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公共管理学导论

合集下载

公共管理学笔记

公共管理学笔记
2、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活动的基本支点。从管理学角度看,组织与人事是一切管理活动的两个基本支点,二者构成了管理活动的基本框架。
3、公共组织汇集和放大了管理人员的力量。
五、公共组织的类型
1、财务——会计标准分类
对公共组织按财务——会计标准分类,有利于加强审计和对公共组织的监督。总体上,公共组织可分为六种类型:政府机构、教育组织、健康和福利组织、宗教组织、慈善组织、基金会。
本书中这样界定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广大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点在于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而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
美国的梅戈特教授认为公共管理在美国公共行政思想发展过程中是继公共行政、公共事务、公共政策之后第四次浪潮。
三、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管理活动,而不是研究公共管理活动的所有细节。公共管理研究的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和自身进行有效管的规律,这里主体是公共组织,重点是政府组织;目标是促进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或者说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组织(主要是政府)如何有效地管理社会,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的一门学问。
5、 权威性;强制服从是政府权威的突出特征。
6、 系统性;
7、 公开性;公开性是公共组织的管理原则,由此而体现出组织的特性。
四、 公共组织的作用
1、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组织是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活动的主体,是公共管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力量源泉,一切公共管理活动和职能的发挥都是由公共组织来进行的。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1章 导论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1章 导论

第1章导论1.简述公共管理的概念?答∶"公共管理"的概念具有三重含义∶其一,是公共部门中的管理;其二,是服务于公共事务的管理;其三,是具有公共性质的组织及其成员对社会的管理。

一般认为,公共管理是指政府等多元社会治理力量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和战略性地运用治理手段而对与公共利益实现相关的广泛的社会事务的管理,其目标是促进社会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的成就。

对公共管理的概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1)公共管理主体是一切从事和参与社会治理活动的组织和个人的总和,或者说,一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围绕着社会事务开展活动的组织都属于公共管理主体的范畴。

现代社会的治理活动都是以组织为载体或基本单位展开的,因此,从组织的意义上来审视公共管理活动,政府已经不再是唯一的社会治理主体,而是需要与多元化的社会治理力量一起开展合作治理的组织。

所以,公共管理主体是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公共管理是包括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治理力量多元治理主体的合作治理。

(2)公共管理的目标是一个具有多层次结构的目标体系,表现为提高社会治理活动的效率、促进社会发展和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的成就。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一切公共管理主体都需要在注重社会公平的前提下提高效率,不断地改善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注重绩效和服务品质。

对政府而言,要把重心放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上;对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自治力量来说,应当在其所活动的区域(或领域)内积极开展治理活动,及时地把存在于社会中的各种利益诉求传递给政府。

无论是政府还是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治理力量,在公共管理过程中,都需要以积极的态度自觉地完善公共服务的合作关系。

(3)公共管理的手段或途径是多样的,概括地说,主要是由政治的、法律(政策)的和管理的三个方面构成。

近代以来的社会治理过程由于专业化追求,往往把政治的、法律(政策)的和管理的手段隔离开来,由不同的部门突出运用其中某一手段。

(完整版)公共管理学复习提纲

(完整版)公共管理学复习提纲

(完整版)公共管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导论1.1公共管理的含义:在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包括政府行政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准政府组织)实施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和分支,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

它是在当代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整体化趋势以及“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下,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融合多种相关学科知识和方法所形成的一个知识框架。

在我国,公共管理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部门依法管理公共事务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根据管理的公共事务的不同,公共管理可区分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和国际公共管理。

(1)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组织(2)公共管理的目的:维护公共利益(3)公共管理的手段:法律、行政、经济(4)公共管理的职能:计划(规划)、决策、组织、协调、控制1.2 公共管理学的概念范畴公共管理学是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1.3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以公共管理活动为基本对象,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管理什么、如何进行管理、管理中的各种关系以及发展规律的学问。

1.4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与体系(1).确定公共管理研究对象的基本思路从研究对象来说,公共管理学不再像公共行政那样更多地将自己限制在对政府行政机关的研究上,而是把研究范围扩展到其他非政府的公共组织方面;从研究焦点来说,公共管理学从以往公共行政的“内部取向”转变为“外部取向”,由重视机构、过程与程序的研究转到重视项目、环境、战略与绩效的研究;从研究方法来说,公共管理学要改变以往以规范研究为主的做法,重视量化方法与案例方法的应用,广泛吸收经济学、管理学和政策分析方法等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手段。

(2).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内容(1)国外学者的研究情况(2)我国学术界的研究情况(3).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体系(4).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1)研究对象与范围的特征:公共管理学并不像公共行政学那样将自己限制在对政府行政机关的研究上,而是把研究范围扩展到其他政府机关和非政府组织的公共方面。

