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猴王汉语》第一课 the nature教案
《美猴王汉语》课程教学大纲_
《美猴王汉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幼儿汉语课程英文名称:teaching chinese for children课程编码:001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授课对象:7-10周岁的外国小朋友总学时:6课时总学分:4分基本教材:《美猴王汉语》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美猴王汉语》是针对母语为英语的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小学生进行基础汉语教学使用的教材。
这本教材基于对以英语为母语的6-10周岁的小学生的心理和习惯的学习了解,我们选择了吸引孩子们的话题,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加大难度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基础汉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有趣的故事使孩子们对汉语有初步的理解,也为他们进一步的系统汉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总体要求:这本教材的风格和内容是依照传统的一步一步进展的原则,可能有些话题会重复,但是在逐渐增加难度的。
词汇是第一水平阶段的重点;词组是第二水平阶段的重点;句子是第三水平阶段的重点。
每一水平阶段的课程风格和内容设计如下:第一水平阶段:单词是重点,又补充有拼音、基础的押韵、手工制作和练习,其中拼音主要地是单韵母和声调。
第二水平阶段:词组和短语是重点,又补充有拼音、基础的押韵、手工制作和练习,其中拼音主要是声母和韵母的符合拼写。
第三水平阶段:短句子是重点,又补充有基础的押韵、汉字着色的任务、日常使用的短语和词组、手工制作和练习。
和前两个水平阶段不同的是,第三水平阶段有一些简单的中国特色、有一些日常使用的短语和词组和作为正式汉语教育过度的功能。
三、学时分配表《美猴王汉语》课程教学内容学时分配表四、课程的基本内容Lesson 1 Nature1.say it2.read it3.chant it4.do it5.exercisesLesson 2 Numbers1.say it2.read it3.chant it4.do it5.exercisesLesson 3 Animals1.say it2.read it3.chant it4.do it5.exercisesLesson 4 Colors1.say it2.read it3.chant it4.do it5.exercisesLesson 5 Fruits1.say it2.read it3.chant it4.do it5.exercisesLesson 6 Necessities of Study1.say it2.read it3.chant it4.do it5.exercises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以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方式进行考核,出勤占20%,课堂表现占20%,作业占20%,期末测试60%。
七年级语文上册 《美猴王》教案 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美猴王》教案语文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美猴王》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和特点。
(2)能够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能够熟读并背诵经典片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故事的主题和内涵。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2)培养学生勇敢、智慧、正义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美猴王》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和特点。
2. 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古典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深入挖掘作品的主题和内涵。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西游记》及《美猴王》的故事背景。
(2)学生分享预习成果,介绍美猴王的形象特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总结美猴王的品质和特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拓展(1)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神话故事或古典文学作品。
(2)教师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勇敢、智慧、正义等品质。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布置作业(1)熟读并背诵经典片段。
(2)写一篇关于美猴王品质特点的短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2. 作业评估: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检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以及对美猴王品质特点的把握。
3. 课堂讨论评估:在合作探讨环节,评估学生的思考深度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对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分析能力。
《美猴王》教学案例教案教学设计
《美猴王》教学案例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六单元《美猴王》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段解析、课文理解、主题探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2.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美猴王的形象。
