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法1结构力学
结构力学力法的计算
结构力学力法的计算在结构力学中,力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用于分析和设计各种结构的受力状态和稳定性。
力法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和结构平衡原理,通过将结构划分为多个互相独立的力学系统,再进行力学方程的求解,可以得到结构各点的受力情况。
力法的计算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受力系统:首先,需要明确结构的受力体系,包括受力点、受力方向和受力大小。
根据结构的特点和应用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受力系统。
2.提取受力系统:将受力系统从结构中剥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力学系统。
这样可以降低计算难度,并且便于分析结构的受力情况。
3.建立力学模型:对于每个独立的力学系统,需要建立相应的力学模型。
根据受力情况和结构的几何形状,可以选择适当的力学模型,如简支梁、悬臂梁等。
4.进行力学方程求解:通过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结构平衡原理,可以建立相应的力学方程。
根据方程的特点,可以选择适当的数值解法,如代数法或迭代法等。
5.求解受力分布:通过求解力学方程,可以得到结构各点的受力情况。
这包括受力方向、受力大小和受力位置等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对结构的受力状态进行分析和评估。
6.验证和优化设计:对于计算结果,需要进行验证和优化设计。
通过与理论计算或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确认计算的准确性,并对结构的设计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需要注意的是,力法的计算过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边界条件:在进行力法计算时,需要确定结构的边界条件。
边界条件可以影响结构的受力情况,因此对于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2.材料性质:在建立力学模型时,需要考虑材料的性质和力学参数。
材料的性质直接影响结构的刚度和强度,因此对于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
3.荷载条件:在进行力法计算时,需要明确结构所受的荷载条件,包括静载和动载。
不同的荷载条件会导致结构不同的受力状态和响应,因此需要准确确定。
4.结构几何形状:在进行力法计算时,需要考虑结构的几何形状。
结构的几何形状会直接影响结构的受力分布和刚度特性,因此需要准确描述和建模。
结构力学力法习题答案
结构力学力法习题答案结构力学力法习题答案结构力学是一门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的学科。
在学习结构力学的过程中,习题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解答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力学原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结构力学力法习题的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习题一:一根悬臂梁的长度为L,截面为矩形,宽度为b,高度为h,材料的弹性模量为E。
在悬臂梁的自重和外力作用下,求悬臂梁的最大弯矩和最大挠度。
解答:首先,我们需要根据悬臂梁的几何形状和受力情况,绘制出受力图。
在这个问题中,悬臂梁受到自重和外力的作用,自重作用在悬臂梁的重心处,外力作用在悬臂梁的端点处。
根据受力图,我们可以得到悬臂梁在端点处的反力和弯矩分布。
接下来,我们可以根据结构力学的基本原理,利用力平衡和力矩平衡的方程,求解出悬臂梁的最大弯矩和最大挠度。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可以利用弯矩-曲率关系,得到最大弯矩的表达式。
