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说明文阅读精讲精练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二十四说明文阅读三
·新课标
[思路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阅读材料及拓展运 第用24知课识时的│能力中。考解示答例时,先要读懂文章第二段,找出关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示__例__一__:__城__市__绿__化__建__设__应__该__纳__入__政__府__行__为__的__范__畴__。_____ _ 示例二:只有让普通大众都具有了城市绿化的意识,
_才__可__能__真__正__实__现__城__市__的__绿__化__。__示__例__三__:__只__有__从__环__保__的___ _ 角度思考城市建设,才能真正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
·新课标
第24课时 │ 中考示例
③在现代城市中,布设街头雕塑,重要的是要考虑不同 交通特性的道路以及交通环境的视觉特性。快速道路或交通 主干道,主要以通行机动车为主,行人相对较少,同时路旁 地带位置也不宽。在这种条件下,路边的雕塑再精美,用路 者一闪而过,很难获得多少印象。如果在沿途的适当位置布 设造型简单、体积较大的雕塑,则会收到较好的效果。生活 性道路是以低速交通方式的视觉特性为主,用路者是在低速 通过或停下来的情况下,品赏雕塑。在这种条件下,行人对 街头雕塑的要求就不同于前者。如果不考虑上述因素,街头 雕塑就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
·新课标
第24课时 │ 中考示例
③澳大利亚1927年建都堪培拉时,明确规定公私建筑都 不许构筑非植物墙。今日堪培拉除了总理府保留一道围墙外, 整座城市不见第二道围墙。机关团体为了掩蔽办公场所,便 以参天的合欢树、桉树等筑起一道道绿色围墙。各国使馆都 引进本国特有花木,精心编织绿色篱墙,让路人感觉如在游 览各国植物园。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鳖鱼是海洋系统的“整容师”①鳖鱼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也是食肉类的凶猛鱼类,号称“海中狼”。
可是,最近它被贴上了“整容师”的标签,因为它可以改变海洋中很多鱼的眼睛和尾鳍的尺寸。
听到这些,你是否感到十分惊讶呢?②原来,在海洋系统中,许多小鱼都有着较大的眼睛和有力的尾鳍,帮助它们及时发现并快速躲避鲨鱼的攻击和吞食。
尤其在鲨鱼出没捕食的低光环镜下更加如此:一定尺寸的尾鳍可以保证鱼类突然加速游动,以此来远离鲨鱼的追捕。
但是,在2018年1月,西澳大利亚大学等研究机构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近年来由于人类对鲨鱼的大量捕杀,导致多种鲨鱼濒临灭绝。
鲨鱼数量的减少,使得其他鱼类的生存得到了暂时的和平安稳,导致它们的形态也正在发生明显的改变,如:眼睛变小,尾鳍变小。
因此,鲨鱼就成了海洋系统里的“整容师”。
③研究人员对澳大利亚西北海域罗利沙洲和斯科特礁两个珊瑚礁系统中7种不同的鱼类专门进行了对比分析。
这两个珊瑚礁有着相似的自然环境,但不同的是,罗利沙洲禁止捕鱼,鲨鱼数量比较稳定,而斯科特礁允许对鲨鱼进行商业捕捞,且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年。
研究人员分别在两个珊瑚礁海域进行了采样捕捞,并测量出了所捕捞鱼的体长、体宽、眼部和尾鳍大小。
结果发现,与罗沙洲的鱼类相比,斯科特礁同种鱼类的眼睛尺寸小46%,尾尺寸小4%。
④研究人员解释说,人类捕捞鲨鱼使其数量减少,会造成一系列生态后果,小鱼的眼睛及尾鳍尺寸等发生变化仅仅是一个方面,其实,鲨鱼数量的减少还在悄悄地影响着其他海洋生态系统。
⑤首先,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那些体弱多病,基因突变导致畸形的鱼,就不会及时被消灭,进化过程中的优胜劣汰也不能更好地延续下去。
那些没有被吃掉的弱鱼,病鱼就会一直繁殖下去,直到基因退化,这不利于种群的健康发展,对整个海洋生物多样性,优化性将是一个致命打击。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与例题精讲(含练习题及答案)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与例题精讲(含练习题及答案)第 1 页共 58 页 2022 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与例题精讲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
它通过对事物的解说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等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等有所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知识。
中考考点:1、把握说明对象,分析^p 其特征,概括文章说明内容。
2、理清文章结构,辨析说明顺序。
3、说明方法的辨别及作用分析^p 。
4、品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注意事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须细读全文,作总体的分析^p 和归纳,切忌以偏概全。
易混知识清单说明对象 VS 说明内容(中心)说明对象:介绍的某种事物或事理说明内容(中心):说明对象+特征模式:介绍了......的......说明顺序时间顺序年代:古rarr;今;季节:春rarr;冬一天:早rarr;晚 ......空间顺序方位:近rarr;远、前rarr;后、左rarr;右、南rarr;北、低高......(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第 2 页共 58 页逻辑顺序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由抽象到具体由原因到结果......(可综合运用)易混知识清单说明顺序 VS 文章结构说明顺序:对说明内容的先后次序的安排。
文章结构: 作者写作时的思路体现,是文章各部分的组合方式。
分为: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并列式、递进式等。
