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戏曲家班的人类学关照
戏曲家李渔简介_李渔戏曲著作
戏曲家李渔简介_李渔戏曲著作李渔素有东方莎士比亚、世界喜剧大师之称。
李渔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戏曲家,在文学界、戏剧界、美学界有很高的建树。
下面是为你搜集戏曲家李渔简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李渔素有东方莎士比亚、世界喜剧大师之称。
李渔自幼聪敏好学,因此世人称呼他为“李十郎”。
李渔作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很多清史中都有提及李渔,李渔生于1611年,卒于1680年,是浙江金华人士。
李渔在明末清初年间活跃,并在文学界、戏剧界、美学界有很高的建树。
《笠翁十种曲》、《十二楼》、《闲情偶寄》、《笠翁一家言》都是李渔的代表作。
李渔在一个富裕家庭出生,因为李渔祖辈多年从商,所以李渔的家境十分优渥。
李渔出生后,便过上了富足优渥的生活,等到青年时期的李渔在科举考试中失利后,他便萌发了“人间大隐”的想法。
公元1666年,李渔组建了戏班,并常年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
李渔的戏班深受达官显贵的追捧,所以李渔也成为当时的名人。
公元1667年前后几年,是李渔人生中最为得意的一个阶段,一是因为戏班获得了各地人民的认可,二是因为他的文学创作走上了巅峰时刻。
其中,代表作品《闲情偶寄》就是李渔在这一时期创作的。
1672年、1673年,随着乔二姬、王二姬两位台柱的离世,李渔的戏班日益凋敝。
没有了生活来源,李渔的生活陷入困境,此后李渔一直过着捉襟见肘的生活。
为了养家糊口,李渔还到处借贷为生。
1680年,古稀之年的李渔在贫困交加中悲凉去世,终年70岁。
李渔戏剧著作李渔素有“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东方莎士比亚”等美誉。
《奈何天》、《比目鱼》、《蜃中楼》、《美人香》、《风筝误》、《慎骛交》、《凰求凤》、《巧团圆》、《意中缘》、《玉搔头》都是李渔戏剧著作。
值得一提的是,《奈何天》、《比目鱼》等又被统称为《十种曲》。
《十种曲》作为李渔戏剧著作,它在中国古代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对李渔来说,《十种曲》的问世,扭转了他前期重视戏曲,轻视戏剧的局面。
为了表现出戏剧的演出效果,李渔在戏剧著作中,添加了宾白创作。
简述李渔的戏曲主张
简述李渔的戏曲主张
李渔是20世纪初活跃的戏曲家,也是“新派”戏曲的代表。
他希
望能够为中国传统戏曲赋予更加广阔的空间,打破传统的局限,使戏
曲能够更好的展现出其精神性以及艺术性。
李渔首先主张抛弃历史上剧本写作的老一套,而采用新的故事情节、新的台词表达,以能够更好地表达人物性格、发展故事情节以及
融入艺术性。
此外,他主张融合音乐性、舞台设计性等元素,以提升
戏曲的艺术性。
李渔还提出要实现民间真实的戏曲,他主张要完全拒绝形式化的
文字,实现民间自然的口语。
同时,他主张要实现精神性的戏曲,实
现文学上的艺术性,考虑剧作的文章性。
最后,他还主张要大胆创新,改革传统的演出技术,使戏曲脱离传统模式,赋予更加广阔的空间,
以表达更有文化内涵的戏曲。
总之,李渔主张实现新派戏曲,其主张包括:抛弃历史上剧本写
作的老一套,融合音乐性、舞台设计性等元素;实现民间真实的戏曲,实现精神性的戏曲,考虑剧作的文章性;大胆创新,改革传统的演出
技术,使戏曲脱离传统模式,赋予更加广阔的空间,以表达更有文化
内涵的戏曲。
浅析李渔戏曲理论
浅析李渔戏曲理论作者:张闯来源:《新一代》2018年第11期摘要:本文主要研究清初戏曲界的一个重要任务李渔的戏曲理论,他本人是戏曲理论研究中一位非常重要的人,它的理论主要写在《闲情偶寄》里,包括《词曲部》、《声容部》以及《演习部》。
在闲情偶寄这本书中,重点记录了李渔对戏曲的独到见解和自己的独特理论,为后世带来了很多的启发,通过研究找到李渔戏曲理论中值得当代戏曲学习和吸收的内容,为当代戏曲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关键词:李渔;戏曲理论;特点一、李渔《闲情偶寄》戏曲理论前言本文中所说《闲情偶寄》是李渔在清末明初时写的一部很有代表性的戏曲著作。
作者通过在日常戏曲中学习总结到的经验,以及自己对中国戏曲的理解写了这样一本书,就算在今天这本书也被世人称为有价值的戏曲名著,这本书不止对中国戏曲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中国戏曲的繁荣和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本文,我们将从两个方便解读李渔对中国戏曲的贡献。
首先,李渔所写的《闲情偶寄》中的一些戏曲理论,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新的见解,而是在结合自身的戏曲实践与前人的戏曲理论的资料的结合,在结合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完善。
他对中国戏曲从有到当时进行了一个系统化、理论化的完整结合并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收集。
