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知识归纳[工作范文]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知识点归纳八班级物理上册《声现象》学问点归纳(精选6篇)八班级物理上册《声现象》学问点归纳篇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在15℃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听到声音的两种途径:耳朵听声和骨传声双耳效应:可由此推断声源方位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三大特性: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由发声体振动频率打算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3、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打算噪声的危害和掌握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凡是阻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声的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利用超声波碎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等医生查病时的“闻”,b超诊病,敲铁轨听声音等八班级物理上册《声现象》学问点归纳篇2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现象: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动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悦耳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肯定在20-XX0次/秒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方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练习:①p14图1.1-4所示的试验可得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由于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物理声现象的知识归纳
物理声现象的知识归纳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深刻的学问。
本文将对物理学中与声音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现象进行归纳和介绍。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当物体振动时,周围的空气分子也被振动,产生了一系列的纵波。
这些振动的压缩部分和稀疏部分形成了声音的波形,从而传播到周围的空气中。
这种波动也可以通过其他介质如固体和液体传播。
二、声音的特性1. 频率和周期:声音的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周期是指振动一次所需的时间。
频率和周期成反比关系,即频率 = 1 / 周期。
2. 声速:声音传播的速度被称为声速,它取决于介质的性质。
在空气中,声速大约为343米/秒。
在固体和液体中,声速通常更高。
3. 声音的强度:声音的强度表示声音的能量。
它以分贝(dB)为单位进行衡量。
强度与声音的振幅和频率有关。
4. 声音的音调和音量: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音量是指声音的大小,由声波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音量越大。
三、声音的传播和反射声音传播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衍射等现象。
当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一部分声波会被反射回来,这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能够听到回声。
声音也可以被物体表面反射,从而影响声音的传播方向和强度。
四、共振现象共振是指当物体的振动频率与外加振动的频率相同时,物体将发生共振现象,振动的幅度将增大。
共振现象在乐器和无线电等领域中有重要应用。
五、声音的干涉和衍射当两个或多个声源同时发出声音时,它们的声波会相互叠加,这就是声音的干涉现象。
衍射是指声波遇到障碍物时的弯曲现象,它使声音能够绕过物体传播到阻碍的区域。
六、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描述了当声源和听者相对运动时,声音的频率和声调会发生变化的现象。
当声源和听者接近时,声音的频率增加,音调变高;当声源和听者远离时,声音的频率减小,音调变低。
结论以上是对物理声现象的知识进行的简要归纳。
声现象知识归纳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word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word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而声现象是研究声音产生、传播和感知的科学。
本文将介绍声现象的基本知识点,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感知,以及一些与声音相关的实际应用。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一个物体振动时,就会产生声波。
声波是一种机械波,通过振动的分子传播。
在空气中,声波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但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会有所不同。
声音的频率决定了所产生的声音的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声音的传播声音传播的方式包括空气传播、固体传播和液体传播。
在空气中,声波通过分子之间的碰撞传播。
在固体中,声波通过固体的颗粒传播,例如,声音可以通过木头、金属等固体传播。
在液体中,声波也是通过分子之间的碰撞传播的,声音可以通过水、酒等液体传播。
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方式都会有所不同。
声音的感知人类的耳朵是感知声音的主要器官。
当声波进入耳朵时,会导致耳膜振动,进而刺激耳朵内的听觉神经,最终将声音传递到大脑中。
除了耳朵之外,人类还可以通过皮肤等其他感觉器官感知声音,但这种方式相对较弱。
不同的动物也拥有不同的声音感知方式,例如,蝙蝠可以利用超声波感知周围的环境。
声音的应用声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最常见的应用就是语音通信,例如,电话和对讲机等设备依靠声音传播进行通信。
此外,声音在音乐、广播、电视等娱乐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医学领域,声音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例如,医生可以通过听心音来了解患者的心脏状况。
在工业领域,声音也被广泛应用于声波测厚、水声通信等方面。
声音的保护由于声音的传播很容易被外界干扰,因此在一些特定环境中,需要对声音进行保护。
具体来说,一些噪音过大的环境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例如,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中容易导致听力受损。
因此,在一些工业和建筑环境中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声音,例如,设置隔音墙、佩戴防噪耳塞等。
总结声现象是一个涉及物理、生物、工程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它涉及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感知等多个方面。
