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赵普

合集下载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5课 赵普 (共54张PPT)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5课 赵普 (共54张PPT)

赵普(922—992), 字则平,北宋政治家。 宋太宗时两次为相。 少时为吏,读书不多, 相传有“半部《论语》 治天下”的说法。
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经过陈 桥兵变黄袍加身,可是自从登上了皇位 之日起,宋太祖就一直有这样的担忧: 我是各位将领拥立为皇帝的,可是如果 有一天,又有一位被拥立的皇帝把我给 顶替了,那可怎么办呢?如何保住我大 宋社稷长久,江山万古一统呢?
小故事
半部论语
有一次宋太宗和赵普闲聊,宋太宗 随便问道:“有人说你只读一部《论语》, 这是真的吗?”赵普老老实实地回答说: “臣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这部 分。过去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 天下,现在臣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 便天下太平。”后来赵普因为年老体衰病 逝,家人打开他的书箧,里面果真只有一 部《论语》。
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
推荐 担任
普 明日
复奏
其人,亦不用。
第二天 又,再

他曾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不用 这个人。赵普第二天又上奏请用这人,太祖还是 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 把……碎裂 第三天 奏牍掷
奏章
(于)地,普颜色不变,
在 脸色
跪而拾之以归。

第三天,赵普还是上报这人。太祖生气了, 把赵普的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 跪在地上把碎纸片拾起来带回了家。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

默,普
过分谨慎 遵循 沉默
刚毅果断,未有 (之) (与) 其比。
没有(谁) (同) 相提并论
宋代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许多都 拘谨顾小节而遇事沉默不言,赵普却刚毅 果断,没有谁能与他相提并论。 古今异义:龌龊,今义多为“不干净” 或“品质恶劣” 。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课 赵普学案 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课 赵普学案 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赵普学案苏教版一、目标导学1.掌握重点字词,准确翻译全文(重点);2.了解特殊句式特点(难点);3.初步了解赵普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

二、自主预学1.一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吏.事_____ 寡.学术______ 阖.户_____ 启箧._____ 既薨.___循.默_____ 龌龊..________ 奏牍.____ 掷.地_____ 补缀.___ (2)文学常识积累。

《赵普》选自《》,赵普,字,代著名家,自古有“”的说法,文中“太祖”指。

2.二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解释下列重点字词寡.学术()手不释.卷()每归私第.()既.薨()阖.户启箧()发.箧视之()龌龊..()碎裂..()及.为相()(2)解释下面句中的“以”字太祖常劝以读书()以天下事为己任()又以其人奏()跪而拾之以归()3.三读课文,初步口译句子,了解课文大意,在课本中注明你的疑问并摘要如下:三、互动探究(一)交流讨论“自主预学”内容。

(二)在预习的基础上朗读课文。

要求:字正腔圆,读准字音、节奏。

(三)再读课文,理解重点字词。

1.解释加点的字词。

(1)少.习吏事()(2)寡.学术()(3)及.为相()(4)晚年手不释.卷()(5)每归私第.()(6)阖.户启箧取书()(7)读之竟.日()(8)及次日临政..()(9)处决如流..()(10)既薨.()(11)家人发箧视之.()(12)则.《论语》二十篇也()(13)普性.深沉有岸谷..()..()()(14)虽.多忌克()(15)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16)未有其比.()(17)尝.奏荐某人为某官()(18)普明日复.奏其人()(19)碎裂奏牍掷.地()(20)太祖乃.悟()(21)卒.用其人()2.一词多义。

为:(1)以天下事为己任()(2)奏荐某人为某官()之:(1)读之竟日()(2)家人发箧视之()(3)跪而拾之以归()(4)至之市()以:(1)太祖常劝以读书()(2)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3)跪而拾之以归()(4)岁以大穰()习:(1)学而时习之()(2)普少习吏事()而:(1)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2)跪而拾之以归()如:(1)处决如流()(2)匠师如其言()3.古今异义。

【名人故事】赵普的故事

【名人故事】赵普的故事

【名人故事】赵普的故事赵普妙对太祖的故事赵普是宋朝的开国功臣,他的功劳可以和汉朝的张良和萧何相比,一次,宋太祖问赵普:“天下什么东西最大?”赵普没有立刻做出回答,他的头脑正在快速地思考着。

他想,当然不可能是某种有形的东西了。

那么,应回作父母最大呢,还是皇帝的皇权最大呢?就在赵普还没考虑好答案的时候,宋太祖又问道:“世界上什么东西比其他物件都大”?赵普又想了一会儿,回答说:“世界上道理最大。

”宋太祖当即拍手称赞说:“对,对,道理是人人都要遵守的,就是我当皇帝的,也要服从道理,你回答得妙极了。

”半部论语的故事赵普出身小吏,比起一般文臣来,他的学问差得多。

他当上宰相以后,宋太祖劝他读点书。

赵普每次回家,就关起房门,从书箱里取书,认真诵读。

第二天上朝处理政事,总是十分敏快。

后来,家里人发现,他的书箱里藏的不过是一部《论语》。

于是人们就流传一种说法,说赵普是靠“半部《论语》治天下”的。

宋太祖死后,他的弟弟赵匡义继位,史称宋太宗。

赵普仍然担任宰相。

有一次宋太宗和赵普闲聊,宋太宗随便问道:“有人说你只读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赵普老老实实地回答说:“臣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这部书。

过去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便天下太平。

”后来赵普因为年老体衰病逝,家人打开他的书箱,里面果真只有一部《论语》。

所以又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赵普刚毅果断的故事赵普性格沉稳有城府,虽然很爱嫉妒别人,但能够以天下为己任。