然后,我们可以利用悬臂梁的边界条件,求解出最大挠度的表达式。
习题二:一根悬臂梁的长度为L,截面为圆形,直径为d,材料的弹性模量为E。
在悬臂梁的自重和外力作用下,求悬臂梁的最大弯矩和最大挠度。
解答:与习题一类似,我们需要绘制出悬臂梁的受力图,根据受力图求解出悬臂梁的最大弯矩和最大挠度。
在这个问题中,悬臂梁的截面为圆形,因此我们需要利用圆形截面的惯性矩和弯矩-曲率关系,求解出最大弯矩的表达式。
习题三:一根梁的长度为L,截面为矩形,宽度为b,高度为h,材料的弹性模量为E。
梁的两端固定,受到均布载荷q的作用,求梁的最大弯矩和最大挠度。
解答:在这个问题中,梁的两端固定,因此我们需要考虑边界条件对梁的受力和变形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绘制出梁的受力图,根据受力图求解出梁的最大弯矩。
然后,我们可以利用梁的边界条件,求解出最大挠度的表达式。
通过以上三个习题的解答,我们可以看到,在结构力学的学习中,我们需要灵活运用力学原理,结合具体的问题,综合考虑几何形状、材料性质和边界条件等因素,才能得到准确的解答。
《结构力学》_龙驭球_第6章_力法(1)
X2=1
l M2 图
1 l l l l3 12 21 l (l l ) EI 2 2 EI
l
l
l
l
ql 2 2
EI
EI
原结构
X1=1
l
1、力法方程:
基本体系
M1 图 l
11 X 1 12 X 2 1P 0 21 X 1 22 X 2 2 P 0
3
l
1 l l 2l 5l 2、系数和自 11 ( ) 2 ( l l l ) 由项的计算: EI 2 3 3EI
解方程得: X 1 ql 2
X2=1
A
1
M2图
(
1 2 1 X 2 ql 4 3k 4
E1 I1 k) E2 I 2
1 2
1 3k 4
1 2 1 X 1 ql 2 3k 4 3. 讨论 1)当k = 0
即 E1 I1 很小或 E2 I2 很大
ql X1 8
11 X 1 12 X 2 1P 0 21 X 1 22 X 2 2 P 0
3
q=1kN/m
3m
q=1kN/m
FP = 3kN 4 2I I 2I 2 1
3m 3m
FP = 3kN
18
27
9
M P kN m
3m
X1
11
X2
6
6
§6-3 超静定刚架和排架
计算超静定刚架和排架位移时,通常忽略轴力和剪力的影响,只考虑弯 矩的影响,使计算简化。 例6-1:求图示刚架 M 图。 q q C X1 B
集美大学船舶结构力学(48学时)第三章 力法(1)2014(2学时)
静定基
这时原来仅受均布荷重q作用的静 不定的双跨梁变为受均布荷重q与集中 力R共同作用的静定的单跨梁;
2)比较前后两种梁的变 形情况,根据变形一致 (协调、连续)条件建 立方程式;
原超静定结构
v1 0
静定基
变形一致条件:
v1 0
静定基
变形一致条件:
v1 0
vq1 vR1 0
4
3
Rl 5ql 0 5 6 EI 24 EI R ql 4
P
M图
中点挠度大小
3
端点转角大小
2
m
Pl Pl EI , l 48EI 16EI Pl / 4 2 m ml ml ml 左 右 查单跨梁的弯曲要素表(附录A表A-2),得到: 3EI 6EI 16EI
Q
EI , l
Ql / 8
(力法基本未知数数目与结构的 静不定次数相同。)
2、在去掉约束或截断处, 列出变形一致(连续) 方程式以保证基本结构 的变形与原结构的变形 相同。
(方程数目与基本未知数数目相同。)
3、从变形一致(或连续、 协调)方程式中求出未 知“力”,进一步可求 出结构的其他弯曲要素。
五、三弯矩方程法 1、三弯矩方程式:一般来 说,在用力法的第二种方法 (截面法)解静不定杆系问 题时,列出的变形连续方程 式(或称节点转角连续方程) 是以各断面弯矩为未知数的 方程组,
1 2 M 1 ql 14
3 2 M2 ql 28
7)画弯矩图
求出了 M 1 、M 2 后, 就可以分别对两个单跨 梁1-2、2-3画弯矩图。
其中每一个单跨梁 的弯矩图都可以用叠加 法来画。最后组合起来 得到双跨梁的弯矩图, 图3-7(a)。
结构力学——力法
X1 X2
ql 2 / 40 M
∆1 = 0 ∆ 2 = 0 δ11 ⋅ X1 + δ12 ⋅ X2 + ∆1P = 0 δ21 ⋅ X1 +δ22 ⋅ X2 + ∆2P = 0
q
X1 = −3ql / 20, X 2 = −ql 2 / 40
将未知问题转化为 已知问题, 已知问题,通过消除已 知问题和原问题的差别, 知问题和原问题的差别, 使未知问题得以解决。 使未知问题得以解决。 这是科学研究的 基本方法之一。 基本方法之一。
二.力法的基本体系与基本未知量 力法的基本体系与基本未知量 超静定次数: 超静定次数: 多余约束个数.
