对话探究这个问题以提高认识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二是应付世界环境也不可缺少。
而后揭示水平丰富文化素养。
阅读这些文章要学会区分观点和材料辨析两者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结尾提出了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
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对观点进行判断。
三、精读课文设置问题深入理解观点。
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
作者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结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精神内涵是这一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了突合传统的中国教育状况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并联系破这个难点我采用了设置问题讨论的方法老师指导学生带着问题现实和自己的学习经验提出论点我们应该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精读重点段来启发学生思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即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不管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主学习质疑问难的过程中深刻领悟格物致知的精神内涵。
然后老师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点拨归纳总结。
相。
本文主要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说理透彻语言准确。
所1、请阅读第 3 到 5 自然段思考《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以在指导学生学习这一课中首先应在学生读课文时找出阐明作者义是什么?为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观点的语句引导学生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要作用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写作思路其次再让学生找出为了 2 、请阅读 13 自然段思考“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阐明观点作者所摆出的几个事实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辨析观点和我们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精神?材料的关系体会摆事实讲道理进行说理的表达效果最后引导学生讨论归纳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联系实际反观自我培养实验的精神。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课教学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课教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主要阐述了“格物致知”这一古代儒家学说的重要性,通过对比西方科学精神和我国古代“格物致知”的精神,指出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落后于西方的原因,强调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本课旨在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能独立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但学生在理解“格物致知”这一古代儒家学说方面可能存在一定难度,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对西方科学精神的了解不多,教师可以借此机会进行拓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其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其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性。
2.突破难点:通过对比西方科学精神,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格物致知”精神的价值。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课文注释、相关阅读材料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课文内容,探讨“格物致知”的含义及其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性。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引导,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拓展延伸:介绍西方科学精神,对比我国古代“格物致知”精神,引导学生认识到两者的价值。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7.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格物致知”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的文章。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材分析本文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作者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的相结合的论证方法,介绍了“格物致知”的含义,以及其对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一定的议论文,学习并掌握了相关的论证知识。
学生对“格物致知”的含义比较陌生,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了解其含义并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教学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教学过程及步骤:第一课时一、导语课文前几天,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
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
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二、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
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
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十四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十四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的第十四课,教材为《必修一》中的第八单元,名为“感性认识”。
课文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作者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
这篇文章着重阐述了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强调了通过实践来认识世界,通过自身修养来认识自己。
教材用现代汉语简化了文言文,使得它更符合现代人的阅读需要,更有普适价值。
二、说课型本次授课属于微型教学型,重点围绕文本展开,通过解读课文中的精神内涵和文学特色,了解作者王阳明的思想和精神世界,同时开展相关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内涵和意义;(2)掌握文章的主旨和论述方法;(3)理解王阳明的思想和精神世界。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2)让学生具备阅读理解、分析和评价文本的能力;(3)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需要不断深入和改进,以应对日趋增长的社会需求;(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价值、人生追求,体现王阳明在追求“心学”的进程中表现出的追求真理、回归本源、自由个性的意识和追求。
四、说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发问:大家认为认识自然、把握世界的方法有哪些?通过这个提问来引出新知识:格物致知,引导学生思考认识自然和世界的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
2、整体阅读(15分钟)1)展示语文课外读书推荐的书籍《彷徨的青春》,有两段短篇童话:《麦粒捡来的红线》和《墨镜背后的物语》。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分享心得。
进而引出王阳明的格物致知,邀请学生探究这种认识方式。
2)让学生先快速通篇阅读,了解文章大意。
3、细节理解(15分钟)1)学生自读一遍文章,然后对读下来有疑惑或者认为重要的地方进行标注。
2)课堂组织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刚才标注的内容,尝试理解理解不了的地方。
3)提问:文章的标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为何把“应有”两个字加上去?4、作者分析(15分钟)1)学习“人文精神”中对于王阳明的评价,学生自由思考文章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以及从文中看出作者的哪些特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稿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一、说教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
在单元目标中要求学生试同课文作者进行对话探究这个问题以提高认识水平丰富文化素养。
阅读这些文章要学会区分观点和材料辨析两者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对观点进行判断。
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