说明方法语言标志作用举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具体有力地说明......列数字数词(概数、确数)准确具体地说明......打比方像、是、当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作比较而、比......和...、相对于突出强调了......分类别一种是......,另一种是......条理清晰说明......下定义 ......是......,这就是......,叫......准确简明科学地揭示了......的本质特征第 3 页共 58 页引用引号使说明更具有说服力说明文语言特点 1、准确、简洁、严密(说明文语言最基本的特征);2、生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上);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科学特点的修饰限制性词语有:表程度:比较、几乎、相当......表估计:大约、可能、左右、可算......表时间:当时......表范围:一切、部分、全部......表频率:经常、常常......常见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一.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示例】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精练(含答案解析)
说明文阅读专项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快乐从何而来克林格尔巴赫·贝里奇①无论是零碎的喜悦,还是获得满足之后的激动,快乐都是一种人们更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时才会出现的东西。
②开始于60年前的研究中,将电极植入大鼠大脑的不同位置,发现大脑中有一块区域似乎很享受温和的电刺激,大鼠反复回到研究者对它们进行微弱电击的那个角落。
如果通过线路连接,让大鼠可以通过按一下控制杆,自行启动植入电极,那么大鼠就会强迫症般地在1小时内自行刺激超过1000次。
于是麦吉尔大学奥尔兹认为他们找到了大脑中专门负责产生行为奖赏效应的系统,这一区域包括位于前脑基底部的伏隔核和围绕连接大脑左右半球的纤维束形成的扣带皮层,这里被视为“奖赏回路”的运作基地和快乐根源。
③关于快乐在大脑中出现的位置及方式果真如此?从未停止的探索回答了许多科学家的怀疑。
奥尔兹找到的脑区位于大脑前部,由神经递质多巴胺激活,而多巴胺则是由脑干附近的神经元释放。
假如大脑前部的这些脑区真能调节快乐感,那么使多巴胺充盈其间或被彻底清除,应该能改变动物对它们喜爱的某种刺激的反应,这样推断顺理成章。
然而,结果并非如此。
④芝加哥大学庄小溪很有创意地通过基因改造培养出一种缺少一种蛋白质的小鼠,而这种蛋白质能重新摄取多巴胺,并使其回到神经细胞中。
实验小鼠缺少这种蛋白,大脑中的多巴胺的浓度较高,但它们吃到甜食时表现出来的快乐并不比正常小鼠强烈。
只是它们在扑向甜食时反应更1敏捷,但舔嘴的次数没有增加。
另一方面,大脑中多巴胺被清空的大鼠,对甜食丝毫不感兴趣,如果不主动饲喂,它们甚至会“绝食”到饿死。
在人身上,多巴胺的浓度似乎也与人们所宣称的对某种美食的“需要”程度有关,而与“喜爱”程度无关。
毒品滥用使大脑中充满多巴胺——尤其那些与“需要”相关的脑区。
而由于多巴胺的冲击而激发强烈的渴求,并且使这些脑区的神经细胞对今后的毒品接触更加敏感,但毒品没有带来快感,就如小偷因诱惑冲动行窃,却并不感到有何快乐。
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练习(含答案)
说明文试题精编①速冻食品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它的出现解决了食物的保鲜问题,它以与新鲜食物相差无几的营养和口感走进了千家万户。
②通常人们把没有经过加工和未做过储存处理的食物都叫做新鲜食物,但是收割或者宰杀时闻比较长的“新鲜食物”,在营养和安全方面都会变差。
因为在后续的保存过程中,植物体内的生化反应还会继续进行,缺少了水和养分的供给,这些生化反应的结果往往会使食物腐败;对于肉类来说,它们特有的香味物质不很稳定,容易挥发或者氧化。
更严重的是,在这一过程中,食物很容易成为致病细菌生长的“乐园”。
③怎样才能控制这些生化反应和细菌生长呢?人们想到了低温保存。
④把食物体存在低温下,上述的反应就会减慢,细菌的生长也会变缓。
但是在一般的低温(比如冰箱的“保鲜”温度4℃)下,这些反应和细菌的生长并不能停止。
在冷冻的温度(比如冰箱的“冷冻”温度-l8℃至-20℃)下,这些反应就基本停止了,细菌也不会生长。
从理论上说,食物在这样的温度下可以长期保存,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冷冻食品。
⑤后来人们发现冷冻食品的口感不太好。
实验表明,在一般的冷冻过程中,温度是慢慢降到0℃的,食物中会出现一部分水的“晶核”,随着温度继续降低,“晶核”逐新增大,因为冰的密度比水小,所以这样的”冰晶”可能会破坏食物的细胞结构,从而导致食物的口感变差。
⑥于是速冻食品应运而生。
速冻的过程比较独特。
在这一过程中,食物的温度快速降低,远远低于水的凝固点。
由于降温速度很快,水在零度的时候并没有结冰,从而出现了一种被称为”过冷”的状态。
等到温度远远低于零度的时候,大量的水同时结冰,这样形成的冰没有”冰晶”,对细胞的破坏比较小,从而可以保持食物速冻前的状态,真正达到保鲜的目的。
⑦不过,速冻保存只是基本停止了食物中的生化反应和细菌生长,并不能杀死其中的细菌。
食物一解冻,细菌就会恢复生长,如果把食物反复解冻,就会积累越来越多的细菌。
另外,解冻之后再将其冻回去,就不再是速冻食品了,口感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被误解的食品添加剂①说到食品添加剂,估计很多人会敬而远之,一些人对食品添加剂还存有根深蒂固的误解。
那么,我们对食品添加剂必须退避三舍吗?②事实上,食品添加剂只是众多添加剂中的一种。
添加剂还包括:饲料添加剂、药品添加剂、塑料添加剂、涂料添加剂、油墨添加剂、汽油添加剂等。
三聚氰胺是添加剂,但它是水泥添加剂,在水泥里面作为高效减水剂;也是塑料添加剂,在塑料里面作为阻燃剂;还可以作为涂料添加剂,在涂料里面作为甲醛吸收剂。
但是,三聚氰胺不是食品添加剂。
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吊白块在食品中都是非法添加物。
所以,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对维护食品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③也许有人会好奇,为何一定要使用食品添加剂呢?其实,对于现代生活来说,食品添加剂不但重要而且必要。
因为,如果没有它们,我们的生活反倒会更加危险。
④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因食用致病微生物污染的食品引发疾病,是食品安全头号问题,所以如果不使用防腐剂和保鲜剂等食品添加剂的话,肉制品、烘烤食品、方便食品、水果,甚至酱油和醋等食物或调味品就很容易被致病微生物污染,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而那些号称不添加防腐剂的食品,事实上更容易在开封后受到污染和变质,且无污染和无添加往往是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心理而造出的噱头而已。
