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和减法(一)_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四年级数学教案第七册——加法和减法运算教学

四年级数学教案第七册——加法和减法运算教学

四年级数学教案第七册——加法和减法运算教学在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加法和减法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两个运算。

因此,我们需要格外重视这一环节的教学,全面提升学生在基础数学运算中的能力和水平。

本篇文章将从整体上讲述四年级数学教案第七册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教学,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基础知识的掌握在加法和减法运算的教学中,首先需要重点讲解数字的意义和大小。

让学生掌握基础数字的大小、比较和排序,帮助他们理解不同数的概念、区分数的大小、掌握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打牢基础。

要注重数学加减法的基础知识,如加法法则、减法法则、数学运算符“+”和“-”,让学生充分理解数学加减法的概念及符号含义,灵活运用加减法运算法则。

二、教学方法的探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合理选择、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好地掌握数学加减法。

例如,在讲解数字的大小时,可以通过生活实例形象地呈现,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感知数字的大小。

通过搭配数字卡片、数字线、数轮盘等教学工具,让学生在视觉、触觉、听觉等多方面感知数字的大小和加减法的操作方法,增强记忆、理解力。

在教学示范时,要注重语言的表达,采用简单清晰、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动作,让学生更易于理解,更加投入。

三、师生互动与小组合作在教学中,师生之间是互动的,在互动中产生了更多的有效交流和有益的学习。

教师应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增强学生对数学加减法的兴趣。

同时,组织学生利用合作小组讨论学习,让学生在团队中互相合作,探讨数学中的难点问题,共同探索数学加减法的规律和方法,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四、巩固与练习加法和减法的掌握离不开良好的巩固和练习。

我们应充分利用各种途径,让学生在课堂内外多方位的进行复习和练习,并及时做好测验,熟悉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五、教师风范在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教师的授课风范至关重要,因为一个良好的教师不仅掌握着学科知识,而且拥有具有魅力的教学流程和技巧。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核心素养教案(8课时)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核心素养教案(8课时)

单元主备人:不相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同点:前者个位数相加不进位,后者个位数相加进位。

经学生自由讨论,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A、39+40=79 79+4=83B、30+44=74 74+9=83C 30+40=709+4=1370+13=83活动意图:本节口算课是学生在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学生对此已经比较熟悉口算的方法,口算的方法一定会受到笔算的迁移作用,因此想到,学生的口算方法可能会相对单一,缺乏各种算法间的沟通与联系。

环节三:实践应用1.找规律填数。

2.本周李叔叔卖出了34筐水果,还剩下28筐。

李叔叔原来有多少筐水果?3.口算。

41+33= 58+11= 52+38= 52+18=26+43= 52+18= 26+63= 37+45=34+47= 39+46= 32+24= 26+39=4.里面填上合适的数。

教师活动:1.解决巡视学生做题情况,对后进生点对点指导,只要认真审题,定能收获满满。

学生活动:1、学生口答,集体纠正。

2、学生在题纸上独立练习。

3、请学生板演,交流,集体订正。

活动意图:学习这些内容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而且还为后面学习多位数的笔算加、减法做准备。

环节四:自我总结教师活动:课堂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正确地进行两位学生活动: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格,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6.板书设计两位数减两位数.环节三:应用规律1.、在□里最大能填几?最小能填几?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53+42=60-() 93-18=50+() 72-5=84-()活动意图: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理,并熟练应用所学规律检验计算结果。

环节五:自我总结教师活动:课堂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使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学生活动: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的问题是:活动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第4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第4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教案

4.1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究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算法的过程,理解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从而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重点: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

教学流程:一、知识回顾引言:前面我们认识100以内的数,知道了数的组成,今天我们来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练习:1.口算练习。

8+6=3+5=5+2=12-5=9-5=15-9=20+4=50+8=答案:14、8、7、7、4、6、24、582.填空。

(1)80里边有()个十。

(2)6个十组成()。

(3)54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

(4)63可以分成()个十和3个一。

答案:8 60 5 4 6二、探究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探究整十数加整十数1.出示图,提出问题。