作者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传统的中国教育状况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并联系现实和自己的学习经验提出论点我们应该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不管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本文主要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说理透彻语言准确。
所以在指导学生学习这一课中首先应在学生读课文时找出阐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引导学生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写作思路其次再让学生找出为了阐明观点作者所摆出的几个事实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辨析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体会摆事实讲道理进行说理的表达效果最后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反观自我培养实验的精神。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单元目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学习编写阅读提纲理清课文结构。
2、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的内涵及意义。
3、学习文章的举例与说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4、培养学生切实感受到注重实践、富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性积极,争取做一名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
三、说教学重点1、理解格物致知的精神实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精神内涵。
四、说学法 1.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在本册对议论文的三要素有了一些了解对议论文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能力。
2.学生学习本课知识应采用的方法学生课前独立阅读课文并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结合课后习题进行充分预习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课堂中的探究讨论打下基础。
课堂上通过学生的圈点勾画学生纠正补充编写阅读提纲学生主动参与对问题的质疑问难联系实际的合作探究再辅之以教师适时地点拨归纳从而让学生更快更好的接受知识、培养能力完成教学目标。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一、说教材指导思想:《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本单元编排的课文全是议论文,除了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一些常识,培养阅读议论文的兴趣外,更要明白教材目标。
“格物致知”是一篇漫谈式议论文,除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热爱科学、勤于探索、勇于创新,培养学生有服务人类,回报于社会的高尚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
本文是丁肇中在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演讲的一篇演说词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
作者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传统的中国教育状况,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并联系现实和自己的学习经验,提出论点:我们应该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不管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本文主要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说理透彻,语言准确。
二、说学情学生在七八年级侧重学习的文体是记叙文和说明文,而议论文很少接触,到了九年级才第一次真正接触议论文。
关于议论文的问题知识,我在上第二单元《敬业与乐业》一文时,已经系统讲过了,同学们对议论文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但是,要想学生加深对议论文的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通过上第四单元第一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可以看出来,除了部分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其余大部分学生对议论文的学习还处于一个观望状态,因此,在学习此篇课文时,我想还是通过结合议论文的文体知识来达到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所以在指导学生学习这一课中,首先应在学生读课文时找出阐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引导学生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写作思路;其次再让学生找出为了阐明观点作者所摆出的几个事实,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辨析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体会摆事实讲道理进行说理的表达效果;第三,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反观自我,培养实验的精神。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新人教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文章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 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文章的基本内容、论点和论证方法、案例分析等。
强调格物致知精神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格物致知精神。
- 视频: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如古代学术讨论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古代学术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 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工具进行词汇查询和翻译,方便学生即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 文学作品选读:提供相关的文学作品选读,让学生扩展阅读,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如学术论文和专家观点,让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
- 重点词汇:举例论证、道理论证、说服
- 板书设计:用图示或框图展示文章中使用的论证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这些论证方法进行有效的说服。
5. 文章的结构与内容
- 重点词汇:引言、论点、论证过程、结论、逻辑关系
- 板书设计:用流程图或结构图展示文章的总体结构,突出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6. 关键词汇与句式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学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八年级语文下册的前三个单元的内容,包括一些文学作品和说明文。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说明文的结构和论证方法也有一定的了解。此外,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对一些常见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也有一定的掌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课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课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课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课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格物致知,是儒家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一条思想路线,也是孔子提出的“四端”中的第一端。
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和认识,达到对事物本质的了解和认识的方法。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还将其列为高中教育必修课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章。
该篇文章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文学价值,也是一篇很好的素材,适合拓展课上内容。
在本文中,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分享《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课教案的设计。
一、课程核心思想阐释:1. 了解“格物致知”的概念及儒家思想;2. 解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文学形式及其思想内涵;3. 探讨“应有格物致知”的不同层面。
二、教学目标的制定:1.掌握“格物致知”的基本概念,了解其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2.理解《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文学形式及其蕴含的思想内涵;3.通过课文学习,锻炼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4.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提高学生对事物本质的认知。
