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何谓:论“寻根”之后乡土小说的精神归依
鲁迅《故乡》赏析
鲁迅《故乡》赏析《故乡》赏析(1)对比中凸现主题这篇小说以对比手法贯穿全文,其中更是将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判若两人表现得淋漓尽致。
少年闰土月夜看瓜刺猹,装琼逮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活泼可爱,富有表现力是儿时“我”羡慕向往的英雄。
二十年后,苦难的生活使得他变得呆滞麻木,他“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他那“红活圆实的手”,已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更可怕的是他内心的变化,他见了久违的“我”,不再以哥弟相称而以“老爷”称呼;面对苦难的现实,只是寄希望于求神拜佛。
他已经成为一个没有感染力、没有思想能力和表现能力的木偶人。
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鲜明对比,让我们去思考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怎样被扼杀。
(2)《故乡》一文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少年闰土月夜看瓜刺猹,装弶逮鸟的天真活泼的少年在苦难的生活压迫下变得呆滞麻木,面对苦难的现实,只是寄希望于求神拜佛的过程显现得淋漓尽致。
“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这一细节描写,说明少年闰土头脑中没有封建等级观念,突出了少年闰土的天真、可爱的孩童形象,也表现了作者对以前那份纯真而没有隔膜的友谊的怀念。
而“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这句话充分体现出“我”与闰土之间的隔阂之深,少年时代的纯真友谊已经被森严的等级观念所取代,反映出等级观念的鸿沟难以逾越,坚定了作者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
(3)《故乡》一文中,对比手法随处可见,它将一位活泼、可爱、勇敢、纯真的少年闰土在封建传统的影响下,变成愚钝、麻木、迷信、无知的中年闰土表现得淋漓尽致。
“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这一句话表露出少年闰土的勇敢和天真的童心,他与迅哥儿真挚的友情无不渗透在字里行间。
然而,中年闰土已然改变,与迅哥儿见面时“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最后叫道“老爷”,表明中年闰土已和迅哥儿产生了很大的隔膜,他们之间的纯真友情也不复存在了。
鲁迅故乡的主要内容概括
鲁迅故乡的主要内容概括鲁迅的《故乡》主要内容概括: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造成纯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作品鉴赏:小说写“我”“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通过自己在故乡的所见所闻表达了离乡多年后重新回乡的一番物是人非的感慨。
小说一开始所极力渲染的那种悲凉的气氛,是为后面的感慨作渲染和铺垫:“时候既然是深冬……没有一些活气。
”这也正是“我”此次回乡的悲凉心境的反映。
作者忍不住怀疑“这可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旋即转入对故乡的回忆:“我的故乡好得多了。
”但又恍然意识到,“故乡本也如此”,只不过是“我”的心境变化而已,“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来就没什么好心绪”。
这“心境的变化”表明了“我”在经过了二十多年的离本乡、“走异路,逃异地”,到现代都市“寻求别样的人们”这一段隐藏在小说背后的曲折经历之后,却仍然在为生活而“辛苦辗转”的失落和悲哀,而这一切正是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普遍困惑和迷茫。
带着这样的心绪,“我”回到了久别的故乡,心中自然感到了无限的凄凉。
在这个意义上,“回乡”也正是“寻梦”,从而带有了一层形而上的人生况昧,表达了一个出走异乡的现代文明人对于故乡的眷恋,一种难以割舍的乡土情怀。
然而“我”又是带着失望与悲凉离开故乡而再度远走的,因为这故乡已不能带给“我”所需的慰藉和满足,小说因此而蒙上了一层浓郁的悲雾,如茅盾所言:“悲哀那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隔膜。
”这“隔膜”具体体现在“我”与闰土的身上。
小说写到“我”在听到母亲提到闰土时,脑子忽然闪出了一幅“神异的图画”,“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深蓝的天空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回不去的家园——对鲁迅小说《故乡》的解读
回不去的家园——对鲁迅小说《故乡》的解读摘要: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是根据一次真是的经历写成。
在《故乡》中,鲁迅描绘了两个不同的“故乡”。
一个是记忆中的美好的故乡,是他的精神家园,另一个则是现实中颓废残败的故乡。
通过“故乡”这一意象的破灭,展现了残酷的现实对人性的挤压和扭曲,拥有健康人性的少年闰土就是这种残酷现实的牺牲品。