3.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寓意深刻的句子,把握美猴王的形象特点。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西游记》主题曲,引导学生进入西游记故事情境。
2. 课文朗读:学生跟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技巧,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练习书写,并进行课堂互动。
4. 句段解析:分析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引导学生理解句子含义。
5. 课文理解:分组讨论,探讨美猴王的形象特点,分享学习心得。
6.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讲解解题方法。
7.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点评并指导。
8.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美猴王的形象中,体会敢于挑战、勇敢机智的品质。
六、板书设计1. 美猴王生字词句段解析形象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以“我心中的美猴王”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 答案:学生需在短文中体现美猴王的形象特点,表达对美猴王的喜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西游记》原著,深入了解美猴王的故事,提高阅读兴趣。
组织课堂剧表演,让学生扮演美猴王等角色,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2.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4. 主题探讨与课后拓展延伸一、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在生字词学习环节,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对字词的认读、理解和运用。
《美猴王汉语》教学大纲及《Nature》教案
《美猴王汉语》教学大纲及《Nature》这一课的教案教学大纲(按调整后的顺序):第一课《Numbers》1.学习数字一到十,单韵母a以及四声;2.通过唱歌、着色、连线等活动或练习加深数字记忆;3.补充句型:自我介绍——我叫什么,我几岁;补充中国文化知识:数字的代表意义(如:“6”顺,“8”发)。
第二课《Animals》1.复习数字,进行自我介绍;2.学习动物名称,单韵母O及其四声变化;3.通过读句子、做动物脸谱、画图、着色等练习来说出几种动物的属性,并加深汉语记忆;4.补充:十二生肖,强化自我介绍环节——我属哪个生肖。
第三课《Fruits》1.复习十二生肖。
2.学习水果名称,单韵母e及其四声变化;3.通过唱念句子、着色、听辨、数数练习来加深水果名称的记忆;4.补充句型:这是……,我喜欢吃……;补充游戏:老师出示水果图片,学生说水果名字,比谁的速度快。
第四课《Colors》1.复习水果的名称:老师说出它的性状,学生说出汉语名称;2.学习颜色的名称,单韵母i及其四声变化;3.通过说唱以及着色来加深对颜色的识记;4.补充句子:水果名称+是+颜色+色+的;补充中国文化知识:红色的象征。
第五课《Nature》1.复习颜色:拿一幅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学过的颜色;2.学习自然物的名称,单韵母u及其四声变化;3.通过说、唱、读、画、拼图等练习让学生会用汉语说出它们的名称并描述它们的性状;4.补充:将句子变成词组:圆圆的太阳、弯弯的月亮、闪闪的星星、白白的云、大大的山、高高的树第六课《Necessities of Study》1.复习上课的自然物,老师用图片展示,学生说出汉语名字;2.学习学习用品的汉语名称,单韵母ü及其四声变化;3.通过唱歌、做书签、听读练习加深学习学习用品的功用、识别、读音;4.补充词组:一把尺子,一本书,一支笔,一个本子,一块橡皮补充句型:我的书包里有+数量+量词+学习用品名称。
《Nature》教案一、教学对象:七岁左右的英语国家的学生十个二、教学目标:①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让学生认识自然界的一些常见事物,并能够用汉语准备的说出来。
《美猴王》教案1_教案教学设计
《美猴王》教案1_教案教学设计美猴王教案1 -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美猴王》这本名著,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2. 增强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智慧。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以《美猴王》为教学材料,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主要人物、主题和文化背景。
教学重点:1. 学生了解《美猴王》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 学生理解并分析故事中的主题和文化背景。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并分析故事中的主题和文化背景。
教学准备:1. 《美猴王》原文和中文翻译。
2. PPT或者黑板和粉笔。
3. 学生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1. 通过一个有趣的小游戏,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和《美猴王》的兴趣。
2. 与学生讨论一些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例如中国的名胜古迹、中国的传统节日等。
教学展开:1. 让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从《美猴王》中选择一个场景进行剧本表演。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展示出自己的创造力。
2. 教师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理解并揭示剧本所展示的主题和文化背景。
3. 学生自行阅读故事中的经典段落并进行讲解,以帮助其他同学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4. 学生小组合作,共同研究并讨论《美猴王》中的主题,并展示他们的探究结果。
5. 教师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点评和总结,确保学生对主题的理解正确和深入。
