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扁鹊治病》
人教版小学语文《扁鹊治病》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扁鹊治病》课文原文及赏析《扁鹊治病》课文原文:从前,有个名医叫扁鹊。
有一天,他去见蔡桓公。
他仔细地看了看蔡桓公,说:“您的皮肤上有点小病,如果不治,恐怕会加重。
”蔡桓公不相信,说:“我身体很好,没有什么病。
”扁鹊走了以后,蔡桓公对左右的人说:“医生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本领。
”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到了肌肉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的。
”蔡桓公不理睬他。
扁鹊走后,蔡桓公还是不相信自己有病。
十天后,扁鹊再一次去看望蔡桓公,说:“您的病现在已经到了肠胃里,再不治疗,就危险了。
”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
又过了十天,扁鹊远远地看见蔡桓公,转身就跑。
蔡桓公觉得很奇怪,派人去问扁鹊。
扁鹊说:“病在皮肤上,用热水敷一敷就可以治好;病在肌肉里,用针灸可以治好;病在肠胃里,用汤药还可以治好;但是,病一旦深入骨髓,我就无能为力了。
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我只好逃跑了。
”五天以后,蔡桓公浑身疼痛,派人去找扁鹊,但是扁鹊已经离开了齐国。
不久,蔡桓公就病死了。
《扁鹊治病》赏析:这篇课文通过讲述扁鹊三次劝说蔡桓公治病,但蔡桓公始终不信,最终导致病情恶化无法医治的故事,寓言式地揭示了防微杜渐、及时诊治的重要性。
首先,文章塑造了扁鹊这位聪明、细心、负责任的医生形象。
他能够准确判断蔡桓公的病情,并多次提醒他及时治疗,体现了医者的高尚职业精神。
其次,蔡桓公的形象则是一个自以为是、固执己见的人物。
他对扁鹊的警告置若罔闻,甚至怀疑医生的诊断,这种盲目自信和忽视健康的行为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
最后,课文通过蔡桓公的悲剧,告诫人们要重视身体健康,对于疾病的早期症状要及时就医,不能掉以轻心。
同时,也教育我们要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和意见,不要一味坚持自己的看法。
总的来说,《扁鹊治病》是一篇富有哲理和教育意义的文章,它以生动的故事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向我们传递了珍视生命、预防为主、及时治疗的重要观念。
29.四年级下册《扁鹊治病》(完美版)2
扁鹊专用诊笺
日期: 十来天后 患者: 蔡桓公 病状: 肠胃 治疗建议: 服汤药
患者表现: 病人非常不高兴
扁鹊治病
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 桓公,只看了几眼,就 掉头就跑 。
扁鹊专用诊笺
日期: 又过了 十几天
患者: 蔡桓公
病状: 深入骨髓
治疗建议: 只能等死
患者表现: 浑身疼痛,要求 治疗
扁鹊治病
有一次,扁鹊和弟子子阳、子豹等人路过虢guó 国,虢太子恰好患病,病得十分厉害,人们都 以为他死了。为此,全国正举行大规模的祈祷 活动,把国家大事都撂在一边。扁鹊得知后, 前去为虢太子医治。扁鹊告诉国君,太子患的 是“尸厥”(类似于今天的休克或假死)。于 是,扁鹊叫弟子子阳磨制针石,在太子头顶中 央凹陷处的百会穴扎了一针。过了一会儿,太 子就苏醒过来。接着,扁鹊叫弟子子豹在太子 两肋下做药熨疗法。不久,太子就能坐起来。 再服二十天的汤药,虢太子就完全恢复了健康。 从此以后,天下人都知道扁鹊有“起死回生” 之术
时 一见
二见
三见
四见
间 (有一天) (过了十来天) (十来天后) (又过了十几天) (五六天之后)
不久
病 病在皮肤 状
病在皮肉 病在肠胃 病在骨髓 之间
浑身疼痛
病死了
扁 恐向体内 不治还
鹊 发展
会加深
蔡
桓
公 的 态
毫不在意
很不高兴 没有理睬
度
不治会更 加严重
掉头就跑
逃秦
非常不 高兴
派人问
派人去请
扁鹊治病
蔡桓公心想:我__身_体__那_么__好__,_怎__么_会__有__病_呢__? 于是_不_以__为__然_地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 病也没有。” 扁鹊走后,蔡桓公讥_讽______地 对左右的人说:“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 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 显示自己的高明!”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说课稿【第1篇】《扁鹊治病》是第八册29课寓言两则中的其中一则,课文比较简单,以扁鹊三次拜见蔡桓公要求给他治病和蔡桓公的反应为主线,来揭示防微杜渐的道理。
我把本文的目标设为解决课文中的生字新词,通过读来领悟课文要揭示的道理。
我安排了四次读,一是初读课文,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来读课文,既有目的的,又能增加学生读课文的兴趣。
二是深读课文,理清故事的发展。
在分析课文发展时又安排了两次师生合作读,第一次是扁鹊给蔡桓公治病时说的话,师读提示语,生接下去读扁鹊的话,让学生体会扁鹊去的次数之多和蔡桓公病情的发展,关键让学生在读的当中有自己的体会,再是分析蔡桓公的反应时,师读扁鹊的话,生读蔡桓公的反应,形成一种对比,在鲜明的对比中体会蔡桓公的病为什么会越来越严重。
通过这四次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体会课文要传达给大家的道理。
在深读课文中,我提出了在扁鹊给蔡桓公治病的话中你读出了什么,在蔡桓公的反应中你体会了什么,给学生比较大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自由地说,不把他的思维控制在一个小点,这样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说话能力。
在课文的后面安排了复述课文,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师通过学生复述的情况检验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程度。