宋朝初年,当宰相的人大多心胸狭窄、因循保守,赵普刚毅果断,没有能与他相比。

宋太祖信任赵普,赵普也敢于在宋太祖面前坚持自己意见。

有一次,赵普向宋太祖推荐一个人做官。

接连两天,宋太祖没有同意。

第三天赵普上朝的时候,又送上奏章,坚持要求宋太祖同意他的推荐,这下可触怒了宋太祖。

宋太祖把奏章撕扔在地上。

赵普脸色没有改变,跪在地上,不慌不忙地把扯碎的奏章拾起来,放在袖子里。

退朝回家以后,赵普把扯碎的奏章粘接起来,过了几天,又带着它上朝交给宋太祖。

赵普文言文的翻译

赵普文言文的翻译

普初仕后梁,为秘书郎。

后梁亡,归唐,唐庄宗赐其名“普”。

普在唐,屡次上疏,献策献计,虽多未被采纳,然其志不屈,终得唐明宗器重,擢为宰相。

普为相,勤于政事,尽心竭力,为国家谋福祉。

时值五代之乱,天下分崩离析,赵普力主统一,主张以德服人,以仁治国。

其在相位,推行新法,整顿财政,选拔贤能,加强军事,使国家逐渐走向繁荣昌盛。

一日,晋王李存勖召见赵普,问曰:“朕欲知天下治乱,卿有何良策?”普答曰:“陛下欲知天下治乱,必先察其政,审其民。

政通人和,天下自安。

臣以为,治乱之道,在于赏罚分明,任贤使能,以德服人,以仁治国。

”晋王曰:“善。

”遂命普为宰相,专理国事。

普于是朝夕思虑,以求国事之兴。

一日,普对晋王曰:“陛下欲安天下,必先定国策。

臣以为,国策宜以德为本,以法治为辅,以民为本,以和为贵。

”晋王曰:“卿言极是。

”于是,普奏请改革科举制度,选拔真才实学之士,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

又请设立学校,普及教育,使民风淳朴,国家昌盛。

普在相位,严于律己,廉洁奉公。

一日,晋王问普:“卿何故如此清廉?”普答曰:“臣以为,为官者,当以廉洁为本,以公心为重。

若贪赃枉法,必致国乱民怨。

”晋王叹曰:“卿真忠臣也。

”自是,晋王更加信任赵普,国家亦日益强盛。

然好景不长,晋王薨,李从珂篡位,赵普被贬为司农卿。

普虽失相位,然其忧国忧民之心未改,仍为国家出谋划策,为国家之安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赵普一生,勤于国事,廉洁奉公,以德服人,以仁治国。

虽历经波折,然其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终为后人所称颂。

译文:赵普,字则平,是幽州蓟地人。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赵普生于这个时代,继承了先人的遗风,志向远大,想要为国家效力。

成年后,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学识渊博,尤其以治理国家、帮助人民为己任。

赵普最初在后梁做官,担任秘书郎。

后梁灭亡后,他归顺唐朝,唐庄宗赐给他名字“普”。

在唐朝,赵普多次上书,献计献策,虽然大多未被采纳,但他志向坚定,最终得到了唐明宗的赏识,被提拔为宰相。

5 赵普 教案 补充练习 范厚强

5 赵普 教案 补充练习 范厚强

5 赵普《宋史》教案补充练习天星二中范厚强教学目标1 准确的翻译全文,背诵课文。

2 运用细节描写人物,叙事简洁。

教学重点难点1 准确的翻译全文,背诵课文。

2 运用细节描写人物,叙事简洁。

知识链接背景介绍在现存的宋代重要史料中,唯有《宋史》贯通北宋与南宋,保存了大量历史记录,很多史实都是其他书中所没有记载的。

本文选自《宋史•赵普传》。

赵普(922—992)北宋大臣,字则平。

后周时为赵匡胤的幕僚,策划陈桥兵变,拥主有功,宋初任宰相,太祖采纳其建议,完善巩固中央集权制,太宗淳化三年,因病辞职,封魏国公。

因其少时为吏,读书不多,相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课文中的注释1 本文选自《宋史.赵普传》。

赵普(922——992),字则平,北宋政治家。

2 [ 稍息历史] 年轻时熟官吏理(应处理)的事务。

习,熟悉。

3 [ 太祖] 宋朝时的开国皇帝赵匡胤(yìn )。

4 [ 每归私第] 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

第,府第,大的住宅。

5 [ 阖户启箧] 关上门,打开书箱。

6 [ 竟日] 整天。

(读之竟日。

)7 [ 临政] 处理政务。

(及次日临政。

)8 [ 处决如流] 处理决断很快。

如流,像水向下流淌,比喻快速。

9 [ 薨(hōng)] 古代古代称诸侯或大官死叫做“薨”。

10 [ 发] 打开。

(家人发箧视之。

)11 [ 则《论语》二十篇也] 原来是一部《论语》。

《论语》全书共二十篇。

12 [ 性深沉] 性情沉着。

(普性深沉有岸谷。

)13 [ 岸谷] 形容人严肃刚正。

(普性深沉有岸谷。

)14 [ 忌克] 对人嫉妒刻薄。

也做“忌刻”。

(虽多忌克。

)1 [ 龌龊(wòchuò)] 这里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2 [ 循默] 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3 [ 明日] 第二天。