教学结束:1. 在教学结束前,与学生一起总结所学的知识和领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
2. 鼓励学生写下对《美猴王》的感悟和思考,并鼓励他们对中国文化进一步了解和探索。
教学评价:1.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小组展示和口头回答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教师可以布置一份简单的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与《美猴王》相关的延伸阅读材料,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并分享他们的收获。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与中国文化相关的活动,例如中国书法、剪纸和民间艺术等。
七年级语文上册《美猴王》教学设计一等奖
七年级语文上册《美猴王》教学设计一等奖《七年级语文上册《美猴王》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七年级语文上册《美猴王》教学设计一等奖【设计简说】本文编排在语文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上)第四单元,古今中外四篇小说呈现在学生面前,意在使学生初步了解小说的一般特点和有关知识,能够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从而理解小说反映的社会生活。
教学本文的关键是“浅出”,在学生熟悉的学习方式中渗透小说的要素和学习方法,推动名著《西游记》的阅读。
【教学过程】一、导入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征集活动已经结束,据目前公布的消息,竞争的焦点聚集在大熊猫、美猴王、藏羚羊三者身上。
大熊猫、藏羚羊都是中国独有的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支持它们的人很多。
美猴王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个艺术形象,大家说一说,用美猴王作吉祥物有什么特殊意义。
(此环节目的是唤起学生旧有的知识积累,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美猴王的独特性,即是一个集动物、人、神于一身的艺术形象。
)二、阅读实践活动1.朗读课文,疏通字句。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弄懂下列词语意思:迸裂麋鹿瞑目石碣镌刻(2)学生结合语境猜测,必要时教师帮助,弄懂下列句子意思:大造化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人而无信,不知其可2.跳读课文,复述故事。
师: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寻找方法,帮助自己理顺思路,尽可能详细的复述课文。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总结方法。
(1)全文内容以石猴为中心理思路:出世——生活——探险——称王(2)称王内容以水为线索理思路:玩水——探源——入水——发现水帘洞(3)第一段通过名词理思路:国——海——山——石——卵——猴(此环节一是为了和小学学习衔接,二是为下一环节结合具体内容评析人物作铺垫。
)3.精读课文,品析人物。
师:美猴王显然是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美猴王“美”在何处?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结合文中语句品评。
《美猴王》优秀教案5篇
《美猴王》优秀教案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猴王》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猴王》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能识读运用以下词语:镌瞑目迸裂麋鹿石碣天造地设滔滔不绝力倦神疲2、通读小说,掌握故事情节,理清石猴的来历和成为“美猴王”的经过;3、结合小说对美猴王动作、语言的描写,把握“美猴王”的形象。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上学期期末考试有一道文学名著阅读题:《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
参考答案特别提示“美猴王”若写“孙悟空”、“悟空”皆不得分!为什么会把“美猴王”写成“孙悟空”或“悟空”呢?可能没有看原著,特别是没有关注标题和一些细节。
我们要多关注标题,标题对小说中的故事进行了高度的概括,语言精练,每回标题都采用对偶句,非常精彩;对一些重要的情节的和细节要反复地阅读。
有的同学喜欢看影视剧,尽管拍得不错,但不能替代原著阅读;那么“美猴王”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看题【思考与练习】第二题。
二、阅读课文第2段,找出课文中描写石猴动作的词,说说写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点?根据记忆,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动词。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草木,涧泉,山花,树果,与猿猴为伴,麋鹿为群,夜石崖,朝峰洞。
大家在阅读中注意到了这些词没有,写出了石猴的哪些特点呢?“行走跳跃”“食”“饮”“采”“觅”写出了石猴与其他猴类一样,活泼好动。
和其他孽类友好相处,和它们“为伴”“为群”“夜宿”“朝游”。
这些动作都是他猴性十足的表现。
石猴一出生“却会行走跳跃”,寻找食物,表现他“神”的特点。
“与猿猴为伴,麋鹿为群”,表现出他机智的特点。
这段话,语言结构整齐,词语使用恰当,而且写出了猴子的特点。
这些描写实在太好了!(后文写众猴进洞后“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把“猴性玩劣”的特点表现得惟妙惟肖。
《美猴王》教学案例 教案教学设计
《美猴王》教学案例教案教学设计教材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略)设计理念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理念。
1.自主学习:课前预习课文,扫除文字障碍,理清结构层次,围绕课后思考与练习自习课文。
2.合作学习:在预备课文的过程中,提倡小组的合作精神,碰到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在小组中讨论。
通过想象画出心目中的美猴王,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帮助。