⑤有些人不喜欢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往往是带有一种传统的情结。
但食品添加剂并非现代食品工业的产物,而是和人类文明历史一样的悠久。
如油、盐、酱、醋以及点豆腐用的卤水,炸油条用的明矾和小苏打,都是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早就已经成为我们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⑥食品添加剂作为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规定使用对人体是无害的,且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保鲜。
正是因为有了食品添加剂的发展,才有大量的方便食品供应,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中考语文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关于“板桥道情”的讨论帖,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楼:汪曾祺先生在《故里杂记》里,写到民间艺人怀抱渔鼓,手打筒板,唱《板桥道情》“老渔翁,一钓竿……”二楼:接着是“靠山崖,傍水漪,扁舟往来无牵绊,沙鸥点点清波远,荻港萧萧白昼寒,高歌一曲斜阳晚,一刹时波摇金影,蓦抬头日薄西山。
”三楼:这部是最后,这只是十首送情词中的第一首“派霸”,我上传一幅渔翁图给你们看着。
四楼:多美啊!谁给这幅画起个有诗意的名字呢?五楼:第二首词是“樵夫”,后面还有“头陀”“道人”“书生”“乞丐”等。
六楼:“头陀”什么人啊?七楼:《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四人好像都是头陀……(1)下文是《西游记》中孙悟空与樵夫的对话。
接着孙悟空还向樵夫打听什么地方?他要干什么事?行者近前作礼道:“樵哥,闻讯了。
”那樵子撇了柯斧,答礼道:“长老何往?”行者道:“敢问樵哥,这可是翠云山?”樵子道:“正是……”(2)下文划线的句子是解说“扬州道情”的。
请问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道情脱离原先的宗教色彩而回归市井后,在我国的许多地方流行。
扬州道情是其中重要的一支。
许多文人也为道情作词,最著名的就是郑板桥所作的道情词,即板桥道情。
(3)根据示例,从“渔翁”唱词中选一句词作为渔翁图的名字,写一则回复四楼的帖子。
【示例】我选“高歌一曲斜阳晚”这句唱词作为渔翁图的名字。
你看,忙碌了一天的渔翁正面对着夕阳的余晖,纵情放歌呢。
这种画面与“高歌一曲斜阳晚”所创造的意境相符,词和画都流露了豁达、乐观的情怀。
【答案】(1)行者道:“有个铁扇仙的芭蕉扇现在何处?”他要借芭蕉扇。
(2)举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许多文人也为道情作词(3)我选“扁舟来往无牵绊”这句唱词作为渔翁图的名字。
你看,夕阳之下一叶扁舟在河水之处悠闲地划过,平静的水面无遮无拦。
这种画面与“扁舟来往无牵绊”所创造的意境相符,词和画都流露了闲适恬淡的生活态度。
初三语文说明文阅读知识精讲(一)
初三语文说明文阅读知识精讲(一)说明文阅读(一)一. 有关知识:1. 分类: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科学小品文2. 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引资料、画图表3.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由整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结果到原因等)4. 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严密、简明二. 考查要点:依据说明文本身的特点,在阅读理解时应把握:1. 说明的目的:在于给人知识,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者阐明事理。
2. 说明的对象与特征:说明对象的特征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标志。
3. 说明的顺序:理解说明顺序不仅要明确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还要从微观上去分析采用这种说明顺序的具体说明方式。
如说明实体性事物(建筑、工艺品)常采用空间顺序中的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等顺序;说明事理常采用逻辑顺序中的由概括到具体、由现象到本质等。
4. 说明方法:要求理解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5. 说明文的语言:能够分析语言的准确、严密、简明的特点。
例如:阅读说明文,回答问题。
据统计,现在观测到的形形色色的雪花有一万多种。
但是雪花有个基本形状是不变的,那就是所有..雪花都带有六角形的特征。
即便是针形雪花,也是六根针伸向六个方向。
雪花是六角,这是我国人民最早发现的。
早在公元前一百多年,即汉文帝时,我国已有“凡草木花多五瓣,雪花独六出”的记载。
这一发现比外国早一千七百多年。
在欧洲:直到1161年,天文学家开普勒才.发现雪花是六瓣的。
雪花形成后,在飘落过程中,互相碰撞,粘合在一起,形成雪团,这就是常说的鹅毛大雪了。
古语说“燕山雪花大如席”,这是文学上的夸张。
事实上,单个雪花是很小的,在一万立方米的新雪中,约有60亿至80亿个雪花。
每个雪花重量只有万分之一克到万分之三克。
即使鹅毛大雪的雪花,也不过五分之一克到半克。
1. 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A. 雪花的形状B. 雪花C. 雪花的特点D. 雪2. 这段文字所述雪花的特点有:①②③3. 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加点词“才”是词,起到的作用。
说明文之说明文标题与说明对象-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全考点精讲精练
方法解读
表达效果: 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或运用名言、俗语、流行语、新词
等;或引用新鲜话题、热门话题等,使得标题生动、别致,激发读者的 阅读兴趣。
②引用(化用)古诗词,增添文学色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运用问句(反问句或疑问句等)感叹句等句式,设置悬念或增强 表达效果,引发读者思考。
方法解读
回归教材
