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雁:宗教在波兰转型中的作用
秦晖和金雁——最有思想的教授最清贫
秦晖秦晖和金雁夫妻,双方都是“术业有专攻”的人文学者。
秦晖是当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学者、公共知识分子,现为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一九八一年,秦晖作为中国文革后首批硕士毕业于兰州大学,师从赵俪生教授研究农民史,特别是土地制度史与农民战争史。
自八十年代后期,他转向研究经济史,主要为古代商品经济史及中外比较经济史。
九十年代,他致力于结合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在结合社会调查与历史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学,并成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群体中的中坚人物。
金雁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对苏联和东欧的历史与社会转型问题有深刻而独到的研究。
这两位学者相濡以沫、同甘共苦,在清贫与寂寞中保有着中国知识分子的尊严和独立。
秦晖先生言行从不高调,却始终坚守知识分子的道德底线,他有名言曰:“高调再高,苟能律己,慎勿律人,高亦无害。
低调再低,不逾底线,若能持守,低又何妨。
”这便是自由主义者待人接物的基本准则。
九十年代以来,大学教授的生存环境大有改善,愿意去当官和商的帮忙、帮闲的学者,想要过上“居有屋、食有鱼、出有车”的优越生活,突然变得易如反掌。
对于大部分身处名校的教授来说,八十年代那种“脑体倒挂”的困难生活,已经成了一种遥远的回忆。
秦晖和金雁夫妇却是其中少有的例外,他们没有去“走穴”,没有去申请那些投官僚之所好的学术基金,他们的学问与生命是融为一体的,他们抓住的问题都是中国历史与现实中的真问题。
这样的学问当然很难在那些“核心期刊”发表,也不能获得官方的若干奖项。
在今天的教育界和学术界,最有思想的教授最清贫。
九十年代中期,当秦晖和金雁夫妇刚刚调到北京,因多篇观点新颖和思想深邃的文章而引起学界注意的时候,我曾经和友人一起前去拜访和讨教。
那时,他们住在北京外国语学院附近一套破旧狭窄的、名副其实的“陋室”之中,屋子的总面积大概不到三十平方米。
一间小小的书房,四壁都是顶到天花板的书籍,还有更多的书还装在纸箱里,根本无法上架。
秦晖幽默地对我们说:“有时候,为了查找一份资料,不得不搬开几个大箱子,满头大汗,如同大海捞针,也算是一种写作间隙的体育锻炼吧。
如何克服既得利益:他国转轨经验借鉴
如何克服既得利益:他国转轨经验借鉴2013-09-02 09:56 来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转轨过程实际上是在旧体制下形成的既得利益的约束性和信息不完全条件的约束下向着一个已知的制度变迁的过程(樊纲,2008)。
在转轨国家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克服既得利益的阻力十分关键。
在东欧、俄罗斯的转轨过程中,各国根据不同的国情,采取了不同的办法遏制既得利益深化改革,非常值得中国借鉴。
尤其是30多年的渐进式改革走到今天,原有支持改革的利益集团,正逐步成为既得利益群体,如果不能有效地克服这些既得利益,改革将变得异常艰难。
参考东欧、俄罗斯这些转轨国家的历史经验,对新阶段中国深化改革大有裨益。
一、东欧国家:通过购买和均衡的利益博弈解决既得利益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的转轨过程中,东欧国家在私有化的改革方案上形成了共识。
但其在“如何分家”这个问题上,尤其是能不能实现“公平分家”,面临着重要的考验。
如果处理不好,在既得利益的阻碍下,改革就很难顺利实施下去。
这些国家无不经历了一个各方利益集团反复讨价还价的过程,工会、农会、商会、左派、右派、国企、私企、外企、控股者、中小股东、经理人与雇员……都通过直接结社或通过政党代理人提出诉求。
1.民主德国:借助西德力量的赎买方式。
在众多的东欧国家中,民主德国的转轨进程具有很大的特殊性。
主要在于,有一个经济实力强大的西德愿意花钱支持国家统一,并支援民主德国进行改革。
民主德国由富裕强大的联邦德国统一拿出巨资,用“赎买”的方式大包大揽东德的国有企业,照顾了旧体制下的各利益集团,从而化解了矛盾。
比如,德国统一后的五年中,德国政府向原民主德国地区投入了8000亿马克的资金,原民主德国居民人均获得约3万美元,相当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前15年累计人均获得外资的300倍。
在这个过程中,原民主德国的既得利益在统一的过程中得到的好处比不改革更大,因此转向支持改革。
于是东德仅用五年时间,就全面实现了指令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河海大学社会学专业参考书目
张乐天,1998,《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
沈关宝,2007,《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上海大学出版社
陆学艺主编,1992,《改革中的农村与农民:对大寨、刘庄、华西等13个村的实证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莫里斯•迈斯纳,1992,《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罗丽莎,2006,《另类的现代性》,黄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朱爱岚,2004,《中国北方村落的社会性别与权力》,胡玉坤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王铭铭,1997,《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三联书店
苏力,2011,《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吴思,2011,《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复旦大学出版社
斯科特,2007,《弱者的武器: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郑广怀等译,译林出版社
斯科特,2011,《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王晓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莫斯科维奇,2003,《群氓的时代》,许列民等译,江苏人民出版
奥尔森,1995,《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杨善华,2012,《感知与洞察:实践中的现象学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韦伯,2011,《经济与社会》(第一、二卷),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
