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阁夜学案
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阁夜 学案
《阁夜》导学案【要点突破】一、整体把握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他的《登高》和《登岳阳楼》两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登高》《登岳阳楼》2.杜甫在《旅夜书怀》中描绘雄浑阔大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3.诸葛武侯祠内有一联:“布衣吟啸足千秋,草庐频频,收起潜龙,蜀丞相尽瘁鞠躬,非得已也;竹帛勋名垂两代,汉祚将终,霄沉羽鹤,杜少陵沥心呕血,有由来哉。
”里面暗含杜甫《蜀相》的两句诗,这两句是,。
答案: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二、细部探微1.首联描绘了怎样的图景?结合“岁暮”“催”“天涯”“寒”等词语揣摩作者融入的思想感情。
答案:寒冷孤寂的图景。
“天涯”既写积雪漫无涯际,凄神寒骨,又包含客居天涯的冷落孤寂;“催”既写光阴催促每天日升月落,又指光阴催人步入暮年,时光流逝来日无多;“寒”指天寒地冻,对于贫病交加的杜甫来说,心境更为凄寒。
2.颔联上句写悲惨之战争现实,下句写壮美之三峡夜景,放在一起,二者为什么能浑然融为一体?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答案:悲壮的鼓声是国家失序、民有怨气的表现,星河动摇是百姓劳顿的反映,战争频频带来的灾难与痛苦不言而喻。
【感悟总结】一、中心主旨本诗集中地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通过雪霁寒宵的冬夜的所见所闻,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写作特色1.诗中用事。
诗中用事共有三处:①“五更”句用祢衡事。
②“三峡”句用汉武帝问星象事。
③“卧龙”句用诸葛亮、公孙述事。
诗人用事之妙在于事与诗中意境合为一体,而使人不觉得这是用事。
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是中国诗歌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
诗的前两联中的景物描写,所暗含的是诗人对时事的伤怀。
诗人从景物写起,意在创造一个与诗人内心世界一致的情境,让读者凭借集体可感的形象,走入诗人的心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阁夜》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阁夜》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阁夜》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1《阁夜》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导学目标】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到古文阅读、思维拓展及文化背景等方面知识。
通过《阁夜》这篇古文的学习,我们能够培养自己感悟生活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课前预习】1. 阅读《阁夜》这篇古文,了解文章的大意。
2. 理解文中出现的生僻字词并记录下来。
3. 学习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了解夜行器的概念和功能。
4. 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和感受《阁夜》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意蕴。
【课堂内容】1. 古文阅读及思维拓展李白的《阁夜》从标题就能看出来是一篇夜景咏叹诗,是李白描写他在夜晚游赏中的所见所闻。
文章首句“钟山川上寺,夜半钟声到”点明场景,引出了下文的描写,另外此句的中“寺”和后文“月明千里路”均蕴含了哲学上的意义。
第二句到第四句句则描述了景色,其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微雨漠漠送秋归”这四个字极好地表现出了秋天的气息,让读者看到了一幅阴雨霏霏的夜晚景象。
第五句到第十句句,则从自己的经历中发人深省的思索出发,深入散发景色所触发的情感,哲理性较高。
2. 文化背景在古代,夜行器是一种指示方向用的器具,由陶瓷或者玻璃制成,上面有兽面或者神面等雕刻,夜间照亮。
这种夜行器多数用于照明和指引行进方向,是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之一。
文章中描写的“青帝子”则是《山海经》中记载的一位神仙,以指引方向的绝技远近驰名。
【课后作业】1. 背诵《阁夜》这篇古文,并理解文中表达的意蕴。
2. 汇总整理课上记录的生僻字词,扩展自己的词汇量。
3. 进一步探究夜行器的历史文化背景,加深对古代科技的认知。
4. 汇总自己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夜景,并通过阅读《阁夜》中的文学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绪和感受。
【拓展阅读】1.《夜行船》朱自清2.《月下独酌》李白3.《青玉案·元夕》辛弃疾【学生感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深入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进一步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
2018-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4讲 阁夜(杜甫)导学案