1.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灭绝,但选用的材料不同,所说明的主要问题也不同 。试结合课文分析两篇文章的说明对象。(统编八下P37,《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思考探究”一改编) 思路点拨:首先通读两篇短文,思考它们共同涉及的问题,然后比较分析其各自的 说明对象,进而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第一篇短文的说明对象是恐龙的化石无处不有;第二篇短文的说明对象 是被压扁的沙子。
②利用病人身上的气味进行医疗诊断,早在一个世纪前就应运而生。但是苏格兰的科学 家目前正在尝试的是利用先进的化学方法探测不同的气味,然后再利用计算机屏幕给予病 人一种免除了忧虑的警报或者告诉他们可能患有什么样的疾病。
③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化学系的教授安德鲁·米尔斯说,这些神奇的装置仍在开发阶段 。目前可实用的装置还需一段时日,迄今已经取得了进展。测试气味和利用气味来医疗的 想法,早在100多年前就有人尝试了,现在只不过是重新研究而已。他还说,人的疾病通常 是与化学气味联系在一起的,这种气味可用来快速过滤和大规模的过滤。比如,天花、肝 衰竭、糖尿病等疾病,医生往往可以从病人的呼吸中诊断知道。即使是麻疹,也有一种化 学气味。人的各种疾病都带有一定的化学气味,这是经过临床实践得出来的。
⑫若要领略商丘的商文化,则可以前往古城西南1.5公里处的商文化景区。其主要景点是商祖祠, 此外还有三商之门、富商大道、商海、万商广场、王亥铜像、商祖殿、华商先贤馆、华商名人馆、华 戏楼、阏伯台等,堪称一座商文化的历史博物馆。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精讲精练(含答案)
说明文阅读(一)PM2.5——阴霾杀手①目前国内用户量最大的翻译软件——有道词典推出2011十大英文词汇。
位居第二名的是“PM2.5”,“PM2.5”是什么?它究竟“何德何能”一跃成为十大英文词汇的“榜眼”?②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成份,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③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
④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它可以直接进入肺泡,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
被吸入人体后会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⑤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
在欧盟国家中,PM2.5导致人们的平均寿命减少8.6个月。
而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原总工程师魏复盛研究结果还表明,PM2.5和PM10浓度越高,儿童及其双亲呼吸系统病症的发生率也越高,而PM2.5的影响尤为显著。
⑦如何应对PM2.5?专家指出,对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需采取统一而不是分离的应对战略。
【语文】初中必备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技巧全解及练习题(答案)
【语文】初中必备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技巧全解及练习题(答案)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说明文阅读二十四节气的来历①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诞生于数千年前,不仅融天文、地理、历法、气象、农事、养生等多门学同于一体,而且还蕴含着以德修身的深刻内涵,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中华民族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指导人们进行农事活动。
②节气表明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
中国古代先民们是如何测定节气的呢?这要从我们非常热悉的计时工具——“表”和“圭”说起。
③表,最早诞生于中国。
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们在地面上立一根八尺长的竹竿来测量日影,这根竹竿最初就称为“表”。
④“圭”本是指测量土地的标准尺子,后来把测量日影的工具也称为“圭”。
圭和表的结合,就构成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天文仪器“圭表”。
1276年,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在河南登封建造了一座观星台,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天文台。
整个观星台就相当于一个量日影的圭表。
⑤古人利用圭表观测天象,将每年白天最短的那天,叫“日短至”,又称“冬至”;白天时间最长的那天,叫“日长至”,又称“夏至”。
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昼夜时间长短相等,把这天分别称为“春分”和“秋分”。
⑥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
用今天的天文学来解释,地球轨道投影到太阳系模型上形成的坐标系,为黄道坐标系。
黄经,将这个坐标系的横轴,以春分为起点,自西向东度量,分360度,共有二十四个等份,每份15度,为一个节气。
基本规律是: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是6日和21日,下半年是8日和23日。
⑦古人将每月的第一个节气称为“节”,每月的第二个节气称为“气”。
“节”和“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左右,如:在4月份有清明和谷雨两个节气。
二十节气中,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8个节气;反映气候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二十四节气传统历法的关键和核心。
初三中学考试说明书文阅读训练及问题详解
中考说明文阅读训练(一)气候变化影响水资源①水资源是指可以不断更新、具有一定数量及可用质量、能直接使用的淡水。
②淡水资源都来自大气降水。
