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全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全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全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根据组织安排,6月7-11日,我有幸在厦门参加历时5天的全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培训班学习,感觉这次学习非常及时、非常有益。
专家教授从大量现实案例切入,抽丝剥茧,对如何通过双修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补足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市内涵式发展,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浅出地阐述,令我受益匪浅。
具体来说,主要有三点收获。
一是理论提升。
通过对城市规划、城市发展转型、现代规划理念、城市双修等理论的再一次学习充电,自己的理论水平得到再次提升,对一些经典理论的理解实现质的飞跃。
二是视野开阔。
专家教授们旁征博引,列举了大量国际国内经典案例、成功典范,为自己从更高站位、更宽维度审视永定城市建设提供了支撑,开拓了思路,开阔了视野。
三是方向明确。
通过这次培训,感觉到自己分管城建工作以来的思路、做法总体是正确的,同时,也更加明确了永定进行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方向。
总之,这次学习,时间不长,启发很大,收获良多,感到越学愿景越清晰、方向越明确、动力越充沛。
放眼全国,审视永定,深感推进城镇建设发展中需防范和警惕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重发展轻民生问题。
近三十年来,永定经济社会快速平稳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壮大,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但在发展的同时,落下的民生欠账也多,短板明显。
特别是永定撤县设区后,永定发展模式面临由城镇化向城市化转变。
但在城镇建设方面,城区基础设施功能不够完善、承载能力较弱,城区危旧房改造矛盾突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依靠区财投入,市级财政公共投入偏弱,社会资本投入较少,基础设施建设在较大程度上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比如,城区停车较难,部分老城区排水不畅、路面积水,地下管网更新改造慢等,城市修补、改造提升亟需进行。
二是重扩张轻内涵问题。
近年来,永定城区大力实施东进西扩南延北拓战略,城市建成区由2009年的4.32平方公里快速扩展至11.2平方公里。
心得体会:内外兼修推进“城市双修”(最新)
心得体会:内外兼修推进“城市双修”(最新)“城市双修”指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有效手段。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城市双修”是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足城市短板的客观需要。
2017年3月,X被国家住建部正式列为第二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
作为一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不乏现代气息的魅力之城,X是如何做到既“守得住”也“望得远”,守护好绿水青山和城市遗迹,走出一条保护与发展并重的道路的?问题导向,做好专项规划2017年4月,X市委、市政府专题审议了X市“城市双修”试点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26个部门、11个区政府、15个开发区管委会及平台一把手组成的领导小组。
明确城市双修工作要以“修”为着眼点,瞄准问题、聚焦问题,对山体、水系、生态绿地等进行修复,对城市功能设施、空间环境、特色风貌以及老旧城区进行修补完善。
为把好脉开好方,X市通过现状调查、社会调查、综合评估3种方式,对城市问题进行总体评估。
针对城市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建设状况问题进行全面调查。
对城市自然生态本底和环境质量进行调查,掌握生物多样性分布及保护状况,摸清城市及周边生态要素破坏情况,诊断生态要素的受损原因、程度、过程、机制等;系统解析城市在功能设施、空间环境、特色风貌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老旧城区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出“短板”和“欠账”。
通过社会调查问卷,广泛了解、认真听取群众意见,使“城市双修”工作体现社会共识和群众意愿。
综合现状调查和社会调查,结合部门意见,紧扣生态和民生,梳理城市在生态环境、功能设施、空间环境、形态风貌和文化保护等方面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为确定重点和制定计划提供依据。
在此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统筹各相关规划,X“城市双修”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编制了市“城市双修”专项规划。
专项规划以问题为导向,从城市整体层面上对“城市双修”提出规划指引要求。
环境保护行业生态修复心得体会
环境保护行业生态修复心得体会环境保护行业一直以来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生态修复则是环境保护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这个日益重视环境问题的时代,我在环境保护行业中从事生态修复工作已有多年经验,今天我将分享一些我在实践中得出的心得体会。
首先,生态修复需要科学规划和细致执行。
在进行生态修复之前,我们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专业的规划。
了解受损生态系统的特点和问题,并确立修复目标和方案。
修复过程中,我们需要准确选择适合的植物、动物或微生物,进行引种和繁育,以促进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
同时,执行阶段需要注意细节,例如栽植的深度、间距和密度,以及合理的施肥和灌溉。
其次,合理的资源利用是生态修复的关键。
生态修复不仅仅是引入一些植物或动物,更需要考虑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确保修复过程中的可持续性非常重要。
例如,在进行湿地修复时,我们需要考虑到湿地的水源补给,避免过度抽取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的崩溃。
此外,选择合适的土壤改良措施和植被配置,可以帮助提高土壤质量和植物生存率,进一步促进生态系统的修复。
同时,生态修复需要注意生态功能的恢复。
我们修复生态系统的目的是让其能够重新担当起原本的生态功能。
因此,在修复过程中需要优先考虑恢复生态系统的核心功能。
例如,在水域生态修复中,我们应该着重解决水质净化和涵养水源等问题,确保修复后的水域能够为当地社会和生态系统服务。
此外,生态修复需要合理评估和监测。
在修复完成后,我们需要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测。
这些评估和监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修复方案的有效性,并及时调整和改进。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技术和生态指标评估方法,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评估生态修复的成效。
最后,生态修复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
环境保护是一项共同责任,生态修复也同样如此。
只有通过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支持,我们才能够推动生态修复工作更好地进行。