(普明日复奏其人。

)4 [ 碎裂奏牍(dú)掷地] 宋太祖把赵普呈上的奏章撕碎了人在地上。

宋朝的开国宰相赵普

宋朝的开国宰相赵普

宋朝的开国宰相赵普在北宋初期,出了一个声名并非显赫的宰相。

他并不是常出现在前台,而只是辅助君主在幕后出谋画策。

然而,他所参与制订的重要方针,政策,却一直影响着宋朝三百年的统治状况,关系到国运民命的大问题。

这位宰相就是赵普。

后周判官宋州书记赵普生于后梁末帝龙德二年(922 年),卒于太宗淳化三年(992 年),字则平,原籍幽州蓟县(今北京西南),父赵迥,避后唐赵德钧兵戈乱,迁居洛阳。

赵普读书不多,自幼学习吏事。

成年后,被聘为永兴军节度使刘词幕僚,后举荐于朝廷,与赵匡胤同为后周世宗柴荣部下。

赵匡胤部破滁州后,欲斩盗百余名,经赵普审讯,大部非盗贼而存活之。

赵匡胤奇之,遂用为同州节度使屑下的司法推官,旋用为宋州的书记官。

陈桥兵变佐命殊勋显德六年(959 年),后周世宗去世,由遗孀佐幼主宗训即位。

时赵匡胤执掌护卫皇帝之禁军,担任殿前都检点要职。

建隆元年。

(960 年)春,传契丹勾结北汉入寇。

宰相范质仓促之间派赵匡胤率军北征,而兵行开封东北四十里之要道陈桥驿时,将士托故不行,将赵匡胤灌醉,然后以杏黄龙袍加身.按律披龙袍即谋叛,赵匡胤在既成事实面前,假惺惺地从后周幼主恭帝手里接过所谓“禅位”书而正式当了皇帝,建立了宋朝.旧史记载这段历史虽然也留有蛛丝马迹,但认为赵匡胤是被迫的,按他的仁爱本性是决不会从寡妇孤儿手中夺取政权的。

然而,是谁煽动部将为谋富贵而拥立新主?为什么留京守卫之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都虞侯王审琦早巳愿意拥立赵匡胤呢?为什么兵变前赵匡胤之弟赵匡义与掌书记赵普早巳知情而不发?兵变之际又由他们枕戈待旦守护黄袍加身之赵匡胤呢?这些情况都不言而宣地说明,赵普在其中起了智囊军师的特殊作用,而且他也做了新皇帝心中想做而又不便明言的事。

这些事是弄刀舞枪、迷信武力的将领,包括赵匡义在内都计虑难周的。

所以,按政变的实际作用来说,这位从滁州战役时就与赵匡胤联宗的赵普,是建立了特殊功勋应获头功的。

然而,在论功行赏时,除了一批原来地位重要的拥戴赵匡胤的将领如石守信、高怀得等得到晋升要职以外,赵普仅得了个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的一般官职。

宋朝的开国宰相赵普

宋朝的开国宰相赵普

宋朝的开国宰相赵普在北宋初期,出了一个声名并非显赫的宰相。

他并不是常出现在前台,而只是辅助君主在幕后出谋画策。

然而,他所参与制订的重要方针,政策,却一直影响着宋朝三百年的统治状况,关系到国运民命的大问题。

这位宰相就是赵普。

后周判官宋州书记赵普生于后梁末帝龙德二年(922年),卒于太宗淳化三年(992年),字则平,原籍幽州蓟县(今北京西南),父赵迥,避后唐赵德钧兵戈乱,迁居洛阳。

赵普读书不多,自幼学习吏事。

成年后,被聘为永兴军节度使刘词幕僚,后举荐于朝廷,与赵匡胤同为后周世宗柴荣部下。

赵匡胤部破滁州后,欲斩盗百余名,经赵普审讯,大部非盗贼而存活之。

赵匡胤奇之,遂用为同州节度使屑下的司法推官,旋用为宋州的书记官。

陈桥兵变佐命殊勋显德六年(959年),后周世宗去世,由遗孀佐幼主宗训即位。

时赵匡胤执掌护卫皇帝之禁军,担任殿前都检点要职。

建隆元年。

(960年)春,传契丹勾结北汉入寇。

宰相范质仓促之间派赵匡胤率军北征,而兵行开封东北四十里之要道陈桥驿时,将士托故不行,将赵匡胤灌醉,然后以杏黄龙袍加身.按律披龙袍即谋叛,赵匡胤在既成事实面前,假惺惺地从后周幼主恭帝手里接过所谓“禅位”书而正式当了皇帝,建立了宋朝.旧史记载这段历史虽然也留有蛛丝马迹,但认为赵匡胤是被迫的,按他的仁爱本性是决不会从寡妇孤儿手中夺取政权的。

然而,是谁煽动部将为谋富贵而拥立新主?为什么留京守卫之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都虞侯王审琦早巳愿意拥立赵匡胤呢?为什么兵变前赵匡胤之弟赵匡义与掌书记赵普早巳知情而不发?兵变之际又由他们枕戈待旦守护黄袍加身之赵匡胤呢?这些情况都不言而宣地说明,赵普在其中起了智囊军师的特殊作用,而且他也做了新皇帝心中想做而又不便明言的事。

这些事是弄刀舞枪、迷信武力的将领,包括赵匡义在内都计虑难周的。

所以,按政变的实际作用来说,这位从滁州战役时就与赵匡胤联宗的赵普,是建立了特殊功勋应获头功的。

然而,在论功行赏时,除了一批原来地位重要的拥戴赵匡胤的将领如石守信、高怀得等得到晋升要职以外,赵普仅得了个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的一般官职。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课《赵普》教案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课《赵普》教案 苏教版

