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点 文言文
唐南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大练习语文卷
西安高新唐南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大练习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是一种有缺陷的存在,同时又是一种不满于缺陷而追求完美的存在。
在理性的制约下,人追求鲜活的情与爱;在贫穷和野蛮的困扰下,人追求富足与文明;在单调呆板的日常世界,人追求多向度的可能生活;在必有一死的存在中,人追求生的无线和永恒。
文学的理想正源于对这种现实缺陷的照见与不满,鼓舞人向缺憾开展,号召奔向更加善美的明天。
人之所以对缺憾、匮乏的生活不满,是因为这种生活让人遭受物质与精神、生理与心理的各种痛苦。
而人的生存本能要求人排除各种不利于己的匮乏和破坏因素,避免和挣脱各种危险和威胁,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缺少确定性和连贯性环境中成长的人,更倾向于在特定领域为世界和人生探求确定性;在狭隘的限制人发展的环境中生存的人,更倾向于自由地追求自我实现与自我确证的生活。
人类文明史的发展也表明,原始人更多地追求规整、有序、确定的东西,现代人更多地追求多样化、模糊、不确定的东西。
虽然追求的对象不同,动机却一样,那就是对自身生存缺陷的不满,都想填补人生的缺憾,都在运用认知欲和想象力,对当下的现实人生进行再创造。
道理很简单:当世界一片黑暗,没有照明的光源时,如果人不想忍受黑暗,就得把自己变成世界的光源,用自身发出的光来照亮世界。
文学创作正是填充人生缺陷、照亮人生黑暗的理想化表现。
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和但丁未能获得自己的心上人,才创造出动人心魄的《歌集》与《神曲》。
屈原在政治上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行吟泽畔,才有了伟大的《离骚》诗篇,也启发了陆游的“天恐丈人来尽才,常教零落在蒿莱。
不为千载离骚计,屈子何由泽畔来”。
每个作家都有寄托完满理想的独特家园:有的把它寄托在宇宙自然,有的把它寄托在社会人生,有的把它寄托在去而不返的美丽过去或金色童年,有的则把它寄托在有待追求的将来或者乌托邦之中。
不管寄托在哪里,或为完满自己的生存命运,或为完满民族乃至人类的理想愿景,却是文学共同的本质。
文言文阅读——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训练(含解析)
(6)文言文阅读——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训练一、古文阅读。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堂谿公谓昭侯曰:“今有千金之玉卮①,通而无当②,可以盛水乎?”昭侯曰:“不可。
”“有瓦器而不漏,可以盛酒乎?”昭侯曰:“可。
”对曰:“夫瓦器,至贱也,不漏,可以盛酒。
虽有乎千金之玉卮,至贵而无当,漏,不可盛水,则人孰注浆哉?今为人之主而漏其群臣之语,是犹无当之玉卮也。
虽有圣智莫尽其术为其漏也。
”昭侯曰:“然。
”昭侯闻堂谿公之言,自此之后,欲发天下之大事,未尝不独(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注]①卮:酒杯。
②当(dàng):底。
1.解释下列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________(2)则人孰注浆哉孰: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恐梦言而使人知其谋也。
3.甲文齐王因何曰“善”,乙文昭侯因何曰“然”?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注】之食。
文言文重点字词翻译
《木兰诗》1.唧唧:织机声,一说叹息声。
2.当户织:对着门织布。
3.机杼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杼:织布梭(suō)子。
4.惟:只5.女:女子,这里指木兰。
6.何所思:想什么。
7忆:思念。
8.军帖:军队的文告。
9.可汗大点兵:皇上大规模地征兵。
可汗,我国古代一些少数民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10.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
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确指。
下文的“十年”、“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11.爷:和下文的“阿爷”同,都指父亲。
12.愿为市鞍马:为,为此。
市,名词作动词,买。
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鞯:马鞍下的垫子。
13.辔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14.溅溅:水流声。
15.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南。
16..旦:早晨。
17.胡骑:胡人的战马。
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18.啾啾:形容战马嘶鸣的声音19.万里赴戎机:不远万里,奔赴战场。
戎机,军机,军事。
文中指战争。
20.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关山,关塞和山脉。
度,过。
21.朔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朔,北方。
金柝,即刁斗,古代军中用的一种铜锅,白天用来做饭,晚上用来报更。
22.铁衣:铠甲,古时军人穿的带甲的护身服装。
23.天子:指上文的“可汗”24.明堂:古代帝王祭祀祖先、接见诸侯、选拔人才的地方。
25.策勋十二转:记很大的功。
策勋,记功。
转(zhuǎn),当时官爵分为若干级,每升一级叫一转。
26.赏赐百千强:赏赐很多的财物。
强,有余。
27.问所欲:询问(木兰)想要什么。
28.不用:不当,不做。
29.尚书郎:尚书省的高级官员。
尚书省是古代朝廷中管理国家政事的机关,下设若干曹,管某一曹事物的官员称尚书郎。
30.愿驰千里足:希望骑上千里马。
千里足,跑得极快的马。
31.郭:外城。
32.相扶将:相互搀扶。
33.红妆:红色装束,泛指女子的艳丽装束。
妆,妇女所用的脂粉、衣物等事物。
34.霍霍:形容磨刀急速的声音。
中高考必背文言文74篇