政府、企业、公众和科研机构等各方应共同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1根据组织安排,6月7—11日,我有幸在厦门参加历时5天的全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培训班学习,感觉这次学习非常及时、非常有益。
专家教授从大量现实案例切入,抽丝剥茧,对如何通过“双修”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补足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市内涵式发展,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浅出地阐述,令我受益匪浅。
具体来说,主要有三点收获。
一是理论提升。
通过对城市规划、城市发展转型、现代规划理念、城市“双修”等理论的再一次学习充电,自己的理论水平得到再次提升,对一些经典理论的理解实现质的飞跃。
二是视野开阔。
专家教授们旁征博引,列举了大量国际国内经典案例、成功典范,为自己从更高站位、更宽维度审视永定城市建设提供了支撑,开拓了思路,开阔了视野。
三是方向明确。
通过这次培训,感觉到自己分管城建工作以来的思路、做法总体是正确的,同时,也更加明确了永定进行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方向。
总之,这次学习,时间不长,启发很大,收获良多,感到越学愿景越清晰、方向越明确、动力越充沛。
放眼全国,审视永定,深感推进城镇建设发展中需防范和警惕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重发展轻民生问题。
近三十年来,永定经济社会快速平稳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壮大,综合实力显着提升。
但在发展的同时,落下的民生欠账也多,短板明显。
特别是永定撤县设区后,永定发展模式面临由“城镇化”向“城市化”转变。
但在城镇建设方面,城区基础设施功能不够完善、承载能力较弱,城区危旧房改造矛盾突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依靠区财投入,市级财政公共投入偏弱,社会资本投入较少,基础设施建设在较大程度上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比如,城区停车较难,部分老城区排水不畅、路面积水,地下管网更新改造慢等,城市修补、改造提升亟需进行。
二是重扩张轻内涵问题。
近年来,永定城区大力实施“东进西扩南延北拓”战略,城市建成区由20xx年的4。
32平方公里快速扩展至11.2平方公里。
生态修复个人工作总结
生态修复个人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参与了一个生态修复项目,并负责监督和协调其中的一些工作。
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经历,使我深刻地意识到了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并且对自己的工作成果感到非常满意。
首先,我参与了项目的规划和设计。
我与同事们一起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并确定了生态修复的目标和时间表。
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评估工作,以确定土壤质量、植被覆盖和水质等方面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
其次,我负责监督修复过程中的工作进展。
我与修复团队保持紧密的沟通,确保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责任。
我经常组织会议和讨论,以便及时解决任何出现的问题,并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在工作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挑战和难题。
由于当地气候的特殊性,我们在修复工作中遇到了一些困难。
例如,降雨过程中的水流导致了一些树苗的倒伏,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种植一部分植被。
我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并与其他专家和研究人员进行了交流,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后,我们进行了修复效果的评估。
我们利用无人机和卫星图像进行了详细的观测和测量,评估了土壤质量和植被覆盖的改善情况。
结果显示,我们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这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满足感,并激励我继续努力,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这个项目,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生态修复的知识和技能。
我学会了如何评估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以及如何与团队合作和沟通。
同时,我也学会了适应困难和挫折,并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改进来克服难题。
这个经验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让我更加关注环境问题,并激发了我继续从事生态修复工作的热情。
总之,参与生态修复项目是一次宝贵的经历。
我通过这个项目学到了很多,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我们可以实现更大规模的生态修复,为我们的地球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在生态修复项目中的工作经验让我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深感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我参与的项目是针对一个受到严重破坏的湿地进行修复,这个湿地曾经是许多珍稀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然而由于人为活动和环境污染,它的生态系统严重受损,需要我们的帮助来恢复。
生态修复 城市修补:以“双修”推动城市转型发展
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以“双修”推动城市转型发展《中共中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制定并实施生态修复工作方案,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
城市“双修”即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治理“城市病”、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也是城市转型进展的重要基础。
当前,我们要深化领悟城市“双修”的精神实质,将“双修”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城市“双修”是改善环境质量、塑造特色风貌的重要抓手。
城市是经济社会进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文明的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成效显著,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在优化城乡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也应糊涂熟悉到,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日益严峻;千城一面,城市特色风貌缺失,文化传承堪忧;等等。
城市“双修”是改善环境质量、塑造特色风貌的重要抓手。
它既追求自然舒适的宜居感,又努力保持历史文化的厚重感,让城市进展在留住绿水青山的同时不断提升文化品位。
各地区、各部门应大力提倡生态文明理念,敬重自然、顺应自然、爱护自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同时,应通过对老街等的修复,重塑城市文化符号,呈现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让人们能够记住乡愁、找到精神归属。