《赵普》教学设想本单元都是描写人物风采的文章,这些文章有的写平凡的小人物,有的写光彩夺目的明星。

而本课主要写的是“以天下人为己任”的古代人物赵普的形象。

本课选自《宋史》,主要写了赵普刻苦读书和推荐人才这两件事。

课文刻画人物,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叙事简洁,没有冗笔。

由于本课是一篇文言文,在刻画人物,表现人物风采方面用小事来叙述,又因为对象是初一学生,所以教学时应当首先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本文的内涵,进而在了解赵普性格的基础之上,学习赵普的精神,做到有所学有所用,要学会做一个勤奋、正直、勇敢、有毅力的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准确翻译全文,注意重点字词,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学习本文叙事简洁、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能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并分析其对刻画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

2.能围绕中心,对文中内容展开合理想象,训练细节描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更多学习刻苦、以天下事为已任的人物的故事。

2.能联系实际、联系社会,说出赵普其人其事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1.准确翻译全文,注意重点字词,背诵全文。

2.运用细节描写人物、叙事简洁的方法。

教学方法合作讨论法朗读法教学时数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翻译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今异义词的意义,了解几种特殊的文言句式。

教学重、难点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汇,掌握特殊的文言语法。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新课1.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中称赞“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我们在评论他们的功过得失时,我们又常常发现这些英雄的身边总有贤臣相随。

同学们能从历史长廊中举出一些贤臣的例子吗?(学生举例,教师可适当补充,并引出赵普。

)2.简介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

赵普其人:(922——992)北宋大臣,字则平。

后周时为赵匡胤的幕僚,策划陈桥兵变,拥主有功,宋初任宰相,太祖采纳其建议,完善巩固中央集权制,太宗淳化三年,因病辞职,封魏国公。

赵普简介_赵普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赵普简介_赵普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赵普简介 赵普 赵普(922—992),字则平,祖籍幽州蓟县(今北京),北宋军事谋略家。

北宋政治家。

字则平。

幽州蓟(今属天津)⼈。

后周时即为赵匡胤亲信幕僚,是帮助赵匡胤策划陈桥兵变的主要⼈物之⼀。

北宋建⽴后,历任枢密使、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他针对五代军阀割据的情况,建议宋太祖赵匡胤“稍夺其权,制其钱⾕,收其精兵”,不让名位已盛的⼤将掌握兵权。

赵普的建议为宋太祖所采纳,对北宋加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起了重要作⽤。

宋太祖在统⼀中所执⾏的“先南后北”⽅略。

赵普也曾参与制定。

赵普原为村学究,⽆甚远见卓识,故宋初“以防弊之政,作⽴国之法”,与赵普也有密切关系。

赵普为相,刚毅果断,然亦颇专权,太祖末,罢相,出镇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南)。

太平兴国六年(981),他帮助宋太宗赵炅制造所谓“⾦匮之盟”的伪证,声称杜太后临死前,命宋太祖传位于其弟宋太宗,由赵普起草誓书,藏之⾦匮。

赵普遂得以复相,并参与迫害宋太宗之弟秦王赵廷美,不久出镇邓州(今河南邓县)。

后⼜⼊相,⼜出为西京留守。

赵普罢相期间,仍不断向宋太宗上奏,对军政⼤事提出建议,淳化三年(992)三⽉,以太师、魏国公、给宰相俸禄的优异待遇致仕。

不久病死。

后唐末,其⽗赵迥举族迁居常⼭(镇州郡名,今河北正定);后晋天福七年(942),赵迥虽⼜举家迁居洛阳并长期定居,因原籍已属契丹境,以后便⾃称“今为常⼭⼈”。

赵普的曾祖⽗,唐末任三河县令;祖⽗赵全宝,在唐末或五代初任澶州司马;⽗亲赵迥,五代时任相州(今河南安阳)司马,都是六、七品官员,虽⾮“世胄”,亦⾮⼩吏。

唐末、五代虽然战乱不断,⽽科举不废,除个别年份外,仍然每年举⾏,但赵普祖先⼊官似均⾮由科举,祖⽗、⽗亲都是藩镇僚属。

赵普青少年时也曾,但⽆甚学识,科举之途⽆望,遂步⽗、祖后尘投充州、镇为僚属。

后周初年,赵普“初罢陇州巡官,到京⽇,⾄⽇者王勋⼘肆问命,次帘下,看鲁公(范质)驺殿稍盛,叹⽈:‘似此⼤官修个甚福来得到此。

《赵普》的原文及翻译

《赵普》的原文及翻译

《赵普》的原文及翻译《赵普》主要写了宋初名相赵普的两件事:刻苦读书,荐举人才.借以表现赵普能以天下为己任这一中心,分享了《赵普》的字词句翻译,欢迎参考!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

世宗用兵淮上,宰相范质奏普为军事判官。

太祖尝与语,奇之。

太祖北征至陈桥,被酒卧帐中,众军推戴,普与太宗排闼入告。

太祖欠伸徐起,而众军擐甲露刃,喧拥麾下。

及受禅,以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

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

一日,大雪向夜,普意帝不出。

久之,闻叩门声,普亟出,帝立风雪中,普惶惧迎拜。

帝曰:“已约晋王矣。

”已而太宗至,设重裀地坐堂中,炽炭烧肉。

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

因与普计下太原。

普曰:“太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

”初,太祖侧微,普从之游,既有天下,普屡以微时所不足者言之。

太祖豁达,谓普曰:“若尘埃中可识天子、宰相,则人皆物色之矣。

”自是不复言。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沈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

