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的研究进展(一)

合集下载

近二十年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进展(附35例临床报告)

近二十年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进展(附35例临床报告)

近二 十 年 胃肠 道 间质瘤 的诊 治进 展 ( 附3 5例 临床报 告 )
阴 秦 李 波 李 长江 张 麒 马 兰 摘 要: 目的 : 提 高 胃肠 道 间质瘤 ( G I S T ) 的诊 治水平 。方 法 : 分 析近 二十 年来我 院收治 的3 5 名G I S T 患者 , 总 结G I S T 的诊 治进 展 。结 果 :
内蒙古 中医药
化, 随时关注 手术 全过程 , 不能擅 自离开手术 间 , 准备好 开腹 物品 , 以便特殊情况需中转开腹。手术结束 , 开无影灯和照明灯, 把患者 体位恢 复到 原来 的位置 ,和洗手 护 士清点器 械 、纱 布及 钛夹 的数 目, 对 数后方 可缝合 切 口。患者 清醒后 与麻 醉师共 同护送 回病 房 , 与病 房护士 做好交接 班工作 。术后 2 天去病房 完成 回访工作 。 2 _ 3 术后整理 2 . 3 . 1 器 械 清 洗 与保 养 : 由 于腹 腔镜 材 质 特 殊 , 精 密度 高 , 结 构 复 杂, 用后 消毒灭菌 难度大 , 是导致 患者 发生 医院感 染 的重 要 因素[ 2 1 。 因此 , 我 们要 严格 按 照操作 程 序进行 内镜 清洗 , 每 台手 术结 束 后 , 所 用器 械先 用清 水 冲洗 , 注射 器 、 高 压水 枪 冲洗管 腔 , 可拆 卸部 分 必 须拆 开 用 毛刷 彻 底刷 洗 干净 , 同时 要 注意 钢珠 、 弹簧 等 不能 弄 丢。 镜子清 洗时要 轻拿轻 放 , 避免 和其 他器械 碰撞 , 以免损伤 镜面 。 器 械 经初 步清洗 后 , 放于 多酶 洗液 中浸 泡 1 0分钟 , 再 用清 水彻 底 清洗 内镜 各部 件 。 擦 干表 面 , 用 电吹 风 吹于所 有器 械管 腔 、 关 节及 螺 旋处 , 金 属部件 上 油烘 干 , 防止 生锈 , 清点后 放入 专 柜备用 。 2 . 3 . 2 腹 腔镜 仪 器 的保养 和 维护 : 手 术结 束后 , 高频 电 刀 、 冷光源 、 气 腹 机各 旋钮恢 复 原位 , 并放 出气 腹机 余气 , 气腹 连 接管 、 摄像 机

胃肠间质瘤的治疗进展

胃肠间质瘤的治疗进展
进行伊马替尼术前辅助治疗,或首诊即合并转移的 可疑GIST患者,治疗前需活检以明确诊断.对于术 中冰冻活检,共识不推荐常规进行,只有当术中怀疑 GIST周围淋巴结转移或手术肉眼不能除外其他恶性 肿瘤时,才考虑术中冰冻活检。
GIST: 活检原则
美国NCCN首选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
检,该方法由于穿刺针直径小,导致肿瘤出血的风 险极低,且有效避免了经皮穿刺引起针道种植和肿 瘤破溃导致腹腔播散转移的情况,诊断准确率达 90%以上.
• 病史和体格检查 • 腹部和盆腔CT 或MRI(造影剂对照),可考虑 18FDG-
PET检查
• 胸部X线检查 • 内镜超声检查 • 肝功能检查 、 全血计数 • 病理学活检(与其他恶性肿瘤鉴别) • 手术评估
– 可手术/无法手术手术 – 仅有原发性肿瘤/转移肿瘤
GIST:检查方法
•内镜和内镜下超声 (EUS) •CT •MRI •18FDG-PET
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 治疗策略
1
【摘要】胃肠间质瘤(GIST),主要是由于C-KIT癌 基因突变导致酪氨酸激酶持续活化,细胞增殖分化 失控所形成的。常规化疗和放疗几乎无效。主要依 赖于手术及靶向治疗。手术切除是治疗GIST的主要 手段。不少学者认为扩大性切除病灶并无裨益,可 以不作淋巴结清扫,由于具有很脆的假囊,容易破 裂引起腹腔内播散,手术时应当心。伊马替尼可阻 断C-KIT基因产物,抑制酪氨酸激酶活化,显著改善 GIST患者预后,但是长期治疗还面临诸多问题,如 药物最适剂量,疗效影响因素及耐药复发时的治疗 选择等。18FDG-PET、CT检测是评估疗效的主要手段。
1993年发现CD34为免疫组化标记物,1998年发现CD117 为高特异性标记物,并发现c-kit基因突变。

胃肠道间质瘤的Ki67研究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的Ki67研究进展

本文引用格式 :郭娜 , 杨秀峰 . 胃肠道间质瘤的 Ki-67 研究进展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03):32.
0 引言
GIST 起源于胃肠道的 Cajal 细胞,其发生的中心事件是 c-kit 和 PDGFR-a 获得功能性突变。GIST 患者术后免疫组 化结果中的 Ki-67 是与增殖细胞相关的核抗原,仅分布于核 内,其 功 能 被 认 为 与 细 胞 的 有 丝 分 裂 密 切 相 关,是 一 种 反 应 细胞分裂和增殖活性的标记物,常常在迅速分裂的肿瘤细胞 中有明显的升高 。 [1-2] 本文具体综述了 Ki-67 对于胃肠道间 质瘤的研究进展,现报道如下。
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其中 Ki-67 是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术后免疫组化中常用的指标,并且具有便于量化的特点。
本文概述胃肠道间质瘤的流行病学状况并综述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术后免疫组化中 Ki-67 增殖指数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Ki-67;免疫组化;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03.016
32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03
·综述·
胃肠道间质瘤的 Ki-67 中心医院普外科,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摘要: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是最常见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占胃肠道肿瘤的 0.1%~3%。GIST 的
1 胃肠道间质瘤的流行病学状况
胃肠道间质瘤是最常见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其发病 率从 0.66/10 万到 2.20/10 万不等,男性略多于女性(1.27:1)。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国内报道中位发病年龄为 56 岁,西方报 道中位发病年龄为 68 岁。其可发生于整个消化道的任何部 位,最 常 发 生 于 胃(6 0 % ~70%),其 次 是 小 肠(20% ~30%),结 肠、直 肠 和 盲 肠 仅 占 5%,食 道 则 占 2%~3%,偶 有 发 生 在 网 膜、肠系膜和腹膜者 [3]。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约 20% 的胃肠道间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 30% 左右的患者由常规体检或者外科手术中偶然发现。胃 肠道间质瘤的良性与恶性之间无明显界限,所有 GIST 均有 恶变潜能 [4]。