扁鹊治病说课稿3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扁鹊治病》,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扁鹊治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寓言两则》中的第二则。
本单元以“故事长廊”为主题展开。
《扁鹊治病》讲述了蔡桓公讳疾忌医,最终不治而亡的故事,告诉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学段要求和本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认“蔡”等4个生字,会写“扁”等9个生字;正确读写“拜见”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年级语文下册扁鹊治病课文
四年级语文下册扁鹊治病课文《扁鹊治病》是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警示人们不要讳疾忌医、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
小编为四年级师生整理了《扁鹊治病》课文资料,希望大家有所收获!四年级语文下册《扁鹊治病》课文原文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ci)桓(hun)公。
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说: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
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蔡桓公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扁鹊走后,蔡桓公对左右的人说: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
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cǎi)他。
扁鹊又退了出去。
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
扁鹊连忙退了出来。
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扁鹊,你这次见了大王,为什么一声不响,就悄悄地跑掉了?扁鹊解释道:皮肤病用热水敷(fū)烫(tng)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j)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suǐ),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
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五六天之后,蔡桓公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
扁鹊早知道蔡桓公要来请他,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不久,蔡桓公病死了。
四年级语文下册《扁鹊治病》课文读后感这则寓言主要讲了医生扁鹊给人治病,告诉别人已经得病了,可别人不信,说不用治了。
过了几天,扁鹊又再次申明说病已经加重了,可那人还是不相信。
终于过了一天又一天,当那人感到浑身疼痛难忍想找扁鹊时,扁鹊已经远离,别走他乡了,那人只能面临病死的结局。
从这个故事中我了解到了如果我们有一点点的缺陷,一定要及时地去弥补,有问题也要及时地去解决,否则会酿成不良的后果。
扁鹊治病文言文翻译
扁鹊治病文言文翻译1. 扁鹊治病古文古文: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日:“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回:“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候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俟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候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桓侯遂死。
译文:扁鹊进见蔡桓公,(在蔡桓公面前)站了一会儿,扁鹊说:“您在肌肤纹理间有些小病,不医治恐怕会加重。
”蔡桓公说:“我没有病。
”扁鹊离开后,蔡桓公说:“医生喜欢/ 习惯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本领。
”过了十天,扁鹊再次进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在肌肉里,不及时医治将会更加严重。
”蔡桓公不理睬。
扁鹊离开后,蔡桓公又不高兴。
(又)过了十天,扁鹊再一次进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在肠胃里了,不及时治疗将要更加严重。
”蔡桓公又没有理睬。
扁鹊离开后,蔡桓公又不高兴。
(又)过了十天,扁鹊(远远地)看见桓侯,掉头就跑。
蔡桓公于是/特意派人问他。
扁鹊说:“小病在皮肤纹理(之间),汤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用针灸可以治好;病在肠胃里,用火剂汤可以治好;病在骨髓里,那是司命神管辖的事情了,(医生)是没有办法(医治)的。
现在(病)在骨髓(里面),我因此不再请求(为他治病)了。
”过了五天,蔡桓公身体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
蔡桓公于是病死了。
扩展资料扁鹊治病一般指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这篇故事选自《韩非子·喻老》,题目是后人加的。
内容带有劝喻型性。
文章以时间为序,以蔡桓公(《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称“齐桓侯”)的病情的发展为线索,通过扁鹊“四见”的局势,记叙蔡桓公因讳疾忌医最终致死的故事,阐明一个道理:不能盲目相信自己,不能讳疾忌医。