六一儿堂节到了,老师给小朋友们买来一些苹果。

看图出示问题: -共买来多少个苹果?2.分组活动。

请小朋友分组合作,一起数一数、算一算这里- -共有多少个?好,看哪一组想得最好?学生分组操作,秧师巡视。

1.小组汇报。

小朋友都想得很好,你的小组是怎样想的?说给大家听听。

让学生说出自己不同的想法,并用多媒体演示。

最后问:你最喜欢哪种方法?4.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做。

20+10= 40+20= 30+50= 60+20=总结:整十数加整十数,先把整十数看成以“十”为计数单位的数,然后再相加,得几就是几十。

探究整十数减整十数1.出示图,提出问题。

分给小班20个,还剩多少个?2.分组活动。

《加减法一》数学教案设计

《加减法一》数学教案设计

《加减法一》數學教案設計教案设计:《加减法一》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掌握基础的加减法概念,能够熟练地进行20以内的加减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操作和实际演练,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提高计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1. 加减法的概念理解和实际应用2. 20以内加减运算的熟练掌握三、教学难点:1. 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2. 快速准确地进行加减运算四、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引入加减法的概念。

例如,讲述“小熊买水果”的故事,通过小熊购买和消费的过程,引出加减法的含义。

(二) 新知讲解(20分钟)1. 加法的讲解:展示一些实物,比如苹果,让学生理解“加”就是把东西放在一起的意思。

然后通过实物演示和板书示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加法运算。

2. 减法的讲解:同样通过实物演示和板书示例,让学生理解“减”就是从一堆东西中拿走一部分的意思。

(三) 实践操作(20分钟)设计一些加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以此来巩固他们对加减法的理解和运用。

可以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场景问题,如“妈妈买了5个苹果,吃了2个,还剩下多少?”等。

(四) 小结与反馈(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同时,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反馈,表扬优秀的学生,鼓励需要改进的学生。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程度和运算能力。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提供额外的帮助和支持。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解决,并在以后的教学中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优秀6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优秀6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优秀6篇《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根据现实的问题情境合理选择估算策略,掌握估算方法,能将三位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数或整十数进行近似计算。

2.通过估算方法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估算在生活实际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本课的内容是建立在前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与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基础之上的,由于学生没有学过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精算,在本课的估算中,他们还必须将三位数估成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进行计算。

又因为估算本身就是一种开放型的创造性活动,估算的方法灵活多样,因内容而定,因实际情况而变化,往往带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而三年级的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的方法都在形成过程中,所以,本课必须加强估算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有章可循,进行合理的估算。

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结合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体会估算的必要性,同时重点突出估算的策略和方法:一是教学用不等式的性质进行估算的策略。

二是教学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估算。

而这也正是本课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估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估算。

教学难点:根据现实情境,合理选择估算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卡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问题引入(一)复习旧知1.课件呈现:P9的主题图,这一所学校的学生正要乘汽车去世博会参观,谁能再次快速地口算出各年级的人数?请学生直接报出答案后,再说一说是怎么算的。

2.学生汇报完毕,教师点击课件:小精灵也算了一算,这个学校的一到三年级来了221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9人。

3.点击课件呈现本课P15的主题图中的巨幕影院:他们参观完了世博园,来到了上海球巨幕影院看一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电影。

(二)引入新课1.点击课件,呈现P15的主题图,出现三条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阅读与理解: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1)学生汇报: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一到三年级有221人;四到六年级有239人;(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时,教师及时给予引导与肯定,最后引出本课的问题是: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3)让学生讨论解题思路:要想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能不能坐得下的问题,其实就是求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其实就是比较六个年级的学生人数与座位数的大小,所以要先求出六个年级学生的总人数,而后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21+239=3.适时引导,引入新课(1)师:我们还没有学习过三位数加三位数,怎么办?可能有学生说:我会算。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加法和减法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加法和减法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加法和减法一、教学目标1. 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能正确读写数学符号“+”和“-”。

2. 能够利用加法、减法完成小学数学口算,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技能。

3. 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具、材料与准备1、教材: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课件:PPT课件3、教具:数学教具(小球、小石子等)4、其他准备:课前准备好控制器,检查课件播放设备的正常运行等。

四、教学内容1、导入(1)寻找数学符号教师出示两个“+”符号,引导学生寻找此符号,确定它们的位置。

并问:“数学符号‘+’代表什么?”让学生说出答案。

(2)口算教师出示两个数字,如2和3,让学生先默读后喊出答案“5”。

再出示3和1,让学生计算后说出答案“4”。

2、正式授课(1)引出加法教师用十以内的数字做例子,利用教具让学生逐个点数并记录。

同时,出示“+”符号,解释“+”号的作用,介绍加法的概念。

最后,写一个式子让学生模仿:3+2=5,让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模仿计算。

(2)练习加法提供几个数字,让学生利用加法计算得到答案。

教师提示学生加法的要点,例如:“小的数字加大的数字要用指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运用加法的技能和方法。