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宋史·赵普传》《赵普》字词句翻译原文: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字词:年少熟悉少学问等到做劝勉用译文: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事物,他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宋太祖常劝勉他读书。

原文: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字词:放下自己大住宅关门打开(qiè)箱子译文:(他)晚年读书很勤奋,每次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箱子取出书,原文:读之竟日。

最新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件:第5课《赵普》(共41张PPT)

最新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件:第5课《赵普》(共41张PPT)

(三)合作翻译:
• 老师提示翻译的方法: 1.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
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 可不用翻译,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 现代汉语对译。 2.添加省略成分。 3.调整语序。 4.引用的内容可不翻译。
翻译
赵普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 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 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 篇也。
• 重点: • 准确翻译全文,注意重点字词,背诵全
文。
• 难点: • 运用细节描写人物、叙事简洁的方法。
展示资料:
赵普:(922—992)北宋大臣。后周时赵匡胤的幕僚,
策划陈桥兵变,帮助赵匡胤夺取政权,后任宰相。 太宗时又两次任宰相。他少时为吏,读书不多。赵 普曾经对宋太宗(赵匡义)说过这么一段话:"臣 平生所知,无不出此。昔以其(指《论语》)半辅 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
解释
寡学术 ______ 手不释卷_____ 读之竟日_____ 虽多忌克 _____ 尝奏荐某人______ 普颜色不变 ______
及为相________ 阖户启箧 ________ 普性深沉 ______ 多龌龊循默_________ 普明日复奏其人______ 卒用其人 _________
从赵普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 专心致志、学以致用 • 活到老,学到老 • 知识是国家民族成功的关键 • 不管基础多差,只要勤奋用功,就能提
高水平 • 爱国,正直,以天下事为己任
开拓视野:
古往今来,“刻苦读书”及“以天下为 己任”的人和故事层出不穷,你能分别举出 一二,并谈谈他们对你的成长所产生的影响 吗?

赵普独相凡十年注释

赵普独相凡十年注释

赵普独相凡十年注释原文:赵普独相凡十年,刚毅果断,以天下事为己任。

尝欲除某人为某官,帝不用;明日,复奏之,又不用;明日,更奏之。

帝怒,裂其奏投诸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复奏如初。

帝悟,卒可其奏,后果以称职闻。

又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

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 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

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 帝弗听,起,普随之。

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

一日,大宴,雨骤至,良久不止,帝怒形于色,左右皆震恐。

普因言:“外间百姓正望雨,于大宴何损!不过沾湿供帐乐衣耳,百姓得雨,各欢喜作乐,适当其时,乞令乐官就雨中奏技。

” 帝大悦,终宴。

注释:1.除:封授。

2.可:同意。

3.去:离开。

4.骤:突然。

5.震恐:惊恐。

6.因:副词,于是,就。

7.损:妨害、妨碍。

8.供帐:供宴会用的帷帐、用具等物。

9.耳:罢了。

10.终:结束。

译文:赵普单独担任宰相总共十年,处事刚毅果断,把天下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曾经想要授予某人担任某个官职,皇帝不任用;第二天,又上奏此事,(皇帝)仍然不任用;第三天,还是上奏此事。

皇帝发怒,撕裂奏折扔之于地上,赵普面色如故,慢慢拾起奏折回去,粘补缝合,又像以前一样上奏。

皇帝醒悟,终于同意了他的奏请,后来(那个由赵普举荐的人)果然以胜任本职工作著称。

又有立了功劳应当升官的人,皇帝向来讨厌那个人,不同意升迁。

赵普竭力请求(皇帝)给予升迁,皇帝发怒说:“我不同意(他)升官,想怎么样?” 赵普说:“刑罚用来惩治恶人,奖赏用来酬劳立功者。

刑罚与奖赏,是天下人的刑罚与奖赏,不是陛下一个人的刑罚与奖赏啊,哪里能够因为喜爱或讨厌而独断!” 皇帝不听,起身,赵普跟着他。

皇帝进宫,赵普站在宫门旁,许久不离开,皇帝最终答应了他的请求。

一天,(皇帝)举行盛宴,一场大雨突然袭来,很久未停。

皇帝的怒气表露在脸上,左右大臣都十分震惊害怕,赵普乘机对皇帝说:“皇宫外面的老百姓正渴盼雨水,这场大雨对您的盛宴有什么妨碍呢!不过沾湿一下幕帐和乐工的衣饰罢了。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5赵普》PPT课件 (1)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5赵普》PPT课件 (1)

他是怎么解决的?
尝奏荐
不用
复奏其人
亦不用
又以其人奏 复奏如初
怒,碎裂奏牍掷 地
乃悟,卒用其人
4、结合文中词语分析在四次奏荐中作者 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来刻画赵普的? “体颜现色人不变物”怎“样跪而的拾精之神”、品“质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运用人物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
•“跪”“拾”:此举非常冒险,极有可能再次触犯龙威。
•“补缀”:要恢复原样,需要多么大的决心和耐心
•“复奏这”些:细反映节他描的写毅力,和以坚形定的传意神志,。 写出赵 普不顾个人安危,为国荐才的精神,表 现他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
5、对太祖动作细节的描写有何作用? “碎裂奏牍掷地” • “碎裂、掷”表示愤怒的程度,连续的动作 中可见太祖怒不可遏的样子。
多龌龊②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 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 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 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久之不去,竟得俞允。(选自《宋 史·赵普传》)
【注释】①普:赵普,字则平,北宋政治家,922年于幽州蓟(今北京城西南)。② 龌龊(wò chuò):气量狭隘,拘于小节。
《宋史》
一:
寡学术( guǎ)阖户启箧(hé qiè)
薨(hōng )龌龊( wò chuò )

zhuì zú
请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2、、寡晚(年手少虽不然释)(学放术下,及()卷等(到 )书为()做 )相
3、虽(
把)多忌克
当作
45、、而尝能(以(曾经脸又)色、奏)再荐天某下人事为为((任、做