胃肠道间质瘤研究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研究进展
患 者 的研 究 ,认 为 不 同 染 色 体 的改 变与 G S IT发 生 部 位 有 一
2 起 源和 发 病 机 制
病理学超微结构 和免疫组 织化 学 ( 免疫组 化 )研 究显
示 :G S IT来 源 于 肠 道 星 形 胶 质 细 胞 的 可 能 性 大 。 证 据 1 : 在 电镜 下 两 者 有 相 似 的 超 微 结 构 , 如 树 突 状 突 起 、有 成 簇 的 致 密 核 心 颗 粒 分 布 于 突 起 或 高 尔 基 区 附 近 、肿 瘤 细 胞 基 板 不 完 全 或 缺 失 、胞 浆 区 域 有 桥 粒 样 连 接 和 问 质 丝 团 样 纤 维 。 证 据 2:星形 胶 质 细 胞 是 胃肠 道 内 除 G S IT细 胞 外 较 特 异性 地 表 达 C KT基 因 蛋 白的 细 胞 。 —I
便 血 。但 这些 症状 均 无 特 异 性 。
性 GS IT病例 中是 发病 的起 始 机制 0 。E s 等 ( 9 8年 ) rt n 19
羊 羊凳
样 、栅栏状 、巢索状 以及假菊形 团样。小肠的 G S IT瘤细胞
间 质 可 出 现 黏 液 变 以 及 玻 璃 样 变 ,甚 至 呈 现 “ 丝 样 纤 团
维” 的特点 。
信号因子将细胞外信号 传至细 胞 内,启 动正常 细胞 增殖 分
化 或 其 他 基 因 表 达 。 当 C KT基 因 发 生 突 变 时 ,不 能 精 确 —I 地 调 节 细 胞 分 化 、增 殖 和 凋 亡 ,使 更 多 的 细 胞 由静 止 期 进
关 ,主要 为腹膜 后和 胃来源肿瘤 。
目前 ,按 基 因 改 变 情 况 可 将 已 发 现 的 G S IT分 为 3类 :

胃肠道间质瘤诊断和治疗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诊断和治疗进展
性 标 志 均 不 明 显 . 织起 源 不 明的 G S . 狭 义 的 GS ” 组 IT 即“ I 。现 T
但 不久学者们发现 即使按这个标准分类为 良性 的肿 瘤. 术
后 也 会 发 生 复发 和 转 移 。 于 是A-l 渐 意 识 到 GS q逐 ' J IT一 开 始 就
是 一个有潜在 恶性的疾病 . 应有 一个更合理 的分类法。20 0 2年
18 9 3年 , zr Cak ] 过 免 疫组 化 和 电镜 检 查 发 现 . Mau 和 l [通 r 多数 所谓 的 胃平 滑 肌 肿 瘤 缺 乏 向 平 滑 肌 和 神 经 鞘 膜 分 化 的 证 据 , 式提 出 G S 正 IT的概 念 。19 9 6年 R saP将 胃肠 道 间叶 来 源 osi] -
1/ 0H F 任 何 肿 瘤 大 小 的肿 瘤 。 05 P .
在 的 GS IT多指 狭义 的 G S 目前较 获大 家公认的 G s IT IT的定 义是 : 免疫组化表达 C 1 、 D17 细胞形 态可以是梭 型或 上皮样 . 或 二 者混和 , 必须除 外 胃肠道 平滑肌肿 瘤 ( 但 瘤和 肉瘤 )神 经鞘 、 瘤和神 经纤雏瘤 . 以发 生于全 胃肠道 . 可发生 于 胃肠 道外 可 也
准将 G S IT分 为 , 1 良性 : () 无任何 恶性指 标 ; 2 潜在 恶性 : () 仅 具有一 项潜在 恶性指标 ;3 ( )恶性 :具有一项肯定恶性指标或 具备二 项潜在 恶性指标 。 直到现在 还有文献以这个标准来进行
GS I T分 类 。
的一 大类梭 型细胞肿 瘤总称为 G S 。根据有无 向平 滑肌 或神 IT 经分 化分 为 4类 : 平滑肌 型 、 经型 、 神 平滑肌神 经混合 型 和未 定型 。其 中平 滑肌 型 良性 指平滑肌瘤 . 恶性 指平滑肌 肉瘤。早 期的文献 多采 用此 定义。 现有 的文献称其为“ 广义 的 G S ” 此 IT 。 分类 中的 未定型 类即相 当 M zr au 所指 的 平滑肌标志 和神 经源