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例如乐器的弦琴弓振动、声带的震动等。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通常是空气。
空气中的分子被声源振动使得分子间产生压缩和稀薄,形成了声波。
3.声波是一种机械波,需要通过分子的相互作用传播。
声波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的性质,例如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3米/秒。
4.声音的传播可通过实验验证。
例如用钟表计算声音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需要的时间,或者用手机录音来确认声音的到达。
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高低由声音的频率决定。
频率越高,声音越高;频率越低,声音越低。
2.声音的强弱由声音的振幅决定。
振幅越大,声音越大;振幅越小,声音越小。
3.声音的清晰度受到干扰的影响。
例如,有多个声源同时发出声音会使听到的声音变得模糊不清。
4.声音的音调由声音的频率决定。
高频率的声音听起来尖锐,低频率的声音听起来低沉。
声音的传导:1.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导。
在固体中传导最好,液体次之,气体传导能力最差。
2.固体中声音的传导是通过分子之间的碰撞传递的,分子之间的接触面积越大,传导越好。
所以,坚硬的物体能够更好地传导声音,而软物体则相对较差。
3.液体中的声音传导主要是通过分子的相互作用,液体的密度越大,声音传导越好。
4.气体中的声音传导主要是通过分子之间的碰撞,气体的压力越大,声音传导越好。
声音的衍射和反射:1.声音的衍射是指声音遇到障碍物时的传播现象。
当声波遇到较大的障碍物时,会发生衍射现象,声音沿着障碍物的缝隙或边缘传播到障碍物后面。
2.声音的反射是指声音遇到平滑表面时的反弹现象。
当声波遇到平坦的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声音以与入射角相等且反方向的角度反射。
3.声音的反射经常用于声纳,回声测距仪等技术。
利用声音的反射可以测量距离或者探测物体。
声音的吸收和共鸣:1.声音的吸收是指声音能量被介质吸收,导致声音传播的减弱。
各种材料对声音的吸收程度有所不同,例如软绵绵的材料对声音的吸收能力较好。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材料
第一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1.定义: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可以发声2.理解:①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②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③发声物体停止振动,发声也停止3.难点:①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产生声音。
例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②“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同于“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
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在并继续向外传播。
转化法:借助其他工具将不易直接观察到的现象转化放大为易于直接观察的现象的方法。
③用转化的方法,通过纸屑的跳跃或其他物理的运动来显示发生物理在振动。
习题1.声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说话时__________在振动.敲锣时锣面在___________.2.在扬声器纸盒放些碎泡沫.当扬声器发声时出现图1-1-1所示的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而发生的,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_______中传播.3.下列说确的是()4.A.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B.蝈蝈和蝉发声时,不需要物体的振动C.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发声停止,振动也停止D.液体振动时不能发声5.图l-l-5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__________作用.知识点二:声源1.定义: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2.理解:①人是怎样发声的?说话时,空气从肺部通过气管挤压,引起声带振动发声。
②乐器是怎样发声的?乐器分打击乐器、弦乐器和管乐器。
鼓、锣等打击乐器受到打击时,鼓面和锣面发生振动而发声二胡、小提琴等弦乐器通过弦的振动发声,它们常有一个木制共鸣箱使声音洪亮。
长笛、箫等管乐器,靠空气柱振动发声,吹奏时,用手指将孔全堵上,振动的空气柱最长,孔全打开时振动的空气柱最短。
知识点三:声音的传播1.定义: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声以波的形式传播,这种波叫声波。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声现象是指声音在传播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现象。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通过传递能量的方式传播到人们的耳朵中,从而产生听觉感受。
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有趣的现象,这些现象可以被归纳为声现象的范畴。
声音的传播速度是有限的。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在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3米/秒。
当声音遇到不同介质的边界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折射是指声波在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这是因为不同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模量不同,使得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偏折。
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声音从空气进入水中时,会发生明显的折射现象。
声音的传播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声音的传播距离与声音的频率有关。
高频率的声音传播距离较短,因为高频率的声波能量较大,容易被空气等介质吸收。
此外,声音的传播距离还与环境的噪声水平有关。
噪声是指环境中存在的杂乱、不规则的声音,它会干扰声音的传播和接收。
噪声的强度越大,声音的传播距离就越短。
声音的传播还会发生干涉现象。
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声波相遇时发生的现象。
当两个声波相遇时,它们会相互叠加,形成新的波形。
如果两个声波的相位相同,即处于同一相位,它们会互相增强,形成干涉增强现象;如果两个声波的相位相反,即处于相位差为180度,它们会互相抵消,形成干涉消减现象。
干涉现象在音乐演奏、声学研究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声音还会发生衍射现象。
衍射是指声波在遇到障碍物时发生弯曲和扩散的现象。
当声波遇到一个障碍物或通过一个小孔时,会沿着不同的方向传播,并且在障碍物后面形成新的波前。
衍射现象使得声音能够绕过障碍物传播,这也是我们能够听到声音的重要原因之一。
声音还会发生共振现象。
共振是指当外界频率与物体的本征频率相同时,物体会发生振动增幅的现象。
共振现象在声学乐器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比如琴弦共振、空气柱共振等。
共振还可以用于声学传感器和声波放大器等领域。
声现象总结
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 Nhomakorabea气体)。