文言文《赵普》阅读答案附翻译

文言文《赵普》阅读答案附翻译

文言文《赵普》阅读答案附翻译文言文《赵普》阅读答案附翻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22分)开宝四年十一月,南唐主遣其弟郑王从善来朝贡。

于是始去唐号,改印文为“江南国主印”,赐诏乞呼名,从之。

先是国主以银五万两遗宰相赵普,普告于帝,帝曰:“此不可不受,但以书答谢,少赂其使者可也。

”普叩头辞让,帝曰:“大国之体,不可自为削弱,当使之勿测。

”及从善入觐,常赐外,密赉白金如遗普之数。

江南君臣闻之,皆震骇,服帝伟度。

他日,帝因出,忽幸普第。

时吴越王俶方遣使遗普书及海物十瓶列庑下,会车驾卒至,普亟出迎,弗及屏也。

帝顾问何物,普以实对,帝曰:“海物必佳。

”即命启之,皆满贮瓜子金也。

普惶恐,顿首谢曰:“臣实未尝发书,若知此,当奏闻而却之。

”帝笑曰:“但受之无害,彼谓国家事皆由汝书生耳。

”普独相凡十年,刚毅果断,以天下事为己任。

尝欲除某人为某官,帝不用;明日,复奏之,又不用;明日,更奏之。

帝怒,裂其奏投诸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复奏如初。

帝悟,卒可其奏,后果以称职闻。

又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

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

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帝弗听,起,普随之。

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

一日,大宴,雨骤至,良久不止,帝怒形于色,左右皆震恐,普因言外间百姓正望雨于大宴何损不过沾湿供帐乐衣耳百姓得雨各欢喜作乐适当其时乞令乐官就雨中奏技帝大悦终宴普临机制变能回帝意类此开宝六年八月,普罢为河阳三城节度使。

普既出镇,上书自诉云:“外人谓臣轻议皇弟开封尹,皇弟忠孝全德,岂有间然?矧昭宪皇太后大渐之际,臣实预闻顾命。

知臣者君,愿赐昭鉴!”帝手封其书,藏之金匮。

(选自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第七·宋纪七,有删改)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弗及屏也屏退B.彼谓国家事皆由汝书生耳说C.岂得以喜怒专之专断D.帝怒形于色表情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普告于帝普力请与之B普立于宫门非陛下之刑赏也C以天下事为己任南唐后主遣其弟郑王从善来朝贺D刑以惩恶少赂其使者可也12.下列选项中,前后两句分别能直接表现赵普为相忠实诚信和刚毅直谏的一组是(3分)A 先是国主以银五万两遗宰相赵普,普告于帝臣实预闻顾命B 会车驾卒至,普亟出迎刑赏者天下之刑赏, 非陛下之刑赏C 普叩头辞让帝竟从其请D 帝顾问何物,普以实对拾奏归,补缀,复奏如初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南唐主私下送给赵普五万两银,后南唐使者觐见太祖时,赵普秘密回赠使者同等数目的银两,这令南唐君臣无比震骇,达到了太祖“使之勿测”的`目的。

赵普_精品文档

赵普_精品文档

赵普陈桥兵变之后,宋太祖赵匡胤时刻想着统一天下。

南唐后主李煜却依据长江天险,进贡而拒不交出主权,阻碍着南北统一。

这天上午,太祖正在和众大臣商议如何攻打南唐,侍卫禀报,宫门外有个从江南来的书生,要求圣上册封官职。

江南人文底蕴深厚,来人开口就敢要官,定有几分真才学。

时下正是用人之际,何必拘泥于小节。

想到这里,太祖便要宣此人上殿,却被宰相赵普拦住了:“陛下莫急,来人如此张狂,小心有诈。

”说完他问侍卫,“来人可报了名号?”“樊若水,来自南唐金陵。

”不等侍卫说完,一位臣子已忍不住笑出声:“请陛下恕微臣无礼,陛下可曾听说过‘大漠孤烟落日圆’的笑话,说的就是这个樊若水。

”原来,樊若水的父亲是南唐池州一个县令。

作为县太爷的公子,樊若水从小就仗着自己读过几天书,恃才傲物,谁也不放在眼里。

有一年,他到都城金陵参加科举考试,想一举成名,光宗耀祖,没想到被主考官毫不留情地刷了下来。

他很不甘心,就给皇帝李煜写信,提了一些治国理政的建议,并奉上了自己的几首得意诗作,其中一首开篇之句就是“大漠孤烟落日圆。

”李煜此人,论管理国事远不及父辈,但是谈诗词歌赋,却是顶尖高手。

樊若水的几首诗,哪里入得了他的法眼,不但被他当场扔进了废纸篓,还被时常当做笑话取乐。

此事在金陵乃至整个南唐,无人不晓。

“陛下,樊若水肯定是在南唐混不下去了,才到我大宋来。

臣以为对这等沽名钓誉之徒,不仅不能召见,还应赏一顿棍棒,以扬我大宋国威。

”听完大臣们的意见,太祖深思良久说:“人家大老远跑来投奔大宋,心意可嘉。

于情于礼,都应见上一面。

”在宫门外晒了大半天太阳,才得以宣见,樊若水心里十二分不痛快。

他气呼呼地走进宫,见了太祖也不跪拜,只拱手作了个揖,算是打招呼。

见他这副鼻子不鼻子的臭模样,登时就有臣子要发作,被太祖用眼神止住了。

为了缓和气氛,太祖特地叫人给樊若水赐座,然后亲切地问:“你为什么要取‘若水’这个名字啊?”樊若水回答:“我自幼喜欢读书,曾经看到唐朝有个大臣叫倪若水,为人刚直,我很仰慕他,所以给自己也取了这个名字。