中高考必背文言文74篇(如需电子版,点赞留言)目录一、初中篇(50篇) 11. 《论语十则》 12. 鱼我所欲也 1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24. 曹刿论战《左传·庄公十年》 25. 邹忌讽齐王纳谏(西汉刘向《战国策》) 26. 出师表(诸葛亮) 37. 桃花源记(晋陶渊明) 48. 三峡(北魏郦道元) 49. 杂说(四)(唐韩愈) 510. 陋室铭(唐刘禹锡) 511. 小石潭记(唐柳宗元) 512. 岳阳楼记(北宋范仲淹) 613. 醉翁亭记(北宋欧阳修) 614. 爱莲说(北宋周敦颐) 715. 记承天寺夜游(北宋苏轼) 716. 送东阳马生序(明初宋濂) 717. 关雎(《诗经国风周南》) 918. 蒹葭(《诗经秦风》) 919. 观沧海(曹操东汉) 920. 饮酒【其五】(晋代陶渊明) 102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1022.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1023. 使至塞上 (唐王维) 102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 李白) 1025. 行路难(唐李白) 1126. 望岳(唐杜甫) 1127. 春望(唐杜甫) 1128.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 1229.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1230.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123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232. 观刈麦(唐白居易) 1333.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1334. 雁门太守行(唐李贺) 1335. 赤壁(唐杜牧) 1436. 泊秦淮(唐杜牧) 1437.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1438. 无题(唐李商隐) 1439.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1540. 相见欢(南唐李煜) 1541. 渔家傲(宋范仲淹) 1542. 浣溪沙(北宋晏殊) 1543.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 1544. 水调歌头(宋苏轼) 1545.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1646.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647. 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 1648. 天净沙·秋思【其一】 1649. 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 1750.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17二、初中新增篇(10篇) 17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172. 伯牙善鼓琴 183.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194. 湖心亭看雪(张岱) 195. 河中石兽(纪昀) 206. 木兰辞(乐府诗集) 207.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228. 卖炭翁(白居易) 229.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2310. 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 23三、高中篇(14篇) 241. 《劝学》 242. 《逍遥游》 243. 《师说》 254. 《阿房宫赋》 265. 《赤壁赋》 276. 《诗经·卫风·氓》 277. 离骚》(前六章) 屈原 288. 《蜀道难》李白 299. 《登高》杜甫 2910. 《琵琶行》白居易 2911. 《锦瑟》李商隐 3012. 《虞美人》李煜 3013.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3014.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31一、初中篇(50篇)1.《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课外文言文阅读100篇
课外文言文阅读100篇课外文言文阅读100篇课外文言文阅读100篇(一)敏慧1、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1、解释:①诏②奇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②即以其言应诏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2、神童庄有恭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
诸役以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
”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
”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1、解释:①署②适③弈④对⑤夸2、翻译:①诸役以其幼而忽之;②遽诘之曰;③庄以实对;④何难之有!3、曹植聪慧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
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
奈何请人?”时邺笔立成,可观。
太祖甚异之。
1、解释:①顾②悉③将④诸⑤援2、翻译:善属文;②奈何请人;③太祖甚异之3、理解:“可观”的意思是什么?4、默写《七步诗》。
4、鲍子难客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
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吧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
”众客和之。
有鲍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进曰:“不如君言。
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
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
文言虚词--而、何、乃
三、词组
1.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 问。可译为“如何”“怎么样”“比··· 怎么样”
例: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
》
——《鸿门宴
译:现在这件事怎么样了?
