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人教版地理七下《印度》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印度》教案2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印度》教案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印度》教案2主要介绍了印度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内容紧接上一节课,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印度的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印度的基本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对印度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印度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国旗、国徽等。
但学生对印度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印度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印度的自然地理特征,掌握印度的主要地形区、气候类型及河流分布;了解印度的人文地理特征,掌握印度的主要宗教、语言、民族等;了解印度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掌握印度的主要农产品、工业部门及发展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地理思维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印度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对世界地理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印度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及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
2.教学难点:印度的主要地形区、气候类型、河流分布、宗教、语言、民族等。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印度的基本地理知识。
2.直观教学法:利用地图、图片等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印度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及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问题解决能力。
4.探究活动法: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印度地图、图片、相关视频等。
2.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3.学生活动材料:笔记本、笔、小组讨论记录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印度的哪些知识?本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印度的哪些内容?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印度地图、图片等资料,展示印度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及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了解印度的基本地理知识。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印度》精选导学案
第三节《印度》知识梳理型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地形特点。
2、学会运用文字和数字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过度增长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3、学会分析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了解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导学过程: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1、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或最小)的国家,目前人口已经超过亿,仅次于,居世界第位。
2、读32页图7.36印度人口的增长,从图7.36上分析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是3、阅读32页预读材料的文字材料,请你针对印度的人口问题提出一个合理化建议。
4、阅读33页活动2的表7.2内容,众多的人口给印度带来资源,环境,经济发展。
5、认真观察图7.32印度在世界中的位置①纬度位置:印度大部分在纬线和纬线之间,所以主要位于带。
②海陆位置:印度位于大陆南部,洋以北,东濒湾,西临海。
6、读图7.34,“印度的地形”,①从图上找出印度的陆上邻国,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北部与、、国家相邻,西邻国,东邻国。
②找出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德干高原所在的位置,然后填写到右面的空白图上。
③从上面的读图我们可知,印度的地形分布有以下特点:北部是山脉,中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原。
二、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1、读33页图7.38,图7.39南亚1月、7月风向图回答问题。
(1)孟买每个月气温都超过______℃,其中最高气温出现在月。
(2)孟买降水量较多的是从__ _月至____月,风向是_ ,风从吹向。
(海洋或陆地)这时是季。
(3)孟买降水量较少的是从_____月至_____月,风向是_ ,风从吹向。
(海洋或陆地)这时是季。
(4)印度属于气候,该气候的特点是。
易发生灾害。
练习:(一)填空题1、目前印度人口已超过________亿,居世界第________位。
2、印度主要是气候,特征是4、北部是山脉,中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原。
(二)选择题(下列各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下列属于南亚文明古国的南亚国家是()A.斯里兰卡B.印度C.中国D.埃及2、下列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印度每年分为旱季和雨季,l~6月为旱季,7—12月为雨季B.印度的降水主要来自太平洋C.印度的地形以平原为主。
人教版地理七下《印度》word学案
人教版地理七下《印度》word学案学案设计初稿教案○教学目标: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首都、人口读图分析印度气候特点,及水旱灾难频繁的缘故了解“绿色革命”给印度的粮食生产带来的新契机看图说出印度的要紧工业部门及分布的地区○重点和难点:印度的人口情形和工农业进展的最新特点印度多水、旱灾难的缘故○课时安排:2课时○知识点一:世界文明古国学生自学课本P34页课文,并看阅读材料、“印度舞蹈”图、“泰姬陵”彩图、课本P36页活动3、4题。
○知识点二:自然条件:(位置、地势、气候)1、阅读课本P35页图7.34印度地势图回答:2、播放课件:印度的洪灾印度的旱灾[学生活动]课本P37页活动,学生观看印度年内各月气温顺降水量图和南亚季风图,注意观看出雨季和盛行季风,再观看旱季和盛行的季风。
回答:读南亚季风图回答:3、阅读课本P38页图7.41 印度水稻和小麦的分布图4、农业进展与人口压力学生结合人口、地势、气候、农业问题综合讨论题:①印度进展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②印度有哪些要紧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它们各分布在哪里?这些农作物的分布与地势、气候有什么关系?③什么缘故人口给印度农业造成专门大压力?要求:①分析印度进展农业的自然条件;②分析印度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③了解印度农业进展快,人口压力大的情形。