作者文体导读1、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朝河南府巩县(河南郑州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集为《杜工部集》,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2、主要作品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居住5年后流亡一直到他逝世。
这11年中他写诗1000余首,主要作品有《杜工部集》、《春望》、《北征》、《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3、故事背景“阁夜”,即西阁之夜。
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寓居夔州(765--767)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
当时,蜀中发生了崔旰(gàn)、郭英乂(yì)、杨子琳等军阀的连年混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导致蜀中大乱。
《阁夜》就是在这样一种动荡的时代背景中创作出来的。
加之杜甫好友郑虔﹙qián﹚、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亡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
《阁夜》的体裁:从诗体看,属七言律诗;从内容看,是一首抒情诗;律诗属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
有七律“千秋鼻祖”之美称。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四月飘泊至夔州(治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这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西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
战争的烽火一直没有停息。
战祸绵延数年,人民死伤无数。
而杜甫的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適等,都先后死去。
一个深冬的夜晚,霜雪初霁,寓居在夔州西阁中的诗人,从霜雪之夜的所见所闻,联想到当前国家时事和自己衰老多病、飘泊天涯的生活,心情异常沉重,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4、词句注释(1)阴阳:指日月。
人教版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阁夜》名优教案 (9)
《阁夜》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了解诗歌写作背景,熟悉诗歌内容。
2.揣摩诗歌思想情感,分析诗歌多种艺术手法。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难点揣摩诗歌思想情感,分析诗歌多种艺术手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第二单元我们学习了杜甫的《旅夜书怀》,我们一起来背诵这首诗,“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首诗是他失去严武的依托离开成都到渝州、忠州途中所写。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他同一时期的另一首诗歌《阁夜》。
二、作者简介详见教学课件。
三、背景介绍详见教学课件。
四、诵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1.学生自由诵读。
(教师指导:意读、情读)2.播放诵读录音。
(学生体会诗歌深情、顿挫的特点)3.学生速读诗歌,根据课本注释梳理诗歌内容。
4.概括诗歌内容。
本诗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写阁夜景象,第二部分写阁夜情事。
阁夜景象:岁暮时节,冬日傍晚,霜雪初停的寒夜;击鼓声,号角声,动荡的星河,三峡江水。
阁夜情事:战乱岁月,百姓流离失所,家国苦难,连年战伐。
五、把握诗歌主旨1.从整首诗来看,诗人感慨万千。
诗人共有几种悲慨?诗人对什么事最为忧伤呢?明确:五种。
第一个是表达诗人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的感慨,第二是表达诗人客居天涯的感慨,第三是表达诗人对百姓因战争而劳顿的痛惜之情,第四是表达诗人对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悲哀,第五是表达诗人对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和无奈。
其中诗人对百姓在战争中遭受的苦难最为忧伤。
2.补充:也可以说诗人万般感慨集于笔端,有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有对人生、宇宙、历史、古今之悲,还有对个人命运的悲叹。
六、鉴赏诗歌艺术手法在艺术手法上,主要有两个特点。
(1)此诗最突出的特点是通过声音来写战争。
颔联和颈联通过鼓角声、野哭声、渔樵的歌声来渲染战争的气息,手法含蓄,情感的张力和浓度都很大,十分痛切地表现出战争带来的灾难。
(2)此诗另外一个特点是用典。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第三单元第12课阁夜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歌<<阁夜>>.在高中阶段,我们已经学了几首杜甫的作品.这些作品主要集在必修三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还记得有哪一些吗?能不能背出来?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zhǔ)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bìn),潦倒新停浊酒杯。