张成福版公共管理学总结

张成福版公共管理学总结

当代思考政府问题的焦点:摆脱传统科层制政府的僵化模式,建立、培养并发展一个具有合法性基础的、代表与体现公共利益、更具民主与法制精神、更具回应性和责任、更具效率和效能、更加公开和廉洁、更具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新治理典范,建立优异的治理,实现善政。

第1章公共管理导论1.1公共管理意义: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

其性质在于:1、承认政府部门治理的正当性2、强调政府对社会治理的主要责任3、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社会及经济问题中的责任共负4、强调多元价值5、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6、既重视法律、制度,更关注管理战略、管理方法7、以公共的福祉和公共利益为目标8、将公共行政视为一种职业,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

1.2公共管理学的发展与研究途径威尔逊《行政之研究》:呼吁建立一种新式的行政科学,使政府的运作如企业经营般流畅。

四个基本命题:一是政府是最基本的组织环境;二是主管的功能将是研究的焦点;三是研究更有效管理的原则和技术是发展行政能力的关键;四是比较法是研究和促进行政领域进展的方法。

1、公共管理发展的学科背景亨利认为经历了4个阶段:①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古德诺和怀特认为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而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政治不要干扰行政,行政管理系科学的问题,应维持价值中立,而以追求经济与效率为目标。

公共行政关注如何有效运用资源以执行政策。

②行政原则。

魏华毕在《公共行政原则》强调科学的行政原则,使行政人员掌握并成为专家。

前两种阶段最大的不足在于忽略了政治环境对公共行政之影响,缺乏对政治环境的研究与了解,更没有对政治管理相关知能的探讨。

而所谓的行政原则,往往彼此矛盾,不能适应于所有的行政情景,西蒙认为充其量是行政格言。

③公共行政即政治学。

公共行政向政治学回归。

张成福公共管理学考研笔记课后题习题答案

张成福公共管理学考研笔记课后题习题答案

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一.公共管理的含义: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广大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点在于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

二.公共管理的性质:(育明教育注:历年真题考察过)(1)承认政府部门治理的正当性;(2)强调政府对社会治理的主要责任;(3)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社会及经济问题中的责任共负;(4)强调多元价值;(5)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6)既重视法律、制度,更关注管理战略、管理方法;(7)以公共的福祉和公共利益为目标;(8)将公共行政视为一种职业,而把公共管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

三. 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育明教育注:历年真题考察过)依管理学家波兹曼(Bozeman)的观点,尽管研究公共管理的途径及理念有差异,但就概念的演进而言,大致可分为两种研究途径,即公共政策途径(Public Policy Approach,简称P 途径)以及企业管理途径(BusinessApproach,简称B 途径)。

(一)P 途径下的公共管理:1.背景:P 途径下的公共管理研究源于20 世纪70 年代,在70 年代,由于对传统公共行政学发展不满,产生了许多公共政策学院或课程。

2.含义:即以公共政策为研究途径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

认为,公共管理必须与公共政策的形成与制定密切相关。

3.性质:1)P 途径研究的公共管理一般将公共管理者界定为高层次的政策管理职位,而非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者,同时他们特别强调具有政策制订权的高级行政主管的管理策略,因此相当重视公共管理的政治面向。

2)以研究取向而言,P 途径十分重视非理论性、非量化的,以实务为基础的规范取向;3)研究方法上,大多采用个案研究法。

4.公共管理学家波兹曼(Bozeman)认为,公共政策取向的公共管理有三个基本共识:1) 视公共管理为政策分析互补之物;2)在教学研究上十分重视个案研究,以从事实务工作者的经验为素材;3)以高层管理者为教学研究对象,致力于促进此类人员与学界之间的沟通对话。

公共管理学重点

公共管理学重点

公共管理学重点公共管理学第⼀章导论1、1、1西⽅学者对“⾏政”概念加以界定古德诺从⾏政功能的⾓度,认为⾏政是国家意志的执⾏,是⾏使基本的政府职能的活动;怀特从⾏政过程的⾓度,认为⾏政是⾏政⼈员运⽤组织、领导、计划、协调、控制等⼿段,对各种资源加以最有效的利⽤的活动;威洛⽐从⾏政部门管理的⾓度,将⾏政明确定位为⾏政部门中的财政管理和预算管理、物资管理等⽅⾯的活动;⼽德特从公共政策的⾓度,认为⾏政是制定和执⾏政策的活动。