29.寓言两则之扁鹊治病
扁鹊治病寓言故事
扁鹊治病寓言故事
在古代,有一位名医名叫扁鹊。
他的医术高超,被人们称为“神医”。
有一次,他去给一个叫做蔡桓公的国王看病。
当扁鹊第一次见到蔡桓公时,他发现国王的身体有些问题,于是对他说:“大王,您的身体有些不适,我建议您接受治疗。
”然而,蔡桓公自认为身体健康,拒绝了扁鹊的建议。
过了一段时间,扁鹊再次来看望蔡桓公。
这次,他发现国王的病情加重了,便再次提出要为他治疗。
但是,蔡桓公仍然没有听取他的建议,他认为自己没有任何病痛。
又过了一段时间,扁鹊第三次来看望蔡桓公。
这一次,他看到国王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他知道如果不立即治疗,后果将不堪设想。
于是,他用最恳切的语气劝说蔡桓公接受治疗。
但是,蔡桓公还是固执己见,他觉得扁鹊是在夸大其词。
最终,蔡桓公的病情恶化到无法治愈的地步,他才后悔没有听从扁鹊的建议。
然而,一切都太晚了,他已经无药可救。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忽视自己的健康问题,甚至拒绝别人的帮助和建议。
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让病情越来越严重,最终无法挽回。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行动,这样才能保护好自己的健康。
同时,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对于专业人士的建议,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他们是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做出的判断,往往能帮我们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四年级上册第27课古诗二则中 扁鹊治病的意思
四年级上册第27课古诗二则中扁鹊治病的意思《扁鹊治病》是一则讲述扁鹊为蔡桓公治病的故事,表达了对于医术高超和诚实正直的赞美。
故事中,扁鹊在医治病人时,采用了一些非常直接和有效的方法,如用刀刺骨,虽然有短暂的疼痛,但是能够治愈疾病,带来长久的利益。
同样,圣贤之士在挽救危难的国家时,也会向国君进谏逆耳的忠言,虽然有时会带来短暂的不顺心,但是能够拯救国家,带来长久的福气。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问题时,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方法去解决它们。
虽然可能会遇到短暂的不适和困难,但是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长远的利益和成功。
同时,诚实正直的品质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保持真诚和正直,才能够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因此,《扁鹊治病》是一则富有启示性的故事,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29寓言两则
,只见他
,扁鹊连忙退了出来。
、引导学生想象表达,揣摩人物心理活动和神态动作。
3、扁鹊三次劝说无效,还惹得龙颜大怒,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为何要跑?连蔡桓公也觉得奇怪了呢:扁鹊,你为何一声不响,悄悄跑掉?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体会人物心理活动。
A、用“△”划出表示动作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品词:注视)
B、个别读。
教师引导、点拨案
(教师活动)
自主、合作、探究案
(学生活动)
执教教师修改案
C、引读。是呀,纪昌是多么刻苦好学。你看:听了师傅的话,纪昌回到家之后就练习了起来。
师:就这样,一个月过去了,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他还是在练习——读
3、初识扁鹊、中医、《韩非子》,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重点难点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2、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心里。
板书设计
治病
扁鹊防蔡桓公
病在皮肤微不高兴
病入皮肉杜很不高兴
病入肠胃渐非常不高兴
深入骨髓不治身亡
执教教师修改案
预习反馈
1、画出文中的生字、词语,并写会。
2、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
4.了解寓意,明白练好基本功的重要性,并能发表意见。
重点难点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2、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品质。
板书设计
纪昌学射
睁大眼睛注视认真刻苦
练眼力射箭能手
(基本功)聚精会神地盯坚持不懈
执教教师修改案
预习反馈
1.认识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理解“注视、聚精会神”等词语意思。
扁鹊治病是寓言故事还是历史故事
扁鹊治病是寓言故事还是历史故事
扁鹊治病是寓言故事,《扁鹊治病》属于寓言故事体裁。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的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寓有寄托的意思。
《扁鹊治病》通过描写扁鹊几次要给蔡恒侯治病,均被蔡恒侯拒绝,最后蔡恒侯病死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学会防微杜渐。
人物简介
扁鹊,生卒年不详,姬姓,秦氏,名越人,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渤海郡鄚人。