城市“双修”是攻坚战,也是长久战。
城市“双修”不是纸上谈兵,需要真抓实干、抓出成效。
做好城市“双修”中的旧城区、棚户区改造和违建拆除等工作,往往会触动一些人的“奶酪”,难免会得罪人。
面对困难、风险和挑战,需要打好攻坚战。
各地区、各部门应抱着对历史负责、对自然环境负责、对子孙后代及城市将来进展负责的态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进展思想,以一张蓝图干究竟的干劲,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把城市“双修”不打折扣、不含水分地落到实处。
更应看到,城市“双修”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打好长久战。
生态修复在城市河道治理中的实践经验总结
生态修复在城市河道治理中的实践经验总结生态修复是指通过一系列手段和措施,恢复和改善受到破坏或退化的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使其能够正常运转和提供生态服务。
在城市化进程中,河道作为城市的血脉,常常遭受污染和破坏,生态修复成为保护河道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参与的一项河道生态修复实践项目,总结一些经验和体会。
首先,在进行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
这一过程不仅包括对河道的水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等方面的评估,还包括对河道周边的土地利用、污染源和河道流域的整体情况进行考察。
只有全面了解了河道的现状和问题,才能科学制定修复方案,确保修复的效果和持续性。
其次,河道生态修复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技术。
在我们的项目中,我们采用了水生植物疏浚、湿地建设和生物多样性增强等多种手段。
水生植物疏浚是指通过引入湿地植物,通过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湿地建设则是通过人工修建湿地区域,增加水体与湿地的接触面积,提高水质净化效果。
同时,我们也注重增加生物多样性,引入各类水生植物和鱼类,构建更加完善的河道生态系统。
另外,河道生态修复还需与城市规划和建设相结合。
在城市化进程中,我们需要科学规划和利用城市的用地资源,特别是河道资源。
合理划定河道的保护区域和开发区域,严格控制非法采砂和工业废水排放等行为,减少对河道生态环境的破坏。
同时,还要加强对城市建设项目的监管,确保在建设过程中不再对河道造成破坏,并恢复已经受损的河岸和植被。
此外,河道生态修复也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参与。
政府需要加大对河道的保护力度,加强对破坏行为的处罚力度,落实责任,确保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
企业需要承担起环保责任,减少对河道的污染,积极参与生态修复工作。
公众也需要加强环保意识,主动参与到河道生态修复中来,共同保护和改善河道生态环境。
最后,河道生态修复需要长期坚持和持续改进。
生态修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工程上,更需要进行持续的监测和评估。
在全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在全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全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许多城市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城市面貌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我参加了全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培训班学习,以下是我对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首先,通过培训班,我了解到了生态修复的重要性。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而人类的活动却对环境带来了很大的破坏。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生态修复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对受到破坏或恶化的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改善的过程。
在培训中,我学到了许多常见的生态修复技术和方法,如植被修复、湿地修复、土壤修复等。
通过这些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改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提供有力的支持。
其次,培训班还使我了解到城市修补的重要性。
城市作为人类居住和生产的主要场所,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城市蔓延等。
通过城市修补,我们可以通过对城市空间和功能的重新规划和设计,使得城市更加美观、宜居、可持续。
在培训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城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景观规划、交通规划、功能区划等。
这些知识不仅使我对城市修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为我今后从事城市规划和设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通过与其他学员的交流和互动,我也得到了很多启发和收获。
培训班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都是在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领域有一定经验的专业人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对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
在课堂上,我们不仅学习了专业知识,还进行了案例分析和项目实践,通过集思广益和相互学习,我们共同探讨了许多问题,并展开了激烈而富有建设性的讨论。
这些交流和互动不仅拓宽了我的思路,还使我提高了问题解决的能力。
最后,我还要感谢培训班的专业教师和导师们。
他们不仅在课堂上讲解知识,还组织了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让我们更加系统地了解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的实践过程。
他们还给予我们充分的指导和鼓励,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和提高技能。
生态修复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生态修复个人工作总结范文生态修复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作为一名生态修复工作者,积极参与了多项生态修复项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这里,我将对我的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首先,在生态修复工作中,我参与了多个湿地修复项目。
在这些项目中,我主要负责了湿地植被的修复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重新植树、引入当地特色植物等。
通过对比修复前后的数据,我们发现湿地植被的覆盖率得到了显著提高,部分湿地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也得到了恢复。
这些结果证明了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其次,在河流修复方面,我也参与了一些项目。
针对河流水质下降等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河道清淤、植被种植等。
通过一系列的监测数据显示,水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水生物种群得到了一定的恢复。