韦伯,2005,《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韦伯,2004,《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韦伯,2004,《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齐美尔,2002,《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社会学文选》,林荣远编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涂肇庆、林益民主编,1999,《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西方社会学文献述评》,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浅析宗教的社会功能
浅析宗教的社会功能作者:白沐蓉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8年第02期【摘要】宗教作为社会共同体中的一个子系统,对社会大系统有着独特的能动作用,一方面,宗教在与社会共同体的关系中,具有促进社会整合、社会调适和社会控制的功能;另一方面,对其他的社会子系统同样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宗教社会功能二重性一、宗教的社会本质宗教具有社会功能、能够对社会和谐产生影响的根本原因在于宗教所具有的社会性本质。
宗教是一种信仰,但信仰从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现实的人的信仰,而宗教信仰者在生活中的总是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宗教信仰者作为宗教的信徒,信仰,最高信仰遵循宗教教义;另一方面,宗教信仰者又是现实人类社会的成员,宗教信仰者在不断认同和接受宗教的观念、信仰规范和行为规范,并在现实活动中实现出来的同时,其行为就会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影响,由此,通过宗教徒的双重身份,宗教自然具有了社会性的本质。
宗教的社会性本质直接体现为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群体是社会母系统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子系统。
段德智在《宗教概论》中认为,根据系统论的说法,构成人类社会母系统的子系统的社会群体一般应该具有六个特征:(1)社会群体中的成员之间有着良好的沟通与互动;(2)社会群体的成员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并且正是因为这些目标才结合为一个社会群体;(3)社会群体中遵循着共同的社会规范;(4)每个成员在群体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分工;(5)每一个社会群体内部都有一个恰当的地位体系,保证群体目标的实现;(6)社会群体的成员对社会群体本身表现出极高的认同感。
而宗教很明显具有这六个成为社会群体的必备要素,因此是一种以宗教信仰为出发点和中心点的特殊的社会群体。
二、宗教的社会功能宗教的社会本质意味着宗教作为社会大系统的有机组成之一,也在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过程中有着独特的能动作用,宗教作为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它虽然依附于整个社会,受社会大系统的控制和影响,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独立进行运作,并且这种独立运作会对其它宗教子系统甚至是社会大系统产生影响,这就是宗教的社会功能,“宗教的社会功能,是指宗教在社会中的不同活动方式及其对社会体系所具有的客观结果,即它对所属的社会体系所能起到的作用。
一部映射中国的俄罗斯知识分子史
一部映射中国的俄罗斯知识分子史《倒转“红轮”》的出版有一个热闹又颇合时宜的背景:中国网民在互联网上对公共知识分子或知识分子的调侃让“公知”和“知识分子”这两个词语都变得像贬义词;作家莫言被瑞典文学院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引发了关于作家应该对政治和各种公共事件持何种态度的争论;大众普遍对现实不满的情绪以及随之而来地对改革或暴力革命的渴求。
尽管《倒转“红轮”》的作者金雁女士总是⼀再声称,她研究的只是俄罗斯知识分子的历史,她的专业也只是东欧和俄罗斯的历史研究,但是读过这本书的人却不可避免地要同中国的现实联系在一起。
因为,上述现实都可以对应地在这本书中找到投影:大众对于包括托尔斯泰、果戈理和屠格涅夫在内的精英知识分子的嘲弄;两位俄罗斯大作家高尔基和索尔仁尼琴对待政治或者集权主义的不同态度;以及俄罗斯在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之间非此即彼的选择。
而且,这本书聚焦的国家与地区,正好也和中国一样,经历过共产主义集权和随后的转轨。
58岁的金雁是中国大陆最知名的苏联/俄罗斯和东欧问题研究专家。
此前她对前苏联与东欧国家的转轨研究已经让她在一定范围内享有盛名。
她将自己电脑里和读书卡片上的断简残章一一重新写作(这造成了这本书注释的混乱,同⼀出处时而是俄文注释,时而中文注释),形成了这部厚达700页的《倒转“红轮”》,主题正如书的副标题所言——“俄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回溯”。
不过我们看到的《倒转“红轮”》只是金雁设想中的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按照她的描述,三部曲的第二部会描述苏联一党制的形成,再现一个初始还有着自由传统的群体如何走向集权,她称之为“历史的化妆舞会”。
第三部的主题是民粹主义。
部部惊心。
她称这些工作全都是由自己一人完成,也没有任何功利目的。
“我从1985年拿过国家社科基金以后,就再没有申请资金做过课题。
我没有团队,也没有动用自己的博士生。
这是我个人的长期思考。
”金雁在一个私下场合对我说。
金雁说,她写这本书的最直接动力来自丈夫秦晖的催促。
金雁:为沙俄帝国招魂为哪般?
金雁:为沙俄帝国招魂为哪般?当代俄罗斯对沙俄和苏联有共同的继承性,它一方面向苏联获取资源,但更多的关联是在向沙俄帝国靠拢。
普京政策与沙俄时期内外政策的相似性已经毋庸置疑。
俄罗斯街头沙皇的套娃、画像、雕塑随处可见,在每一个旅游景点旅客都争相与扮成彼得大帝和叶卡特琳娜女皇的人合影留念。
帝国的象征符号和标语口号又卷土重来,所有的沙皇都成为正面人物,尼古拉二世更被“封圣”受到朝拜。
苏共70多年的意识形态努力瞬间被西伯利亚的冷空气涤荡的无影无踪。
目前在俄“帝国价值”绝对是一个正面弘扬的国家思想。
橱窗内的沙皇家族套娃为帝国重塑金身民族主义现在是俄唯一可以凝聚各种力量的旗帜,也是普京屡试不爽的法宝。
知识界也概未能例外。
有人评论说,俄知识分子中少有在民族问题上能够逃脱唯我独尊的“国家主义”的陷阱,哪怕是最优秀的知识分子一到民族问题上就会“理性失灵”而“迷失方向”。
在普京的倡导下,俄知识界掀起了甚嚣尘上的文化保守主义的“斯拉夫主义”潮流,官方和民间争先恐后重新界定作为政治学“帝国”的概念,并为其正名。
一时间“帝国热”甚嚣尘上,什么“独立帝国”、“自由帝国”、“民族帝国”之类的名词满天飞,学者们都在大谈帝国“植根于俄罗斯的遗传密码”以及建设“帝国”的合理性。
俄国学者安德烈.萨维列夫甚至提出“帝国是俄罗斯的宿命”,“俄罗斯的国民精神本来就是帝国的”。