2.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 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语境,可译为“ 凭什么”“拿什么”等
例:何以战? ——《曹刿论战》
译:在这里从早到晚能听到什么声音呢,只 能听到杜鹃悲切的啼声和猿猴凄婉的叫声。
二 作副词
1.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 译为“为什么” “怎么”
例: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徐公怎么比得上您呢?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 译为“怎么” “多么”
例: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观沧海》
省察。
• 3 表承接,可译为“就” “接着”, 或不译
• 承接:承前接后
•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 译:人并不是生下来就是懂得道理,谁能 没有疑惑呢?
• 4 表转折 “然而”
可译为“但是” 、“却”、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 译:靛青,从蓝草中取得,却比蓼蓝颜色 更深。
(第一个是,就,第二个相当于“竟然”)
文言文中的常见的第二人称代词: 乃、而、汝、尔、若、女
1、家祭无忘乃翁。 2、某所,而母立于兹 3、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4、尔安敢轻吾射 5、若属皆且为所虏 6、由,诲女知之乎!
例: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这是为什么呢?是尊重大国的威 望而表示敬意啊。
2.作宾语,主要代指处所和事 物, 译为“那里” “什么”。译时, 何要后置。
180个文言文实词
180个文言实词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1、编次。
部编版八上文言文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分册完全归纳
部编版八上语文课本文言文虚词一词多义完全归纳初中常用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为,焉,也,以,于,则,者,之共14个。
【之】(一)代词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格式:动词+之。
“之”作为前面动词的宾语。
如:③忽啼求之。
借旁近与之。
(《伤仲永》)2.代事,可译作“这件事”。
一老河兵闻之3.这,此。
如: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二)助词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格式:定语+之+名词/名词性短语。
如: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格式:主语(名词、代词)+之+谓语(动、形容词)。
如: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3.音节助词。
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如:①处处志之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格式:名词+之+谓语动词/介词。
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格式:名词+之+形容词。
如:花之隐逸者也(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格式:之+地点名词。
“(某人)去某地”。
如:①送孟浩然之广陵实战练习之:养怡之福,可得永年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春冬之时山川之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kuí)父之丘,曾不能毁山之箕畚(jīběn)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shuāng)妻有遗男,始龀(chèn),跳往助之。
考点十一 文言文阅读之课外阅读(好题冲关)-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
考点十一文言文阅读之课外阅读(2023·四川绵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壬子,张从恩、马全节、安审琦悉以行营兵数万陈于相州安阳水之南。
皇甫遇①与濮州刺史慕容彦超将数千骑前觇②契丹,至邺县,将渡漳水,遇契丹数万,遇等且战且却.。
至榆林店契丹大至二将谋曰吾属今走死无遣矣。
乃止,布阵,自午至未,力战百余合,相杀伤甚众。
皇甫遇马毙,因步战。
其仆杜知敏以所乘马授之,遇乘马复战。