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研究进展

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研究进展

师 鲁 静 ,刘 文 志 .伊 马 替 尼 治 疗 胃肠 道 间 质 瘤 的 研 究 进 展
泛 。目前 普遍 认为 EUS在显 示 GISrrs范围及 淋 巴转 移或 脏 器转 移方 面不 如 CT及 MRI。GISTs转 移 的影 像 学 检查 包括 胸 片 (或 胸 部 CT)、腹部 和盆 腔 的三 相 CT、和 (或 )MRI,当转 移 的证 据不 确切 或进 行 临床试 验时 还可 以做 PET检 查隅]。 2 GISTs伊 马 替 尼 治 疗 的 进 展
[作者 简介 ]师鲁 静 (1988~),男 ,硕 士研 究 生 ,研 究 方 向 :消化 道 肿 瘤 基 础 研 究 与 临床 综 合 治 疗 。
Tel:18941 1 13291 E—mail:naonao8891@ 126.cor n
[通 讯 作者 ]刘 文 志 (1965~),男 ,博 士 ,主 任 医 师 ,教 授 ,研 究 方 向 :消 化 道 肿 瘤 基础 研 究 与 临 床 综合 治 疗 。 Tel:(0411)62893822 Email:LW Z65888@yahoo.(3om.ell
由于活检 可能导 致 GISTs的破裂 和传 播 .因此 , 常 通 过 影 像 学 检查 如 CT、MR1、PET来 评 估 GISTs。 GISTs最 初 的诊 断 通 常 是 由腹 部 CT、内镜 、内镜 超 声 (EUS)、胃镜 等作 出 。CT在 GISTs的检 测 、分期 和 评 估 已经 建 立 的 治疗 标 准方 法 中具 有 较 高 的 可 靠 性 。CT能够清 晰地显 示肿 瘤周 围组织 器官 的侵犯 情 况 ,同时可观 察周 围器官 有无转 移 ;此外 ,CT还 能显 示 出很 细小 的 钙化 点 ,因此其 定 性 准 确度 高 。EUS 可 清 晰显 示 病 变 大 小 ,图像 分 辨 率 高 ,有 利 于判 断 肿 瘤来 源 ,对 GISTs诊 断及 分期 意义较 大 。虽 然在 EUS引 导下 穿刺 活 检检 出率 高 且安 全 ,但 仍 有致 肿 瘤 破 裂及 肿 瘤腹 腔 转移 可 能 ,临床 应用 不 是 十分 广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研究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研究进展
14 6 :5 4 5 0 ( )4 3— 5 .
[ ] 陈伊宁. 2 鼻咽癌放疗前后耳鼻咽喉疾病调查分析[ ] 广 西医学 , J.
20 ,5 6 :9 9 1 0 3 2 ( ) 88— 0 .
[ ] Bus n D,odS ,w r D. nt n hs l yO e 3 let eC R o R S at J A ao adp yi o f h o s my og t E sci b [ ] I tl n o g— edn ek srey 19 , uaha t e J .nOo ygly H a adnc ugr,9 3 nu a o
1( )25 8 4 2 : 4 .
[7 1 ]唐安洲 , 周
1 3—1 4 6 6 .
永, 谭颂华 , 咽鼓管. 等. 鼓室 气流动态法对 咽鼓 管
异常开放症的诊断价值 [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0 , ( ) J. 2 11 4 : 0 5
[ 8 熊观霞 , 1] 苏振忠, 蒋爱云 , 放射治疗并发分泌性 中耳炎的治疗 等. 体会[ ] 新医学 ,03,4 4 :3 2 1 J. 20 3 ( ) 20~ 3 . [ 9 i LagC WagL e a.h o prt e td fl i lhr- 1 ]L G,i , n ,t1" e m aav yoci c e n l c i s u na t a p f ertr oism i i ns llel acnm aet[ ] yo e o ti e a n 8叩hy8a cri apt n J . s c y t d 1 o is
nspayga ac o otiai i J .A t Oo r gl aohrne lcri maps r da o n r t n[ ] ca tay o, l n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进展综述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进展综述
可南 外 科 学 杂 志 2 1 0 2年 7月 第 1 8卷 第 4期 H N OU N LO UR E YJ 1 0 2, o.8 N . E ANJ R A FS G R u. 1 V 11 , o4 2

8 ・ 7

综 述 ・
胃肠 道 间质 瘤 的诊 治 进 展 综 述
肠梗阻及阻塞性黄疸等 。 5 生 物 学 行 为
来。 这一观点 已逐渐得到多数学者及临床 医师的广泛认 同。
2 组 织 起 源
对于 GS IT的 起 源 仍 存 在 争 论 , 多 数 学 者 认 为 它 起 源 于 大
cj 间质细胞 (  ̄ l a 胃肠道起搏细胞 ) 但也有观 点认为来 源间质 干 , 细胞 , 表现 为 c i C 1 ) C 3 —Kt D17 和 D 4阳性 。G S ( IT主要 由梭形 细 胞 构成 , 同时存 在少 量上皮样细胞 , 它缺乏肌源性 肿瘤及神 经 但 源性肿瘤 的典 型特征 , 无论 在组织发 生 、 态学 , 形 还是生 物学 行 为和预后上都表现 出很大 的异质 性和 不可预 测性 , 因此 一直 被 认 为是 一类极其复杂 的肿瘤 。
GS IT的发病率极 低 , 据文 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估计 是 1 5—2 /0 0 10万 人 ,
主要好 发 人 群 在 4 O~7 0岁 , 位 年 龄 5 中 8岁 , 性 稍 多 于 女 男
。可 发生 于全 消化 道 , 好发部位 依次为 胃(0 一 0 、 6 % 7 %)
小肠 (5 一3 % ) 大肠 和 阑尾 ( % ) 2% 5 、 5 及食 管 ( % 一3 ) 2 % 少数 (<5 ) % 可发生于 胃肠 道外 , 括 网膜 、 系膜及 腹膜 后等 。其 包 肠