[2][1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二解题《阁夜》:大历元年冬的一个夜晚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
三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就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以此为重点,以诵读法解读诗歌(一)一轮诵读,因声求气:(因声求气:就是感受诗的节奏,根据声韵的特点,进而把握诗的精神。
)1学生先初读.正音:①景:yǐng 日光;②霁:jì雪止;找出韵脚,押ao韵,偶句押韵注意朗读时,韵脚字稍微拖余音,把握节拍:2—2—1—2 2—2—1—2节拍:读出节奏美。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录音朗读2学生再读老师点评:重音、语速、语调等存在问题,这些都是源于对理解上的不够准确,因而朗读欠当,如此引出第二轮诵读,缘景明情(二)二轮诵读:缘景明情缘景明情,通过品味诗歌的意象——或景或物或人或事,连缀成画面,体会独特的意境,领悟诗人的感情。
2017-2018学年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阁夜 学案
篇目一阁夜一、字音认读1.霁.寒宵(jì) 2.催短景.(yǐnɡ) 3.数处.(chù)4.渔樵.(qiáo) 5.寂寥.(liáo) 6.夷.歌(yí)二、词语积累1.岁暮..阴阳催短景.岁暮:冬季景:日光2.天涯霜雪霁.寒宵霁:雪止3.三峡星河影动.摇动:摇曳不定4.夷歌..数处起渔樵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5.人事..音书漫.寂寥人事:指交游漫:徒然、白白地三、佳句诵读1.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3.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说作者杜甫(见第一单元《蜀相》的相关介绍)寻背景乾元二年(759)秋,47岁的杜甫弃官入蜀,开始了晚年漂泊西南的生活。
杜甫暮年生活穷困潦倒,病痛缠身,客居天涯,心情沉郁。
杜甫在夔州(今重庆奉节)共住了一年零九个多月(765-767),先后在赤甲、西阁、瀼西、东屯居住。
《阁夜》就是大历元年(766)冬寓居西阁时所作。
当时,安史之乱刚刚平息,整个社会还很动荡,巴蜀地区也陷入了战乱之中。
永泰元年(765)闰十月,剑南节度使郭英乂与崔旰互相残杀,导致蜀中大乱。
《阁夜》就是在这样一种动荡的时代背景中创作出来的。
链常识沉郁顿挫——杜甫诗的主要风格。
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澜起伏、反复低回。
杜甫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民生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
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
个人的悲痛变成了对于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留下了无穷韵味。
1.开篇两句中“催”和“霁”如何理解?这两句在诗中有何作用?提示:一“催”字,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序逼人。
“霁”,原指雨后或雪后转晴,这里指霜雪之后转晴。
高中语文3.2阁夜教案(新人教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阁夜》教学案例与评析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杜甫的诗歌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积累名句。
2、技能目标:把握诗歌风格,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内涵。
3、情感目标: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探讨杜甫的诗歌风格。
2、在反复诵读中把握诗风,体会诗意。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流露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教师:同学们,诗歌的鼎盛时期唐代出现了两位大诗人:诗仙太白、诗圣杜甫,一个代表浪漫主要的高峰,一个代表现实主义的高峰。
谁能分别说说代表这两位诗人的“浪漫”与“现实”的经典诗句?(学生回答)教师:杜甫的诗歌大多流露出关心民众,同情疾苦的忧国忧民情怀。
你们一定读过许多杜甫的诗歌,你们从中了解到他的诗歌有哪些风格呢?(学生回答:悲凉、沧桑、忧国忧民)教师:是的。
这是大家一贯以来所接受的杜甫的诗风。
然而,杜甫的诗风不仅如此,还记得那首《江畔独步寻花》吗?大家一起来吟诵。
(学生齐声朗诵)这首诗歌中我们感受到凄凉、悲怆吗?那么,在正式进入《阁夜》这篇课文之前,让我们一起粗略地了解杜甫的不同诗风。
二、组织学生粗略探讨杜甫诗歌中的两种风格。
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水槛遣心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风格一:闲适情趣,安静明秀境界,细腻的景物描写,形成萧散自然的特色。
别赞上人百川日东流,客去亦不息。
我生苦漂荡,何时有终极。
赞公释门老,放逐来上国。
还为世尘婴,颇带憔悴色。
杨枝晨在手,豆子雨已熟。
是身如浮云,安可限南北。
异县逢旧友,初忻写胸臆。
天长关塞寒,岁暮饥冻逼。
野风吹征衣,欲别向曛黑。
马嘶思故枥,归鸟尽敛翼。
古来聚散地,宿昔长荆棘。
相看俱衰年,出处各努力。
赤谷天寒霜雪繁,游子有所之。
岂但岁月暮,重来未有期。
晨发赤谷亭,险艰方自兹。
乱石无改辙,我车已载脂。