若一个结构有N个多余约束,则称其为N次超静定结构. . 几次超静定结构? 几次超静定结构
X
= 3 ql / 8 ( ↑ )
⋅ X
+ M
P
ql
2
/ 2
l
MP
M1
力法步骤: 力法步骤: 1.确定基本体系 4.求出系数和自由项 确定基本体系 求出系数和自由项 2.写出位移条件 力法方程 写出位移条件,力法方程 5.解力法方程 写出位移条件 解力法方程 3.作单位弯矩图 荷载弯矩图 6.叠加法作弯矩图 作单位弯矩图,荷载弯矩图 作单位弯矩图 荷载弯矩图; 叠加法作弯矩图 练习 P EI l EI l 作弯矩图. 作弯矩图
M1
3 Pl 8 5 Pl 8
=0 δ 11 = 4l / 3EI ∆1P = − Pl 3 / 2 EI
X 1 = 3 P / 8(↑)
M = M1 ⋅ X 1 + M P
P
MP
结构力学力法的典型方程
结构力学力法的典型方程结构力学是研究结构内部受力和变形规律的学科,通过建立力学模型并利用力学方程进行分析,可以预测结构的受力状态和稳定性。
在结构力学中,主要涉及到几个典型的方程,包括平衡方程、变形方程和材料本构关系方程。
1.平衡方程:平衡方程是表达结构处于静力平衡状态的基本方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出。
平衡方程可以分为整体平衡方程和局部平衡方程。
(1)整体平衡方程:整体平衡方程是研究整个结构的受力平衡关系,通常包括平衡条件、力的平衡方程和力矩的平衡方程。
2.变形方程:变形方程是用来描述结构受力引起的变形情况的方程,包括位移方程和应变-位移关系。
(1)位移方程:位移方程是用来描述结构各点的位移与受力之间的关系。
位移方程可以根据变形模型和平衡条件来推导,一般采用构件的柔度矩阵或势能法推导。
(2)应变-位移关系:应变-位移关系是研究结构变形与应变之间的关系,通过该关系可以求解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情况。
应变-位移关系通常根据材料的本构关系来确定。
3.材料本构关系方程:材料本构关系方程是研究结构材料特性对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该方程可以获得应力-应变关系。
材料本构关系方程根据材料的力学性质和实验数据来确定,常用的材料本构关系方程有钢材的线弹性本构关系、混凝土的受压和受拉本构关系等。
在结构力学中,以上三个典型方程通常以矩阵形式来表达,从而可以进行更加简洁和高效的数值计算。
典型的矩阵方程包括平衡方程的矩阵形式、位移方程的矩阵形式、应变-位移关系的矩阵形式以及材料本构关系方程的矩阵形式等。
总结起来,结构力学的典型方程包括平衡方程、变形方程和材料本构关系方程。
这些方程是结构力学分析的基础,通过这些方程的建立和求解,可以揭示结构内部受力和变形的规律,为结构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结构力学力法PPT_图文
一个无铰封闭圈有三个多余联系
q
q
q
q
第8章
2、去掉多余联系的方法
(1)去掉支座的一根支杆或切断一根链杆相当于去掉一个联系。 (2)去掉一个铰支座或一个简单铰相当于去掉两个联系。 (3)去掉一个固定支座或将刚性联结切断相当于去掉三个联系。 (4)将固定支座改为铰支座或将刚性联结改为铰联结相当于 去掉一个联系。
1、解题思路
q
2
1
l
原结构
q
x1 基本结构
位移条件: 1P+ 11=0 因为 11= 11X1 ( 右下图) 所以 11X1 +1P =0 X1= -1P/ 11
q 1P
11 x1
11 x1=1
第8章
2、解题步骤
(1)选取力法基本结构; (2)列力法基本方程; (3)绘单位弯矩图、荷载弯矩图; (4)求力法方程各系数,解力法方程; (5)绘内力图。
X1
X2
基本结构(1)
第8章
对应不同的基本结构有不同的力法方程:
A
B
C
D
C1
C2
l A X1
l
l
原结构
B
C
D
C1
C2
X2
解:力法方程:
基本结构(2)
第8章
对应不同的基本结构有不同的力法方程:
A
B
C
D
C1
C2
l
l
原结构
A
B
C
l D
C1
X1
X2
解:力法方程:
基本结构(3)
第8章
四、如何求
A
以基本结构(2)为例:
结构力学力法
l 2 (
2 ) (
2F )
2l
2 1 2 Fl
EA
力法
X1=1
11
2
1
1
2
FP
- 2FP
FP 0
0 FP/2
- FP/2
1
FP
FN1
FNP
FP/2
d11
4
1 EA
2l
1
21 2 EA
Fl
(4) 求多余未知力
X1
F 2
Δ1——基本结构在荷载与多余未知力X1共同作用下,B点沿 X1方向的总位移
力法
1 11 1 0 A
Δ11——基本结构在多余未知 力X1单独作用下,B点沿X1方向 的位移;
Δ1P——基本结构在荷载单独 作用下,B点沿X1方向的位移。
〓
FP
+
FP
B
FB
X1
Δ11 X1
Δ1P
力法
δ11 X1=1
F1
F1
F1
X1
F1
X
1
一次超静定
X1