江、河、湖、水库中的水来自大气降水,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水分也依赖于大气降水,甚至冰咱和永久雪盖也源自千万年前的大气降水。
因此,尽管某一地区的水资源与气候、土壤、植被、地貌、地质等多种自然因素有关,但最终还是气候起决定性的作用。
③气候变化将引起降水的地区、时间以及年际之间更加不平衡,将会使许多已经受到水资源胁迫的国家更加困难。
由于水温升高,一般来说水质也会下降。
气候变化对水短缺、水质量以及洪灾和旱灾的频度和强度的影响,都对水资源管理和洪水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
管理较差的水系统在气候变化带来负面影响的时候,表现得最为脆弱。
④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量的26%,居世界第109位,中国属于人均水资源最少的13个贫水国家之一。
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也极不平衡。
南方水多经常闹水灾,北方水少经常闹旱灾。
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洪水径流量约占年径流量的2/3,虽然现有的8万座水库有一定的蓄洪作用,但大部分洪水没有被利用就奔向了大海。
⑤我国水资源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我们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有关研究表明,全球性的气候变暖将会使我国天然河流的年径流量整体减少。
特别是淮河及其以北地区的变化幅度较大,其中辽河流域变化幅度最大,黄河上游次之,松花江最小。
⑥气候变化还会使我国各流域年平均蒸发量增大,其中黄河及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可以增加15%左右。
因而,随着径流量减少,蒸发量增多,气候变化将加大我国水资源的不稳定和更加突出的供需矛盾。
⑦为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的不利影响,重要的是充分、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增强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保护好雪山、冰川、湿地、河流、湖泊、森林、草原,让水资源在健康的生态中持久保存,永续利用。
1、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第②段中“因此”的“此”所指代的内容是什么?3、请简要概括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语文)中考必备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语文)中考必备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聚焦“PM2.5”①在中国古代的诗词、绘画中,雾是重要的审美意象。
神秘、迷离、缥缈的雾,其美妙难以描摹却令人神往。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那些被文人墨客反复吟诵赞美的雾,在现代都市里已渐行渐远,如今笼罩在城市里的所谓的“雾”更多的是“雾霾”。
于是一个原本陌生的词——“PM2.5”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②什么是PM2.5?在空气动力学和环境气象学中,颗粒物是按直径大小分类的,粒径小于100微米的称为“TSP”,即总悬浮物颗粒;粒径小于10微米的称为“PM10”,即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小于2.5微米的称为“PM2.5”,即可入肺颗粒物,它是构成雾霾的主要物质。
③PM2.5的来源很广,包括人为来源和自然来源。
人为来源首先是直接排放的PM2.5,主要来自燃烧过程,比如化石燃料(煤、汽油、柴油)的燃烧、生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垃圾焚烧。
其次是在空气中间接转化的PM2.5,其气体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等。
此外还有其他的人为来源,主要包括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工业粉尘、厨房烟气等。
自然来源则包括风扬尘土、火山灰、森林火灾、漂浮的海盐等。
④PM2.5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医学专家认为,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 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它的直径仅相当于人的头发丝的1/20 ,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从而引发咳嗽、哮喘、呼吸困难、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PM2.5还会与身体中的血红蛋白相结合,从而影响血液的输送,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等严重的心脏疾病。
中考语文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你“吃”过牡丹花吗①提起牡丹,就会想起“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然而,记者日前在河北省秦皇岛市的一片农田里看到了一种可以“吃”的牡丹:油用牡丹。
它的根﹣﹣丹皮是一味传统的中药材,种子可以加工成食用牡丹籽油,牡丹花蕊可以加工成牡丹花蕊茶。
②我国油用牡丹专家、国家林业局油用牡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李育材介绍说,油用牡丹是我国所独有的、土生土长的、原生态的灌木,共有9个种、1个亚种和1个变种,全部原产于我国,广泛分布于我国20多个省区。
③2006年,中国林科院检测出了牡丹籽油的各项成分。
检测结果表明,牡丹籽油中各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元素含量较高,是一种高端食用油。
菏泽随之进行了小规模、专业化的实验性生产并取得了成功。
2010年4月,国家林业局在菏泽组织召开了50多位专家参加的发展油用牡丹的专题论证会,参会专家一致认为山东菏泽市发展油用牡丹基地前景广阔,效益可观。
2011年3月,在进行了多项安全试验的基础上,由国家卫生部发布了关于批准牡丹籽油作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