人教版选修高二《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三单元《阁夜》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4.《阁夜》一、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诵读的要领:掌握关键字的读音、语句的节奏、语气,体会作品的音乐美、情韵美;2.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诗歌风格,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内涵;3.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并能进行恰当的评价;4.文化传承与理解:深刻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培养自主鉴赏能力和爱国情怀。
二、教材分析《阁夜》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自主赏析部分的第一篇诗歌《阁夜》。
这个单元的目标是学习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作品,在古典诗歌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
本课是这一单元自主赏析的第一篇诗歌,学生在这一课学会了自主鉴赏,才能在后面的诗歌鉴赏中更好地运用时间。
学习本课是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领会诗词意旨的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鉴赏能力,体会杜甫一生经历坎坷却有着深沉悲壮的爱国情怀。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杜甫的诗歌积累较多,但还只是停留在积累名言佳句的层面上,很少体味诗歌的“韵味”,还缺乏审美品位和文学鉴赏能力。
在“原始的起点”与诗歌鉴赏之间缺少联系的“桥”。
而教师要帮学生建起这座“桥”。
这个“桥”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建设,从认知阶段到解读阶段再到鉴赏阶段,由“表”及“”里,体会诗歌音韵美、意境美、语言美、思想情感美。
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学会古诗鉴赏的方法:个性化解读文本,写出鉴赏文字;2.难点: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歌流露的思想感情。
五、过程与方法: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本课我主要用了点拨法、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熟读课文来感知课文内容。
2.研读法、点拨法,共同探究,寻求文字背后的知识,品味杜甫歌语言的独特魅力。
3.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六、教学方法:诵读点拨法、分组讨论探究法,分析鉴赏法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八、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设计1.播放《杜甫的生平》(微课视频)(创设情境,深情导入,加深对杜甫的理解):2.教师语言导入:韩愈曾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2019人教版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3.2《阁夜》word学案
《阁夜》学案学习目标:1、探讨杜甫诗的风格2、在反复诵读中把握诗风,体会诗意。
相关知识:1、背景简介《阁夜》是大历元年(766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
当时西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
而杜甫的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都先后死去。
杜甫以老病之身仍在不断地迁徙飘荡,他忧时伤乱,心情十分沉重,写下了这首诗。
2、诵读提示:“催”、“霁”“声”“影” 等字要重读,要表达出沉郁、悲凉的情感。
节奏、停顿如下所示:2019人教版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3.2《阁夜》word学案文本探究:1、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简析“催”和“天涯”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时令到了寒冬,天就越来越短;我浪迹天涯,在这霜雪初散的寒宵。
当此霜雪方歇的寒冬夜晚,天涯沦落的诗人对此凄凉寒怆之情,不由感慨万千。
“催”字,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序逼人。
天涯,指夔州,又有暮年飘零,久居异乡,沦落天涯之意。
2、颔联“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为千古名句,说说其妙处。
五更时分传来的鼓角声,起伏悲壮;三峡倒映着银河星辰,随着江波动摇。
当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数年,但各地时有战事。
五更时分,愁人不寐,那鼓角之声更显得悲壮感人。
这从侧面烘托出兵革未息、时局动荡、战争频仍的气氛。
天上星河虽然壮观无比,但映照于峡江时,因湍急的江流,而呈现出破碎、摇曳不定的景象,这似乎与诗人风雨飘摇的人生、时局的纷乱有些相似。
这两句气势苍凉,音调雄浑铿锵,辞采清丽壮阔,蕴含着诗人悲壮深沉的情怀。
3、颈联“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写什么,作者情感如何?颈联写拂晓前所闻,真实刻画了夔州的偏远凄凉的景象。
荒野中多少人家的恸哭声中,传来战争的讯息;惟有数处渔人樵夫唱起的夷歌,还透着一点生命的声息。
“野哭”、“夷歌”,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