扁鹊曾居住在中丘蓬鹊山九仙洞,从师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饮以山巅上池之水,修得高超医术。
初医治好赵简子五日不醒之症,赵简子赐其蓬鹊山田四万亩于扁鹊,得到食邑之地。
巧因蓬鹊山之首,扁鹊洞府上面,有翩翩欲飞天然石鹊和静观天下神奇石人形象,赵人视秦越人为吉祥喜鹊一般,而尊称其为扁鹊,即在赵者名扁鹊。
29、寓言两则(纪昌学射、扁鹊治病)·备课参考
29、寓言两则(纪昌学射、扁鹊治病)·备课参考一、教材解读1.课文简说。
《纪昌学射》原文见《列子·汤问》。
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
纪昌一一照做。
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故事以生动的事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还可以体会到学习者的恒心和毅力、名师的指点对学习结果的重要的作用。
《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
写扁鹊拜见蔡桓公,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
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
故事以蔡桓公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选编这两篇寓言,一是使学生在读中领悟故事所要阐明的道理;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提倡个性化解读文本。
教学的重点是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2.词句解析。
(1)“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
”“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
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
”这两句话写出了纪昌学习态度的虚心和认真。
他虚心听从老师指导,并且真正按着老师的要求去做,一点也不犹豫,一刻也不耽误。
(2)“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这两句话写出了纪昌练习眼力的决心、毅力和恒心。
说他有决心,是因为他练习的目标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来回穿梭的梭子,这就增加了追逐目标的难度;说他有恒心、毅力,是因为他躺在织布机下面,并且一躺就是两年,其学习之劳苦可想而知;并且,据说他练习看虱子时又用了三年。
人教小学语文四下《29寓言两则扁鹊治病》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了解扁鹊给蔡桓公治病的经过,理解“不要讳疾忌医,要防微杜渐”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性格。
2学情分析学生在以前已经接触过寓言故事,在课前三分钟交流时复习了什么是"寓言”,在复习了几个常用的寓言故事,学生基本能够掌握寓言的的内容。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性格。
教学难点:理解寓言的寓意——不要讳疾忌医,要防微杜渐。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古代有很多名医?谁能说说有哪些?二、过渡:1.今天我们也来认识一位古代名医(课件显示头像及名字他就是——扁鹊(齐读)。
2、就是这个神医扁鹊,与战国的蔡桓公发生了一个故事,并广为流传。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寓言故事《扁鹊治病》。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三、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四、跟据要求填写表格1.一边默读一边思考:扁鹊几次见蔡桓公?都说了什么?结果怎么样?2.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表格扁鹊诊断蔡桓公病症专用便笺诊次日期病状治疗建议患者表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3.请小组代表起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组填写的表格内容,在学生回答完毕后询问在文中的哪个地方找到的,师再带着全班一起具体分析。
(分析时朗读形式多样,分角色朗读如:师生互读对话,男女生对读,同桌读,小组读等)在读的过程中老师适当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语气朗读,如,第一次见蔡桓公是诚恳的语气,第二次是着急的语气,第三次是焦急的语气等。
4.小组讨论:A.根据扁鹊四次见蔡桓公帮扁鹊填写蔡桓公病症专用便签。
B.小组汇报,教师总结扁鹊诊断蔡桓公病症专用便笺诊次日期病状治疗建议患者表现第一次有一天皮肤上有点小病热水敷烫认为自己没病第二次过了十来天病在皮肉之间扎针很不高兴第三次过了十几天病在肠胃服汤药非常不高兴第四次又过了十几天病已深入骨髓只能等死浑身疼痛分析表格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像蔡桓公这样的人或事呢?(举例说明)我们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2 、像他这样不相信自己生病了,不愿意治病的情况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那就是“讳疾忌医”(师:板书“讳疾忌医”)。
扁鹊治病课文主要内容
扁鹊治病课文主要内容扁鹊治病课文主要内容《扁鹊见蔡桓公》这篇故事选自《韩非子·喻老》,题目是后人加的。
内容带有劝喻型性。
文章以时间为序,以蔡桓公(桓侯)的病情的发展为线索,通过扁鹊“四见”的局势,记叙蔡桓公因讳疾忌医最终致死的故事,阐明一个道理:不能盲目相信自己,不能讳疾忌医。