夏宫内的叶卡特琳娜女王塑像诺贝尔获奖者阿列克谢耶维奇采访时就有不少人告诉她:“我爱帝国,没有帝国,我的生活很苦闷”,“在我们的精神细胞中,有帝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因”。
“俄罗斯需要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思想——帝国”。
“俄罗斯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将作为一个帝国存在”,“反正我是帝国主义者,没错,我想生活在帝国”。
俄国从彼得一世开始称帝,他打了21年的北方战争,把俄国从一个内陆国家变成濒海强国,参政院在1721年10月22日为表彰他的功绩,正式封他为“全俄罗斯大帝”的称号,从此沙皇正式称为“俄罗斯帝国”。
中国与波兰交往的三个“第一个”
中国与波兰交往的三个“第一个”作者:刘彦顺来源:《世界博览》2016年第17期中波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卜弥格、玛佐夫舍歌舞团、中波轮船公司都是历史上的“第一个”,更令人可喜的是,在当今,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波兰的积极响应。
习近平主席今年6月访问波兰前夕,在波兰《共和国报》发表署名文章,题为《推动中波友谊航船全速前进》。
在这篇文章中,他强调指出,“中波两国虽然相距遥远,但彼此交往源远流长”。
何谓“源远流长”,有许多“第一个”为证。
传教士卜弥格在中波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上,有多少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的名字虽然湮没在浩瀚的书海中,今天已经鲜为人知,但我们是不会忘记他们的。
其中就有一位名叫卜弥格的波兰传教士。
习近平主席在自己的文章中,把卜弥格放在诸多波兰友人之首,他说“17世纪中叶,波兰传教士卜弥格来到中国,广泛研究中国社会、历史、医学、地理等学科,发表了大量著作,是首位向西方介绍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成果的欧洲人,‘被誉作波兰的马可·波罗’。
”为什么卜弥格被誉为波兰的马可·波罗?我想原因很简单,因为过去中波之间的人文交流还不够密切,无论在波兰还是在中国,知道马可·波罗的人有许多许多,知道卜弥格的人却很少很少。
现在,中波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人文交流将进一步深入,有关卜弥格的故事,必然会成友好交往中的佳话。
卜弥格,原名米哈乌·博伊姆,生于波兰的利沃夫。
他于17世纪中叶,以耶稣会传教士和自然科学家的身份来华,1644年从澳门入境,在华逗留多年,足跡遍于我国江南各省。
1651年,南明永历皇帝面对清军大举南下的压力,任命卜弥格以特使的身份出使罗马和威尼斯,向罗马教皇求援。
卜弥格担当起明朝皇帝使臣的重任。
卜弥格来华后,不断地向欧洲介绍中国,竭尽了他一生的精力。
他撰写了大量的学术著作,价值极高。
这些著作,涉及中医药、中国动植物和矿物、中国语言和哲学,中国地理和民俗等诸多领域。
金雁:波兰的“红皮白心”现象
金雁:波兰的“红皮白心”现象哲学家亚当.沙夫说,波兰人都知道,生活中最重要的价值是:上帝、尊严和祖国。
从这个排序当中我们可知“上帝”对波兰人有多么重要,他们常说:“不理解上帝就不理解波兰民族”。
波兰的国旗是红白两色(来源于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时期,两国都有红底白色纹章),在阵营时代人们却有另一种解读:“红”是指执政党,“白”则代表着教会。
为什么宗-教会处在一个超越的制高点上?它的道德形象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从牺牲的意义上理解十字架众所周知,天主教是波兰的民族象征,90%以上的波兰人都自称是天主教徒,宗-教是波兰的民族之魂。
它在波兰是大众的精神追求,长期以来宗-教具有的道德优势无人能够比拟。
民众对宗-教的这种信任感是靠它的牺牲精神换来的。
也就是说,宗教的这种超然于政党、主义、发展模式之上的公信力不是仅靠争夺话语权和灌输就能建立的,而是靠实践、靠牺牲、靠奉献做出来的。
在抗击外国入侵——蒙古、奥斯曼土耳其、瑞典、德国、奥匈帝国和沙俄帝国的历次斗争中,天主教都起了巨大的民族凝聚作用,他们变卖教会资产资助抗击外敌的斗争,更有大量的神职人员慷慨赴难,他们用自我牺牲的圣徒精神体现了本民族争取独立的信念。
波兰亡国以后在俄属波兰、普属波兰和奥属波兰被分割成三大占领区。
教会以其对独立的追求、亡国期间的民族坚守、战争中的牺牲、对人性的呐喊体现了它的不屈精神。
从1874年普鲁士因教会成为反抗宗主国的据点,而逮捕波兹南大主教开始,教会的抗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他们以“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没有牺牲的思想就不能理解十字架”和“先他人而受难”为口号,要求教会人士必须比普通百姓做出更多的奉献。
“基督教意味着在宇宙中每个生命战胜了死亡”,提倡“拯救需要个人参与”。
他们说,如果注定一个民族要遭受苦难肩扛黑暗的话,那教会人士就应该是第一批赴难者。
在二战中波兰的死亡率高达22%,比苏联(10%)中国(7%)高得多,而教会人士死亡率又远远高于民众死亡的平均值,约达到1/3,正是这种慷慨赴难的精神赢得了整个民族的尊敬。
亲历1989年波兰剧变 当局实行战时状态失去民心
亲历1989年波兰剧变当局实行战时状态失去民心亲历1989年波兰剧变当局实行战时状态失去民心裴远颖,原外交部东欧司司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理事,中国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特邀研究员。
曾任中国驻波兰、立陶宛、印度大使。
50年代留学波兰,大使任内亲历波兰剧变,与波兰结下长达18年的缘分。
1989年9月12日,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波兰。
团结工会顾问、天主教知识分子马佐维茨基受命组阁成功,将在这一天向议会发表施政报告。
由政治反对派来组建政府,这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里,以前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这件事像一声惊雷,不仅在东欧,而且在世界各国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这天我匆匆吃过早饭后就驱车前往议会大厦。
抵达时距开会时间还有半个多小时。
我在使团旁听席入坐后,瑞典大使低声对我说:“今天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波兰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作为波兰的邻国,我对波兰的事态发展当然特别关心。
你们同波兰属于一个社会制度,你对今天波兰发生的事怎么看?”我说:“自然,对于波兰会出现的情况,我们都很关心,但是最重要的是波兰人民自己的意愿。
”这时孟加拉大使问:“团结工会为什么能上台?共产党为什么放弃了执政地位?你在波兰的时间很长,我很想听听你的见解。
”我回答说:“这个问题的复杂性你也知道,恐怕只能期待将来的政治学家、历史学家来作结论。
”我的话音未落,大厅里已经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马佐维茨基走上了讲台。
马佐维茨基以前是个老报人。