久之,稍解,顾.知敏已为契丹所擒。
遇曰:“知敏义士,不可弃也。
”与彦超跃马入契丹阵,取知敏而还。
俄而契丹继出新兵来战。
二将曰:“吾属势不可走,以死报国耳。
”日且暮,安阳诸将怪觇兵不还,安审琦曰:“皇甫太师寂无声问,必为虏所困.。
”语未卒,有一骑白遇等为虏数万所围。
审琦即引骑兵出,将救之,张从恩曰:“此言未足信。
必若虏众猥至,尽吾军,恐未足以当之,公往何益?”审琦曰:“成败,天也。
万一不济,当共受之。
坐失皇甫太师,吾属何颜以见天子!”遂逾水而进。
契丹望见尘起,即解去。
遇等乃得还,与诸将俱归相州,军中皆服.二将之勇。
契丹亦引军退,其众自相惊曰:“晋军悉至矣。
”时契丹主在邯郸,闻之,即时北遁,至鼓城。
(节选自《资治通鉴》)【注】①皇甫遇:后晋名将,曾任太师;②觇:chān,侦察。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遇等且战且却.却:后退B.顾.知敏已为契丹所擒顾:照顾C.必为虏所困.困:围困D.军中皆服.二将之勇服:佩服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至榆林店/契丹大至/二将谋曰/吾属今走/死无遗矣/B.至榆林店契丹/大至/二将谋曰/吾属/今走死无遗矣/C.至榆林店契丹/大至/二将谋曰/吾属今走/死无遗矣/D.至榆林店/契丹大至/二将谋曰/吾属/今走死无遗矣/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皇甫遇与慕容彦超率领骑兵侦察契丹军队行踪,在准备渡过漳水时遇到了数万契丹兵。
培优专题11:文言文对比阅读-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原卷版)
文言文对比阅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點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许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乙】有富室①,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②,亦与犬相安。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何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乃杀之而取其革。
此事从侄虞敦言。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③耳。
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纪晓岚《狼子野心》【注释】①富室:有钱人家。
①杂畜:混在一起饲养。
①逸:逃跑。
1.对下列加点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如何)B.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野性)C.而顷刻..道(不值得说)..两毙(一会儿)D.兽不足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刀劈狼首乃伪睡以.俟B.久之.,目似瞑犬阻之.,不使前也C.更不止于.野心矣贤于.材人远矣D.乃.杀之而取其革蒙乃.始就学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5.甲、乙两文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6.请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问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有删减)【乙】世家子弟最易犯“奢”字、“傲”字。
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记承天寺夜游》对比阅读
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记承天寺夜游》对比阅读【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节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壬戌①秋,八月既望②,予至杭,闻西湖之上,有宝石山甚胜,将以斯夕玩月其上。
夕阳既.没,明月在轩。
山姿水色,倏焉而变。
其妙愈呈,予情愈豁。
飞觞痛饮,巡阑忘寐.。
盖不知夜之几何,恍若置身广寒清虚之府,乐可言也!(选自都穆《月夜游宝石山记》,有删改)[注]①壬戌:明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年)。
①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念.无与为乐者念:______(2)盖.竹柏影也盖:______(3)夕阳既.没既:______(4)巡阑忘寐.寐:______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有宝石山甚胜,将以斯夕玩月其上。