记忆中的精神家园“故乡”已经回不去了,鲁迅将希望寄托在了下一代身上,希望他们能够摆脱鲁迅这一代人的悲哀。
关键字:鲁迅;《故乡》;闰土一、引言鲁迅对他的故乡充满了深沉的爱。
“故乡”在他的小说和散文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所有小说中,《故乡》是根据鲁迅1919年12月的故乡之行写成。
鲁迅17岁离开绍兴赴南京读书,1910年到1912年在故乡除了两次任教,和1919年的这次短暂的回乡搬家之外,鲁迅几乎从未回过故乡。
《故乡》在鲁迅的小说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两个“故乡”鲁迅在其小说《故乡》中,展现了两幅截然不同的故乡场景。
一幅是“我”怀念的记忆中的故乡,一个是“我”眼见的现实中的。
鲁迅本来生于小康之家,祖父更是在京城任官。
鲁迅幼年的生活中充满了长辈的宠爱,朋友的友善,陌生人的尊重。
这种记忆投射到小说《故乡》中,就成了迅哥儿一直恋恋不忘的美好的故乡了。
但是记忆常常是带有欺骗性的,离别之后,故乡一切的坏都淡漠了,唯一让人念念不忘的只有故乡的好处。
特别是经历了太多生活的坎坷和艰辛之后,人往往会过度美化往事。
“我”也正是怀着这样的期望,踏上回乡之路。
虽然“我”冒着严寒,奔回相隔千里的故乡,是为了道别而来的。
但是“我”眼前的故乡,让“我的心不禁悲伤起来了”。
展现在“我”眼前的故乡,是“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故乡就像那天阴晦寒冷的天气一样,丝毫不能让人感受到“故乡”的温暖亲切,这里让久别的游子觉得陌生,甚至开始怀疑这里究竟是不是“我二十年来时记得的故乡”?现实中的故乡让人失望、失落,“我”虽然认为这一个“故乡”和记忆里的完全不一样。
分析鲁迅小说《故乡》浓重的归乡情结
活泼的生命 , 一个项带银圈十一 二岁的少年 和一个原本 只知道 四 角 天空 的少爷 。两颗纯真 的心有着平等的情感交流 , 他们无拘无 束, 彼此交换着 自己的真诚 , 他们分享着对方的生活 , 聊着共 同感 兴趣 的话题 , 夜里管西瓜 、 雪地抓鸟雀 、 海边拾 贝壳 …… 然而这都是 “ 我” 对儿 时美好 的记忆 , 时间无情 的改变 了这一
说《 故乡》 就是这样一部典型 的归乡恋乡主题的作品。
1 回归 纯 净 的 乡 土
“ 我” 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 , 在城市生活之前有着 多年 的传
统教育背景 , 怀揣 着对故乡 的美好 记忆离开 了家 , 在新 的教育使 他摆脱了传统思想后 , 他 回乡了。他在 自己热爱 的故 乡找不 到记 忆 中的美好了 , 他所见 到的乡民杨二嫂是最典 型的一种 。在 豆腐 西施杨二嫂看 来“ 我” 不 再是 “ 有三房姨太太 ” , 出 门坐 “ 八抬 的大
分析鲁迅小说《 故 乡》 浓重 的归 乡情 结
高 敏
摘要: 鲁迅是 中国现代 文学 中首开 乡土小说风 气的作 家, 归 乡情结一直贯 穿在他 小说 的创 作 中, 这种 强烈 的情感 同样在他的 小说 《 故 乡》 里深深的埋藏着 。本文通过对《 故 乡》 内蕴的分析 , 充分揭 示故 乡在 鲁迅心灵的深刻投影及作 家对 故 乡乡民深切的热 爱和 浓深
的愤恨之情 , 并由此观 到深层 的“ 回 归” 与追 索。 关键词 : 鲁迅 《 故 乡》 归 乡情 结 中图分类号 : I 2 0 6 文献标识码 : C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8 1 8 1 . 2 0 1 4 . 1 1 . 1 5 8
寻根文学的名词解释
寻根文学的名词解释寻根文学,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逐渐兴起的,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文关怀。
寻根文学主要关注个体的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通过对个体经历和乡土生活的探索,回溯和重建祖国的根源和文化记忆。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释寻根文学的内涵。
一、回归乡土,追溯根源寻根文学的首要任务是回归乡土,追溯个体和祖国的根源。
作家通过刻画主人公的乡土经历和成长环境,通过对乡村风土人情、传统文化的描写,表达对祖国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热爱与理解。
这种追溯根源的行为,不仅是对个体成长背景的反思,也是对祖国民族文化的探索和传承。
二、文化认同与文化冲突寻根文学在探讨个体与文化的关系时,常常涉及到文化认同和文化冲突的问题。
在全球化的今天,个体的身份认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寻根文学通过展示个体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和彷徨,探讨个体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之间的选择和平衡,引发人们对文化认同的思考。
三、历史记忆与群体命运寻根文学借助历史记忆,回顾群体的命运变迁。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和个体的亲身经历的描写,寻根文学以文学的方式记录历史的痕迹和群体的命运,揭示社会矛盾和历史变迁对个体生活的影响。
这种对历史记忆的追溯,同时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审视。
四、乡土叙事与艺术创新寻根文学强调乡土的特殊性和个人经历的独特性,倡导以乡土为背景的叙事创作方式。
通过细腻的描写,作者能够让读者深度体验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寻根文学的乡土叙事方式注重细节的描绘,力求还原乡村的真实画面,给人以真实感和历史感。