花白的头发,清癯而已显苍老的面容,修长而有点佝偻的身材,温文儒雅的举止,使他看起来同一般的团结工会活动家有所不同。
他显得有些疲惫,在讲话的过程中一度因体力不支,被迫休息了十多分钟。
当他重返讲台的时候,自我调侃地说:“现在我最关心的问题是波兰的经济,但愿它也像我现在这样,经过短暂的虚脱之后,很快重新站立起来。
充分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不断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作者简介:许江梅,女,普洱市社会主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室教师。
充分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不断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许江梅(普洱市社会主义学校,云南普洱665000)摘要:民族宗教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的重大问题。
宗教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作用,深入分析边疆民族地区宗教发展现状及不和谐因素,找出充分发挥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积极作用的对策,对不断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发挥;宗教积极作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中图分类号:D6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1-0035-04当前边疆民族地区的宗教呈现出许多新的趋势和特点,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了一些影响。
因此,深入分析民族宗教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影响,充分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对边疆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一、宗教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宗教是一种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以及伦理道德方面都有着影响力。
因此,宗教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应该是全范围、多方位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1.宗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宗教本身就追求和谐,当今世界各大宗教无不有其独特的和谐理念与实践。
实现宗教和谐,要求各宗教教义思想中的和谐理念充分弘扬,各宗教教规戒律的规范作用充分发挥,各宗教内部诸要素关系充分协调,使宗教成为社会中的和谐因素,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
2.宗教具有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宗教能在信仰者群体中通过宣传教义、举行仪式等活动,加强信众对现行秩序的认同,舒缓人的精神危机,减少社会震动。
在我国的传统宗教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的和平、非暴力、自然、和谐、慈悲、中道、平等、均衡发展等观念,这些观念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3.宗教具有很强的道德教化作用。
宗教改良并医治着人们不健康的心理,重新塑造了人们的人格,带给人们内心以宁静与和谐,能使人们更加积极地去面对人生,创造美好的生活,创造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带给社会的益处是明显的。
金雁:后苏联民族问题的症结
金雁:后苏联民族问题的症结金雁东欧问题专家苏联对民族问题没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明确政策和长远理论,俄罗斯是在没有做好‚收缩‛准备的情况下就面临族裔关系的巨大挑战,当苏联控制的‚铁幕‛突然崩溃时,俄罗斯拿不出任何应对民主派和民族势力的有效理论武器。
终于见到了期待已久的季什科夫的大作《苏联及其解体后的族性、民族主义及冲突——炽热的头脑》(以下简称《后苏联的民族冲突》)一书在中国的翻译出版。
二战中出生的瓦列里·季什科夫是跨苏联和俄罗斯两代的资深民族问题专家,他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从莫斯科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就一直从事民族问题研究。
在戈尔巴乔夫时代就是民族志研究所的副所长,剧变以后曾任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席,在普京时代是俄罗斯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现在是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季什科夫虽曾在‚体制内的高位‛,却没有沾染上从学者变成政治家的官僚习气,也能始终保持一份不被自己的研究对象拖着走而‚迷失在角色‛中的冷静,他是当今俄罗斯罕有的勇于反思且能够宏观把握俄罗斯民族问题症结的‚解惑者‛。
季什科夫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剖析苏联解体后的民族问题大部头著作《后苏联的民族冲突》由姜德顺先生2005年开始动手从英文翻译,到2009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
虽说我们现在拿到手的中文译本距离作者写作时期已过去了十多年之久,此时俄罗斯国际国内的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在叶利钦之后又经历了普京和梅德韦杰夫两任总统,外交政策的定位坐标也几次变化:从叶利钦的‚面向西方‛,普里马科夫的兼顾东、南的‚欧亚主义‛以及普京前期的‚向北‛的‚斯堪的纳维亚主义‛和普京后期的‚新斯拉夫主义‛+‚强国主义‛,但是该书至今读来不但没有过时的感觉,仍有振聋发聩的功效。
可以说季什科夫当年对俄罗斯民族问题发展前景定义的‚过渡中认同‛以及深刻的反思,使人不能不佩服季什科夫作为一个自由知识分子的道德责任感和高屋建瓴般对后苏联族裔问题的整体把握。
从“东欧”到“新欧洲”简介
东欧回归路04:波兰不死的勇士
马克思曾赞誉波兰人民是“欧洲不死的勇士”,连华沙的美人鱼雕塑 ,也是一手拿剑一手拿盾,与丹麦著名的哥本哈根美人鱼温顺的形象不同。对宗教热而不狂,信仰与理性兼容、宗教热情与宗教宽容并重,是波兰民族的传统。波兰人尊重教会,但反对政教合一;没有“信仰真空”,但不会扼杀世俗理性。但是作为一个曾经强大的帝国,颁布了最早的宪政法典,它为什么没有像英国完成君主立宪并且走进宪政文明?而作为沟通东西欧的国家,有着最勇敢的贵族,波兰的独立之路为什么这么坎坷?在今天,“民主波兰”为什么这么重要?