⾏政,意为国家政务的管理,从本质上是指执⾏指令和服务。

学者对管理的解释弗雷德⾥克*泰罗管理就是“确切知道要别⼈去⼲什么,并注意使他们⽤最好最经济的⽅法去⼲”;亨利*法约尔管理是所有的⼈类组织(不论是家庭、企业或政府)都有的⼀种活动,这种活动由五项要素组成: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哈罗德*孔茨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种良好环境,使⼈在群体⾥⾼效率地完成既定⽬标;彼得*F*德鲁克归根结底,管理是⼀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在于“⾏”,其验证不在于逻辑,⽽在于成果;其唯⼀权威就是成就。

管理是⼀种⾏为活动,它必须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管理主体,回答由谁来进⾏管理的问题;管理客体,回答管理的对象或管什么的问题;管理⽬的,回答组织为何进⾏管理的问题;管理环境或条件,回答组织在什么情况下管理的问题。

公共⾏政与公共管理的区别欧⽂*休斯认为,⾏政的职能与管理相⽐更狭窄,限制也更多。

因此,从公共⾏政转变为公共管理意味着在理论上与职能上发⽣了重⼤的变⾰。

⾏政从本质上是指执⾏指令和服务;⽽管理则是指实现写过和管理者实现结果的个⼈责任。

“⾏政”和“管理”不是同义词,它们在公共部门中的运⽤也不⼀样。

公共⾏政是⼀种为公众服务的活动,公务员执⾏他⼈制定的政策。

公共⾏政关注的是程序,将政策转化为⾏动和办公室管理;“管理”则包括“⾏政”在内,⽽且它还意指为了以效率最⼤化的⽅式实现⽬标⽽进⾏的组织活动,以及对其结果真正负有责任,这两种要素并不⼀定存在于传统的⾏政体制中。

公共管理学——精选推荐

公共管理学——精选推荐

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第⼀章:导论1、公共管理的概念:公共管理是公共⾏政的⼀个分⽀学派。

公共管理是公共⾏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营利组织实施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法,重视公共项⽬与绩效的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的理论派别和分⽀学科。

2、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的区别和联系差别:联系:第⼀:公共管理作为⼀种独⽴的范式还没有出现,公共管理是公共⾏政的⼀个分⽀学派;第⼆:公共管理是公共⾏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营利组织实施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法,重视公共项⽬与绩效的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的理论派别;第三:公共管理在实施管理的主体、管理活动的内容和范围、管理的⽬标等⼀些基本的原则和管理理念⽅⾯,仍然与公共⾏政保持⼀致。

3、公共物品的概念和特征含义:公共物品是指⽤于满⾜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劳务或服务,是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和⾮排他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

....、⾃然垄断性特征:消费的⾮竞争性...........初始投资量⼤。

..........、收费困难、规模效益⼤、....、⾃然.......和⾮排他性..垄断性4、公共管理与⼯商企业管理的区别第⼀,管理性质的不同,公共管理是国家、政府以及其他公共组织的职能、活动范围,与公共利益相关,具有⼴泛的社会公众参与,以⾏使公共权⼒为基础,是⼀个公共领域。

⼯商企业管理是⼯商企业或者个⼈对从原材料购买、加⼯⽣产到销售等活动所进⾏的管理,是⼯商企业⾃⼰的事,主要遵循市场价值规律,是企业内部的事务领域。

第⼆,两者的使命不同,公共管理以服务公众、实现公共利益和维护公共秩序为⽬的,以效率、民主、公平为价值;⼯商企业管理以营利为⽬的,注重效率合理利润。

第三、责任的性质和范围不同,与⼯商管理相⽐,公共管理更强调公共责任、社会责任。

第四、管理的⼴泛性、复杂性的晨读不同,公共管理的对象范围更为⼴泛、复杂,绩效评估更加困难。

5、善治的标准:90年代后,世界银⾏提出了“善治”⼝号,合法、法治、负责、透明、有.............效.的政府构成了善治的基本要素,成为规范政治权⼒的主要标准。

王乐夫 蔡立辉《公共管理学》笔记

王乐夫 蔡立辉《公共管理学》笔记

第1章导论公共管理学概述1、公共管理的含义(1)概念: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管理的技术和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

(2)与西方国家不同,在中国,公共管理还是一个独立的学科。

2、1993年,波齐曼《公共管理:艺术的现状》论文集(第一次全学会);1993年,凯特尔、米尔沃德《公共管理的现状》论文集(第二次全学会);1990年,波齐曼、斯特拉斯曼《公共管理战略》(第一部较完整的公共管理教科书)。

公共管理学到概念范畴1、基本范畴:公共public 公共管理学的基本范畴,public manage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public policy, public affairs, public goods , public services , public sector, public governance.2、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1)学派之争:第一,认为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学派;第二,认为公共管理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范式;第三,认为公共管理在实践上就是以市场化和企业精神为主要特征的公共行政改革。