3.【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月色,请结合语段相关内容分析两文月色各自的特点。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畏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余自夏来,忽已秋中,颇能以书史自娱。
顾街内无精庐①,治一土宝,而户西向,寒风烈日,霖雨飞霜,无地可避。
几榻亦不能具。
月得俸秦米二石。
余南人,不惯食黍来,然休休②焉自谓识时知命,差不愧于乐天③。
因诵其语④以为《厅记》。
使乐天有知,亦以谓千载之下,乃有此同志者也。
(节选自归有光《顺德府通判厅记》)【注释】①精庐:书斋。
①休休:安闲的样子。
①乐天:指白居易。
①诵其语:指读着白居易的《江州司马厅记》。
4.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何点文言文阅读答案
何点文言文阅读答案何点文言文阅读答案何点,字子晰,年十一,居父母忧,几至灭性。
及长,感家祸,欲绝昏宦,尚之①强为娶琅邪王氏。
礼毕,将亲迎,点累涕泣,求执本志,遂得罢。
点明目秀眉,容貌方雅,真素通美,不以门户自矜。
博通群书,善议论。
点虽不入城府,性率到,好狎人物。
邀游人间,不簪不带,以人地并高,无所与屈,大言琪踞公卿,敬下。
或乘柴车,蹑草靥,恣心所适,致醉而归。
故世论以点为孝隐士,大夫多慕从之。
时人称重其通,号日“游侠处士”。
宋泰始末,征为太子洗马。
齐初,累征中书侍郎、太子中庶子,并不就。
园有卞忠贞冢,点植花于冢侧,每饮必举酒酹之。
招携胜侣,清言赋咏,优游自得。
性通脱好施,远近致遗,一无所逆,随复散焉。
尝行经朱雀门街有自车后盗点衣者见而不言旁人禽盗与之点乃以衣施盗盗不敢受点令告有司盗惧乃受之点雅有人伦鉴,多所甄拔。
知吴兴丘迟于幼童,称济阳江淹于寒素,悉如其言。
哀乐过人。
尝行逢葬者,叹日:“此哭者之怀,岂可思邪。
”于是悲恸不能禁。
梁武帝与点有旧。
及践阼,手诏论旧,赐以鹿皮巾等,并召之。
点以巾褐引入华林园,帝赠诗酒,恩礼如旧,仍下诏征为侍中。
捋帝须日:“乃欲臣老子。
”辞疾,不起。
复下诏详加资给,并出在所,日费所须,太官别给。
天监二年卒,诏给第一品材一具,丧事所须,内监经理。
(节选自《南史·何点传》)【注】尚之即何尚之,何点祖父。
1.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尝行经朱雀门街/有自车后盗点/衣者见而不言/旁人禽盗与之/点乃以衣施盗/盗不敢受/点令告有司/盗惧乃受之/B.尝行经朱雀门街/有自车后盗点/衣者见而不言/旁人禽盗/与之点/乃以衣施盗/盗不敢受/点令告有司/盗惧乃受之/C.尝行经朱雀门街/有自车后盗点衣者/见而不言/旁人禽盗与之/点乃以衣施盗/盗不敢受/点令告有司/盗惧乃受之/D.尝行经朱雀门街/有自车后盗点衣者/见而不言/旁人禽盗/与之点/乃以衣施盗/盗不敢受/点令告有司/盗惧乃受之/2.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讲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居父母忧是居父母之丧,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
何胤文言文翻译
何胤生于梁武帝大同年间,自幼聪慧过人。
其父何点,字元方,曾任太子洗马。
何胤自幼随父学习,深受其影响。
何胤少时,家道中落,但他并不因此而自暴自弃,反而更加努力地学习,以期改变命运。
何胤年幼时,便展现出过人的才华。
他通经史,工书法,善属文。
尤其擅长诗赋,所作诗词清新脱俗,意境深远。
当时,陈朝名将吴明彻曾赞曰:“吾观何胤之诗,如秋水芙蓉,出淤泥而不染。
”
何胤仕陈,历任太子洗马、侍中、中书侍郎等职。
在陈朝,何胤以其博学多才、廉洁奉公而闻名。
陈后主时,何胤因直言进谏,触怒了权贵,被贬为广州刺史。
何胤在广州,政绩斐然,深得民心。
隋朝建立后,何胤被召入朝,历任太子太师、侍中、中书令等职。
在隋朝,何胤仍以廉洁奉公、勤政爱民著称。
隋文帝时,何胤曾上书言事,劝谏皇帝减免赋税,改善民生。
隋文帝深以为然,采纳了何胤的建议。
何胤在诗词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
他的诗作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
以下将何胤的一首诗作翻译成文言文:
原文:
绿杨阴里白沙堤,尽日凭栏泪满衣。
肠断白蘋洲上鸟,一声声唤断肠时。
译文:
绿杨树荫下的白沙堤,整日倚栏而立,泪水湿透了衣襟。
肠断的白蘋洲上的鸟儿,一声声呼唤,令我心碎。
何胤的一生,既有辉煌的仕途,又有卓越的文学成就。
他的诗词作品,清新脱俗,意境深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何胤的一生,可谓是我国古代文人的典范。
最新七至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言文知识点及专项练习及答案汇编