赵普教学教案范文

赵普教学教案范文

赵普教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赵普的基本生平事迹和重要贡献。

(2)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初步认识和评价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讲述、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赵普的生平事迹。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敬意。

(2)通过学习赵普的事迹,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忠诚担当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赵普的生平事迹和重要贡献。

(2)赵普所处的历史背景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赵普的政治主张和治国理念。

(2)如何评价赵普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赵普的生平背景。

(2)引发学生对赵普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学内容:(1)讲述赵普的生平事迹,突出其重要贡献。

(2)分析赵普的政治主张和治国理念。

(3)讨论赵普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3. 学生活动:(1)分组讨论赵普的事迹和贡献。

(2)分享对赵普的评价和感悟。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赵普生平事迹和贡献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对赵普的评价。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文言文阅读材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赵普的事迹。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赵普的生平事迹、图片和相关历史背景。

2. 文言文阅读材料:提供赵普相关的文言文,供学生课后阅读。

3. 历史文献:引用相关历史文献,为学生提供更多了解赵普的渠道。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设定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赵普所处的历史背景。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激发学生思维,增强课堂活力。

3. 比较分析:将赵普与其他历史人物进行比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赵普的特点和贡献。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关于北宋名相赵普的故事

关于北宋名相赵普的故事

关于北宋名相赵普的故事说起北宋名相赵普,除了非常著名的冒死向宋太祖推荐人才一事总是被人津津乐道以外,还有的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了。

而且据传赵普靠着半部论语既帮助了宋太祖平定天下,更是以半部论语帮着宋太宗治理天下。

据历史记载,赵普出身小吏,并没有向其他文臣一样学问特别好,前期都是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才当上宰相的,而做了宰相以后,宋太祖时常劝赵普没事的时候要多读书,于是赵普每次下了朝以后一回到家里就关着房门开始看书,而每次读完书以后等到第二次上朝,大家就发现赵普又变得更才思敏捷了一些。

至于他读的书总是被锁在箱子里,家人甚至都是后来才发现他读的原来就是论语,而且还是半部。

于是就越来越多人流传赵普靠半部论语帮助宋太祖平定天下。

而在宋太祖去世后,他的弟弟继位称为宋太宗,宋太宗仍然是让赵普担任宰相一职,并且还把赵普叫到身边去询问,是不是真的就读了半部论语。

赵普也告诉宋太宗,自己确实是只读了半部论语,并且自己所了解擅长的也不会超出论语这本书。

宋太宗于是相信了。

到后来,赵普年老去世以后,家人给他整理遗物时,打开他的书箱才发现,赵普的书箱里真的只有一部论语,其他没有任何书籍。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对于赵普的故事“半部论语定天下”津津乐道。

一直以来,赵普进谏都是教科书中必有的文言文,可能很多之前学过的人都记不清具体讲的是怎么样的一个故事了。

其实,但从字面上来理解,也知道讲的是赵普向皇帝进谏的事情,而事情的缘由,还需要从当时的朝政说起。

赵普是宋代的宰相,虽平时对人刻薄,但为人却刚正不阿,因此很受宋太祖的赏识。

一次,赵普向宋太祖推荐了一位有才能的人,因宋太祖非常厌恶赵普推荐的这个人,所以宋太祖并没有听从赵普的进谏。

过了一天之后,赵普又重新递上了奏折,推荐这位有学识的人做官,可仍是没有受到宋太祖的采用。

又过了一天之后,赵普依然向宋太祖推荐此人做官,这回不仅宋太祖没有采用,而且因此大发雷霆,将奏章撕碎,还训斥了赵普。

随后赵普把撕碎的奏章拾走,跪着出去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普》教案
教学设想
本单元都是描写人物风采的文章,这些文章有的写平凡的小人物,有的写光彩夺目的明星。

而本课主要写的是“以天下人为己任”的古代人物赵普的形象。

本课选自《宋史》,主要写了赵普刻苦读书和推荐人才这两件事。

课文刻画人物,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叙事简洁,没有冗笔。

由于本课是一篇文言文,在刻画人物,表现人物风采方面用小事来叙述,又因为对象是初一学生,所以教学时应当首先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本文的内涵,进而在了解赵普性格的基础之上,学习赵普的精神,做到有所学有所用,要学会做一个勤奋、正直、勇敢、有毅力的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准确翻译全文,注意重点字词,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学习本文叙事简洁、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能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并分析其对刻画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

2.能围绕中心,对文中内容展开合理想象,训练细节描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更多学习刻苦、以天下事为已任的人物的故事。

2.能联系实际、联系社会,说出赵普其人其事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1.准确翻译全文,注意重点字词,背诵全文。

2.运用细节描写人物、叙事简洁的方法。

教学方法
合作讨论法朗读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翻译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今异义词的意义,了解几种特殊的文言句式。