主流观点认为,公共管理作为独立的范式还没有出现。

本书认为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管理的技术和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

(2)相同:在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管理理念方面,仍然与公共行政保持一致。

(3)相异:设计——运作、政府行政机关——非政府公共组织、政治法律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手段、过程程序内部取向——结果外部取向。

(4)中国:公共管理不仅是一个独立的学科概念,而且是大于公共行政的学科概念。

3、公共产品公共产品也称为公共物品,是指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劳务或服务,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相对于的是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具有消费上的竞争性和排他性。

中山大学公共管理学考博-第一章导论(公共管理学基础)

中山大学公共管理学考博-第一章导论(公共管理学基础)

公共管理学复习资料目录第一章导论 (3)1、公共管理的含义 (3)2、公共管理学的概念范畴 (3)3、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关系 (3)4、公共管理与公共产品 (5)5、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 (5)6、公共管理与工商企业管理 (6)7、公共治理与善治 (6)8、公共管理学的兴起、产生 (6)9、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8)10、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方法 (9)第一章导论1、公共管理的含义答:(1)从国外学者关于“公共管理”的论述中发现,公共管理至今还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范式。

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和分支学科。

(2)公共管理是80年代中后期,在当代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整体化趋势以及公共部门管理实践特别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下,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融合多种学科相关知识和方法所形成的一个知识框架。

公共管理在实施管理的主体、管理活动的内容与范围、管理目标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管理理念方面,仍然与公共行政保持一致。

(3)公共管理学的概念,即:它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技术、方法的学问。

(4)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在中国,公共管理不仅是一种理论形态,一种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同时还是一个独立的学科。

2、公共管理学的概念范畴答: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体系是由公共管理理念和公共管理学的基本范畴所组成。

公共管理学的基本范畴是公共管理本质特性最集中的反映。

概括起来,“公共”就是基本范畴。

以公共为核心,公共管理、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事务、公共物品、公共服务、公共部门、公共治理共同构成了公共管理学的基本概念范畴体系。

3、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关系答:(1)公共行政的概念必须回答和解决由谁来进行公共行政(主体问题)、公共行政的活动内容、范围以及如何行政(行为方式)这三个问题。

公共管理导论

公共管理导论

(4)官僚制的功能: 服务 管制 审批 信息收集
(5)官僚制的困境
执行者还是决策者??? “艾希曼现象” 乔治·奥威尔与《一九八四》
(二)行为科学阶段
行为科学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以 实际组织为研究对象,注意组织环境和心理因素对人及其行 为的影响。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对人性的全面关 注;重视非正式组织;主张在管理方法上由监督转向激励, 由专断转向民主。
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有两大类:
一是保健因素,保证和维持原有 状况,预防组织成员的不满;
二是激励因素,通过成绩、认可、 挑战性工作、责任、升迁和发 展等因素来调动组织成员的积 极性。
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 (Frederick Herzberg 1923-)
3、人性假设与“不成熟—成熟理论”
(1)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 两种评价人性的观点 X理论:享乐主义、满足私利→金钱刺激+严厉
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1856~1915
(2)科学管理的内容:一是决定工作标准的时 间和动作研究;二是刺激性的工资制度;三 是改变职能组织。
(3)泰勒及其追随者是“官僚制模式的主要传 播者”,科学管理原理非常符合官僚制理论, 行政人员的技能、无所不包的工作手册的编 撰、理性的提供和非人格化都是二者的共有 特征。
➢ 通过公开考试选拔文官; ➢ 高级文官职位的提升以上级的年终考核报告为依据,低级事
务人员的提升则以年资为基础; ➢ 各部人员实行统一管理,各部之间人员可互相转调和提升; ➢ 将政府行政事务工作分为“智力”工作和“例常”工作。
该报告奠定了英国文官制度的基础
(2) “战利品属于获胜者”!——政党分赃制

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

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

识记、理解、应用单项选择、多项选择、案例题、简述题、论述题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第一节管理与管理理论的演进一、管理的含义管理是人类社会协作劳动和共同生活的产物,是与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公共生活相伴而生的。

管理的定义管理就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而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社会活动。

管理的六点基本含义(1)管理是由管理者引导的活动;(2)管理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进行的;(3)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组织的目标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管理本质上就是为了有效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的活动;组织目标可分为近期和中长期目标,它是特定组织和全体成员目标的共同部分;为检验管理绩效提供了依据。