3.探究学习:课文较浅显,学生可以自学,因此,可延伸拓展到整部小说,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到阅览室查阅有关《西游记》的资料,包括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创作意图以及小说的内容等。
教学过程(一)教学准备阶段1.师搜集资料,编写课件脚本,制作课件,制作与课文有关的《西游记》片段;从网上下载flash动画《孙悟空重犯花果山》,激发学生想象、创新兴趣;录制动画片插曲《猴哥》。
2.生方面:布置预习课文,利用课外时间到阅览室读《西游记》这部书,动手创作有关美猴王的画。
(二)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板块)第一教学板块:预备动作1.简洁的导入(略)2.检查学生课前搜集有关作者吴承恩以及神话小说《西游记》的简介。
3.自由朗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请一名学生主持听写,两名学生上讲台听写,其他学生写在课堂笔记本上,完成后让学生自己点评,师生共同纠正错误。
听写词语:(略)第二教学板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文章的结构。
全文按情节的发展可分为三部分(屏幕显示下列内容)。
(各部分及层次的意思略)第三教学板块:大胆放手,引导参与;小组讨论,自主学习。
1.围绕课文让学生提出问题,最后经过筛选确定三个主要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1)本文塑造了美猴王的形象,美猴王“美”在哪里?(2)他有哪些性格特点?(3)这个形象既有神的色彩,又有猴的特点和人的思想感情,三位一体,怎样理解?2.教师深入巡视,参与讨论,由学生回答得出以下的答案。
(1)美猴王的“美”表现在:身世美、行为美和言语美。
《美猴王》教案1_教案教学设计
《美猴王》教案1_教案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美猴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美猴王》。
课文主要讲述了石猴在花果山上成为猴王的过程,通过描绘石猴的勇敢、机智、顽皮和富有正义感的形象,展现了美猴王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认识生字词,能正确读写“石猴、猴王、水帘洞、七十二变”等词语。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美猴王的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
3. 学会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美猴王的性格特点。
难点:学会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2. 课文文本3. 美猴王故事图片4. 作业本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美猴王故事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美猴王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或同桌交流学习。
3. 合作学习(15分钟)4. 课堂讲解(10分钟)5.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一些有关美猴王的故事情节的选择题或简答题,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美猴王的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美猴王的小作文,或画一幅美猴王的故事画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美猴王的特点和故事情节。
可以设计成如下形式:美猴王勇敢机智顽皮石猴猴王水帘洞七、作业设计a. 美猴王是在____山上成为猴王的。
b. 美猴王在____洞里发现了一个秘密。
c. 美猴王有_____变的能力。
2. 写一篇关于美猴王的小作文,题目自拟。
3. 画一幅美猴王的故事画,要求画面内容生动有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课堂讲解,使学生对美猴王的故事情节和性格特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美猴王》教学案例教案教学设计
《美猴王》教学案例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美猴王》。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课文理解、主题探讨及创意写作。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敢、机智、善良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朗读、生字词掌握、课文理解和主题探讨。
难点:理解美猴王形象的意义,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创意写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曲,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3.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美猴王的形象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
4. 例题讲解:通过示例分析,讲解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创意写作。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例题,尝试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写作练习。
6.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评价、修改。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美猴王》2. 生字词:机智、勇敢、善良等。
3. 课文主题:美猴王的形象特点及意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词语,以美猴王为主人公,编写一个故事。
2. 答案示例:美猴王在花果山上过着快乐的生活。