④牡丹籽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2.26%,特别是其中的亚麻酸含量达40%以上。
亚麻酸是构成人体脑细胞和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自身不能合成又不能替代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有“血液营养素”“维生素F”和“植物脑黄金”之称。
与其他油料作物相比,油用牡丹具有产量高、出油率高、油质好、适应性广等特点。
⑤2011年8月,李育材牵头在山东菏泽和河南洛阳率先搞起了试点栽培及综合开发利用,全面拉开了我国油用牡丹发展的序幕。
⑥截至2014年底,全国已种植油用牡丹122.48万亩,年产牡丹籽1 612.59万公斤,牡丹籽油加工企业49家,吸纳就业23.63万人。
⑦目前,以油用牡丹为原料,已开发出高档食用油、高档化妆品、保健品、药物、日用品五大类数十种产品,有的已经投入市场,受到消费者欢迎。
【语文】中考必备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语文】中考必备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
白松露①白松露是世界上最昂贵的野生真菌,每454克的价格居然卖到2000美元以上。
尽管如此,它还是供不应求,被很多顶级餐厅视为珍宝,把它切成如纸一样薄的小片,洒在银盘里展示。
无论你多么挥金如土,也不可能大快朵颐,每次也只能尝到那么薄薄的几片。
这个看上去很普通的菌子,为什么竟如此珍贵?②白松露对环境的要求非常严格。
它只和橡树的根须共生存,这里是它最温暖的家,也许不够美好不够肥沃,但它就是用全部心思爱着。
因此,想要采摘白松露,只能在橡树密集的丛林里。
有人曾经将菌种接在新鲜的橡树苗根部,然后小心地浇灌呵护,希望在这个舒适的环境里,它能够茁壮成长。
事实上,松露总是“不识好歹”地要么不长,要么就长成没有香味的怪物。
松露没了香味,就像人失去灵魂,再也没有任何价值。
它虽然不具备人类的复杂感情,但只要阳光、水量或土壤的酸碱值稍有变化,它就敏感地觉察到了,它拒绝被赶离家园,拒绝被别人操纵。
③白松露难以被发现,凭人的肉眼和嗅觉根本不能寻找到它,它像一个隐士,从不轻易暴露在浮躁的人群中。
在意大利,采集白松露需要牌照,挖掘松露的家庭世世代代从事此业,他们被称为“松露猎人”。
通常“松露猎人”家里都有一张祖传的松露地图,就好像“藏宝图”,因为松露生长具有记忆性,即生长过松露的橡树下每年都会再生出松露来。
因此哪片树林哪棵橡树下有松露就成为家族的最高机密。
为了保持秘密,这张“藏宝图”如同中国的武功秘籍。
通常是半夜2点之后,他们拿着拐杖和泥锄,带着猎狗,偷偷按照地图指引去挖掘白松露。
猎狗只要一发现松露的味道就会疯狂刨土,采集的一个最关键要素,就是一定要把土壤原样埋好,否则下一年就休想见到白松露的影子。
你可以采摘食用我,但必须尊重我的一切习惯!④到目前为止,白松露还没有人工培育的方法。
松露和鱼子酱、鹅肝并称为全球三大顶级食材。
中考说明文阅读解题技巧及练习
说明文阅读一、说明文的类型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①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应对技巧: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
二、说明文的语言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三、说明方法及作用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相当于修辞方法中的比喻。
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注意: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可以颠倒。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答题示例:判断下列说明方法1、有智慧的机器人,据统计,日本有15000具,美国有3200具,西德有1000具,英国有200具。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事理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使文 情况,和上文 第8段的“实际上它已经文 少存在文 文 年了,
文 且文 乎每文 年都有不同的文 拍杆诞文 ”这句话直接相关,承接了 上
文 (1分);第⑩段说明的是如今文 拍杆的使文 情况,与后文
“并文 所有文 都对文 拍杆满怀好意”直接相关,引出了下文 (1分);
文 活的赞
颂”“文 家对未来的美好追求和向往”直接相关,引出了下文 (1分)
理由三,【甲】【文 】两句构成递进关系,强调的是【文 】,
若 调换与原文 含义不相符。(1分)
某两句不能调换位置的三个理由——例题
④由此看来,核辐射对文 类有着极文 地的危害,然文 【甲】
只有过量的核辐射才会对文 体造成伤害,文 【文 】少量的核辐射不
事物说明文 考题型:句段作文 题
台发动机,只要文 台文 作就能越洋飞文 。如果飞机没有失控,按照
正确文 法进文 迫降,根据以往的情况来看,出现伤亡的机会是很文
的。
例题: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4分)
事物说明文 考题型:句段作文 题
台发动机,只要文 台文 作就能越洋飞文 。如果飞机没有失控,按照 正
拿
文 、澳文 利亚等国家如今都禁文 在公共场合使文 文 拍杆,为的
是 预防可能发文 的文 物破坏或者伤文 事件。文 些体育馆、文 乐会、
博物馆,乃文 最新的苹果发布会都明令禁文 文 们使文 文 拍杆。
例题:选文⑨⑩两段的位置能否调换?请简要分析理由。(4分)
某两句不能调换位置的三个理由——例题
例题:选文⑨⑩两段的位置能否调换?请简要分析理由。(4分)
春 夏秋冬货;文 楼兴旺,客满东西南北楼”是宣传商业繁荣的春联。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精练 中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九年级总复习 人教版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精练中考知识点专题训练九年级总复习人教版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精练中考知识点专题训练九年级总复习人教版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精练近两年龙岩市中考试题(2016)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1题。
(8分)上海世博会总接待人数将达7000万人次,平均日接待游客约40万人次。
若按照每人每天产生0.38公斤垃圾计算,世博园每天产生垃圾约为150吨至160吨。
这么多垃圾将如何处理呢?一套新型的垃圾气力输送系统将展示它们的本领。