(4)管理需要有效地动员和配置资源;(5)管理具有基本的职能;(6)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管理的基本含义决定着管理具有两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管理的分类(1)按照是否具有科学性:科学管理和非科学管理(2)根据对管理过程不同环节的重视和运用的角度: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和结果(3)根据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的划分及其主体组成形式: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4)根据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态度:人本管理和非人本管理(5)根据管理的层次: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二、管理的职能最早系统并明确分析管理职能的是法国管理学家法约尔,他提出“五职能说”(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关于管理职能的划分有不同的观点。

管理的基本职能(尤其是公共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计划职能计划职能就是管理活动中的预先筹划和安排的职能。

计划职能是管理活动的首要职能,是管理活动的逻辑起点。

计划职能是确定管理目标的第一个步骤,是实现管理目标并使管理由此岸到彼岸的桥梁。

预先性、预测性、评价性、选择性和调整性。

组织职能组织职能是按照组织的特点和原则,通过组织设计,构建有效的组织结构,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并使之有效运行,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公共管理学第一章 公共管理导论

公共管理学第一章   公共管理导论
2014-9-14 3
第一节战略管理与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一、战略管理概述
与战略管理密切相关的几个概念:
(1)战略管理与战略规划 (2)战略管理与非战略管理 (3)战略管理与职能管理
战略管理的特征:全面性、长期性、方向性、目的性、
统一性、重大性、主动性.
2014-9-14 4
第一节 战略管理与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第一章 公共管理导论
本章主要内容
战略管理的发展、概念与特征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产生的原因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实施的步骤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
2014-9-14
1
第一节 战略管理与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一、战略管理概述
战略与战略管理的发展 “战略”一词最早用于军事学,意指“在战争 中使用的取胜的策略”,其后在政治学中得到应用, 被用于描述有计划的运用权利和影响贯彻国家目标 的活动。企业战略管理的演进历程简要的概括为三 个时期:战略管理思想的萌芽期;战略管理研究框 架的成型期;战略管理理论的争鸣期.
目标设定的困难;
公共部门行政人员短期任期造成的问题.
2014-9-14 13
第三节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问题与改进
一、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问题
对公共部门的战略发展计划存在的制约因素
对目标选择的制约因素
可供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执行人员选择使用的手
段有限
目标与手段的配合经常受到制约
2014-9-14
2014-9-14 8
第二节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实施
二、战略规划的过程
发展初步共识
• 目的在于取得主要决策者与战略规划行为的共识
• 了解法律,直到何者是不受法律限制的 • 确认组织的使命及其价值 • 目的在于提供组织内部的优势与弱点、机会与危 险的相关信息,以便组织作出最好的回应 •确认组织面临的诸如组织法规、服务价值、产品 或服务水准与组合等基本政策选择,例举清单. • 在综合分析各种可能战略基础上,作出适合组织 发展的使命,具有可能性与可行性的战略.

(完整word版)陈振明版《公共管理学》第一章

(完整word版)陈振明版《公共管理学》第一章

公共管理学第一章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1.“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公共行政”是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共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政治家)所制订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而更多的是关注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2.公共部门与公共物品(1)“公共部门”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广义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以及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狭义的公共部门仅包括政府机构以及依据政府决策产生的机构和部门,是最纯粹的公共部门。

(2②与政府存在密切关系,其生产、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往往由政府实行控制或必要的行政管制(3资量大的特点,政府是提供此类物品的最佳方式。

公共物品指那种能够同时供许多人享用的物品,并且供给它的成本与享用它的效果并不随享受它的人数规模的变化而变化。

(4)公共物品的划分①纯公共物品:国防,公共安全,外交,法规政策,环境保护,基础研究,空间技术准公共物品:道路,能源,交通,通讯,城市公共服务,教育,广播电视,社保。

②有形的公共物品(硬——):公共设施无形的公共物品(软——):法律。

政策,制度③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国家或中央政府提供的服务——国防,外交,全国性法规政策地方性的公共物品:城市基社,地方性法规,政策3.“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异同(1(2(1(2(3(4(54.“治理”与“善治”①治理泛指任何一种活动的协调方式,有最小国家的治理,公司治理,新公共管理,善治,社会——控制系统及自组织网络六种用法。

②90年代后,世界银行提出“善治”口号,合法、法治、负责、透明、有效的政府成为善治的基本要素。

5.公共管理学范式的兴起三次重大范式变换: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习题与答案(黄健荣陈振明黎民版选编)