一天,他得知附近的山村遭受了妖怪的侵袭,决定施展自己的机智和勇敢,带领猴子们打败妖怪,拯救村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课文内容和美猴王的形象特点。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西游记》原著,深入了解孙悟空的形象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七年级语文上册《美猴王》教案语文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掌握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并欣赏《美猴王》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手法,体会作者的意图和表达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学习《美猴王》,培养学生勇敢、智慧、正义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掌握生字词,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并欣赏《美猴王》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和词语。
(2)通过课文学习,体会作者的意图和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2.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合作精神,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西游记》主题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美猴王》。
2. 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受美猴王的形象。
3. 讲解生字词: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掌握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分析课文内容: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讨,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的情感。
5. 欣赏修辞手法:分析并欣赏《美猴王》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关于美猴王的小故事。
3. 思考并回答:你认为美猴王具备哪些品质?请举例说明。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七年级语文上册 《美猴王》教案 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美猴王》教案语文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能够理解《美猴王》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 能够默写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和段落。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和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 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写和对话,推测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3. 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的韵味和美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积极性。
2. 学习美猴王的勇敢、聪明、自信的品质,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会尊重他人,善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一、理解《美猴王》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二、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一、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
二、欣赏古典文学作品的韵味和美感。
教学准备:一、课文文本《美猴王》二、相关参考资料和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介绍《西游记》和孙悟空的形象。
2. 学生分享对孙悟空的印象和了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美猴王》。
2.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课堂讲解与讨论(15分钟)1. 讲解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比喻、拟人等。
3. 学生分享对美猴王勇敢、聪明、自信品质的理解和体会。
四、小组合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情节或人物进行讨论和展示。
2. 学生通过PPT或口头报告的形式,展示对所选情节或人物的分析和理解。
2. 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强调美猴王的勇敢、聪明、自信品质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一、课后作业:学生选择一个与美猴王相关的故事进行阅读和分析,写一篇短文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二、课堂拓展:教师可以引入其他古典文学作品,如《三国演义》、《红楼梦》等,进行比较和欣赏,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023最新-《美猴王》教案【最新3篇】
《美猴王》教案【最新3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要怎么写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壶知道为您带来的3篇《《美猴王》教案》,如果能帮助到您,壶知道将不胜荣幸。
《美猴王》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自由探索“金箍棒”的各种玩法,发展身体幼儿的协调能力和动作的灵活性。