三、教学内容:1、导入环节通过图文展示儒家经典《大学》的核心内容——达到“格物致知”的境界。
通过讲解课程的背景,使学生对于“格物致知”的重要性有一个更为明确的认知。
2、语篇阅读通过全班共同朗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让学生感受课文中的艺术语言和张弛有度的体裁结构,从而体现出作者的审美情趣。
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着重让学生理解其中包含的“格物致知”的思想内涵。
从文字中找到“物”“知”“学”“贵”“明”等关键字,并进行文字解析,从而梳理文章的思想脉络。
3、文学鉴赏让学生观赏几幅人物画,谈一谈这些画中的人物素养有哪些相通之处,明白人物形象塑造也是“应有格物致知”的高级境界。
学习欣赏课文,了解其中心理表达、象征、讽刺等文学手法的运用。
通过分组分配选段并举例说明,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中的生动形象和夸张手法感受文学艺术之美。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议论文。
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阐述事理的说明文,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
这篇文章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的一篇演讲词。
作者在文中倡导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强调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指出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呼吁中国学生要有新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思路清晰,论证严密,语言简洁而有力,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议论文,对议论文的基本要素和论证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于较为复杂的论证结构和深刻的事理分析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由于本文的主题涉及到科学精神和教育问题,对于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也有一定的挑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了解文章的论证思路和方法。
(2)学习本文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提高议论文的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2)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思考“格物致知”精神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2)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传统教育的局限性,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把握文章的论证思路。
(2)学习本文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2、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格物致知”精神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新人教版
3.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检查学生对“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用能力。
4.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如是否认真完成、是否有创新思维、作业质量等。
5.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在课堂表现、小组讨论、随堂测试和作业完成中的表现,给予及时、具体的反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新人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课文的理解、分析和讨论,以及对文章中所阐述的“格物致知”精神的深入探讨。课文内容围绕“格物致知”这一古代儒家学说,强调对事物深入探究的重要性,并倡导在学习过程中要有的放矢,不断实践与思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格物致知”的内涵,并结合实际生活谈谈自己对这一精神的理解和应用。同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1.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格物致知是儒家学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思是对事物要深入探究,从而获得真知。
2.格物致知的重要性:课文中提到,格物致知是做人的根本,只有通过深入探究事物,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3.格物致知在现代社会的意义:课文通过举例说明,在现代社会中,格物致知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在科学研究中,只有通过深入探究,才能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在个人生活中,只有通过深入探究,才能真正理解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丁肇中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演讲。
作者以一名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思,提倡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本文对新课改下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运用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二、目标设计1、知识与能力理清作者论证思路,理解作者观点、论证方法及其好处。
——教学重点(这是篇议论文,掌握并灵活运用议论文的基础知识是最基本的要求)2、过程与方法确定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成果——课外研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学习实际,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难点(中西方学习方式迥然不同,中国学生普遍存在着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弊病)三、教法、学法设计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用圈点批注法理清文章结构思路,理解作者观点,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自己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研究,写研究性小作文。
(改变以往你教我学、你问我答、你讲我听的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激活学生思维,消除学生的上课疲劳症,真正体现“格物致知的精神”)四、过程设计(一)导语设计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问题出在哪里?美籍华人丁教授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让学生写标题及作者;此导语开宗明义,直接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二)自读反馈1、作者与背景: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并派代表简介2、字词积累:科代表事先指定一名同学把重要的字词板书在黑板上,教师指名抽查字词音形义的预习情况,并适时补充简释。
(三)确立目标根据议论文这一文体及学情,商量确定。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由整理,转载请保留此标记!(四)探究学习1、自主学习,自查资料,划出体现文章主要内容及作者观点的句子,划出你最受启发、最有感触的句子或段落,并用简洁的语言在旁边空白处作批注。
2、分组交流讨论:作者究竟讲了些什么?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对你有什么启发?与学生明确讨论规则:明确分工(主持人、记录人),人人发言,形成意见,交流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一、说教材指导思想:《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本单元编排的课文全是议论文,除了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一些常识,培养阅读议论文的兴趣外,更要明白教材目标。
“格物致知”是一篇漫谈式议论文,除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热爱科学、勤于探索、勇于创新,培养学生有服务人类,回报于社会的高尚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
本文是丁肇中在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演讲的一篇演说词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
作者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传统的中国教育状况,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并联系现实和自己的学习经验,提出论点:我们应该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不管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本文主要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说理透彻,语言准确。
二、说学情学生在七八年级侧重学习的文体是记叙文和说明文,而议论文很少接触,到了九年级才第一次真正接触议论文。