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点:(1)进展农业的自然条件有利条件:耕地面积广,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顺,降水丰沛。
不利条件:经常发生水旱灾难。
(2)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3)农业进展快,人口压力大印度在六十年代开始推广先进的耕作方法和良种,农业进展快,农产品产量大大提高,但人口增长过快,急剧增长的人口抵消了农业进展取得的成果,给农业造成专门大的压力。
因此,印度政府正在努力操纵人口增长数量。
○知识点三:进展中的民族工业学生阅读课本P40页图7.43印度矿产资源、棉花、黄麻和工业的分布○本节小结:本节知识要点:(一)世界文明古国(二)农业进展与人口压力1.进展农业的自然条件2.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3.农业进展快,人口压力大(三)进展中的民族工业1.矿产资源:煤、铁、锰2.工业部门:采矿、纺织、电力、钢铁、机械3.工业分布与原料产地的关系(四)要紧都市新德里——首都,全国铁路交通中心加尔各答——最大都市,重要海港,麻纺织工业中心孟买——一最大海港,棉纺织工业中心本节学法指导:。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印度》教学设计3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印度》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印度》教学设计3,主要围绕着印度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印度和中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展开。
本节课的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印度,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多角度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印度的基本地理知识,对于本节课的内容,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同时,由于印度是一个地理、文化、经济等方面都非常复杂的国家,学生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印度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了解印度和中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数据等资料,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印度这个国家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印度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印度和中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2.针对重难点的解决策略: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分析印度的地理特征,同时,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印度和中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印度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印度。
2.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印度和中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准备印度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图片和视频,以及相关的案例资料。
2.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印度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印度,激发学生学习印度地理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印度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印度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形、气候等。
同时,展示印度的人文地理特征,如人口、宗教、语言等。
七下地理 7.3 印度1 导学案(含答案)
2019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地理导学案(8)——印度(1)班别: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学习主题1】印度的地理位置是怎样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点?人口增长对印度带来哪些优势和劣势? 学习任务:1.运用地图说明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
2.运用图文资料指出印度人口规模,人口增长特点及人口问题。
习题1:阅读印度位置图(图1)和南亚地形图(图2),完成本题。
(1)印度位于印度半岛,东方濒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北邻中国,西北与巴基斯坦接壤,东南隔海与斯里兰卡相望。
大部分国土位于热带,首都的名称是新德里。
(2)图2中的D 是喜马拉雅山,E 是恒河平原,F 是德干高原。
习题2:阅读课本P31~33的图文资料,完成本题。
(1)观察图7.36,1993年印度人口为8.84亿,2011年为12.10亿,18年间,共增长3.26亿,年均增长约1811万人,增长速度较快。
目前,印度是世界人口第2位的国家。
(2)综合课本活动题的表述,归纳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劣势。
优势:①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②消费群体大,消费市场广阔。
劣势:①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均粮食产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影响粮食供给;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影响经济发展。
【学习主题2】印度的气候有什么特点?会产生哪些自然灾害?学习任务:运用图文资料说明印度的气候特点。
习题1:阅读孟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3),完成本题。
图1 图2 DE F 图3 雨季:6月~9月 旱季:10月~次年5月西南季风 东北季风 性质:从海洋吹向大陆 水汽丰富,降水丰沛 性质:从大陆吹向海洋 气流干燥,降水稀少 气温终年 高温 气候统计图气候特征 气候成因 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习题2:在南亚略图(图4)上用红色字迹的笔画出西南季风的风向,用黑色字迹的笔画出东北季风的风向。
(每季画3条带箭头的风向线,并写出季风的名称) 习题3:西南季风并不稳定,若有的年份来得早,退得晚,且风力强盛时,会产生洪灾,若来得晚,退得早,且势力不足,则会形成旱灾。
七年级地理下册《印度》第一课时学案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印度》第一课时学案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印度》第一课时学案人教版课标解读课标要求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该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用实例说明自然环境的影响。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运用设计意图故事导入
激发兴趣讲述故事《西游记》,请同学说说前往西天取经,“西天”指古代的天竺,就是现代的哪个国家?同学回答:印度展示《印度》课题故事导入,带领学生走进天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站:
走进印度
读“印度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印度的地形”图以及
“亚洲地理分区”图,探索印度位置、邻国及地形与河流。
1. 说说印度在世界中的地理位置。
2. 找出南亚,看看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哪一个国家?