五、对乡村现实的反思与呼唤寻根文学中的作家通过对乡村现实的反思和呼唤,探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存在的问题和困境。
他们关注农村的发展、农民的命运,关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问题。
这种对乡村现实的反思和呼唤,体现了作家们对乡村的责任与担当,也激励社会各界和政府加强对农村的关注与支持。
寻根小说名词解释
寻根小说名词解释寻根小说是指以返乡寻根、探索祖辈故土的故事情节为主导的一类小说体裁。
下面是对寻根小说中常见名词的解释。
1. 寻根:寻根是指主人公为了追寻自己的家族历史、了解自己的祖辈、寻找家族渊源而进行的行为。
这是寻根小说的核心主题。
2. 返乡:返乡是指主人公离开原来的居住地,返回自己的家乡,继续其家族血脉的传承。
这种返乡行为往往是寻根小说的起点。
3. 祖辈故土:指主人公祖辈们的历史故土,即他们生活和成长的地方。
这是寻根小说中主人公追寻的目标之一。
4. 小家庭史:指家族历史中的个体家庭的故事。
寻根小说中,主人公常常通过了解祖辈们的小家庭史来了解自己家族的历史。
5. 祖先信仰:指人们对祖先的敬仰和崇拜。
寻根小说往往会描绘人们对祖先的崇拜情节,体现当地文化和传统。
6. 家族血脉:指家族成员之间通过血缘关系所连接的联系。
寻根小说中,主人公常常通过追寻家族血脉来找到自己的根源。
7. 家族史:指家族历史。
寻根小说主要通过讲述家族历史来展示主人公的寻根过程和家族血统的传承。
8. 宗族:指同一祖先的共同血缘关系家族成员组成的群体。
寻根小说往往会涉及到宗族的概念和故事。
9. 遗址:指历史遗留下来的重要建筑或场所。
在寻根小说中,主人公常常会去寻找祖辈的历史遗址,以了解家族的历史。
10. 地域:指特定的地理和文化环境。
寻根小说中,地域往往是故事背景,反映了地方文化和风土人情。
以上是对寻根小说中常见名词的解释。
寻根小说通过返乡寻根的故事情节,讲述了主人公对家族历史和祖辈故土的探索和追忆,反映了人们对根和血脉的追寻和认同的情感。
《故乡》:启蒙理想与乡土家园意识的双重溃败之旅
《故乡》:启蒙理想与乡土家园意识的双重溃败之旅作者:沈慧来源:《文学教育》2016年第01期内容摘要:作为现代小说中的经典性作品,《故乡》长期以来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
但在过去的“社会批判”、“国民性批判”这些广为流传的阐释模式中,小说中的关键人物之一——“我”却常常被忽视。
而本文以叙述者,即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的“我”的情感体验与心路历程为研究重点,试图揭示出小说文本中所蕴含的启蒙主义与乡土家园意识这两重话语,以此为这一经典性作品提供新的阐释。
关键词:《故乡》启蒙乡土双重溃败鲁迅的小说《故乡》自1921年发表以来,人们对它的关注、研究与讨论就从未停止过。
然而,由于小说文本自身的深刻性、复杂性,意义表达的曲折与隐晦,使得对它的多种阐释成为可能,所以,长期以来,对于这篇作品的解读,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论点,如“阶级批判说”、“隔膜说”、“等级观念说”、“国民性批判说”等。
而综观鲁迅的小说,常常同时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声音相互交流或交锋,任何一种单一的论点、观点常常难于概括出其小说的内在意蕴。
本文认为,《故乡》这篇小说同样具有这一特征,可以说,这篇小说既表达了启蒙主义的精神,又传达出了浓重的乡土家园意识,而在对“返乡”故事的叙述中,这两种精神、意识都走向了失落,可以说,这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启蒙理想与乡土家园意识的双重溃败之旅。
一.启蒙主义理想的溃败作为自觉地以启蒙主义为己任的新文学作家,鲁迅在小说创作中鲜明地体现出了这一诉求,而《故乡》这一篇小说也不例外。
小说以叙事者“我”——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返乡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一个仍停留在前现代的、“中古的”乡土世界。
首先,这个故乡是远离现代化的都市的,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市场经济远没有在这里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其次,这个传统的乡土世界处于衰败、荒凉之中,不再有那种田园牧歌般的温暖、宁静。
再者,更为重要的是,故乡的人身在民国,精神却仍停留在前朝、前代,旧时代的价值观念、精神信仰仍牢牢钳制着他们的思想,杨二嫂满口尽是“姨太太”、“八抬大轿”,闰土生活困苦,仍不忘要香炉和烛台。
故乡文本解读
故乡故人故事——《故乡》解读《故乡》是部编教材九(下)第四单元的小说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
单元要求这样写到:本单元的小说,或涉及少年成长这一话题,或从少年视角观察世间百态,取材独特而广泛。
阅读这些作品,可以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确立自我意识,更好地成长。
学习这个单元,要学会梳理小说情节,试着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小说的主题。
《故乡》这篇小说从1921年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是中国小说现代史中的名篇,同时也是中学语文教育的经典文本。