由于去掉多余约束的方式的多样性,所以,在力法计 算中,同一结构的基本结构可有各种不同的形式。
力法
2)去掉的约束必须是对保持其几何不变性来说是多 余的约束,即不要把拆成几何可变体系。
F1
X1
拆成了几何可变体系(×)
力法
超静定次数n n =把原结构变成静定结构时所需撤掉的约束个数
↓
B
Δ1P
δ11——基本结构在X1=1单独作用下,B点沿X1方向
的位移。
1 11 1 0
力法 结构力学知识点概念讲解
力法1概述1.1超静定结构我们学习了各种静定结构的计算方法,它们的支座反力和内力都可以由静力平衡条件全部唯一确定下来。
一个结构,如果它的支座反力和各截面的内力都可以用静力平衡条件唯一的确定,我们就称为静定结构,图1a所示简支梁就是一个静定结构。
一个结构,如果它的支座反力和各截面的内力不能完全由静力平衡条件唯一的确定,我们就称之为超静定结构,图1b所示的连续梁就是一个超静定结构。
(a)(b)图1从几何构造来看,静定结构是没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超静定结构是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例如图1a所示的简支梁,如果我们去掉一个支杆B,它就变成了几何可变体系。
图1b所示的连续梁,如果我们去掉支杆C,体系仍然是几何不变的,所以,支杆C是多余约束。
而多余约束上产生的反力称为多余力。
可见,超静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内力是超静定的,约束是有多余的。
1.2超静定次数超静定次数就是超静定结构中所具有的多余约束的数目,或者说多余未知力的数目。
在超静定结构中,由于具有多余约束力,使平衡方程的数目少于未知力的数目,所以仅靠平衡条件无法确定全部反力和内力,还必须考虑位移条件以建立补充方程。
一个超静定结构有多少个多余约束,相应的便有多少个多余未知力,也就需要建立同样数目的补充方程,才能求解。
因此,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首先必须确定多余约束的数目。
确定超静定次数的方法,就是把给定的超静定结构通过去掉多余约束变为静定结构,所去掉的多余约束的数目就是超静定次数。
如去掉n个约束,就称原结构是n次超静定。
通过前面几何组成分析的学习我们知道:(1)去掉一个链杆支座或切断一根链杆的轴向联系,相当于去掉一个约束。
(2)去掉一个铰支座或去掉一个单铰,相当于去掉两个约束。
(3)去掉一个固定支座或切断一根受弯杆,相当于去掉三个约束。
(4)一个固定支座改为固定铰支座或将一个刚性联结改为单铰,相当于去掉一个约束。
图2 (a)所示连续梁,去掉右边两根链杆支座后,即变为静定结构。
结构力学——力法
故
Y1 Y2
1P 11
2P 22
对称性的利用
例2-2
120
120 120
X1
X3
X2
120
X6
X6
对称结构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只X存5 在反对称未X知4 力,所以该X体5 系
只有反对称未知力 X3 和 X5 ,列力法方程如下:
33X3 35X5 3P 0 53X3 55X5 5P 0
结构力学
第二章 力法
➢力法与位移法的异同 ➢弹性支承问题 ➢两铰拱问题 ➢温度改变及支座移动问题 ➢对称性的利用 ➢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及最终内力图的校核
力法与位移法的异同
求解思路方面 力法目标:求多余未知力 位移法目标:先求结点未知位移再求内力
建立典型方程的依据不同 力法:按多余约束处的位移协调条件建立 位移法:按附加约束内的反力(矩)的平衡条件建立
4 7 Pa 4 7 Pa
P 2P
Pa
P Pa 2P
P
MP
P
M
37 Pa 37 Pa
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及最终内力图的校核
位移计算 q
该体系的内力图如下
qL2
qL2
12
12
最终内力可视为由某静定的基本
体系在外荷载、未知力共同作用
下迭加而成,故可用静定的基本
结构代替原超静定结构,建立虚
拟状态
qL2
qL2
用不同的静定结构来求解 CH DV DD
1
1
1
CH
DV
DD
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及最终内力图的校核
内力校核 1.平衡条件 2. 位移条件
对无铰封闭框格结构的位移条件:
封闭框格内外侧 ML 图的面积 除以各自的EI后的值应相等
结构力学力法
结构力学力法结构力学力法是工程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旨在研究物体的力学性能以及受力情况。