3. 找出印度主要陆上邻国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说说印度人口学生
第三站:
水旱灾害
读“亚洲的气候类型”图、“孟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以及“南亚每月1月、7月盛行风向。
探究印度水旱灾害。
1.印度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
2.从气温与降水量两方面分析印度气候的特点是什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印度导学案
7.3 印度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印度地理位置、周边主要国家
2.了解印度的气候与农业特点
3.了解印度经济特点
二、学习任务
1、合作探究主题1——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小组抢答】快速说出印度在亚洲的位置
【小组讨论】请在【课中讨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任务1中回答。
1.分析宗教对印度社会文化的影响
2.运用图表和数据,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由此带来的人口问题
2、合作探究主题2——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生产
【小组讨论】请在【课中讨论】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生产——任务2中回答
1.对照图7.42“印度水稻、小麦的分布”与图7.43“印度年降水量的分布”,指出印度水稻和小麦分布区的主要地形。
2.推测水稻和小麦分布区的气温差异。
3.对照图7.42“印度水稻、小麦的分布”与图7.43“印度年降水量的分布”,说出印度水稻和小麦主要分布区的年降水量差异。
3、合作探究主题3——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小组讨论】请在【课中讨论】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任务3中回答
1.找出20世纪80年代印度的软件外包产业中心。
这些软件外包产业中心又是软件产业中心。
谈谈软件外包产业最初出现在这些地方的原因。
2.指出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印度新出现的软件外包产业中心。
3.谈谈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
4.课堂小结
三、课后自主应用
完成《7.3印度自主检测》。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印度》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印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印度》是关于亚洲地区的一个重要国家——印度的地理特征和概况的介绍。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城市和经济发展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印度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提高对亚洲地区国家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亚洲地区的地理特征和一些主要国家的基本情况。
但对于印度这个国家的地理特征和概况,学生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城市和经济发展等特点,提高对亚洲地区国家的认识和理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数据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印度这个国家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印度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印度的农业分布和城市发展。
3.印度的经济发展状况。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通过观察印度地图,使学生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2.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印度的气候、农业、城市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数据,使学生了解印度的特点。
3.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地理观察能力。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印度的典型城市和地区,使学生了解印度的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状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印度地图和相关图片,用于课堂展示和观察。
2.收集印度的气候、农业、城市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数据,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准备印度的典型城市和地区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印度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印度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数据和图表,呈现印度的气候、农业、城市和经济发展等特点,使学生了解印度的基本情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印度》教学设计1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印度》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印度》是关于南亚地区的一个重要国家。
本节课主要介绍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城市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印度的基本情况,为以后学习其他南亚国家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图的阅读和分析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
但学生对于印度这个国家的了解相对较少,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分析印度的特点和优势。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城市等基本情况,学会阅读和分析印度地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地理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印度这个国家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印度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印度的农业和工业分布。