对忧国忧民诗人来说,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
4、“卧龙”、“跃马”和“人事”、“音书”分别指什么?这两句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卧龙:诸葛亮——忠臣。
《阁夜》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阁夜》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阁夜》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1《阁夜》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阁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绝,描写了在高高的宫阁中,自己与友人一起经过了一夜的诗酒谈话。
此篇文章可以作为人教版高二选修的教学内容,下面将就如何进行《阁夜》的教学设计进行分析。
教学目标1、知道七绝是唐诗中的一种形式,熟悉上古阳刚诗风2、学习押韵格律并体会唐诗中的华丽文字及思想深度3、理解唐代文学艺术特色,了解唐代宫廷生活及宫廷诗歌作品4、学会把自己的感觉及思考结合到文学作品中,体会诗歌中的情感表达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课时:文本分析通过阅读《阁夜》这首唐诗,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唐诗中的常见格式。
让学生分辨出什么是七绝的格式。
结合全诗分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例如:“瑶池”“云阙”等有文化内涵的意象,并结合诗的结构、韵脚等研究唐诗的形式特点。
帮助学生掌握如何用恰当的词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第二课时:风格鉴赏让学生结合诗的上句、下句分别分析韵部的对仗关系,并重点阐述诗歌中针砭人性的思想。
教师带领学生探究唐代文学中的创作精神及几何学上的秩序美学。
学生在练习中表现出较深的兴趣和热情。
第三课时:唐代文学及宫廷诗歌教师让学生了解唐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并围绕宫廷诗歌这一主题展开讲述。
课上通过引导学生一起深入研究《阁夜》这首诗,教师创设思考场景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构思与讨论。
第四课时:形式特点及感受表达教师向学生详细讲解唐诗形式的特点,以及实例加强深度剖析。
接下来性探讨学生如何把自己的情感表现在诗歌中。
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诗中情感的表达,通过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转换做了理论知识的结合,让学生们熟练使用唐诗中的一些词语句式。
第五课时:学生分享朗读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古诗朗诵,让所有学生都有表演的机会表现自己,借此机会使大部分学生深入理解《阁夜》的文化内涵和美感价值。
教学方法与技巧本次授课中,我将运用多元教育技巧,让学生在各种形式中认知《阁夜》。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教案诗歌之部第三单元自主赏析阁夜(3)
《阁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依据声律探求诗的精神。
2、根据字词所包含的感情,体味《阁夜》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根据“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方法读诗歌,探求诗歌精神。
教学难点:认识诗人思想感情的教学方法:诵读法、问题探究法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生共同回忆杜甫的生平、思想等情况。
二、背景简介大历元年(766)冬,这一年杜甫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亡故。
杜甫寓居夔(kuí)州西阁,此时蜀中外有吐蕃军队的侵扰,内有崔旰(gàn)杨子琳等军阀的混战,战祸绵延多年,人民死伤无数。
想一想当年“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看一看现在万民挣扎于水火却不能挽救,岂不痛哉!三、诵读指导1生齐读,正字音2生齐读,说韵脚明确ao3师引导分析节拍和重音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4师范读5生齐读四、诵读之后,同学们思考你看到了、听到了、想到了、感受到了什么?四人一小组讨论完成。
明确:1看到了无边无际的霜雪洒落地面,蔓延到天边;我看到了壮观无比的星河倒映江中,碎影摇曳不定。
2听到了五更时分,军营里的击鼓声和号角声在夜空中显得格外悲壮;寂寂深夜,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荒芜的边境上,渔樵的歌声在凄凉的悲唱。
3想到了时光飞逝,人生短促;战乱频繁,哀鸿遍野;山河破碎,民不聊生。
4感受到了诗人那博大悲悯的情怀,那忧国忧民的忠诚,那自似宽解的思索:古往今来,不论贤愚忠逆,最终不免归卧黄土;战争无论延续多久,终会结束;生命无论受到多少摧残,总会延续。
五、播放名家的朗读视频,再次感受六、提问: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和情感读《阁夜》明确:首联岁末日短,深夜雪霁,应读的平缓颔联五更鼓角(听觉)星河影动(视觉)朗读时也应引吭高歌,颈联野哭千家,夷歌数出(对比)朗读时应转悲,尾联名将逝去,亲朋无音,以悲慨之音读之生再次齐读,读出情感七、提问:1、诗人为何而悲?2、小组讨论各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现情感?明确:首联:借景抒情,借萧瑟冬景,抒发自身客居天涯,境遇凄怆之悲。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阁夜》教案