关于议论文的问题知识,我在上第二单元《敬业与乐业》一文时,已经系统讲过了,同学们对议论文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但是,要想学生加深对议论文的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通过上第四单元第一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可以看出来,除了部分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其余大部分学生对议论文的学习还处于一个观望状态,因此,在学习此篇课文时,我想还是通过结合议论文的文体知识来达到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所以在指导学生学习这一课中,首先应在学生读课文时找出阐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引导学生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写作思路;其次再让学生找出为了阐明观点作者所摆出的几个事实,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辨析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体会摆事实讲道理进行说理的表达效果;第三,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反观自我,培养实验的精神。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以及本课的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我将利用1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能力目标: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富有实验精神、创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觉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争做一个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设计说明】确定以上的三个目标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
4.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探究“研究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也要重视实验精神的原因。
【设计说明】根据新教材编排的特点,应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各类文章的能力。
根据新教材阅读能力培养的这一要求,确定教学重点1、2。
依据新大纲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的要求,确定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一篇演讲词,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准备采用分析讨论法;讲解法进行教学。
五、说学法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人们由着重研究怎样教,逐步转到着重研究怎样指导学生学。
教学追求的目标是把课堂还给学生,不光是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
为让学生会学,教学本课时我着重教会学生以下学法:1. 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3. 分析归纳法:分析归纳法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对某类事物共性或相互间的关系进行理性认识的一种方法。
分析归纳法在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随时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六、说教学程序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如下:(一)讲述故事,导入新课。
通过讲述《河中石兽》的故事,首先让学生明白,不管是学习还是在生活上,我们要注重实际,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
(二)检查预习1、生字词给学生提前发导学案,让学生在课前完成对生字词的理解;2、作者简介: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掌握作者的一些生平简历。
(三)感知内容,理清结构首先请同学们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各段的中心句,然后分析归纳,理出课文的层次结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
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
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
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四)、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丁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讨论并归纳: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2、“格物致知”出自哪里,她的意思是什么?讨论并归纳:“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3、《大学》里早已提到“格物致知”,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是否得到重视?为什么?作者以什么论据证明?4.《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讨论并归纳: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提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讨论并归纳:不一样。
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6.提问: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讨论并归纳: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7.提问: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讨论并归纳: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
8.提问: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9.提问: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讨论并归纳: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10.提问: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1、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国学生是否很重视它呢?为什么?怎样论证的?(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讨论并归纳。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属于举例论证。
12、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吗?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
13、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设计说明】研读课文,合作探究,把握课文内容。
这是学习课文的基础,只有在弄懂课文内容的情况下才能了解作者想要在文章中表现的东西。
学生围绕人物和作品评价或分析其学习中的问题,自我发现,自谈感受,合作探讨,以完成学习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五)、课文小结:本文的题目即是中心论点。
课文开头先剖题,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带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真正重视,澄清了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及怎样把它应用到科研实际中去,最后提出希望。
希望同学们在自己的学习中培养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3、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 道理论证。
(摆事实,讲道理。
正反对比论证。
)(六)、总结思考,拓展延伸。
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示例:应克服只空想只动脑而不动手的学习习惯;克服想当然的毛病,培养“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探究精神。
(言之有理即可。
)(七)、布置作业结合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思考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和体会。
(书面完成,200字左右)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阐述格物致知的含义讲道理论述实验精神的重要性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王阳明“格”竹摆事实(中心论点)作者在美国读大学的经历【设计说明】好的板书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掌握课文,并给学生以优美的享受。
六、教学反思我这节课应该说能按照教学预案的设计,努力想要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展开教学,较好的完成了预设目标。
可以说学生们上过这节课后,对演讲词会有一定的体会,达到对课文的理解。
最后的课外拓展是必要的,这是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的通道。
特别是本课这点尤为重要。
课后从学生们的反馈上看,这节课较浅显易懂,他们学后都能理解并有感悟,决心今后当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要求自己。
不足之处是师生间不够熟悉,双方配合得还不够理想,学生学习的“活”性还应进一步提高;另外时间的安排上也有所欠缺,本课留给学生探究、互动的时间应更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