下面请欣赏小编为大家带来扁鹊治病课文主要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扁鹊治病课文主要内容春秋时期,有一个名医叫扁鹊。
一天,他去拜见蔡桓公。
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说:“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
要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蔡桓公毫不在意地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扁鹊走后,蔡桓公对左右的人说:“医生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
以便邀功请赏。
”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蔡桓公假装没听见,没有理睬他。
扁鹊只好退了出去。
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蔡桓公听了满脸不高兴。
扁鹊连忙退了出来。
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立刻掉头就跑。
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原因。
扁鹊解释道:“病在皮肤,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针灸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
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五天以后,蔡桓公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
扁鹊早知道蔡桓公要来找他,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不久,蔡桓公病死了。
注释译文字词释义扁鹊(què):战国时期医学家(前407年—前310年)。
姬姓,秦氏,名缓,字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
春秋战国时期渤海郡郑(今河北沧州市任丘市)人。
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
蔡桓公:齐国国君,田齐桓公(前400年—前357年),因迁移国都至河南上蔡被称为蔡桓公,《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称“齐桓侯”。
扁鹊治病的课文内容
扁鹊治病的课文内容扁鹊治病的课文内容《扁鹊见蔡桓公》这篇故事选自《韩非子·喻老》,题目是后人加的。
以下是“扁鹊治病的课文内容”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扁鹊治病的课文内容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cài)桓(huán)公。
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说:“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
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蔡桓公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扁鹊走后,蔡桓公对左右的人说:“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
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cǎi)他。
扁鹊又退了出去。
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
扁鹊连忙退了出来。
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扁鹊,你这次见了大王,为什么一声不响,就悄悄地跑掉了?”扁鹊解释道:“皮肤病用热水敷(fū)烫(tàng)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jì)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suǐ),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
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五六天之后,蔡桓公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
扁鹊早知道蔡桓公要来请他,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不久,蔡桓公病死了。
人物介绍扁鹊其真实姓名是秦缓,字越人,又号卢医。
据人考证,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四零七年),卒于赧王五年(公元前三一〇年)。
他为什么被称为“扁鹊”呢?这是他的绰号。
绰号的由来可能与《禽经》中“灵鹊兆喜”的说法有关。
因为医生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为那里带去安康,如同翩翩飞翔的喜鹊,飞到哪里,就给那里带来喜讯。
因此,古人习惯把那些医术高明的医生称为扁鹊。
29.寓言两则(二)
丰士小学教学任务单年级四(4)学科语文设计者顾新峰
有一次,扁鹊和弟子子阳、子豹等人路过虢国,虢太子恰好患病,病得很厉害,人们都以为他死了。
为此,全国正举行大规模的祈祷活动,把国家大事都撂在一边。
扁鹊得知后,前去为虢太子医治。
扁鹊告诉国君,太子患的是“尸劂”(类似今天的休克或假死)。
于是,扁鹊叫弟子子阳磨制针石,在太子头顶中央凹陷处的百会穴扎了一针。
过一会儿,太子就苏醒过来。
接着,扁鹊叫弟子子豹在太子两胁下做药熨疗法。
不久,太子就能做起来。
再服二十天的汤药,虢太子就完全恢复了健康。
从此以后,天下人都知道扁鹊有“起死回生”之术。
扁鹊治病课文文言文
《扁鹊治病》是一篇出自《列子·汤问》的文言文,讲述了名医扁鹊为鲁公扈和赵齐婴治病的故事。
以下是该故事的文言文原文: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疾,同请扁鹊求治。