3.印度的城市发展。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印度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等信息。
2.案例分析法:以印度的农业、工业、城市为例,分析印度的发展特点。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印度的了解和看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印度的相关地图和图片资料。
2.准备印度的农业、工业、城市发展的案例资料。
3.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话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印度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印度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城市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对印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分析印度地图,让学生掌握印度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地形。
通过对印度农业、工业、城市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印度的发展特点。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印度的了解和看法。
教师引导学生从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城市等方面进行总结。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关注印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思考印度的发展对南亚地区的影响。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印度 》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印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印度》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到的关于印度的地理知识。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城市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生动地展示了印度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状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印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关于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亚洲其他国家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印度作为一个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都非常丰富的国家,学生对其了解程度不一。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印度的地理特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城市等地理特征;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学会分析印度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状况;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印度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城市等地理特征;2.教学难点:印度的气候对农业和工业的影响,以及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案例分析法:以印度的实际情况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印度的地理特征;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印度的不同地区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印度的地图、气候图、农业和工业分布图等;2.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3.小组讨论:提前将学生分成小组,分配不同的讨论主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介绍印度的概况,引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你们对印度有哪些了解?”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呈现(10分钟)展示印度的地图、气候图、农业和工业分布图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印度的地理特征。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印度》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印度》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印度》这一节主要介绍了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城市和宗教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世界地理基础知识后,进一步了解亚洲的一个重要国家,对于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地图的阅读和地理现象的理解都有了一定的能力。
但是,由于印度是一个遥远的国家,学生对其了解不多,因此需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对印度有更直观的认识。
同时,学生对于外国的文化和宗教可能存在好奇心,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宗教。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城市和宗教等基本情况。
2.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和地理资料的能力。
3.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宗教。
4.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认知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印度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印度的农业和工业分布。