(3)引出减法采用相似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并提供相应的计算例子,如3-2=1.(4)练习减法给予相应的数字,让学生计算减法。

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思考减法的借位和退位。

针对不同的情况,让学生掌握减法运用的技能和方法。

3、结束语本节课结束时,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们需要善于总结,把所学知识进行整理,表明自己的答案和思路。

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和“-”3+2=52+3=53-2=1注意:小的数字加大的数字要用指法。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共4课时)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共4课时)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及根据情况选择恰当方法的意识,感受口算方法背后隐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3.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点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加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之上,来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学习的,由于学生刚接触两位数的口算,相比以往的口算,难度有所提高,特别是对于把一个两位数分解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并要将这两个数都记在头脑中,对于学生难度不小,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尽量让学生通过尝试、讨论、交流、汇报、比较、反思与小结等各个环节,让学生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同口算方法与口算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择优选用,并引导学生认识口算方法背后隐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卡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一)情境创设:1.课件呈现:赏“上海世博会”的有关图片让学生欣赏。

教师介绍:这是在我国上海举行的第53届世博会中的一些照片。

2.师:有一所学校的学生也正要乘汽车去世博会参观,大家请看大屏幕(呈现主题图),3.请大家仔细观察,并说一说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汇报,教师给予引导或肯定。

@(二)引入新课:1.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从这个画面中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看来,数学在生活中真的是无处不在啊。

2.师:今天啊,我们就来研究这个学校的同学在参观世博会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之一──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设计意图:由世博会的图片引入,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让学生寻找主题图中的数学信息,又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二、引导发现,自主探究(一)引导发现:1.提出问题:课件演示:大客车慢慢开来了,小朋友们马上就要出发了,但需要持票上车,请问: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2.引导分析:让学生说说“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是什么意思引是导学生得出;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目标1、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口算,并说出算法。

(老师提问,学生齐答)54+5=26+9=20+40=15+30=47+42=师:前面4个加法算式利用我们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算法就能够进行口算,那最后一个如何口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类似47+42这样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二、自主探究1.课件出示第9页情境图及第10页例1(1)。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并列式。

求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就是把一年级两个班的人数相加,列式为35+34。

(2)引导学生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各小组进行汇报,展示不同的算法。

2.课件出示例1(2)。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并列式。

求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就是把二年级两个班的人数相加,列式为39+44。

(2)引导学生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各小组进行汇报,展示不同的算法。

小结: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可以把其中一个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另一个两位数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也可以把两个两位数都看成整十数加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再算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结果加起来。

三、课堂练习1.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2页“练习二”第1题。

3.完成教材第12页“练习二”第2题。

4.完成教材第12页“练习二”第3题。

布置作业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解决问题(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
分析问题,找出正确的解题方法。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如购物、运动会等,引出问题。

(2)让学生说说在这些场景中可能会遇到哪些数学问题。

2.探究新知
(1)加法问题
①出示问题:小明有15本书,小红有8本书,他们一共有多少本书?
②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用加法计算,15+8=23(本)。

(2)减法问题
①出示问题:小明有20元钱,买了一个文具盒花了12元,还剩下多
少钱?
②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用减法计算,20-12=8(元)。

3.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用加法和减法解决。

4.课堂总结
(1)让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2)强调要认真分析问题,选择正确的解题方法。

5.布置作业
(1)自己编一道加法和一道减法问题,并解答。

(2)在生活中找一找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的问题。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那个数字就是33。
87 -( ) = 50, 所以填入的数字是37
找到一个数字,从87减去等于50,
那个数字就是37。
( ) + 72 = 90, 所以填入的数字是18
找到一个数字,加上72等于90,
那个数字就是18。
63- ( ) = 17, 所以填入的数字是46
找到一个数字,从63减去等于17,
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的算理,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好的,我可以根据你提供的信息来帮助你设计一个丰富有趣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请让我来一步步地为你规划这个教学单元吧。
一、复习
1. 口算加法练习:
28 + 37 = 65
34 + 32 = 66
36 + 42 = 78
37 + 25 = 62
32 + 46 = 78
54 + 38 = 92
45 + 19 = 64
15 + 65 = 80
2. 口算减法练习:
76 - 20 = 56
45 - 30 = 15
25 - 4 = 21
89 - 3 = 86
二、新课
1. 例2(1): 64 - 54 = 10
(1) 学生尝试自己算
(2) 学生分享解题思路:
直接相减
先算10位,再算1位
3. 扩展题:
( ) + 34 = 70, 所以填入的数字是36
找到一个数字,加上34等于70,
那个数字就是36。
400- ( ) = 320, 所以填入的数字是80
找到一个数字,从400减去等于320,
那个数字就是80。
( ) + 53 = 86, 所以填入的数字是33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小数加法和减法9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小数加法和减法9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小数加法和减法9篇小数加法和减法 1教学内容:p.47、48的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1~3题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教学准备:在黑板上的板书。