202X年胃肠道间质瘤的研究进展

202X年胃肠道间质瘤的研究进展
第二十七页,共二十九页。
4.影响 预后的因素 (yǐngxiǎng)
Emory 等 总 结 了 1004 例 GIST , 认 为
(rènwéi)肿瘤部位,大小、有丝分裂指数(MI)
和年龄是决定预后的因素,并且MI具有 高度的位置特异性。GIST的预后,食管 最好的,小肠最差。但单纯的肿瘤大小 和MI在任何部位均不足以提供精确的长 期预后判断。无疑,合理的手术切除范 围 和 围 手 术 期 的 STI-571 化 疗 可 以 改 善 GIST的预后。c-kit也可能成为临床评价 GIST预后的一个有用指标。
第八页,共二十九页。
② 现已知道,端粒酶的再激活在恶 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日 本学者[17]研究了24例原发性GIST,其 中7例端粒酶阳性,在5例转移性的 GIST 中 , 端 粒 酶 阳 性 率 100% , 并 且 (bìngqiě) 端 粒 酶 阳 性 的 GIST 预 后 较 阴 性 者 明显差。
第二十九页,共二十九页。
第十二页,共二十九页。
2、GIST的良恶性(è 标准 xìng)
Lewin分级标准: ① 肯定恶性指标:转移(组织学证实);
浸润至邻近(lín jìn)器官;大肠的间质瘤侵犯 肌层。
② 潜在恶性指标:肿瘤长径在胃部 >5.5cm, 在肠部>4cm; 核分裂像在胃部 >5/50HF, 在肠道>1/50HPF; 肿瘤坏死; 核 异型性明显; 细胞丰富,小上皮样细胞呈巢 状或腺泡状排列。
第十九页,共二十九页。
2.2 组织学特征(tèzhēng)
• GIST组织细胞学形态变化较大,从梭形细胞到明 显的上皮样细胞,不同细胞形态可出现在同一肿 瘤内。因此,可分为梭形细胞型、上皮样细胞型、 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混合型。

胃肠道间质瘤CT诊断的研究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CT诊断的研究进展
胃肠道 间质瘤 (at i et a s o a tm r G S )为一 组 在 恶 性 指 标 阳性 则 为 恶 性 。 gs o tsnl t m l u o, IT rn i r 独立起源于胃肠道原始 间叶组织 的非定 向分化的肿瘤 , 病理形态 2 胃肠 道 间质 瘤 的 C T表 现 复杂多样 , 其病理特点和生物学行 为不 同于 其他 间叶性肿瘤 , 临 胃肠道间质瘤生 长方式 可分为 黏膜下 向腔 内生 长 ( 可伴有 床较为少见。2 0 04年 前关 于此 病 的 C T诊断 的文献 报道 较少 , 表面溃疡形成 ) 肌壁间生长或浆膜 下生 长 , 、 一般来说 , IT倾 向 GS 20 0 6年后 大量关 于 胃肠道 间质瘤 的影 像学 检查 的文献 报道 出 于腔外生长 。C T是 胃肠道 间质瘤 定位 诊 断的 主要 影像 学 方 现, 现就 近两年 的胃肠道间质瘤 的 C T诊断进展做一综述 。
整或不规整 , 边缘可清楚光 滑或部分不 整模 糊 , 部分病例 可见侵 检 查 时 不 能 显 示 肿 块 的起 源 。
犯相邻器官组织或转移征 , 此型属肯定恶性。
12 临 床 表 现 G S 的临 床 表 现 一 般 无 特 异 性 , 性 别 差 异 , . I T 无
32 c . T诊断的依据和 鉴别诊 断 李 晚君 等… 在文献 中提 出, 胃肠道 间质瘤 的 C T诊断依据和确立诊 断 的过程 可概括为 : T ①C
多发 生 于 中老 年 , 女 之 比 为 15 12, I 的 好 发 部 位 依 次 为 淋 巴结转移 的, 提 出此 病 的初诊 ; C 男 . : ]G S L T 可 ③ T导 向下作 肿块 穿刺 活
平均年龄 5 6 0~ 0岁 ,0岁 以 前 罕 见 , IT发 病 的年 龄 越 小 , 瘤 检查发现 的位于腹部实质器官外 的肿块病变 , 4 GS 肿 倘其形态表现符合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研究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研究进展
位 , 常 发 生 于 胃 ( 0 一7 % ) 其 次 是 小 肠 ( 0 一 最 6% 0 , 2%
3 % ) 结肠 、 0 , 直肠和盲肠仅 占5 , % 食道则 占 2 ~ %, % 3 偶有 发生在 网膜 、 肠系膜和腹膜者 l J 4 。 。
2 临床 表 现
应用, 但是主要依靠 病理组 织学 、 免疫 组织 化学 等手 段。组
织学符 合典 型 GS 、 D 1 阳性 的病 例 可 做 出 GS I C 17 T IT的诊
断 ; 于 组 织 学 符 合 典 型 G S C 17阴 性 的 肿 瘤 , 检 测 对 IT、 D 1 应 C— i P G R 基 因 的 突 变 , 协 助 明 确 G S 的 诊 Kt 或 D FA 以 I T
因蛋 白产 物 K T( D 1 ) 由 突变 的 C— i或 血 小 板 源 生 长 I C 17 , Kt
见为外 显子 1 1的突变 。外 显子 1 、2 l 1 0 1 、4、8是 P G R 的 D FA 突变部位 , 常见 为外显 子 l 最 8的 突变¨ ” 。突变导致 Kt ’ i 蛋 白异 常表 达 , 引起 Kt i酪氨酸激 酶受体 出现非 配体依赖 性 活化 , 而导致细胞 凋亡受 到抑制 , 瘤细 胞不 断增殖 。少 从 肿
为 吞 咽 困难 ; 生 于 胃者 可 有 腹 部 不 适 或 失 血 表 现 ; 于 小 发 位
临床判断 GS IT的 良恶 性十分 困难 , 文献 报道不一 , 评价 的标准也不一致 。 目前一 般认 为所 有 G S IT均 有潜在恶 性倾 向, 以其恶性潜能进行分级 , 应 分为极低度 、 低度 、 中度和高度 四级 。与 G S IT恶性 度相关 的因素有 : 细胞 的有丝 分裂指 数