3.印度的城市和宗教情况。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2.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地图、图片和视频等,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源。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4.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印度的实际情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和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准备好印度的案例资料,用于教学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印度的美丽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对印度有什么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印度的哪些方面?”2.呈现(10分钟)教师使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城市和宗教等资料,同时进行讲解,让学生对印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印度》教案2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印度》教案2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印度》的教学内容。
教材通过介绍印度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印度与中国的关系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印度的基本情况。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清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亚洲的国家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印度的了解相对较少,因此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加学生对印度的认识。
同时,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较高,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印度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等。
2.让学生了解印度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人口、宗教、语言等。
3.让学生了解印度与中国的关系,包括边界问题、合作与竞争等。
四. 教学重难点1.印度的地形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印度的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3.印度的宗教多样性和语言多样性。
4.印度与中国的关系及两国在边界、合作与竞争方面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印度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两国关系等问题。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深入了解印度的地形、人口、宗教、语言等特点。
3.采用比较法,让学生比较印度和中国在地理、人口、宗教等方面的异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印度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两国关系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印度的地图、图片等教学素材。
2.准备印度的相关案例资料,如人口分布、宗教信仰、语言使用等数据。
3.准备印度与中国的关系的相关资料,如边界问题、合作与竞争等方面的信息。
4.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印度的地图和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印度的自然地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印度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让学生了解印度的自然环境。
2019年春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教案:第7章 第3节 印度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三节印度【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的地理位置、地形分布和主要河流。
2.根据资料,说出宗教对印度社会文化的影响。
3.运用图表和数据,说出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问题给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重点难点】运用图表和数据,说出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问题给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2 教学过程新课讲授环节一导入新课:《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西天是现在的哪个国家?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观察西行路线,明确印度名称的由来。
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走近中国神秘的国度,感受印度的风采。
讲授新课:环节二:参照导学案自主学习,完成自主学习题目。
环节三:交流展示,质疑解惑:三分钟。
(一)自然环境概况1.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思考:北回归线穿过印度中部,绝大部分处于北纬10—30度,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生答:热量条件充足。
海陆位置:看图找出印度濒临的海洋,所处的大陆。
生答:位于亚洲南部,濒临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印度洋。
(问)印度海陆位置和我国有什么相似之处?生答:是海陆兼备的国家相对位置:观察下图,找出印度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2.地形地势:请同学们观察印度地形图,找出印度的三大地形区。
观察得出结论: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问)由此看出地势特点?生答:南北高,中部低。
继续观察印度大部分地区的海拔在多少米以下。
结论:在500米以下,且地势起伏不大。
(问)印度地形地势对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生答:利于形成耕地。
承转:请同学们继续观察,找出印度主要的河流。
结论:恒河和印度河。
介绍恒河。
出示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明确印度是热带季风气候。
观察热带季风气候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看该气候有什么特征。
生答:全年高温多雨,分旱雨两季。
(问)这对印度农业有什么影响?生答:雨热同期。
总结:通过对印度自然环境的学习,可以看出印度是一个自然条件优越的国家。
承转:休息一会,欣赏一段印度歌舞。
《印度》学案1(人教版七年级下)
第三节印度学案【目标导航】1.能够利用地图认识印度的地理位置、主要邻国、首都,掌握印度的地形特点。