斯坦鲍利奇是米洛舍维奇政治生涯中最为关键的人物,正是他一次次力排众议,才将米氏推向权力的顶峰。但米氏与斯坦鲍利奇的改革想法并不同,他想的是借助塞族人对铁托民族政策的不满发动一场大规模群众运动,发动塞族“改造”联邦,清除“袒护”非塞族的领导层,从而使塞尔维亚人不但对下可以摆平科索沃,对上可以控制联邦,在全南斯拉夫“当家作主”,彻底出出铁托时代所受的鸟气。这种改革实质上是颠覆铁托体制的大塞尔维亚主义“革命”,这当然是斯坦鲍利奇无法容忍的。于是这对20多年师徒与朋友的反目成仇便不可避免了。
波兰政治经济改革的最重要力量便是强大的波兰团结工会。这个民间公会组织吸收了80%的工人阶层,致使官方工会土崩瓦解。随着团结工会影响力的扩大,波兰政府进行了一年的军管。但此时东欧国家都开始了社会改革,连苏联也岌岌可危。他们知道任何管制都无法阻止社会前进的脚步,1989年波兰当局终于承认团结工会合法,并签订圆桌会议协议,举行“半自由的”大选。波兰开始了“工会政治”时代。
妇女节特辑探索女性在历史上的宗教贡献
妇女节特辑探索女性在历史上的宗教贡献女性在历史中一直扮演着各种重要的角色,其中之一便是在宗教领域中做出的贡献。
尽管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女性参与宗教活动的能力受到了限制,但女性的智慧和坚定信仰依然展现着深远的影响力。
本文将探索女性在历史上关于宗教方面的贡献。
1. 古代女性的崇拜与祭祀活动古代时期,许多文明中的女性扮演着与宗教相关的重要角色。
埃及的以西斯女祭司、古希腊的阿帕罗女祭司以及古罗马的弥涅尔瓦女祭司等都是当时特别受尊崇的女性。
她们通过祭祀活动来崇拜神灵,维护宗教仪式的正常进行,并且传达信仰。
2. 宗教改革中的女性影响力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女性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16世纪的欧洲,诸如玛丽·斯图亚特女王和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等女性统治者通过改革措施,为宗教改革提供了支持和推动力。
此外,一些知名的女性如凯瑟琳·冯·博拉和克里斯蒂娜·冯·斯图姆也是宗教改革运动中的积极参与者。
3. 女性对宗教文化的传承和教育女性在历史上对宗教文化的传承和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通过传统习俗、口头讲述还是书写记录,女性向后代传递着宗教信仰和价值观。
例如,具有亲自亲身经历的女传教士经常在教育和传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 当代女性的社区参与与慈善行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女性在宗教社区中的参与程度也有所提升。
在当代社会中,女性不仅积极参与教会和寺庙的活动,还投身于各种慈善行动。
她们参与救济工作、社区服务和志愿者行动等,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着社会。
总结:尽管女性在历史上曾受到各种限制,但她们依然在宗教领域中展现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古代的女祭司,到宗教改革时期的积极参与者,再到当代的社区活动者,女性在宗教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她们的智慧、信仰和慈善行动不仅影响着周围的人们,也为后代女性树立了榜样。
女性在宗教中的贡献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深远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认可和尊重女性在宗教领域中的作用,并为她们提供平等的机会和权益,以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跨文化视角:信仰在全球各地如何塑造社会
跨文化视角:信仰在全球各地如何塑造社会信仰是人类文明中普遍存在的一部分,它超越了国界和文化差异,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行为。
无论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还是其他宗教,人们对于信仰的坚守和信奉都能够在全球各地找到共通之处。
首先,信仰对于塑造社会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不同宗教传统所强调的道德与伦理原则,成为了社会秩序和规范的基石。
例如,基督教强调慈善与爱他人,伊斯兰教注重公正与法律,佛教倡导慈悲与智慧。
这些信仰所传递的价值观念影响着人们对社会公平、道德行为和相互关怀的看法,进而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
其次,信仰对于社会的组织和结构也具有显著影响。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宗教往往与政治、教育和法律等方面相互交织。
例如,伊斯兰教在中东地区的国家往往以伊斯兰法为基础来管理社会事务;印度的种姓制度与印度教密不可分,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地位和交往方式。
信仰所倡导的教义和制度塑造了社会的结构和秩序,成为社会规则的一部分。
此外,信仰还对于个人的心理和情感有着深远的影响。
信仰提供给人们对生活意义和幸福的追寻,成为人们在困境中寻找希望和安慰的精神支撑。
无论是通过祈祷、冥想还是宗教仪式,信仰都能够帮助人们建立对超越自身的信任和依赖,从而减轻心理压力和恐惧。
然而,随着全球化和文化交流的加深,信仰的角色和地位也面临着变革。
在多元文化社会中,人们拥有不同的信仰和观念,这种多元性可能会给社会带来冲突和挑战。
因此,建立宽容、尊重和相互理解的跨文化对话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通过开放的交流和接纳,人们才能够增进对不同信仰背后原理和价值观的了解,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平等。
最后,虽然宗教信仰在不同文化和国家有所差异,但重视信仰对于构建社会道德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是普遍存在的。
信仰作为人类文明中的一部分,无论是在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发挥着关键的社会和个人作用。
只有进一步探索和理解不同信仰之间的共通性和差异性,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利用信仰的力量,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成长。
波兰复活节喜庆与信仰的融合
波兰复活节喜庆与信仰的融合波兰是一个深受宗教影响的国家,而复活节作为基督教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波兰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波兰复活节不仅是一个喜庆的节日,更是信仰的象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波兰复活节喜庆与信仰的融合,了解波兰人庆祝复活节的独特方式。