扁鹊治之,既同愈,谓公扈、齐婴曰:“汝曩之所疾,自外而干府藏者,固药石之所已。
今有偕生之疾,与体偕长;今为汝攻之,何如?”二人曰:“愿先闻其验。
”扁鹊谓公扈曰:“汝志强而气弱,故足于谋而寡于断。
齐婴志弱而气强,故少于虑而伤于专。
若换汝之心,则均于善矣。
”扁鹊遂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药,既悟如初。
二人辞归。
于是公扈反齐婴之室,而有其妻子,妻子弗识。
齐婴亦反公扈之室,有其妻子,妻子亦弗识。
二室因相与讼,求辨于扁鹊。
扁鹊辨其所由,讼乃已。
这个故事讲述了鲁国的公扈和赵国的齐婴两人有病,一起去找名医扁鹊求治。
扁鹊治好了他们的病,并告诉他们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病,需要治疗。
两人请求先听听病症,扁鹊告诉公扈他的病症是心志刚强而性格柔弱,齐婴的病症是心志柔弱而性格刚强。
扁鹊为他们治疗,交换了他们的心志,使他们变得善良。
两人回家后,发现对方的妻子都不认识自己,因此产生了争执,最终找到扁鹊辨别原因,解决了问题。
这个故事通过扁鹊治病的过程,展示了医生的高明医术和病人的信任。
同时也传达了人们在面对困难和争执时,应该以善良、谦逊的心态去解决问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扁鹊治病》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扁鹊治病》课文原文及赏析课文原文: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桓侯遂死。
赏析:《扁鹊治病》是一篇寓言故事,选自《韩非子·喻老》。
这篇课文通过扁鹊与蔡桓公的对话,生动地揭示了防微杜渐、及时就医的重要道理。
首先,课文通过扁鹊的四次诊断,展现了疾病从腠理、肌肤、肠胃到骨髓的发展过程,形象地说明了疾病的由轻到重、由表及里的演变规律。
扁鹊的每一次警告都体现了他对疾病的敏锐洞察和对患者的责任心,而蔡桓公的固执和忽视则导致了他的悲剧结局。
其次,课文通过蔡桓公的“寡人无疾”、“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的言论,讽刺了那些自以为是、无视问题的人。
这种自我感觉良好、拒绝接受他人意见的态度,往往会导致问题的恶化和无法挽回的损失。
最后,课文以蔡桓公的死亡为结局,强烈警示人们要重视身体健康,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这个教训不仅适用于个人健康,也适用于社会管理、企业发展等各个领域,提醒我们要有预见性、警惕性和行动力,防止小问题变成大灾难。
总的来说,《扁鹊治病》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生动的艺术表现,成为了一篇具有重要教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经典课文。
扁鹊治病课文精讲
扁鹊治病课文精讲一、章节划分扁鹊治病的段落划分可以根据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来进行。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划分方式: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绍扁鹊去拜见蔡桓公,发现他有点小病,但是蔡桓公不相信。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蔡桓公屡次拒绝扁鹊给他治病,结果病情越来越严重。
扁鹊多次提出治疗建议,但蔡桓公固执己见,不愿接受。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写扁鹊逃往秦国,蔡桓侯病死。
扁鹊在蔡桓侯病重时提出治疗建议,但蔡桓侯仍然拒绝,最终病入膏肓,不治身亡。
根据以上划分,可以看出扁鹊治病的故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见蔡桓侯,发现病情并提出治疗建议;多次劝说蔡桓侯接受治疗,但遭到拒绝;蔡桓侯病情恶化,扁鹊逃往秦国,蔡桓侯最终病死。
这三个阶段中,扁鹊的态度始终如一,他始终关注着蔡桓侯的病情,并尽力提出治疗建议,但蔡桓侯却固执己见,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这种段落划分方式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同时也能够突出扁鹊的医术和医德,以及蔡桓侯的固执和愚昧。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认识到及时采取救治措施的重要性,以及对于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法应该保持开放和信任的态度。
二、文章赏析《扁鹊治病》是一篇富有哲理和教育意义的文章,通过讲述扁鹊三次劝说蔡桓公治病的故事,揭示了防微杜渐、及时诊治的重要性。
文章通过描绘扁鹊的形象,展现了他的医术和医德。
扁鹊能够准确判断蔡桓公的病情,并多次提醒他及时治疗,这体现了医者的高尚职业精神和责任心。
同时,扁鹊的反复劝说和诚恳态度也表现出他的耐心和责任心,这种医者仁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文章通过蔡桓公的形象,揭示了固执己见、忽视健康的危害。
蔡桓公对扁鹊的警告置若罔闻,甚至怀疑医生的诊断,这种盲目自信和忽视健康的行为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
这也提醒我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和帮助,要及时改正和调整,保持身体健康。
文章还通过扁鹊和蔡桓公的对话和互动,传达了信任的重要性。
扁鹊作为医生,尽力为蔡桓公治疗,但蔡桓公却不肯相信他,最终导致了病情的恶化。
扁鹊治病的寓言故事
扁鹊治病的寓言故事
昔日,江湖上有一位高明的医生名叫扁鹊,他的药用以治疗令人担忧的疾病。
一次,
有一位传说中伟大的大夫听说有这个聪明的医生叫扁鹊,想找他治病,于是便来到了他家。
扁鹊看见这位大夫,心想:这个人虽然看起来很像是一位伟大的大夫,但他想求医这
件事,也许只是一个自以为会医术的人,所以他就问他:“我想看看你能医我一只热毛衣
上的衣角病,你能做到把它治好吗?”