教学过程:一、学习新知:1、课前在黑板上板书:钢笔8元笔记本3元4角讲义夹4元7角5分水笔2元6角5分问:我们平时说价钱习惯说成几元几角几分。

现在请你把它们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指名说一说:8.00元,3.40元,4.75元,2.65元这些小数哪些能化简?把它化简成最简小数。

(8元,3.4元)2、看黑板上的四样商品的价钱,请你选择两件商品并算出总价。

交流:(可能有的几种情况)(1)钢笔和笔记本一共多少钱?口答算式和结果,板书:8+3.4=11.4(元)问:这个“11”哪里来?为什么8加的是3而不是4?补充竖式说算理(略)强调:8是整数,3是整数部分的,要和它对齐。

补充一个整数加法的竖式,说说整数加法在列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特点:右边对齐。

仔细观察小数加法:右边不对齐。

追问:那该对齐什么?(小数点)补充:把8改写成8.0,体会小数点对齐。

那你做这样的题时,会不会把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的0补出来?指出:没必要补,但要注意整数部分和整数部分对齐,小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对齐。

继续算一算:钢笔和讲义夹的总价,钢笔和水笔的总价。

(2)讲义夹和水笔的总价:指名列式,板书竖式。

观察竖式,体会“小数点对齐,就等于相同数位对齐”。

算出结果:7.40指出:竖式上算出的结果是两位小数,写在横式上的时候要化简成7.4(3)笔记本和讲义夹的总价:列竖式计算,再次体会小数点对齐。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设计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材目标: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4.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5.用连加、连减解决问题。

教学要求:1.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建议:1.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

它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这是由传统数学教学上的缺陷造成的。

计算的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

教学中,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

比如,借助教材设计的发新书的情境,让学生提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计算方法,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置入有事物、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

再如,借助教材设计的“写字”“发饮料”等,给学生创造结合实际情境提出计算问题和进行计算的空间。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和习惯,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识。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材的设计已经努力体现了《标准》的理念,例如,例题、“做一做”等的插图,一般都展现了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方式。

教学时,可以结合教材,精心设计,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例如,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教材第62页)时,借助发书的场景,让学生进入情境,并从中发现“一共有多少本书”“左边有多少本”等计算问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一)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一)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一)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材分析: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知识结构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以后研究万以内的加减法,以及小数加减法和分数加减法的基础,因此引领学生学好加减法至关重要,为了突破重难点,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突出了以下几点:1.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研究加减法的动机和兴趣,同时借助具体情境较直观地理解2.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记忆、理解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注重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结合。

计算不仅仅是要求学生会正确地算出结果,更重要的是运用计算解决问题;反过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进一步巩固了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1.借助小棒、圆片等直观学具的操作,使学生探索并发现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试题。

2.使学生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竖式的简便写法,能正确、灵活地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试题(包括含有小括号的)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有着密切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建议:学生在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师在教学时应尊重这种差异,同时在教学设计上要面对这些差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提倡计算方法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建立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之上,教师应多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不断丰富其直观经验,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练要采用多种有效的形式。

课时安排:1.加法:4课时。

2.减法:5课时。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5课时。

4.整理与温:2课时。

加法第1课时讲授内容:教材第11页情境图,第12~13页例1、2.教学目标:1.理解100以内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算理,并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优秀5篇】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优秀5篇】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优秀5篇】《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课题小数加法和减法课型新授本课题教时数:1 本教时为第1 教时备课日期10月7日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光盘。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

1、出示例1的情境图。

谈话:这是同学们在文具商店购物的画面。

你能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学生交流后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些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下面的问题及相应的算式:(1)小明和小丽一共用了多少元?(2)小明比小丽多用多少元?(3)小明和小芳一共用了多少元?(4)小芳比小明少用多少元?(5)三个人一共用多少元?2、揭示课题。

提问:同学们不但提出了许多的问题,还列出了算式。

请大家观察这些加减法算式,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吗?谈话: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板书课题:小数加法和减法)二、探究。