胃肠道间质瘤研究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研究进展

2 0世纪 8 0年代 由 m zr c rt 用电镜 和免疫组织化学 au 和 i k利 a t 等方法对 胃肠道间质瘤组织来源进行 观察 ,提出 了胃肠道间质 瘤 (at it t aso a tmo , IT 的概念 , gs o e i t m lu r G S ) r n sn r s 本文就 GS IT流行 病学 、 发病机制、 诊断和治疗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于5 7 O一 0岁之间的人群 ,0岁以下少见 , 4 青少 年罕见 。
GS IT可向腔内和 / 或腔外生长 , 通常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 , 可有或无包膜 , 切面灰 红或灰白色 , 较大 的肿瘤可发生 出血坏死 或黏液样变性 。肿瘤生长方式有腔内型 : 向腔 内生长 , 面可 出 表
现溃疡 ; 壁内型 : 胃肠道管壁内生长 , 沿 舯物表 面黏膜 隆起 ; 腔外 型: 向腔外生长舯物 ; 混合型 : 内、 腔 腔外混合生长 。
HR) 见表 1 。 。
表 1 胃间质瘤 Fec e 侵袭危险性分级表 lth r
20 0 3年 H i i e r h等 c kt nc 在 — i突变阴性 的 GS IT中发现 了血 小板生长 因子受体 aP G R a 的表达 即 C 3 + 是 GS (D F —) D 4 , IT发生 的另一种重要原 因。P G R a的基 因定位 于人染色 体 4 l _ 1 DF— q 2 l 与 c kt — i基因突变连锁 , 分子质量为 15 D , 8K a 属酪氨酸蛋 白激酶 家族 。 3 % c k 突变阴性 的 G S 近 5 —i t IT存在 P G R a 因的活化 D F —基 突变 , 主要发生在外显子 1 、8及 9 P G R a 21 。 D F — 的突变 多发生于

2023胃肠间质瘤复发风险评估研究进展(全文)

2023胃肠间质瘤复发风险评估研究进展(全文)

2023胃肠间质瘤复发风险评估研究进展(全文)摘要鉴定和精准评估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及风险分层,不仅对建立可靠的预后模型和制定完善的随访计划至关重要,而且对选择潜在的新辅助治疗获益人群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目前国际上已建立了多个风险分层模型,但是精准评估患者复发风险仍具有挑战性,且这些预测模型的性能仍需提高。

本文综述了G1ST患者复发风险评估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肿瘤相关特征参数、新型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征象及分子病理学特征相关的潜在的复发风险预测标志物及模型,以期为G1ST患者的精准风险分层和个体化靶向治疗评估提供参考。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1stroma1tumor,GIST)是一种潜在的恶性肉瘤来源于能分化为胃肠道的起搏细胞——卡氏间质细胞interstitia1ce11sofCaja11ICC)[1]β流行病学上,GIST的发病率在每年每106人中出现6~22例[1]。

目前,根治性手术切除仍然是局限性或潜在可切除的G1ST患者获得治愈性生存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术后的复发和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2]。

国际上已建立了多个风险分层系统来评估原发性GIST术后复发风险,包括改良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1InstitutesofHea1th,NIH)分类系统、美国国防病理研究所(ArmedForcesInstituteofPatho1ogy,AFIP)标准以及国家癌症综合网络(Nationa1ComprehensiveCancerNetwork z NCCN)指南等。

临床实践中主要根据改良版NIH标准评估患者术后复发风险。

该标准纳入肿瘤大小、核分裂象计数、肿瘤部位和肿瘤有无破裂,将GIST患者分为4类(极低、低、中、高危1对于仅接受单纯手术治疗后的高风险的人群,其2年内的复发风险超过50%[3]o靶向KIT和(或)PDGFRA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kinaseinhibitor,TKI)的问世,使晚期G1ST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从18个月提高至5年以上[4-5]。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疗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疗进展

- 180 -*基金项目:山西省“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建设计划”项目(201809)①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 山西 长治 046000通信作者:连长红胃肠道间质瘤的诊疗进展*毛瑞昭① 刘盼① 谭胜① 连长红①【摘要】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可累及胃肠道任意部位,其临床表现不明显且无特异性,早期诊断相对困难。

随着GIST 体积增大,术前相关辅助检查可帮助明确诊断。

一方面,近年来消化内镜和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对GIST 早期检出率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GIST 发病机制的不断探究,以伊马替尼为代表的分子靶向药物正普遍应用于GIST 的临床治疗,与更智能、前沿的医疗器械一同推动着外科手术的改变和进步。

本文就GIST 的术前诊断及其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术前诊断 手术 靶向药物 Progres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MAO Ruizhao, LIU Pan, TAN Sheng, LIAN Changhong.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1, 18(03): 180-184 [Abstract]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 can involve any part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t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re not obvious and specific, making early diagnosis relatively difficult. As GIST increases in size, preoperative relevant auxiliary examinations can help make a definite diagnosis. On the one h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igestive endoscopy and imaging technology has played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detection rate of GIST at the early stage in recent years; on the other hand, as people continue to explore the pathogenesis of GIST, molecular targeted drugs represented by Imatinib are widely used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GIST, together with more intelligent and cutting-edge medical instruments to promote the changes and progress of surgery.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preoperativ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IST. [Key words] C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Preoperative diagnosis Surgery Targeted drugs First-author ’s address: Hepi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hangzhi Medical College, Changzhi 0460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1.03.044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起源于胃肠道固有肌层及其周围肌间神经丛的蠕动起搏细胞,即Cajal 细胞,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