2、运用课件创设互动的活动情境,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1、《美猴王》课件、2、音乐:《敢问路在何方》、《猴哥》;3、“金箍棒”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4、辅助器材:易拉罐、高跷、平衡木、纸箱、球、地垫等。
活动过程:一、观看课件(一),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跟“美猴王”练本领吧!二、老师(美猴王)带领幼儿(小猴子)进行热身运动。
三、小猴闯关练本领出示课件(二)闯第一关:幼儿自由探索“金箍棒”的不同玩法。
请幼儿表演“金箍棒”的玩法,同伴欣赏。
出示课件(三)引导幼儿欣赏“美猴王”练本领。
出示课件(四)闯第二关:鼓励幼儿探索合作游戏的方法。
教师拍摄孩子活动的照片,在大屏幕上展示,幼儿交流游戏的玩法。
4、出示课件(五)鼓励幼儿在合作游戏的基础上,尝试利用辅助器材进行小组游戏,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四、出示课件(六)闯关成功。
音乐响起,放松活动,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游戏。
反思:在开展大班主题活动《有趣的复制》中,我带着孩子玩了“真假美猴王”的游戏,发现他们对“孙悟空—美猴王”这个角色特别感兴趣,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的: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由此生成了体育游戏《美猴王》。
以往体育游戏活动比较单一,课堂气氛也不活跃,不能很好的调动孩子的游戏兴趣。
而采用课件不仅能在视觉上、听觉上有很大的改善,还可通过孩子、教师和教学媒体之间的互动方式,提高孩子的游戏兴趣。
于是我自制课件并大胆尝试设计了一堂体育游戏“美猴王”。
《美猴王汉语》教学大纲及《Nature》教案
《美猴王汉语》教学大纲及《Nature》教案第一章:《美猴王汉语》教学大纲概述1.1 教学目标1.1.1 学生能理解《美猴王汉语》的基本情节。
1.1.2 学生能运用汉语进行基本的日常交流。
1.1.3 学生能掌握一定数量的中国文化相关词汇。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美猴王汉语》1.2.2 语言点:拼音、汉字、词汇、语法。
1.2.3 文化点:中国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人物形象。
1.3 教学方法1.3.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1.3.2 情境教学法:创设实际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
1.3.3 对比教学法:比较中英文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第二章:教学计划与课时安排2.1 第一阶段(1-2周)2.1.1 熟悉课文内容,了解美猴王汉语的基本情节。
2.1.2 学习课文中的拼音、汉字、词汇、语法点。
2.1.3 进行简单的日常汉语对话练习。
2.2 第二阶段(3-4周)2.2.1 深入学习语言点,进行汉字书写练习。
2.2.2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模拟课文中的场景。
2.2.3 增加文化点的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2.3 第三阶段(5-6周)2.3.1 进行复习和巩固,对语言点进行测试。
2.3.2 组织学生进行汉语演讲比赛或故事会。
2.3.3 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三章:教学活动设计3.1 课堂导入3.1.1 图片展示:展示美猴王的相关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3.1.2 问题引导: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3.2 课堂讲解3.2.1 拼音教学:通过音频、视频等辅助材料,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
3.2.2 汉字教学:讲解汉字的笔画、部首等,帮助学生记忆。
3.2.3 语言点讲解:分析课文中的语言点,让学生理解并运用。
3.3 课堂实践3.3.1 对话练习:分组进行对话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3.3.2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美猴王汉语》教学大纲及《Nature》教案
《美猴王汉语》教学大纲及《Nature》教案第一章:《美猴王汉语》课程概述1.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汉语的兴趣和基本沟通能力。
帮助学生掌握美猴王故事相关的词汇和句型。
提高学生的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1.2 适用对象适用于初级汉语学习者。
学生需具备基本的汉语拼音知识。
1.3 教学材料《美猴王汉语》教材。
美猴王故事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1.4 教学方法采用任务型教学法,鼓励学生参与互动。
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
运用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安排2.1 教学内容学习美猴王故事相关的词汇和句型。
提高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2.2 教学安排第1-2周:介绍美猴王故事背景,学习相关词汇。
第3-4周:学习美猴王故事中的基本句型,进行口语练习。
第5-6周:阅读美猴王故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第7-8周:进行写作练习,编写美猴王故事梗概。
第三章:教学评估与反馈3.1 评估方法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词汇和句型掌握情况评估:通过小测试和口语练习来检查学生对词汇和句型的掌握程度。
阅读和写作评估:通过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来评估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3.2 反馈方式口头反馈:在课堂上及时给予学生口头反馈,鼓励其改进。
书面反馈:在学生的作业和练习上给予详细的书面评语和建议。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辅助工具4.1 教学资源《美猴王汉语》教材。
美猴王故事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汉语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练习材料。