这些结果表明,我们的工作在河流生态修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需要更加注重与当地居民的合作,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成为生态修复的参与者和监督者。
其次,需要加强生态修复的长期监测与评估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修复策略。
最后,需要进一步推动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共同致力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工作。
总的来说,作为一名生态修复工作者,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积极参与生态修复工作,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时,我也将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让生态修复工作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
生态修复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集合各方的合作与努力。
在我持续参与生态修复项目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完成了具体的工作任务,更加深了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认识,同时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下面我将分别谈一下在湿地修复和河流修复中所取得的一些成绩和感悟。
在湿地修复方面,我主要负责了植被的修复工作。
首先,我们对于湿地地形和土壤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调研与评估,并结合当地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确定了一些适合当地生长的特色植物。
生态修复个人工作总结
生态修复个人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参与了一项生态修复的个人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主要负责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原生植物种植:我根据生态修复的要求,选择了一些适应当地环境的原生植物,并且进行了种植。
为了确保这些植物的生长可持续性,我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土壤改良措施,并定期进行浇水和施肥。
2. 生态系统监测:为了评估生态修复的效果,我定期进行了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生态系统监测。
通过采集样本和观察,我能够收集到了大量的数据,并对生态系统的变化进行分析和解读。
根据监测结果,我还对修复方案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3. 生活垃圾管理:为了减少生态系统的污染和破坏,我还参与了生活垃圾的管理工作。
我组织了志愿者进行垃圾清理活动,并制定了一套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案。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成功地减少了垃圾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4. 宣传和教育:为了增加公众对生态修复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我还参与了一系列的宣传和教育活动。
我撰写了文章和宣传资料,向公众介绍了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和效果。
我还组织了一些培训班和讲座,向参与者传授了生态修复的知识和技巧。
通过这些个人工作的努力,我对生态修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
我希望能够继续参与和推动生态修复工作,为保护和改善环境做出更多的贡献。
生态修复工作感想
近年来,我国在生态修复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不仅提升了生态环境质量,也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作为一名关注生态环保的普通人,我对我国生态修复工作有着深刻的感想。
首先,生态修复工作体现了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国家发展全局。
生态修复工作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
通过封山育林、湿地保护、矿山修复等措施,我国努力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宜居的环境。
其次,生态修复工作彰显了科技创新的力量。
在生态修复过程中,我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采用先进的修复技术,如生物修复、工程治理等,提高了修复效率。
同时,我国在生态修复领域还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我国生态修复事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再次,生态修复工作展现了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
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于生态环境保护事业。
许多志愿者和环保组织纷纷行动起来,开展植树造林、河道清理、垃圾回收等活动,为改善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外,生态修复工作还带来了经济效益。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我国旅游业、农业、林业等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以攸县为例,通过封山育林,攸县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然而,生态修复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部分地区生态修复工作进展缓慢,生态环境质量仍有待提高。
其次,一些地方政府对生态修复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修复措施落实不到位。
此外,生态修复工作需要长期投入,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生态修复工作: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应出台更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工作,为生态修复提供资金保障。
二是加强科技创新。
推动生态修复领域的技术研发,提高修复效率,降低修复成本。
三是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生态修复工作的重要性,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修复课程感悟
生态修复课程感悟
生态修复课程感悟
上半学期的生态修复课程,让我感受到了生态修复的丰富性、复杂性。
这些概念的启发,不仅触及到了我当时的想法,也唤起了我们对未来环境的坚守。
在今后的课程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地探索生态修复的一切,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环境和自然资源。
生态修复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比如生态学、生态工程、土地恢复、森林恢复等等,它们都是针对不同环境的不同需求提出的。