1、教学例1的第(1)问。

谈话:你能用竖式计算4.75+3.4吗?先试一试,再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讨论:你是怎样计算的?又是怎样想的?围绕学生采用的算法进行比较,要求学生具体地解释思考过程。

小结: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把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然后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分别相加。

2、教学例1的第(2)问。

谈话: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索,知道了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后再算,那么怎样计算小数减法呢?学生完成后,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再进一步追问: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时,为什么要把被减数和减数的小数点对齐?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3、教学试一试。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word文档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word文档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word文档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准确计算;2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水平及根据情况选择恰当方法的意识;3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点体会减法的意义,感受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之上,来实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学习的。

因为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对于把一个两位数分解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并要将这两个数都记在头脑中,再来分步计算已经基本掌握。

但上节课加法的学习对本课的口算减法可能会让学生产生方法上的混淆。

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还是要让学生通过尝试、讨论、交流、汇报、比较、反思与小结等各个环节,让学生充分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同口算方法与口算思路,引导学生择优选用、再次感受口算方法背后隐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并且通过综合练习与最后的总结与归纳,理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联系与区别,为后面的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难点:100以内减法式题口算方法熟练应用教学准备:课件、练习卡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一)复习旧知:课件表现口算复习题。

14+53=47+25=24+21=32+29=2437=325=5330=6520=指名汇报口算结果,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样的。

(二)引入新课1师: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肯定:看来啊,同学们不但对上节课所学的两位数加法掌握得很牢固了,对以前学习的减法也是记忆深刻啊。

2师:今天啊,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前面所学知识,既让学生复习到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又唤醒学生对以前学习的减法知识的回顾,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和迁移的准备。

同时开门见山地点明本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直接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

】二、探究新知(一)情境创设,导入新知师:上节课我们利用所学知识,协助某学校同学解决了购买车票的问题,全校师生都顺利地坐上开往上海世博会的大巴了,我们来看看大家在车上都谈论些什么?1课件动态表现情境图: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2学生汇报发现的数学信息。

小学一年级加法和减法教案设计

小学一年级加法和减法教案设计

小学一年级加法和减法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建立基本的数学概念,掌握1-10的数字和数量,能用自然语言描述数字数量和顺序关系。

2、掌握数学符号“+”和“-”,理解“+”表示相加,“-”表示相减,学会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加减法。

3、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基本符号“+”、“-”,理解其含义及应用。

2、认识数字的大小顺序,学会运用基本加减法计算。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理解数字的比较,掌握大小顺序的概念。

四、教学策略:1、采用多元智能教学策略,包括视觉、听觉、动觉、数据逻辑、人际交往等方面。

2、采用启发式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通过造型玩具教学在课堂中,老师可以使用造型玩具来引导学生理解数字数量和大小顺序。

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摆放玩具,然后数一数,讲解数字的大小概念和顺序关系。

可以组织学生对玩具进行排序,再运用加减法,了解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通过教材教学老师可以通过教材,向学生传授有关加减法的基本知识。

引导学生了解“+”、“-”两个符号的含义。

对“+”符号,老师可以教学生用手模拟加法的运算过程,例如,用手比划把几个物品加起来的动作,再让学生体验加法运算的实际操作。

对“-”符号,老师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教学生体验减法运算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减法与加法的不同。

3、通过课外活动教学在教学外的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加减法的实践经验。

例如,小学一年级数学加减法教案设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购物,让学生计算商品的数量及金额,然后提供实际情境的加减法例子让学生进行加减法的思考和运用。

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进行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

六、教学评估:1、日常评估每节课结束时,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次简单的测试。

测试内容包括数字的大小顺序、加减法的计算、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笔算)
课型
新授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十或几百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十或几百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数的拆分、口算和笔算的方法。通过拆数游戏、口算练习和学习新课,学生将掌握这些技巧和方法,并在巩固练习中独立应用所学知识。
一、复习准备
1. 拆数游戏
教师出示一系列的数,要求学生将其拆分为整百和整十数或整百和一百几十的数。以下是一些示例:
教师:请将下面的数拆分为整百和整十数。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教材第14页的"做一做"题目。
教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4页的"做一做"题目,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2. 完成练习三第1-3题。
教师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第3页的第1-3题,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数的拆分、口算和笔算的方法。在拆数游戏中,学生锻炼了分解数字的能力,通过口算练习,学生训练了头脑计算的技能。在学习新课时,学生学会了笔算加减法的技巧,并了解了在笔算时应注意的重点。在巩固练习环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了相关练习题。
二、学习新课
1. 出示例6(1) 380 + 550 =
教师出示题目,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计算。
教师:我们来计算380加550,请思考一下,应该如何计算?
学生:可以先把380拆成300 + 80,然后300 + 550等于850,再加上80就是930。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3课时)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3课时)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3课时)教学目标:1.明白得并把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运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培养学生在不同的方法中择优的意识和迁移旧知识解决新咨询题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适应。