相比于传统的垃圾投放,垃圾气力输送系统的优点十分明显。
首先是垃圾流密封、隐蔽,与人完全隔离,有效地杜绝了收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包括臭味、蚊蝇、噪音和视觉污染。
其次,提高收集效率,优化环卫工人的劳动环境。
再者,消除了人力车、垃圾桶等传统垃圾收集工具,基本避免垃圾运输车辆穿行于居住区,减轻了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
此外,垃圾收集、压缩可以全天候自动运行,垃圾成分受气候影响小,有利于填埋场、焚烧厂的稳定运行。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垃圾气力输送系统必将在国内掀起一个高潮。
这是城市发展、提高环境质量的一个必要手段,也是一个城市发展成熟的标志。
10.“若按照每人每天产生0.38公斤垃圾计算,世博园每天产生垃圾约为150吨至160吨。
”句中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11.请简要概括垃圾气力输送系统的优点。
(4分)(2016)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2题(7分)人造的树叶会发电郭雅婧这恐怕是世界上最为奇怪的树叶了:它没有粗细不等的叶脉,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电子元件;它也没有心形、扇形或是菱形这样的形状,而是像一张单薄的扑克牌;甚至于,它连普通树叶常见的颜色都没有,看上去就像一块亮晶晶的遮光板。
但它却能像树叶那样进行光合作用。
一片人造叶子被放入3.7升水中,在阳光下迅速地产生了相当于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家庭一天的能源需求。
事实上,人造叶子是一个技术概念,并不专指某一片叶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策略.专家指导
1.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2.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阅读科技作品,能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
科学思维方法。
说明文阅读的中考命题趋势是加强与生活、自然、社
会的联系,关注国内外大事、最新科技成果、社会热点问
案繁琐。
2.判断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要注意以下两点: (1)理解并熟记常用说明方法的定义和作用。 (2)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时一定要联系句子所在段落 的内容(即结合语境)。
答题方式:说明方法+作用+事物特征。
如【典例】T2。 避免因对常见的说明方法和作用把握不准确,
找不出具体语段中的辨别的标志性词语,而导致判断失误。
【分析】此题考查对说明对象特征的把握。从第②段中找
出介绍微藻特点的相关语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答案】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生长快速,富含油脂。
2.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此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把握。从常用说 明方法中判断出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 方法,作比较能突出事物的特征,列数字的作用是准确说 明事物的特点。 【答案】作比较,列数字。作比较使微藻的优点更突出, 列数字使说明更准确,增强了文章的科学性。
【答案】利用化学能发电
发电
利用重力势能发电
利用热能
3.研制人体生物电池依据的科学原理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抓住关键词句 ‚根据这一原理‛,从第②段中提炼信息即可。
【答案】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
物的特征、事理。
(6)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 强文章的趣味性。
判断说明方法,要注意两种情况:一是不
能把带有年号的句子看成是列数字;二是注意区分作诠释 和下定义。下定义揭示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作诠释只 是说明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
1.第②段除了指出微藻是古老的低等植物外,还介绍了微 藻哪四个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抓住文章的中心句进行概括。从首段‚进入太空,
人类要面对的是险境而非仙境‛或第⑥段‚宇航员时刻面 临着险境‛中总结。 【答案】载人航天飞行面临的险境。(或:载人航天飞行要 克服的难关。或:载人航天飞行要解决的问题。 )
7.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这是一篇说明‚载人航天飞行面临的险境‛的事 理说明文。一般来说,事理说明文运用逻辑顺序来说明。
心内容,引出下文的具体说明。
1.说明文内容的概括,可采用以下方法:
(1)直接筛选法:摘录文中的关键语句。如全文的中 心句、段落的中心句、段尾的总结句或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2)综合概括法:有的文段没有直接表明中心的句子, 需要先小结段意,最后将它们归纳概括。概括要抓住主要
内容,做到准确完整、简明扼要。
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语言准确性的理解。答题模式为: 不能去掉。‚××”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
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2.开放性试题 开放性试题以它答案的多元性和不唯一性成为培养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 也越来越大。综合各地开放性试题可以看出,这类试题大 概从以下方面考查:
(1)结合文章内容或对某个问题谈感悟。
(2)对人类关注的问题等提出建议。 (3)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 (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大胆想象。
是什么?