我们探索的内容涉及到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以及个体、社会、经济、规划、城市规划等多方面。
我意识到,生态修复并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原理,它也需要我们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为未来的生活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这也是我在本学期的所有课程中学习到的最重要的一点: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在理论中融入实践,我们只有把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生态修复的目标。
总之,这学期的生态修复课程给我带来了许多新的认识和看法。
我将把这些知识融入到今后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努力为我们的环境作出贡献。
浅谈生态修复工作的感想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恢复自然生态平衡,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纷纷投身于生态修复工作中。
作为一名关注环保的普通人,我对此有着深刻的感悟。
首先,生态修复工作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程。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生态修复正是为了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让大自然重新焕发生机。
通过生态修复,我们可以恢复植被、改善水质、减少污染,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家园。
这种工作不仅仅是对大自然的回馈,更是对人类自身发展的负责。
其次,生态修复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生态环境的破坏往往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如过度开发、资源过度利用、环境污染等。
因此,生态修复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要面对许多困难,如资金不足、技术难题、施工难度大等。
然而,这些困难并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反而激发了我们的创造力和拼搏精神。
在我的观察中,生态修复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是生态修复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大规模植树,可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是治理污染。
环境污染是破坏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生态修复工作要着重治理污染,包括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通过关停污染企业、推广绿色农业和加强垃圾分类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三是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基石,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生态修复工作要注重保护珍稀濒危物种,恢复生态系统,提高生物多样性。
四是修复湿地。
湿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调节气候、净化水质、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湿地的保护力度,恢复了许多退化湿地。
在参与生态修复工作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点:一是团结协作。
生态修复工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都要积极参与。
生态系修复实训总结报告
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系统的修复与保护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为了提高我国生态修复技术水平,培养专业人才,我们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生态系修复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践操作,掌握生态修复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为我国生态修复事业贡献力量。
以下是本次实训的总结报告。
二、实训内容与过程1. 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生态修复基本原理:学习生态修复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原则,了解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等。
(2)生态修复技术:学习生态修复的主要技术,如植被恢复、土壤改良、水生态修复、生物修复等。
(3)生态修复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典型生态修复工程案例,总结经验教训。
(4)实践操作: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生态修复实践操作,包括植被种植、土壤改良、水质监测等。
2. 实训过程(1)理论学习:通过课堂讲解、文献阅读、专家讲座等形式,系统学习生态修复相关理论知识。
(2)实践操作: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生态修复实践操作,如植被种植、土壤改良、水质监测等。
(3)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典型生态修复工程案例,总结经验教训。
(4)交流与讨论:与同学、导师进行交流与讨论,分享实训心得和经验。
三、实训成果与收获1. 理论知识方面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对生态修复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生态修复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 实践操作方面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亲身体验了生态修复的各个环节,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例如,在植被种植环节,我们学会了如何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确定种植密度、进行浇水管理等。
3. 案例分析方面通过分析国内外典型生态修复工程案例,我们了解了生态修复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今后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4.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团队成员协作,共同完成实训任务。
同时,通过与导师、同学的交流与讨论,提高了沟通能力。
生态整治工作心得体会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生态整治工作,旨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作为一名参与生态整治工作的基层工作者,我深刻体会到了这项工作的艰辛与意义,现将心得体会分享如下。
一、生态整治工作的重要性1. 生态整治工作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
绿色发展理念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整治工作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