2.运用地图,资料综合分析印度的气候类型及特点,印度的水旱灾害。
3.可以运用文字,数字资料分析印度的人口特点,并认识印度人口的增长与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重点: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难点:印度人口的增长与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知识准备1.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和。
2.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
【自主研学】1.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是,首都,目前人口已超过亿,仅次于,居世界第位。
2.印度以地形为主,平原主要发布在沿岸及半岛两侧。
3.印度以气候为主,多灾害。
【探究】考验一:看课本40页图7.34,完成1.海陆位置:印度位于亚洲的部,东临,西临,南临洋,2.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纬度)之间,属于带和带。
3.邻国:西北有北面有东北有东南隔海相望的是考验二:看课本40页图7.34,完成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考验三:看图分析1.孟买全年气温均在_____度以上,说明全年气温____。
2.降水量超过200毫米的月份有哪几个月?此季节为雨季还是旱季?而其它月份降水较少,为__季。
3 .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
考验四:看课本42页图7.39“南亚一月风向、南亚七月风向”,完成1.每年6——9月,印度盛行(风向)风,此时,风从(陆地、海洋)吹向(陆地、海洋),降水,为季。
2.每年10——次年5月,印度盛行(风向)风,此时,风从(陆地、海洋)吹向(陆地、海洋),降水,为季。
3.A----F是西南风的几种变化情况。
将A----F填入表中,来说明印度的水旱灾害与西南风变化的关系。
A.来得早B.来得晚C.退得早D. 退得晚E. 风力不足F. 风力强盛考验五:结合图表,回答1、从1951年到2000年,印度人口大约增加了多少亿?2、从1951年开始,每隔10年,印度人口的增长数是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3、你能总结出印度的人口特点吗?【达标测试】1、印度的主要气候类型为()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2.印度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影响B.海陆位置C.季风影响D.纬度影响3.印度人口的突出特点为()A.数量小,增长快B.数量小,增长慢C.数量大,增长快D.数量大,增长慢4.对印度农业有重要影响的是()A.西南季风B.东北季风C.东南季风D.西北季风5.综合题①读下图完成要求:(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国家名称。
2019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 7.3《印度》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三)、读印度农作物分布图回答问题。
A是主要分布在上游和西北。
B是: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半岛的。
棉花在:,
展:5分钟
1、学生组内展示自己的练习;2、组内质疑问难;3、小组代表展示学习所得和练习答案。
评:5分钟
1、教师对进行小组评价、鼓励。2、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本堂知识
2、现在印度不仅、、和具有一定的规模,而且在、、等高科技领域也有一定成就。
3、印度最大的麻纺织中心、最大的棉纺织中心、
练:12分钟(一)、填空:
1、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面积居南亚。首都是
2、印度以气候为主。一月风向从吹向,七月风向从吹向。
3、在20世纪60年代,印度实行了,改进了生产技术。
4、印度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2、下列哪些描述是当今印度最主要的地理特征?()
A、世界第二人口大国B、社会贫富差异很大
C、水旱灾害频繁D、自给自足的粮食生产
3、印度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A、棉花、茶叶、黄麻B、椰子、蕉麻、子
4、有关印度农业叙述,不可信的是()
A、水热条件丰富,水旱灾害少B、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多的国家
第三节印度
上节作业反馈:
1、教学目标:1掌握印度的主要农产品以及粮食生产状况。
2、2借助阅读材料及地图分析印度粮食有大量进口到自给有余的原因。
3、看图说出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分布的地区
重点:1、掌握印度的主要农产品以及粮食生产状况。
2、印度的人口情况和工农业发展的最新特点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导:3分钟
5、读38页图7.41和40页图7.43看一看印度农作物分布在哪里;
人教版地理七下7.3《印度》复习学案
一. 复习目标:1.用数字说明印度人口的增长特点2.掌握印度地形特点。
. (重点)3.了解印度水旱灾害的成因、特点。
(难点)4.掌握印度工农业生产分布和主要城市。
(重点)5.分析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工业城市分布与原料产地之间的关系。
(重点)二、知识网络构建:位置位于中国面,南临洋主要陆上邻国有:、、等北部:地形中部:地势特点南部:类型:大部分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以气候为主自然地理风力太弱西南季风来的晚,退的早降水量太少灾气候与水旱灾印度害的关系风力太强雨季长来得早,退的晚降水量太多灾绿色革命水稻:分布:主要粮食作物农业小麦:分布:___________经济作物: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产量居世界第二位的是。
经济印度水稻小麦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矿产资源:、、工业部门:_______工业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最大的港口城市: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高新技术产业中心首都三、典型题目剖析:材料:印度人的日常习惯饮食南北方有很大的差别。
北方人喜欢吃一种叫做“恰巴提”的薄面饼,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人们以大米为主食,爱吃炒饭。
在饮水方面印度人和西方人一样没有喝热水的习惯,一般喜欢喝凉水或者饮用红茶。
(1)根据材料分析说明印度主要粮食作物及其分布地区(2)分析说明印度人生产方式、生活习惯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点拨:本题意在考察学生从资料中捕捉地理信息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和方法,能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分析问题,组织答案,尤其要辨证地分析自然要素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