我们阅读这些经典小说,最重要是在读懂、读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蕴含在这篇文章中的深意。
本文是以鲁迅于1919年12月回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写的一篇小说。
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与剥削之下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小说课后的思考探究说本文主要是写了故乡的变化。
而环境、人物、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所以我们在解读的时候,就要抓住“故乡的景、故乡的人、故乡的事”的变化,并且通过探讨这种变化背后的原因达到把握文章主旨的目的来进行深层次的解读。
一、故乡——故乡的景物变了故乡就是一个小时候想离开,长大离开后想回去的地方。
在离开二十多年后,鲁迅笔下的故乡变成了什么样子呢?鲁迅笔下写自己回故乡的时节正值冬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
故乡的环境描写从文章开始就渲染了一层物是人非、寂寞萧索的氛围。
这种了无生趣的氛围其实也蕴涵了作者卖屋的心情。
一般来说,应该是欢天喜地,亲朋欢聚的场景。
然而,“我”的故乡却是另外一种情景: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家“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
但是,在我记忆中的故乡却不是这样的。
“我的故乡好得多了”——冬天全家人聚在一起祭器,隆重又热闹,还有闰土也来陪我,冬天还在雪地里捕鸟,童年的“我”盼望着下雪,那时的故乡,路人口渴了摘个西瓜吃,是不算偷的……望着眼前面目全非的故乡,作者写道: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但是也未必有我感到的悲凉。
孩童意识与心灵回归的精神家园——谈鲁迅小说《故乡》独特的审美意蕴和精神追求
11神州文化孩童意识与心灵回归的精神家园——谈鲁迅小说《故乡》独特的审美意蕴和精神追求于俊杰烟台工贸技师学院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切入,对鲁迅短篇小说《故乡》有着多种经典解读,有着重分析文本流露的故乡情怀和家园意识的,也有探究小说蕴含的生命哲学。
的确,作品在某些层面客观地显示了上述的特征和含义,这正体现了《故乡》所具有的文本张力和多重阐释空间,而且它还是有超时空意义的。
本文基于作品中较为明显的孩童意识进行分析,以进一步说明小说独特的审美意蕴和精神追求。
《故乡》中让人记忆犹新的一段是少年闰土月夜刺猹图: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少年闰土的这个形象定格在读者的脑海中,成为了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
其实“故乡”在作者笔下是有着很多层含义的,正如许多研究者指出的,一个是回忆中的,一个是现实的,一个是理想中的。
三种意义上的“故乡”分别有着不同的时间或空间差异,同时也带有着或物质或精神的色彩。
在鲁迅先生的笔下或者说在“我”的记忆深处,存留着故乡的美好记忆,每当忆及童年时的故乡,那个有着“无穷无尽稀奇事的闰土”就出现了,那是属于记忆的一段美好时光。
既为回忆,那就意味着过去,我们都必然生活在现实之中,都要面对现实。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一旦回到现实中的故乡,就要面对着一副暗淡、凄凉、衰败、沉重的画面,全不是记忆中的模样,以杨二嫂和成年闰土为代表的故乡人也是或自私狭隘,或麻木压抑,丧失了生命的活力。
现代知识分子“我”在故乡中再也找不到人与人之间温暖、幸福的情感关系了,只有再一次逃离。
总之,现实的故乡是一个精神各个分离、丧失了回忆中的美好的故乡,而这恰恰又是残酷而真切的现实。
如果说闰土是连接回忆中的故乡和现实故乡的纽带,那么宏儿和水生则是连接现实故乡和理想故乡的寄托。
《故乡》:鲁迅的童年和精神自觉
20《故乡》:鲁迅的童年和精神自觉蔡帅 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摘要:本文主要分析《故乡》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重点剖析《故乡》背后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记忆和现实;理性的思考;感性的乌托邦一、我眼中的鲁迅作为一名学生,自然很早就知道了鲁迅,一位伟大的文学家、革命战士。
他的文章时常出现在课本上,课本上的文章自然都是节选,小说又占了大半。
有《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孔乙己》、《祥林嫂》……那时候很不明白,为什么他既有一个文学家的身份,何以将他的革命战士形象看得更重。
后来渐渐知晓了鲁迅对国人失望,弃医从文,力求唤醒沉沦国民的事迹。
仿佛鲁迅在政治上的作用更大,是一面旗帜,是“最硬的脊梁”。
因此鲁迅在我的感官里并不是一位文学家了,而是一个政治符号,这个符号伟岸、光耀。
一提起鲁迅这个名字,便想到那一张黑白照片:如刀刻的眉毛,坚毅的眼光,凌厉的一字胡,天生的战士模样,革命气质。
鲁迅只能是孤独的,任何人都不可能与之并肩。
作为普通人,想要靠近也要付出巨大努力,更不用说读懂了。
我的文学素养很浅,至今没有看过鲁迅的杂文,所记得的,也只有课文里的内容。
在这么一个水平上,对于鲁迅的《故乡》,只能看到几分便说几分。
另外,这里对题目中的“精神自觉”概念做一个小小的说明。
精神自觉意为精神世界的自我觉醒,这也是我将在最后对文本及鲁迅先生精神世界进行剖析的一个角度。