其次,就是李渔的戏曲不仅局限于对以往理论的总结和整理,更突出的是他对戏曲的新构思、新理解促进了中国戏曲的发展。
他更加重视在中国戏曲中对语言、形象以及人物性格的整体塑造,因为李渔既是戏班的班主,又是戏曲的理论家,既有实际的舞台经验,又具备充分的戏曲功底,基于这种身份,他对一些戏曲在创作和演绎的过程中有很多的见解和感悟。
并且它的观点并不是完全的承袭前人,而是在一些理论中与前人不适合时代的一些观点相互对立。
二、李渔《闲情偶寄》戏曲理论特色在中国戏曲中李渔的《闲情偶寄》是一部相对完整的戏曲理论体系,它的戏曲理论结构严谨、条理清晰,更具有代表性。
他的书不落俗套,行文流畅并且体系严谨,条理清晰。
不再是以往的一些戏曲人的单一理论研究,涉及到的内容覆盖范围很广泛,既有戏曲编导,又有戏曲演绎,很值得戏曲在学习中借鉴。
从社会身份看李渔的小说与戏曲创作
从社会身份看李渔的小说与戏曲创作从市井文化需求出发,再结合自身才情,李渔写出了一系列以“奇”“巧”取胜的小说与戏曲作品。
李渔之所以专注于此类作品的创作,是因为他通过“卖文”可以有效地解决生计问题,这也导致李渔的创作动因及作品效果不同于其他“著文章自娱”或“文以载道”的文人,所以当时就有人把他看是作行走江湖,靠卖艺谋生的“俳优”,却不知这是文人身份地位发生变化后的谋生策略。
标签:奇、巧;卖文;俳优李渔(1611-1680)是一位与众不同的文人,他中过秀才,乡试落第后恰好遇上明清政权更迭,便没有再走读书应试的路子。
受生计逼迫,他带着一家人先是从浙江兰溪老家搬到杭州,后又搬到南京,过着“砚田糊口”的生活。
李渔很有才华,能把握读者需要,写出来的小说戏曲作品深受欢迎,这不仅扩大了李渔的名气,也有效地解决了他和家人的生活问题。
不过要注意,李渔是市井文人,并非士大夫文人,不可能凭借社会名望或使用其它手段推销作品,只有靠作品本身的个性特征吸引读者,赢得市场。
李渔的作品究竟有何特色?什么原因促成的?当时及后世学者如何评价此类作品?弄清楚这些问题,对于准确把握李渔小说戏曲创作的文化意义极为重要。
一李渔大约在40岁时移家杭州。
此前他像多数读书人那样走着读书应试的路子,并于崇祯十年(1637)成为府学生员,后因父母过世而家道中落、局势动荡等原因,不得已迁到杭州城里谋生。
在寓居杭州的十年时间里,他创作了小说《无声戏》一集、《无声戏》二集和《十二楼》(一名《觉世言》),传奇《李氏五种》(《怜香伴》《风筝误》《意中缘》《玉搔头》《奈何天》)。
从顺治十八年(1662)始,李渔移居南京近二十年,先后编纂了《资治新书》《笠翁论古》和《四六初征》等杂著,撰写了富含戏曲理论内容的《闲情偶寄》。
从中可以看出,李渔的小说戏曲创作主要集中在杭州期间,也就是他确立名声、创作个性得以充分展现的一个时期。
李渔小说戏曲的特点,“奇”“巧”二字足以概括。
李渔戏曲美学思想中剧本创作理论的解读
李渔戏曲美学思想中剧本创作理论的解读1. 引言1.1 李渔戏曲美学思想中剧本创作理论的解读李渔是明代诗人、戏曲家,他在戏曲美学思想中提出了许多关于剧本创作的理论,对中国戏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李渔戏曲美学思想中剧本创作理论进行深入解读,从他的基本观点、剧本创作要求、人物塑造理论、现实主义创作观念以及情节构思等方面展开讨论,旨在揭示他在戏曲创作领域的独特贡献和思想内涵。
通过对李渔的理论进行分析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戏曲文化的精髓,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之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李渔戏曲美学思想中剧本创作理论的解读不仅具有理论研究的意义,更对戏曲创作实践有着积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有助于提升戏曲文化的艺术品质和内涵,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2. 正文2.1 李渔戏曲美学思想的基本观点李渔认为戏曲作品应当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感受力,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他认为戏曲是一种艺术形式,应当兼顾传统和现代元素,不断创新和发展。
李渔强调戏曲作品应当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通过精心构思的剧情、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真实的情感表达,使观众在观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审美愉悦。
李渔认为戏曲作品是艺术家对生活、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表达,应当反映时代精神和人类命运的关怀,引发观众对世界的思考和思想的碰撞。
李渔戏曲美学思想的基本观点是以人为本,注重情感表达和审美体验,强调戏曲作品的价值在于其能够启发人们对生活和艺术的理解和感悟,对社会的思考和反思。
这些观点对于戏曲剧本创作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2.2 李渔对剧本创作的要求李渔认为剧本的结构应当严谨完整,情节紧凑连贯。