答案:(1)水稻分布在东北部和半岛两侧的沿海地区,小麦分布在恒河上游地区和的干高原西北部(2)印度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炎热,形成饮凉水、饮茶习惯;东部(及沿海地区)降水丰沛,热量充足,主要种植水稻。
五、基础测试:1)南亚地区的文明古国是: A 中国 B 斯里兰卡C 印度 D 埃及2)印度最大的棉纺织中心是: A 加尔各答B孟买C新德里D班加罗尔3)对印度农业有重要影响的是 A 东北季风B西南季风 C 东南季风D西北季风4)印度20世纪60年代推行“绿色革命”目的解决A环境问题B森林问题 C 粮食问题 D 沙漠化问题5)恒河入海口位于A印度B巴基斯坦C孟加拉国D缅甸6)目前印度农业面临的主要压力是A 耕地面积太少B 粮食单产太低C生产方式太落后D人口增长太快7)印度主要的气候类型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 热带草原气候8)被称为印度“硅谷”的是:A新德里B加尔各答 C 孟买D班加罗尔六、能力提升;9.读印度略图7-8,回答下列问题:(1) 邻国名称:①_______ ②河流名称:⑤高原:⑥城市:⑦海域: ⑨海湾:⑩(2)印度地形分三部分,北部是,中部是南部是(3)印度的降水特点:雨季是时间,盛行风;旱季是时间,盛行风。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7.3 印度 学案4
《印度》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对照地图,指出印度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运用资料,分析印度人口的特点,并分析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学习方法】学习任务及展示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1.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10°N~30°N,属于_____和_____带。
答案:热带北温带(2)海陆位置:东临_________,西临_________,南临________。
答案: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印度洋2.邻国众多:北邻_____、尼泊尔、不丹,东北与孟加拉国、_____接壤,西北与_________毗邻,东南、西南分别与__________、马尔代夫隔海相望。
答案:中国缅甸巴基斯坦斯里拉卡3.三大地形区:北部_________山脉、中部_____平原、南部_____高原。
答案: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德干高原4.人口大国:2011年,印度人口达到_____亿,仅次于_____,居世界第二位。
答案:10 中国【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31页印度地形图说出印度地形的大致三部分(西北部、中部、南部)2.根据32页活动题探讨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达标检测】1.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A.巴基斯坦 B.孟加拉国 C.印度 D.尼泊尔2.读“印度的地形图”,印度自北向南依次是()A.山地、盆地、高原 B.山地、平原、高原C.山地、平原、盆地 D.山地、平原、盆地3.印度最重要的河流是()A.印度河 B.恒河 C.布拉马普特拉河 D.湄公河印度2011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印度人口已达12.102亿,较2001年增加了1.81亿。
有专家预言,到2030年前后,印度人口可能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据此回答4~5题。
4.下列有关印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佛教的发源地 B.不是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C.人口世界第一 D.是东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5.印度人口多的优势有()①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②消费群体广大③环境压力不大④就业机会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最新人教版地理七下《印度》学案
学案设计初稿教案
○教学目标:
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首都、人口
读图分析印度气候特点,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了解“绿色革命”给印度的粮食生产带来的新契机
看图说出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分布的地区
○重点和难点:
印度的人口情况和工农业发展的最新特点
印度多水、旱灾害的原因
○课时安排:2课时
○知识点一:世界文明古国
学生自学课本P34页课文,并看阅读材料、“印度舞蹈”图、“泰姬陵”彩图、课本P36页活动3、4题。
○知识点二:自然条件:(位置、地形、气候)
1、阅读课本P35页图7.34印度地形图回答:
2、播放课件:印度的洪灾印度的旱灾
[学生活动]课本P37页活动,学生观察印度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和南亚季风图,注意
观察出雨季和盛行季风,再观察旱季和盛行的季风。
回答:
读南亚季风图回答:
3、阅读课本P38页图7.41 印度水稻和小麦的分布图
学生结合人口、地形、气候、农业问题综合讨论题:①印度发展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②印度有哪些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它们各分布在哪里?这些农作物
的分布与地形、气候有什么关系?③为什么人口给印度农业造成很大压力?
要求:①分析印度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②分析印度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③了解印度农业发展快,人口压力大的情况。
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点:
(1)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有利条件:耕地面积广,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降水丰沛。
不利条件:经常发生水旱灾害。
(2)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3)农业发展快,人口压力大
印度在六十年代开始推广先进的耕作方法和良种,农业发展快,农产品产量大大提高,但人口增长过快,急剧增长的人口抵消了农业发展取得的成果,给农业造成很大的压力。
所以,印度政府正在努力控制人口增长数量。
○知识点三:发展中的民族工业
学生阅读课本P40页图7.43印度矿产资源、棉花、黄麻和工业的分布
○本节小结:
本节知识要点:
(一)世界文明古国
(二)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
1.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2.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3.农业发展快,人口压力大
(三)发展中的民族工业
1.矿产资源:煤、铁、锰
2.工业部门:采矿、纺织、电力、钢铁、机械
3.工业分布与原料产地的关系
(四)主要城市
新德里——首都,全国铁路交通中心
加尔各答——最大城市,重要海港,麻纺织工业中心孟买——一最大海港,棉纺织工业中心
本节学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