公共管理学习题与答案(黄健荣陈振明黎民版选编)
2、答:是指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而更多的是关注取得的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3、答: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排他性的货物。
4、答:行政国家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垄断的进程相一致,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资本主义国家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国家权力主体关系,行政权利和活动扩张;具有制定同议会立法效力相当的行政命令和制定同法院判决效力相近的行政裁决权,大量直接管理和介入国家和社会事物,从而起到最活跃和最强有力国家作用的一种国家现象。
《公共管理学》课程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
一、填空题
1、公共选择学派的奠基者是。
2、世界银行在20世纪80年代末用来概括非洲国家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3、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美国大学的公共政策学院逐渐成长起来。
4、B途径模式发展,主张在公共部门中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经验和模式。
5、波齐曼和斯特拉斯曼于1999出版的被认为是第一部较为全面的公共管理教科书。
B、实行产出控制
C、改变任务环境来进行环境控制
D、控制上级
4、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
A、组织人员B、组织目标C、职能范围D、技术和信息
5、组织的共性有()。
A、某种特定的目标B、一定的结构和行为方式
C、其内在的精神意识D、封闭性
6、总体上,纯粹官僚模型具有以下特点()。
5、答:是指凡是能严格满足消费上的非排他性等特征的物品。
四、简答题
1、答: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1)系统分析法2)比较分析法
3)实验分析法4)案例分析法。
2、答: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1)英美的市场主导模式2)欧洲或莱茵模式3)东亚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第一章:导论1、公共管理的概念: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派。

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的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和分支学科。

2、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区别和联系差别:联系:第一:公共管理作为一种独立的范式还没有出现,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派;第二: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的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第三:公共管理在实施管理的主体、管理活动的内容和范围、管理的目标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管理理念方面,仍然与公共行政保持一致。

3、公共物品的概念和特征含义:公共物品是指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劳务或服务,是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

....、自然垄断性特征:消费的非竞争性...........初始投资量大。

..........、收费困难、规模效益大、....、自然.......和非排他性..垄断性4、公共管理与工商企业管理的区别第一,管理性质的不同,公共管理是国家、政府以及其他公共组织的职能、活动范围,与公共利益相关,具有广泛的社会公众参与,以行使公共权力为基础,是一个公共领域。

工商企业管理是工商企业或者个人对从原材料购买、加工生产到销售等活动所进行的管理,是工商企业自己的事,主要遵循市场价值规律,是企业内部的事务领域。

第二,两者的使命不同,公共管理以服务公众、实现公共利益和维护公共秩序为目的,以效率、民主、公平为价值;工商企业管理以营利为目的,注重效率合理利润。

第三、责任的性质和范围不同,与工商管理相比,公共管理更强调公共责任、社会责任。

第四、管理的广泛性、复杂性的晨读不同,公共管理的对象范围更为广泛、复杂,绩效评估更加困难。

5、善治的标准:90年代后,世界银行提出了“善治”口号,合法、法治、负责、透明、有.............效.的政府构成了善治的基本要素,成为规范政治权力的主要标准。

公共管理学-导论考点总结

公共管理学-导论考点总结

公共管理学-导论考点总结●1.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1)公共行政:●1.组织主体: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2.个人主体:行政官员或人员执行由别人(政治家)所制定的政策和法律●3.关注焦点:过程、程序、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4.定向:内部定向,关心机构、人员、办公室的管理●(2)公共管理:●1.主体:公共组织●2.客体:公共物品和服务●3.关注:不是过程、程序、遵照指示办事、内部取向,而更多是取得结果、对结果获得负个人责任●(3)公共部门:●1.公共事务管理者、公共服务提供者●2.广义:政府、两公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各种不同组织公共层面●3.狭义:政府、依据政府决策产生的机构,纯粹的公共部门●(4)第三部门纳入公共部门的原因:●第三部门:“准公共部门“组织、非营利组织:两事业、非政府机构等●1.目标一致:主要从事公益事业,为公共利益服务●2.关系密切:生产和活动由政府控制或必要行政管制,甚至被当作政府用来实现其目标的一个重要工具●3.提供物品一致: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4.投资、提供资源主体:政府●(5)公共物品:●1.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2.谁提供:上述特征、规模效益大、初始投资量大,私人企业、市场不愿、难以提供、难以有效益,一般由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门提供●(6)公共物品分类:●1.纯公共物品:严格满足消费非排他性等●准公共物品:不能严格满足●2.有形的(硬公共物品):看得见,摸得着●无形的(软公共物品):●3.全国性的:国家或中央政府●地方性的:地方政府●(7)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1.相同点:●(1)who:合作团体的活动●(2)必须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2.不同点:●(1)使命(根本):公共管理为公众服务,追求公共利益;私人管理以营利为目的。

●(2)效率意识: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

●(3)责任意识: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公共管理的演进历程 从历史的角度看,公共管理是在公共行政 的基础上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在不同的历 史时期公共管理(公共行政)的发展表现 出不同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全球 性的行政改革运动即“新公共管理”运动, 是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转型的开始,公共 管理发展的趋势是政府管理的公共政策化 和公共管理的社会化。
• (三)公共管理学的定义