他强调剧本应当具有起承转合的结构,通过严谨的布局和合理的安排,使得观众在观看中能够引起情节的紧张和悬念,从而增加戏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李渔强调剧本的语言应当生动活泼,富有诗意和韵味。
《闲情偶寄》中关于“求真”的戏曲美学浅析
《闲情偶寄》中关于“求真”的戏曲美学浅析作者:张爽来源:《牡丹》2019年第05期李渔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戏曲家、理论家、美学家,《闲情偶寄》是其一生最重要的著作,其中戏曲方面的内容一直为人们所学习与研究,体现了李渔的美学思想,最为突出的是“求真”这一思想。
本文对李渔“求真”美学思想形成历史背景进行探究,重点论述李渔如何体现“求真”思想,主要从词曲创作以及场上表演两方面来具体分析,最后对李渔“求真”美学思想进行评价,阐述其价值意义。
一、“求真”美学思想的形成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市民阶层逐渐扩大,市民阶级接受了情感解放思潮的洗礼,开始追求自我的私心、欲望等,戏曲受其影响也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文人们为了迎合市民阶层对于“个性解放”思想的迫切追求,开始创作出越来越多的表现世俗化的戏曲作品,整体内容表现为“没有远大的理想,深刻的内容,也没有真正抱负雄伟的主角和突出的个性、激昂的热情。
它们是一些平淡无奇然而却比较真实和丰富的世俗的或幻想的故事”,“求真”成为此时戏曲美学的核心思想。
当时的许多美学家如徐渭推崇“本色之真”的审美观念,李贽树立“以真为美”的戏曲审美观念,汤显祖提出“崇情尚真”的戏曲创作观等。
社会环境以及文人思想促进了李渔美学思想的产生,除此之外,李渔经常出入戏院,还亲自组建戏班,编写剧本,其戏曲理论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对后世戏曲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求真”美学思想的内涵明末清初,戏曲的曲词创作与场上表演不再只是宣扬伦理道德而是开始关注人物的真实经历与真实感受。
李渔看出了大众的审美需求,《闲情偶寄》整部书的叙述采用朴实、浅显易懂的白话文,在理论方面将难以理解的术语也应用贴切的比喻便于读者接受。
“求真”思想主要表现在曲词之真与场上之真两方面。
(一)曲词之真结构上,李渔提出“传奇之难,莫难于洗涤窠臼”,要求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注重自我真情实感的表达,有所创新,不能一味地模仿抄袭,失去新意。
对于《琵琶记》中一些不合實际的部分,李渔给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比如蔡伯喈考中状元三年了,家里人却不知道,他在相府享尽荣华富贵却不能使唤一个仆人回家报信。
李渔戏曲美学思想中剧本创作理论的解读
李渔戏曲美学思想中剧本创作理论的解读李渔是明朝晚期的戏曲家和评论家,他对戏曲美学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李渔的戏曲美学思想中,剧本创作理论占据了重要地位,他提出了创作剧本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本文将对李渔戏曲美学思想中剧本创作理论进行解读。
李渔提出了“诚意”和“趣味”的原则。
他认为,剧本创作应以诚意为基础,即剧作家要有真挚的情感和真实的创作动机,才能创作出有血有肉、有灵魂的剧本。
李渔主张在创作中融入趣味元素,使剧本更易于引起观众的兴趣和共鸣。
他认为,趣味是剧本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只有将诚意和趣味相结合,才能创作出真正优秀的剧本。
李渔注重“情节”的构建。
他认为,好的剧本应具有丰富的情节,包括情感的起伏、冲突的激烈和情节的跌宕起伏等。
他倡导情节要具备逻辑性和连贯性,避免出现突兀和莫名其妙的情节转折,否则会使观众产生困惑和厌倦。
李渔还提出了情节的合理性原则,即情节要符合人物的性格和社会背景,不可随意安排,以保证整个剧本的合理性和可信度。
李渔还对剧本中的人物刻画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主张人物塑造要根据剧本的主题和情节需求,创造出具有鲜明个性、丰满而复杂的人物形象。
他认为人物的形象要立体、真实,要体现出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并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李渔还提出了人物的唯一性原则,即每个角色都应该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性格,不可出现人物替代或重复的现象。
李渔对剧本的语言运用也给予了重要关注。
他认为剧本的语言要符合古代文学美的规范,注重妙语、含蓄和充满艺术感。
他强调剧本语言要避免生硬、粗糙和平淡的表达,以充分展示作者的才华和艺术修养。
李渔还主张在语言运用中融入音韵美和节奏感,以增强剧本的艺术感和表现力。