二、记忆的故乡和现实的故乡没有矛盾的文章总不会是好文章。
只有矛盾才会让故事有趣,让作者的功力着处发挥,让读者看得津津有味。
《故乡》的一个大矛盾是过去与现在的矛盾。
文章开头便说“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地理的遥远、时间的久长让接下来的一切矛盾有了巨大的发挥空间。
开头的这句话不光使得矛盾合理,而且给读者提供了真实残酷的时间隔膜和空间隔膜。
像沉重饱满的一道横,落在白纸上,便生出许多故事。
接下来的几段文字毫不放松,“苍黄的天底下……萧索的荒村……”结结实实地将萧索、荒凉的气氛铺开,鲁迅的文章都是黑白色,一如他的照片。
乡关何处——乡土文学的追问
乡关何处——乡土文学的追问作者:耿相新来源:《新晨》2020年第11期农耕文明悲壮的解体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唤醒了乡土作家的现实在场感、问题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新世纪初的乡土小说主题正是沿着这三个维度蓬勃拓展的,关注乡村现实问题已成为一大批优秀作家的共同话题。
一个文学主题的兴衰,是社会、文化、政治共同作用的结果,乡土中国的下沉并不能成为解释乡土小说式微的惟一原因,乡土小说作家不必气馁,文学史已经屡屡证明,越是变革的时代越能为经典作品的出现催生灵感。
中国的乡村聚落已经有一万年的历史,然而进入21世纪,它们每天以惊人的速度在消失。
村落或渐渐远去,乡土却仍会继续散发着泥土的芬芳,乡土小说亦然。
乡土小说是乡村生活的艺术再现。
乡村是立体的、饱满的、色彩斑驳的生命体,人的歌哭和自然的拔节声在村庄里自由自在地游走。
这一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构成了作家笔下的乡村。
乡村是独立的存在,而文学则是某个时间节点的精神折射,是作家对于某个时间段人的、物的文字记录或者想象。
乡土与文学同在。
多声部叙述和时代笔锋中国乡土文学的渊薮可以追溯到《穆天子传》《山海经》的春秋战国时代。
尽管难以给乡土小说找到一个确切的时间或者文本源头,但对历史的追寻却让我们认识到乡土小说的历史性、时代性和经典性。
最早创作乡土小说并将其艺术风格命名的是鲁迅。
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将上世纪20年代一批作家创作的回忆故乡、抒发乡愁、揭露愚昧、反叛礼教的小说命名为“乡土文学”。
乡土小说从日益西化的中国文化的故乡泥土中破土而出,从诞生之日起,它就是凭借对传统文化、对国民性与民族精神的挖掘与批判而倔强地存在。
这个时期的乡土小说是彷徨与呐喊,是苦闷与抗争,是破碎与重建,这一基调也成为乡土小说的灵魂所在。
上世纪30年代的乡土小说将目光转向田园灵性,转向乡村底层的人性,转向文化的“边城”,将批判变为冷静而又热心的乡村叙述。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政治、战争成为新的主题,并形成“山药蛋派”和“荷花淀派”两个乡土小说流派。
精神“故乡”的失落——鲁迅《故乡》赏析
精神“故乡”的失落——鲁迅《故乡》赏析精神“故乡”的失落——鲁迅《故乡》赏析(一)回忆中的“故乡”(二)现实的“故乡”(三)理想中的“故乡”鲁迅的《故乡》中写了三个“故乡”:一个是回忆中的,一个是现实的,一个是理想中的。
第一个是“过去时”的,第二个是“现在时”的,第三个是“未来时”的。
小说突出描绘的是现实的故乡。
(一)回忆中的“故乡”“我”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带有神异色彩的美的故乡。
它的“美”,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感受得出来:1.它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里有“深蓝”的天空,有“金黄”的圆月,有“碧绿”的西瓜,少年闰土有一副“紫色”的圆脸,脖子上带着“明晃晃”的“银白”色项圈,海边有五色贝壳,“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还有各种颜色的鸟类:稻鸡、角鸡、鹁鸪、蓝背……在这里,没有一种色彩不是鲜艳的,明丽的,任何两种色彩之间的对比都是鲜明的,它们构成的是一幅“神异”的图画,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2.它是一个寂静而又富有动感的世界当“我”记起童年时的“故乡”,浮现在脑海里的首先是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沙地上的碧绿的西瓜,整个大自然是那么静谧,那么安详,但在这静谧的世界上,却有着活泼的生命。
这活泼的生命给这个幽静的世界带来了动态的感觉。
“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
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它幽静而不沉闷,活泼而不杂乱。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和谐自然,是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世界。
3.它是一个辽阔而又鲜活的世界“我”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多么广阔的世界啊!这里有高远的蓝天,有一望无垠的大海,有广阔的海边的沙地。
但在这广阔的天和地之间,又有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物,有活泼的少年闰土,有猹、獾猪、刺猬,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有五彩的贝壳,有金黄的圆月,有碧绿的西瓜……这个世界广阔而又鲜活,一点也不狭窄,一点也不空洞。