4.2 辅助工具投影仪和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视频和教学材料。
汉语磁带和CD:用于听力练习。
网络资源:用于查找美猴王故事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文化介绍。
第五章:教学注意事项5.1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进行个性化教学。
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额外的辅导和支持。
5.2 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和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入美猴王故事的文化背景和趣味知识,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
《美猴王》教案1教案教学设计
《美猴王》教案1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2)学习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美猴王的机智勇敢、活泼可爱,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美猴王的形象特点。
(2)学习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教学难点体会文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理解古典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文中语言的韵味和节奏,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中的重点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点拨法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西游记》的片头曲,营造氛围,引出课题。
(2)提问学生对《西游记》和美猴王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
(2)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讲解易错、难读的字词。
3、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情节发展,明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4、精读课文(1)学生分组讨论:美猴王有哪些性格特点?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2)每组推选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3)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塑造美猴王的形象的。
5、拓展延伸(1)让学生讲述自己所知道的《西游记》中的其他故事,分享交流。
(2)鼓励学生阅读《西游记》原著,进一步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
6、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美猴王》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
14美猴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小说中塑造艺术形象的表现手法,体会本文语言通俗,简洁,生动的特点。
能力目标: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模仿、表演等多种能力。
情感目标:了解作者塑造美猴王这一艺术形象的特征,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作者如何通过动作、语言描写成功塑造一个集“猴”、“神”、“人”特点于一身的艺术形象的:能找出课文中描写石猴动作、语言的语句,能具体分析哪些语句表现了猴的特点、哪些语句表现了人的特点。
难点:美猴王到底“美”在什么地方?教学设想1、教法设计①设置情境、采用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教学模式②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2、学法指导⑴、课前准备①阅读《西游记》,搜寻与课文相关资料;通过预习扫清字词障碍,了解《美猴王》的故事梗概,准备复述。
②让学生分组用二百字左右描写本班的一位同学,抓住动作、语言、神态和外貌来描写,突出这位同学的性格特点。
让学生在课前对其他组保持神秘感,交上来让其他组同学猜一猜,看谁写得最传神。
⑵结合上课内容,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准备讲故事、速背、模仿配音、表情朗读。
3、教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1、正确读出以下词语:镌迸裂麋鹿瞑目石碣天造地设滔滔不绝力疲神竭喜不自胜2、文学常识简介(1)小组派代表介绍作者吴承恩及《西游记》,各组相互补充。
(2)教师小结与拓展: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
我国明代著名小说家,他所创作的《西游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美猴王》这篇文章是从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节选出来的。
《西游记》共100回,小说主要写美猴王--孙悟空战胜妖魔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石猴从出世到称王的全过程。
以后的故事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
《西游记》--我国古代小说史上最杰出的一部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内容梗概:全书情节可分为四部分:第一,从第1回至第7回,叙述孙悟空出生、求仙及得道,大闹“三界”;第二,从第8回至第12回,描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僧出世的故事,交代取经缘起;第三,从第13回到第99回,描写孙悟空被迫皈依佛教,玄奘西行,路遇八十一难,但在佛力的支持下,由八戒、沙僧协助孙悟空保护唐僧,一路斩妖除怪,化险为夷,平安到达西天;第四,第100回为全书的结尾,描写师徒四人取经回到东土,都修成正果。