最新七至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言文知识点及专项练习汇编(含答案解析)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言文知识点汇编七上语文古诗词诵读观沧海三国魏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作者登临碣石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
答:那苍茫浩瀚的大海上,无边无际,海中山岛突兀耸立。
山岛之上树木丰茂,生机盎然。
随着阵阵萧瑟的秋风,海面上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2、自选角度赏析诗句。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答:实写海水和山岛,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
动态的“荡漾的海水”、“洪波”和静态的“耸立的山岛”、“草木”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宏伟辽阔和惊人的力量。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答: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虚景,是诗人的主观感受。
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宏伟的政治抱负——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胸襟和抱负?(诗中“若”字用得好在哪里?)答:通过对大海吞吐宇宙宏大气势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到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何种修辞?有何表达效果?答:运用了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到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2、诗歌为何选取“杨花”“子规”来写?答: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他总是悲哀凄惨的啼叫着,暗写诗人的悲痛之情。
诗人选取“杨花”、“子规”,渲染了伤感的氛围,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3、从修辞角度,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何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及寓意
何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及寓意一、何字的基本含义和表达方式在文言文中,何字作为一个常见的副词,有着多种用法和寓意。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疑问代词的用法:何字可以表示疑问之意,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什么”,用于提问。
例如,在古代文章或对话中常见的句子:“何不饮酒?”、“今日何日?”等等。
2. 反问语气的运用:除了表示疑问之外,何字还可以作为反问语气的修辞手法使用。
通过反复质问某件事情或者某个观点,来加强说话人对某种态度或立场的强调。
例如,“今夜平安如常,可曰是福哉?可曰非祸乎?”。
3. 夸张与修辞性词语:在某些情况下,何字还承担着夸张与修辞性词语的功能。
它可以表示极度、很大程度上、非常等含义。
例如,“山高水长,天衣无缝”就是一种夸张修辞手法。
二、何字在文言文中寓意深远除了其基本表达方式之外,何字在文言文中还寓意着一些更深层次的含义。
具体来说,何字在文言文中有以下几个寓意:1. 带有思索和反思的意味:何字常出现在古人对于事物进行判断和思考时使用。
它不仅代表了疑问,更蕴含了探求事物真相的勇气和智慧。
通过使用何字,文言作家们将读者引入深沉的思考和反思之境。
2. 强调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何字还被用于通过反问语气来强调作者对于现实问题的关注。
文言作家通过直接或间接地质问某种论点或态度,进而呈现出自己对于社会、人性、道德等方面的看法。
3. 表达审美情趣与修辞技巧:何字作为修辞手法之一,在文言文中常常用于夸张描述或者修饰形容,以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和观赏性。
并且通过运用何字,使整篇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三、典型案例分析下面结合几个典型案例,进一步说明何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及寓意:1. “吾道一以贯之,何以钟毓?”此句出自《论语》中的一则对话。
这里的何字用作反问语气,强调了作者对于“吾道”的重视和坚持。
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德价值观念的思考和追求。
2. “人之初,性本善。