《阁夜》教案教学目标:1、欣赏并领会本诗的艺术特点。
2、诵读品味本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教学方法:诵读法、问题探究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导入:在我国古代诗歌历史中有两位重要的大诗人,他们的文章为后人称颂——李杜文章在,光耀万千长!这里的李杜我们都很熟悉了指的是,李白、杜甫!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老李的《将进酒》他的气度,气魄,气势,我们领略了感受了。
那么,老杜的风格怎样呢?今天要学习的有七律千秋鼻祖之美称《阁夜》一诗!2.作者简介:杜甫,人称杜子美(公元712-公元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
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工部。
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
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题解\写作背景“阁夜”,即西阁之夜。
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
当时,蜀中发生了崔旰、郭英乂、杨子琳等军阀的连年混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加之杜甫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適等人相继亡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
2020-2021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14课自主赏析阁夜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14课自主赏析阁夜含解析第14课自主赏析阁夜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一个大唐足以让后人炫耀几千年。
大唐的资本不光在她的经济,还有那一位位或浪漫,或现实的诗人,因为有了诗界中一颗颗耀眼的明珠,才使大唐帝国的文化大放异彩。
上节课我们从《将进酒》中领略了李白的气度、气魄、气势;今天我们学习有七律千秋鼻祖之称的《阁夜》一诗,去领略杜甫的风格。
1.作家作品见第一单元《蜀相》相关部分.2.背景解读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当时,蜀中军阀连年混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加之杜甫的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相继亡故,所以他深感寂寞悲哀。
诗人流寓于荒僻的山城,在一个雪后的不眠之夜,面对三峡壮丽的夜景,听到悲壮的鼓角声,感慨万千。
他由眼前的情景想到国家的战乱,由历史人物想到自己的境遇,于是悲从中来,写下了这首悲壮慷慨的诗篇。
“阁夜”,即西阁之夜。
3.文化常识【跃马】指公孙述,字子阳,扶风人。
西汉末年,天下大乱,他凭蜀地险要,自立为天子,号“白帝”。
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
”例如: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1.字音识记①雪霁.(jì)②夷.歌(yí)③渔樵.(qiáo)④跃.马(yuè)⑤寂寥.(liáo) ⑥短景.(yǐnɡ)2.辨形组词3.词语解释(1)岁暮阴阳催短景.(通“影”,日光)(2)天涯霜雪霁.寒宵(雪止)(3)三峡星河..影动摇(银河,这里泛指天上的群星)(4)卧龙..跃马终黄土(指诸葛亮)(5)人事音书漫.寂寥(徒然、白白地)1.全诗一共写了诗人的几种悲慨?从诗中哪些词句可看出来?提示:共写了五种:①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从“岁暮”“催”中可看出;②客居天涯的凄寒,从“天涯”“寒宵”中可看出;③对百姓因战争而劳顿的痛惜,从“野哭”“闻战伐”中可看出;④对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悲哀,从“终黄土”中可看出;⑤对自己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和无奈,从诗的最后一句可看出。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阁夜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阁夜》【温馨心语】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杜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杜甫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学习目标】1.诵读全文,把握节奏。
2.欣赏并领会本诗的思想感情及艺术特点。
3.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1、作者及背景2、2.资料补充:这首诗是公元766年(大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
当时西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
而杜甫的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都先后死去。
感时忆旧,他写了这首诗,表现出异常沉重的心情。
【自主学习与检测】1.填写杜甫的生平、思想等情况。
杜甫(712—770)唐代伟大的___________诗人。
字子美,自号______________。