李渔戏曲美学思想中的剧本创作理论提出了诚意与趣味原则、情节构建原则、人物刻画原则和语言运用原则等,这些原则为戏曲剧本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
李渔的剧本创作理论对后世的戏曲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为后来的剧本创作和戏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李渔戏曲美学思想中剧本创作理论的解读
李渔戏曲美学思想中剧本创作理论的解读李渔是明代戏曲理论家、批评家,他的戏曲美学思想是中国戏曲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他的著作《陶庵梦忆》中,有关戏曲的部分,尤其是他对剧本创作理论的解读,对后世戏曲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李渔戏曲美学思想中剧本创作理论进行解读。
李渔在《陶庵梦忆》中指出,戏曲创作的关键在于情节的设置。
他认为,情节是戏曲的灵魂,是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因素。
李渔强调情节应当合乎逻辑,具有必然性,而不应该是凭空捏造或矫揉造作的。
他提倡戏曲创作者应当注重对情节的推敲和追求,力求达到情理合一,使剧情更加真实可信。
李渔的这一观点对后世戏曲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导着戏曲创作者在创作剧本时应当注重情节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力求使剧情更加吸引人、感人至深。
李渔还强调人物塑造在戏曲创作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戏曲中的人物形象应当栩栩如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以便观众能够一眼辨认出来。
李渔认为,人物的塑造要符合现实生活中的人性,要具有情感、动机和行为上的逻辑性。
他鼓励戏曲创作者应当根据剧情需要,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来推动剧情的发展。
这一观点对后世戏曲创作同样产生了重要影响,启发着戏曲创作者在创作剧本时应当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力求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活,更具有观赏性和感染力。
李渔还对舞台表现形式和舞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他认为,舞台表现形式应当服务于剧情的需要,而不应该是为了炫技或者迎合观众的好奇心。
李渔提倡舞台表现形式应当符合戏曲的审美特点,既要追求真实感和艺术感,又要兼顾观赏效果。
他强调舞台表现形式要与剧情和人物相协调,以服务于整部戏曲的表现,要求创作者通过对舞台表现形式和舞美的运用,来增强戏曲的艺术效果和观赏性。
李渔的这一观点对后世戏曲创作同样产生了重要影响,启发着戏曲创作者在创作剧本时应注重舞台表现形式和舞美的运用,力求使戏曲更加生动有趣、艺术感染力十足。
李渔的戏曲美学思想中的剧本创作理论对后世戏曲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导着戏曲创作者在创作剧本时应当注重情节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力求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活,更具有观赏性和感染力,注重节奏和韵律的合理运用,力求使戏曲更动听动人,注重舞台表现形式和舞美的运用,力求使戏曲更加生动有趣、艺术感染力十足。
李渔戏曲的关目艺术及当代意义
处埋 伏 , 而作 此一 本戏 文 之好 歹 , 即于此 时 定 亦
价 。 []P7对 编织戏 曲关 目 , 渔也 很 自负 , ”2 (6) 李 曾大 言不惭 地夸 下 海 口:若 天 假 笠 翁 以年 , 以黄 金 一 “ 授
斗, 使得 自买歌童 , 自编词 曲, 口授而身导之, 则戏场 关 目, 日更 新 , 上诙 谐 , 日 毡 时时 变相 。此 种技 艺 , 非 特 自能 , 夸之天下 , 人亦共信之。 [] P1 的确 , ” 2 (8) 李
将 钱买 哭声 , 反令 变喜 成悲 咽 。唯我填 词不 卖愁 , 一 夫 不 笑 是 吾 忧 。举 世 尽 成 弥 勒 佛 , 人 秃 笔 始 堪 度 投 。看来 , 够 让 观 众 发 出笑 声 是 李 渔 写 戏 的 目 ” 能
若 要认 真才下 步 , 因稳 极 成 颠 仆 。 朴 斋 主 人 的 眉 反 ” 批 说 :造物 颠 倒 英 雄 , 在 一 个 ‘ ’ 。认 误 为 “ 全 误 字
J l ,0 6 uy 2 0
V0 . 3 No 4 13 .
李渔 戏 曲 的关 目艺术及 当代 意义
陈 庆 纪
( 台大学 人文学 院,山东 烟台 2 40 ) 烟 60 5
摘
要 : 关 目” “ 是关于戏 曲结构情节安排和构思 的一个重要概念 , 明代 戏 曲评论家 品评元人杂 剧和 明代 是
意义和现实指 导意义。
关键词 :李渔 ;戏曲;关 目艺术 ;意义