波兰复活节一般在春季举行,其起源可追溯至古老的异教传统与基督教元素的交融。
在波兰,人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庆祝耶稣基督的复活以及春天的到来。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之一是彩蛋的制作与赠送。
彩蛋在波兰复活节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它们象征着新生命的产生与春天的希望。
制作彩蛋的过程非常独特,用心良苦。
首先,鸡蛋必须先用天然的染料彩绘,常用的天然染料包括红菜汁、洋葱皮、云南白药等。
制作者还会使用细小的工具,在彩蛋表面刻上精美的图案和花纹。
这种手工艺品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传达着对生活的敬畏与对美好未来的祝福。
除了彩蛋,波兰人还有一种特殊的文化习俗,即复活节周末的早晨,人们会去教堂参加黎明弥撒。
这是一个非常庄严的宗教仪式,人们在黎明时分聚集在教堂中,传唱着圣歌,共同祷告感恩,并欣然接受牧师的祝福。
参与黎明弥撒是波兰人表达对上帝的信仰和敬畏,以及在复活节这个重要时刻,对归回信仰的庆祝。
在波兰,复活节庆祝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水洗礼”。
据传统,在复活节周末,人们会相互泼水,以祝福对方一年的平安和吉祥。
这个习俗源于古代,在那个时代,人们相信水有净化和治愈的力量,通过泼水来祈求好运与健康。
如今,虽然这个习俗有所改变,变得更加有趣和娱乐化,但其背后的祝福与希望仍在延续。
除了以上的庆祝方式,波兰复活节的饮食也有其独特之处。
在复活节期间,波兰人会准备丰盛的午餐,其中必不可少的菜肴是“比菲斯卡”(Beefuska)和“醋渍鱼”(Śledź w occie)。
比菲斯卡是一种传统的烤羊肉,醋渍鱼则是用特殊的调料和醋腌制的咸鱼。
这些菜肴旨在庆祝复活节这个重要时刻,彰显波兰人对家庭和团结的重视。
宗教在中外文化文学关系中的意义
2011年2月Jou rnal ofY ancheng Teachers U nivers it y(H um an i ti es&S ocial Sci en ces)Feb.2011宗教在中外文化文学关系中的意义*陈义海(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苏盐城224002)摘 要 宗教在中外文学文化交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如果不把宗教的因素考虑进去,跨文化研究便无从谈起。
相应地,如果我们能充分认识到宗教在异质文化交往中的重要意义,我们则不仅能有效地认清人类文化的形成特点,同时更能确切地把握异质文化交流、对话的规律,进而获得文化间交往融合的方法之道。
宗教不仅可以看做文学文化传播的媒介物,同时它也在文学文化交往中起着范式作用。
这种作用在基督教与西方文化传统的形成上,在中国文化的发展特点中,都表现得特别明显。
因此,宗教是跨文化文学研究的不可或缺的钥匙。
关键词 宗教;基督教;儒家;跨文化研究中图分类号 B9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873(2011)01-0080-04宗教在中外文学文化交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如果不把宗教的因素考虑进去,跨文化研究便无从谈起。
相应地,如果我们能充分认识到宗教在异质文化交往中的重要意义,我们则不仅能有效地认清人类文化的形成特点,同时更能确切地把握异质文化交流、对话的规律,进而获得文化间交往融合的方法之道。
一、宗教作为文学文化传播的媒介物文学和文化的传播必定依赖于各种各样的媒介。
比较文学研究比其他形式的文学研究更重视研究媒介的传播功能和传播特性。
在人类的跨文化交流史上,文化、文学传播的媒介很多。
战争传播文化,民族的大迁移传播文化,商人的贸易传播文化;甚至个别种族的局部迁徙,也会将某种异质的文化传到某个地域去,而形成 文化飞地 。
在这所有的传播媒介中,毫无疑问,宗教是文学与文化传播的极其重要的媒介物。
宗教在文化、文学中的媒介作用,大致上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在同一文化系统中的凝聚作用,二是它在跨文化交流中的 化合 作用。
全球宗教复兴及其现代启示_张凤梅
- 70 -
哲学论丛
理论月刊 2013 年第 03 期
与大批陌生人相互作用,面对着一套新的关系。 他们需要 新认同根源、 新形式的稳定社会以及一套新的道德规范 来赋予他们意义和目的感。 不论是主流的宗教还是原教 旨主义的宗教,都满足了这些需要。 ”[14]现代化进程的这种 双重作用产生出一种悖论,“一方面,几乎所有先进工业社 会的大众在过去 50 年间都朝向更世俗化的方向前进;另 一方面, 现在全世界持有传统价值观的人比以往任何时 候都多。 ”[15]与现代化进程几乎同步发生的全球化更进一 步推动了这一趋势的发展。 全球化过程不只包括经济过 程,而是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在内的一系列发展过 程。 全球化带来资本、市场、劳工、信息、技术、观念(包括宗 教观念)的流动。 这就促成那些投身宗教活动的人们运用 跨国网络或现代通讯技术来建立和发展宗教联系, 从而 推动宗教势力的复兴。 全球化促进了宗教行为体在全球 范围内建构影响、动员资源、吸引信徒的能力。 [16]
波兰民族的“国民性”与波兰社会走向(续)──访波书简三则
波兰民族的“国民性”与波兰社会走向(续)──访波书简三
则
金雁
【期刊名称】《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年(卷),期】1994()3
【摘要】波兰民族的“国民性”与波兰社会走向(续)──访波书简三则中共中央编译局国际共运史研究所金雁二、“不怕流血怕流汗”××:你好。
上次信中谈了波兰民族传统中的宗教方面,这次就给你谈点“世俗”的吧!来到波兰这些日子,我感到这个民族真有意思,他们为自由而不怕流...
【总页数】4页(P47-50)
【关键词】波兰人;“国民性”;社会走向;民族;德国人;美人鱼;天主教;节假日;书简;占领者
【作者】金雁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编译局国际共运史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754.6
【相关文献】
1.波兰企业家办学:r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回应产业界需求r——访波兰SWPS社会科学与人文学大学创立者彼得·菲尔克 [J], 张力玮;程鑫;马丁·雅谷比
2.波兰“走向中国”——访波兰信息与外国投资局局长Slawomir Majman [J], 刘璐
3.波兰知识界对波兰社会改革的各种观点和建议波“经验与未来”座谈会第二份报告《出路何在?》 [J],
4.波兰民族的“国民性”与波兰社会走向──访波书简三则 [J], 金雁
5.波兰民族的“国民性”与波兰社会走向(完)──访波书简三则 [J], 金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冲刺卷】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模拟试题(含答案)