2. 生态整治工作是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整治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3. 生态整治工作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生态整治工作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二、生态整治工作的难点1. 生态整治工作涉及面广,涉及多个领域和部门,协调难度较大。
2. 生态整治工作需要长期坚持,短期内难以见到明显成效,容易产生厌战情绪。
3. 生态整治工作面临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制约,需要加大投入和培养专业人才。
三、生态整治工作的经验与启示1. 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生态整治工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
2. 注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整治规划,确保整治工作有序开展。
3. 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整治效果。
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整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生态整治工作,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5. 注重人才培养,提升队伍素质。
加强生态整治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总之,生态整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努力,持续推进。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将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生态修复实习心得体会范文
生态修复实习心得体会范文实习是大学进入社会前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最好的锻炼机会,也是大学生到从业者一个非常好的过度阶段,更是大学生培养自身工作能力的磨刀石,作为一名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能否在实习过程中掌握好实习内容,培养好工作能力,显的尤为重要。
生态修复实习心得体会一第一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踏上前往北九水旅游景区的征程。
由于在雨后登山,老师嘱咐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
在领略北九水美丽风光的同时,也要观察北九水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并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解释。
随着大部队不断向九水方向进军,我们不断地在分割,最后三五成群。
随着时间与路程的不断推移,随着山路的不断崎岖,随着体力的不断透支,随着美景不断地推陈出新,思想在不段的做着激烈的斗争“是继续领略名山大山的雄伟壮阔,还是停下休息片刻继续完成未完成的任务。
”最终体力战胜了继续登山的欲望,大家围在一起讨论此时的良辰美景以及后来继续赶路的计划。
稍微休息片刻我们又一次向着九水的方向进军,看到飞流直下的九水瀑布让自己心旷神怡如置身于仙境之中。
耳畔旁回响起老师的讲解,北方的瀑布及海边的瀑布也许中国只有这一处吧。
让自己不免发出“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见”的感触。
清凉的水汽也难以抹去我内心的不断的悸动,骄阳似火的天气也难以比拟我内心的躁动。
登上山顶,放眼望去,满山的翠绿尽收眼底,望着错落有致的植被让自己痴迷,置身处让自己小有成就感。
我们置身于风景如画的北九水,亲身领略大自然的奇特风光,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同时也更加的激发了我对生态学学习热情。
伴随着落日的余辉,从山顶漫步走来,观看着植被那扭曲的生长,体现了顽强的生命力,领悟着大自然的奥妙。
由于自己腿部有伤,特别感谢李长志的细心呵护,陪伴着自己返程。
登山不在乎山的高度,在乎的是心灵的旅行,以及看风景的心情,还有的就是同学之间的友谊,现在回想起当时的点点滴滴,让我的心潮澎湃,久久不能释怀。
第二天上午在杨老师的带领下,认识崂山地区的代表植物并了解了这些植物的药用经济价值。
生态修复实习心得体会范文
生态修复实习心得体会范文
在生态修复的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以下是我在实习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意识到了生态修复的紧迫性。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自然资源被
过度开发和污染,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物种的灭绝。
通过实习,我亲眼目睹了一
些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比如森林被砍伐、湖泊遭到污染等。
这让我深刻意识到生态修
复的紧迫性,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
其次,我体会到了生态修复的复杂性。
生态修复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技术手段,比如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
在实习中,我需要借助于各种专业知识和技术来
制定修复方案和实施修复工作。
同时,生态修复还需要考虑到地理、气候等多个因素
的影响。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生态修复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最后,我认识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生态修复的目标。
生态修复不仅仅是恢复
自然环境的平衡,更重要的是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
一些与当地居民的交流活动,了解到他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保护。
这让我明白,生
态修复需要与当地社区和居民共同参与,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生态修复的
进程。
综上所述,生态修复实习让我深刻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体会到了生态修复的
紧迫性和复杂性,认识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生态修复的目标。
通过实习,我
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为未来的
生态修复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浅谈城市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
浅谈城市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摘要:“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指再生态的理念,修复城市中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用更新织补的理念,拆除违章建筑,修复城市设施、空间环境、景观风貌,提升城市特色和活力。
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治理“城市病”、保障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途径,是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一、“城市双修”的含义“城市双修”是指生态修复、城市修补。