3、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叫做声波。
4、声音在空气(15℃)中传播速度是340m/s,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的速度比空气中快。
5、噪声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进行防治,减小噪声污染。
6、人耳只能听见20-20000Hz内的声音。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
定义
决定因素
听感表现
音调
声音的高低
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大,音调高;频率小,音调低
音调高:声音清脆、尖细;音调低:声音粗犷、低沉
响度
声音的大小(强弱)
由声源的振幅和距离决定;
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距离越近,响度越大。
响度大:震耳欲聋;响度小:轻声耳语
音色
声音品质和特色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分辨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重要特征
声现象知识点范文
声现象知识点范文声现象是指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受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现象。
声音是一种机械波,由于其具有振动性和传播性,因此在传播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特殊的现象。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声现象知识点。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振动的物体通常为声源。
声源振动时,会使周围的空气分子也发生振动,形成声波。
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音调,振动的幅度大小决定了声音的响度。
2.声音的传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属于机械波传播。
声波传播时,空气分子受到声源振动的影响而产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分子继续传递振动给周围的分子,形成了声波的传播。
声波的传播速度在空气中约为343米/秒,速度在不同介质中会有所不同。
3.声音的反射: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这是由于声波遇到障碍物后,障碍物会引起其它空气分子的振动,形成折射波向其他方向传播。
当声波遇到光滑的平面时,会发生规则反射,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当声波遇到粗糙的平面时,会发生散射,即入射角不等于反射角。
4.声音的传导: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都能传播,但传导的方式有所不同。
在固体中,声音的传播是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的;在液体中,声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液体分子的相互作用和液体的压缩传递;在气体中,声音的传播是通过气体分子的碰撞传递的。
5.声音的干涉和衍射:声音也会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声音的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声波相遇时,互相叠加形成新的声波现象。
声音的衍射是指声波穿过障碍物的现象,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会围绕障碍物传播到其背后形成扩散。
6.声音的吸收和衰减: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遇到材料或介质,这些材料或介质会吸收一部分或全部的声音能量,使声音衰减。
不同的材料对声音的吸收能力不同,如布料、地毯等材料对声音的吸收较好,而金属等材料对声音的反射较强,吸收较差。
总之,声现象是指声音在产生、传播和接受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现象。
了解这些现象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研究和理解声音的特性和传播规律。
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声音是一种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 通过空气或其他介质传播而产生的感觉, 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
在物理学中, 声音是一种机械波, 具有传播、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特性。
本文将就声音的产生、传播、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物理现象进行知识点总结。
一、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
当一个物体振动时, 它会使周围的空气分子跟随振动, 产生类似于波纹的机械波, 这种波就是声波。
声音的产生需要三个条件:振动源、介质和接收器。
在大气中, 声音的传播主要依靠空气分子的振动来传递信息, 因此, 没有空气的地方就无法传播声音, 如宇宙空间。
声音的振动既可以是固体的, 也可以是液体和气体的, 只不过传播的方式不同而已。
二、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遵循波的传播规律, 包括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
声音在空气中是机械波, 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 在常温下, 空气中的声音传播速度约为343米/秒。
除了介质的特性外, 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也会影响声音的传播速度。
此外, 声音是三维传播的, 可以在任何方向传播, 不受空间的限制。
三、声音的反射声音在遇到不同介质界面或物体时, 会发生反射现象。
例如, 当声音遇到墙壁或其他物体时, 会被反射回来, 这就是声音的反射现象。
反射的方向和强度受到反射面的形状、材料和角度的影响。
此外, 声音的反射也可以用于扩声器、回声壁等设备的设计中。
四、声音的折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介质的界面时, 也会发生折射现象。
在不同介质中, 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 当声音由一个介质传播到另一个介质时, 会发生折射现象。
折射的角度和强度受到介质密度和速度的影响, 与光的折射规律类似。
五、声音的干涉声音的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声波相遇时产生的干涉现象。
当两个波峰或波谷相遇时, 会产生增强的声音, 反之则会产生减弱或抵消的声音。
声音的干涉可以用于扩音设备的设计、声波激光器和声波天文学等领域的研究。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 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噪声的来源:工业噪声,交通噪声,生活噪声建筑施工噪声7.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8.0dB: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 90dB以上能损害人们的听力9.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10.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11.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课堂练习一、填空题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在日常生活中,声音靠传播,若气温为15℃,则声音在此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为m/s。