通过运用力学原理和力学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分析和解决各种结构设计和工程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结构力学力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首先,结构力学力法中最基本的原则是力的平衡。
力学力法通过分析物体受到的外力和内力,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通过力的平衡方程,我们可以用数学公式和图形的方式来表达物体的力学性质。
这为我们设计强度高、稳定性好的结构提供了指导。
其次,结构力学力法的重要应用之一是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的目的是确定结构的内力和变形情况。
通过分析物体受到的外力和内力分布,我们可以预测结构在不同条件下的受力情况,并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结构分析包括静力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两个方面,前者关注结构在静力平衡下的受力情况,后者则考虑结构在动力载荷下的响应。
除了结构分析,结构力学力法还应用于结构优化。
结构优化的目标是在满足工程要求的前提下,通过设计优化来提高结构的性能和可靠性。
通过运用力学原理和力学力法,我们可以分析和优化结构的形状、材料和尺寸等参数,以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和抗震能力,同时减少结构自重和材料成本。
此外,结构力学力法还广泛应用于建筑和桥梁工程等领域。
在建筑领域,结构力学力法可以用于分析和设计建筑物的框架结构、梁柱连接以及地基基础等。
在桥梁工程中,结构力学力法可以用于评估桥梁的承载能力、预测桥梁的变形和振动情况,以及优化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方案。
总之,结构力学力法在工程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通过运用力学原理和力学方法,我们可以分析和解决各种结构设计和工程问题,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结构力学力法的研究和应用,为工程实践提供更加科学和可靠的支持。
《结构力学》第5章:力法
03
对边界条件敏感
力法对边界条件的处理较为敏感, 边界条件的微小变化可能导致计 算结果的显著不同。
适用范围讨论
适用于线弹性结构
01
力法适用于线弹性结构,即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发生的
变形与荷载成正比,且卸载后能够完全恢复。
适用于静定和超静定结构
02 力法既适用于静定结构,也适用于超静定结构,但超
静定结构需要引入多余未知力和变形协调条件。
在传动系统的力学分析中,采用力法计算各部件的受力情况,
确保传动系统的正常运转。
案例分析与启示
力法应用广泛性
力法计算精确性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力法在桥梁、建 筑和机械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力法作为一种精确的计算方法,在解决超 静定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力法在工程实践中的局限性
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结构力学》第 力法典型方程及应用 • 力法计算过程与实例分析 • 力法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 力法在工程实践中应用 • 力法学习建议与拓展资源
01 力法基本概念与原理
力法定义及作用
力法是一种求解超静定结构的方法, 通过引入多余未知力,将超静定问题 转化为静定问题进行求解。
桁架结构应用
桁架结构由杆件组成,通过力法可以求解桁架结构中的多余未知力,进而分析 桁架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组合结构应用
组合结构由不同材料或不同形式的构件组成,通过力法可以分析组合结构的内 力和变形,为结构设计提供优化建议。
复杂结构简化与力法应用
复杂结构简化
对于复杂结构,可以通过合理简化为静定结构或简单超静定结构,进而应用力法求解。
适用于简单和规则结构
03
对于简单和规则结构,力法能够较为方便地求解出结
结构力学力法
结构力学力法结构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变形、破坏及承受载荷的学科。
而力法(Force Method)是结构力学中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分解和叠加结构的内力来求解结构的变形和应力分布。