公共管理学,简单地说,就是研究 公共部门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主要是研究公共部门如何高效率地为 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的科学。 政府组织的管理问题与第三部门的管 理问题共同构成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 围。
• 公共物品 •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 公共物品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 公共物品是可以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 品,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 和非排他性。
• 公共服务产品的特性: • 公共服务产品就其整体而言具有公共物品 的性质,按照竞争性、非竞争性、排他性、非排 他性的物品属性对公共服务产品进行归类,可以 把公共服务产品划分为私有私益、私有公益、公 有私益、公有公益产品。显然,私有私益产品是 纯粹的私益性物品,如市场上的肉、菜;而公有 公益物品则是纯粹的公益性物品,如国防、社会 治安。私有公益物品和公有私益物品,则是非纯 粹的公益物品或不纯粹的私益物品。按照经济学 分析的惯例,分别称之为俱乐部物品(可以低成 本的排他)和公共池塘资源物品(竞争性和非排 他性),总称为准公共物品。
• 由于人们对于公共物品的购买方式异于私 人物品,在自利原则驱使下,消费者总是 希望不断地扩大公共物品的范围,以便免 费或者少付费来享受更多的社会福利。这 种搭便车的消费心理,造成了对公共物品 消费的一种福利“刚性”。这种福利刚性 在福利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存在。
• 公共物品的供给: • 既然市场机制在提供公共物品方面是失灵的, 政府的介入就成为必要。但是政府介入公共物品 的供给,并不等于政府生产所有的公共物品,更 不等于政府完全取代公共物品的市场。政府对公 共物品的供给,可以通过直接生产公共物品来实 现,也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委托私人企业的间接生 产方式来实现。前者包括中央政府直接经营、地 方政府直接经营和地方公共团体经营等三种情形, 后者包括签订合同、授予经营权、经济资助、政 府参股、法律保护私人进入、社会资源服务等六 种情形。
• 公共物品的划分 ①纯公共物品:国防,公共安全,外交,法规政 策,环境保护,基础研究,空间技术。 准公共物品:道路,能源,交通,通讯,城市公 共服务,教育,广播电视,社保。 ②有形的公共物品(硬——):公共设施 无形的公共物品(软——):法律。政策,制度 ③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国家或中央政府提供的服 务——国防,外交,全国性法规政策 地方性的公共物品:城市基社,地方性法规,政 策
• 一、公共管理与公共管理学 • (一)公共管理的含义 • 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 为有效的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 理的社会活动。 公共管理的含义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 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政府和非政府 组织)。 2.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 • 3.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4.公共管理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运作过程。
• 公共物品的消费: • 在准公共物品的消费中,存在一个“拥挤点”。即当 消费者的数目增加到该拥挤点之前,每增加一个消费者的 边际成本是零;而达到该点之后,每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 际成本开始上升;当达到容量的最大限制时,增加额外消 费者的边际成本趋于无穷大。“俱乐部经济理论”对准公 共物品的拥挤性进行了分析。该理论认为消费同一社区的 公共物品的消费者为同一俱乐部的“成员”,其中每个成 员对于该俱乐部范围内的既定数量与质量的公共物品的消 费效用都是其他成员消费该公共物品的函数。帕累托最优 条件要求:俱乐部的任何成员在其消费公共物品时所获得 的收益必须大于或至少等于它使用其他成员所负担的边际 成本总额。
• 公共物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加以划分。第一种 划分方法是将之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凡是能严格满足消费上的非排他性等特征的物品 是纯公共物品。国防是一种典型的纯公共物品, 其消费没有排他性。国防服务被供给,其消费便 是全社会的。公共安全、外交、法规政策、环境 保护、基础研究、空间技术等也是纯公共物品。 凡是不能严格满足消费上的非排他性等特征的物 品是准公共物品。道路是准公共物品的典型例子, 它具有某种程度上的消费非排他性特征,在一定 限度内,你上路不影响别人上路;一旦超过一定 限度,出现拥挤或堵塞现象时,你上路就妨碍别 人上路。能源、交通、通讯、城市公共服务、教 育、广播电视、社会保障等都是准公共物品。
• 公共物品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 • 第一类是纯公共物品,即同时具有非排他 性和非竞争性;
• 第二类公共物品的特点是消费上具有非竞 争性,但是却可以较轻易地做到排他,有 学者将这类物品形象地称为俱乐部物品 (club goods);