大夫答应说可以,服用扁鹊的药之后,毛衣的衣角的疾病确实痊愈了。
于是,大夫立
即称扁鹊为“伟大的大夫”,并向扁鹊求教如何治病。
扁鹊想了一会儿,就说道:“你要做的是在每次看病之前,都要看清楚病人的情况,
然后果断给出治疗意见,这样才能够治好病人。
”
大夫点头称是,谢谢了扁鹊的指点,然后便离开了。
从此,大夫不仅自己学会了更多
的医术,而且救治了越来越多的病人。
於是,扁鹊的声誉更进一步传播了开去,甚至他的
名字也成了“治病的象征”。
从此,扁鹊的故事便在江湖上流传开来,令人们能够了解到真正的治病之道,要先能
够准确地分析,才能够给出有效治疗方案,让更多的病患得到救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防微杜渐,及时医治。
越陷越深 不听劝告—— { 铸成大错 缺点错误
↓
{
要正视问题,改正错误。 要接受批评、帮助和忠告。
如果能跨越时空,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 用几句话写下来,想想蔡桓公听了你的话会 说些什么呢?也用一两句话写下来。题目可 用《跨越时空的对话》。
《扁鹊见蔡桓公》原文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 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 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 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 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 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 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 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 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 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四见
(又过了十几天)
(五六天之后)
不久
病在皮肤
病在皮肉 之间
不治还 会加深
病在肠胃病在骨髓浑身 Nhomakorabea痛病死了
恐向体内 发展
不治会更 加严重
掉头就跑
逃秦
毫不在意
很不高兴 没有理睬
非常不 高兴
派人问
派人去请
角色表演
扁鹊: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为人机警。 蔡桓公:固执、傲慢、自以为是。
病
{
讳疾忌医——{
日益恶化
读一读下面的成语:
杏林春满 起死回生 仁心仁术 扁鹊重生 回春之术 手到病除 悬丝切脉 华佗再世 妙手回春 药到病除 悬壶济世
齐读课文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边读边思考:用简单的一两句 话概括课文内容;
3.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写下自己所 得到的启示,准备与大家交流。
《扁鹊见蔡桓公》主要内容:
课文写扁鹊几次指出蔡桓公
病在何处 赶快治疗 ________,劝他_______ 。但是 自己没有病 蔡桓公坚信___________,最后
病入膏肓,无药可医 他___________________。
病历卡
次数
扁鹊的诊断
治疗方法
扁 鹊 见 蔡 桓 公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病历卡
次数
扁鹊的诊断
治疗方法
扁 鹊 见 蔡 桓 公
第一次
皮肤上有点小 病
用热水敷烫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病在皮肉之间
扎针
病在肠胃里
服汤药
病深入骨髓
无药可治
1.圈出描写时间的词语;
2.用横线划出描写蔡桓公态度的 相关词句。
自读课文
扁鹊治病
时 间 病 状 扁 鹊
蔡 桓 公 的 态 度
一见
(有一天)
二见
(过了十来天)
三见
(十来天后)
韩非,战国 末期
思想家,先秦 法 家 学说集大成者。 其散文长于推论 事理,词锋犀利,剖 析入微,善用寓言说 明问题。 与孟子、庄子和 荀子,并称战国散文 四大家。
扁鹊
扁鹊真名叫秦越人,是战 国时代著名的医学家,他救死 扶伤、药到病除,而且能做到 妙手回春、起死回生。最神奇 的还是他创造了望闻问切四大 诊法:“望”指的就是看病人 的症状,“闻”指的就是闻一 闻病人的身体的味道,“问” 就是询问病人的一些问题, “切”就是为病人把脉。扁鹊 所创的望闻问切四大诊法,在 几千年后的今天,还被中医沿 用。