【冲刺卷】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模拟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构思巧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脍炙人口,被高尔基称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丰碑”的是()A.《天方夜谭》B.《医学集成》C.《医典》D.《古兰经》2.《全球通史》中提到:“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
”这里的“作用更为重大”指的是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B.促使日本初步实现了统一C.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D.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3.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罚金归领主。
这个案例说明庄园法庭( )①有专门的工作人员②惩罚违法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③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④维护了领主利益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古代穆斯林作家比鲁尼曾说:“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阿拉伯孪生兄弟。
”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是同时建立的B.在阿拉伯帝国扩张的过程中伴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C.伊斯兰教推动了阿拉伯地区的统一D.伊斯兰教的产生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5.2019年5月1日,日本新任天皇德仁继位,其年号为“令和”,打破了从公元七世纪中叶日本“大化”以来天皇年号均取自中国典籍的传统。
日本大化时代,通过学习中国而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是( )A.阶级矛盾得以缓和,政局稳定B.日本进入到幕府将军统治时期C.开始全面学习中国文化和制度D.逐渐建立起中央集权封建国家6.为延揽翻译人才,哈里发以黄金支付稿型,其重量与译著重量相等……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被保存至今。
材料反映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特点是( )A.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B.沟通了东西方文化C.保存、传播古典文明D.对东欧各国的文化产生重大影响7.中世纪时,“重大的宗教改革是一种新宗教的产生,该宗教产生后不久,便冲出阿拉伯半岛,影响遍及欧亚大陆和非洲的广大地区”,这一“新宗教”A.促进了阿拉伯的统一B.主张忍耐顺从,死后能升入天堂C.产生于6世纪D.创立者是乔达摩·悉达多8.阿拉伯帝国时期,政府鼓励吸收东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进而创造出独特的阿拉伯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雁:宗教在波兰转型中的作用金雁:宗教在波兰转型中的作用2013年09月26日08:10斯大林体制是建立在人的脖子上而不是建立在人们的心坎上,教会人士往往是为了波兰而牺牲的,而共产党除了内部残酷的斗争以外,即便牺牲也是为了一个党派的利益,它的出发点不是祖国,不是国民,而是为了官僚的利益,血缘统治在东欧是不争的事实,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是谁的国家民众心知肚明,这二者自然无法同日而语。
按理说做了那么多牺牲的宗教,是最应该具有霸气和自傲的,因为它有这个资本,但是偏偏波兰宗教具有宽容精神。
与共产党总是寻找“替罪羊”,人民不过是“历史规律的垫脚石”不同,波兰天主教往往高调行动身先士卒,但并不强迫他人牺牲。
事实证明,教会的长期牺牲精神和心怀救赎的行动是他们建立起道德形象的重要因素,由于它的影响力和责任感成正比,因而占据了道德制高点。
宗教热情与宗教宽容并重在波兰,宗教的宽容精神已成为一种很重要的民族资源。
当然宗教宽容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也曾有过迫害异教徒的行径,既处死过无神论者和新教徒,也驱逐过阿里安教徒,但总而言之,波兰人在发展的历程中,非常看重宽容的品德,当犹太人成为十字军运动的牺牲品时,是波兰人收留了他们,在法律的保护下世界上几乎一半的犹太人在波兰-立陶宛安家。
1573年波兰签署了宗教宽容的《华沙公约》,比俄国的宗教宽容早了331年,俄国一直到1904年12月12日沙皇才颁布诏书,表示要“实行宗教宽容的原则”,波兰是欧洲很少几个没有规模化的异端审判、没有遭到宗教战争蹂躏的国家。
同样,他们强调在自由环境下,人们不可能通过标榜信教来谋取权力,获得世俗利益,因而信仰动机比较单纯。
不会因政治气候变化而见风使舵,或像候鸟一样为了寻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不断“倒戈”,这种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信仰逐渐融入进民族性格当中。
另外,宗教界与世俗权力的竞争关系也形成了多元的法律体系,这既对王室的力量形成制约机制同时有利于城市自治的发展,迫使世俗政权不得不去争取民众的信任。
后来这种对宗教热而不狂,信仰与理性兼容,宗教热情与宗教宽容并重成为波兰民族的传统。
波兰人的亡国经历,一次次以失败告终的抗争,使他们更具有宽大的胸怀。
他们反对不择手段、非理性攻击,对那些自认为是绝对真理的代表、自认为是正统而排挤他人的流派持谨慎的怀疑态度。
在波兰人看来,凡是容不下其他信仰的人,证明的恰恰是虚弱,而不是自信和强大。
这种“打着维护基督教纯洁性的幌子”靠打压异己保证自己存在的派别只不过是霸道的宗派主义,所具有的不过是“宗教审判官”专横和排他性,如果只承认自己的自由而否定别人的自由,通过垄断真理而占居主导、施行暴政,对这样的“超正统”不但要时刻警惕还要给与揭露。
在波兰中的宗教中,上帝是自由的,并且给与所有人自由,上帝不是统治者而是解放者。
如果宗教的内核远离了精神自由,它便走入了唯我独尊的原教旨主义死胡同,无论什么教派以集体否定自由的时候就已经完全为背离初衷,就会走向自己的反面,这便预示着基督教的危机。
团结工会的“神助力量”宗教是处于个体之中的人共享的,而不是凌驾于个体之上。
因此,它是个体的粘合剂而不是个体的奴役者。
它的存在为波兰保留下来一定程度的社会空间。
天主教会在现实中的独立姿态和这种道德压力的气场一直就盖过共产党,它可以越过斯大林的制度在政治上整合波兰社会,于是形成了波兰的“红皮白萝卜”现象。
1953年波兰政府按照苏联的规定要求所有的神职人员向政府宣誓效忠时,红衣主教斯蒂凡公开表示拒绝,说上帝不允许与恶势力同声相济。