2、甲同学在一根较长的钢管一端敲击了一下,乙同学在另一端可能听到次声音,第一次是由_____ 传来的。
3、声音的三个特征为、和音色,反映声音品质的特征是。
4、“雷声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大,帕瓦罗蒂是世界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其中的“高”说明声音的高。
5、噪声是四大污染之一,过强的声音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为了保护我们的听力,声音不得超过分贝,为了保证我们的休息和睡眠,声音不得超过分贝。
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声现象则是对声音的一种科学研究和描述。
在第二章中,我们学习了有关声现象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下面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当物体振动时,空气分子也会随之振动,形成声波。
声波通过空气传播,当声波达到人的耳朵时,人就能够听到声音。
二、声音的特性1. 声音的基本特性包括音调、音量和音色。
音调取决于声波的频率,频率高的声波对应高音调,频率低的声波对应低音调。
音量取决于声波的振幅,振幅大的声波对应大音量,振幅小的声波对应小音量。
音色是指不同乐器和声源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点。
2.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
在同一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快。
3. 声音的强度是指声波传播过程中携带能量的大小,与声波的振幅和传播距离有关。
三、声音的测量我们通常使用分贝(dB)来测量声音的强度。
分贝是一种相对单位,用来比较两个声音强度的大小。
分贝的计算公式为:L = 10log(I/I0),其中L表示声音的强度,I表示声音的强度,I0表示参考强度。
四、共振和声音的放大共振是指当声波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相同时,物体会发生共振现象,使声音得到放大。
共振现象可以用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技术应用,如音乐乐器的共鸣和声学共振。
五、声音的吸收和衰减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障碍物和介质,这些障碍物和介质会导致声音的吸收和衰减。
声音的吸收和衰减与介质的性质有关,如密度、厚度和材质等。
六、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是指当声源和观察者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所听到的声音频率会发生变化。
当声源靠近观察者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频率会变高,当声源远离观察者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频率会变低。
七、声音的应用声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声音可以用于通信、音乐、语言交流、声纳等方面。
认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认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声现象的研究内容涉及声波的传播、反射、折射、衍射等现象,以及声音的共振、吸收、干扰等效应。
下面将对声现象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1. 声波的传播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它是由介质中的分子振动传递而成。
声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一般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
声波的传播速度还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模量有关,通常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v = √(B/ρ)其中,v为声波的传播速度,B为介质的体积模量,ρ为介质的密度。
另外,声波在不同介质之间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根据折射定律,当声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波速和波长都会发生变化,而频率保持不变。
这一现象在实际生活中有诸多应用,例如声波在地球大气中的传播,天体观测中的折射补偿等。
2. 声波的反射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并且入射波、反射波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这一定律也适用于声波的反射,例如声波在墙壁上的反射,声波在水面上的反射等。
3. 声波的衍射当声波遇到障碍物边缘或小孔时,会发生衍射现象。
衍射是波动理论的重要特征,它使得声波能够绕过障碍物传播,并在阴影区域形成衍射图案。
衍射现象的产生也需要满足一定条件,例如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相当,或者孔径尺寸与波长相当等。
4. 声音的共振共振是指当声波与物体的固有频率相同时,会引起物体的振动增幅现象。
共振是一种能量传递的方式,它可使声波的能量转化为物体的振动能量,从而产生更大的声音效果。
共振现象在乐器、声学设备、声波传感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5. 声音的吸收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逐渐被介质吸收,因而声音的强度会逐渐减弱。
声音的吸收与介质的性质有关,例如介质的密度、粘度、厚度、表面形状等都会影响声音的吸收效果。
控制声音的吸收对于音响设备的设计和声学环境的改善都有着重要意义。
6. 声音的干扰当两个或多个声波在空间中相遇时,它们会产生干扰现象。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归纳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所产生的,一般来说,只有在频率在20到20000赫兹之间的振动才能产生听觉上的声音。
例如,乐器演奏、人的声音、机械设备的噪音等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
振动的基本是周期性和简谐的,当物体振动时,周围的空气受到振动的影响而发生压缩和膨胀,形成了声波,这些声波在空气中传播,并且通过电磁感应产生了声音。
二、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在大气中,声音是通过空气分子之间的碰撞来传播的,当物体振动时,产生的声波会引起空气分子的局部振动,这些振动会向周围传播,形成了声音。
声音的传播速度和介质的性质有关,一般来说,在空气中,声音的速度大约是每秒343米,而在水中声音的速度大约是每秒1482米。
声音的传播还受到了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的影响。
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声音的传播速度会有所不同,例如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空气分子的平均速度较大,声音的传播速度也会增大;而在湿度较高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影响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还受到了介质的吸收和散射的影响,当声音传播到不同的介质中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吸收和散射,这会影响声音能够传播的距离和清晰度。