《美猴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美猴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美猴王》这一课是语文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
这篇文章选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神话小说《西游记》。
这篇文章内容浅显,但故事情节清晰,内容完整。
有妇孺皆知的孙猴子鲜活的形象,符合学生阅读心理需求,深受初中学生欢迎,是适合初中学生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优秀范文。
学习目标:1.自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复述课文。
2.结合文中相关语句,用自己的话说出美猴王的性格特点。
3.运用本文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写一个小片段。
学情分析:《美猴王》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册小说单元的一篇课文,虽然这是初中生第一次学习小说这一文体,但通过《空城计》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阅读小说的基本能力。
本文又是自读课文,内容较浅显,基于此,我准备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对多种描写方法的分析来把握美猴王的形象。
教学重点:结合文中相关语句,用自己的话说出美猴王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运用本文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写一个小片段。
活动一【导入】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大屏幕出示谜语:猜一猜,他是谁?①他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
②取经路上,他是师父的好帮手③他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本领高强。
④他是艺高胆大的神仙传奇,更是血肉丰满的英雄好汉!孙悟空这个形象大家都熟悉,影视作品里有许多人塑造过这个形象,像六小龄童了、周星驰了。
那么,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让我们回到原著,看一看,今天我们就来追溯一下孙悟空的身世,学习一篇很有趣的文章《美猴王》。
本文选自《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吴承恩。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得出本文的写作对象孙悟空,再从影视作品中的孙悟空,过渡到原作中的孙悟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的将学生的思维带到课堂情境中来。
活动二【讲授】交代目标,明确方向学习目标:1.自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复述课文。
2.结合文中相关语句,用自己的话说出美猴王的性格特点。
3.运用本文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写一个小片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esson 1 Nature
一、教学目标。
通过色彩斑斓的图片让学生认识自然界的常见的一些事物,使学生用汉语准备的读出来并且认识这些事物的颜色、形状等特征。
并在课堂上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以及课后练习。
二、教学重点。
1、让学生学会用汉语读出常见的自然界的事物并且描述它们的性状。
2、声调的教学。
3、手工制作。
三、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用汉语读出常见自然界事物并描述它们的性状以及声调的教学。
四、教学工具。
彩色图片、剪刀、彩纸、彩色水笔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与同学们热情的打招呼问好,活跃课堂气氛。
(二)、第一部分:say it
1、拿出一些色彩斑斓的常见的自然界事物的图片,让孩子们辨认是什么。
2、出示一张图片让小朋友们辨认,接着告诉他们用汉语怎么说.适当给学生讲解一些拼音的知识,如云的拼音,就教学生它的声母是什么、韵母是什么,声调是什么,和起来读什么,重点在整体认读。
嘴型适当夸张让孩子们领会发音方式,老师读一遍学生跟着对一遍。
依次让孩子们学习怎么用汉语说这六种事物。
3、在小朋友们大致掌握以后,老师随机拿图片出来让他们用汉语读
出其名称以检验掌握程度,对不够准确的再进行领读以纠正。
4、结合课后练习(3)read and choose 如下:经行操练。
(二)第二部分 read it
1、提示孩子们六张图片上声调的部分,并告诉他们汉语有四个声调,这部分决定着一个汉字的音高升降变化。
2、给学生在黑板上用五度标音法画出四个声调。
用“a”加上声调进行领读,最好是伴以手势来示意音高升降变化。
老师读完学生就跟着读并一起做手势。
学完后,进行四声的唱调,学生跟着老师唱,学会后,老师可以点积极的小朋友起来唱调并做手势。
(三)第三部分chant it
1、让学生复习一下六张图片,让他们注意看着拼音读一遍,接着按照书本的内容把红色的字体试着读出,老师记得多给以表扬。
2、剩下的黑色的字老师示范读音,让学生跟着读,几遍练习以后让学生把红色字和黑色字连起来读一遍。
3、最后给学生讲解“圆、弯、小、一闪闪”都是这些事物的形态特征,再拿出图片让学生观察每种事物是什么颜色、什么性质等等。
4、接着利用课后练习(1)进行操练,让学生把观察的自然物的颜色填充,并注意其形态特点。
(四)第四部分 do it
1、给小朋友们发剪刀、彩纸、彩笔等工具。
2、让小朋友们根据练习(1)里的自然物的色彩特点,按照第四部分书中的步骤,先让小朋友们在彩纸中选出月亮和星星的颜色(黄),再让小朋友们对照书本在纸上画出一个月亮和两颗星星,并把画好的月亮和星星给剪裁下来,再选出太阳是什么颜色(红),按照太阳的样子在纸上画出一个太阳,接着把裁剪出的月亮和星星粘贴在太阳的周围,这样一幅美丽的图画就完成了。
4、让小朋友相互穿越自己的作品,并评出自己心中画的最好的小朋友。
5、让小朋友们完成最后一个练习(2) read and stick。
让他们根据刚才的剪贴过程利用彩纸、彩笔、剪刀、胶水给图上粘贴上最合适的图形。
(五)课堂小结
老师带领学生回忆今天学会了用汉语读出六种自然界的事物太阳、月亮、星星、山、云、树,并了解了它们的色彩和形态特征,其中我们还简单的学习了声调。
并完成了漂亮的手工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