鲁迅的故乡赏析
鲁迅的故乡赏析鲁迅的故乡赏析鲁迅在《故乡》的结尾处写道: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
我希望他们不再象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
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结合《故乡》全文,深入思考鲁迅这段话,我们不难发现,《故乡》着重表现的,实际是人与人关系发展中的两个循环节。
第一个循环节是从少年鲁迅和少年闰土到成年鲁迅和成年闰土关系的变化。
这是一个已经完成了的循环节,它不但有了前项(少年鲁迅和少年闰土的和谐美好关系),而且有了后项(成年鲁迅和成年闰土之间的隔膜:“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
认真想来,这个循环节实际是以往人与人关系中不断重复的无限链条中的一环,是无数这类恶性循环节中的一个,它包含着鲁迅对中国全部社会思想史和社会关系史的概括和总结:人与人原本是平等友好的,但在封建社会里,及至成年,人与人之间便隔膜起来,彼此的心不能相通了。
鲁迅认为,在他与闰土之间,这个恶性循环节已经造成了,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
但还有第二个循环节,即少年水生和少年宏儿到成年水生和成年宏儿关系的变化。
这是一个尚未完成、只有前项而尚无后项的循环节。
同往日的少年鲁迅和少年闰土一样,水生和宏儿还保持着童贞的爱情,还有着两心相通、两小无猜的和谐美好关系,但他们以后将会怎样呢?是不是又和鲁迅与闰土一样变得隔膜起来呢?这是鲁迅集中思考的问题,他希望他们不再重新走上以前的老路,希望从他们这一代起,打破中国社会思想和社会关系的恶性循环,从而走上一条新的发展的道路,开始一种新的生活,一种前人未曾经历过的生活。
《故乡》的整个情节链条,实际便是由这两个循环节组成的,简单表述出来,便如下式:我认为,《故乡》的全部描写,都可纳入到这两个循环节中来理解,《故乡》的主题意义,也存在这两个循环节的关系中。
在分析少年鲁迅和少年闰土的关系时,有种观点认为,鲁迅意在表现农村劳动人民的孩子的聪明、勇敢和智慧,表现城市富家子弟的缺乏广博的见识,从而反映了鲁迅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愿望和要求。
鲁迅作品赏析——《故乡》
觉醒中的人性隔膜——鲁迅小说《故乡》中的现实价值分析乡土文学承载着一个民族、族群历史生成了文化形态。
《故乡》是鲁迅以农村生活为题材而创作的名篇之一,后来被收入《呐喊》。
小说通过“我”回故乡后的所见所闻的描写,反映了旧社会人们精神世界的可悲变化。
尤其是“我”和闰土之间隔了一层深深地沟壑,彼此再也走不到一起。
他虽是一篇记述乡情风光的文章,但其核心在于抒发悲情,抨击当时“吃人”的现实,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精神隔阂,鲁迅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找寻到一条可以解决先进分子与下层人士之间平等沟通的桥梁,而这不仅仅是在当时辛亥革命后的社会现实间有极大的价值,对于当下21世纪的现代人来说也同样是需要深思的。
《故乡》中颓败的现实故乡与无灵魂的人群,善良也在世俗中滑落。
文章中,鲁迅开篇就写到“我”回到故乡所见到的情景。
“渐进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这句话一语双关就已经暗示了一种悲哀的气息。
而这种气息已经不仅仅是对天气的描写,已经上升到了社会环境的反映。
后面继续写到“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了一些活气。
”故乡竟然变成了“荒村”,这已然不是“我”印象中的故乡了,一种负面的情绪油然而生。
果然“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按照常理来说,我们回到故乡都会有一种落叶归根的归属感,然而“我”对于故乡的感觉却与众不同,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别。
此刻单单用物是人非来解说此种情况也不足以说明故乡变化之大了。
《故乡》可以用一个字来浓缩,那就是“变”。
故乡里的人变了,“豆腐西施”杨二嫂变成了“圆规”,儿时天真活泼的闰土变成了麻木的木偶人。
尤其是闰土,文中的他变了更多。
《故乡》中闰土的变化着重表现在他与“我”之间的情感的变化。
以前甚至可以说是用兄弟相称,现在再也找不到以前的那种两小无猜,天真烂漫的感情了。
本来“我”有很多话想对闰土说的,“想要连珠一般涌出:鱼鸡,跳鱼儿,贝壳,猹……”到了后来“我也说不出话”了。
从小时候的无话不谈到现在的话不投机,彼此之间感情的变化实实在在的让“我”明白“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故乡主要内容概括50字
故乡主要内容概括50字《故乡》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
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
《故乡》主要内容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造成纯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故乡》创作背景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是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