第三类公共物品与俱乐部物品刚好相反,即在 消费上具有竞争性,但是却无法有效地排他,有 学者将这类物品称为共同资源或公共池塘资源物 品。俱乐部物品和共同资源物品通称为“准公共 物品,即不同时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准公 共物品一般具有“拥挤性”的特点,即当消费者 的数目增加到某一个值后,就会出现边际成本为 正的情况,而不是像纯公共物品,增加一个人的 消费,边际成本为零。准公共物品到达“拥挤点” 后,每增加一个人,将减少原有消费者的效用。 公共物品的分类以及准公共物品“拥挤性”的特 点为我们探讨公共服务产品的多重性提供了理论 依据。
• (二)委托代理理论(Principal Agent Theory) • 委托代理理论旨在探讨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由于 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激励和监督问题,旨在减少 公共部门的代理问题。委托代理理论把政府与民 众的关系比作委托人和代理人关系。委托代理关 系建立的过程中存在着两个风险,即事前的逆向 选择和事后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主要指民众基 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而未能选到最佳的政府官员; 道德风险主要指政府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违背公共 利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设 计适当的激励机制,诱导代理人去追求委托人的目标,使 其行为符合委托人的利益,达到“激励兼容”。根据公共 部门的特性,可以采取以下途径来减少官僚的机会主义行 为:其一,缩减政府规模,将公共服务签约外包。一般而 言,私营部门委托代理问题比公共部门的较轻。通过供给 生产相分离、签约外包等方式可以将公共部门委托代理问 题转移到私营部门中去,从而减少公共部门的委托代理问 题;其二,加强监督,获取代理人所掌握的信息,降低其 讨价还价的能力,从而抑制代理人的机会主义动机。同时, 强化有利益冲突的个人或部门之间的竞争。竞争能减少委 托人所面临的代理成本,而提高代理人从事投机行为的成 本;其三,制定激励契约。固定报酬制度不能对个体产生 有效的激励效果,反而会强化官僚的偷懒动机。采取绩效 工资制可以有效激励个人,实现个体利益与共同利益的相 容。


非竞争性,是指某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 不会影响别人同时消费该产品及其从众获 得的效用,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为另 一个消费者提供这一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成 本为零。 非排他性,是指某人在消费一种公共物品 时,不能排除其他人消费这一物品(不论 他们是否付费),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
• •

通常不具备排他性或(和)竞争性,一旦生 产出来就不可能把某些人排除在外的商品 称为(纯)公共物品。所谓商品的排他性是指 商品的生产者或者购买者可以很容易地把 他人排斥在获得该商品带来的利益之外; 商品的竞争性是指消费商品的数量与生产 这一数量的成本有关。
•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低效和规模不断膨胀的根 本原因在于官僚制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垄断特性, 具体而言:第一,缺乏竞争。官僚机构垄断了公 共物品的供给,缺乏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压力; 第二,缺乏利润激励机制。由于公共产出的非市 场性质,公共产出难于测量,官僚的目标并非利 润最大化,而是预算规模最大化,造成公共生产 过剩;第三,缺乏监督。官僚机构在公共生产信 息方面占有优势,监督者有可能受到“被监督者” 的操纵。在监督机构面前,被监督者所处的地位 使他们实际上可以强制规定最符合自身利益的政 策。
• (三)交易成本理论(Transaction Cost Theory) • 交易成本概念产生于对企业性质的分析,指事前签定契约、 事后监督和实施它的各类费用之和。交易成本理论认为新 古典经济学的零交易成本假设是不现实的,利用市场机制 需要付出交易成本,企业的出现与交易成本相关。从交易 成本的观点来看,官僚机构垄断公共服务生产的传统模式 无疑以巨大的交易成本为代价,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因此应运用市场检验或签约外包将公共服务转由非官僚机 构承担,降低交易成本。但是,利用官僚机构提供公共服 务和利用市场都存在交易成本,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确定 政府与市场两者的合理边界,使总交易成本达到最小。在 官僚机构垄断公共服务的情况下,引入市场机制是合理的 选择,但同时亦应注意到运用市场机制也需付出交易成本, 不能想当然认为市场机制必然优于官僚制。 。
• 插讲: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论基础与历史 背景
• (一)公共选择理论(Public Choice Theory) • 公共选择理论也可以称作研究政府失灵的理论。 在公共选择理论看来,公共选择过程即政府管理 过程的基本缺陷有:无法显示对公共物品的真实 需求,官僚机构的自我需求代替了社会的需求; 官僚供给公共物品缺乏效率,往往导致预算及政 府规模的膨胀;官僚对公共物品供给的单一性和 统一性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和选择性。 公共选择理论解释寻租腐败等政府失灵现象都是 基于一个基本的人性假设即经济理性人假定,这 是分析政府人行为的逻辑起点。该理论认为每个 人都追求自身利益,都是一个有理性、会计算、 有创造性并能获取最大利益的经济人,不会因为 自身所处的领域不同而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