中图分类号 :2 7 3 I0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 15 5 (0 6 0 -090 10 - 7 20 )40 4 -4 9
“ 目” 关 是关 于戏 曲结构情节安排和构思的一
小度写范文李渔戏曲_20世纪的李渔戏曲理论研究模板
李渔戏曲_20世纪的李渔戏曲理论研究20世纪的李渔戏曲理论研究魏中林谢遂联摘要李渔被称为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集大成者,有人目之为“曲中杜甫”。
本文分三个阶段回顾了本世纪70多年的李渔曲论研究的发展轨迹,并从学界较关注的美学层次的观照、编剧结构论以及喜剧论三个方面进行梳理,力图较客观地把握本世纪李渔曲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在此基础上对21世纪的李渔曲论研究略作前瞻。
关键词20世纪李渔曲论研究文献标识码美学层次的观照编剧结构论喜剧论中图分类号1206.2文章编号1000—856X(2001)04—0167—05李渔是清初著名的戏曲作家、戏曲理论家和小说家,在戏曲和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其戏曲理论更以舞台实践性、系统性、开创性等特点,在中国戏曲理论史上占据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
李渔的戏曲理论主要见于《闲情偶寄》“词曲部”、“演习部”以及“声容部”之一部分。
后人把其中的“词曲部”、“演习部”独立刊行,名之为《李笠翁曲话》或《笠翁剧论》。
另外,其戏曲理论也散见于他的某些诗文,特别是《窥词管见》22则。
批评史大纲》(开明书店1944年版)。
这一阶段大部分研究文章只是一般性概述评价,鲜有深入的专题探讨。
第二阶段是1949年至1978年,这一阶段对李渔曲论的研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其间尽管没有出现研究专著,但据不完全统计,光是论文就有20多篇。
这20多篇论文绝大部分发表在1950年至1966年间,而1967年至1977年基本上是一片空白。
论文中影响较大的有:陈多《试谈李笠翁的写剧理论》(上、下篇),分别载于《剧本》1957年第7期和第9期;高宇《李笠翁关于戏曲导演的学说》,载1962年10月13日《文汇报》;陈赓平《论李渔对中国戏曲理论的贡献》,载20世纪的李渔曲论研究,开始于20年代,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
为方便起见,笔者试图分为三个阶段加以评述。
20年代至1949年,为李渔曲论研究的起步阶段。
这一阶段共有论文10多篇。
从观众的三大分类析李渔戏曲理论之观众本位思想-文档资料
从观众的三大分类析李渔戏曲理论之观众本位思想从北宋杂剧到金院本,到元杂剧,再到明清传奇,中国戏曲,这一民众趣味浓厚的民间型艺术,迎合民众的欣赏趣味是其不变的宗旨。
身为戏曲理论家兼创作家的李渔,把观众的欣赏要求放在创作和演出的首位,这也正是他取得全面系统理论成果的前提。
观众是戏曲服务的对象,更是戏曲传承的关键性因素。
文章从戏曲的创作、表演和传承入手,将观众分为潜在的观众、在场的观众和不在场的观众,分析李渔的观众本位思想,试图折射出戏曲传承方面的一些可行之策。
、潜在的观众戏曲创作的轴心戏曲的舞台生命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李渔将戏曲可供上演作为编剧首务,大胆提出"填词之设,专为登场"。
他说:"笠翁手则握笔,口却登场,全以身代梨园,复以神魂四绕,考其关目,试其声音,好则直书,否则搁笔,此其所以观听咸宜也。
"①"口却登场"和"身代梨园"是手段,"观听咸宜"是目的,这正是从观众的立场出发的。
戏曲题材、语言和结构都要以潜在的观众为出发点。
在选剧上李渔提出"剂冷热" 的主张,把是否投合观众的情感和心理需要作为题材好坏的标准。
"予谓传奇无冷热,只怕不合人情。
"②即便改编旧剧,也要依此原则。
他还十分关注题材的通俗性,也旨在拉进与观众的心理距离。
李渔认为" 作文之最乐者,莫如填词;其最苦者,亦莫如填词" ,台词的创作十分艰难,要考虑演员是否上口、观众是否入耳,要准确地传情达意,更会影响情节的发展和剧作的成败。
因此,剧作家要"设身处地" ,先把自己变成剧中角色和不在场的观众。
而要为角色"立言" ,先得为其"立心" 。
" 言者,心之声也。
欲代此一人立言,先宜代此一人立心,若非梦往神游,何谓设身处地?无论立心端正者,我当设身处地,代生端正之想" ③只有这样才能达到" 听者泪,读者颦,无情者心动,有情者肠裂" 的境界。
略论李渔的戏曲文本趋同阅读及身份认同
略论李渔的戏曲文本趋同阅读及身份认同趋同阅读是戏曲身份认同过程必然的客观体现。
在戏曲文本趋同阅读的审美价值取向方面,李渔以丰富的实践和创新的理论,为戏曲身份认同做出了难以磨灭的卓越功绩。
一是通过创作戏曲文本,向人们提供戏曲文本趋同阅读的对象,丰富与认同戏曲本体及其身份内涵;二是通过撰著戏曲理论,帮助人们戏曲文本趋同阅读,建构与认同戏曲本体及其身份内涵;三是为戏曲文本趋同阅读的特点张目,公开彰显戏曲本体的艺术个性,阐明戏曲身份“结构第一”的独特内涵。
标签:李渔;戏曲;趋同阅读;身份认同在古代中国,“身份”是指人的出身,人在社会上的地位、资格、资历,等等。
“认”是认为、认作、认可、承认的意思,“同”就是齐一、一样、一致、没有差异的意思。
“认同”就是认作同一、认为与……一致、赞成与……一致、承认与……一致等的意思。