其中,生态修复,旨在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河流、植被,重点是通过一系列手段恢复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城市修补,重点是不断改善城市公共服务质量,改进市政基础设施条件,发掘和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和社会网络,使城市功能体系及其承载的空间场所得到全面系统的修复、弥补和完善。
二、“城市双修”的基本内容(一)城市生态环境调查评估1,自然资源现状调查包括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山体保护现状与分析;水资源现状及分析,包括地表水资源现状分析、地下水资源现状分析、水体污染现状、海岸带现状等;绿地现状及分析,包括绿地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湿地公园建设现状等;土地污染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等等。
2,生态空间评估包括土地利用总体格局、生态用地布局、城市景观格局、生态修复项目库等内容。
(二)城市发展调查评估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的评估,包括市政设施现状的评估、环境设施现状的评估、公共服务设施现状的评估;城市公共空间的现状,包括公园绿地,城市广场的现状分布、滨水空间、街头绿地等环境现状、城市公共空间修补工程等;城市居民出行现状,包括城市道路、桥梁布局现状、道路、桥梁维修改造情况、公共交通现状、停车场库现状;老旧小区改造现状情况;历史文化保护现状;城市景观现状。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居民出行、老旧小区改造、历史文化保护、城市景观等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四)城市修补重点一般城市修补的重点都在基础设施方面和城市公共空间营造方面,一些地区和城市由于城市发展速度快,道路交通方面的修补就会成为重中之重。
做好生态修复工作心得体会发言
做好生态修复工作心得体会发言生态修复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弥补生态欠账的重要制度安排。
得益于此,不少昔日满目疮痍之地重披“绿装”,有的还成为“网红” 景点,生态修复成效明显。
然而,少数地方念歪了生态经,打着“生态修复"旗号破坏生态,出现“生态修复”越修越差、旧债未还又添新账的乱象。
近年来,名为“生态修复”,实则变相开采、盗采矿产资源的现象在多地冒头。
不法分子借环境治理、平整土地、水体治理、削坡排险等名义,在矿山生态修复、河道生态疏浚、建渣生态清运等项目中,边修复边破坏、小修复大破坏、不修复只破坏,让人触目惊心。
为掩人耳目,有的矿企对外宣传是生态恢复治理样板,却暗地里在修复、开采之间灵活切换,大搞形式主义;有的企业没有生态修复资质,为牟利非法承包生态修复项目,借机盗采矿产;有的地方将所谓“生态修复”项目拆分,化整为零以图躲避监管。
“生态修复”乱象背后,既有不法分子投机取巧、掩人耳目的原因,也有部分地方政府监管不力、失察失管的问题。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
生态修复这本好经不容念歪。
近期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明确,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 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作,要压实地方政府主责,加强全方位、全流程监管力度。
应尽快建立起完善的“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制度体系,落实主体责任,既要强化对所有者、开发者乃至监管者的统一监管,也要做到修复前有方案、修复中有监督、修复后有验收。
对生态修复中的形式主义行为,要及时通报和曝光; 对以生态修复名义违法采矿、破坏耕地等行为,要移交执法机构调查处理。
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应不断探索创新,织密智慧监管网。
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均发文要求,各地要充分利用遥感、测绘、地质调查等技术手段,对生态修复项目实施进度、效果等进行监督管理。
特别是重点围绕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重点生态功能区等,开展生态质量监督监测,充分利用卫星资源、航空有人和无人机、地面固定和移动巡视监测等手段,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生态质量监测网络,提升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赋能生态环境治理。
对“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认识和思考
对“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认识和思考2017年7月,济南被列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全国第三批试点城市,笔者从阐述“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概念、总结借鉴各地实践情况入手,立足济南实际,思考分析城市双修的本质及意义。
随后在济南双修实践基础上,探索提出建立双修长效工作机制、改善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对策路径,以期为其他城市开展相关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标签:济南;“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认识;思考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受历史上“大拆大建”、“高楼大厦现代化”等错误城市建设理念发展理念的影响,许多城市也陷入了低质量发展的“泥潭”。
随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等一系列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的召开,如何通过城市双修突破发展瓶颈、实现跨越发展已刻不容缓,成为当下众多城市审慎思考的重要议题。
一、相关概念2015年4月,前任住建部部长陈政高考察三亚规划建设时,首次使用“城市双修”一词,概括三亚在修复生态环境、补齐城市短板工作中做出的成就。
“生态修复”指用再生态的理念,修复城市中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城市修补”指用更新织补的理念,拆除违章建筑,修复城市设施、空间环境、景观风貌,提升城市特色和活力。
二、济南双修工作实践济南,山东省省会城市,“山、泉、湖、河、城”有机融合,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特色突出。
近年来,随着“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总体发展战略的逐步落实,城市建设空间飞速拓展。
同国内其他特大城市类似,也出现了市区山体裸露、河流水系污染增多,山体破损、泉水水源地破坏严重,绿色公共空间匮乏、风貌特色不鲜明、设施短缺等一系列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充分发挥城市双修工作的抢救、纠错、惠民作用,有效破解城市病、深挖用地存量、实现城市转型发展,对于济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济南城市双修相关经验(一)聚焦城市主要问题精准发力,制定实施方案,以“十大行动”为双修工作重点快速城市化累积的叠加问题,注定城市双修工作必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千头万绪的修复、修补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根据组织安排,6月7-11日,我有幸在厦门参加历时5天的全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培训班学习,感觉这次学习非常及时、非常有益。