他说,“我们不被允许将与神有关的东西置于暴君的祭坛之前,万万不能!”为此导致大量的教堂被关闭、神职人员被捕和教会财产被剥夺,但是斯蒂凡抗争精神起到了表率作用,没有一个主教公开表示愿意宣誓效忠。
波兰人说,任何力量靠强迫要求和管制的约束,“只能削弱自身在人民中的声望”。
按理说,宗教和近代民主化的历程是隔膜或矛盾的。
但是由于教会在波兰历史上长期承担着同情弱者反抗强权的角色,使得它在波兰政治剧变中扮演着“幕后推手”作用。
法国社会党的拉方丹曾用“心在左边跳动”来解释左派的概念,说左派代表社会苦难的关怀,代表社会良心。
波兰人认为,这个概念只有在自由选举的国家才有意义,在苏式体制下只有有权者和无权者的对立、官方与民间的对立,除了执政的一方,任何独立的派别都无法自由的表达自己的理念,超越其上而较少有世俗考虑的宗教反而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公正、个人自由和人道主义,成为斯大林体制最大的潜在对手。
1979年6月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第一次访问波兰,极大的鼓舞了工人的士气。
事先,苏联人坚决反对教皇访波,勃列日涅夫要求波兰统一工人党总书记盖莱克阻止教皇访波,认为宗教只不过是动乱的学说,这注定会掀起一场不利于苏联的民族主义的浪潮。
盖莱克自知自己的威信无法与教皇相比,如果迫于苏联人的压力把教皇拒之国门之外,不但挫伤了整个民族的感情,更可能会大大动摇共产党的合法性,所以对苏联人的劝告置之不理。
在教皇精神的感召面前,波兰党和政府意识到,自己在意识形态上已经明显处于下风。
约翰·保罗二世一到波兰就明确表示支持尚在萌芽状态的独立工会,那时工人的任何横向联系都被视为是非法的,罢工的工人往往会以“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流氓罪”被逮捕。
教皇说:“组织工会的权利是人所固有的,是上帝给的,不是国家给的”。
“在任何情况下,波兰工人阶级的大多数从传统上都喜欢自治”,这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波兰工人对自治工会的追求。
在工人们看来,苏式体制下的国家官办工会只不过是党国体制的应声虫,这种如同鸡肋一般的工会被工人抛弃。
作为虔诚天主教徒的瓦文萨承认,教皇给与他们的勇气“如同神助一般”。
教皇来访使波兰人产生了渴望冲破禁锢的强烈愿望。
教皇宣称的“上帝的意志”成为工人成立自治工会最有力的理论依据。
但教皇同时也要求天主教徒热爱祖国,拥护政府,保持社会秩序,要相互谅解和妥协,不要给外人以可乘之机,他也希望波兰政府尊重波兰公民的信仰和公民权利。
教皇的访问使天主教的威信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相比之下统一工人党和政府的权威性顿时扫地,合法性受到质疑。
在教皇第一次访波以后的1980年,格但斯克造船厂建立的“罢工委员会”,迫使政府与工人组织签署了包括工会问题在内的二十一条协议。
这是华约国家中第一个独立的工会组织。
1983年6月约翰·保罗二世第二次访问波兰,教皇向一千万前来迎接他的教民表达了应该让团结工会“合法化”的愿望,同时他在与雅鲁泽尔斯基的长谈中,提议政府与反对派进行协商、沟通、体察民意,避免社会对立情绪滋长,寻求和平解决问题的渠道。
后来在历时19个月的“军管”当中,是教会一直给予地下状态的团结工会以物质和道义援助。
瓦文萨在1989年时承认,团结工会在面临困难局势时,是“教会给予我们巨大的帮助,如果没有教会,我们或许达不到现在的地步”。
政治和解道路上的不可或缺角色到1980年年底,团结工会的会员发展到1000万人,占全国职工的80%,大量基层企业工会成建制加入使得官方工会濒于瓦解。
1981年9月团结工会召开一大,通过改革决议,年底发动全国总罢工,走上了与当局对抗的激进道路。
团结工会的罢工此起彼伏,工人们的政治浪漫主义达到高潮,步步挑战政府的控制能力,社会的失控状态日益严重。
而这时来自苏联方面的压力迫在眉睫,已经有1956年匈牙利事件和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的先例,波兰能否避免上述两国的悲剧,考验着所有人的智慧。
又是教会表现出超越党派之上的民族和解精神,疏通各个党派之间的分歧,寻找摆脱危机的共同出路。
宗教界唯恐再次重演匈捷的命运,国家被苏军占领,教会上层人物不断奔走相告,在各派之间穿针引线,要求各方面克制,避免矛盾激化,强调最令人不安的是无政府主义,它可能搞垮我们,使国家陷入内战。
红衣主教斯·维辛斯基屡次向教徒宣讲约翰·保罗二世的手谕,希望教徒在非常时期保持和平、镇静、理性精神以及本着对整个波兰民族的责任感来看待当前的民主政治运动。
由于对立的双方都能够接受教会的调停,致使波兰的民主运动能够在良性范围内运转,而斯·维辛斯基却积劳成疾于1981年5月26日逝世。
他鞠躬尽瘁的牺牲精神对朝野双方都有很大的震动。
统一工人党总书记雅鲁泽尔斯基两次会晤继任的红衣主教约·格莱姆普,就防止苏军压境和建立民主协商阵线达成一致意见。
从此后在波兰的政治和解过程中都有天主教的身影。
他们的这种“中间人”角色,即超脱又有一定的道德感召力,它通过对各个政党劝说和施加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了冲突双方剑拔弩张的紧张感,并打造出一个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
1981年12月13日雅鲁泽尔斯基在苏联的压力下宣布国家处于战时状态,取缔团结工会,逮捕其领导人。
仅1982年一年,就有10100多人被拘禁,到1983年7月22日解除“军管”后,团结工会仍处于非法状态。
剧变后的1990年10月5日的《共和国报》上,雅鲁泽尔斯基首次披露“军管”的动因。
他说,“当时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可怕漩涡,一场灾难就要发生,波兰这艘航船已经失去平衡,失去控制。
我们受到东西方关系中‘冷战’的强烈冲击”,他的继任者拉科夫斯基说:“勃列日涅夫和他所派的使者不断的施加压力”,“我们对这种帝国主义政策的后果感受最为深刻”,“与其让苏联人军管不如波兰人自己军管”,这种“损害国家和公民利益的事情”的确有不得已而为之的不可抗拒性。
1987年6月教皇第三次访波,对试图摆脱苏联桎梏的波兰民众又一次带来巨大的鼓舞。
教皇强调,应该把支持政治多元化作为全民协同行动用以解决政治危机的前提,经历过亡国之痛的波兰民族天大的问题都可以坐下来商谈,民间力量和政权不是宿敌,不要兵戎相见自相残杀。
1988年8月26日内务部长基什查克根据教皇倡议精神,提出在政府和反对派之间举行圆桌会议。
1988年8月31日在天主教主教东布罗夫斯基的反复撮合下,团结工会的瓦文萨和内务部长基什查克、政治局委员史·乔塞克举行了第一次会晤,就一系列协商步骤开始接触。
这是统一工人党政府自成立以来首次主动伸出橄榄枝,敞开对话渠道。
有了这个良好的开端,团结工会与统一工人党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诚意,团结工会学习做政治反对派,政府学习真诚地互相对待,但不成为敌人的共处方式。
这样做的结果“成果是共同的”,“胜利者只有一个——人民,我们的祖国”。
1990年在马佐维耶夫政府邀请教皇再次访波时,约翰·保罗二世间接表示,波兰需要一个在普遍选举中产生的总统,这将有利于在国际舆论中塑造新波兰的形象,为了打破政治舞台上的垄断,必须尽快走上政治多元化的道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1990年12月9日,瓦文萨在第二轮总统选举中获得74.7%的选票,当选为波兰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