三、声音的感知人类的耳朵是感知声音的主要器官,当声音传播到耳朵时,会引起耳膜的振动,然后通过听觉神经传递到大脑中被解释成声音。
人类对声音的感知能力很强,可以通过声音来判断物体的位置、大小、形状等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声音来交流和传达情感。
除了人类之外,很多动物也能够通过声音来交流和感知环境,例如鸟类通过鸣叫来求偶、警告等。
声音的感知还受到了声音强度、频率和音调等因素的影响。
声音的强度越大,人们感知到的声音也越大;声音的频率越高,人们感知到的声音也越高,而不同的频率和音调也会引起不同的感觉和情绪。
四、声现象的应用声现象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通讯领域,人们利用声音的传播特性来进行语音通话、声纹识别等;在医疗领域,人们利用声音的特性来进行听力检测、超声波影像等;在音乐和娱乐领域,人们利用声音的产生和感知来进行音乐演奏、歌唱、录音等;在工程领域,人们利用声音的传播来进行声波测量、声纳应用等。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全)
第四章声现象4。
1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再通过其他组织刺激听神经,把这种信号传递给大脑就产生了听觉。
练习:实验可得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声速与介质和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练习:☆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
传播时间从短到长依次是钢管、水、空气.☆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
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晚 (早、晚)0。
29s (当时空气15℃).☆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①②④)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简单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简单声现象的产生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物体以一定频率作简谐振动,这种振动通过所在介质传播,形成声波。
另一种是通过摩擦或震动的物体造成介质的振动,也形成声波。
声波是一种横波,这种波是在介质中传播的,介质的分子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做横向振动。
声波又可以分为长波、中波、短波和超声波等几种。
声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通讯、医学、工业、交通等领域。
了解声现象的基本知识,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声学原理,提高我们对声音的认识,同时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应用声学知识。
声现象的主要概念声波声波是一种机械波,是沿着介质方向传播的一种能传递声音的波。
声波是由振动源产生的,通过振动的介质传播,传播的过程中会引起介质分子的振动。
振动源产生的振动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传播,介质分子作横向的往复运动,从而形成声波。
声源产生声波的物体称为声源,声源的振动可以产生声波,声波传播到人们的耳朵时,人们就能够感受到声音。
常见的声源包括人的声带、乐器的振动、机械的震动等。
声速声速是指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声速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介质的物理性质。
在空气中,声速大约为343米/秒,而在水中声速约为1500米/秒。
声压声波传播时产生的介质的压力变化称为声压,声压是声波传播的物理量之一。
声压的大小与声波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产生的声压也就越大。
频率声波的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声波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声波的频率和声音的高低有关,频率越高,声音越高,频率越低,声音越低。
波长声波的波长是指声波在介质中传播一个完整周期所需的距离。
声速和频率决定了声波的波长,波长和频率成反比,波长和声速成正比。
声强声强是声波传播时的能量密度,它是声波传播时能量的流动性质。
声强和声波的振幅、频率等有关,声强的大小直接影响了声音的大小和远近。
声现象的基本原理声波的产生和传播声波是由振动源产生的,通过振动的介质传播,传播的过程中会引起介质分子的振动。
声波的传播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纵波,介质分子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同,另一种是横波,介质分子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声现象》 知识清单
《声现象》知识清单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无论是我们说话时声带的振动,还是击鼓时鼓面的振动,又或是琴弦的振动,只要物体振动,就会产生声音。
但需要注意的是,振动的物体不一定能发声,比如在真空中振动的物体,由于没有介质传播声音,所以我们听不到声音。
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
例如,在常温常压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40 米/秒,而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 米/秒,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则高达 5200 米/秒。
2、回声当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会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 秒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来。
利用回声,我们可以测量距离,比如测量海底的深度、高山的距离等。
三、声音的特性1、音调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例如,女高音歌唱家的声带振动频率高,所以音调高;男低音歌唱家的声带振动频率低,所以音调低。
2、响度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
它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同时,响度还与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3、音色音色也叫音品,是指声音的特色。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我们可以通过音色来分辨不同的乐器、不同的人说话的声音。
四、噪声1、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噪声的来源工业噪声,如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声;交通噪声,如汽车的喇叭声;社会噪声,如市场上的喧闹声等。
3、噪声的等级和危害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的等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现象知识归纳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可听声:频率在20Hz~XX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XX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
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