教学重、难点
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汇,掌握特殊的文言语法。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1.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中称赞“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我们在评论他们的功过得失时,我们又常常发现这些英雄的身边总有贤臣相随。

同学们能从历史长廊中举出一些贤臣的例子吗?(学生举例,教师可适当补充,并引出赵普。


2.简介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

赵普其人:(922——992)北宋大臣,字则平。

后周时为赵匡胤的幕僚,策划陈桥兵变,拥主有功,宋初任宰相,太祖采纳其建议,完善巩固中央集权制,太宗淳化三年,因病辞职,封魏国公。

因其少时为吏,读书不多,相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传记文学:记载人物经历的作品称传记,其中文学性较强的作品即传记文学。

这种文体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古代传记文学大体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历史传记文学即史传文学,一类是杂传文学,司马迁是第一位史传作家,他开创的以人物描写为中心的“纪传体”成为以后历代正史的标准文体。

杂体传记文学包括史传之外的一切具有传记性质的作品,如碑诔传状、自传等
3.文化常识:四书五经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乐》、《春秋》。

二、范读正音
1.正音:
①阖 hé②箧xiá③薨hōng ④为wéi己任
⑥忌jì⑦竟jìng ⑤龌龊wò chuò
2.学生齐读课文
3.指名个别朗读
三、交流互动
1.学生自译课文,质疑,师生解疑。

2.请学生全文翻译,让其他学生帮助纠错。

四、质疑讨论
1.重点字词:
①及为相:等到;
②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虽然……但是……;
③尝奏荐某人为某官:曾经;
④普明日复奏其人:第二天;又,再;
⑤卒用其人:终于;
⑥普颜色不变:面部神色。

2.重点句:
①太祖常劝以读书:“劝”后省略宾语“他”,介宾短语“以读书”后置。

可以译为:宋太祖常劝他读书;或直译“宋太祖常拿读书这件事劝他”。

②读之竟日:状语竟日后置作补语。

译为:整天读书。

③普明日复奏其人:奏后承前省“荐”,而现代汉语中不可省,译为:赵普第二天又上奏章举荐那个人。

④碎裂奏牍掷地:“碎裂”是使动用法,按现代汉语应当用“把”字句,译为“把…撕碎”,“掷”后省略介词“于”。

译为:把赵普呈上的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

3.课文主要写了有关赵普的哪两件事?
五、自主小结
本文主要写了赵普勤奋读书和为国荐才的两件事,翻译时应当抓住重点实词和特殊的句式,对于“处决”“龌龊”“明日”等古今异义词应当重点掌握在文中的含义。

六、反馈练习
1.两人一小组,对照书下注释,试译课文。

2.指名翻译全文。

七、布置作业
1.归类整理课堂笔记:古今异义词、文言特殊句式。

2.翻译全文。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理解文中赵普的性格特点。

3.学习赵普“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能联系实际、联系社会,说出赵普其人其事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学习文章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文中赵普的性格特点。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复习导入
1.重点字词;
2.指名翻译课文;
3.相关文常。

二、交流互动
1.课文写了赵普哪两件事,从中看出赵普是怎样一个人?
晚年刻苦读《论语》,百折不挠奏荐人才,从中可以看出其好学品行和超人的毅力,坚定的意志。

2.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赵普的上述性格特点?
刻苦读书(读书)--勤奋好学:“晚年手不释卷”;“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奏荐人才(荐官)--冷静沉着:“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以天下为己任--意志坚定:一奏、二奏、三奏、四奏,“复奏如初”
3.本文刻画人物语言简洁,且善用细节描写,请举例说明。

表现赵普听太祖之劝,勤奋学习的状况,“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阖→启→取→读,表现赵普坚忍不拔奏荐良材的行为。

“奏荐某人为官,……复奏其
人,……又以其人奏,……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复奏如初。


三、质疑讨论
1.语段结尾处所言“太祖乃悟”,设想一下太祖悟到了什么?
2.何以不写举荐之人?
3.赵普晚年读书“手不释卷”刻苦读书,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再写出两到三个有关刻苦读书的成语。

手不释卷学而不厌韦编三绝凿壁偷光
4.“以天下为己任”的人和故事层出不穷,你能分别举出一二,并谈谈他们对你的成长所产生的影响吗?学习了课文,你认为为官者应具备怎样的才能?(学生交流)
5.赵普何以如此重视一部《论语》?
儒家经典之《论语》在古人心中是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拓展延伸
1.“以天下为己任”的人和故事历代有很多,你能再举出一二,并谈谈他们对你的成长所产生的影响吗?
2.假如把赵普放到当今社会中,你认为他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吗?为什么?
五、自主小结
作为一篇人物传记,本文主要采用了细节描写来刻画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北宋名臣赵普的形象,在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节中展现了赵普性格刚毅,为人正直,以天下为己任的品质,这种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读书人用心揣摩理解。

六、反馈练习
作文多在“三上”
欧阳修
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

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

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

”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

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①钱思公:钱惟演,北宋“西昆体”代表作家之一。

谢希深(谢绛),宋公
垂(宋绶)也文学知名一时。

②西洛:西京洛阳;小说:指先秦百家著作以及后来的各种杂记;小辞:指词典,小令。

③琅然:声音清脆;笃学:十分好学。

④属思:思考,构思。

文章记叙三件事,直接记述了____,转述谢希深介绍____,作者自道___。

答案:钱思公喜好读书的表现,宋公垂勤学的事例,作文多在“三上”的特点和体会。

七、布置作业
1.完成本课优教通平台同步导学预习检测;
2.背诵课文;
3.按要求预习下一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