”这是《孟子·告子上》中的著名开篇之句。
新高考高中如之何文言文例句
新高考高中如之何文言文例句
在新高考制度下,文言文阅读理解依然是高中语文学习和考试的重要部分。
以下是一些可能会出现在高中语文教材或考试中的文言文例句及翻译:
例句1:原文: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得其民有道,斯得其心矣。
”(《孟子·离娄上》)译文:孟子说:“获得天下的方法是有规律的,得到人民的支持就能得到天下了。
而要得到人民的支持也是有办法的,那就是赢得民心。
”
例句2: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孟子·告子上》)译文: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拥有,那么我会舍弃鱼而选择熊掌。
例句3: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庄子·逍遥游》)译文: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
鲲非常巨大,不知道它到底有几千里长;它变化成为鸟,名叫鹏。
例句4:原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译文: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是空想却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之中。
以上这些例句涵盖了古代先贤的思想精华,体现了古文言文的特点,并且都是高中生需要掌握的经典名句。
在新高考背景下,考生不仅要能读懂这些文言文句子的意思,还需要了解其背后的哲学
思想和文化内涵。
文言文中“何” 的用法及意思
文言文中“何” 的用法及意思(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英语单词、英语语法、英语听力、英语知识点、语文知识点、文言文、数学公式、数学知识点、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nglish words, English grammar, English listening, English knowledge points, Chinese knowledge points, classical Chinese, mathematical formulas, mathematics knowledge points, composition boo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文言文中“何” 的用法及意思【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文言文亡何翻译
盖闻古之圣贤,博学多才,故能推究天地之理,阐释万物之变。
然而,古文深奥,言辞简略,非通晓其义者,难以明其真谛。
是以,翻译之作,实为沟通古今,传播文化之桥梁。
今日,吾试以文言文译《亡何》一篇,以飨读者。
《亡何》者,乃战国时期庄子所著《庄子·外物》篇之一段也。
原文如下:“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此段大意谓:若水积不厚,则无法承载大舟;若风积不厚,则无法承载大翼。
故欲飞九万里,须待风积深厚。
蜩与学鸠笑之,认为飞九万里南行无益,自以为飞不高,故控于地而已。
今译如下:夫水积不厚,其载大舟无力。
置杯水于坳堂之上,芥为之舟。
杯置水中,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积不厚,其载大翼无力。
故欲飞九万里,须待风积深厚。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翻译文言文,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把握原文大意。
翻译之前,先要通读全文,理解其大意,以便在翻译过程中准确表达。
二、了解文言文特点。
文言文言辞简练,富有哲理,需在翻译时加以注意。
三、注重词汇翻译。
文言文中词汇丰富,有些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需在翻译时加以解释。
四、保持原文风格。
翻译文言文,应力求保持原文的风格,使读者在阅读时能感受到文言文的韵味。
五、注意句子结构。
文言文句子结构较为复杂,翻译时需注意句子成分的搭配和顺序。
总之,翻译文言文是一项既考验耐心,又考验智慧的工作。
只有深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才能在翻译过程中游刃有余,使读者更好地领略古人之智慧。
愿《亡何》这篇文言文翻译,能为读者开启一扇通往古文化的窗户。
何以文言文意思及例句
何以文言文意思及例句【古义】1、什么。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子何恃而往?翻译:您凭借着什么去呢?2、怎么样。
唐? 白居易《卖炭翁》:得钱何所营。
翻译:卖炭所得的钱用来干什么?3、哪里,什么地方。
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笑问客从何处来。