力法的基本原理是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在结构力学中,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会产生内力,而这些内力满足力的平衡条件。
以简支梁为例,梁受到上面的外力作用,会产生下方的支反力。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以得到支反力与外力之间的关系,进而求解出支反力的大小和方向。
力法的应用步骤一般如下:1.设计空间内部力和位移:根据物体的几何性质、材料特性和外力条件,建立结构受力模型,并假设结构内部力和位移的初值。
2.材料模型:根据结构的材料特性,选择相应的力学模型。
常见的材料模型包括弹性模型和塑性模型。
3.受力平衡:根据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平衡条件,可以得到各个节点处的力平衡等式。
这些等式可以根据结构的几何特性和受力条件进行推导,建立结构的力平衡方程。
4.结构刚度矩阵:根据结构的几何性质和材料特性,可以得到结构的刚度矩阵。
刚度矩阵是结构的一种特征矩阵,描述了结构在受力下的刚度特性。
5.定义单元力和变形:根据结构的力平衡方程和刚度矩阵,可以将结构的内力和受力位移表示为单元力和单元变形的叠加形式。
6.求解结构内力和位移:通过迭代的方法,将结构的内力和位移从初值迭代到收敛。
在每一次迭代中,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和结构刚度矩阵,计算节点的内力和位移,然后更新节点处的单元力和变形。
7.结果分析:根据结构的内力和位移,可以进一步分析结构的应力分布、变形形态和稳定性等问题。
根据需要,还可以根据结果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力法的优点是简单、直观,适用于各种结构的分析。
但力法也存在一些限制,比如只适用于小变形、线性弹性结构的分析;不适用于存在局部破坏、非线性特性的结构。
总之,力法是结构力学中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通过分解和叠加结构的内力来求解结构的变形和应力分布。
结构力学——力法
结构力学——力法结构力学,力法结构力学是研究物体和结构受力情况以及结构变形的一门学科。
在结构力学中,力法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它可以用来解决结构的内力和位移分布问题。
力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外力作用在结构上的效果转化为力的剪力、弯矩和轴力等,通过求解这些内力来得到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情况。
力法的基本步骤包括:选择适当的受力系统,根据受力系统的特点将受力转化为剪力、弯矩和轴力等力的效果,通过平衡条件得到内力分布方程,并解析或计算出内力分布,最后计算结构的位移和变形情况。
力法的应用范围较广,适用于静定和非静定结构的受力和变形分析。
在静定结构中,结构的支座反力可以通过受力平衡条件求解,然后根据支座反力和结构的几何形状得到结构的内力和位移分布。
在非静定结构中,由于受力平衡条件无法直接求解,需要通过引入位移相关的方程来解决。
在应用力法进行受力分析时,需要根据结构的几何形状和受力情况,选择适当的受力系统。
受力系统的选择应当符合结构的几何特征以及边界条件,使得受力效果可以直接转化为剪力、弯矩和轴力的效果。
通常情况下,剪力和弯矩用受力系统的剪力图和弯矩图来表示,而轴力则通过受力系统的轴力图来表示。
在进行力法计算时,首先需要确定受力系统的作用点和力的大小,然后通过受力平衡条件求解支座反力,并根据支座反力和结构的几何形状构造内力分布方程。
内力分布方程一般根据结构的受力特点,可以通过积分法、均布加载原理、等效剪力原理等构造。
然后,通过解析或计算的方法求解内力分布方程,得到结构的内力分布情况。
最后,根据内力分布和结构的弹性特性,可以计算出结构的位移和变形情况。
力法在结构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来解决梁、柱、桁架、刚架等结构的受力和变形分析问题。
在实际工程中,通过力法可以得到结构的内力和位移分布情况,从而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指导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并对结构的荷载承载能力进行估算。
总之,力法是一种重要的结构力学分析方法,通过将受力效果转化为剪力、弯矩和轴力等,可以求解结构的内力和位移分布情况。