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中国的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作者于1919年回故乡期间,耳闻目睹了中国农村疮痍累累的残酷现实,加之在这个风雨飘摇的社会中求索了三十余年的生活体验,于是写出了这篇悲凉沉郁但又不失希望的小说。
《故乡》读后感“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
”我早就听说过它却总是不明白,读懂后才知道本来没规矩的事,做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规律。
鲁迅年少时家里为祭祀,无意中认识了与自己年龄相仿的闰土,虽然他是仆人,虽然他不能拥有像鲁迅一样的高等待遇,但是它拥有自由,当鲁迅只能看着那四角的天空时,闰土在看瓜刺猹、雪地捕鸟、看跳鱼儿、捡贝壳。
在鲁迅心中,闰土是他的偶像,是一个眼界开阔的农村少年。
对于只能看见四角天空的少年,多少财富都是废铜烂铁,自由才是真正的金子。
20年后鲁迅回到家乡,看到家乡的变化他几乎不敢相信。
文本研读王平周悦三:鲁迅《故乡》的三种形态
文本研读王平周悦三:鲁迅《故乡》的三种形态鲁迅《故乡》的三种形态王平周悦三【摘要】《故乡》是鲁迅笔下中国现代乡土文学风景的展示,更是自己一次强烈的生命感知,蕴含了自身对“人与他人”“人与空间”“个人与群体关系”的叩问。
《故乡》以记忆、语言、观念三种形态为依托,表达作者对过去、现在、未来的思考。
鲁迅从对故乡世界的追认与告别中进行自我的内在体认,在故乡的失落中言说着对重建精神家园的思考。
【关键词】鲁迅故乡记忆形态“故乡”作为一个恒定的文学题材,一直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情感走向出现在小说创作中。
作家通过建构自己独有的精神原乡实现自我的内在体认。
鲁迅的《故乡》被视作一首“伟大的东方抒情诗”,讲述了一个自己回不去的故乡,其情感底色是晦暗而萧瑟的灰。
然而在批判乡村封建传统性的高蹈下,《故乡》绝不是简单的“贬乡”,这一在寻根心理下的回乡之旅,也包含了鲁迅独有的生命体验。
故乡记忆形态的平行与错位、个人面对群体的失语以及试图从“无”中寻找“希望”的观念贯穿全文,鲁迅归乡后内心世界的颤动就通过这三种形态逐一呈现。
一、平行与错位的记忆形态现实与回忆的交织构成了《故乡》的主要内容。
小说中“金黄的圆月”“海边沙地”“少年神异图画”都是“我”对故乡的回忆。
闰土和杨二嫂的出场也是回忆和现实交错进行的。
记忆形态成为鲁迅构建故乡世界的主要形式。
但是“我”对故乡的追忆不是简单地按照过去时—现在时—未来时的线性状态,而是以一种既平行又错位的记忆形态呈现的。
《故乡》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了个体的生命体验与既往的生活经验的背离。
“我”带着怀乡的情愫踏上故土,首先让我感到错乱的便是故乡的萧索、荒凉和暮气。
完全的陌生环境让“我”发出了叩问:“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这一巨大的落差造成了“我”对故乡记忆的错位。
故乡风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个人的根性记忆。
鲁迅一直注重乡土风景和文化精神寻根的融合。
虽然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寻根文学的概念,乡土叙述却由来已久,并且乡土往往又和寻根具有内在关联。
《故乡》主题思想再认识
《故乡》主题思想再认识[作者] 田建德[内容] 《故乡》的主题思想长期以来有诸多说法的,有代表性的意见有三种:第一种为“隔膜说”,是茅盾先生最早提出的。
先生早在1921年就谈了对《故乡》主题思想的看法,认为“《故乡》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
造成这不了解的原因是历史遗传的阶级观念。
”(茅盾《评四五六月的创作》,《小说月报》第12卷第8期)第二种为“农民问题说”,严家炎、许钦文、张传宗等诸位先生持此观点。
如严家炎先生谈道:“《故乡》提出了我国革命中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农民问题。
小说通过闰土这个普通农民半生的悲苦遭遇,概括了19世纪末年到五四时期农民所受的深重的苦难,深刻地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严家炎《知春集〈“故乡”与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三种为“批判辛亥革命说”,此观点曾出现在人教社1987年版的初中语文课本和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中。
如原课本第三册在《故乡》的注释中说道:“这篇小说……通过闰土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
”原教参在《故乡》分析中说道:“作者满怀深情地写了闰土的种种不幸,正是要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当时社会的弊端,从而启发人们去深思,去探索,去走希望的路。
”这种看法显然是把当时农村经济的衰败、破产,把农民的贫困归咎于辛亥革命。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故乡》现已编入“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四册”,新课本中虽然去掉了“辛亥革命十年间”等等的话,但新出版的《教师教学用书·初中语文第四册》中仍隐约着“批判辛亥革命说”的词语。