胃肠道间质瘤研究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研究进展
CUT P a m s 0 l h r De ,2 03,9 : 7 —2 8 2 9 8
质 化 的 双 磷 酸 盐 在 A H 患 鼠体 内可 以起 到 短 期 “ 脾 ” 作 IA 切 的
用 。 虽 然 动 物 实 验 非 常 成 功 , 尚缺 乏 人 体 应 用 的证 据 。 但
六 、 物 制 剂 的 应 用 生
性 和 复 发 性 A H 的 治 疗 取 得 一 定 的 疗 效 , 不 仅 有 I 价 IA 这 临床 值 也 为 进 一 步 研 究 其 他 自体 免 疫 性 疾 病 的 治 疗 提 供 了借 鉴 。
参 考 文 献
1 谭 达 人 , 忠 明 , 登 蜀 , . 孢 菌 素 A 治 疗 自 身 免 疫 性 溶 血 性 章 吴 等 环 贫 血 的 临 床 分 析 [ ] 中 国 现 代 医 学 杂 志 ,0 5 1 1 :7 6一 J. 2 0 ,5( 1) 14
H l等研 究 应 用 与 红 细 胞 表 面 的 R D 结 构 相 似 人 工 合 a l h
成 的肽 段 在 体 外 可 以诱 导 外 周 单 个 核 细 胞 增 生 , 生 类 似 于 产 A H 患者 体 内相 同 的 细 胞 因 子 的 改 变 I IA L一1 O水 平 升 高 , 并 且 不 同长 度 的肽 段 引起 的 I L一1 O的水 平 也 不 同 , 析 I 分 L一1 O 水 平 高 低 与疾 病 的严 重 程 度 及 急 缓 状 态 有 关 。根 据 相 同 的抗
维普资讯
医 研 志 2 7 O 第3卷 第1期 学 究杂 0 年1月 0 6 O
睡 眠 性 血 红 蛋 白尿 ( N , 脉 注 射 E ui m b 每 次 6 0 g P H) 静 clu a , z 0m ,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研究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研究进展
内型 、 内型 、 内. 外 型 、 壁 腔 腔 腔 外 型 和 腹 内 胃 肠 道
外 型 。
a e t t o b tt e e i n e t r i a i ih r t fr c re c fe U g c e e to . h o i e p u i meh d, u h r sa x mo d n r y h s a e o u r n e a tr S r .a r s ci n T e c mb n d c l e il a p ia in o l c l rt g td t e a y a d s r e sa d v l p n r n n te t n fGI T p lc to f moe u a a e e h r p n u g r i e e o i g te d i r ame to S . r y Ke r s: s t i t si a to lt mo ;I y wo d Ga r n e tn lsr ma u r mmu o it c e sr o n h so h mit y;Moe u a a g t d t e a y lc lrt r ee h r p
c r h l g n mmu o it e e sr . s sh g l e it n h mo h r p s r e y i t e man t e - l a mo p o o y a d i n h so h mity GI T i ih y r ssa tt c e t e a y.u g r s h i h r o
逐渐被大家所认识。关于 GS I T临床特征、 组织病理 学、 免疫 组化 组 织 化 学 特 征及 其 诊 断 和 治 疗 等 方 面 的研 究是 近 年 来 国 内外 研 究 的热 点 , 文 就 这 几 方 本 面 的研究 进展 予 以综述 如下 。

胃间质瘤综述

胃间质瘤综述

综述胃肠道间质瘤研究进展定远县总医院刘辉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就是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的肿瘤[1]。

出现从Cajal间质细胞(ICC)或普通细胞的前体,两者的表达III型酪氨酸激酶受体。

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CD117)或相关的酪氨酸激酶受体的突变可能促进胃肠道间质瘤生长与最终肿瘤形成。

胃肠道间质瘤属于频谱的非上皮、间质瘤,其范围从小型惰性肿瘤到恶性肉瘤,就是腹部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

在伊马替尼出现之前,完整的手术切除就是病人长期生存与疾病治愈的主要途径。

然而,复发仍就是不可避免的,患有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0~20数个月;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伊马替尼为治疗胃肠道间质瘤提供了新的方向。

从此,以胃肠道间质瘤突变活化的酪氨酸激酶作为靶标的多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不断的被合成,并进行药效检测。

这些治疗方案正在持续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本综述的目标就是梳理胃肠道间质瘤最新诊断方法,以及针对不同患者的合理治疗方案。

1、胃肠道间质瘤发病概述自Mazur 等于1983 年首次提出了胃肠道间质肿瘤这个概念以来,多国对此病发病情况进行了统计。

据统计,美国胃肠道间质瘤年发病率为3、2~7/100万[2]。

欧洲、韩国与香港的发病率略高,为15~20/100万[3]。

因为发病率数据来自于以人群体为基础的肿瘤登记,不能获得良性肿瘤发病率,因此,真正的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生率可能更大高。

自1998年以来,胃肠道间质肿瘤发生率呈逐年指数增长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c-kit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A)的发现,它们均就是胃肠道间质肿瘤可靠的生物标志。

胃肠道间质瘤最常见于胃部(50~60%),其次就是小肠(30 ~35%)、结肠与直肠(5%)、食道(<1%),罕见于胃肠道以外组织(肠系膜、网膜、腹膜后,<5%)[2]。

胃肠道间质瘤预后研究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预后研究进展
s ohm sl at , . MA) 神经 源性标 记物 ( mot uce c n f S i t . 及 如
瘤, 以往人 们常 认 为其为 胃肠 道平 滑 肌源性 肿瘤 , 称 为平 滑肌瘤 、 滑肌 肉瘤 或平 滑肌 母细 胞瘤 。但 是 , 平 越来 越多 的免疫 组织 化 学和 电镜 研究 发现 它 与真正 的 胃肠 道 平 滑 肌 肿 瘤 存 在 许 多 差 异 , 与 胃肠 道 而
维普资讯
国际内科学 杂志 20 6月第 3 07年 4卷第 6 期