龙驭球《结构力学Ⅰ》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力 法)【圣才出品】
第6章力法6.1 复习笔记一、超静定次数的确定——力法的前期工作1.超静定结构的静力平衡特征和几何构造特征(1)静力平衡特征一个结构,如果它的支座反力和各截面的内力不能完全由静力平衡条件唯一地加以确定,就称为超静定结构。
(2)几何构造特征超静定结构是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2.超静定次数的确定(1)从几何构造看,超静定次数=多余约束的个数。
(2)从静力分析看,超静定次数=未知力个数-平衡方程的个数。
(3)求超静定次数时,应注意以下事项:①撤去一根支杆或切断一根链杆,等于拆掉一个约束;②撤去一个铰支座或撤去一个单铰,等于拆掉两个约束;③撤去一个固定端或切断一个梁式杆,等于拆掉三个约束;④在连续杆中加入一个单铰,等于拆掉一个约束;⑤不要把必要约束拆掉;⑥要把全部多余约束都拆除。
二、力法的基本概念1.力法的基本未知量、基本体系和基本方程 (1)力法的基本未知量把多余未知力的计算问题当作超静定问题的关键问题,把多余未知力当作处于关键地位的未知力——称为力法的基本未知量。
(2)力法的基本体系和基本结构①含有多余未知力的静定结构,称为力法的“基本体系”; ②去掉多余约束力和荷载后的静定结构,称为力法的“基本结构”。
(3)力法的基本方程11δ——基本结构在单位未知力单独作用下沿1X 方向的位移;1X ——未知力;1P ∆——基本结构在荷载单独作用下沿1X 方向的位移。
2.多次超静定结构的计算 (1)二次超静定结构①图6-1-1(a )为二次超静定结构,取B 点两个支杆为多余约束,用X 1、X 2作为基本未知量代替,则基本体系如图6-1-1(b )所示。
图6-1-1②二次超静定结构的力法基本方程(2)多次超静定——力法典型方程——由荷载产生的沿方向的位移;——由单位力产生的沿方向的位移,常称为柔度系数。
在得到多余未知力的数值之后,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可根据平衡条件求出,或者根据叠加原理用下式计算三、力法解超静定刚架和排架1.刚架的解法步骤(1)选取基本体系;(2)列出力法方程;(3)求系数和自由项;(4)求多余未知力;(5)作内力图。
《结构力学力法》课件
力法的解题步骤包括构建基本体系、选择基本未知量、建 立线性方程组和求解线性方程组等。
力法的应用范围
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的分析
01
力法可以用于分析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和位移,特别
是对于超静定结构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复杂结构的分析
02
对于复杂结构,如组合结构、多跨连续结构和空间结构等,力
法同样适用,能够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边界条件和支座反力的处理
03
力法能够方便地处理结构的边界条件和支座反力,使得问题得
到完整的解决。
力法的解题步骤
构建基本体系
首先需要将原结构拆分成若干个基本体系,以便 于应用力法公式。
建立线性方程组
根据力的平衡和变形协调条件,建立线性方程组 ,并求解该方程组以得到位移和内力。
《结构力学力法》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力法的基本原理 • 力法的实际应用 • 力法的扩展知识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结构力学的重要性
1
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学科中的重要分支,是研究 结构在各种力和力矩作用下的响应和行为的学科 。
2
结构力学对于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 性具有重要意义,是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础。
缺点总结
力法需要预先设定结构的初始应力状态,有时难以确定。 力法对于非线性问题的处理能力有限,对于高度非线性结构可能需要
采用其他方法。 力法在处理复杂边界条件和连接时可能存在困难,需要特别注意。
力法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 用需求的不断提高,力法 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新材料和新结构的出 现,力法将面临更多的挑 战和机遇。
力法的计算机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