如“用书”在课文分析中写道:“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两个’闰土和‘两个’杨二嫂,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对《故乡》主题的这三种观点中,“批判辛亥革命说”在今天看来显然是受了极左思想的影响,是不能成立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代“ 根” 说 与 9 寻 小 O年 代 “ 乡” 说 中 文 化 暧 昧 立 场 的 分析 与 批 判 , 为 对 “ 乡” “ 亲 ” 两 个 意 象 所 持 有 的 还 小 认 故 和 母 这 叛 逆 性 与 守 护 性 、 构 性 与 建设 性 兼 顾 的姿 态 , 解 才是 构 成 现 代 文 学 关 于 “ 乡” 题 所 一 脉 相 承 下 来 的现 代 性 话 语 的 故 主
No e s afe “ v l t r Ro t s e n ’M o e e t o - e ki g’ vm n
J N e b ng I W n— i
( h n s p rme t C ieeDe at n ,W e g h u N r l olg ,W e g h u3 5 2 , ia n z o o ma l e C e n z o 2 0 7 Chn )
由 此带 来 的危 机 感 , 直 接成 为 了 寻根 小说 出现 的契 机 。作 为 站 在今 天 的立 场上 反 思历 史的 人们 而 言 , 得 也 值
关 注的 一个 现 象 是 寻根 小说 主题 曾被 视 为五 四 精 神 的一 种延续 , 中韩少 功 的 《 其 爸爸 爸 》 为重 新 审 理 “ 民 作 国 性” 问题 的 文本 引起 了 当时批 评 界 的注 意 ; 事 实 是从整 体 上而 言 寻根 小 说所 体现 的倾 向性 还 是 对传 统 文化 但 的认 同 , 尤 其表 现在 阿 城 的小 说 《 这 棋王 》 王 安 忆 的小 说《 鲍 庄 》 小 等作 品 中 。阿 城坦 言 “ 关联 文 化 的 文学 , 不 文字 而 已 , 社会 材 料而 已”1, 坚 信 “ 化 制 约着 人 类 ” 所 以他 的小 说 文 化 意 味 最 浓 : 棋 中 参 透 儒 释 道 , 【 他 ] 文 , 从 悟到 人 生 的道 理 ; 在俗 人 的乐 趣 、 食与 痴性 中融人 他 对文 化与 人 的关 系 的思 考 。而 王 安 忆从 一个 小 村 庄 里 衣
思 想核 心 。
[ 键 词 ]故 乡 ; 裂 ; 统 文化 ; 代 性 关 断 传 现 [ 图 分 类 号 ]I 0 . 中 74 2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1 7 .9 3 2 0 )30 5 .5 文 6 16 7 (0 2 0 .0 80
W ha s Ho e a d:On p r t a t r f Pr v nc a i m tI m l n S i iu lRe u n o o i i ls
Vo11 No. . 3 J un.20 02
【 言 ・ 学】 语 文
故 乡何 谓 : “ 论 寻根 " 之后 乡土小说 的精 神 归依
金 文 兵
( 州 师 范 学 院 中 文 系 ,浙 江 温 州 3 5 2 ) 温 2 0 7
[ 摘 要 ]鲁 迅 先 生 曾 以“ 不 回 转 去 ” 态度 表 现 出和 传 统 文 化 断 裂 的 现 代 精 神 , 此 我 们 通 过 对 2 我 的 据 O世 纪 8 O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e i v ha he dif r nta tt e a d e i se b le ed t tt f e e tiud n f elng m odi d i o Yan a u Zhen un’fc i e n M nd Li gy i ton
回顾 当代 文学 的 发展 史 , 该说 新 时期 文学 在 重建 的过 程 中遭 遇 的最 大 困境 就 是 , 应 可供 利 用 的思 想文 化
资源 显得 非 常 匮乏 。尤其 是 自“ 四” 五 以来人 们期 待 的现 代 方案 经 过 “ 七 年 ” 文 革 的 实 践 演 绎 , 十 和 出现 了危
r pr e e t e m o r s o s m e o n ’ he e oft t en ur ie a ur e es nt d h de n dic ur e of ho tw St m he 20 h c t y lt r t e. Ke r : y wo ds hom et n; d s r ton; t a ton u t e; m o r t ow e t uc i r dii alc lur de niy
维普资讯
第 1卷 第 3期
20 年 6月 02
江 南大 学 学报 ( 文社会 科 学版 ) 人
J u n lo o te n Ya gz iest( ma ii o r a fS u h r n teUnv ri Hu n t s& S ca ce cs y e o il in e ) S
dii tona lChi e e c lur n s u t e, b s s p i im s no a re or ar ot ly t da . or ov t i uthi ke tc s i t c r i d f w d t a l o y M e er i s
机 —— 它 直 接 表现 为 信仰 的 危机 、 化 的危机 以及道 德 伦理 的 危机 等 诸 多方面 。出于 缓 解 危机 的需 要 , 导 文 倡
继承 和 发扬 民 族 的优 秀传 统 文化 与 传统 美德 , 就 自然 成 为 了 补救 时 下 思想 资 源 空 缺 的 应 急 性 策 略 。 寻根 也 小说 的 出现 固 然 与文 学 自身的 发展 因素 有 关 , 如受拉 美爆炸 文 学 的启 示 , 另一 方面 思 想 文化 资 源 的匮 乏与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