教学咨询题诊断分析: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是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的基础上编排的。

这部分内容的学生不仅能够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而且还为后面学习多位数的笔算加、减法做了铺垫。

由于前面在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时,学生差不多接触了转化的思想方法。

因此,本课一开始时,学生就专门可能想到几百几十看成几十几个十,将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转化成两位数加两位数来运算。

也可能会有学生就直截了当利用列竖式,进行笔算。

但不论学生运用哪种方法,一定要让学生讲清算理,同时要注意各种算法中相应的咨询题。

专门要重视的是进位加与退位减,要让不同算法的学生尝试一下其他算法,通过对比、比较选择更合理、更适合自己的算法。

教学重点:把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和退位减。

教学预备:课件、练习卡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1.师:课件直截了当出现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

咨询:同学们,你们认识她吗?对,她确实是我们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

2.课件出现:世博园里的一个纪念品商店,商品琳琅满目,吉祥物海宝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1)师:你们看,同学们来到了世博园纪念品商店。

那个地点面的商品可真多啊!其中吉祥物海宝最受游客的欢迎。

(2)课件出示:上午卖出380 个“海宝”,下午卖出550 个“海宝”。

3.提出咨询题:你能按照图中的内容提出一个数学咨询题来吗?(1)可能会有学生提出:①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海宝”?②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个“海宝”?(2)分析比较:①这两个咨询题分不用什么方法运算?你会列出算式吗?②学生列出算式后,师:这两道加、减法的运算与我们前面学习的加、减法有什么不同?4.点明课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师板书课题。

小学数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大单元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大单元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大单元教学设计一、链接课标1. 本单元内容安排体现了课标以下特点(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

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贴近学生生活是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本单元遵循这一原则,为计算教学设计了参观“世博会”的情境,提出买车票的张数、比较各种车票的价格、“海宝”的销售量等实际问题;为估算教学设计了“看巨幕电影能不能坐下”等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增强了时代感。

(2)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

提倡算法多样化的目的是倡导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独立思考,变“学方法”为主动构建方法。

本单元仍然注意体现这一理念,如教学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呈现两位学生不同的口算方法,还通过小精灵的提问“还可以怎样算”,提示可能还有其他算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在教学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时,也出现口算的方法。

其目的是鼓励学生开阔思路,在交流、比较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学习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3)重视估算能力的培养,突出估算的策略。

估算是近似地猜测事物数量的行为,估算能力是指个体懂得在什么情况下无法或不必做出精确的数字处理或数字运算,而应用相关数学知识和策略给出近似答案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不仅要让学生体会估算的意义,还要让学生掌握估算的策略和方法。

二、单元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1)体会口算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练习中的第 3、4、7、8 题,都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而且可以应用口算很快得到答案,从而解决问题。

在学习口算的初期,由于百以内的加、减法数据稍大,学生可能不习惯口算,而是用笔算解决问题。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应用口算,体会口算的好处,认识兴趣。

口算也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逐步地自觉运用(2)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法和减法(一)教学内容所体现新课标的思想:教学内容选择学生熟悉的课外生活,里面蕴含着一些数学问题,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去解决。

主体图的增加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逐步培养,教师要为学生“用数学”创设条件,首先要多为学生提供丰富有趣的生活素材。

其次,注意培养学生从现实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第三,要组织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使学生的解题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很多的加减计算问题。

2、初步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比较熟练的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3、正确的口算1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

4、在解决问题的具体环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加、减法的含义,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能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思想:通过课件的演示,让学生直观的体会加法的意义,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在书写中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加以培养。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会口算5以内的加法。

2、初步了解加号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强调把两部分和起来用加法。

教学难点:熟练口算5以内的加法。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游戏(对暗号)5的组成师:我说1,生:我对4,1和4合起来是5。

4、3的组成。

二、学习新知(一)(出示课件)河里有两条小鱼,又游来一条。

※1、学生观察,说一说意思(河里有两条小鱼,又游来一条。

)一共有几条小鱼?(3条)※2、3条又是怎么来的?(边做手势边说,2条小鱼,又游来1条,合起来是3条。

)集体做两次指名说自己说同组说。

3、你能列一个算式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4、教师讲解:像这样把两条鱼和1条鱼合并起来求一共有几条鱼?我们就用加法来计算。