3 5・ 3
胃肠 道 问质 瘤预 后 研 究进 展
薄林会 综述 ; 刘文 天 审校
摘要 :胃肠道 间质瘤( IT 是人类 胃肠道最常见 的间叶源性肿 瘤 , GS ) 大多数 G S IT有 原癌基因 ck 突变。 -i t
Hale Waihona Puke 近年 的研 究发现 , 在无 ckt .i突变 的胃肠道 间质瘤 中, 存在血 小板源性 生长 因子受体一 P G R ) ( D F — 基因
的突变 。此外 , 尚存在很多基 因和蛋 白参 与了 G S IT的发 生和发展。与一般 胃肠道肿 瘤相 比 , IT在组 GS 织发生 临床病理 、 诊断 治疗 、 预后 等方面有 着不 同的 特点。本文 主要综述 有关 G S IT预后 的 相关 指标
tt n f ltltd rv dgo t atrrc po lh P ai so aee— eie rw hfco ee trap a( DGF n)h v e nie t idi S sta a en o p R— a eb e d nie nGIT h th v o f
mua in ft e c k t I d i o .ma y g n sa d p oe n p r cp t n t e i e r n e a d d v lp n tt s o — i n a d t n o h . i n e e n r ti a i i ae i h n u r c n e eo me to t e f GI T . C mp r d w t h e ea a t i t s n lt mo s S s o ae i te g n rlg sr n e t a u r ,GI T a e d f r n e t rs i itl g h o i S s h v i ee tf au e n h s o y,c i ia f o l cl n p t oo ,da n ss r a me t n r g o i.T i ar l i l u a lg h y ig o i ,t t n d p o n ss h s t c eman y s mma ie e a v n e t d e n p o — e a i r st d a c si su i so r g z h n n si aa t r ft e GI T . o t p rmee so S s c h

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诊疗进展

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诊疗进展
操 作 原 则 , 5 m 的肿 瘤 可 通 过 腹 腔 镜 手 <c 术 治 疗 , 大 的肿 瘤 可 通 过 腹 腔 镜 辅 助 的 更 方 式 进 行 手 术 治 疗 , 京 医 院对 胃 问质 瘤 盛
腹腔镜治疗后 , 出手术 适应 症为 : 提 影像 学检查提示肿 瘤边 界清楚 、 地均 匀 、 质 直
关 键 词 胃肠 间 质 瘤
0 01 7. 6
诊 疗进 展
d i 1 . 9 9 j i n 1 0 —6 4 . 0 2 o: 0 3 6 / . s . 0 7 s 1 x 2 1
18 9 3年 美 国纽 约 州 立 大 学 的 病 理 学 专 家 Mau 和 Cak在 研 究 胃肠 肿 瘤 时 , zr l r
GS IT的 良恶 性 分 级 标 准
联合脏 器切 除 : 如果 G S IT已侵 犯或 浸润邻近器官 , 为能够完整切除肿瘤并避 免勉强分离造成肿瘤破裂 , 联合多脏器切 除 是 有 必 要 的 J 。但 术 前 须 确 认 有 无 腹 腔播散或远处转 移 , GS 若 IT已发生 腹腔 播散或远处转移 , 联合脏器切除将毫无意 义 。高 度 恶 性 的 G S IT容 易 发 生 远 处 转
G S 有 非 定 向 分 化 的 特 征 , 生 IT具 其 物 学 行 为 和 良恶 性 难 以 确 定 。 良 恶 性 GS IT的 发 病 率 在 临 床 I无 明 显 差 异 , 良 性切除不彻底仍可能复发 , 首选常规形态
符 合 GS IT的诊 断 要 点 , D 1 C 17和 C 3 D4 阳性 ,c n和 S一10阴 性 , 除 平 滑 肌 at i 0 排 源性和神经源性肿瘤后 , 参考美 国国立卫 生署 ( I 制定的有关 GS N H) IT风 险 分 级 标

θ

θ

( 稿 日期 2 0 ~ 1 6 收 0 1 1—1
修 回 口期 20 — 2 1 ) 0 1 1 — 8
胃肠道 间质瘤 研究进展
艘 小 亮综 述 温 文 市 柱 ( 西 医学 院 病 理 教研 室 、 附 院病 理 科 , 昌 ,3 0 6 江 一 南 300 )
传 统 上 发生 在 胃肠 道 , 被认 为是 平滑 肌 源性 或
端 尖或 平钝 。两 端平钝 之 核形 似香 烟 卷样 。上 皮样
瘤 细胞 呈 圆形 , 多角 形或 星状 。瘤 细 胞 排 列成 车辐 状、 编织状 、 索状 。梭 形 细 胞 往往 呈 交叉 束 状 、 巢 旋 涡 状排列 ; 皮样 细胞 多 以片 状 、 索状 为 主 。较 为 上 巢
疫 组 织 化 学 检 测 c kt 因 产 物 ( D I) C 3 —i基 C I 和 D 4及 7
现为 肠 系膜 或 大 网膜肿 块 肿瘤 大 小不 等 , 者 仅 ; 小
l/.大 者达 2 c 以上 。太 部 分 较 小 ( 径 小 于 C] 1 0m 直 2 m)1 块境 界清 , 明 显纤 维 性 包 膜 , c t 。肿 无 与消 化道 管 壁肌层 或 粘膜 肌层相 连 切 面灰 白, 红 色 , 灰 质地 较 细 腻 或 如 鱼 肉状 , 体积 较 大 者 可 出 现 坏 死 , 液 粘 变性 , 出血等 。
22 组 织 学 特 征 .
中 间丝 n s n的表达 3 et i 1 文综合 近年来 的研究 文 。本 献 ,对 G S s的研 究 进 展 ( 床 病 理 特 征 , D l、 IT 临 C l 7 n s n S I 5 l与 G s s 系 ) et 、T 一 7 i IT 关 作一 综 述 , 以期 提 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肠道间质瘤的研究进展(一)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特征;病理学特征;生物学行为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是1998年以后确立的发生在胃肠道间叶来源的梭形细胞肿瘤的新病种,一般被误诊为平滑肌肿瘤,称为“平滑肌瘤”或“平滑肌肉瘤”。