专家教授从大量现实案例切入,抽丝剥茧,对如何通过“双修”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补足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市内涵式发展,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浅出地阐述,令我受益匪浅。
具体来说,主要有三点收获。
一是理论提升。
通过对城市规划、城市发展转型、现代规划理念、城市“双修”等理论的再一次学习充电,自己的理论水平得到再次提升,对一些经典理论的理解实现质的飞跃。
二是视野开阔。
专家教授们旁征博引,列举了大量国际国内经典案例、成功典范,为自己从更高站位、更宽维度审视永定城市建设提供了支撑,开拓了思路,开阔了视野。
三是方向明确。
通过这次培训,感觉到自己分管城建工作以来的思路、做法总体是正确的,同时,也更加明确了永定进行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方向。
总之,这次学习,时间不长,启发很大,收获良多,感到越学愿景越清晰、方向越明确、动力越充沛。
放眼全国,审视永定,深感推进城镇建设发展中需防范
和警惕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重发展轻民生问题。
近三十年来,永定经济社会快速平稳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壮大,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但在发展的同时,落下的民生欠账也多,短板明显。
特别是永定撤县设区后,永定发展模式面临由“城镇化”向“城市化”转变。
但在城镇建设方面,城区基础设施功能不够完善、承载能力较弱,城区危旧房改造矛盾突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依靠区财投入,市级财政公共投入偏弱,社会资本投入较少,基础设施建设在较大程度上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比如,城区停车较难,部分老城区排水不畅、路面积水,地下管网更新改造慢等,城市修补、改造提升亟需进行。
二是重扩张轻内涵问题。
近年来,永定城区大力实施“东进西扩南延北拓”战略,城市建成区由2009年的4.32平方公里快速扩展至11.2平方公里。
但随之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比如,一些城市建筑布局不合理,未能很好的协调建筑与城市环境、山水格局的关系,城市天际线没有做到科学美观,九一路、东大道、南门街等城市主干道街景立面经过改造提升,效果较好。
但还需从规划源头加强控制,达到最好效果。
另外,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违章搭盖等现象屡禁不止,对城市内涵提升造成较大阻力。
三是重建设轻保护问题。
近年来,永定实施了大量的城建项目,但由于特殊地形、地质条件的制约,永定城区可供扩展的适宜建设用地空间已十分有限,建设发展与生态保护、文物保护、文化保护冲突问题突出,未能充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自身生态资源优势,实现绿色发展。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把这次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是学习的落脚点。
在举国上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契机面前,如何加快推动永定内涵式发展,实现“双修”让城市更美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目标,妥善处理城市与生态的共生关系、自然与人的关系至关重要。
一、在做精规划上下功夫。
高质量、高标准规划,兼顾保护与传承、治理与管理,达到共建共治共享。
一是加快规划编制。
加快推进中心城区优化提升行动规划、城市开发边界及生态红线划定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水土保持规划等的编制工作,形成完备规划体系,为城市修补、生态修复提供依据和指南。
二是提升规划质量。
尽量选聘资质高、实力强、信誉好的规划单位,督促规划设计单位深入群众,深入城区角落,吃透永定区情、民情、风情,设计出更具永定特色、更符合永定发展的高品质规划作品。
同时,严格规划执行,加强规划评审,从严把关,确保规划质量。
三是更加注重生态。
摈弃大拆大建、只重建设不重保护
理念,从规划源头上把好生态保护、城市特色营造等问题。
比如,体育中心项目要充分利用原有生态湿地环境,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造城市湿地公园,周边配套适度开发,提升人居舒适度。
二、在做优生态上下功夫。
坚持生态思维,以人为本,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
一是打造无边际立体公园体系。
面上,以老城区为中心,在下坑、古镇、礼田、东溪、寨下等新城合理规划建设公园、绿地、湿地等,加快实施南山公园、凤山公园改造提升,进一步完善儿童乐园、春霭园等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南山、南岗等周边山体建设观景平台,提升城区公园的游览观光水平。
线上,加快实施永定河、西溪河“一河两岸”项目,串联城区春霭园、儿童乐园、凤山公园等主要公共空间、绿色生态休闲空间以及城区附近的天子温泉、客家博览园、客家古镇等旅游景点,供市民休憩、游客观光。
点上,规划更多开放式公共绿地,公共广场设置戏水池、戏水喷泉等实用的公用设施,提升公园的可接触性、无边际性。
二是打造无障碍动态交通体系。
大力推进高铁动车、高速公路网、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建设,着力构建“一港、两站、四纵、四横、十联、十通”立体化交通网络大格局,实现与龙岩
中心城市动车直连,与周边地区无缝对接。
城区层面,按照“一环一轴三纵三横”的主骨架路网规划,打造城市景观大道,将规划永定大道改造、建设成为永定主城区“形象大道”;完善慢行系统,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力争6月底前3路公交车投入使用。
加快老检察院、东大道、龙凤花园等城区公共停车场建设,确保2017年新增100个公共停车位,进一步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
三是打造现代化综合管廊体系。
统筹建设永定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实施城镇自来水厂和管网改扩建,完善城市燃气管网,确保2017年完成新建供水管网20千米,旧城管网改造约6千米。
推进海棉城市建设,实施永定城区排水设施改造,建立监测系统和完善雨水蓄滞、收储系统,提高城镇排水防涝能力。
推进城区和重点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推动“水清洁、水节约、水循环”。
确保2017年完成6千米污水管网建设。
三、在做美城区上下功夫。
重点抓好三方面:一是天际线。
重点强化对建筑高度、重要区域建筑界面形态的管控和指引,营造特色风貌。
特别是南部园区、礼田新区、古镇片区、寨下新区、东溪片区等新区建设要从严把控建筑高度和界面形态,塑造永定城市新形象。
严厉打击违法违章搭盖,制定出台《龙岩市永定区违法违章建设处理办法》,坚决拆除违法违章构(建)筑物;二是色彩。
将色彩、风貌管理纳入审查程序,城区建筑主要以土
楼黄为主色调,严格控制新建建筑外立面色彩,打造更具土楼元素、客家特色凤城。
在东大街、九一路、南门街立面改造基础上,适时启动沿河路、南通路、环城路等重要路段立面改造工程,植入永定特色元素,延续城市文脉;三是街景。
重新修订《永定区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对超过设置审批期限的一律拆除,加强对已设置广告的巡查、管护,确保广告设置规范、整洁、有序。
对城区夜景照明进行改造提升,实施拆墙见绿、拆围透绿行动,力争实现出门见绿、开门见景。
加大力度打通断头路、优化畸形路口,打造开放街区,保留街区肌理及街道空间,实行小街区密路网窄断面,方便群众出行。
四、在做特文化上下功夫。
充分发挥客家博览园、客家古镇示范引领作用,从永定城市空间特色、建筑风格、风景园艺等入手,融入客家文化、土楼文化、红色文化等独特元素,将这些特点融入到城市空间管控、建筑设计引导及街道设计引导当中,使客家文化表达到城市建设的各个角落,推动城区和中心镇的基准色调与永定的文化传统、土楼建筑风格相融合,让客家文化、土楼文化元素植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市建设中,彰显客家城镇的可识别性和文化魅力,唤醒市民对客家文化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