他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充满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感情,被誉为“__________”。
2、基础积累:见《新学案》43页3.概括全诗内容:【合作探究,问题生成与解决】1.“岁暮阴阳催短影,天涯霜雪霁寒”这一联交代了什么要素?有什么作用?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表现了什么样的意境?3“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这一联你读懂了什么?上下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4.“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这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悲慨?【拓展延伸--延伸巩固】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岁暮①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
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诗歌之部阁夜含解析学案
阁夜本课话题——责任朗读——课文中的名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诗人选取最能传达哀愁的典型意象,如五更鼓角、野哭声、夷歌声,这是听觉所闻;霜雪、星河影动,这是视觉所见。
这些见闻均发生在西阁江边的不眠之夜。
融入了诗人忧国忧民的众多意象,共同营造了诗中深沉悲凉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切关怀和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在马化腾低调温和的外表下,不但跳动着一颗雄霸互联网世界的野心,而且拥有一颗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的爱心。
他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把公益事业作为公司的战略之一。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后,马化腾均有巨额捐助。
在他的带领下,腾讯公司于2007年成立了“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致力公益慈善事业,关爱青少年成长,倡导企业公民责任。
马化腾不仅打造了一个庞大的“QQ帝国”,而且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弱势群体,热心公益慈善事业。
他既有一个聪慧的大脑,又有一颗善良的心灵。
背诵——文学中的名言警句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梁启超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
——刘易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
——托尔斯泰[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1)单音字霁.寒宵(j ì) 渔樵.(qi áo) 漫寂寥.(li áo) (2)多音字角⎩⎪⎨⎪⎧(ji ǎo )角度(ju é)角逐 处⎩⎪⎨⎪⎧(ch ǔ)处理(ch ù)好处第2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人事..音书漫寂寥古义:指交游。
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
(2)三峡星河影动摇..。
古义:摇曳不定。
今义:不坚定。
第3步‖名句积累——经典名句君须记(1)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目一阁夜
一、字音认读
1.霁.寒宵(jì) 2.催短景.(yǐnɡ) 3.数处.(chù)
4.渔樵.(qiáo) 5.寂寥.(liáo) 6.夷.歌(yí)
二、词语积累
1.岁暮
..阴阳催短景.岁暮:冬季
景:日光
2.天涯霜雪霁.寒宵霁:雪止
3.三峡星河影动.摇动:摇曳不定
4.夷歌
..数处起渔樵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
5.人事
..音书漫.寂寥人事:指交游
漫:徒然、白白地
三、佳句诵读
1.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3.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说作者
杜甫(见第一单元《蜀相》的相关介绍)
寻背景
乾元二年(759)秋,47岁的杜甫弃官入蜀,开始了晚年漂泊西南的生活。
杜甫暮年生活穷困潦倒,病痛缠身,客居天涯,心情沉郁。
杜甫在夔州(今重庆奉节)共住了一年零九个多月(765-767),先后在赤甲、西阁、瀼西、东屯居住。
《阁夜》就是大历元年(766)冬寓居西阁时所作。
当时,安史之乱刚刚平息,整个社会还很动荡,巴蜀地区也陷入了战乱之中。
永泰元年(765)闰十月,剑南节度使郭英乂与崔旰互相残杀,导致蜀中大乱。
《阁夜》就是在这样一种动荡的时代背景中创作出来的。
链常识
沉郁顿挫——杜甫诗的主要风格。
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澜起伏、反复低回。
杜甫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民生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
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
个人的悲痛变成了对于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留下了无穷韵味。
1.开篇两句中“催”和“霁”如何理解?这两句在诗中有何作用?