5、说明加号的写法和读法“+”举小手写“—+”※6、说明加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以及各部分表示的意思提问:2和1分别表示什么?3又表示什么?学生说一说,同桌互相说一说(二)出示课件(小猴图)※1、观察说图意(手势: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合起来求共是多少叫做整体)2、列式计算3、说算法4、各部分表示什么(三)看课件直接说图意列式,说算式的意思。

三、巩固练习(一)摆小棒(看谁的小手最灵活,和老师一起摆。

)1、左2右1列一个加法算式2+1=3说算式的意思。

2、左2右2列一个加法算式2+2=4说算式的意思。

3、自己摆,列一个加法算式,说算式的意思。

(二)课间休息摘苹果游戏。

(看谁会举手,趴桌休息。

)(三)学生独立作。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1、51页第一题,看图说清图意(颜色、方位。

)部分+部分=整体2、2+()=5()+2+43+()=5()+3=43综合练习(课件展示一幅综合图)学生看图说话、列式、计算四、课堂小结: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板书设计:加法2+1=3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3、4、5的组成,直接介绍我们要认识新的朋友“加法”。

课件中通过两只小花猫在洗脸,(学生用手表示两只小花猫洗脸的动作),课件演示又跑来一只小黑猫和它们一起玩,(学生用手表示一只小黑猫跑来的动作),现在两只手合起来,一共几只猫?(三名学生说图意,其他学生跟着做动作。

)学生对于做动作很感兴趣,能够认真听别人答题,还能让自己跟着练习。

你用什么方法表示把两只小猫与一只小猫和起来呢?(1、手势。

2、圈起来。

3、括起来。

4、用加号。

)介绍在2与1中间用加号“+”和起来=3。

说说“+”的写法。

追问,看看数学家问什么把加号这样写?(横是一部分,竖是另一部分,加号就是把两部分合起来。

)说说每部分的意思及整个算式的意思,要知道已知放在等号前面,求得问题放在等号后面。

练一练中把加法算是的意义进行扩展1、一部分+又来的一部分=整体2、静止的两部分合起来=整体。

注意点:一年级新生对于理解图意是很困难的,让学生边说图意,边用手势表示合并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形象记忆,其他学生也做同样的动作是为了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过程。

但是学生一同跟做动作的时间不要过长,以免厌烦。

学生练习说图意是十分重要的应用题分析练习的开始。

一两道题详细分析之后(说图意、列式,说算式中每个数字、符号的意思,说整个算式的意思。

),学生掌握较好就可以说图意、列式,说整个算式的意思。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体会“加法交换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加法交换律教学难点: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习有条理说话。

教学过程:一、导入口算练习二、新授1、出示图,引导生观察,自己说说图意,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说图意,求一共有多少只鸽子?怎样列式?2、生边说师边板书:3+2=53、还可以怎样列式?2+3=54、观察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加数相同,位置不同相加的结果相同)师: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后,在相加,得数不变。

5、练习,看谁说的快,说说为什么这么快。

(1+3=4+1=2+3=1+2=3+1=1+4=3+2=2+1=)6、摆一摆左边摆1个图片,右边摆2个图片,请你求出一共有几个图片?生动手操作,列式:1+33+17、说一说出示图片,同桌相互说图意后独立列式。

三、游戏:比比谁聪明(1)直接写出得数2+1=3+2=1+3=1+2=2+3=3+1=(2)看图列式生独立列式,个别纠正(3)0+5=1+0=4+=4(4)说一说,算一算。

(5)猜一猜,算一算小组合作完成,看哪组列出的算式多。

四、小结生活中有许多把两部分合起来的数学问题,希望同学们把学到的知识真正用到生活中去。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学生对于两部分合成一部分理解较好,所以加法交换率自然理解。

对于说图意,学生理解较好,很少出错。

第三课时设计思想:通过课件的演示,让学生直观的体会减法的意义,初步理解减法是从整体里去掉一部分,并让学生能够根据数的组成进行减法计算。

教学目标:1、理解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

2、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3、让学生初步感知减法的几种表达形式(动态飞走,静态划掉等)教学重点减法的意义,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

教学难点:找准原有的总数,即被减数教学过程一、导人(一)对暗号(数的组成)1、4的组成:师“我出2”生:我对2,2和2组成4师“我出3”生:我对1,3和1组成42、5的组成(二)加法复习(海里有三条鱼,游来了一条鱼,求一共有多少条小鱼)1、说图意、列式。