在当代中国,借鉴西方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将身份认同范畴运用于古代戏曲研究,是二十世纪末以来方兴未艾的一种态势。
众所周知,戏曲是以演员舞台搬演为主体及核心的“以歌舞演故事”的综合艺术。
按照审美文化哲学的理论,古代戏曲身份就是戏曲在中国古代审美文化大家庭中的地位,与文学如诗、词、散文、小说,以及音乐、舞蹈、雕塑、建筑、绘画,包括中国传统的武术、杂技等身份相区别。
中国古代审美文化创造了戏曲主体,也创造了戏曲本体、戏曲实体。
戏曲身份隶属于戏曲主体,与戏曲本体、戏曲实体密切关联,互渗互融,体现为戏曲确证自己圆融自足并固有的与众不同的构成、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
按照审美文化哲学的理论,戏曲认同是某一个人或群体自觉地对戏曲与众不同的构成、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对与戏曲的关系以及戏曲的审美文化价值和意义的一致性追求和承认,而不论这种身份认同是理性思辨的还是感性直觉的。
从文学文本的角度而言,戏曲文本是戏曲身份的重要载体之一,是戏曲身份认同的主要对象之一。
戏曲文本阅读是戏曲身份认同的重要路径之一。
中国古代文学素来有雅文学和俗文学身份之别。
论李渔的家班演剧及其积极影响
家班,即家庭戏班,是戏曲演出的一种重要形式。
它由私家蓄养童伶,延师教习,专为私人家中演戏之用。
家班产生于明代中期,繁荣于天启、崇祯年间,[1]188这与当时蓄乐风气的盛行是息息相关的。
虽然如此,但蓄养家班还是遭到不少正统学者的攻诘,清初张履祥就曾直接抨击道:“至于异端邪说、淫词歌曲之类,能害人心术,伤风败俗。
严拒痛绝,犹恐不及,而况可贮之门乎!”[2]12他认为,这会导致道德沦丧,应该禁止。
袁于令对李渔的家班也曾贬斥与指责,云:“李渔,性龌龊,善逢迎,游缙绅间,喜作词曲小说,极淫亵。
常挟小妓三四人,子弟过游,便隔帘度曲,或使之捧觞行酒,并纵谈房中术,诱赚重价。
其行甚秽,真士林所不齿者也。
予曾一见,后遂避之。
”[3]310还有,清人汤来贺在《内省斋文集》卷七中也批评道:“自元人王实甫、关汉卿作俑为《西厢》,其字句音节、足以动人,而后世淫词纷纷继作。
……今乃谱为传奇,播诸声容,使人昭然共见之,共闻之,则是淫奔大恶,不为可羞可罪之秽行,反为可歌可舞之美谈矣,是劝世以行淫,莫大于此矣。
”[2]13就连皇帝也对其颁布禁令:“雍正二年十二月十八日,奉上谕,外官蓄养优伶,殊非好事,朕深知其弊,非倚仗势力,扰害平民,则送与属员乡绅,多方讨赏,甚至借此交往,夤缘生事。
二三十人,一年所费,不止数千金。
……既奉旨之后,督抚不细心访察,所属府道以上官员,以及提镇家论李渔的家班演剧及其积极影响文‖李 奇【摘要】 家班是明清乃至中国戏曲史上独特的戏剧现象,是研究中国戏曲发展与演变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明清之际,人文士绅大都组建家班以自娱,然个别文人是以家班来逢迎权贵,向权贵“打抽丰”,具有明显的谋利性,李渔家班就是这一类型的典型代表。
本文将对李渔家班组建的原因、家班演剧的情况以及其产生的积极影响进行着重阐述,以此凸显李渔家班在明清戏剧乃至整个中国戏曲艺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价值。
【关键词】 李渔;家班演剧;积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A中尚有私自蓄养者,或因事发觉,或被揭参,定将本省督抚照徇隐不报之例从重议处。
《闲情偶寄》中李渔的平民意识与生活智慧管窥
《闲情偶寄》中李渔的平民意识与生活智慧管窥作者:倪文吉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年第10期摘要:李渔,中国明清之际著名的戏剧家、戏剧理论家与美学家。
《闲情偶寄》是其在六十岁左右总结自己的生活思想和情致而创作的一本奇书。
林语堂曾评价这本书:“十七世纪李笠翁的著作中,有一重要部分,专事谈论人生的娱乐方法,叫做《闲情偶寄》,这是中国人生活艺术的指南”。
或许是与其生活经历有关,这本书的言语中透露了李渔的平民意识和生活智慧,尤其体现在家具设计方面的智慧,难能可贵,值得我们学习与反思。
文中从李渔的人生经历开始分析,进而分析其所设计的家具,以及思考我们未来城市建设以及生活经营。
关键词:李渔;平民意识;生活智慧;创新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9-0003-02一、李渔的生平李渔生活于明末清初,此期朝代更替,社会动荡不安,他的生平可谓这个时代的一个缩影。
浮生碌碌,李渔在这样的时代里不断成长与成熟,他以一种悠游林下的闲情雅兴体味生活、感知生活,并将他对生活的思想和情感反映在他的奇书《闲情偶寄》之中。
李渔,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享年70岁。
年幼时李渔家境殷实,生活富足,且所受启蒙比较早,小小年纪便能读书写字,满腹才气。
直到18岁时,李玉德父亲因病去世,从此,家道中落,困境重重。
在为父亲办葬礼的期间,按照当地的习俗,亲人应该要回避,可李渔却反其道而行之,认为父亲的灵魂会回来看望他们,甚至写了一篇文章《回煞辩》来批判当地的这种迷信的思想。
可见李渔虽受封建文化的教育,却与常人与众不同。
后来他在童子试中也表现出其独特的思想与创新点,更被冠以“神童”的称号,可见其天赋异禀。