提示:一“催”字,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序逼人。
“霁”,原指雨后或雪后转晴,这里指霜雪之后转晴。
当此霜雪方歇的寒冬夜晚,雪光明朗如昼,
诗人彻夜未眠,可见忧心之重,为下文写听到当地驻军的鼓角声作铺垫。
2.颔联“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为千古名句,说说其妙处。
提示:五更时分传来的鼓角声,起伏悲壮;五更时分,愁人不寐,那鼓角之声更显得悲壮感人。
这从听觉方面写出兵革未息、时局动荡、战争频仍的气氛。
天上星河虽然壮观无比,但映照于峡江时,因湍急的江流,而呈现出破碎、摇曳不定的景象,这似乎与诗人风雨飘摇的人生、时局的纷乱有些相似。
此联的妙处在于诗人把对时局的关怀和三峡夜深美景的欣赏有机地结合起来,巧妙地将诗人悲壮深沉的情怀融入深深的景色之中。
3.颈联中“野哭千家”和“夷歌”各指什么?各有何寓意?
提示:“野哭千家”指千家恸哭传彻四野,暗指军阀混战给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所带来的严重损失。
“夷歌”指少数民族的歌谣,异乡的歌谣,暗指自己衰年多病仍流落异乡。
4.尾联“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作者联想此地两位历史人物的用意何在?
提示:尾联写像诸葛亮、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不论他是贤是愚,都一样最终归于黄土;人事变迁,音书断绝,使人感到寂寞无聊,但又算得了什么?尾联看似自宽自慰,实则也有诗人对人生无常、宇宙永恒的感悟:古往今来,不论贤愚忠逆,最终都不免归卧黄土;战争无论延续多久,终会结束;生命无论受到多少摧残,总会延续。
一、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3题。
严郑公①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②,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③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 ①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
②箨(tuò),笋壳。
③帙,包书的布套。
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
“侵”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
“晚”字则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3~4题。
野望
[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 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
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
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
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3.下列各组词语不符合对仗要求的两项是( )
A.首联中的“白雪”与“清江”
B.颔联中的“诸弟”与“一身”
C.颈联中的“供多病”与“答圣朝”
D.尾联中的“出郊”与“人事”
E.尾联中的“时极目”与“日萧条”
解析:选DE 古诗中的对仗,要考虑到词性、平仄等因素。
A项中“白雪”与“清江”词性相对,色彩“白”与“清”相对,名词“雪”与“江”相对;B项中“诸弟”对“一身”,数字相对;C项中“供多病”与“答圣朝”动宾结构相对。
D项中“出郊”是动宾,“人事”为定补,不对仗;而E项的“极目”与“萧条”词性不对,“极目”为动词,“萧条”为形容词。
4.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首联以景写情,三城边防堡垒白雪皑皑,传达忧国之情,看到送别之地,流露思家之情。
颔联接着第二句,通过写兄弟远隔,自己孤身飘零,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及自己的悲苦之情。
颈联暗接全诗第一句,写自己年老多病、无以报国,表达无奈和郁闷之情。
尾联下句直接表达对家国之事的忧虑。
二、语言应用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春节期间,央视推出的“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关注。
调查得到的回答千奇百怪、五花八门,让人感慨良多,今天我们还知道“家风”是什么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儒家文化讲究“诗礼传家”,讲究“忠孝仁义礼智信廉”。
对于士大夫阶层来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目标。
不仅统治阶层和士大夫家庭提倡“邻德里仁”和“笔耕砚拓”的“诗礼家风”,纵使寻常百姓也持守这样的治家信条。
中国历代不乏家风门第的典范,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颜氏家训》到《曾国藩家书》,中国古代公开出版的“家训”在百种以上。
如诸葛亮的《诫子书》、司马光的《训俭示康》,成为后世学子修身立志、厉行节俭的名篇。
在家风已然变得陌生的今天,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从公众的反馈来看,人们已经开始重新审视这一传统文化,认识到我们离开自己的传统文化太久了。
答案:①家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②也留下许多流传后世的经典③央视此次重提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