2、理解一部分+一部分=整体(与减法形成知识逆向迁移)二、创设情景:1、课件演示:让学生叙述情境(海里有四条鱼,游走了一条鱼)2、引导学生提问题:还剩几条鱼?3、解决问题问:该怎样列式?4—1学生答后电脑出示4-1,得几呢?你是怎样算的(学生说一说)4、引导:如果没有图,也没有学具你怎样算?(用组成)4可以分成1和3,4-1=35、课件:小鸟图学生说图意列式计算说算法6、书中图: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三、巩固练习1、看算式,划一划,算一算5-3=4-2=5-4=2、计算比一比,看谁计算最快3-2=4-3=5-4=2-1=5-2=4-2=3、抢答:4-1=5-2=4-3=5-3=(找规律,你发现了什么)4、开放练习3-()=14-()=3()-1=1()-1=4四、课堂小结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五、作业书中题54页板书设计:减法4-1=3课后反思:从加法的意义进行逆向迁移,学生里可能对比出,现在从整体中又走了一部分,求剩下的一部分就用减法。

进行说图意练习理解减法的意义,效果较好。

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0的含义,会计算关于0的加减法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渗透全面看问题的思想。

教学重点:培养说图意的能力。

教学难点:会计算0的加减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3+11+23+25-14+13-25-32、看图列式(1)(2)二、学新知1、出示青蛙跳水图(1)观察图(2)说图意(3)你会列式吗?师板书:4-4(4)没有一只青蛙用“0”表示。

(5)完成算式4-4=02、说一说橘子图3、猜一猜(1)出示图,指导生看图。

(2)提问:你觉得可能打倒几个瓶子?同桌说说并列式(3)生讨论:也许1个也碰不倒怎样列式?三、游戏:投篮四、练习1、口算2-13-24-35-21-15-32-02、计算3、看图列式)—=—=板书设计:减法4-4=05-0=5教学反思:学生说图意还需训练。

第5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巩固学过的加法和减法。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独立思考中体会到事物的不可预见性。

教学重点:鼓励学生发现体会找规律教学过程:一、宣布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做知识闯关游戏,看谁最棒?二、闯关游戏1、看图列式(图片)生独立看图列式,个别生纠正2、猜一猜,并列式。

投影出示小猴吃桃图,(1)生猜猜可能吃几个?(2)根据你的猜想列式。

(3)想想:有没有可能吃掉5个为什么?3、记算下面各题。

分两组进行比赛。

5-22-14+13-23+14-21+25-14、找规律画图填空:每次少几个?(1)生观察图(2)独立思考找规律(3)填空(4)画图5、游戏:小蝌蚪找妈妈(1)一生戴青蛙头饰,其他生戴蝌蚪头饰找妈妈6、说一说,算一算1、学生观察图,请你说说你观察到的数学问题,并自己解答。

2、学生观察寻找3、学生汇报请你说说你的想法三、独立作业1、排队2、按照花盆上的数,在花上填算式四、课堂小结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好,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

板书:4-1=34-2=24-3=14-4=0教学反思:学生理解较好。

第6课时教学目标:会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和减法式题。

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初步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培养操作能力、观察和比较能力。

培养爱学习和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口算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减法教学难点:用括线表示条件和问题的加减应用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卡:全班口算练习2、复习6和7的分解组合说说6和7的分解组合生:66666777777∧∧∧∧∧∧∧∧∧∧∧1524334251162534435261二、新授:(课件)1、导入:星期天,同学们去栽树,看看图你明白了什么?(生:观察已经栽了5棵,还有2棵没栽,问没栽的和栽了的一共有多少棵?师:这叫什么呢?叫括线表示一共,合起来的意思.?叫什么号(问号)问号表示问题,再说图意.(已知2棵树没栽,5棵树栽上了,共有几棵树?2+5=7)师:看图说意思再列式.(交流算法)2、口算:3+3=2+4=4+3=3、白菜图.生:看图(师指导看图,括线表示什么意思?是把谁和谁合并起来,是多少?要求什么?)-讨论-汇报(你能把图意说完整吗?)筐外边和筐里边共有6棵白菜,筐外边有4棵白菜,求筐里有几棵白菜?列式:6-4=2(说说你是怎么算这道题的)4、口算:7-2=6-5=7-4=三、巩固练习:1、看练一练1题.先说图意再列式计算2、练一练3题比较:看图1绿叶比红花多()个?生:绿叶比红花多2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