翻译:微笑着问客人你是哪里人。
4、谁。
《后汉书?列女传》:不知何氏之女。
翻译:不知道何氏的女儿。
5、哪样,哪点。
《论语》:何有于我哉?翻译:哪一样我能有呢?6、问,盘问,诘问。
《史记?秦皇纪》:陈列兵而谁何。
翻译:士兵上前盘问来者是谁。
7、甚,多么。
曹操《步出夏门行》:水何澹澹。
翻译:海水多么宽阔浩荡。
扩展资料【今义】[ hé ]1、疑问代词。
2、副词,多么:~其壮哉!3、姓。
[ hè ]古同“荷”,担。
[ hē ]古同“呵”,谴责。
组词:1、几何[jǐ hé] 多少:价值~。
2、如何[rú hé] 疑问代词。
怎么;怎么样:该~处置就~处置。
3、何处[hé chù] 哪里,什么地方。
4、为何[wèi hé] 为什么:~一言不发?5、任何[rèn hé] 指示代词。
不论什么:~人都要遵纪守法。
我们能够战胜~困难。
6、何尝[hé cháng] 副词。
表示婉转的否定,带有反问和辩解的语气。
相当于“未曾”“哪里”“并不是”等。
在肯定形式前表示否定;在否定形式前表示肯定。
7、奈何[nài hé] 意思跟“怎么办”相似,用于反问或否定式,表示没有办法:无可~。
~不得。
8、何止[hé zhǐ]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这个风景区方圆~十里。
厂里的先进人物~这几个?9、何故[hé gù] 为什么;什么原因:他~至今未到?10、何妨[hé fáng]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试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复下诏详加资 给,并出在所, 日费所须,太 官别给。天监 二年卒,诏给 第一品材一具, 丧事所须,内 监经理。
• 武帝又下诏书详加资助, 全部送到他的住处,每天 所需要的费用,由太官另 外供给。天监二年(503)去 世,诏令赠给一等棺材一 具,丧事所需要的花费, 由太监经管。
• 宋泰始末,征为 • 太子洗马。齐初, 累征中书侍郎、 太子中庶子,并 不就。园有卞忠 贞冢,点植花于 冢侧,每饮必举 酒酹 lèi 之。招 携胜侣,清言赋 咏,优游自得。 性通脱好施,远 近致遗,一无所 逆,随复散焉。
பைடு நூலகம்
宋朝的泰始末年,征调他为 太子洗马。齐朝初年,多次 征调他为中书侍郎、太子中 庶子,都没有就任。(何点居 住的)园子中有卞忠贞的墓, 何点在墓旁种了花草,每次 饮酒必定要举酒祭奠他。招 聚名人好友,高谈阔论,饮 酒赋诗,悠游自得。他性格 通脱爱好施舍,远近的人给 他赠送财物,他一概不推辞, 随后就又散发出去。
• 尝行经朱雀门街, • 有自车后盗点衣 者,见而不言, 旁人禽盗与之点, 乃以衣施盗。盗 不敢受,点令告 有司,盗惧乃受 之。点雅有人伦 鉴,多所甄拔。
他曾经路过朱雀门街,有一 个人从车后偷盗何点的衣物, 他看见了却不吱声,旁人把 盗贼捉住交给了他,何点却 把衣服送给了盗贼。盗贼不 敢接受,何点要让人向有关 部门告发,盗贼非常害怕, 这才接受了。何点对人物很 有鉴别能力,他识别奖励提 拔过许多人。
• 何点,字子晳,年 • 何点,字子晳,十一岁时, 十一,居父母忧, 为父母居丧,几乎到了毁 几至灭性。及长, 灭身体的地步。等他长大, 感家祸,欲绝昏宦, 为家祸而伤感,要断绝婚 姻和仕途,祖父何尚之强 尚之强为娶琅邪王 行为他娶了琅邪的王氏。 氏。礼毕,将亲迎, 媒礼结束后,即将亲自迎 点累涕泣,求执本 娶,何点屡次哭泣,请求 志,遂得罢。点明 坚持本来的志向,于是作 目秀眉,容貌方雅, 罢。何点眼明眉秀,容貌 真素通美,不以门 方正文雅,真率素淡,十 户自矜。博通群书, 分美好,不以门户高贵自夸。 博通群书,善于谈论。 善谈论。
• 梁武帝与点有 • 旧,及践阼, 手诏论旧,赐 以鹿皮巾等, 并召之。点以 巾褐引入华林 园,帝赠诗酒, 恩礼如旧,仍 下诏征为侍中。 捋帝须曰: “乃欲臣老 子。”辞疾不 起。
梁武帝与何点有旧交,登基以 后,写了手诏叙说旧情,赐给 他鹿皮巾等物品,并且召见他。 何点以方巾粗衣的穿戴被引入 了华林园,武帝赠他诗酒,像 从前一样以礼相待,并下诏书 征他为侍中。他竟敢违逆武帝, 说:“还想让我老头子来做大 臣!”辞病不起。
点虽不入城府,性率 • 何点虽然没有进入城府做官, 到,好狎人物。遨游 但是性格随便,好亲近人物。 人间,不簪不带,以 与别人交往,不插簪不系带, 人地并高,无所与屈, 因为人才地位都很高,没有 大言踑踞1.箕踞。 什么人让他受委屈,他面对 坐时两脚张开,形似 公卿展脚倚坐,高谈阔论, 簸箕。2.指轻慢。公 而对下层人士却很敬重。有 卿,敬下。或乘柴车, 时他乘着柴车,穿着草鞋, 蹑草屩 juē ,恣心所 随心漫游,酒醉而归。所以 适,致醉而归。故世 世人评论以何点为孝隐士, 论以点为孝隐士,大 很多士大夫都仰慕和追随他。 夫多慕从之。时人称 当时的人们赞扬和重视他的 重其通,号曰“游侠 博通,称他为“游侠处士”。 处士”。
• 知吴兴丘迟于幼 童,称济阳江淹 于寒素,悉如其 言。哀乐过人。 尝行逢葬者,叹 曰:“此哭者之 怀,岂可思邪。” 于是悲恸不能禁。
• 吴兴的丘迟还在幼童 的时候,何点就发现 了他;济阳的江淹还 在贫寒的时候,何点 就称赞过他,结果和 他说的完全一样。他 的哀乐超过常人。他 曾在走路的时候遇到 送葬的人,慨叹说: “这痛哭人的心情, 怎么可以想象呢!” 于是悲痛得不能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