但李渔却在之后的考试中名落孙山,从此,李渔断了仕途之心,走起了一条古代文人少有的道路,通过卖赋售文来解决自家生计。
他刊印自己的小说、经营书坊、带领自家戏班在全国各地演出,从而谋得生活费用。
李渔家庭戏班综论
李渔家庭戏班综论
黄果泉
【期刊名称】《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0(000)002
【摘要】李渔的戏曲创作与其家庭戏班的表演活动关联甚微,不仅在时间上有先后之差,而且性质上也不相同;前者纯粹出于卖文糊口,有明显的商业倾向;后者的原因则颇为复杂。
李渔家班的性质也不同于民间艺人的戏曲表演,更接近于豪门女乐,主要用于娱乐而非艺术经营,体现了牵渔注重人生快乐的文化品格。
作为戏班成员的家姬在李渔的家庭生活、艺术实践中扮演了特殊的角色,但李渔戏曲理论的提出主要得之积久形成的艺术感悟和理性思考,与家姬的演剧活动关系不大。
【总页数】7页(P24-29,36)
【作者】黄果泉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中文系,天津,300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37
【相关文献】
1.民间叙事文学中的家庭伦理观综论 [J], 高梓梅
2."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张爱玲家庭小说综论 [J], 刘保昌
3.李渔家庭戏班浅观 [J], 唐文靓
4.文明家庭“魏氏戏班” [J], 钱敏;
5.家庭伦理与爱情伦理的协奏曲——李安电影综论 [J], 金洪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李渔戏曲的关目艺术及当代意义
Guan Mu Arts of Li Yu Drama and Its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作者: 陈庆纪
作者机构: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出版物刊名: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49-52页
主题词: 李渔;戏曲;关目艺术;意义
摘要:“关目”是关于戏曲结构情节安排和构思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明代戏曲评论家品评元人杂剧和明代传奇时常用的一个术语。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戏曲关目理
论,这些理论在戏曲创作实践中的自觉运用,形成了他独特的戏曲关目艺术:关目新奇有趣,
细密紧凑,关注人情。
李渔的戏曲关目理论及创作实践,对我们深入了解其戏曲创作成就及繁
荣当代戏曲文化事业,提高创作、改编水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李渔戏曲理论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李渔戏曲理论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题目:李渔戏曲理论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
背景和意义:
李渔(1611-1680),字少卿,号笠翁,南京人。
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美学家、戏曲理论家和评论家之一。
李渔的文学成就卓著,他的小说《笔削
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史上的一颗明珠。
但人们往往忽视他在戏曲方面的成就,李渔十分关注戏曲理论研究,对中国戏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李渔的戏曲理论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深入研究中国戏曲与小说的关系,以及探索戏曲理论对文学创作的启示和指导。
研究方法和步骤:
1. 搜集李渔戏曲理论方面的文献资料,包括李渔自己的著作和其他学者对其著作的解释和评价。
2. 探讨中国戏曲与小说之间的关系,分析李渔的小说创作是否受到戏曲的影响。
3. 研究李渔的戏曲理论,并分析其应用于小说创作的实践意义。
4. 针对李渔的小说《笔削红楼梦》进行分析,探讨他如何运用戏曲理论为小说创作提供启示和指导。
预期成果:
本文通过对李渔戏曲理论与小说创作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深入理解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历程和特点。
同时,本文也将为文学创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圈分类号】 J 6 O8 9 6 6 7( 2 0 1 4) 0 2 —0 0 2 2 —0 3
家班 ,即 家庭 戏班 。是 明清 时 期戏 曲演 出的主 要
往陕西、甘肃游历,先后在临汾 、兰州两地,地方官 赠予他颇具艺术天赋的乔、王二姬 ,由此成立 了李渔 家班 。乔姬学唱,聪慧过人,领悟极快 ,记忆惊人, 虽年仅 1 3 岁,但极具艺术天分,仅一月余便学会了教