本文结合文献对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生物学行为等进行探讨。

1名称的由来
1983年,Mazur等在研究胃的“平滑肌肿瘤”时发现,大多数肿瘤缺乏平滑肌细胞或雪旺细胞超微结构和免疫表型特征,故作者采用“间质瘤”(stromaltumor)来命名这些难以明确分化方向的肿瘤,即GIST〔1〕。

1998年,Hirota等发现GIST中存在c-kit基因功能获得性突变,导致KIT蛋白(CDll7)过度表达〔2〕。

进一步研究发现真正平滑肌肿瘤和雪旺瘤无c-kit基因突变和KIT蛋白表达。

因此,GIST是一种不同于胃肠道的其它间叶源性肿瘤(gastrointestinalmesenchymaltumor,GIMT)。

并澄清了两者的关系。

GIMT除包括GIST外,还包括平滑肌瘤和肉瘤、雪旺瘤、神经纤维瘤、颗粒细胞瘤、脂肪瘤、球瘤、Kaposi肉瘤和血管肉瘤等。

目前定义GIST是一种免疫表型上表达KIT蛋白(CDll7)、遗传学上存在频发性c-kit基因突变、组织学上主要以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呈束状交叉或弥漫性排列为特征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

2发病率与临床特征
依据美国的统计资料,GIST占胃恶性肿瘤的2.2%,小肠恶性肿瘤的13.9%和结、直肠恶性肿瘤的0.1%〔3〕。

美国对每年临床上确诊为GIST新病例从原来估计为300~500例/年已修正为可能达5000~6000例/年〔4〕。

依据Miettinen资料,过去诊断为胃、小肠和结直肠的平滑肌肿瘤(包括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和平滑肌母细胞瘤)实际上绝大多数为GIST。

男女发病率几乎相等或肿瘤略多见于男性,55~65岁为发病高峰年龄,40岁以下少见。

整个消化道均可发生GIST,最常见于胃(60%~70%),以下依次为小肠(20%~30%),结直肠和食管〔5〕。

偶尔,也可发生于腹腔软组织(网膜、肠系膜)和腹膜后,称为胃肠道外间质瘤(extra-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EGIST)〔6〕。

诊断EGIST时,肿瘤可邻近胃和肠,但必须能完全分开。

肿瘤位于网膜和肠系膜者多于腹膜后者。

如果肿瘤小,通常无症状。

常在体检、X线、胃镜检查或在其它手术时偶尔发现。

肿瘤大,可出现症状,通常为非特异性,与部位有关。

位于食管者可有吞咽困难;位于胃者可有不适、上消化道溃疡和出血;位于肠道者可有腹痛、腹块、梗阻、便血或穿孔等。

恶性肿瘤可有体重减轻、发热、偶尔腹腔播散和肝转移症状。

3病理学特征与诊断
3.1大体形态肿瘤大小不一,相差悬殊,肿瘤境界清楚,但无包膜,大多位于肌壁间,少数位于浆膜层和附于胃肠外表面或黏膜下。

肿瘤偶尔向腔内突起呈息肉状。

良性的肿瘤通常2cm,结节状,质坚实,切面灰白色,均匀一致。

恶性肿瘤通常>5cm,常浸润周围组织或粘连,黏膜溃疡形成,质地柔软,切面灰白,灰红或暗褐色,可见出血、坏死和囊性变。

3.2组织形态肿瘤主要由梭形和上皮样瘤细胞呈束状和弥漫性排列而成。

瘤细胞呈梭形、圆形或多边形,胞浆淡嗜伊红色或较透明,细胞边界不清。

细胞核卵圆形或短梭形,染色质细致,核仁小或不明显。

核分裂像多少不一,差异很大,与肿瘤生物学行为有关。

瘤细胞一般较丰富,大多轻、中度异型,偶可多形性,但很少高度异型。

有时,梭形细胞核的两端有明显空泡,尤其在胃。

上皮样细胞的胞浆可透明,核可偏于一侧,呈印戒样,这样印戒样细胞在消化道各个部位均可出现,需注意不要误认为印戒细胞癌。

癌细胞通常排列呈束状或弥漫片状。

有时可排列成栅栏状、漩涡状、小巢状、花瓣样或假菊形团样、器官样(副神经节瘤样或类癌样)、血管外皮瘤样和围绕血管呈簇状生长。

瘤细胞
之间含有数量不等胶原纤维,少数病例有较明显粘液样间质。

间质内有较丰富薄壁血管,可有出血、囊性变和坏死。

3.3免疫组织化学GIST定义为KIT(CDll7)阳性肿瘤,典型的阳性反应为整个肿瘤的瘤细胞胞浆内弥漫强阳性,有时在上皮样细胞中阳性反应稍弱。

GIST还可不同程度表达CD34、SMA、S-100蛋白、MSA。

从理论上讲所有GIST都表达CDll7,实际上部分GIST缺乏c-kit突变和(或)KIT过度表达,这部分GIST具有PDGFRA的突变。

最近研究表明,免疫表型上还表达巢蛋白(nestin)以及功能未知蛋白(discoveredonGIST-1,DOG1),阳性率均接近100%,且大多数为弥漫性强表达,无部位及良恶性的差异。

3.4超微结构特点尤其形态良性梭形细胞型GIST的超微结构相似于正常肠道Cajal间质细胞(ICC)。

瘤细胞质膜完整,胞浆内含丰富线粒体、粗面和滑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和中间微丝。

质膜下少量不规则地分布着一些微饮泡,质膜上有密斑样结构,质膜外不连续的基板。

少数可有突触样结构和致密核心颗粒。

间质中有数量不等胶原纤维,有时可见团丝样纤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