3.说明的结构 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总— 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题型以填空题为主。
1.用“‖”在下面段落序号间划分这篇文章的结构。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结构的理解。说明文的常用
结构有:总—分—总,分—总,总—分。开头由煤电的枯
答题方式:(1)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特征。(2)
事理说明文:关于××的道理(原因、方法、原理 等)。
如【典例1】T3、【典例2】T6。
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时,不要照搬原句,应 根据需要合理截取所需部分。
2.把握说明顺序及结构的解题方法如下: (1) 把握说明顺序: ①认清说明对象,分析说明顺序。如【典例2】T7。 事理说明文多采用逻辑顺序,事物说明文多采用空间
1.说明的顺序
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其中逻辑
顺序包括:由主到次、先总后、先因后果、从概括到具 体、从现象到本质、由一般到特殊等。考查方式主要是:
文段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2.说明的内容
是全文对说明对象进行说明的角度,有时是一个,有
时是多个。阅读时,要根据题干要求准确捕捉所需信息, 然后加以概括。考查形式比较单一:文段说明的主要内容
3.常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1)举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3)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4)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
位、影响等)。
(5)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 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
须分辨清楚,不能混淆了两者的概念。
1.说明的语言 准确是说明文语言最主要的特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性体现在对数量的多少、范围的大小、程度的深浅、次序
的先后等方面作出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要求。考查说明
文语言主要有以下题型:
(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4)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
1.作者为什么要写我们身边的碳排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为了要告诉我们从日常生活入手来减少碳排放, 保护环境。
3.我国“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研究项目,要 解决哪些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此题考查对说明内容的把握。首先找到介绍‚微 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研究项目的段落第⑤段, 然后筛选有关语句作答。 【答案】①提供适合在我国不同地方、不同气候条件下生 长的藻株;②深入研究微藻产品的机理,提高产油的效率, 降低成本;③综合利用研究,建立一套中试系统。
要求,有选择、有重点地再读原文,做好局部探究→细致
归纳,精炼语句。
热点.精要研析
在近几年的中考阅读试题中,说明文阅读是现代文阅 读考查的重点之一。分值一般在15分左右,根据新课标和 考纲的要求,其题型的考查角度如下:
1.说明对象 指要介绍给读者的人、事、物、景、情、理、现象等。
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是某一具体事物或某一类事物;
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若稍加利用,就可以转化为电能。
4.第④段使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在说 明‚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重力势能转换成电能‛时, 举了美国一家公司的例子,具体,有说服力。 【答案】举例子。通过列举美国一家公司将发电装臵埋在
题。如:环保与生态、尖端科技、人体健康、社区文化建 设等。
复习说明文阅读,建议老师做好以下几点: 一、回顾所学,明确考纲。结合【考纲在线】和【知
识概览】、【命题扫描】,引导学生复习巩固说明文的基
本知识,明确说明文阅读在中考试题中的考查角度,让学 生做到“知己知彼”。
二、体验真题,归纳方法。课上,师生共同研读第一 讲中的【考点概述】栏目的内容,强化认知,了解这些考 点考什么、怎么考、有什么注意事项。然后,学生自主体
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是某种现象的成因、某种事物 内在的规律、某个深刻的道理等。
2.说明对象的特征 特征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抓住事物特 征就是要把说明对象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不同之处通过不同
的说明方法予以具体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形态、性质、结构、成因、功用、发展变化。
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发电的例子,具体地说明了采用特制
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重力势能转换成电能。
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 ﹒
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
直径约1/7 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 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
顺序,时间顺序在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中都可能用到。
②把握语言标志,“读”出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多用表时间变化的词语,空间顺序多用表方 位的词语,逻辑顺序多用表逻辑层次的关联词等。把握这 些语言“标志”,可顺利地理清说明顺序。
(2)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 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如【典例1】T1。 说明文的‚结构类型‛与‚说明顺序‛必
1.如何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方法如下:
(1)寻找说明对象: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2)把握事物特征:①看题目;②看段首;③看关键 词句,如总说句、分说句、过渡句等;④从文中概括、提 炼事物的特征,逐段加以归纳汇总。 如【典例】T1。 说明对象不难回答,对于回答说明对象的 特征要避免直接照搬文中语句,不加提炼、概括,造成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