优美 、唯正 、歌 舞性 强的舞台风格 ,具有很高 的审美情 趣和艺术追求 。本文 取李 渔戏曲家班的人类学关 照为研 究对象 将其置于 明清 家 班 活 动 、李 渔 生 平 足 迹 、家 班 与 戏 曲创 作 等 文 化 背 景 中 探 讨 李 渔 家 班 的戏 曲美 学 追 求 。
【 关键词】 李渔 ;家班 人类学
细 腻 的打 磨 ,加上 文 人化 的韵 律 和节奏 ,使之 成 为 当
时的一种象征、 一种高度 、 一种标志。 李渔 的戏 曲家班 , 更接近于豪 门女乐 ,主要用于娱乐 ,是生旦戏、折子 戏为主的舞台传统,以尚雅的美学趣味及含蓄优美的 演 出风格 ,歌舞并重的表演形式 ,从审美特征到舞台 演 出体制,推动了当时戏 曲的普及和流行,促进了戏 曲剧本创作的繁荣,并完善了戏曲舞台演 出的体制和 表演规范。因此 ,它有别于民间艺人的戏 曲表演 ,所 提 出的戏曲理论是李渔积久形成的艺术感悟和理性思 考,注重体现李渔人生陕乐的文化品格。
④木文是 2 0 1 3年江芬省研究生科研创新T程项目 《 李渔戏曲音乐美学思想研究 》( 编号 GX L X1 3 6 3 2)的阶段性成果。
④ 李 渔 (1 61 I -1 6 8 0)江苏 如皋 人 。字 笠鸿 ,号 笠翁 ,明末清 初 戏 曲家 。祖 籍浙 江 兰溪 。J L S J , 享 受富 足生 活 ,后 因科 举 中失 利 而放 弃仕 途 改走 人 司大隐 之 道 。康 熙五 年 、 六年 先 后获 得乔 、 王 二姬 经 悉心 调 教后 组 建家 庭戏 班 , 常年 巡 回各 地 为达 官贵 人 作娱 情 之乐 , 收 入颇 丰 。
这是李渔
生中生活最得意 、戏曲 ( 文学 )创作最丰产的时期,完成 《 闲情偶寄 》一书 。1 6 7 2、1 6 7 3年 随着台柱乔、王二姬的先后离世
家班也十崩瓦解 。从此 , 李渔的生活转入困顿之中 于古稀之年 (1 6 8 0年 ) 在贫病交加中泯然于世。李渔的戏曲理论 《 闲情偶寄 》 ( 《 词曲部 》 、 《 演习部 》 、《 声容郡 》 ) 其中对结构、语言、题材等论述尤为精辟。李渔以舞台演 出实践为基础 ,汲取前人王骥德 《 曲律 》的理论成果 联系
师的所有。师授三遍 ,便能 自歌。经教唱演 习,成为 李渔家班旦角台柱。每有客来访,隔屏清唱,听得客 人食肉忘味。同是 1 3 岁的王姬,虽长相平平 ,却一旦 易妆换服,与美少年无异,乃天赐生角。而李渔 自任 家班的教习与导演,上演 自己创作和改编的剧本 。乔 、 王二姬舞态歌容超群脱俗 ,能体贴文心 ,只需李渔一 个眼神便能心领神会、触类旁通,创造性地表演剧本 内容,常常是 “ 朝脱稿 ,暮登场” ,效率很高。李渔以 芥子园为根据地 ,带领家班 “ 游燕、适楚、之秦 、之 晋 、之 闽,泛江之左右 、浙之东西”【 1 四处游历 、演 剧 ,观众上至公卿下至布衣,由于有李渔这样的好编 导和乔、王二姬 的出色演员,李渔家班快速红遍大江 南北 ,影响波及大半个中国。南京芥子园、苏州百花 巷的李渔寓所 ,都曾是当时戏曲名流交流的艺术场所。 李渔每 到一处 ,都会以戏会友 ,备受戏 曲名流们的欢 迎。每逢年节生辰喜 日、赏花玩 月之时,或宾朋兴会 之际 ,必在园中演剧为乐 ,有时还会请邻居友人前来 观看。李渔曾在芥子园戏台上题有楹联 日 : “ 休萦俗事 催霜鬓 ,且制新歌付雪儿。 ”雪儿便是乔姬的爱称。康 熙十年 ( 1 6 7 1 年) 端午节前后 ,李渔两次带家班在百
当时 戏 曲创 作 实践 ,并结 合 自身 创 作经 验 ,提 出一 整套 完 整的 戏 曲理 论 体系 。他注 重 戏 曲 的结构 、中心 事 件 的选 择 安排 认 为 , 填 词之 设 专 为 登场 ,提 出 结 构第 一 、 词采 第 二 、 音律 第三 、 宾 白 第四 、 科诨 第 五 、 格局 第 六 等戏 曲 创作 问 题 。
李渔家班 ,是 由家乐主人 、曲师教 习、观众顾曲 家三者构成具有开放性的戏 曲传承体系。李渔应朋友
之邀,在康熙五年 ( 1 6 6 6 年 ,时年 5 6岁 ) ,由北京前
收 稿 日期 :2 0 1 4 - 0 4 - 21
作者简介 : 池瑾瑕 ( 1 9 8 3 - )。 女,浙江永糜人。南京艺术学院2 0 1 2 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传统音乐羹学 。
形式 ,也是民间戏曲教育、传承的一种方式。它由私 家 ( 一般为士大夫阶层 )蓄养童伶 ,延师教 习,专为 私人家中演戏之 用。可以说 ,家班是 由中国古代文人 造就 的。它是雅文化的集中代表 ,是文人艺术修养和 精神境界的 自 我表达,涵蕴 了雅文化气质的细腻、精 致 、含蓄的表演 ,凝聚了中国雅文化所推崇的文学表 达, 体现了雅文化之精神的音乐形态 , 每一部戏曲创作 , 都诉诸文人与观众的双重审美需求,经过精心的建构,
李 渔 戏 曲家班 的人 类 学 关 照①
池瑾瑕 ( 南京艺术学院 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 1 0 0 1 3)
【 摘 剜 明清 两代的戏曲舞台 上,以文人十大夫 为主体 的家 班是一 支阵容强大的演 出队伍 。其蜥 主在 戏曲、音乐 、诗文等方面都颇有
遘 诣 充 分 贯 彻 自 己 的 艺 术 主 张 将 家 班 视 为 自 己 施展 才 华 、寄 托 情 志 的 媒 介 载 体 ,建 构 了 以 生 旦 戏 为 主 的演 出体 系 ,形 成 了 规 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